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地质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2
工程地质调查报告篇一: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工程地质调查报告题目:南阳市地质情况完成人:刘芮栩班级:XX-08 专业:土木工程学号:篇二: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调查时间: XX年6月1星期六调查地点:重庆市大学城重师后山姓名:学号:班级:土木11班小组成员:撰写时间: XX年6月7日星期五成绩:评阅评语:摘要工程地质课程要求,我们五位同学组成地质调查小组,作好详尽计划,徒选择重师后山作为调查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
沿途我们观察到不同的岩石,岩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
我们在观察的同时进行分析讨论,并用相机拍照记录下来,最终我们用了将近四个小时完成了本次野外调查部分。
回到寝室后,我们按照课程要求对所记录的岩石、地质构造进行描述分析。
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就查阅资料,我们就小组讨论,最终完成整个工程地质调查任务的分析记录。
目录前言 ................................................ ................................................... ................................ 1 调查区地质地貌概述 ................................................ ................................................... ...... 2 调查内容 ................................................ ................................................... .. (3)1岩石类型 ................................................ ................................................... ................ 3 2地质构造 ................................................ ................................................... ................ 6 3不良工程地质 ................................................ ................................................... ........ 8 总结 ................................................ ................................................... .. (11)前言1.调查目的: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南阳市矿产资源南阳市矿产资源丰富,在河南省占有重要地位。
至2007底,已发现矿产地515处,其中大型矿床34处,中型矿床49处,小型矿床49处。
矿种84个,其中普查程度以上71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5种。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天然碱、蓝晶石、红柱石、蓝石棉、金红石、银矿等6种矿产位居全国首位,金矿、石油、石墨、水泥用灰岩、水泥用大理岩、矽线石、滑石、萤石、透辉石、冶金橄榄岩、饰面大理石、饰面花岗岩及玉石类等矿产位居全省前列。
其他矿产如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分布较广,产地较多,也很有潜力。
成因类型主要有沉积型、沉积变质型、变质型、热液型、矽卡岩型、岩浆型等,其中以沉积型、变质沉积型、矽卡岩型最具工业意义。
现分述如下。
(一)能源矿产1、煤矿产地8处,分布于南召县中南部、方城县西南部、统称南召煤田。
煤田产于三叠纪断陷盆地中,含煤地层为上三叠统。
2、石煤矿点9处,均分布在淅川县境内的古生代地层中,含矿层位为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和上石炭统三关垭组。
3、油页岩仅桐柏县吴城油页岩1处。
含矿岩系为下第三系始新统五里墩组下段,岩性为灰绿、灰黄、灰白色粉砂岩、砂岩与砂质泥岩、页岩互层,中下部夹黑灰色油页岩。
4、石油、天然气分布于南阳、邓县、新野、唐河、桐柏县境内,统称为河南油田。
河南油田处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东段,石油和天然气赋存于中新生代南阳—襄樊坳陷北部的南阳断陷区,市辖区内9个油(气)田。
(二)黑色金属矿产:1、铁矿:矿产地51处,其中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3处,矿点37处。
我市铁矿床类型较多,在找矿方面仍有一定潜力。
方城县张行庄钛铁矿磁铁矿矿床是唯一中型铁矿,产于太古代斜长角闪岩中,为岩浆分异型矿床。
属此同类型的还有淅川县吴家沟铁矿、南阳湖铁矿及县朝阳山铁矿、山家庙铁矿、白石尖铁矿等。
分布于桐柏县北部及西峡县北部的铁矿产地比较集中,已知有20个矿床(点)。
