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校电子政务信息孤岛
- 格式:pdf
- 大小:17.76 KB
- 文档页数:2
智者论道智库时代 ·291·电子政务领域的信息孤岛问题研究常世达 于雪莹(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摘要:电子政务系统是建设服务性政府的网上平台,而信息孤岛则是阻碍电子政务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
“互联网+”时代,改造升级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建设新型电子政务系统已是我国各级政府必须面临的一步。
本文先对信息孤岛的产生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标准化建设、共享信息渠道、网络安全、横向建设等方面真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有关政府体制的成因、信息技术手段不全面的原因以及法律标准不一带来的结论,最后通过案例结合给出了加强横向联系、丰富防护手段、建设共享信息平台、高端化人才引进、立足各省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孤岛;政务建设;标准化中图分类号:TB56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36-0291-003一、背景介绍“信息孤岛”这一名词第一次出现是在2002年香港的一次题为“电子政务——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演讲中,由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各级政府盲目地推进电子政务造成各自为政、自成一体、不联不通,没有有效整合,并最终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在当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之中,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各级政府部门分工以及牵涉利益不同,导致各级政府自行研发管理所属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这样一来各系统间缺乏统一的制定标准,并且因为各级政府电子办公的模式不同,同等级部门信息对接不匹配,导致政务处理效率下降,平行等级的行政机构信息资源难以互通,造成区块信息堵塞现象严重,故而出现了广泛意义上所称的信息孤岛。
所谓政务信息孤岛,是指政务信息数据被分割存储在不同部门或行业的信息系统中,而无法实现整个政府内部的信息互联互通、互相分享、交换利用,各个系统无法协同工作[1]。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这一建设电子政务的核心目标也因信息孤岛的出现而延缓了进程。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效应一、信息孤岛的概念“信息孤岛”有两层含义,从技术层面来说,是指相对独立、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系统,由于系统封闭性而造成无法正常信息交流的情况。
从非技术层面来说,一方面指政务系统缺乏信息资源,主要表现在为政府网站不能提供全面有效的政务信息;另一方面是指与服务客体之间的无互动或单向行为。
政府服务要在网络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这也是电子政务的基本要求,而网络的功能即信息的互享和无限的沟通。
信息孤岛是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面临和解决的棘手问题,科学解决该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十分重要的任务。
电子政务的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网上公布信息、单向、双向以及全方位沟通。
“信息孤岛”通常形成在实现共享、交互以及有效利用的第二、三阶段,所以易产生网络、信息资源、应用等多种“信息孤岛”问题。
二、我国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我国电子政务的信息孤岛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投入上的“黑洞”效应将Robert Solow 的“ IT 生产率悖论”引申到电子政务建设领域,即“计算机随处可见,惟独生产率统计数字中见不到。
” 在现实中,孤岛式电子政务经常出现的情况是,高投入后得不到相对应的回报,从而全盘否定,紧接着开始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这些资金全都投入到了“黑洞”中。
比如前几年比较热门的“视频会议”,上级部门一旦开始建设,各政府机关纷纷紧跟着上马,根本不考虑实际需要,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系统布局上的“壁垒森严” 建设电子政务的出发点之一,是希望在政府各部门间架起一道桥梁,实现政务资源共享,实现“一站式”服务,这也方便用户在最快的时间内查找和利用信息。
但是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使得信息资源分布过于分散,加上未建立共享机制,用户无法调用其他部门信息,此时的每个电子政务系统都像一个堡垒,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
而电子政务系统小号大量的公共资源建设可能只供内部人员的工作贾暖,而真正的服务用户却未得到便利。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考号:姓名:【内容提要】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
如何充分的利用电子政务的特征来组建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目标。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摆脱干扰,快速提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内容电子政务的特征措施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一、电子政务的特征:(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并将其整合到政府行政管理中去,实现信息化管理,构建电子政府,做到政府信息上网、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网上交互式的政府服务体系、多部门网上联合办公等,这是电子政府的根本特征。
(2)构建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在电子政府的管理体系中,政府为公民提供全天候的政府服务,公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政府的信息与服务,有利于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3)由传统的按部门秩序办公转化为多部门联合办公,提高办公效率.电子政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使行政程序简单化、统一化,同时由原来按部门串行办公转变为多部门并行办公,加强政府业务电脑化、网络化,从而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效能.(4)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
政务电子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5)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并最终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回应机制.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基础,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广泛的沟通网络,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行政管理部门与层级之间的限制,提高政府部门内外的沟通效率,及时传达政府的施政意图、方针政策。
浅析电子政务的信息孤岛现象及一些解决办法王永刚【期刊名称】《电脑知识与技术》【年(卷),期】2014(000)027【摘要】电子政务是为了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使公众办理日常事务时更加方便和快捷,但信息孤岛的存在已经成为电子政务正常发展的绊脚石,使得政府转型这一愿景还不能有效地实现。
