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北过春节_小学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13.82 KB
- 文档页数:2
台湾的春节小学作文
春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节日。
台湾的春节可与我国北京的春节大不相同。
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那里的人们都要穿上新的衣裳。
还要准备好上供的肉啊什么的。
供品上供完后,就要放鞭炮,新年就从这一天开始了。
到了除夕这天,人们就要在门口贴对联,还要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等处,尔后在堂屋的供桌上摆上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的家还要在家里吃年夜饭。
吃完年夜饭后,大人们则要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
他们发压岁钱很有特色。
大孩子们的压岁钱是用红纸包起来。
则小孩子们的压岁钱,是大人们把上面缠好一个小环,套在他们的脖子上。
这天烟花、爆竹响起,直到大年初一早上。
初一这天,人们会早早的起床去给别人请安、拜年、送祝福;初二这天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初三与除夕截然不同大家都在家里休息;初四又热闹起来了。
初五这天大多数人都去上班了;初九是春节的最后一天。
此后迎来的就是元宵节,这天大家吃元宵、赏花灯,还有舞狮子、耍龙灯!特别是小孩子们,手里提着花灯、口诵歌谣的穿街过巷如同鱼儿游海底,更给元宵节之夜锦上添花!
我觉得台湾的春节很美好,很热闹,好想去体验一下呀!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小谈台湾节日习俗为题目的作文近年来传统节日因为商业化越来越重,现代科技太发达,以及政府的一些政策导致人们觉得节日味道越来越淡。
从而保护民俗的呼声便越来越高。
至此,正好趁着素质课结业来小看一下台湾的节日习俗。
我们首先来谈谈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
春节, 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
台湾民间的春节, 起源于祖国大陆, 其习俗与祖国大陆相差无几, 在很多地方保留着传统的“ 年味”, 同时又带有台湾本土的特色。
从农历十二月十六至正月十五这段时间, 台湾民间形象地称之为“ 年兜时节”。
尾牙。
每月初二、十六, 是台湾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 称为“ 做牙”( 打牙祭) 。
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 所以称为“ 尾牙”。
做“ 尾牙”是感谢土地公一年来对事业生意和农作收成的庇佑, 所以比平常的做牙日更为隆重。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 尾声”, 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 先声”。
这天, 公司行号的老板宴请犒赏员工以慰劳其一年来的辛苦。
按传统旧俗, 宴席间鸡头对准谁, 即暗示主人要解雇谁。
这种风俗现已绝迹。
一般平民百姓家则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 即土地公) , 全家人往往聚在一起“ 食尾牙”, 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 音y ì) 包。
腊月二十四是“ 祭灶”之日, 即送灶神上天之日。
旧时, 人们认为灶神除了司火, 还监察所在的一家人的善恶功过。
每年到这天灶神会上天奏报天帝, 天帝则据灶神所言, 作为降福或降灾给所在人家的凭据。
在祭送灶神时,台湾同胞将灶神画像贴于灶上, 两旁有一幅“ 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或“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的对联。
然后摆上各种供品, 多为甜园仔、米饵、糖豆浆、甜瓜、糖果等, 这些供品或甜或黏, 主要是为了甜灶神的嘴巴, 让他多说好话, 黏灶神的嘴巴, 让他张不开口说坏话。
