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破获大规模 软暴力 逼债逼出人命坚决打击!
- 格式:pdf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
新上海首起绑架案作者:王建幸来源:《检察风云》2013年第04期整整30年过去了,有些案件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记忆中渐渐淡忘,可是这起案件却令人刻骨铭心,这就是1982年8月28日,代号为“8·28”的绑架案。
这是新上海发生的第一起绑架案。
那时,我是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刑侦队一名年轻的刑警。
不知是何种性质的案件诸位可能不信,接到报案后,受理案件的刑警还不知道这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案件。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受理过绑架案,连当时的《刑法》上也没有“绑架”这条罪名。
8月29日,初秋的上海仍然溽暑难熬。
晚上7点敲过,一名30来岁姓杨的男士,气喘吁吁地奔进虹口公安分局刑侦队值班室,报称:朋友的儿子被人抱走了。
“对方刚刚打来电话,要我朋友郑某今晚8点30分在虹口公园(现为鲁迅公园)大门口交2万元赎他的儿子。
”2万元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天总值班的副分局长温福聚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公安,听了情况汇报后,他浓眉紧锁,说:“伙计,这是绑票案哪。
”什么是绑票案?值班刑警的眼神里一片迷惘。
“绑票就是绑架!旧上海最著名的绑票案是荣德胜被绑架的案件。
唉,你们小青年不懂。
”8点30分?已经不足一小时。
老温倏地从抽屉里摸出手枪插在腰间,下令当晚刑侦队、治安科八名值班的警员立即换上便衣随他赴“约”,同时请报案人转告郑某,按绑匪的要求赴约,警察会在暗中保护他的。
虹口公园。
初秋的夜晚,公园门口人流熙熙攘攘,一辆21路电车靠站,从车上跳下了一个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小个子中年男子,他的挎包上插着一本画报。
“被害人家属出现,注意他周围的人。
”老温在车里指挥行动。
郑某在站台上心神不定地来回踱着步子。
我们三组侦查员佯装路人在他周围警惕地观察着。
8点30分时,突然从四川北路方向开来一列治安夜巡车队,马达轰鸣,全副武装的民警乘着三辆摩托车,开进了虹口公园。
车队驶过格外惹人显眼。
“这是谁家的巡逻队?”老温急了。
经过核查,这列车队是市局治安处夜间治安巡逻队。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安局关于依法严厉打击强行冲闯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公安局•【公布日期】2007.07.06•【字号】沪公发〔2007〕259号•【施行日期】2007.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安局关于依法严厉打击强行冲闯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的通知沪公发〔2007〕259号各公安分局、县公安局,市局有关单位:根据市局主要领导的指示,为严厉打击强行冲闯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高速公路正常交通、治安秩序,市局制定了《上海市公安局关于依法严厉打击强行冲闯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
现将《通告》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通告》由各相关分局自行印制,并迅速组织力量在强行冲闯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违法犯罪活动多发的高速公路收费站等处张贴。
同时,各相关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车辆驾驶人、车主和来沪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正告那些不法分子,上海是一个法治之地,决不允许发生强行冲闯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违法犯罪活动,一旦有人妄图扰乱高速公路正常交通、治安秩序,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特此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二〇〇七年七月六日上海市公安局关于依法严厉打击强行冲闯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为严厉打击强行冲闯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本市高速公路正常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特通告如下:一、采取为通行车辆提供伪造军车牌证、其他车辆牌证,调换或者故意损坏高速公路通行卡,故意堵塞收费道口,强行冲卡,殴打高速公路管理人员,破坏收费设施等手段,拒交、逃交、少交车辆通行费,扰乱高速公路管理秩序活动的,一律依法严惩。
二、对于以带路、帮助逃避交纳车辆通行费等为名,诈骗、敲诈勒索驾驶人、车主钱财的,一律依法严惩。
上海警方破获全国首起跨国制售假烟案上海警方近日成功破获了一起全国首起跨国制售假烟案,案件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涉案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此次案件的成功打击,标志着我国对跨国制售假烟犯罪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该案件是一起长期侦办的跨国犯罪案件,案发地点涉及上海、广东、福建等多个省市,并且涉及到包括香港、越南、老挝等国家和地区。
