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07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160.51 KB
- 文档页数:5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常在教学工作结束时举行且与其它测验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2.教育领域所获得的反映教育现象或事物数量事实的大量数据具有离散性、规律性和【】A.对称性B.等距性C.等比性D.变异性3.比较同龄人的身高与体重发育的差异程度,要应用【】A.X B.S C.CV D.AD4.若一次考试偏难,多数考生分数偏低,这时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曲线为【】A.单峰对称分布曲线B.正偏态分布曲线C.倒“U”型次数曲线D.“J”型次数曲线5.不.能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为【】A.中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6.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l≤r≤l B.-l≤r≤0 C.-l<r<0 D.0≤r≤1 7.在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所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小的是【】A.PR=15~PR=25B.PR=25~PR=35C.PR=35~PR=45D.PR=14~PR=558.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A.离差智商B.年级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D.百分等级常模9.当一个测验由各个项目组成时,整个测验的难度就是【】A.所有项目的难度的算术平均数B.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的调和平均数C.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算术平均数对测验满分值的比D.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调和平均数对于测验满分值的比10.下列中属于性能优良的试题区分度的取值范围是【】A.D<0.20 B.0.20<D<0.29 C.0.30<D<0.39 D.D>0.4 11.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对有些不太稳定的特质,如考试焦虑进行测量时,用来估计信度的方法不.能是【】A.重测相关B.折半相关C.平行形式相关D.内部一致性相关12.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真分数与观察分数及测量误差的关系是【】A.当误差分数为正值时,真分数被高估B.误差小,观察分数离真分数就越远C.误差大,多次施测时前后一致性就会好D.测验大量反复实施,所得观察分数的就会趋近并最后等于真分数13.下列中关于正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在X=σ取得最大值B.曲线以过X=σ的直线为对称轴C.曲线在正负两个方向上无渐近线D.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曲线14.若想检验两个总体平均数是否相等,应该使用【】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C.F检验D.X²检验15.下列关于X²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X²≥0B.X²分布不具有可加性C.当自由度d f≥3时X²分布是双峰正偏态分布D.当自由度df >10时,X²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计数数据17.零相关18.小概率事件19.测验效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20. 什么是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21. 简述圆形图的概念及应用特点22. 什么叫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23. 简述总体分布的拟合良度检验的主要原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 计算下列原始数据的标准差。
00452教育系统与测量 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测量所测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条件下受教育者的( C ) A. 行为特征 B .人格特质 C 心理特性 D .生理特性2.在教育测量中,人们用标准分数来反映学生的能力高低,这种情形下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属于 ( C )A. 称名变量 B .顺序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3.某中学会考语文的平均分数为88分,标准差为14.2分,数学的平均成绩为72分,标准差为13.5分。
则语文成绩差异程度( C )A. 等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B .大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C .小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D. 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不可比较4.百分等级是( D )A. 差异量数 B .集中量数 C 差异系数 D .地位量数5.针对两列顺序变量数据之间的相关问题,一般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 )A. 等级相关 B .积差相关 C .点二列相关 D. 列联相关6.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人数分别为10、12、14的三组学生成绩的差异,则其组内自由度应为( C ) A .2 B .3 C .33 D .357.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实施的用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进步情况的测验是( B )A. 诊断性测验 B .形成性测验 C .安置性测验D .终结性测验8.下列属于客观题的是( A )A .是非题 D .论述题 C. 计算题D .证明题 9.标准差S 属于( C )丸总体统计量 B .总体参数 C. 样本统计量D .样本参数10.学生的测验分数(除等级分数外)通常都被看作是( D ) A .非随机变量 B. 函数变量 C. 离散性随机变量 D .连续性随机变量11.统计假设检验中,备择假设又称为( A )A. 研究假设 B .虚无假设 C. 原假设D .零假设 12.自陈量表法一般用于( B )A. 智力测验 B .人格测验 C. 能力倾向测验D .创造力测验13.在一组连续变量的次数分布表中,“80~85"这组的实际下限是( A )A .79.5B .80C .84.5D .8514.设两个相关系数分别为6.06.0y y -==R R xx 、则表明的相关强度是( C )A. xx R 的相关强度大 B .y y R 的相关强度大 C .二者的相关强度一样大 D .二者相关强度的大小无法比较15.下列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可以同时对多于两个的总体平均数有无显著性差异作出检验B .相配的实验设计称为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 C. 可以分析多个方向上多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D .事先需要精心采集数据和整理数据二、名词解释题16. 描述统计:是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的统计方法。
全国2019年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 1 分,共26分)1. 零点是相对的,具有相等的单位,一般不能用乘除法运算来反映两个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的数据是( )。
A. 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 等距变量数据D. 比率变量数据2. 表明测验项目构成应测行为领域的代表性样本的程度的效度指标是( ) 。