有人还以酒糟涂抹灶门来醺醉灶神, 以示讨好贿赂之意, 再燃香放鞭炮, 为灶神送行。
春节的作文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我这个多年的中国台湾女婿也想来谈谈在台湾过年的点点滴滴。
对于许多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刻,但每当这个时候,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忧虑和喜悦。
有的家庭欢声笑语,有的则愁眉不展。
回想起我和中国台湾妻子决定如何过年的日子,那是我们共同面临的第一个重大决策。
坦白说,不论是她还是我,我们都从未想过会有一天不能陪父母过年。
我想,许多两岸夫妻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每到春节,我们总是要做出选择,不是在大陆就是在台湾,总有一方的父母会思念着海对岸的儿女。
记得我们结婚那年的春节,我陪着妻子回到了台湾。
我心里既兴奋又好奇,想要亲眼见证台湾人是如何庆祝这个最重要的节日。
在台湾过年,走亲访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起初,我对春节期间的交通状况感到担忧,毕竟大陆春运的繁忙是出了名的。
但妻子安慰我说,台湾的交通状况要好得多。
在大陆,我也总是期待着春节的热闹,但最让我头疼的也是交通问题。
春节未至,各种交通工具就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一旦春运大潮来临,交通枢纽就变成了人山人海的场所。
妻子告诉我,在台湾,春节期间也会有大量的人口流动,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涌向大城市,台北和高雄也会聚集很多寻找机会的人。
但台湾的交通网络密集,电话和网络订票系统也相对发达,所以并不会出现像大陆那样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到了台湾,我才发现没有了拥挤的交通工具,台湾的春节气氛与大陆截然不同。
而且,两岸的春节习俗也不尽相同。
比如腊八节,大陆有喝腊八粥的传统,而腊八之后,人们就开始为春节做准备。
购买年货、预订年夜饭、聚餐告别、送礼行贿、讨债避债,一切都像腊八粥一样混合在一起。
在北京,腊八节一过,开车出行就变得异常困难。
但在台湾,腊八节并不被重视,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
妻子解释说,大陆不是也有冬至节吗,只不过吃个饺子而已。
在台湾,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春节是庆祝春天的到来,而冬至则是庆祝冬天的到来。
按照农耕时代的传统,冬至甚至被认为比春节还要重要。
新年的第一天作文400字
除夕的晚上,我们全家乘坐飞机来到台湾过年,当晚入住圆山大饭店。
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在台北游览,领略了宝岛台湾美丽的风光。
这一天的台北游101大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台北101大楼位于市中心,它地面上有一百零一层,地下有五层,地面上的高度达到了508米,现在是世界上第二高的楼房。
101大楼有这么高,怎么没有被暴风吹倒呢?原来101大楼上安装了一个巨型阻尼器,从而减轻因大风吹拂而造成的大楼摇晃,使得大楼更为安全。
阻尼器安装在观景台附近,在观景台内就可以看到。
所谓的阻尼器其实就是几个巨大的圆形铁球,它们在狂风吹拂下会左右摇晃,使得大楼趋于稳定,对大楼的安全十分重要。
101大楼的电梯可以达到每分钟一公里的速度。
101大楼要从旁边的101商场的顶楼五楼坐电梯上八十九楼观景,八十九楼以上要走楼梯,从八十九楼下去要走到八十八楼坐电梯,可以到五楼或者负一楼,这就是台北市中心的101大楼。
我们在宝岛台湾度过了新年的第一天,美丽的台湾,我爱你!。
我在台北过大年:有情就有年味【桃子说】瞬间就是大年初五,桃子和庆明在杭州过了一个清淡的年,看看英剧、电影,日子一天天过去。
庆明已经开始上班,我则像写日记一样,记下来去年此时的“年”,翻看过往照片,每一帧都兴致盎然。
谁说都市没有年味,有亲人、朋友相陪,有情就是年味。
珍惜每一个“年”吧,真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文|蔺桃去台湾读书的第一年,我就想过一定要在那里过一个年,最好是在台湾南部还保留着传统年俗的家庭,感受一次完整的年味。
去年春节,因为准备论文留在了台湾,原本约好去高雄朋友家拜年,却未能成行,最后留在了“空城”台北。
