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会手诊(二)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53
全网最全:手诊完全图解大全集!(多图长文,建议收藏)认识中医手诊手诊的概念就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根据黎黍匀专家定义)。
手诊是指通过观察掌纹、掌色、掌形的变化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和看手相有着本质的不同。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
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所以当人体局部发生疾患时,往往在人体的其他位置有所反应。
《清代《小儿推拿广义》中更是详细记述了通过手掌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记载:“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矣”。
手诊作为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古已有之。
《灵枢·经脉篇》记载:“胃中寒,手鱼之络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
手诊不仅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有悠久的历史。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著有《亚里士多德手相术》,该书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的著作《皮肤纹理学与疾病》详细记述了掌纹与疾病的关系。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询手与疾病的联系,到底能从手上看出什么病呢?据笔者观察,大部分疾病在手上都有一定的表现。
当人体患有或将患有某些疾病时,往往在病人手上的特定部位,出现不同特征的纹路、色态。
手诊诊病编辑现简介几种常见病的掌纹掌色。
1.患有心脏病的人,很多人在大鱼际处(大拇指下,肌肉隆起处)有一条或几条很深的竖纹;若伴有心肌供血不足,则整个大鱼际色态发青,甚则紫暗。
2.高血压患者,中指近掌指节处易出现红色暗斑,严重者会出现红色串珠样暗斑;血压低的患者,中指近掌指节处易出现青色或白色暗斑。
3.长期睡眠差的人在掌根正中与腕横纹交界处出现“”形纹。
4.消化功能偏弱的人在掌中易出现链状纹“”,患有慢性胃炎(浅表型、萎缩型)的病人,常常在掌心正中(劳宫穴附近)有岛状纹“”。
5.若患有肺炎或肺结核的病人,在无名指或小指下(掌指关节处)经常出现“#”形纹,同时出现红色斑点。
手部的诊断,简称手诊。
身体脏腑的一些变化会反映到体表变化,所以可以通过看手部的变化判断身体脏腑的一些病症。
手诊不是算命,但是手诊可以判断身体的变化情况,起到一定的早期预防的效果。
所以可以知道以前的,现在的,以后的身体状态。
One通过掌行看人的性格和病症(一)掌行症病。
记住形状和仪的的疾病。
(1)细长形:长比宽长一些(比例月为1:0.8)。
内外性格兼具,善于动脑,善动心机,善于勾心斗角,情绪多不稳定,身体健康受情绪影响,情绪高涨时身体好,情绪低落时身体状况差,常显得精力不足,易得健忘症、失眠、消化系统的疾病。
(2)四方形:长宽差不多,性格外向,善于计算,较实际,善于经营,不善和别人沟通,35岁以后易得心脑血管疾病。
(3)横短形:横宽,上下短,性格外向,能言善辩,好争论,主观性强,好管不平事,小鱼际向外鼓,性格倔强,易得肝胆消化系统疾病。
这类人应该控制好情绪。
怒伤肝。
(二)掌色诊病。
通过掌色看病症。
记住颜色和易得疾病。
(1)红白相间:气滞掌。
易感冒,咳嗽气短,咳嗽痰多(白痰),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经常乏力,失眠,怕冷(畏冷)(2)红色:内热掌。
脸红手红没事,脸白手红,经常胸闷气短,口臭,口苦口干,烦躁不安,好饿,好冷饮,内内分泌失调(如糖尿病好出现红色掌)。
女士例假好出现此掌色。
(3)紫色:血瘀掌。
血液循环不好,心脑血管疾病的象征(冠心病动脉硬化),多为紫色掌面,掌心劳宫穴发紫,易得冠心病,糖尿病;(4)青色:主寒症。