犯罪嫌疑人利用跨国网络销售假烟,从事非法活动,严重侵害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该犯罪团伙利用跨国交易平台和社交网络,组织生产、运输和销售假烟,伪造品牌包装,利用虚假广告和低价包装吸引消费者购买,非法获利巨大。
警方介入侦办后,通过多地统一行动,成功打掉了该跨国犯罪团伙,缴获了大量假烟和相关证据。
这起案件的成功破获,离不开上海警方的精准侦查和全国各地警方的通力合作。
在侦破过程中,上海警方充分发挥了自身探查与打击能力,积极派出侦查员深入调查,收集证据、抓获嫌疑人和追缴赃款赃物,成功捣毁了整个犯罪链条,为全国其他地区打击类似犯罪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和参考。
此次行动是上海警方积极响应国家打击跨国犯罪的一次重要举措。
上海警方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宗旨,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国家安全。
在这一起案件中,上海警方和其他地区警方通力合作,共同侦破了该跨国犯罪案件,有效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提升了社会治安水平和国家安全防范能力。
此次案件的成功破获,不仅彰显了上海警方的执法能力和决心,更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警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跨国制售假烟犯罪是一种极端严重的违法行为,破坏了市场秩序,伤害了消费者权益,甚至威胁了国家安全。
各国警方需要共同加强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协同行动、打击有组织犯罪,确保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上海警方成功破获全国首起跨国制售假烟案,为推动全球跨国犯罪打击合作、维护国际社会治安和稳定树立了典范。
殷婷与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其他(公安)二审案件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管理范围行政作为公安其他【审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4.14【案件字号】(2020)沪01行终113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周瑶华宁博陈根强【审理法官】周瑶华宁博陈根强【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殷婷;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当事人】殷婷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当事人-个人】殷婷【当事人-公司】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殷婷【被告】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本院观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户口登记条例》、市常住户口管户口管理规定》等规定,人曹家渡派出所具体负责辖区内的户口管户口管理工作,口事户口事项,人殷婷申请的滞留户口迁户口迁移事项,实核验,并依法办理或不予办理的法定职权和职责。
【权责关键词】合法违法拒绝履行(不履行)户籍所在地合法性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查明,原审判决“本院认为"部分书写《上海市常住户口管户口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有误,法律规定内容正确,显系笔误,本院纠正为该法第三十二条。
原审查明的事实无误,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户口登记条例》、市常住户口管户口管理规定》等规定,人曹家渡派出所具体负责辖区内的户口管户口管理工作,口事户口事项,人殷婷申请的滞留户口迁户口迁移事项,实核验,并依法办理或不予办理的法定职权和职责。
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常住户口管户口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有权或者公有居住房屋承租权因交易已发生转移,现权利人或承租人申请将房屋内原有户口迁户口迁出的,在地公安派出所应当通知原有户口人户口人员迁出,迁出或者无法通知的,可以直接将其户口迁户口迁至社区公共户。
大事记林益世案件大事記林益世案件大事记是指一起自2012年开始的案件,主要涉及林益世集团的涉嫌非法集资和欺诈行为。
该案件历经多年,涉及的金额数十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非法集资案件之一。
以下是该案的大事记:2012年1月19日,林益世警方在调查过程中被捕。
其后,上海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调查林益世集团涉嫌非法集资和欺诈的行为。
2月14日,上海市公安局通报,就林益世涉嫌非法集资等问题宣布了立案调查。
2月25日,上海市公安局发出悬赏通告,对提供有关林益世的线索,奖励5万至50万元不等。
3月13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林益世案件的最新进展。
