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在整个语文素养的构建中,作文素质是基础性与实践性极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既是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中的重点,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为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作文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切实有效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得到落实。

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知识结构,以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出发点,不断实践着、探索着。以下就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路,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认识观的培养是作文素质形成的基础

作文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能动认识活动。“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众多文论家的共识。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也要立足生活,以写实作文为起点,夯实写作基础。而写实作文的一个关键涉及到学生认识观的问题,即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现象有没有客观的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作文素质的提高程度和发展方向。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只局限于表象,认识能力也是肤浅的。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人记事要求学生抓住“有意义”的内容,从这一选材方向看,初涉作文的小学生是很难做好的,往往容易偏离。在一次以《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为题的作文训练中,一个学生写自己看过的电影《小兵张嘎》后,立志要学习少年英雄张嘎,做一个

勇敢的好少年。一天,同班的一位同学欺负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便挺身而出,以一勇敢者的身份给欺负小朋友的同学一阵拳打脚踢。从常理上看,帮助弱小是人皆称颂的,但由于认识观的不成熟,这位学生竟误把对同学的“痛打”当成了英雄举动,写进作文中。为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要把学生认识观的培养纳入教学议程,设专题讲座,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修养和认识观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分辨社会上的假、恶、丑,使学生在系统的教育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高思想认识,为作文教学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让学生有分辨是非能力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观。

二、思维品质的形成是学生作文素质的核心

一篇文章的完成,无论是大作家还是小学生,都必须经过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表达等环节,恰好这些环节的展开都离不开思维活动。可以说,思维是作文的核心,没有积极活跃的思维过程,各种智能和技能根本发挥不出来。因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思维能力,是拓展写作思路,培养作文素质的核心内容。

在作文素质的训练中,我总是把学生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首先,系统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基础的思维方式,如“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辐射性思维”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科学地设计问题,创设教

学氛围,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生活中,借助具体事例,紧扣生活教育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尽情展示思维活力,以运用促发展,以训练促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脑子变“活”了,作文思路也就开阔了,并且时常会在作文中闪现出活跃的思维光芒。

三、培养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关键

创作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基础是作文的选材空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

记得一次作文课,命题为《我的妈妈》。命题的原意是为了训练学生怎样在文章中表现人物特点。不料命题一出,便出现了“我天天与妈妈生活在一起,太熟悉了,总觉得妈妈同别人的妈妈差不多,没有特别之处,也没有值得写的事情……”一堂写法指导课只好变成选材训练课了。事后,我不仅想到,作为母亲,为我们的生活、学习费尽心血,而一位纯真的小学生,却觉得自己的妈妈“没有值得写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局限所导致的结果。从那以后,我把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作文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的又一重点,常常给学生创造观察契机,在指导观察的同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不仅要用眼细看,用耳聆听,用鼻子嗅,用手触摸,还要会用脑子去思考,用心灵去体味,以情感去体验。要求学生经常留心周围的人、事、现象,并能对观察对象做出及时的思维反应。会评价

生活,在生活中有所发现,善于捕捉生活热点,发现人物特点。在生活观察中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为作文素质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并且经常在学生中开展“今天我有新发现”、“与众不同的他(她)”、“我们班的新鲜事”等说写竞赛活动。

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得到激发,而且形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能力也很快提高,作文中材料选择也常常呈现百花争妍的良好势头。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要培养他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做个有心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积累素材,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作文素质。

四、理论指导是学生作文素质形成的阶梯

古人常说:“文无定法。”但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面对写作的入门者——小学生“也须有法”。当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世纪作文教学中,我们不能给学生一个模式框。但可以给学生一个点或者一条线,先扶一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陌生感和畏惧情绪,才可能引发学生内在的潜质,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形成写作技巧。使学生从一个点拓展开来,沿着一条线去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针对这一发展原则,我借助有关的写作理论书籍,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进行浅显的写作理论指导。如文章体裁特点、审题立意方法、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及语言表达方法等。有的立专题讲座,有的在语文阅读课中穿插完成,有的在作文课中做写前指导或写后点拨。建立一个完整而切合教学实践的方法训练体系,

使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写作理论,掌握方法,同时又以方法指导写作实践,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作文能力,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拓展写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