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与地铁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21.37 MB
- 文档页数:72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指对地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的施工和验收过程进行规范的标准。
在我国,地铁作为一种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其施工和验收必须遵循相关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规范1. 施工准备在地铁隧道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地质勘察、设计文件审查、施工方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等。
此外,还需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施工方法地铁隧道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钻爆法、暗挖法、盾构法等。
不同施工方法应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例如,钻爆法施工应编制爆破方案,报批后方可实施;暗挖法施工应充分利用围岩自承作用,及时施工初期支护结构;盾构法施工应控制掘进速度,确保隧道质量和地层稳定。
3.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工程验收等。
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施工过程应遵循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工程验收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
二、验收规范1. 验收程序地铁隧道工程验收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
初步验收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竣工验收应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对整个工程进行综合评价。
验收程序应遵循相关规范,确保验收的公正、公平和权威。
2. 验收内容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方面。
具体包括:隧道结构完整性、防水效果、排水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供电与通信系统等。
验收时,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 验收结论验收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
验收合格的工程,应颁发验收证书,允许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三、违规处理对违反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
包括:责令停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追究刑事责任等。
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地下铁道》课程建设构思发布时间:2022-10-29T10:51:38.72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3期作者:曹权,谭冬莲,董文澎,刘振勇[导读]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曹权,谭冬莲,董文澎,刘振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铁道工程系,上海市 201418摘要: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地下铁道》是地铁技术人员培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根据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介绍了课程建设的目标、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以及课程建设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等,以期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创新的意识,树立为我国地下铁道建设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地下铁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人才培养截止2021 年 12月的数据报告显示,共有48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47条,运营里程7970公里,上海地铁总里程达到831公里(含磁浮线29公里),位于中国内地第一名,也是世界第一位。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基于此大背景,学校早在“十三五”规划中就将铁道工程专业作为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而《地下铁道》又是该专业的重要课程,因此探索建立高效的《地下铁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显得非常必要[1-2]。
1、课程建设目标本课程是铁道工程专业必修课。
通过系统介绍城市地下铁道的路网规划、线路设计、区间隧道、地铁车站、地铁设备、结构设计与计算、施工技术、盾构法隧道、沉管隧道、地下铁道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知识,使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具备从事与城市地铁与轻轨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的基本能力[3]。
旨在通过城市地下铁道规划、设计与施工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地下工程专业工程师爱岗敬业、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等基本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地下铁道的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具备从事与城市地下铁道与轻轨工程有关的设计与修建技术的核心能力。
一.地下铁道:简称地铁,亦简称为地下铁,狭义上专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捷运系统;但广义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可能也会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因此通常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
优点: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减少噪音: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
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
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减少污染:一般的汽车使用汽油或石油作为能源,而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
缺点:建造成本高:由于要钻挖地底,地下建造成本比建于地面高。
建设周期长:同样由于要挖地道,铺设铁轨,设备等等,以及各种调试工作。
地铁从开始动工到投入运营需要很长的时间。
前期时间长:建设地铁的前期时间较长,由于需要规划和政府审批,甚至还需要试验。
从开始酝酿到付诸行动破土动工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地铁对于雪灾和冰雹的抵御能力较强。
但是对地震、水灾、火灾和恐怖主义等抵御能力很弱。
建设条件:我国规定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可以考虑修建轻轨交通系统,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可以考虑修建地铁交通系统,或者两者相结合,具体要由城市的客运需求、经济实力和其它相关因素来决定。
1.1具有法定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任何城市在没有做好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之前就提出线路方案的项目建议书,将被认为是没有根据和不合法的(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使其有法律效应)。
1.2应有一定的客运量需求建设部有关文件规定,近期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达到1万人次时,可建设轻轨系统;当近期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达到4万人次时,才可建设地铁系统。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标准2018一、总则本标准是为了规范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高效,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结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二、术语本标准采用地铁工程通用的术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地下铁道工程:包括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土建、设备安装、装饰装修以及相关配套工程。
2. 明挖法:在地面露天开挖一定深度后,再进行基坑支护、防水处理、基础施工等方法的总称。
3. 矿山法:利用钻爆法开挖岩石,短台阶、台阶跳挖等爆破方法进行施工的总称。
4. 盾构法:使用盾构机械,在地下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撑保护下进行土体开挖、出渣和衬砌等作业的总称。
5. 沉管法:将预制好的管段在地面进行连接,浮运到隧址位置,下沉到预定位置固定的总称。
三、基本规定1.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2. 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环境调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4.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工人和行人的安全。
5. 工程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并按照规定进行质量保修。