表2-1 南阳市主要矿产情况表矿种 规模及产地段 矿种 规模及产地段 矿种 规模及产地段大 中 小 点 合计 大 中 小 点 合计 大 中 小 点合计 铁矿 1 13 37 51 红柱石 11 琥珀矿5 5锰矿 6 6蓝晶石 1 1 1 3 地腊1 1铬铁矿 2 2 矽线石 1 1 3 5 水泥用灰岩 5 1 2 8钛、金红石4 1 钛铁16耐火粘土 2 2 水泥用大理岩1 2 2 5钒矿 1 1白云岩(冶金)1 2 2 2 7水泥用粘土2 1 3南阳市主要矿产情况表矿种 规模及产地段矿种 规模及产地段矿种 规模及产地段大 中 小 点 合计 大 中 小 点 合计 大 中 小 点合计 铜矿 1 5 38 44 熔剂大理 1 2 3 玻璃用硅石2 3 5岩铅矿 1 11 25 37 萤石 1 5 4 12 22 膨润土 11锌矿 2 9 11 橄榄岩(冶金) 1 1 2 沸石2 2 水镁石1 1 硅石(冶金) 2 1 3 高岭土 1 1 2镍矿 1 1 2 煤矿1 7 8 钾长石矿1 1 5 7 钨矿2 2 石煤9 9 石膏矿 1 1 1 3钼矿 2 11 13 油页岩1 1 蛭石矿 11锑矿1 1石油(天然气)1 1 3 6 10 饰面大理岩6 7 4 3 20岩金 2 13 21 46 天然碱 22饰面花岗岩1 1 3 5砂金 8 5 13 盐矿1 1 方解石 11银矿 1 3 6 1 11 化工 11 滑石1 1 3 5灰岩伴生铂族1 1 2含钾岩石2 2 石棉矿 2 2铍矿 3 3 磷矿(含共生)2 2 4 8砖用粘土1 1 2镉矿 2 2 4 蛇纹岩1 1建筑石料7 7铀矿 1 1 2 重晶石4 4 石墨 3 16 19 透闪石1 1 水晶2 2 4 透辉石1 1 云母 12 6 9 凹凸棒石1 1 玉石类2 6 8 海泡石10 10热水(矿)泉72、金红石矿是南阳市优势矿种,有产地5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处。
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南阳地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完成人:班级:学制:专业:地理科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0引言 (1)1水资源概况 (2)总概况 (2)地下水资源量 (3)地下水分类 (3)地表水资源量 (6)水质 (6)水化学特征 (6)地下水水质评价 (6)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7)河流水质评价 (7)2影响地下水分布的因素 (8)降水量与蒸发量 (8)水文地质概况 (8)东部平原含水组 (8)西部垄岗含水层 (9)3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地下水开采现状 (9)地下水开采存在的问题 (10)地下水严重开采 (10)水资源浪费严重 (10)地表水污染地下水 (10)水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开采井布局和水资源管理的不合理 (10)4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1)5结论 (11)参考文献 (12)Abstract (12)南阳地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摘要:研究南阳地区水文地质特征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南阳地区地下水的分布、含水层再结合前人大量地质和科研工作的多项成果资料,探究了南阳地区地下水富集规律,得出了南阳地区水资源总特征、地下水类型、水质状况以及影响地下水分布的因素。
根据目前地下水开采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类型;分布;南阳0 引言南阳盆地位于秦岭以南,气候分布带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向亚热带过度的特点,降水量多集中在6~9月份,雨热同期。
但是年内将水分配不均,常形成本区的旱涝灾害。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年平均蒸发量为。
全市大小河流共有20多条,其中白河是流经南阳城区的最大天然水系,河水常年补给地下水。
现有小型水库56座,水库总容量多亿立方米。
该市水系分属长江、淮河、和黄河。
长江水系汉江流域面积23764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89%;淮河水系流域面积280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1%;黄河水系流域面积仅24平方千米。
南阳自然概况一、南阳市的社会概况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部,是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交流中心。
近几年来,城市建设围绕“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旅游中心”的目标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品位及综合功能明显提高。
截止2013年底南阳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2013年南阳市中心城区建成区常住人口140万。
南阳市自然资源丰富,地域广阔,是鄂、豫、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农业基础雄厚,素有“中州粮仓”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水力资源有丹江口水库、鸭河口水库、白河水系等,南水北调工程为南阳市未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证。
南阳是全省的农业大市之一,农业基础较好,素有“中州粮仓”之称。