疼症,炎症,大鱼际中间发青,腹泻,急性肠胃炎,白血球急剧升高,大鱼际与下侧发青,发黑,关节疼,风湿疼,类风湿痛,(5)黄色:肝掌。
主肝胆疾病,手心最黄,黄加红----奶红属肝掌(就像开水烫了似的)。
(6)咖啡色:多数肾衰,疑难杂症,发黑发暗属肿瘤。
(7)血管怒张:掌面血管暴露,大肠有炎症,可以起肝硬化,肝腹水,肝昏迷,动脉硬化。
Two手诊基础知识(12条线的疾病信号)(1线)感情线。
病理意义:主要代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功能的强弱。
中医手诊法详解,一上手就知道是什么病!附九宫手诊图,非常有用手掌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大部分病在手上都会有表现,真可谓五脏六腑均历历在'手'也。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中医诊病有望、闻、问、切,望排第一位;手诊主要是指对手部的望诊,这种方法中西方都有。
九宫手诊脏腑手诊九区之乾位【定位】在兑位的下方,小鱼际的根部。
【属性】五行属阴金【脏腑】内分泌、呼吸系统、生殖系统。
中医上代表肺肾功能。
【常态】乾位应该与兑位、艮位等高,色红润,无杂纹,光滑丰满。
【诊断意义】1、智慧线过长,而深入乾位出现皱褶,提示神经衰弱。
从小鱼际的外缘向生命线生长的横线(乾生线),2-3条同时生成。
提示在隔代或直系亲属中必有糖尿病人,即使小孩也应注意。
2、在乾位有岛纹或+、×、※等纹理时,提示肺的功能低下,易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等。
下方出现菱形且两端有横线是肺功能弱,反复性发作的病象。
放射状斑纹、星纹、米纹、十纹,是不同程度的炎症,与肺、气管连属3、乾位塌陷或萎缩,提示肺肾功能不足,可有性功能低下,生殖能力减退,和全身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手诊九区之坎位【定位】在掌根部,腕横纹中点向中指中线上约1.5寸处,(相当与自身的食指和中指的宽度),大、小鱼际的分界部。
【属性】五行属阴水。
【脏腑】肾、泌尿生殖系统。
中医的心肾功能。
【常态】坎位正常隆起而柔软,色泽光润,稍凹陷。
【诊断意义】1、坎位上有“米”字状纹,离位上和智慧线末端同时有*纹。
提示要防止心绞痛,猝死。
2、单独的*状纹,提示生殖系统炎症或功能不足。
3、坎位上的大岛形纹与人生线衔接,提示腹部胀气。
肾虚腰痛等。
4、坎位上的小岛形纹,提示生殖系统肿瘤。
女性可有子宫肌瘤、输卵管炎症、卵巢囊肿;男性可有前列腺肥大、增生、肿瘤。
手诊九区之艮位【定位】在大拇指丘的下半部,生命线下半部的范围内【属性】五行属阴土。
【脏腑】中医的脾胃,西医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常态】艮位正常隆起、肉软、色润、少杂文,艮位在手诊九区中位置最高。
手诊图谱,一看就懂(非常实用)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气皆上注于面。
其实,我们的脸还充当了健康显示屏的作用,那些恼人的痘痘、斑点等,往往反映了内分泌的状况,所以,想美不妨就经常捏揉您手上相应的反射区和穴位。
色斑色斑多是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或者肝气郁结导致气血瘀滞,色素沉着形成,这虽然长在脸上不痛不痒,但却顽固而且坚强,打不散,赶不走。
找手上1、心脏区:在拇指跟下面,大鱼际上。
2、肝区:在智慧线和生命线夹角的区域。
3、睡眠区:食指第一指节两侧。
4、子宫区:生命线尾端,大小鱼际之间。
青春痘饮食上稍微放纵一下,青春痘就会爬到脸上,其实,这多是湿热的问题,要调节内分泌,清热除湿。
找手上1、鱼际穴:大鱼际中间点,靠近骨头的位置。
2、劳宫穴:掌心,握拳头,中指指尖点到的位置。
3、少府穴:握拳头,小指指尖点到的位置。
4、大陵穴:掌腕横纹中间点。
暗黄思虑伤脾,女人爱琢磨事儿,事情想多了就伤脾胃,脾胃一虚脸就暗黄,所以不想做黄脸婆,就要健脾胃,养气血。
找手上1、心脏区:在拇指跟下面,大鱼际上。
2、肠道区:小鱼际上肉最厚的地方,找一个最敏感的点。
3、消化点:生命线中间点向内一厘米。
4、面部区:中指指跟下面的区域。
皱纹女人以血为本,阴血充足,气色红润,皮肤饱满、血虚的女人易衰老,皮肤会过早出现皱纹。
找手上1、肝区:在智慧线和生命线夹角的区域。
2、心脏区:在拇指跟下面,大鱼际上。
3、大陵穴:掌腕横纹中间点。
4、少府穴:握拳头,小指指尖点到的位置。
5、肠胃消化区:手掌中心的区域。