8月,林益世被正式起诉,指控其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
2013年4月,林益世集团旗下的“华澳国际”总部大楼被查封,该公司被告知要停止一切活动。
2014年1月,林益世案被列为“公安部2014年重点打击的非法集资案件”。
6月,林益世涉嫌非法集资案的主犯林益世被判处死刑,剩下的36名被告分别受到不同的判决。
2015年1月27日,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对林益世案进行二审。
3月26日,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对林益世案进行了公开宣判,维持原判。
2016年2月,林益世案件二审判决维持原判,确认林益世等人从事的所谓“私募股权”等各种理财产品均系非法集资。
2017年4月,林益世案线下受害人维权团体再次发声,要求政府给出解决方案,维权团体认为调查和判决结果并未得到满意的回应。
2018年10月25日,林益世的判决书公开出炉。
此前,法院已经进行了多次封印,一直没有公开。
判决书指出,林益世的犯罪金额在1098.82亿元人民币上下。
通过对林益世案件的大事记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这起案件的时间跨度度长,案件涉及范围广、涉及人数多、赃款数目巨大。
此案为非法集资案件的代表案件,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启示。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对类似案件的打击,加强对资本市场的彻底改革,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杨艳与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新江湾城派出所行政公安其他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受理【审理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1.29【案件字号】(2021)沪02行终19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李金刚沈亦平王兵【审理法官】李金刚沈亦平王兵【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杨艳;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新江湾城派出所【当事人】杨艳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新江湾城派出所【当事人-个人】杨艳【当事人-公司】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新江湾城派出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杨艳【被告】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新江湾城派出所【本院观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相关规定,被上诉人新江湾城派出所的民警具有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并采取相应手段的行政职权。
【权责关键词】违法行政赔偿视听资料证明维持原判改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法院认定事实由被上诉人新江湾城派出所提供的杨艳询问笔录、易哲明询问笔录、情况说明、验伤通知书、治安调解协议书、民警接待音频情况文字稿、视听资料、户籍资料、110接处警(案事件接报)登记表及案(事)件接报回执单等证据证明,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相关规定,被上诉人新江湾城派出所的民警具有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并采取相应手段的行政职权。
本案中,根据被上诉人提供的对上诉人、案外人易明哲制作的询问笔录、情况说明、现场视听资料等证据能够证明以下事实:2019年10月15日,被上诉人民警在上诉人扰乱公安派出所接待场所办公秩序,且上诉人不听劝阻的情况下,对上诉人实施了徒手制止的行为,但未对上诉人进行殴打。
新江湾城派出所民警除实施必要的制止行为外,并未实施其他超出合理范围的强制手段,且在制服上诉人后即停止了制止行为。
上诉人所提供的证据材料不足以证明被上诉人民警实施了超出必要限度的违法行为。
上海警方破获全国首起跨国制售假烟案1. 引言1.1 事件背景近年来,假烟案件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了国家的法律和社会秩序。
假烟不仅影响了正规烟草市场的发展,还对广大市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打击假烟犯罪,上海警方近日成功破获了全国首起跨国制售假烟案,给了社会一个警示。
这一起案件的成功侦破,不仅暴露了假烟犯罪团伙的犯罪事实,更使广大市民了解到了假烟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通过警方的不懈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市民的健康和安全,让市民远离假烟,避免受到假烟犯罪的侵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大打击力度,提高对假烟犯罪的打击效果,以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正文2.1 制造销售假烟涉及的人员制造销售假烟涉及的人员主要包括制造者、销售者和中间商。
在这起案件中,警方抓获了一批制造假烟的犯罪嫌疑人,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拥有制造假烟的设备和技术。