正常年景,以全省12.9%、全国0.7%的耕地,生产全省11%、全国1%的粮食,全省20%、全国4%的棉花,全省13%、全国2%的油料。
有6个县市区是国家商品粮、棉基地,3个县区为国家优质棉基地。
二、自然环境条件1、地理位置南阳市中心城区位于南阳盆地中心汉水支流白河上游,北倚独山,西部是著名的风景区—卧龙岗,地理坐标为北纬32°57'―33°07',东经112°21'―112º38',全境东西长263Km,南北宽168Km,总面积2.66万Km²,建成区面积150Km².2、地形地貌南阳市中心地区北面有独、蒲二山为北屏障,西北有紫山、唐山等孤山环抱,西部有麒麟、卧龙二岗横穿南北。
南阳市地形总的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垄状丘陵,北部为基岩残山—独山,东部为白河冲击平原。
按成因可分为侵蚀剥蚀残余山地、洪积垄状丘陵、洪积坡积裙和冲积平原四种地貌形态。
除西部垄岗地带标高在130-150m之间外,其它大部分均在120-130m之间(黄河高程系)。
3、地质南阳绝大部分为第四纪河流堆积层,土层大部分为砂质粘土,部分地段有砂岩出露。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 ATION AND RESEARCH 第40卷 第3期2019年 6月Vol.40 No. 3Jun. 2019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doi: 10. 3969/j. issn. 1003-3246. 2019. 03. 004南阳淅川喀斯特地貌区地震记录特征刘晓锋1) 张亚玲1) 赵彦旭2) 谢健健1) 闫 睿1)1)中国郑州450016河南省地震局2)中国河南471023洛阳地震台摘要 分析河南测震台网记录的南阳淅川喀斯特地貌地区地震波形特征,从初动方向、A S /A P 振幅比、反射波PmP 与Pg 到时差、直达波Pg 视速度,与河南省汝阳矿区工程爆破记录波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波形特征较为相似,但喀斯特地貌地区地震仍具有典型地震特征,如:初动方向呈四象限分布,振幅比远大于3,反射波记录较弱,Pg 波视速度较高。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天然地震;人工爆破;记录特征;对比分析0 引言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 )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除溶蚀作用以外,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
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特殊,发生的天然地震记录波形与爆破波形相似,给准确判别地震性质带来一定难度。
天然地震是地球内部活动引发的地震,主要指地下岩石受应力超出其弹性限度时,沿地质断层发生突然滑动而产生的构造地震。
天然地震振动持续时间较长,多为几秒至几十秒,震源深度较深,一般几千米至几百千米,波形成分复杂,具有衰减慢、波及面积大等特点。
人工爆破与天然地震在地震记录图上均显示为地面振动所产生的波动曲线,其震相特征取决于震源、传播介质和接收仪器的特性(许玉红等,2014)。
中国河南南阳独山玉胡经国一、命名由来自古以来,河南省南阳就以出产美玉闻名于世。
晋代陶弘景曾经称赞说:“好玉出蓝田及南阳徐善亭部界中。
”美玉出南阳,久而久之,南阳玉便因此而得名。
河南省南阳市以北约18公里处、相对高度约200米的独山,是南阳玉的主要产区,河南南阳独山玉因此而得名。
独山玉石矿全国著名。
河南南阳独山玉位居中国十大候选国石排名第八。
二、矿床地质特征㈠、矿床成因独山玉矿体,由元古代基性侵入岩经变质作用而形成。
呈不规则状产于岩体裂隙中。
㈡、矿物成分按矿物成分,中国玉石品种计有蛇纹石玉、透闪石或角闪石玉、斜长石玉以及镁绿泥石玉等四大类型。
其中,斜长石玉为河南南阳独山玉“一家独有”。
三、物理性质四、玉石资源南阳宝玉石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南阳位于东秦岭宝玉石成矿带的东段,是中国六大宝玉石成矿带中最重要的宝玉石产地。
独山玉拥有可观的资源量。
根据磁法勘探和钻探资料推测,独山岩体分布范围约56平方公里。
据报道(1988年),在河南息县,古代有产玉的记载。
息县玉石呈转石产出。
并且,推测其为以透闪石为主的软玉,不同于独山玉。
息县玉成因,可能与侵入古老地层中的元古代基性岩与大理岩透镜体发生接触变质作用有关。
息县地处桐柏山东北侧。
息县玉的原岩就分布在桐柏山区。
南阳市独山位于桐柏山西北。
从区域地质构造上看,二者位于同一个地质构造带上。
属于秦岭褶皱带的东延部分。
独山玉原岩为元古代辉长岩和榴辉岩,围岩为片岩和片麻岩等。
这一套岩石组合,在南阳地区零星出露,以盆地地貌景观为主;若向东南追索,则连续展布,经确山、信阳以南、穿越桐柏山,一直可延展到新县、商城一带,插入大别山,长达300多公里。
据认为,南阳玉应从狭义的独山玉解脱出来,即从一个产地、一个品种的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
不仅应从广阔天地中寻找原生玉或转石玉,而且还应在不同品种的玉料上下功夫,方能取得找玉硕果。
另据报道(1988年),河南省已发现各类宝玉石37种。
其中,宝石7种,玉石23种,彩石7种。