A .内容效度B .效标关联效度C. 结构效度D. 构想效度3. 某班5 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成绩是9、7、7、8、9,其平均差是( )。
A. 0.5B.0.8C.1.5D.24. 已知某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为103,中数为99.6,其众数为( )。
A. 99.6B.103C.101.3D.92.85. 有一列数据为{3,6,7,9,9,10,12,16,17,20} ,则该组数据的中数是( )。
A. 9B.9.5C.10D.10.56•—名学生考试成绩转换成T分数为T=60,则其Z分数应该是()。
A. -1B.0C.1D.27•反映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量是()。
A. 相关系数B.差异系数C.集中量数D.差异量数8.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一个增大另一个也随着增大,一个减小另一个也随之减小,变化方向一致,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 ) 。
A.正相关B.负相关C.完全相关D.零相关9•两个独立的正态总体,已知总体方差相等但未知总体方差的具体数值,从中分别抽取容量为10 和12 的两个样本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其自由度应为( )。
10. 次数分布表中25〜35 一组的组中值应该是()。
A.29.5B.30C.30.511. 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 )。
D.31A.75.93C.80.212. 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是50,B. 76.21D.73.2标准差是4,Z 值是2的原始数据是()A.50.2C. 5813. 统计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分布是A. 正态分布C. 概率分布14. 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 )。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统计是对教育领域中各种现象量的取值,把握与认识的层面是()A.总体B.样本C.个体D.局部2.教育测量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测验工具编制、施测与评分B.教育和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C.测验结果的分析和整理D.测验常模建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3.体育运动会中表示各项目比赛结果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是属于()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百分等级是()A.差异量数B.集中量数C.地位量数D.差异系数5.要定量地描述学生体重与身高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与方向,可以使用()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双列相关D.列联相关6.在筛选测验中,决定其项目的难度应该是()A.尽量接近0.50B.被试的通过率C.项目的考核要求是否体现应有标准和教学目标D.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7.用于教育工作中选拔与分流决策的测验是()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诊断性测验D.形成性测验8.教师事先设计便于评价或记录学生操作行为表现的表格的做法,体现了实验技能考核中遵守的原则是()A.客观化原则B.全面性原则C.实践性为主原则D.个性化原则9.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图片排列”主要测量()A.视觉与分析图形结构的能力B.运算推理能力C.视觉记忆及理解力D.社会情境理解力和统整综合能力10.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1,-0.5]B.[-0.5,0]C.[-1,1]D.[0,1]11.在统计检验中,大样本是指n()A.≥10B.≥20C.≥30D.≥4012.下面对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A.误差是客观存在的B.误差是不可以控制的C.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误差只在抽样中发生13.离差智商采用的是()A.百分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14.关于统计假设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反证法B.若虚无假设被推翻,备择假设不成立C.被推翻的虚无假设的内容可能是正确的D.依据小概率事件原理15.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对两个的总体平均数差异做出检验B.分析多个方向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C.用于比较一个方向差异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D.单向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最基础的方法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标准分数常模17.测验效度18.统计量19.单侧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研究的主要问题。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以下不属于等距变量特性的是()。
A.可比性B.可加性C.可除性D.可平均2.在某个拼写测验分数分布表中,“80~90”这一组的累积百分数为76,这表示()。
A.80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76%B.80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24%C.89.5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76%D.89.5 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 24%3.当我们需要用图形按学生的家庭出身(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及其他)及性别来描述学生情况时,最好采用()。
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4.画次数直方图时,要求各直方条()。
A.宽度相等B.高度相等C.间隔不同D.色调不同5.下列数据中,不可能是相关系数取值的是()。
A.-0.85B.0.0C.0.67D.1.03A.积差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7.标准分数量尺属于( )。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8.一个性能优良的试题,其区分度指数的取值必须( )。
A.大于 0.40B.大于 0.60C.在 0.6 至 0.8 之间D.在 0.8 至 1.0 之间9.某份试卷按百分制计分,现用再测法来考察测验的信度,应计算两次测验分数的()。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双列相关D.列联相关10.大规模使用的标准化测验,其信度系数的取值必须( )。
A.大于 0.50B.大于 0.90C.等于 1.0D.达到显著性水平11.当一个总体比较大且内部结构复杂 ,而所抽样本比较小时 ,应采用(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12.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的平均数等于( )。
A.原总体分布的平均数B.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一半C.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 n 分之一D.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根号 n 分之一13.虚无假设在统计假设检验中被当作已知条件运用 ,因此 ,虚无假设应是一个( )。