(一)伸手看对方:1、拇食指低于30度角的。
不很舍得给你握手,这种人比较胆小、怕事、保守。
不喜欢改变自己。
身体素质比较差一点的。
2、拇食指角度在45度。
这种人比较灵活,爱好自由,比较独立。
这种人灵活适应能力强,爱好自由自在,独立能力强,一般身体比较健康。
3、拇食指角度在90度。
这种人比较大方,开朗,仗义,独立性很强,很喜欢自己做事,不容易受外界干扰。
容易自我主义,往往大意、浪费。
这种人肝火比较旺盛。
(二)、手感1、手感的对比1)手感凉:主脾肾阳虚。
发内寒,体弱怕冷,血气不循环,吸收能力差。
阳虚的人很容易怕冷。
2)手感热:主心肾阴虚。
烦躁、上火、失眠、多梦、紧张。
3)手感湿:主心脾两虚。
心情压力,容易疲劳乏力。
手汗多,多为脾胃积热,心火盛、精神紧张。
4)手感干:主肺脾两亏。
肺是滋润皮肤的,肺不好皮肤干,这种人容易感冒。
容易得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5)手感粘:主内分泌失调。
特别是糖尿病的人比较多见。
容易热,出汗,且汗是粘的。
6)手感温暖润泽有弹性,这是最好的。
2、手感的温度1)手感热:两种情况:一种是实热病,比如发烧,头越摸越热,多摸两秒钟,这说明多有炎症;另一种是虚火,也就是再握时反而觉得不是很热了,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阴虚,多见虚火上浮、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喉炎、高血压、糖尿病、阴虚劳热症等。
2)手指热:多见于便秘、血粘稠、三脂偏高。
3)手掌热:心火盛,多见于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炎等。
4)手感寒:可见于脾肾阳虚,甲状腺功能低下、微循环障碍、经脉运行不畅、容易疲劳、容易感冒、月经不调等。
5)手指凉:多为血液循环较差,容易疲劳乏力,难入睡、多梦、心跳心慌、头脑不清、头晕头痛。
6)手掌凉:多为脾胃虚寒、脾胃消化吸收系统较差,容易消化不良、便溏、疲倦乏力、贫血。
女性多见于妇科疾病、白带比较多一点,月经不调。
7)寒热交错:手心凉手指热,或者手心热手掌凉,或者一只手凉一只手热,这叫阴阳失调。
简单易学的手诊图解手诊是指通过人手的图案、变化和规律来推理人体器官的演变过程。
使用视觉、触觉等。
观察手上的迹象,了解人类的健康或疾病。
手掌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大部分病在手上都会有表现,可谓五脏六腑历历在“手”也。
五脏之毒在中医看来,我们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
当这些毒素在五脏中积累时,会加速五脏的衰老,然后五脏所支撑的皮肤、骨骼、肌肉、神经也会衰老。
毒素虽然藏得很深,但还是会在体表留下蛛丝马迹。
不同的外表代表毒素藏在哪里。
现在,我们需要找出毒素的藏身之处,尽快将其赶出体外。
看常见的10种疾病,在手掌上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看手掌初判健康状况我们的手掌,就是一面健康的镜子。
在我们的手掌上,对应着身体的不同区域。
看手诊的时候,要在自然光下。
手不要放太高,也不要太矮,因为重力会对颜色有影响。
看手要先看颜色,一般人的手掌的确是红白两色的,在血管密集分布的地方显现的是红色,在血管分布相对稀疏的地方显现的是白色,但要注意的是:健康人手掌中的红色为微红或粉红,微红或粉红中的白色柔和、和谐、分布自然均匀。
总之,健康人的掌色给人的感觉是荣润光泽、气色调匀的。
如果手掌某些地方白色、红色、青色、黑色、黄色特别突出,则可能意味着健康出现了问题。
1大鱼际偏红心区位于手掌大鱼际区域,当偏红时,表明心区有火,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胸闷等状况。
去心火可以喝点莲子心茶。
2中指下部分发红中指关节最下端对应头部区域。
如果这里有红色,一般是肝阳上亢,容易出现头胀、头晕、耳鸣、高血压。
3小鱼际下端发红鱼际下红色的人往往血糖高。
中医讲阴虚内热,导致口渴口干。
尤其是三十多岁的人,很可能会有高血糖。
这个地方是红色的,所以你最好注意血糖。
如果血糖控制得好,鱼际区的红色也会消退。
可以用西洋参、葛根、麦冬代替茶叶,气阴两补。
4肝区偏青色肝区如果略青,说明最近劳累或者思虑过度。
几乎要失传的手诊图解大全(一定要收藏)手诊七触:抚、摸、按、软、硬、热、凉触诊是采用手诊特有的抚、摸、按方法,分别用不同的力度与方式对手部皮肤、肌肉、关节等的温度、弹性的感知,以及被检查者触觉、痛觉的反应,提高手诊的精确性,弥补望诊的不足。