南阳市地质概况南阳处在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构造带得结合部位,大部分位于昆仑一秦岭构造带东段.沉积类型丰富,构造变形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良好.根据地壳活动性特点, 地层沉积类型及层序关系,以及岩浆侵入活动展布情况,南阳市由北向南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即华北陆块南缘带、北秦岭构造带、南秦岭构造带,另外分布有中新生代断陷盆地. 其成矿地质背景分述如下.一、华北陆块南缘在地理上大体位于南召县、方城县得北部及桐柏县得东北部.其南界为栾川一南召一明港断裂带〔即原称槽台边界〕.该区基底岩石为太古代太华杂岩,由太华岩群得斜长角闪片〔麻〕岩、〔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绢云石英片岩等表壳岩与太古宙变质变形得花岗片麻岩组成.表壳岩呈残片状存在.过渡层〔原性基底〕为中元古代早期熊耳群片理化中酸性火山岩系.沉积盖层主要有中一晚元古代官道口群、栾川群、汝阳群与洛峪群.官道口群主要由海相镁质碳酸盐地层与陆源碎屑地层组成,为稳定型沉积.栾川群主要由浅海陆架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地层构成,向上碎屑成分增多,并有碱性火山岩一火山碎屑沉积岩地层产生,为次稳定型沉积.汝阳群主要由陆源碎屑地层构成,上部夹碳酸盐地层.洛峪群主要由陆源碎屑一碳酸盐地层组成.该两群属稳定型沉积.止匕外,尚有震旦系、寒武系零星分布.除上述华北地层,在栾川一南召一明港断裂带内,在方城县维摩寺一老李山地区有下古生代老李山岩组碳酸盐一泥砂质碎屑地层呈构造岩片存在,其中夹变基性火山岩等.它就是一套活动型沉积,与华北地层明显不同,可能归属北秦岭地层区.在该带内沿断陷盆地有侏罗一白垩系粗陆屑河湖相地层分布.在该区内,北西向断裂十分发育,早期多为韧性断层, 晚期多为脆性断层,随断裂带发生地层得褶皱作用,因此, 总体上认为该区就是一个以推覆为主得断褶构造带.区内最古老得侵入岩就是太古宙变质变形得花岗类,它们与太古宙表壳岩系构成太华杂岩.另有较广泛得元古代石英正长斑岩体大致沿主要构造线方向侵入栾川群地层中.古生代与中生代花岗岩类那么有大面分布,它们共同构成我省规模宏大得伏牛山构造岩浆岩带.另在构造带得浅变质岩系中尚有一些燕山晚期甲酸性小侵入体产生,对区内以Mo W -Pb Zn多金属成矿及萤石矿得形成有重要影响,就是我省卢氏一栾川一方城成矿带得组成局部.二、北秦岭构造带位于南阳市得北半部,呈北西一南东向展布.它介于华北陆块与秦岭微陆块之间,北界为栾川一南召一明港断裂带,南界为陕西商南一镇平一桐柏断裂带.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复杂,在现代地理位置上所见,为由一系列不同时代得构造岩块、岩片堆叠得构造.由北向南依次为宽坪岩片、二郎坪岩片、秦岭〔杂岩〕岩片、结合带混杂岩片等.1、宽坪岩片北界为栾川一南召一明港断裂带,南界为瓦穴子一乔端一大界沟及官庄一左老庄一弄集断裂带.主体地层为中一晚元古代宽坪岩群〔桐柏县东北部称毛集岩群〕,在局部〔如方城县老李山地区〕可能有陶湾岩群残片.由于受强烈构造变形,宽坪岩群得根本层序已难识别,按总体建造层序由下而上为广东坪岩组变中基性火山岩夹少量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合,四岔口岩组变质复理石杂砂岩夹基性火山岩及碳酸盐岩组合,及谢湾岩组变质碳酸盐岩夹复理石杂砂岩及基性火山岩组合等.根据前述建造组合特征认为,该群属华北陆块与秦岭微陆块之间中晚元古代裂陷扩张洋盆活动型沉积.在西段西峡县北部该区有古生代与中生代花岗岩体分布,在东段桐柏县东北部有中生代铜山岩体侵入.在方城、南召地区宽坪岩群内已发现大型金红石矿床,在桐柏县东北部有铅锌多金属矿点分布,其她地区尚未发现较好得矿化.2、二郎坪岩片分布于西峡县、内乡县北部、南召县南及桐柏县北部地区.北界为宽坪岩片得南界断裂带, 南界为朱阳关一夏馆〔西段〕及二郎山一大河〔东段〕断裂带,中段被南阳盆地中新生代地层覆盖.主要由露地层为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北界断裂内有上古生界柿树园组,南界断裂带内有下古生界干江河组〔云架山群/或子母沟组〕构造岩片分布.另在西峡北部与南召中南部得断裂盆地中有上三叠统湖沼一河底相陆源碎屑〔含煤〕沉积.由于后期构造变形及晚期侵入岩体破坏, 二郎坪群得原始层序尚有不同熟悉,据宏观建造组合,西段分为大庙组、火神庙组、小寨组与抱树坪组、刘山岩组、板山桥冲组与马家祠堂组.从建造组合观察,普遍认为二郎坪群得下部为细碧岩一石英角斑岩系,夹大量硅质岩、炭硅质岩、炭泥砂质岩,碳酸盐岩等,其中多有辉长一辉绿岩墙〔床〕群产生,局部尚见镁铁一超镁铁质岩构造残片;上部为含火山复理石沉积岩系.上述组合及其产生得大地构造部位表明,二郎坪群为陆间裂谷深海一次深海活动型沉积.在该岩片北边界附近,常见古生代辉长闪长岩及斜长花岗岩侵入体成带分布,它们就是二郎坪群火山活动晚期得同源岩浆侵入活动产物.在岩片南北边界断裂带中还有华力西期与燕山期得花岗岩体或岩脉产生.上述侵入活动对二郎坪群得成矿富集有重要影响,它们得存在对该断裂构造带得成矿与找矿有重要意义,其中内含有三个重要含矿层位〔见后述成矿带划分〕.3、秦岭岩片北界为朱阳关一夏馆及二郎山一大河断裂带,南界为西官庄一镇平一松扒一龟山断裂带.秦岭岩片就是古秦岭大洋得微陆块〔或成熟岛弧〕.最老地层就是下元古界秦岭岩群, 其下部为云母质及角闪质片麻岩夹片麻、大理岩,上部为白云质大理岩与石墨大理岩,桐柏县北部其下部尚有麻粒岩及超基性岩分布.原岩属陆源碎屑一碳酸盐岩建造.西峡县西部及以西地区,中晚元古代峡河岩群以韧性剪切带方式拼贴在秦岭岩群之上.峡河岩群下部为变质碎屑岩夹斜长角闪岩〔变基性火山岩〕,上部为一套具钙质及斜长石变斑得斜长〔石英〕片岩及钙质片岩,夹杂质大理岩〔钙硅酸岩〕及斜长角闪岩.上述岩石中普遍见有不同成分成构成韵律性互层,反映深水浊积岩得沉积特征.整个岩系属次稳定型一活动型沉积.该区秦岭岩群与峡河岩群均遭受强烈构造变形, 顺层褶皱及顺层韧性剪切带发育,并有广泛得元古代变形花岗岩及古生代花岗岩体成群分布.另在豫陕交界地带,尚有元古代蛇绿岩岩片产生,其边缘尚有显示高压变质得榴辉岩、榴闪岩环绕,说明该岩体为一构造残片.南阳盆地以东桐柏二郎山一大河断裂带以南,秦岭微陆块北局部布得变质岩系,以往归属下元古代石槽沟岩组与郭庄岩组.其中多有古生代镁铁一超镁铁质岩体呈北西向成群展布,它们有可能就是被构造肢解得古生代蛇绿岩套得残片.该套岩系得岩石十分复杂,既有较深变质得片麻岩,也有浅变质得片岩、千枚岩、变火山岩及碳酸盐岩,岩系中韧性剪切变形发育.