到腊月二十三,来自马来西亚和台南的两位室友都回家去了,整个学生宿舍除了黑皮肤、白皮肤的外国人,好像就只剩我了。
好在那阵子的台北,暖和得实在不像冬天,白天几乎穿个薄外套就够了。
图书馆已闭馆,每天一个人窝在宿舍,看书、写论文,虽然学生餐厅春节期间也提供餐食,但不想面对空荡的餐厅只有自己一人的窘境,就用楼层间的电磁炉煮点简单的食物。
年前,几乎每天都会去离宿舍不远的全联超市逛逛,挑一棵山东大白菜,39元新台币(8元人民币),足够吃一个礼拜。
有商业的地方,年味总是最浓,全联早早印好宣传单,一道道年菜、各地小吃、糕点及西式牛排、蛋糕,都可以宅配到家,我禁不住诱惑,在结账时拿了一张放进篮子,被收银员使劲推销了一番,“你应该是家里的大姐吧,要操心一家人年菜,你订这个、这个,这样搭配,大菜就搞定了……”没等她说完,我笑着摇头走掉了。
幸好接下来的几天,台北的朋友帮我安排好了过年期间每天的活动,不然我就真的要在异乡度过一个孤苦伶仃的春节了。
迪化街欢乐备年货腊月二十八,我跟着家在台北的典婉姐去了一趟南门市场备年货,真正感受了一把台北人的年味,像是家中长女一样,精心挑选着各地食材。
(回复52可阅读《台北南门市场:舌尖上的小中国》,专文记叙了年前南门市场的盛况。
)台北迪化街是一条年货观光大街迪化街是台北另外一条热闹的年货街。
我在台湾过春节陈思睿寒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回到了在台湾台中的老家,探望八十几岁的奶奶,然后留在台湾陪亲人们过春节。
台湾过年的习俗与大陆既密不可分,又稍有区别,大同小异。
大年三十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贡品来祭拜神灵祖先,感念神明们的保佑。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人们都非常虔诚,除了准备丰富的贡品之外,还有祭拜仪式,几乎每户人家都要烧很多金纸,家家门口都烟雾缭绕,这方面比大陆讲究很多。
每年春节家人都会组织一些旅游活动,今年也不例外。
我们一家人从台中开车一路往东北方向走,到台湾东部的花莲。
当天黄昏时分,我们沿着著名的苏花公路一路前行,一边是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海岸线,一边是蜿蜒巍峨的山脉,虽然这条公路并不好走,但沿路的美景简直美呆了!海天一线,美不胜收,令人沉醉!到了景区,我们在紧靠海边的酒店住下,走进房间的阳台,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海风,让人一下子振作起来。
海风中夹杂着一股腥腥的味道,这就是大海的味道。
我和妈妈一放下行李就马上去海边散步了。
踩在有很多细小石子的沙滩上,听着海浪扑打沙滩的声音,这声音好像来自很远的地方,淅淅索索的,让人放松,让人忘记了城里的高楼大厦,忘记了平日里的喧嚣烦恼,只有眼前这一片广阔的大海,还有身边的妈妈陪着我,真好。
抬眼望去,灰蒙蒙的天与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空中不时飞过几只海鸥,像是五线谱上的跳音符号,浪花不断地翻涌着,一切都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回酒店的路上,偶尔低头,陡然发现原来沙滩上的石子丰富多彩,有青色的,白色的,灰黑色,还有棕黄色的------每一种都与大海搭配得相得益彰,让我不禁赞叹: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夜晚是宁静的,只有星辰在大海怀抱里酣睡的呼吸声。
次日一早,我们便继续开车向山顶驶去。
透过车窗往下看,海中的船只如蚂蚁般大小,房屋也不像平时那样高大,地面上的人更是看都看不见。
往山间看去,时不时飘来一阵雾,烟雾飘渺,感觉置身仙境中一样。
寒假里,我感受到了台湾过年的风土人情,更感受到了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血脉相连的亲情。
春节台湾游记随笔春节台湾旅游随笔,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春节旅游台湾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下面是橙子精心为你整理春节台湾游记随笔,希望你喜欢。
春节台湾游记随笔篇一早上9点的航班,我们早早的起床搭出租车来到浦东机场,和2位张阿姨,还有毛毛一家集合。
我们搭乘的是直飞松山机场的航班,松山机场在台北市里,所以非常方便哦!这次我们很多天都是住在神旺饭店,妈妈说是旺旺集团旗下的酒店,环境很好很干净,又在市中心交通极方便,最主要的是每天我和毛毛都有免费的旺旺雪饼、旺旺仙贝和奶糖吃,呵呵!吃过午饭,我们赶往台北故宫博物馆,相比较前年我去过的北京故宫来讲,这里真是小多了。
