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葫芦烙画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葫芦烙画的传承与创新作者:郝英羿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4期摘要: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比较知名的产地有山西,安徽。
烙画葫芦艺术家用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是我国非遗传承工艺之一,艺术价值极高,深受国内外爱好者的青睐与追捧。
但是,相较于其他民间艺术来说,葫芦烙画当前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阻碍其被更多人熟知与了解。
故此,本文针对葫芦烙画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展开讨论。
关键词:葫芦烙画传承创新葫芦烙画在实际的创作中,主要借助于烙铁在物体上熨烫出烙痕来进行作画,其中既包括中国画中的白描、勾、勒、点、染、擦等艺术手法,并且还能够熨烫出丰富多彩的色调与层次感,显现出较强的立体效应。
葫芦烙画与石版画、棕色素描等画相类似,能够带给观赏者独特的艺术享受。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烙画艺术也应该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融入各种新鲜元素,从而实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1.概述葫芦烙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1葫蘆烙画的渊源自古以来,由于葫芦同“福禄”的发音相似,因此被视为我国的吉祥物。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人们将葫芦放置在门口、房梁、床头上,起到镇宅驱邪、保佑平安吉祥的作用。
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我国一种独特的创作形式,能够反映出个人的风雅品味。
以葫芦为载体进行烙画艺术的创作,不仅能够增强葫芦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凸显我国民族文化古朴大方、庄重典雅的气势。
葫芦烙画作为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在传统劳动物质生活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并且与我国神话传说、文学艺术、民俗宗教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以葫芦为基础,进行有意识的烙画创作,是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1.2葫芦烙画的发展历程葫芦烙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据相关资料记载,葫芦烙画源自汉代时期,后来遭遇了失传,在清代又兴起发展至今。
在我国明朝时期,葫芦制作工艺手段便有了相关的记载。
吴昌硕葫芦题款文字解释
(实用版)
目录
1.吴昌硕与葫芦题款文字
2.葫芦题款文字的含义
3.葫芦题款文字的艺术价值
4.结论
正文
吴昌硕,字昌硕,号老缶,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
他在艺术创作中,善于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吴昌硕的书画作品中,葫芦题款文字是他的标志性创作手法,为世人所称道。
葫芦题款文字,是指吴昌硕在葫芦形状的书画作品上题写的文字。
这种题款方式源于古代的葫芦铭文,后被吴昌硕发展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葫芦题款文字中,吴昌硕将诗、书、画相结合,以葫芦为载体,题写诗词、名言、警句等,使作品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葫芦题款文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福禄的象征意义,题写葫芦题款文字意味着将美好的祝愿传递给观者;其次,葫芦题款文字往往选取的是经典诗文或名言警句,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最后,葫芦题款文字在形式上与书画作品相得益彰,使作品整体更具艺术美感。
葫芦题款文字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
化内涵。
吴昌硕的葫芦题款文字在书法上追求古朴、厚重、大气,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同时,葫芦题款文字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层次。
此外,葫芦题款文字所传递的美好祝愿和教化人心的诗文,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总之,吴昌硕的葫芦题款文字是他在书画艺术创作中的一大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赞吹胡芦丝人七言诗1、《点绛唇·小小葫芦》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
子儿在内。
无口如何怪。
藏得乾坤,此理谁人会。
腰间带。
臣今偏爱。
胜挂金鱼袋。
[宋]张继先2、《临江仙咏葫芦》一只葫芦真个好,朝朝长是随予。