据上述复杂得岩石组合及所处构造部位分析,该套岩系可能就是由不同时代岩层、不同性质岩石相互堆叠而成得构造混杂带三、南秦岭构造带位于南阳市辖区得南半部,西段仅在西峡南部、内乡西部及淅JI 地区分布,东段在唐河县东南部及桐柏县西南部有基岩由露,中段广阔地区被南阳盆地第四系覆盖.在区域构造上,北界为西官庄一镇平一松扒一龟山断裂带,南界在省外.根据地壳活动性与沉积特征,以木家娅一西峡及固庙一桐柏断裂带为界,分为北亚带与南亚带.1、北亚带南秦岭构造带北亚带夹持于秦岭微陆块与陆岭一桐柏山微陆块之间,其南北两侧与微陆块均为断裂接触.其中可分为龟山岩片、周进沟〔肖家庙〕岩片与南湾岩片〔或称刘岭岩片〕.龟山岩片主要由中晚元古代龟山岩组构成,具下部为石英岩、绢云石英片岩夹炭质层、斜长角闪片岩,局部夹大理岩,中部为含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得绢云石英片岩,上部为绢云石英片岩夹斜长角闪片岩或角闪片等.原岩为火山一沉积建造.在西峡县阳城北部该岩组中见有变火山碎屑岩及变火山角砾熔岩等浅变质岩石分布,因此,该岩片在西段构造带中可能混杂有下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块体〔称为丹凤群〕.在西段西峡县城北部,该岩组遭受强烈韧性剪切变形, 再向西那么因构造消减而缺失.东段桐柏地区,其南侧为晚古生代〔或侏罗纪〕老湾二长花岗岩体侵入.该岩片就是重要得金矿含矿层位,金矿富集与晚期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 龟山岩片可能就是晋宁期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时期与秦岭岩片得构造拼贴.南湾岩片,分布在龟山岩片以南,其间为断层或韧性剪切带分隔.该岩片在西段西峡地区被白垩系大面积覆盖,在桐柏县西部被老湾岩体大面积吞噬.岩片由泥盆系南湾组构成,下部为二云变粒岩及二云石英片岩,上部为具绿帘石条带〔条纹〕黑云〔二云〕变粒岩及钙质绿帘绿泥白云石英片岩.南湾组为前陆盆地深水复理石沉积.周进沟〔肖家庙〕岩片,分布在南湾岩片以南,两者之间也为断层接触.其南界在西峡地区以木家娅一西峡断裂与陆岭微块接触,在桐柏地区以固庙一桐柏断裂与桐柏山陆块接触.岩片主要由周进沟岩组〔西段〕或肖家庙岩组〔东段〕构成.周进沟岩组主要岩性为二云〔白云〕石英片岩、钙质二云片岩及大理岩,夹变质粉砂岩、石英岩,上部大理岩中夹含金红石黑云钠长角闪片岩〔金红石含矿层〕.该层Au、Cu元素背景较高,北有Cu、Au矿点分布.肖家庙岩组主要岩性下部为白云石英片岩夹白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及斜长角闪片岩,上部为白云斜长片麻岩夹白云石英片岩及斜长角闪片岩.该岩片岩石属被动陆缘海相陆源碎屑一夹火山碳酸盐岩建造.2、南亚带西段分布于西峡县一内乡县内部及淅川地区, 南阳盆地以东分布于唐河县东南部及桐柏县南部地区.西段生露较完整.北界为木家娅〔或小陆岭〕一西峡〔或田关〕断裂带及新集一固庙一桐柏断裂带.南界在省外,大体以襄樊一广济断裂带为界.该带就是华南板块频临古秦昆海洋得边缘活动带,就是鄂北一南秦岭碰撞褶皱带得一局部.该区构造层分为基底与盖层,具双层结构.基底即陡岭一桐柏山微陆块,由下元古界陡岭岩群与下元古界一上太古界桐柏山杂岩构成第一〔刚性〕基底,由中元古界姚营寨组〔五当山岩群〕与上元古界耀岭河组〔耀岭河群〕构成第二〔柔性〕基底.陡岭岩群下部为白云石大理岩、透闪透辉大理岩夹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及含石墨石英绢云片岩,中部为斜长角闪片麻岩夹石墨片麻岩及石英岩,上部为石墨片麻岩夹黑云斜长片麻岩.它们多呈残留体产于早元古代片麻杂岩〔老侵入岩〕中.该陆块中有广泛得新元古代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古生代花岗岩侵入体分布,另有较多超基性岩体〔岩片〕及燕山期花岗斑岩体产生.该区Au、Ag、Cu、Pb、Zn化学异常成串珠状分布.有大型晶质石墨矿产由,内生金属矿成矿条件良好.桐柏山杂岩主要由元古代中细粒花岗质片麻岩与斑状花岗质片麻岩构成,桐柏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与斜长角闪片〔麻〕岩等表壳岩呈小残留岩片分布.其西部被大面积得古生代与中生代花岗岩群吞噬.燕山期花岗岩小岩体有Mo 元素异常反映.姚茕寨组主要岩性为变质砾岩、砂砾岩、变质砂岩、变质角斑质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岩屑一晶屑凝灰岩,沉凝灰岩及石英角斑岩等,为陆缘裂谷滨海一浅海相火山一碎屑沉积.耀岭河组主要岩性为变质细碧质晶屑〔结屑〕凝灰岩, 变细碧岩,变细碧质火山角砾岩等,夹凝灰质砂砾岩、杂砂岩、硅质岩及透镜状大理岩等沉积夹层.总体上下部熔岩多,上部熔岩少.为陆缘裂谷体系浅海陆棚火山一碎屑沉积.该两岩组根本上就是在同一个构造背景环境下连续沉积得产物.它们大体就是在晋宁期以构造拼贴方式增生在陆岭微陆块之上.在东段仅在磨河县东南部有小面积由露,岩层变质较深,其中多有超镁铁质岩分布,就是铜银矿床成矿有利条件.沉积盖层仅在西段由露, 大体分布在淅JI 一大桥构造滑脱面以南,西部局部见震旦系不整合于陆岭群及姚营寨组之上.第一盖层为上震旦统稍微变质得碎屑岩一碳酸盐岩建造,陡山沱组主要为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及白云岩、泥岩等.煤影组下部为角砾状白云岩夹条带状白云岩,中部隐晶质白云岩,上部藻屑白云岩及白云质大理岩,含白云岩矿层,局部为含磷层位.第二盖层由寒武系、奥陶系与下志贸统组成.与第一盖层平行不整合接触.寒武系底部为硅质岩,粘土岩、炭质泥岩,为含磷钢矿及石煤层位,南部有铁矿层产生,向上以白云岩为主,夹灰岩与泥岩.奥陶系下部为镁质碳酸盐岩及碳酸盐岩为主夹细碎屑岩,上部细碎屑岩这主夹碳酸盐岩,中部为火山一沉积岩系〔蚱曲组〕,火山岩主要为玄武粉岩、玄武质火山角砾岩、玄武质岩屑晶屑凝灰岩.上志留统张湾组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夹灰岩、白云岩.