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合同会计准则讲解PPT(共29页)
- 格式:ppt
- 大小:248.00 KB
- 文档页数:29
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建造合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建造承包商,下同)建造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
第三条建造合同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固定造价合同,是指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成本加成合同,是指以合同约定或其他方式议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第二章合同的分立与合并第四条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项建造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反映一项或一组合同的实质,需要将单项合同进行分立或将数项合同进行合并。
第五条一项包括建造数项资产的建造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每项资产应当分立为单项合同:(一)每项资产均有独立的建造计划;(二)与客户就每项资产单独进行谈判,双方能够接受或拒绝与每项资产有关的合同条款;(三)每项资产的收入和成本可以单独辨认。
第六条追加资产的建造,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作为单项合同:(一)该追加资产在设计、技术或功能上与原合同包括的一项或数项资产存在重大差异。
(二)议定该追加资产的造价时,不需要考虑原合同价款。
第七条一组合同无论对应单个客户还是多个客户,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合并为单项合同:(一)该组合同按一揽子交易签订;(二)该组合同密切相关,每项合同实际上已构成一项综合利润率工程的组成部分;(三)该组合同同时或依次履行。
第三章合同收入第八条合同收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二)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
第九条合同变更,是指客户为改变合同规定的作业内容而提出的调整。
合同变更款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构成合同收入:(一)客户能够认可因变更而增加的收入;(二)该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十条索赔款,是指因客户或第三方的原因造成的、向客户或第三方收取的、用以补偿不包括在合同造价中成本的款项。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讲解一、差不多要求〔一〕应当正确确定各项建筑合同的会计核算对象。
正确确定各项建筑合同的会计核算对象,是正确核算和反映建筑合同损益的关键。
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建筑合同有其多样性,通常,建筑一项资产要签订一个合同,有时,建筑数项资产只签订一个合同,或者为建筑一项资产或数项资产而同时签订一组合同。
在上述情形下,对同一企业来讲,确定不同的会计核算对象,会产生不同的核算结果。
例如,某建筑承包商同时签订了一组建筑合同,在执行合同中,有的可能盈利,有的可能亏损,假如将该组合同单独分别核算或合并在一起核算,就会产生不同的损益。
因此,为了正确核算建筑合同的损益,防止人为操纵利润,本准那么对此专门作了相应的规定。
一样情形下,企业应以所订立的单项合同为对象,分别计量和确认各单项合同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假如一项合同包括建筑多项资产,或为建筑一项或数项资产而签订一组合同,企业应按本准那么规定的合同分立和合并的原那么,正确确定建筑合同的会计核算对象。
〔二〕必须合理判定建筑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地估量。
在计量和确认建筑合同的收入和费用时,第一应依照本准那么规定的判定建筑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估量的标准,判定建筑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地估量。
假如建筑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量,应在资产负债表日依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
假如建筑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量,那么不能依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而应区别以下两种情形进行处理:〔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依照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2〕合同成本不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赶忙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
对一项建筑合同而言,假如合同估量总成本大于合回总收入,应将估量缺失赶忙确认为当期费用。
〔三〕必须做好建筑合同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建立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制度,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制定或修订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讲解一、本准则的制定背景建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资产或者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数项资产而订立的合同。
由于建造合同的开工日期与完工日期通常分属于不同会计年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进行配比,分配计入实工程的和个会计年度,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持有待售存货的收入是在卖方将该项目所有权上的重大风险和报酬转让给买方时予以确认。
这类销售通常是在存货被购买或生产后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相对建造工程而言,单项金额往往不是很大。
相反,建造合同中在建工程的金额一般比较重大,且需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工程。
为此,在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时,必须考虑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
有关建造合同的核算办法,《施企业会计制度》作了规定,随着市经济发展和经济业务日趋复杂以及报表使用者对上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现行制度中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已暴露出存在的局限性。
为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相对于现行做法,建造合同准则在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计量、开单结算的账务处理以及预计合同亏损的处理方法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
二、关于建造合同的类型建造合同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固定造价合同,另一种是成本加成合同。
固定造价合同是指按照固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成本加成合同是指以合同允许的或其他方式议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从而确定工程价款款的建造合同。
这两类合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包含风险的承担者不同。
固定造价合同的风险主要由建造承包方承担,而成本加成合同的风险则主要由发包方承担。
在实际工作中,现行会计制度没有对建造合同作按上述分类标准进行的分类。
从合同价款的确定上看,有几种不同的方式:(1)施工图预算造价方式。
即企业按施工图纸所提供的资料和计算出的工作量,依据预算定额和单位造价以及有关文件所规定的取费标准计算出工程造价;(2)对某些军需品(如船舰)采用按实际成本加一定比例利润确定造价的方式;(3)投标造价方式。
建造合同会计准则讲解建造合同会计准则(Construction Contract Accounting Standard,CCAS)是针对建筑、工程领域的特殊会计准则,它旨在为建筑公司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透明的会计信息,以反映建造合同的履约进展和财务状况。
本文将对建造合同会计准则进行详细讲解。
建造合同是指一方(承包商)根据合同要求为另一方(业主)提供建筑服务或建筑设施的合同。
根据建造合同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的收入、成本和盈余应当按照合同的执行进展和风险进行分配和确认,并且会计记录应当体现合同的完整性和适时性。
首先,建造合同会计准则要求将建造合同分解为可识别的组成部分。
这些组成部分可以是按特定阶段划分的(例如,设计、投标、建造等),也可以是按照特定的功能、工作包或责任来划分的。
分解合同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每个阶段或部分的收入、成本和盈余。
其次,根据建造合同会计准则,合同收入的确认应当基于已完成的工作量。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百分比完工法,即根据已完成工作量与总工作量的比例来确认收入。
这要求建筑公司能够准确地测量和跟踪合同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相关的成本和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建造合同会计准则要求在合同完工前进行收入确认时谨慎对待。
如果合同存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可能会造成收入和利润的虚增。
因此,在建造合同完成之前,应当根据相关风险和责任,审慎评估和识别可能的亏损。
在成本方面,建造合同会计准则要求建设公司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确认,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与合同相关的可以直接归属于特定合同的成本,例如劳动力、原材料和设备。
间接成本是由于多个合同共享而无法直接分配的成本,需根据相关依据进行合理分配。
除了收入和成本,建造合同会计准则还要求建筑公司及时披露与建造合同有关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合同的性质、风险、履约条件、变更条款以及与合作方的关系等。
通过透明的信息披露,建筑公司能够给利益相关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于他们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