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
- 格式:ppt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28
流行病学-形考作业2-学习资料特别提醒:本课程每道题的出题顺序可能会被打乱,请仔细逐一搜索每道题在作答,请确保本材料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第1题 1.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A. 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B. 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C. 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D. 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第2题 2. 下面关于病因三角模式的论述,正确的是()A. 疾病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 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C. 它是目前最科学的病因观D. 它强调宿主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它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第3题 3.当前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式是()A. 轮状模式B. 三角模式C. 疾病因素模式D. 生态学模式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轮状模式第4题 4.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整群抽样调查对于总体是抽查B. 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C.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是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足够大D. 当样本量接近总体时宜用普查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普查结果绝对比抽查可靠第5题 5.为了解某校近视的现患率,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 分层抽样B. 单纯随机C. 整群抽样D. 系统抽样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单纯随机第6题 6.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甲试验血糖筛检标准定为160mg/ml,乙试验定为130mg/ml,比较甲乙试验时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甲试验的假阴性率比乙试验高B. 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C. 乙试验的特异度低于甲试验D. 甲试验的灵敏度低于乙试验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国开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甲试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试验低第7题 1.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A. 外围的远因B. 病原微生物。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答案在最后)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 疾病的病因C. 疾病的防治措施D. 流行病研究方法E. 以上均是3. 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 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4.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5.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A. 传染病B. 地方病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 疾病和健康状况6.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7. 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E. 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8. 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1A. 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 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 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 研究疾病的病因E. 以上均是9.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10.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C. 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E.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二、多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2. 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 描述疾病的分布B. 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C. 提出病因假设D. 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E. 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3. 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 群体特征B. 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 社会医学的特征D. 对比的特征E. 预防为主的特征三、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四、简答题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 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A. 该病患病率减少B. 该病患病率增加C. 该病发病率增加D. 该病发病率减少2E. 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2. 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时点患病率3.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E. 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4.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5.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6. 疾病分布是指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7.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8. 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9. 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0.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11.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3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A2型题】12. 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时点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E. 感染率13.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 以上均不对【A3型题】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流行病学学习资料真题1、单选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陈述是()A.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B.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近因是充分的C.单个的充分病因不(江南博哥)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D.毒物是中毒死亡的充分病因E.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正确答案:E2、单选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点:概率因果观落实在流行病学中的病因定义。
流行病学的病因,就是那些能使人群发病率(概率)升高的因素,即有该因素存在,其发病率高于无该因素时的发病率。
答案A为充分病因,答案B为必要病因,均非概率因果观。
答案C将病因仅限于近因,失之于狭窄。
答案D体现了概率因果观,为正确的答案。
答案E语义重复且笼统。