台北故宫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文物精品,有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雕刻等等。
爸爸说这些都是古董、荟萃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精华,可惜我实在看不懂,哎…从故宫出来已经傍晚了,妈妈和台湾的朋友约好带我们去逛夜市,人山人海啊!很多好吃的东西,还有我最喜欢的豪大大,哈哈!!春节台湾游记随笔篇二春节我跟妈妈去台湾旅游。
2月6日我们在南京禄口机场的10号登机口登机,坐的是b1725号航班。
我的座位是66号,妈妈的座位是65号。
我们在晚上10:30到达了台北,坐上了大巴。
我们大巴的车牌号是996rr。
然后我们去酒店住了下来。
1/ 4第一天上午我们去了“台北101”的89楼看景,导游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好像电话的东西,我根据墙上的数字1-15,每个介绍听了一遍。
然后我们去了“国父纪念馆”,看到了孙中山的雕像。
前面有5个士兵的表演,其中有1个是长官。
下午我们又去了故宫博物院,里面有64万多件珍宝,但展出来的是有1500多件。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了日月潭。
它为什么叫日月潭呢?因为它一边的水湾像太阳,一边像月亮。
下午我们去了溪头。
我们走了一个半小时的山路才在山的顶上看到了“神木”,它已经2880岁了。
它的中心已经空了,但是还是坚强地活着。
第三天上午我去了赤嵌楼。
它是葡萄牙人建造的城堡。
台湾过年的作文1台湾的春节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台湾,便别具一格。
腊月二十四,台湾的春节便开始了。
大家都在准备纸钱,到土地庙去祈祷,祈求土地公能为他们祝福,来年平平安安。
过了二十四,大家更忙,必须去购买年货,还要将家里仔细的打扫一遍,将旧的东西扔掉,换上新的。
除夕转眼就到了。
除夕真快乐。
从厨房里传出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不一会儿,香气便溢满了整个屋子。
男人们有的在挂灯笼,有的贴春联,有的倒贴“福”字。
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福”字,把家里映衬的喜气洋洋。
小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屋里跑来跑去,大家都穿上了新衣。
“上菜了!”鸡、鸭、鱼、肉摆满了整张桌子,深深吸一口气,嘴里满是食物的味道,色香味俱全,就像是在桌上摊开了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
大家围坐在桌边,说说笑笑,你一言,我一语,向所有人祝福。
“干杯!”所有人一起举杯,欢庆这美好而又快乐的时刻。
吃饱喝足,大家都向长辈取压岁钱,小孩子们跑回房间,偷偷地数钱,偷偷地在心里笑着。
大家打开了电视,都坐在电视旁边看春晚,等待新年钟声的响起。
钟声还没有响起,外面的鞭炮声便不绝于耳:“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孩子们拉着父母到楼顶去放烟花。
绚烂的烟花占着整个天空,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孩子们在一旁拍手,叫着、笑着,鞭炮声、烟花声、笑声,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把整个城市给淹没一样。
随着钟声的响起,鞭炮声、烟花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响,给钟声当伴奏,预示新的一年会更加美好。
正月初一,大街上很静很静,许多店铺都关上门,都到正月初五才开张,也许大家都在睡觉,昨夜守岁彻夜未眠。
在中午前,男人都到亲戚、朋友家去拜早年,女人们在家中欢迎客人。
小孩子们与朋友们一起数压岁钱,互相炫耀。
正月初七要拜天公,一大早便忙里忙外的,摆桌子,放贡品,烧香,感谢天公保佑人们前一年平平安安,也希望天公能够在新的一年让国泰民安,保佑大家风调雨顺,万事如意。
春节完美的收尾——元宵上市了。
【书信】致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_550字尊敬的台湾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一位小朋友。