腹中明朗莹中虚。
贮琼浆玉液,滋味胜醍醐。
日日饮来依旧有,自然不用钱沽。
[元]王哲已折叠3、《刘道士赠小葫芦》个中一物著不得,建立森然却有余。
尽底语君君岂信,试来跳入看何如?[宋]陆游已折叠3条陆游的查询结果4、《葫芦颂》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
一居金仙宅,一往黄公垆。
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
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
[宋]黄庭坚5、《银葫芦》山水佳有余,我与之周旋。
江行已久矣,今复领其全。
漾舟银葫芦,雪在春渐妍。
素琼间苍玉,化工与雕镌。
屏围。
[宋]陈造已折叠1条陈造的查询结果6、《湖上众禽尽以俗呼为题·提葫芦》花开已堪镜,半绿卷如杯。
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
[宋]文同7、《元旦赐门神挂屏葫芦等物岁以为常》节启青阳岁龠新,金人十二画为神。
韶华自合留天府,御气谁期洽近臣。
彩胜仍分仙禁缕,云屏况借汉宫春。
却怜。
[明]于慎行8、《禽言十咏·提葫芦沽美酒》晴烟如泼春光浓,万花笑日争嫣红。
百金沽酒直取醉,有酒不醉孤东风。
不如遂我丰年愿,秫米价如黄土贱。
家家。
[宋]姚勉9、《禽言九首·提葫芦》朝愁暮愁愁不已,生为愁人死愁鬼。
百禽唯尔尤可喜,劝我移住醉乡里。
刘伶毕卓善自谋,生前死后不识愁。
[宋]刘克庄。
关于葫芦的古诗句1. “葫芦架下葫芦藤,葫芦藤上葫芦青。
”就像那葡萄架下一串串葡萄,这葫芦不也别有一番韵味吗?比如在夏天的傍晚,坐在葫芦架下乘凉,多惬意啊!2. “手中葫芦沉甸甸,好似岁月藏里边。
”这葫芦不就像个时光宝盒吗,承载着多少故事啊!你看那把玩葫芦的老人,是不是能从他眼中读到许多过往呢?3. “葫芦花开白如玉,清新淡雅惹人喜。
”这不就如同那纯洁的百合花呀,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你难道不觉得吗?可以想象在微风中葫芦花轻轻摇曳的样子。
4. “小小葫芦有大用,能装酒水能装药。
”可不是嘛,就像一个万能的小容器,多神奇呀!古代人用它来装各种东西,多方便呀!5. “青皮葫芦真可爱,圆滚滚的逗人笑。
”是不是像那胖嘟嘟的小娃娃呀,让人忍不住想去摸摸它。
比如看到一个可爱的青皮葫芦,就会让人心情大好。
6. “葫芦谐音是福禄,美好寓意心中留。
”这不就和那象征吉祥的如意一样嘛,给人带来美好的期盼。
大家都希望能拥有葫芦带来的福禄呀!7. “墙上挂个老葫芦,岁月痕迹它记录。
”多像那本泛黄的老相册呀,满满的都是回忆。
你想想家里长辈挂着的老葫芦,是不是充满故事呢?8. “葫芦丝声传四方,悠扬动听情意长。
”那美妙的声音不就像那潺潺的流水声么,让人陶醉其中。
当听到葫芦丝吹奏时,是不是感觉心都被融化了?9. “画里葫芦诗意浓,墨色渲染韵无穷。
”简直就像那幅美丽的山水画呀,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看着画中的葫芦,仿佛进入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10. “葫芦虽小乾坤大,里面世界很奇妙。
”就如同那小小的宇宙,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呀!你不好奇葫芦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吗?我觉得葫芦真是充满了魅力和神秘感,从古至今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让人着迷。
有关葫芦的诗词和画画作品1.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山万里身。
”——陆游《刘道士赠小葫芦》-注释:此句描绘了葫芦虽小,却蕴含着广阔的天地,一直陪伴着诗人行走万里。
-翻译:小小的葫芦里面仿佛藏着整个天地,陪伴着我在万里云山间。
-赏析:以小见大,用葫芦的小巧与蕴含的天地形成对比,突出其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2.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陶梦桂《次韵汪山园》-注释:说照着样子画葫芦不难,但葫芦的变化实则多样。
-翻译:按照模样画葫芦并非难事,然而葫芦有着千般变化。
-赏析:通过对画葫芦和葫芦本身变化的描述,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陶梦桂,南宋诗人。
3. “笑杀桑根甘瓠苗,乱他桑叶上他条。
”——张祜《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注释:嘲笑那甘瓠苗长在桑根旁,扰乱了桑叶爬上了枝条。
-翻译:可笑那甘甜的瓠苗,长在桑根处,爬上了桑叶的枝条。
-赏析: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场景。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
4. “闷杀瓠瓜头,客至无人管。
”——陈棣《再次韵柏桐轩》-注释:烦闷那瓠瓜的头儿,客人来了也无人理睬。
-翻译:被那瓠瓜头儿搞得心烦,有客人来都没人管。
-赏析:以瓠瓜头来烘托一种氛围。
-作者介绍:陈棣,宋代诗人。
5. “青蔓牵檐不用栽,淡烟疏雨暗蒿莱。
”——郑刚中《家园瓜瓠渐成》-注释:青色的藤蔓牵连着屋檐不用栽种,在淡淡的烟和稀疏的雨中隐藏在杂草中。
-翻译:青色的瓜蔓牵连着屋檐,不用特意栽种,在淡烟疏雨里藏在杂草中。
-赏析:描绘出瓜瓠自然生长的情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宋代诗人。
6. “秋蔓花僧老,春泓酒母淳。
”——许浑《题韦隐居西斋》-注释:秋天蔓上的花僧人已老,春天葫芦里的酒醇厚。
-翻译:秋时蔓上开花,僧人渐老,春时葫芦里的酒十分淳厚。