手诊手道养生师在检查手部温度时,是以食指指端触摸手部各个部位的寒热温凉及其程度,因为此部位是人体最灵敏的部位之一,故对温度、力度、感知度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利于我们区分不同臓象部位之间的微小差别。
触诊一种感觉经验的积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与自我揣摩。
手诊触诊应该在手诊望诊彻底诊断结束之后,再用触诊的方法。
手指触诊顺序,先上后下,先桡侧后尺侧;手掌触诊顺序,先周围后中央,先手掌后手背;区线,首先触诊臓象区,最后触诊臓象段;双手之间触诊顺序,应先左手后右手1、抚——春风拂面之感用指腹接触手掌皮肤表面,轻轻移动,重点感知皮肤温度、凹凸、干湿度、以及光滑度。
如果皮肤粗糙干涩,多属于病程时间长,虚实夹杂。
如果皮肤软嫩,多为虚证。
2、摸——拨弦抚琴之势指腹用不轻不重的力度,类似轻揉的方法,在手掌肌肉层仔细寻找各种感觉,重点探查硬软、有无硬结。
采用摸的触诊方法,通常手部某区温度升高,表明该部位配属器官有感染或处于病理活动高峰期;反之温度较低,则提示可能是寒邪直中脏腑或本脏阳气虚衰。
手掌的温度如果周围较低,中央尚温,说明元气未衰,即使有病也易康复;如果掌心发凉、颜色苍白、伴有冷汗者,则属气机衰微,多出现晕厥、泄泻、阳萎等症状。
3、按——潜水摸鱼之谓指腹用适当的力度,压紧骨膜层,感知硬结的程度与活动度,询问是否有不适感觉。
如困重,说明某处劳损;如疼痛表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如果发麻表示气不足;如果发木,表示神经感觉迟钝,气血严重瘀滞,经络严重不通现象。
以拇指指腹(或拇指指端桡侧缘)采用触诊按的方法,按压病人手指、手掌等各部位,以发现隐色、凹凸、硬节或病人告知有酸麻胀痛异常感觉来诊察疾病。
[图文]简单易学:手诊诊病(图解)一、伸手看对方伸手时首先看对方的拇指与食指的开张距离。
1.拇指与食指张开30度以下者。
主其人小心、谨慎、保守、自私,不喜欢改变自己和周围环境。
一般身体比较弱些。
2.拇指与食指张开45度者。
主其人灵活,适应能力强,慷慨,爱好自由自在,独立能力强,富有同情心。
一般身体都比较健康。
3.拇指与食指张开成90度,主其人大方、开朗、仗义,独立心极强,不易受环境束缚,但往往大意、浪费,自我主义。
一般身体功能比较旺盛,但肝火盛。
二、手感看对方双方握手时,只要感受对比,就会发现每个人给你的感觉都不一样。
(一)手感的对比1.手感凉:主脾肾阳虚。
体弱怕冷,消化吸收能力差。
2.手感热:主心肾阴虚。
烦躁,上火,失眠,多梦,紧张。
3.手感湿:主心脾两虚。
容易疲倦乏力。
手掌多汗者,多为脾胃积热,心火盛、心理压力大,精神易紧张。
4.手感干:主肺脾两亏。
皮肤干燥,容易感冒。
5.手感粘:主内分泌失调。
特别是糖尿病人多见。
6.手感温暖润泽:主五脏调和。
身体健康。
(二)手感的温度1.手感热(1)手感热:握手时对方手感比正常人热。
如越握越觉得热,则是一种实热病,多有炎症。
但再握时反觉不是很热,往往是一种虚火,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阴虚。
多见虚火上浮,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喉炎,高血压,糖尿病,阴虚劳热症等。
(2)手掌热:多见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炎、糖尿病、便秘等。
(3)手指热:多见血粘稠高,三脂偏高,血压高,容易疲劳等。
2.手感寒(1)手感寒:手感比正常人寒者,可见于脾肾阳虚,甲状腺功能低下,微循环障碍,经脉运行不畅,容易疲劳,容易感冒,心慌心跳,月经不调等。
( 2)手掌寒:多为脾胃虚寒,脾胃消化吸收系统较差,容易消化不良,便溏,疲倦乏力,贫血。
女士多见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白带过多。
( 3)手指寒:多为心功能衰弱及血液循环较差之症,容易疲劳乏力,难入睡、多梦、心跳心慌、头脑不清、头晕头痛。
手纹诊病(详细)手纹诊病(详细)人的手上主要有三条纹路,分别是:生命线:源于食指与拇指之间,呈抛物线形,一直延伸至手腕线。
此线越长越好,越长代表寿命越长。
头脑线:又称“智慧线”,起点与生命线在一起,是走在手掌中间止于小鱼际上的一条线。
我看到的只要是弱智、痴呆的人,两只手上的这条纹都很浅、很细、乱,不能成为一条清晰的线。