很高兴有机会和你们交流,分享我的故事和你们的故事。
我知道,我们之间有很多文化的差异,但我们都是同样的孩子,有着相同的喜怒哀乐。
所以,当我们交流时,一定要尊重彼此的文化,增进我们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我想分享的故事是关于我在中国过春节的经历。
春节在中国是最重要的节日,和你们在台湾过的春节有些许不同。
我们有很多有趣的传统活动,比如吃团圆饭、放鞭炮、贴春联等等。
我最喜欢的是在家人和朋友一起包饺子,举行一个小小的晚宴,一起跳舞和玩游戏。
我也会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这让我感到很开心。
我也希望听听你们在台湾过春节的故事。
听说你们在过年前会打扫房子,吃年夜饭和看烟火。
这听起来很有趣。
我也想知道你们过年时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呢?你们都有什么习俗和传统?我相信我们可以从对方的故事中学到很多,更加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
最后,我希望我们能够成为好朋友,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喜悦,一起努力学习,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们有时间,也欢迎到中国来看看。
祝你们健康快乐!你们的朋友【英语翻译】I know that there are many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us, but we are all the same children, with the same joys and sorrows. So, when we communicate, we must respect each other's culture and promote our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Wish you health and happiness!Your friend。
我在台北过春节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我在台北过春节,感谢您的阅读!
2005年的春节前夕,我和爸爸妈妈从经商的厦门市回到了台北市,我们全家是乘坐“新集美号”到金门后又乘坐“台湾立荣航空公司“飞机到台北的。
到了台北,眼前的大街商店鳞次栉比,布满各种广告,闽南乡音不绝于耳,和厦门市多有相似之处。
贴春联、备年货、包压岁钱……与祖国大陆又是一模一样。
与厦门最大区别在于台北春节时每条街上,每个角落都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突如其来的鞭炮声真使我一惊一乍的。
不过,对小孩来说,似乎过节的气氛浓些。
除夕的晚上,我们全家老少十六口人喜气洋洋地一起围炉。
我家的规矩,等长辈先夹
菜后,才论到小辈。
年夜饭有好多,像清蒸鲍鱼、卤猪手、佛跳墙、鱼翅、干贝、日式炸虾……似乎和厦门的也一样。
我还喝了“长城牌葡萄酒”呢。
吃完年夜饭后,我们全家去台北狂sopping(逛街,买东西)了。
我们到了台北最高的一栋叫“台北101”商业大楼,我拉着表弟的手,急匆匆来到卖鞭炮的地方,用台币买了一大袋的鞭炮,有“仙女棒、冲天炮、小蜜蜂、烟雾弹……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真是美不胜收。
卖鞭炮的叔叔是表弟邻居,鞭炮打九折优惠我们,只用了三百多台币。
回到家门口,我们几个小孩忙起来了,各种鞭炮顷刻粉身碎骨,有像天女撒花、有像老鼠窜街、有劈啪声、有嗤嗤声、有尖叫声……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手忙脚乱,头昏目眩,又紧张又刺激。
台北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那里讲英语的人也多,对话中时常会冒出几句英语。
汽车也多,喇叭声,广告声,不绝于耳,这真让久居厦门习惯安静的我不
胜烦恼。
同时,我也了解到,台湾老百姓也不想搞台独,只是陈水扁是台湾南部人,受到南部人支持,人们无可奈何而已。
元宵节过后,我又回到了厦门上小学,但台北的春节的一切,还使我历历在目,难于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