2011年-2013年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B ) A.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C )A.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A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D ) A.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B )A.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A )A.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A )A.0.50 B.被试的通过率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D )A.测验效率高B.作答容易C.能有效控制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C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比较大,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用( D )A.随机抽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 代表的是( B )A.总体标准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标准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不包括...( C )A.命题标准化B.评分标准化C.分数标准化D.施测标准化13.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C )A.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次数多边图14.标准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B )A.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方差分析的原理是( A )A.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C.2 检验D.t检验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答:教育测量是指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2011年7⽉⾼等教育⾃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B )A.提⾼教学⽔平的重要⼿段B.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段C.提⾼逻辑思维能⼒的重要⼿段D.认识个体⼼理特征的重要⼿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C )A.直接性与随机进⾏B.精确性与抽样进⾏C.间接性与抽样进⾏D.外显性与随机进⾏3.在研究中,⽤数字符号“1”表⽰男⽣,⽤数字符号“0”表⽰⼥⽣,这⾥数字“1”和“0”属于( A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于描述( D )A.⼆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B )A.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A )A.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项⽬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A )A.0.50 B.被试的通过率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D )A.测验效率⾼B.作答容易C.能有效控制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9.下列以⾮⽂字著称的智⼒测验是( C )A.韦克斯勒智⼒测验B.斯坦福⼀⽐纳智⼒测验C.瑞⽂标准推理测验D.中⼩学⽣团体智⼒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较⼤,所抽样本容量⽐较⼩,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 D )A.随机抽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µ代表的是( B )A.总体标准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标准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不包括...( C )A.命题标准化B.评分标准化C.分数标准化D.施测标准化13.由若⼲宽度相等、⾼度不⼀的直⽅条紧密排列在同⼀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C )A.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图D.次数多边图14.标准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B )A.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差分析的原理是( A )A.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χ检验D.t检验C.2⼆、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答:教育测量是指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B )A.提高教案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经管的重要手段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C )A.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A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D )A.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B )A.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A )A.百分等级常模与规范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规范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规范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工程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A )A.0.50B.被试的通过率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D )A.测验效率高B.作答容易C.能有效控制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C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C.瑞文规范推理测验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比较大,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用( D )A.随机抽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μ代表的是( B )A.总体规范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规范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规范化不包括...( C )A.命题规范化B.评分规范化C.分数规范化D.施测规范化13.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C )A.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次数多边图14.规范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B )A.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方差分析的原理是( A )A.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χ检验D.t检验C.2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答:教育测量是指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