3、单选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表明()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疾病的患病率高C.疾病的发病率降低D.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E.因果之间的联系不存在偏倚正确答案:D4、单选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型与三角模型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A.更强调影响疾病发生的三要素B.有差别地看待疾病的三要素C.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D.更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E.更强调环境的作用正确答案:C5、单选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A.科学实验四法B.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C.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D.一般演绎方法E.猜测和求证方法正确答案:B6、单选对于大多数病因而言()A.它们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B.它们既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C.它们是必要但不充分D.它们是充分但不必要E.以上全不对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对于大多数病因而言它们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只有一部分是充分的,也是主要的。
流行病学1.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现代定义及其认识:①三个层次:疾病、伤残、健康②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③三个范畴:描述、分析、实验④三种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⑤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应用3. 流行病学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基本);②比较的观点(核心);③概率论的观点(特点)。
4.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5.流行病学的用途:<1>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
<2>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
<3>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
<4>揭示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5>利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原因不明的疾病的病因。
<6>疾病预防<7>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4.疾病的三间分布:以疾病频率为测量指标,来描述与分析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人群的分布现象(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简称“三间分布”第二、三章疾病的分布和描述性研究1、发病指标⑴发病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k =100%,1000‰……⑵罹患率:罹患率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
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 =100%或1000‰罹患率:一般多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率、观察的时间是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⑶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2、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和,而发病率的分子则为一定时期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②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对例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
病因的概念Concepts of Disease Causes一、病因的定义 Definition of Disease Causes任何一种疾病发生都有其相应的致病因素,即病因(cause of disease)。
疾病的种类不同,病因的种类亦不同,如传染性疾病,其病因相对简单;而有些疾病,如慢性非传染病,其病因复杂而且绝大多数疾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
因此研究病因尤其是研究慢性非传染病的病因,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重要内容。
也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因为只有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才有可能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才有可能采取特异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第一节病因的概念Section One Concepts of Disease CausesKoch病因假说在传染研究中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现这一学说不能解释许多其他疾病,例如肺结核病,除了肺结核感染外,其他像营养不良,过度疲劳,遗传因素等都可影响肺结核的发生,此外,一些慢性病如恶性肺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更不能用Koch学说来解释,因此,目前人们对病因的认识已发展成“多病因学说”。
目前关于流行病学病因的定义为那些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就可以认为是疾病的病因, 当它们之中的一个或多个不存在时,疾病频率就下降。
也系指,能引起人们发病的概率增加的内外环境的因素,一般在非传染病的病因,称为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其中有直接病因(direct cause),有些是间接病因(indirect cause);有的是主要病因(primary cause ),有的是辅助病因(auxiliary cause),还有人将病因分为必要病因(necessary cause)和充分病因(sufficient cause)。
必要病因指缺乏某种因素即不能引起某疾病,该因素称为该病的必要病因(necessary cause),一般适应于解释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和地方病,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必要病因,而大多数的慢性非传染病尚未发现他们的必要病因。
流行病学病因的定义
流行病学病因的定义
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健康及疾病的分布、影响因素、预防和控制的学科。
病因学则是研究疾病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及社会因素等。
流行病学病因即是研究疾病在特定人群中产生的原因和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病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遗传因素
某些疾病与家族遗传有关,如先天性疾病、遗传代谢病、血友病等。
这些疾病往往因个体基因突变而产生。
2. 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是指与人体生物内部环境有关的因素。
如细菌、病毒、真菌、排泄物、蚊虫等可引起疾病的生物因素。
3. 化学因素
人体受到化学物质的侵害也会出现某些疾病,如铅中毒、酒中毒、工业毒物等化学因素引起的疾病。
4. 物理因素
人体受到某些物理因素的影响也能带来某些疾病,如电磁辐射、辐射物质等。
5.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也是流行病学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社会压力、婚姻状况、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饮食习惯、吸烟等都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流行病学病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了解和研究疾病的病因将有助于人们预防、控制和治疗某些疾病,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生活。
第八章病因和病因推断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病因的判定标准熟悉病因的定义和病因推理方法了解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以及因果联结方式二、教学大纲精要(一)病因的概念1.病因的定义(1)现代科学的概率论因果观: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即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而不是必然导致一定的结果。
(2)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那些能使人群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就是病因,相应地,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后者的含义就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2.病因模型它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因果关系。
(1)生态学模型将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具体包括流行病学三角和轮状模型,它们给出了寻找病因的分类大框架。
致病因素(动因)是从环境因素中分离出来的,即狭义的病因。
社会环境(2)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外围的远因(社会经济、生物学、环境、心理和行为以及卫生保健因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医学生物学因素),操作性和指导性较强。
流行病学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指外围的远因。
(3)病因网模型多个病因按时间先后联结起来就形成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联结起来就形成病因网,它提供因果关系的完整路径,表达清晰具体,系统性强。