第三盖层由中上泥盆统与石炭系组成.与第二盖层为平行不整合关系.中泥盆统白山沟组主要岩性有砾岩、砂砾岩、砂岩及砂质泥岩.上泥盆统王冠针尖对麦芒组主要为灰岩夹泥岩、砂岩,葫芦山组主要为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泥岩.下石炭统下集组为灰岩、白云岩夹泥岩,梁沟组主要为含砾屑砂屑生物屑灰岩夹薄板状灰岩,具碎屑岩、浊流沉积特征.上石炭统王官娅组主要为粉晶微晶灰岩夹泥岩,底部为生物碎屑灰岩.周营组以粉砂岩、泥岩为主,夹薄层灰岩,上部有炭质泥岩及石煤层.盖层中有磷钢〔铀〕矿、石煤〔铁矿〕、白云岩矿与水泥用灰岩等重要含矿层位.在省内南秦岭南亚带盖层为复式向斜,在大区域上它就是华力西一印支期南秦岭韧性滑脱推覆带得一个组成局部.四、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主要指南阳断陷盆地〔含李官桥〕与吴城断陷盆地,前者跨越南北秦岭构造带,后者位于北秦岭构造区内.1、南阳断陷盆地基底岩石有下元古界秦岭岩群与陡岭岩群,中上元古界龟山岩组、姚营组、耀岭河组,古生界二郎坪群与周进沟岩组及南湾组等.盖层中最下部层位为白垩系,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长条形展布得断陷内,下白垩统白湾组为泥岩夹砾岩.上白垩统高沟组为砾岩、砂砾岩;马家村组主要为砂砾岩、砂岩及泥岩,含恐龙蛋化石;寺沟组下部厚层粉砂质泥岩与泥岩互层, 为含琥珀矿层位,上部厚一巨厚层砾岩夹含砾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盆地中最重要得盖层就是古第三系,自下而上分为玉皇顶组〔Ely〕、大仓房组〔E2d〕、核桃园组〔E2h〕o古新统玉皇顶组与始新统大仓房组仅分布在盆地西端丹江口水库地区.玉皇顶组主要岩性为粉砂质、钙质粘土岩,泥灰岩夹含砾砂岩.大仓房组主要为褐红棕红色泥岩、含膏泥岩、砂岩、砂砾岩,夹泥灰岩及薄层石膏.始新统核桃园组分布最广,就是盆地得含油岩系及石膏、天然碱矿含矿层位,主要岩性为棕红灰绿色泥岩、钙质泥岩与泥灰岩互层,下部夹炭质泥岩,粉砂岩,上部夹薄层砾岩.止匕外,新第三系凤凰镇组〔Nf〕也有广泛分布,其主要岩性下部为砾岩夹泥岩,中部为粘土岩、砂岩、粉砂岩夹砂砾岩,上部为泥灰岩与钙质泥岩互层,局部夹含砾砂岩.含膨润土矿床.南阳断陷盆地油气资源及天然碱、石膏矿产较为丰富.此外,在盆地中有较多航磁异常沿一定得构造带分布,结合基岩区地质矿产情况分析,其中一些磁异常可能反映三种主要成矿组合:〔1〕产于超镁铁质岩中得铜镇矿床;〔2〕产于细碧一石英角斑岩系韧性剪切变形带中得铜锌矿床;〔3〕产于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中得金、银组合矿床.另在盆地东北缘,局部梯度较陡得异常带,也可能存在与基性火山一沉积变质岩系有关得铁铜矿床.2、吴城盆地基底地层为秦岭岩群、二郎坪群、肖家庙组等变质岩系.盖层有古第三系与新第三系.古第三系仅有始新统,由下而上分为三组.毛家坡组〔E2m〕由露于盆地周缘,主要岩性为砾岩、砂砾岩及砂质泥岩等;李土沟组〔E21〕主要岩性为砂砾岩、砂岩夹泥岩、泥灰同岩及油页岩;五里墩组〔E2w〕分布最广,处于盆地中央部位,其底部为砾岩,向上主要岩性为粉砂岩、砂岩、砂质泥岩及页岩互层,夹泥灰岩,该组中下部为油页岩、盐碱矿层位.新第三系尹庄组〔Ny〕零星分布, 不整合于李土沟或五里墩组之上,主要岩性下部为砾岩、砂砾岩,上部为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等.。
15张地形政区图,快速了解南阳各市区县南阳市,古称宛,因地处伏⽜⼭以南,汉⽔以北⽽得名,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
南阳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国家历史⽂化名城,中国⽟雕之乡,南⽔北调中线陶岔渠⾸所在地,南阳⽉季⽂化源远流长,素有“⽉季花城”的美誉。
南阳市地形政区图卧龙区,三国时期著名历史⼈物诸葛亮曾在南阳隐居躬耕,号卧龙先⽣,隐居地被称为卧龙岗,1994年建区时候,因卧龙岗纵贯辖区⽽得名。
风景名胜有武侯祠、张衡博物馆、独⼭景区,龙王沟景区、兰营⽔库景区、⽉季博览园等。
⽉季为南阳的市花,⽉季博览园是⽐较⾼规格的⽉季主题公园,独⼭出产的独⽟有“南阳翡翠”之称,独⽟为中国四⼤名⽟之⼀。
卧龙区地形政区图宛城区,春秋时期楚灭申建宛⾢,史称宛,是秦汉时期全国最⼤的冶铁中⼼和六⼤都会之⼀,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美誉。
出⾃宛城的著名历史⼈物有,医圣张仲景,光武帝刘秀,三国蜀汉⼤将黄忠等。
风景名胜有南阳府衙、医圣祠、⽩河游览区、⽉季⼤观园、王府⼭、宛城卢园等。
宛城区地形政区图邓州市,河南省直管县级市,南阳市代管,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封其⼦于邓,始有邓国,秦设邓县,隋改邓州,古代邓国有1274年历史。
风景名胜有花洲书院、杏⼭、穰东陕西会馆、西清真寺、汲滩陕⼭会馆、⼋⾥岗遗址遗址等。
邓州市地形政区图⽅城县,古称裕州,⽂化底蕴丰厚,丝绸之路发源地之⼀,南阳盆地东北出境的要冲,被称为南阳的北⼤门。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法圣汉廷尉张释之、西汉著名外交家、丝路开拓者张赛等历史名⼈故⾥。
风景名胜有七⼗⼆潭、七峰⼭、佛沟摩崖⽯刻、望花湖、楚长城遗址、黄⽯⼭等。
⽅城县地形政图南召县,位于伏⽜⼭南麓,南阳盆地以北,地处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荆襄”之称。
明成化⼗⼆年置南召县,现存有50万年前的中原⼈⼈类始祖;南召猿⼈。
风景名胜有宝天曼地质公园、五朵⼭、鸭河⼝⽔库、莲花温泉⽔城、真武顶、丹霞寺等。
南阳市地质概况南阳处在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构造带的结合部位,大部分位于昆仑—秦岭构造带东段。