-赏析:通过季节与物的描写,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作者介绍: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7. “葫芦架下葫芦藤,葫芦藤结葫芦瓜。
葫芦诗句经典
1.碧绿的葫芦婆娑舞,花红柳绿映夕阳。
2.葫芦枝上挂明月,世间奇景尽收眼。
3.清泉从葫芦中流出,清凉如丝绕心头。
4.葫芦藤缠绕院墙,青翠欲滴如画境。
5.红葫芦盛满朱颜酒,醉卧在花海之中。
6.黄葫芦开出笑容,幸福之源永不穷。
7.蓝葫芦藏着天空,仰望星辰如梦幻。
8.白葫芦轻盈如云雾,飘逸在山水之间。
9.金葫芦闪耀如日光,希望与梦想相伴随。
10.银葫芦寄托思念意,思念化作诗人笔尖。
11.紫色葫芦香气袭来,沁人心脾舒心怀。
12.橙色葫芦笑逐颜开,阳光洒满田野间。
13.绿色葫芦生机盎然,春风拂面心欢畅。
14.粉色葫芦柔情似水,温暖人心如春光。
15.褐色葫芦散发古朴,岁月沉淀历久长。
16.茶色葫芦沏一杯香茶,品味岁月的宁静。
17.灰色葫芦守护家园,坚定信念不动摇。
18.青色葫芦藏幽谷,清新秀丽韵味悠长。
19.棕色葫芦寄托希望,激励奋斗不言败。
20.彩色葫芦犹如彩虹,世界多姿多彩间。
注:以上诗句仅为创作,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葫芦烙画营销策划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葫芦烙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美的图案而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化传承的缺失,葫芦烙画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为了推广葫芦烙画,增加人们对这一传统艺术的认识和喜爱,我们特别制定了葫芦烙画营销策划方案。
二、目标市场分析1.主要市场:年轻人群体和中高收入群体,对传统文化和艺术有浓厚兴趣的人。
2.次要市场:企事业单位、画廊和文化机构。
三、目标设定1.市场份额:在一年内,将葫芦烙画市场份额提升至5%。
2.品牌知名度:在一年内将葫芦烙画的品牌知名度提升至80%。
3.销售额:在一年内,将葫芦烙画的销售额增加至500万。
四、推广方式1.线下推广:(1)开展葫芦烙画主题展览:与当地画廊和文化机构合作,举办葫芦烙画主题展览,展示葫芦烙画的独特魅力,吸引目标客户参观。
(2)与媒体合作开展专题报道:通过合作媒体开展专题报道,介绍葫芦烙画的历史、技艺和现代发展,提升品牌知名度。
(3)社区推广:利用社区活动、邻里聚会等机会,组织葫芦烙画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亲自体验葫芦烙画的乐趣。
2.线上推广:(1)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建立一个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展示葫芦烙画的作品、教程和介绍,提高线上品牌知名度。
(2)举办线上葫芦烙画活动:通过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组织线上葫芦烙画比赛、教学直播和互动问答等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了解和学习葫芦烙画。
五、产品策略1.产品升级:对传统的葫芦烙画进行创新和升级,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推出符合当代审美的葫芦烙画作品,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2.产品差异化: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风格和尺寸的葫芦烙画作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六、价格策略1.定价策略:根据葫芦烙画的品质、尺寸和难度等因素制定不同价格档位,提供多样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促销策略:定期推出一些特价商品和限时折扣活动,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国画葫芦题词摘要:一、引言:介绍国画葫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二、国画葫芦的绘画技巧:构图、笔触、颜料等三、国画葫芦的题词:诗词、书法、印章的搭配四、国画葫芦的寓意:福禄、吉祥、和谐五、结语:国画葫芦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正文:一、引言国画葫芦,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葫芦寓意着福禄、吉祥和谐,因此成为许多画家喜爱的创作题材。
在国画中,葫芦更是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国画葫芦的绘画技巧1.构图:在绘制国画葫芦时,首先要考虑好构图。
通常情况下,葫芦的形状为弯曲的S 型,具有动态美感。
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创意,选择从哪个角度进行描绘。
2.笔触:国画葫芦的绘制多采用写意的手法,强调笔触的自由和随意。
在描绘葫芦的轮廓时,可以使用粗细不一的线条,表现葫芦的立体感和质感。
3.颜料:葫芦的颜色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传统的葫芦颜色以黄色、棕色为主,但也有画家尝试用绿色、红色等鲜艳的色彩,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三、国画葫芦的题词国画葫芦的题词往往包括诗词、书法和印章三个部分。