3.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1)概念充分病因是指有该病因存在,必定(概率为100%)导致疾病发生。
必要病因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概率为100%)有该病因的存在。
按病因是否充分或必要分类,可以有四种组合:充分而且必要病因,必要但不充分病因,充分但不必要病因,以及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
只有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是实际存在的。
分析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概念,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概率因果观。
(2)局限性以非常接近疾病的近因作为充分病因,将导致因果同一,使因果关系的研究失去了意义;而以多病因组合作为充分病因,将导致既不可能又无实际意义。
坚持概率因果观就必须抛弃摮浞植∫驍。
对本来就是按摫匾∫驍命名的疾病而言,必要病因实际上是疾病名称的语义重复。
第一章自测1.目前较公认的流行病学定义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的因素及制定预防对策的科学)。
2.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疾病和健康状况)。
4.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下列哪一项(所有疾病及生理状况)。
5.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6.下列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7.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是指(疾病、健康、突发事件)。
8.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是(对比的特征)。
9.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10.流行病学研究的范畴指的是(疾病和健康状况)。
11.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12.描述性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现况研究)。
13.分析性研究的基础是(描述性研究)。
1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正确的(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二、多选题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E)。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B. 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 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D. 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E. 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2.下列关于现代流行病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DE )。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流行病学用观察的研究方法揭示健康事件的人群特征B. 流行病学是一门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科学C. 流行病学从疾病或健康事件的分布出发D. 流行病学研究的角度是个人或人群E.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是疾病3.关于流行病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B DE )。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只研究非病人B. 只研究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对策与措施C. 只研究传染病D.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分布及病因E. 以人群为研究对象4.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A BCDE )。
第十章病因与因果推断研究结果的解说涉及到因果推断的问题。
病因的研究不仅同疾病的诊断有关,还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因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均非常重视病因的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病因(cause of disease)与因果推断(causal inference),后者还包括处理-效应关系,实际上是分析或实验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则,对于形成正确的因果思维和准确地理解研究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节病因的概念一、病因的定义(一)从决定论因果观到概率论因果观的发展传统的决定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必然导致一定的结果。
实际上,从经验证据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归纳性的,归纳性结论只能是概率性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客观世界本身的发展变化就是概率性的。
现代科学产生了概率论因果观或称广义因果律: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即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而不是必然导致一定的结果。
(二)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早期的流行病学着重于研究传染病的流行问题,对病因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空气、水和居住条件等环境卫生上,如Snow发现伦敦宽街霍乱流行与饮水污染有关。
在细菌学兴起以后,对病因的注意力转到特定的病原体上,如Koch发现了结核病和霍乱的病原体。
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流行病学研究逐渐扩展到非传染性疾病,“病因”也就不仅仅限于传染病的病原体。
Lilienfeld(1980)从流行病学角度这样给出了病因的定义: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因此,现代流行病学中的病因观是符合概率论因果观的。
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risk factor),它的含义就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这里的危险(风险)是指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防治效应的原因定义防治实验研究也是一种因果性研究。
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是指:在受控条件下,研究者有意改变一个或多个因素(处理),并前瞻地确定其效应的研究。
4-11. 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
B)疾病、伤害、健康2. 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3. 流行病学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E)以上都对4.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E)各种疾病、伤害和健康状态5. 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C)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6. 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7. 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
B)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8. 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初,我国发生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SARS病死率是根据以下哪些数据计算出的()。
D)全部确诊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9. 关于某病病死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D)某病死亡率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而病死率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10. 发病率与患病率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C)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的病例11. 一种新疗法只能延缓死亡,但不能治愈疾病,以下哪种情况将会发生()。
B)该病患病率增加12. 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暴露人口中某病的()。
A)新发病例数13.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14. 现况研究样本量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E)以上都是15. 以下符合生态学研究的特点是()。
B)群体水平上研究暴露和疾病之间的关系16.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
A)样本量小容易发现遗漏17. 以下哪项无法通过现况研究实现?()A)掌握目标群体某疾病的发病率及其分布状态18. 为研究某电镀厂附近地区人群慢性镉中毒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该电镀厂排放污水河流下游的5个村庄进行调查,每个村子个选区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无职业性镉接触史的居民约200人,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