沉积类型丰富,构造变形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良好。
根据地壳活动性特点,地层沉积类型及层序关系,以及岩浆侵入活动展布情况,南阳市由北向南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即华北陆块南缘带、北秦岭构造带、南秦岭构造带,另外分布有中新生代断陷盆地。
其成矿地质背景分述如下。
一、华北陆块南缘在地理上大体位于南召县、方城县的北部及桐柏县的东北部。
其南界为栾川—南召—明港断裂带(即原称槽台边界)。
该区基底岩石为太古代太华杂岩,由太华岩群的斜长角闪片(麻)岩、(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绢云石英片岩等表壳岩和太古宙变质变形的花岗片麻岩组成。
表壳岩呈残片状存在。
过渡层(原性基底)为中元古代早期熊耳群片理化中酸性火山岩系。
沉积盖层主要有中—晚元古代官道口群、栾川群、汝阳群和洛峪群。
官道口群主要由海相镁质碳酸盐地层和陆源碎屑地层组成,为稳定型沉积。
栾川群主要由浅海陆架陆源碎屑和碳酸盐地层构成,向上碎屑成分增多,并有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地层产出,为次稳定型沉积。
汝阳群主要由陆源碎屑地层构成,上部夹碳酸盐地层。
洛峪群主要由陆源碎屑—碳酸盐地层组成。
该两群属稳定型沉积。
此外,尚有震旦系、寒武系零星分布。
除上述华北地层,在栾川—南召—明港断裂带内,在方城县维摩寺—老李山地区有下古生代老李山岩组碳酸盐—泥砂质碎屑地层呈构造岩片存在,其中夹变基性火山岩等。
它是一套活动型沉积,与华北地层明显不同,可能归属北秦岭地层区。
在该带内沿断陷盆地有侏罗—白垩系粗陆屑河湖相地层分布。
在该区内,北西向断裂十分发育,早期多为韧性断层,晚期多为脆性断层,随断裂带发生地层的褶皱作用,因此,总体上认为该区是一个以推覆为主的断褶构造带。
区内最古老的侵入岩是太古宙变质变形的花岗类,它们与太古宙表壳岩系构成太华杂岩。
另有较广泛的元古代石英正长斑岩体大致沿主要构造线方向侵入栾川群地层中。
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类则有大面分布,它们共同构成我省规模宏大的伏牛山构造岩浆岩带。
另在构造带的浅变质岩系中尚有一些燕山晚期中酸性小侵入体产出,对区内以Mo W—Pb Zn 多金属成矿及萤石矿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是我省卢氏—栾川—方城成矿带的组成部分。
二、北秦岭构造带位于南阳市的北半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它介于华北陆块与秦岭微陆块之间,北界为栾川—南召—明港断裂带,南界为陕西商南—镇平—桐柏断裂带。
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复杂,在现代地理位置上所见,为由一系列不同时代的构造岩块、岩片堆叠的构造。
由北向南依次为宽坪岩片、二郎坪岩片、秦岭(杂岩)岩片、结合带混杂岩片等。
1、宽坪岩片北界为栾川—南召—明港断裂带,南界为瓦穴子—乔端—大界沟及官庄—左老庄—弄集断裂带。
主体地层为中—晚元古代宽坪岩群(桐柏县东北部称毛集岩群),在局部(如方城县老李山地区)可能有陶湾岩群残片。
由于受强烈构造变形,宽坪岩群的基本层序已难识别,按总体建造层序由下而上为广东坪岩组变中基性火山岩夹少量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合,四岔口岩组变质复理石杂砂岩夹基性火山岩及碳酸盐岩组合,及谢湾岩组变质碳酸盐岩夹复理石杂砂岩及基性火山岩组合等。
根据前述建造组合特征认为,该群属华北陆块与秦岭微陆块之间中晚元古代裂陷扩张洋盆活动型沉积。
在西段西峡县北部该区有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体分布,在东段桐柏县东北部有中生代铜山岩体侵入。
在方城、南召地区宽坪岩群内已发现大型金红石矿床,在桐柏县东北部有铅锌多金属矿点分布,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较好的矿化。
2、二郎坪岩片分布于西峡县、内乡县北部、南召县南及桐柏县北部地区。
北界为宽坪岩片的南界断裂带,南界为朱阳关—夏馆(西段)及二郎山—大河(东段)断裂带,中段被南阳盆地中新生代地层覆盖。
主要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北界断裂内有上古生界柿树园组,南界断裂带内有下古生界干江河组(云架山群/或子母沟组)构造岩片分布。
另在西峡北部和南召中南部的断裂盆地中有上三叠统湖沼—河底相陆源碎屑(含煤)沉积。
由于后期构造变形及晚期侵入岩体破坏,二郎坪群的原始层序尚有不同认识,据宏观建造组合,西段分为大庙组、火神庙组、小寨组和抱树坪组、刘山岩组、板山桥冲组和马家祠堂组。
从建造组合观察,普遍认为二郎坪群的下部为细碧岩—石英角斑岩系,夹大量硅质岩、炭硅质岩、炭泥砂质岩,碳酸盐岩等,其中多有辉长—辉绿岩墙(床)群产出,局部尚见镁铁—超镁铁质岩构造残片;上部为含火山复理石沉积岩系。
上述组合及其产出的大地构造部位表明,二郎坪群为陆间裂谷深海—次深海活动型沉积。
在该岩片北边界附近,常见古生代辉长闪长岩及斜长花岗岩侵入体成带分布,它们是二郎坪群火山活动晚期的同源岩浆侵入活动产物。
在岩片南北边界断裂带中还有华力西期和燕山期的花岗岩体或岩脉产出。
上述侵入活动对二郎坪群的成矿富集有重要影响,它们的存在对该断裂构造带的成矿和找矿有重要意义,其中内含有三个重要含矿层位(见后述成矿带划分)。
3、秦岭岩片北界为朱阳关—夏馆及二郎山—大河断裂带,南界为西官庄—镇平—松扒—龟山断裂带。
秦岭岩片是古秦岭大洋的微陆块(或成熟岛弧)。
最老地层是下元古界秦岭岩群,其下部为云母质及角闪质片麻岩夹片麻、大理岩,上部为白云质大理岩和石墨大理岩,桐柏县北部其下部尚有麻粒岩及超基性岩分布。
原岩属陆源碎屑—碳酸盐岩建造。
西峡县西部及以西地区,中晚元古代峡河岩群以韧性剪切带方式拼贴在秦岭岩群之上。