因此,如何解决和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信息共享和政务公开,是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亟待思考的首要问题。
%E-government is to improve government efficiency, enables the public to handle daily affairs more convenient and quick, but the information isolated island has become a stumbling block to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e-government, which makes the government transformation this vision can not b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Therefore, how to solve and eliminate the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island,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openness in government affairs, is the first problem need to be thinking of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all departments.【总页数】2页(P6555-6556)【作者】王永刚【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基础课教研部,辽宁大连116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相关文献】1.解析我国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现象 [J], 邹永利;王春强2.电子政务工程中信息孤岛现象原因分析 [J], 马社亮3.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孤岛"现象探析 [J], 郑佳4.浅谈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孤岛"现象 [J], 张珺5.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孤岛现象”及解决办法 [J], 李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息孤岛——电子政务面临的重要问题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11档案苏浩源[摘要]本文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孤岛”已是阻碍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电子政务信息整合与共享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中国现阶段电子政务中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分析信息孤岛对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及部分案例。
[关键词] 信息孤岛电子政务信息融合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炮轰”中国电子政务的四大弊端:一是重新建轻整合;二是重硬件轻软件;三是重管理轻服务;四是重电子轻政务。
的确,各级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方面,各自为政、自成一体、不联不通、信息封闭、重复劳动,缺乏有效整合,最终在政府大小部门间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隔断了部门业务上的内在联系,致使丰富的信息资源难以得到共享。
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而在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前进。
电子政务系统的变化速度快,政府进行的每一次局部的电子政务系统改变都可能与以前的应用不配套,也可能与以后的“更高级”的应用不兼容。
电子政务的本质逐渐被表面的硬件、软件系统和网络所遮盖,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一、电子政务中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一)政府有关领导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偏差、重视程度不够等是电子政务中信息孤岛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国内建成了许多电子政务系统,但往往是内部建设大而全,对外发布的信息则少之又少。
而且不少单位都以“保密”为借口,迟迟不肯在政务网站上对外发布信息,最终造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各单位尤其是基层政府大多把精力、资金都用在“内网”建设上,并没有以方便群众使用、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为目的建成真正的网络平台。
再加上长期以来,许多政府机构把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看作是拥有大量高配置计算机设备即可,经费投资方向自然而然地偏向于计算机基础设备,而忽略信息资源的建设,造成购置的信息基础设施闲置、资源浪费、信息化建设进入重硬轻软的认识误区导致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现象。
第29卷第4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7月Vol.29,No.4 JournalofJis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Jul.2008论我国高校电子政务系统Ξ雷学锋(湖南吉首大学党办校办,湖南吉首 416000)摘 要:高校实施电子政务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总结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特点和主要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高校;电子政务;完善建议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08)04-0062-03作者简介:雷学锋(1960-),男(瑶族),湖南蓝山人,吉首大学讲师。
高校的电子政务(校务),就是学校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师生和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起步。
因此,对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特点高校电子政务系统与政府级电子政务系统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首先,高校电子政务系统依据的网络平台一般是校园网,而校园网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信息提供针对性强、媒体的多样性等特点决定了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建立在一个极具效率的网络平台上。
其次,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服务对象明确,业务规则,而不象政府级电子政务服务对象那样复杂多样。
再次,高校电子政务系统所处理的业务相比于政府级电子政务系统,具有单一性与集中性的特点,也就是说,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表现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即内部可以采取比CΠS 模式更加有效的集中式处理。
尽管CΠS模式具有跨平台信息传递、瘦客户等优点,但效率较低。
另外,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电子政务概论》期末筒答题及答案(试卷号:4988)一、筒答题1.电子政务为建立责任政府创造了哪些必要条件?答:电子政务为建立责任政府创造了必要条件:(1)电子政务需要优化的规范化管理做基础,这一基础给政府内部权责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精细化注入了必要的压力;(3分)(2)电子政务使政府的透明度提高,这使得来自行政机关内部外部的各种监督活动,因依据更加明确和充分而更具有效性;(4分)(3)电子政务密切了政府与公众间的关系,使社会公众更易于参与管理并对政府实施监督,促进政府履行责任。