这些人为了牟取暴利,不惜利用有毒物质和未经审批的原料制造假烟,给市民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销售者则是将假烟从制造者手中购买后,通过各种渠道销售给市民。
他们往往以低廉的价格吸引购买者,利用市场需求和盲目消费者对商品真伪难以判断的心理,从而获取暴利。
中间商则是连接制造者和销售者的桥梁,他们往往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渠道,通过低价采购假烟,并高价转售给销售者,获取中间差价。
这些涉及制造销售假烟的人员,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犯罪链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
警方的侦破行动,有效地打击了这些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2.2 作案手法作案手法是制造和销售假烟案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制造假烟的犯罪分子通常会采用一些专业的手法来制造仿真度高的假烟产品。
他们会购买一些类似真实烟草的原材料,然后通过特殊的工艺和设备来进行制造。
这些假烟在外观、包装和烟气味道上往往都和真烟非常接近,很难被一般消费者鉴别出来。
而销售假烟的犯罪分子通常会选择一些隐蔽的地点进行销售,比如一些小巷、地下室或者黑市场。
新上海惩腐第一枪作者:李动来源:《党员文摘》2014年第07期1949年夏天,上海惩治了一起腐败案,被枪决的对象是上海刚解放几天就霸占国民党军官姨太太的南下干部欧震。
霸占1949年6月8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榆林分局民警欧震,奉命协同中央军委公安部查处国民党空军司令部第2l电台台长毕晓辉非法藏匿武器的案件。
他们来到毕家,毕晓辉已逃往台湾,只有他的两位太太住在这里。
应声开门的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她是毕晓辉的姨太太朱氏。
欧震与中央军委公安部特派员分别询问了两个不知所措的女人,也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只是在其家中查获了几支枪。
公安人员根据她们积极配合检查的表现,给予了宽大处理。
欧震人虽离去,但脑子里始终浮现着朱氏风姿绰约的倩影。
深夜,他竟不顾领导的三令五申和严厉的纪律规定,径直往毕家赶去。
开门的正是朱氏。
欧震像老熟人一般径自来到客厅,虎着脸对惊魂未定的朱氏严厉地说:“还有许多问题你上午没交代清楚,多亏我在公安部特派员面前替你们美言了几句才算过关,但事情还没完,你看怎么办?”朱氏听出了来者的弦外之音,遂取出四枚银元递给欧震:“这是一点小意思,等以后事情过去了,一定重谢。
”欧震接过银元,漫不经心地往裤兜里一揣,一把搂住朱氏哄道:“现在已是共产党的天下了,毕晓辉已逃往台湾回不来了。
你还是识时务些,只要你跟着我,我不会亏待你的。
”朱氏半推半就地顺从了。
为了长期霸占这个女人,欧震让当地留用的旧警察帮他在附近一个偏僻的小巷内找了一间房子,以一定娶朱氏为妻相诱惑,竟然金屋藏娇起来。
案发一天,欧震闲着无事,便从办公室的抽屉里取出银元把玩起来。
突然,有人闯进他的办公室,他吓得立刻将银元扔进抽屉里,马上关上了抽屉。
但这惊慌的一瞬,却被来者老刘撞见了。
那时,人们的生活还很艰苦,对实行供给制的民警来说,有银元是稀罕之事。
欧震不是原来的上海旧警察,家又不在上海,故一般难以搞到银元。
老刘判断,这银元可能来路不正。
榆林分局局长刘永祥听老刘汇报此事后,顿时双眉紧锁:如果事情属实,那将是上海解放后第一桩腐败案。
旧上海第一绑票大案作者:邓万祥来源:《档案天地》2010年第02期一旧上海经济发达,文化丰富,洋气十足。
除了这些,如果要问相比其他地区,还有什么突出特点,那就是:治安混乱。
当时旧上海盗匪丛生,又整治不力,于是,在繁华鲜亮的背后,盗窃、抢劫、诈骗、贩毒等犯罪活动一刻不停地在上海滩发生着。
在各种犯罪活动中,成本最小、收益最大、风险较低又危害最剧的,就是曾经风行上海的绑票。
所谓绑票,就是以富裕人士为目标,以暴力或诱骗手段将其绑架囚禁,再以其生命安全为要挟,向其亲属或相关者勒索钱财的犯罪活动。
在上海,被绑架的人叫肉票,绑架后与其亲属谈赎人条件叫讲斤头,谈判不成等情况下杀死被绑架者,就叫撕票。
绑架必须团伙作案,这就逐渐形成了一些专精此道的团伙。
这些团伙又多以同乡地缘为纽带,最著名的有嵊县帮、浦东帮、绍兴帮、苏北帮和湖北帮。
绑票团伙组织严密,实行单线联系;帮众不管有无任务,每月都有工资;内部事务严禁打听,纪律严格;首领有合法甚至体面身份掩护,行踪诡秘。
他们的等级一般是:老板、经理、协理、成员,基本组织单位是小组。
这些帮里都有自己的头目。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嵊县帮头目袁崇杼最为活跃,他到处作案,危害四方,人称真魔王。
到了40年代日伪占据上海的时候,嵊县帮的骆文庆成为这行的大佬,连干8年而从不失手,他行动严密,心狠手辣,不达目的立即撕票。
仅靠民间犯罪团伙,即使其能量再大,也不能在上海滩翻江倒海。
他们的背后,是令人如雷贯耳的青红帮的纵容包庇,同时,这些团伙又和军警及更高层次的官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绑票魔爪的背后,是一张繁密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
二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上海重回中国怀抱。
进入民国后期,国民党已高度腐败,上海被国民党接收以后,社会乱象没有丝毫好转,国民政府、军警、犯罪团伙和黑社会组织这四大黑手互相勾结,治安混乱变本加厉,抗战胜利后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接连发生钻石大王范回春被绑、五金大王唐宝昌被绑、广东巨商陈炳谦的两个儿子被绑等一连串绑架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