峡河岩群下部为变质碎屑岩夹斜长角闪岩(变基性火山岩),上部为一套具钙质及斜长石变斑的斜长(石英)片岩及钙质片岩,夹杂质大理岩(钙硅酸岩)及斜长角闪岩。
上述岩石中普遍见有不同成分成构成韵律性互层,反映深水浊积岩的沉积特征。
整个岩系属次稳定型—活动型沉积。
该区秦岭岩群和峡河岩群均遭受强烈构造变形,顺层褶皱及顺层韧性剪切带发育,并有广泛的元古代变形花岗岩及古生代花岗岩体成群分布。
另在豫陕交界地带,尚有元古代蛇绿岩岩片产出,其边缘尚有显示高压变质的榴辉岩、榴闪岩环绕,表明该岩体为一构造残片。
南阳盆地以东桐柏二郎山—大河断裂带以南,秦岭微陆块北部分布的变质岩系,以往归属下元古代石槽沟岩组和郭庄岩组。
其中多有古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呈北西向成群展布,它们有可能是被构造肢解的古生代蛇绿岩套的残片。
该套岩系的岩石十分复杂,既有较深变质的片麻岩,也有浅变质的片岩、千枚岩、变火山岩及碳酸盐岩,岩系中韧性剪切变形发育。
据上述复杂的岩石组合及所处构造部位分析,该套岩系可能是由不同时代岩层、不同性质岩石相互堆叠而成的构造混杂带。
三、南秦岭构造带位于南阳市辖区的南半部,西段仅在西峡南部、内乡西部及淅川地区分布,东段在唐河县东南部及桐柏县西南部有基岩出露,中段广大地区被南阳盆地第四系覆盖。
在区域构造上,北界为西官庄—镇平—松扒—龟山断裂带,南界在省外。
根据地壳活动性和沉积特征,以木家垭—西峡及固庙—桐柏断裂带为界,分为北亚带和南亚带。
1、北亚带南秦岭构造带北亚带夹持于秦岭微陆块与陆岭—桐柏山微陆块之间,其南北两侧与微陆块均为断裂接触。
其中可分为龟山岩片、周进沟(肖家庙)岩片和南湾岩片(或称刘岭岩片)。
龟山岩片主要由中晚元古代龟山岩组构成,其下部为石英岩、绢云石英片岩夹炭质层、斜长角闪片岩,局部夹大理岩,中部为含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的绢云石英片岩,上部为绢云石英片岩夹斜长角闪片岩或角闪片等。
原岩为火山—沉积建造。
在西峡县阳城北部该岩组中见有变火山碎屑岩及变火山角砾熔岩等浅变质岩石分布,因此,该岩片在西段构造带中可能混杂有下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块体(称为丹凤群)。
在西段西峡县城北部,该岩组遭受强烈韧性剪切变形,再向西则因构造消减而缺失。
东段桐柏地区,其南侧为晚古生代(或侏罗纪)老湾二长花岗岩体侵入。
该岩片是重要的金矿含矿层位,金矿富集与晚期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
龟山岩片可能是晋宁期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时期与秦岭岩片的构造拼贴。
南湾岩片,分布在龟山岩片以南,其间为断层或韧性剪切带分隔。
该岩片在西段西峡地区被白垩系大面积覆盖,在桐柏县西部被老湾岩体大面积吞噬。
岩片由泥盆系南湾组构成,下部为二云变粒岩及二云石英片岩,上部为具绿帘石条带(条纹)黑云(二云)变粒岩及钙质绿帘绿泥白云石英片岩。
南湾组为前陆盆地深水复理石沉积。
周进沟(肖家庙)岩片,分布在南湾岩片以南,两者之间也为断层接触。
其南界在西峡地区以木家垭—西峡断裂与陆岭微块接触,在桐柏地区以固庙—桐柏断裂与桐柏山陆块接触。
岩片主要由周进沟岩组(西段)或肖家庙岩组(东段)构成。
周进沟岩组主要岩性为二云(白云)石英片岩、钙质二云片岩及大理岩,夹变质粉砂岩、石英岩,上部大理岩中夹含金红石黑云钠长角闪片岩(金红石含矿层)。
该层 Au、Cu元素背景较高,北有Cu、Au矿点分布。
肖家庙岩组主要岩性下部为白云石英片岩夹白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及斜长角闪片岩,上部为白云斜长片麻岩夹白云石英片岩及斜长角闪片岩。
该岩片岩石属被动陆缘海相陆源碎屑—夹火山碳酸盐岩建造。
2、南亚带西段分布于西峡县—内乡县内部及淅川地区,南阳盆地以东分布于唐河县东南部及桐柏县南部地区。
西段出露较完整。
北界为木家垭(或小陆岭)—西峡(或田关)断裂带及新集—固庙—桐柏断裂带。
南界在省外,大体以襄樊—广济断裂带为界。
该带是华南板块频临古秦昆海洋的边缘活动带,是鄂北—南秦岭碰撞褶皱带的一部分。
该区构造层分为基底和盖层,具双层结构。
基底即陡岭—桐柏山微陆块,由下元古界陡岭岩群和下元古界—上太古界桐柏山杂岩构成第一(刚性)基底,由中元古界姚营寨组(五当山岩群)和上元古界耀岭河组(耀岭河群)构成第二(柔性)基底。
陡岭岩群下部为白云石大理岩、透闪透辉大理岩夹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及含石墨石英绢云片岩,中部为斜长角闪片麻岩夹石墨片麻岩及石英岩,上部为石墨片麻岩夹黑云斜长片麻岩。
它们多呈残留体产于早元古代片麻杂岩(老侵入岩)中。
该陆块中有广泛的新元古代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古生代花岗岩侵入体分布,另有较多超基性岩体(岩片)及燕山期花岗斑岩体产出。
该区Au、Ag、Cu、Pb、Zn化学异常成串珠状分布。
有大型晶质石墨矿产出,内生金属矿成矿条件良好。
桐柏山杂岩主要由元古代中细粒花岗质片麻岩和斑状花岗质片麻岩构成,桐柏岩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等表壳岩呈小残留岩片分布。
其西部被大面积的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群吞噬。
燕山期花岗岩小岩体有Mo元素异常反映。
姚茕寨组主要岩性为变质砾岩、砂砾岩、变质砂岩、变质角斑质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岩屑—晶屑凝灰岩,沉凝灰岩及石英角斑岩等,为陆缘裂谷滨海—浅海相火山—碎屑沉积。
耀岭河组主要岩性为变质细碧质晶屑(结屑)凝灰岩,变细碧岩,变细碧质火山角砾岩等,夹凝灰质砂砾岩、杂砂岩、硅质岩及透镜状大理岩等沉积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