(3分)2.简述政府机关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目标。
答:政府机关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目标就是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一个集成的公务处理环境,使本机关的和政府系统所有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协同工作,共享信息和知识。
(2分)(1)通过建立机关内部和政府系统内部通信和信息发布平台,使本机关和政府系统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实现信息共享。
(2分)(2)实现无纸办公,使文件处理自动化。
(2分)(3)实现核心公务处理工作流自动化。
(2分)(4)各种保障性工作活动的自动化。
(2分)3.加拿大采取的农业信息服务方式有哪些?答:(1)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发布信息;(2分)(2)通过网上电子邮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2分)(3)开设信息咨询免费电话,直接答复农民咨询的问题;(2分)(4)以传真或邮寄资料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1分)(5)派专家到农场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1分)(6)进行培训,教会农民如何咨询问题、如何获取信息、如何上传信息、如何使用信息等。
(2分)4.电子政务要在哪些运营理念方面进行变革?答:民主理念(1分),法治理念(1分),公平理念(1分),科学理念(1分),责任理念(1分),服务理念(1分),效能理念(1分),系统理念(1分),创新理念(1分),安全理念(1分)。
5.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的电子化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答:主要应用的方面有:公文处理(1分)、视频会议(1分)、事务处理(1分)、日程管理(1分)、流程监控(1分)、档案管理(1分)、信息服务(1分)、决策支持(1分)、信息资源管理(1分)、知识管理(1分)。
===!案例展示制度保障破解数据孤岛专访西北民族大学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中心主任田富鹏田富鹏西北民族大学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中心主任近几年来,大数据在我国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高度重视数据挖掘和价值分析。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正从数字校园建设逐步向智能化、数据挖掘方向发展。
数据分析为高校办学决策带来新机遇和价值。
数据作为学校核心资产,对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高校信息化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业务应用系统逐步完善,随之而来产生的业务数据逐渐累积,但在数据管理上,各高校面临的问题一直存在,如数据不开放不共享、数据孤岛依然严重,甚至在解决数据孤岛问题的同时诞生新数据孤岛,本期《中国教育网络》采访了西北民族大学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中心田富鹏主任,共同探讨高校信息化建设以及破解信息孤岛的成功实践。
教育大数据探索《中国教育网络》:请介绍西北民族大学以及贵校当前信息建设状况?田富鹏:西北民族大学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学校地处兰州市,建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76亩,其中西北新村校区359亩,榆中校区1417亩;学校现设有28个教学单位、3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
学校扎根西北大地办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和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始终坚持把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专业人才作为使命,已培养各类人才16万余人。
学校信息化建设从2000年开始起步,2000年建设学校的校园网,2005年实施校园网络二期建设,2006年实施学校数字化校园一期建设项目,2015年完成无线网络建设,2018年实施智慧校园和大数据应用建设项目。
《中国教育网络》:“十九大”后教育信息化进入2.0阶段,对此,贵校的信息化建设采取了哪些做法,又取得了哪些可供分享的实践经验?田富鹏:党的“十九大”后,学校顺应新时代、新要求,积极响应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大形势.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加大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特别是于2017年明确提出了建设学校大数据应用的决策。
利用信息整合技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1 信息孤岛的形成与弊端所谓的“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应当看到,在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过程中,企业的IT应用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前进。
但与企业的其它变革明显不同的是,IT应用的变化速度更快,也就是说,企业进行的每一次局部的IT 应用都可能与以前的应用不配套,也可能与以后的“更高级”的应用不兼容。
因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孤岛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从企业的自身原因分析,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大多缺乏长远与统筹规划,不同阶段只考虑各种局部需求,造成了各种不同应用系统的盲目引进,如其中有上级部门下发推广的,也有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引进的等渠道。
由于大多数应用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技术和数据标准,数据不能自动传递,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共享,从而形成一个个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有“单项孤岛”和“系统孤岛”之分,它们的存在所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导致信息的多口采集、重复输入以及多头使用和维护,信息更新的同步性差,从而影响了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并使企业的信息资源拆乱分散和大量冗余,信息使用和管理效率低下,且失去了统一的、准确的依据。
其次是由于缺乏业务功能交互与信息共享,致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脱节,结果造成账账不符、账物不符,不仅难以进行准确的财务核算,而且难以对业务过程及业务标准实施有效监控,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造成计划失控、库存过量、采购与销售环节的暗箱操作等现象,给企业带来无效劳动、资源浪费和效益流失等严重后果。
再次是孤立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提供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性信息,各类数据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局部的信息不能提升为管理知识,以致对企业的决策支持只能流于空谈。
同时由于企业信息孤岛的存在,还将影响信息化的集团化、行业化应用。
2 信息整合2.1信息整合的含义信息整合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将已有信息集合在一起,生成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新的信息集合体,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实现信息价值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