感情线:起于小指侧的掌边开始,弯向食指方向,到达食指和中指指缝之间为标准。
两只手上的手纹,一般是左手代表先天到四十岁之前的身体信息,右手代表四十岁以后的身体信息。
如果在两只手上都有相同的疾病信息,说明这种病的病程已很长了。
也有的手纹分男左女右,也有的手纹又分人的左边和右边,不论怎样分,只要出现下面所列的情形都有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 先天不足的手纹在头脑线上分叉,无论出现在左手还是右手都代表先天不足,心脏功能弱,不适宜剧烈运动。
这种人因为先天体质弱,心脏功能不强,于是更喜欢做一些手工的工作,因此心灵手巧,聪慧、细腻。
头脑线上出现岛纹(注:手纹的主要纹路上出现中空的记号,形状如岛,称为“岛纹”,下同),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
如果是在左手出现,多代表先天的脑部发育受到一些影响,如母亲在怀孕的早期反应重,摔过跤,或此人小时候头部受过外伤。
在感情线上出现的岛纹,代表先天的头部供血不足,多说明母亲在怀孕时营养状况不好,孩子的头面部各器官发育不完善,长大后有可能患上近视、弱视、耳鸣、中耳炎、鼻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左手感情线上的无名指下出现岛纹,说明左眼易患近视或各种眼疾;右手无名指下出现岛纹代表右眼易患近视或各种眼疾;两只手无名指下的感情线上都有岛纹,代表两只眼睛都可能有近视或各种眼疾。
在感情线上的小指下出现岛纹也是一样,出现在左手,左边耳朵易患中耳炎或耳鸣;出现在右手,右边耳朵易患中耳炎或耳鸣。
这类先天不足的孩子,容易出现听力下降、幻听。
如果同时有肾虚、肾寒及过敏性体质的青筋,谛∈焙蚓腿菀滓蛴靡┒ 贾露⑻ ο陆怠?· 后天营养不良手纹如果在手掌的下方出现纹路,多代表此人幼年时营养不良,消化、吸收功能不好,肾脏发育不够完善,长大后仍肾虚明显。
中医手诊图谱(图一)小小的一对手掌“泄露”身体的健康“秘密”。
现代统计学表明,人体有80%左右的健康信息可以直接从视觉中得到,手掌可以直观地反映诸多健康信息。
80%以上的常见并多发病均可以直接通过手诊获得。
手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可以随时照看,照镜子可以及时发现或抹去身上的“污点”,观察手掌气、色、形态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内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在替患者把脉的同时,可以对患者手掌的气、色、形态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
(掌部区域与脏腑对应图二、五)中国古老的《黄帝内经》以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网络脏腑肢节,沟通人体内外环境的通路,其功能在于:行血气、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因脏腑通过经脉、络脉、皮部和体表建立了联系,所以脏腑的功能活动和气血盛衰,可以从皮部反映出来。
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意思。
在诊断上就可以从人体外表的变化表现出来如:面色、舌象、体表的寒热等测知内在脏腑的功能状况。
脸上的纹是可以看病的,额上、眉间、唇边的皱纹变化、与内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把面纹、掌纹结合起来观察,可以进一步提高诊病的准确性。
脚掌上的皮肤特点和手掌上是一样的,所以观察脚掌上的纹也可以看病,只是脚上的神经系统没有手上丰富和反应灵敏。
脚掌的微循环也没有手掌丰富,而且皮肤也比手掌上的粗糙,观察起来极不方便,但在足底按摩治疗运用足穴压痛法诊病的还是很多的。
手掌是末梢神经的集中区;手的神经反应直接传到大脑,大脑的指令也可以直接迅速的传达到手上。
手与脑之间有精密的协调功能,手的活动直接调动着脑的思维反应。
手掌皮肤的敏感度较高,它对冷热软硬,干湿涩滑的感觉比任何部位都细微,这种丰富的末梢神经活动对掌纹的生成变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果微循环畅通,皮肤得到充分的濡养,掌纹就会显示出协调均匀的色泽。
如果微循环受阻局部濡养失调,掌面就会萎缩,局部就会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