诗词内容通常与葫芦的寓意相关,如福禄、吉祥、和谐等。
书法则以行书、楷书为主,与画作相得益彰。
印章可以是画家的个人印章,也可以是与画面内容相关的印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国画葫芦的寓意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福禄、吉祥、和谐的寓意。
葫芦的形状似“福”字,寓意着福满人间;同时,葫芦的肚子大,寓意着容纳万物,有和谐之意。
因此,国画葫芦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艺术品。
五、结语国画葫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瑰宝。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国画葫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徐渭的诗七绝1.《题葡萄图》徐渭〔明代〕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2.《王元章倒枝梅画》徐渭〔明代〕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3.《风鸢图诗》徐渭〔明代〕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4.《题画梅》徐渭〔明代〕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5.《沈君索题所画卉贺人新婚》徐渭〔明代〕莲花如妾叶如郎,画得花长叶亦长。
若使画莲能并蒂,不须重画两鸳鸯。
6.《龛山凯歌》徐渭〔明代〕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7.《兰》徐渭〔明代〕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8.《内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还母所服潞州红衫颈》徐渭〔明代〕黄金小纽茜衫温,袖摺犹存举案痕。
开匣不知双泪下,满庭积雪一灯昏。
9.《阊门送别》徐渭〔明代〕送到阊门日已西,自将光景比乌栖。
平生不解依枝宿,今日翻成绕树啼。
10.《寄徐石亭》徐渭〔明代〕闻道名园盛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
自怜亦具看花眼,种菜浇畦不得看。
11.《留别倪子》徐渭〔明代〕小门一径柳垂丝,帘下垂裾话别离。
却问归来是何日,海榴如火烧高枝。
12.《上谷歌其一》徐渭〔明代〕少年曾负请缨雄,转眼青袍万事空。
今日独馀霜鬓在,一肩舆坐度居庸。
13.《渔鼓词》徐渭〔明代〕卢家双燕不双栖,南浦鹧鸪日夜啼。
红绵如水单衾大,冷煖在郎归不归。
14.《渔画其二》徐渭〔明代〕一翁醉梦一惺惺,各有湘潭渔父情。
添写三闾来问答,真成出相楚骚经。
15.《题折花美人图》徐渭〔明代〕高髻阿那长袖垂,玉钗彷佛挂罗衣。
折得花枝向宝镜,比妾颜色谁光辉。
16.《竹其九》徐渭〔明代〕昨夜窗前风月时,数竿疏影响书帏。
今朝榻向溪藤上,犹觉秋声笔底飞。
17.《画菊其一》徐渭〔明代〕身世浑如拍海舟,关门累月不梳头。
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
小小葫芦画,传承大文化——走进荣成市第十四中学葫芦文化特色课程发表时间:2018-09-17T14:53:19.4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3期作者:王艳蕾[导读] 荣成市第十四中学地处农村,民间艺术形式多样,葫芦谐音“福禄”,加上多籽,在民间象征着多子多福。
山东省荣成市第十四中学264300一、课程解读荣成市第十四中学地处农村,民间艺术形式多样,葫芦谐音“福禄”,加上多籽,在民间象征着多子多福,近两年随着手捻小葫芦的广泛种植,很多民间艺人都会以葫芦为原料,进行艺术创作,其中烙画、彩绘葫芦,因为易保存、收藏价值高,深受人们爱戴。
荣成市第十四中学一批爱好艺术的青年教师,也加入了民间创作的队伍,用电烙笔、彩釉创造了很多艺术作品烙画葫芦和彩绘葫芦,作品惟妙惟肖,深受同事、亲友、乡邻的喜爱。
由此也带动、提升了教师的创作欲望和创作水平。
办公室、教室中都摆放有教师的作品,这也直接熏陶着学生,使学生有动手一试的强烈意愿。
与此同时, 2016年2月,山东省下发了《中小学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要求深入挖掘中小学校内外实践活动蕴含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体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
并且在2016年年初全市综合实践会议上,荣成市教研中心综合实践教研员张老师提出利用学校边角空地及现有的花坛等,为学生打造实践教育体验园---“我们的种植园”、“百草园”、“丰收园”。
为此,荣成市第十四中学因势利导,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及人力资源,本着“着眼实际摸索探究创特色发展增强德育体验”的思路,操作可行,资源丰富,决定开发《葫芦文化与烙画艺术》课程。
很多的实践活动往往从开始到得到结论便宣告结束,活动只能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再进行下去,学生会素然无味,也没有任何意义。
荣成市第十四中学的《葫芦文化与烙画艺术》活动却可以年年反复、代代相传。
2017年,学校在烙画葫芦的基础上又增新项目---彩绘葫芦,为此学校申报了《小小葫芦画传承大文化》创新项目,使葫芦作品的艺术展现形式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