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制度【精选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25.34 KB
- 文档页数:6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制度【精选文档】
一、总则
1.1 为了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规范食品原料采购行为,提高食品质量,保障师生的饮食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食堂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
1.3 食品原料采购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二、采购组织与管理
2.1 采购部门设置
学校应设立食品原料采购部门,负责食堂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运输等工作。采购部门应配备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人员。
2.2 采购人员要求 采购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熟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堂食品原料采购流程;
(3)具备一定的食品原料质量鉴别能力;
(4)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2.3 采购计划
采购部门应根据食堂就餐人数、食材消耗量、季节变化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食品原料采购计划,并报学校食堂管理部门审批。
2.4 供应商选择
(1)采购部门应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食品原料供应商;
(2)供应商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
②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售后服务; ③所供应的食品原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
④具备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3)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2.5 采购方式
(1)公开招标:适用于大宗食品原料采购;
(2)竞争性谈判:适用于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波动较大的食品原料采购;
(3)单一来源采购:适用于特殊情况下的食品原料采购。
2.6 采购合同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书面采购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食品原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地点、验收标准、售后服务等条款。
三、食品原料验收与储存
3.1 验收要求
(1)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2)验收人员应按照采购合同和相关标准对食品原料进行验收,包括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包装等;
(3)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应拒收并通知供应商处理;
(4)验收合格的食品原料,应做好验收记录,内容包括供应商名称、食品原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验收时间等。
3.2 储存要求
(1)食品原料应按类别、品种、生产日期等分区、分架、分层存放,标识清晰;
(2)储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阳光直射;
(3)易腐食品原料应存放在冷藏、冷冻设施中,温度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储存期限应符合食品安全规定,超过储存期限的食品原料应及时处理。
四、食品原料运输与加工
4.1 运输要求
(1)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害,避免交叉污染; (2)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食品原料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食品安全;
(3)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挤压,防止食品原料受损。
4.2 加工要求
(1)加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2)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安全;
(3)加工过程中应做到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4)加工后的食品应按规定进行留样,并做好记录。
五、监督与考核
5.1 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原料采购监督机制,对采购、验收、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
5.2 学校应定期对食品原料采购工作进行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5.3 学校应将食品原料采购工作纳入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
6.1 本制度解释权归学校食堂管理部门。
6.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