四、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和现场准备工作。
2.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
3.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机具等物资。
4. 安排好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和生活设施。
五、安全风险控制1. 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方案,明确安全风险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测量控制方法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铁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环节城市交通压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为保障地铁轨道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高度重视施工测量工作,减少测量误差,提高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测量引言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形式,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无污染、不干扰地面交通等诸多优势。
轨道作为直接承受列车荷载的载体,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运营的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为满足运营及后期提速要求,轨道必须要有较高的平顺性和精确的几何尺寸,轨道施工测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特点1.1地下铁道测量内容多,比较困难和复杂地下铁道通过城市,高楼林立,街道狭小,车水马龙,地质复杂多变,隧道较浅(约13-20m深)引起地面形变,给测量工作尤其向隧道内传递三维坐标带来很大困难.除施工测量、贯通测量等项外,还有地面与地下变形监测、车辆段测量及特殊测量(如托换桩测量等)。
1.2区间隧道短并与车站贯通,贯通测量严格地下铁道建设往往是许多车站与区间隧道(长度约700-1500m)同时开工,车站(长度约200-280m)多数采用明挖法或盖挖法,区间隧道未打通前,车站可能已经修成并打了站台板,区间隧道采用矿山法或盾构法开挖,除少数区间贯通外,一般是单向掘进,即由一个车站向另一个车站掘进,并与车站轴线贯通一方轴线已固定(车站土建竣工),另一方掘进中已衬砌(尤其是盾构段),因此双方施工中线于车站端的贯通要求是很严格的,测量工作要保证万无一失。
由于结构内安装多种设备,净空限界较地面铁路更严。
1.3整体规划和分期建设,测量保证各条线路准确衔接地下铁道投资大、建设工期长,因此一个大城市地铁建设根据客流量先作总体规划,设计若干条线路,分期建设,全部完成需10年以上。
测量工作既要考虑整体,又要考虑局部,不仅沿每条线路独立布设控制网,而且在线路相交又地方,有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相重合,保证各条线路的准确衔接。
地铁施工分类abc地铁建设ABC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单轨交通等统称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它具有运量大。
速度快。
噪音小。
污染轻。
能耗低等优点。
因此从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都在纷纷发展以轨道交通方式为骨干的城市客运交通网络。
城市地下铁道是一种大运量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在大城市的客运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从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第一条地下铁道至今,世界上已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城市修建了约5000公里的地下铁道。
不少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东京、莫斯科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地铁线网,运量占交通量的50%以上。
在我国,北京地铁1969年首先开始运营,20多年里,运量增长了60多倍。
目前,上海地铁1号线和广州地铁1号线已相继建成并开始运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南京地铁建设项目也已通过国家的评估,并正式立项。
城市地铁的优点地铁作为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具有以下优点:运量大,其单向运输能力通常每小时大于4万人次。
速度快,时间准,旅行速度为每小时35一45公里,为公共汽车的2~3倍。
干扰小,在地下运行不受气候、地面行人和车辆的干扰。
可保证安全,地铁本身不但具有很高的安全率,而且使地面的交通拥挤现象减缓,使其他交通工具和行人安全率增大。
专家曾就巴黎交通工具死亡事故的安全率进行比较,如地铁的安全率为100%,自行车为1.7%,市内摩托车为0.5%,私人小汽车为2%,市内公共汽车、无轨车和有轨电车各为8%。
能耗低,无废气污染,乘车舒适,对城市噪音污染轻,满足了市民对生存环境质量和时间速度的要求。
保存了有限的地面空间,可更合理地利用地面作为商业区和工业区。
城市地铁车辆及设备的国产化地铁车辆是地下铁道运输中直接为旅客服务的工具。
为旅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但由于地铁是一个快速的运输系统,每天要接触几十万、上百万的乘客,这些乘客最关心的安全、准时,所以车辆及设备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地铁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布置和安全管理:建筑布置应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保证施工安全和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干扰。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基础工程:地铁工程要求基础工程的质量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选址、基坑开挖、清理、土方回填、建筑施工、压实等过程。
需要施工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对应的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地下水处理等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主体结构施工:地铁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精度高,质量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主要包括隧道、地下车站、通风与空调系统、供、排水系统施工等工序。
需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美观度。
4、系统集成测试:地铁系统集成测试是确保地铁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后一道工序。
系统测试主要包括车辆、电气、信号和通讯理器、火灾报警、安全监控系统等测试,确保所有系统的设备、软件等能够互相协调。
5、验收标准:地铁工程竣工验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通常需通过验收检测方可投入日常生产和运营。
验收项目包括施工记录、图纸、材料检测、试验报
告、技术规范等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通车。
总之,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和验收标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要求实施,保证地铁安全、稳定、健康的运营,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标准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地下铁道作为一种大运量、高效率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加强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完善施工技术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地下铁道工程的施工。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同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和定义1. 地下铁道: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的大运量或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线路通常设于地下结构内,也可延伸至地面或高架桥上。
简称地铁。
2. 工程自身风险:因工程结构特点、地质条件或施工活动等影响可能导致工程结构本体受损或可靠度降低的安全风险。
3. 周边环境风险: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重要管线、建(构)筑物、既有运营轨道交通或铁道、城市高等级道路、桥梁、水体等,因工程施工活动导致工程自身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引发周边环境破坏或受损的安全风险。
4. 风险预警:在潜在风险事件或其他需要时,提前发出警示,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失。
三、基本要求1. 施工组织与管理(1)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2)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等内容。
(3)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2. 工程质量与验收(1)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3)工程验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1)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安全。
(3)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周边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技术要求1. 土建工程(1)隧道开挖应采用合理的开挖方法,确保开挖面的稳定。
(2)初期支护结构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尺寸等因素进行设计,确保隧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