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框架剪力墙设计说明-上海
- 格式:doc
- 大小:157.50 KB
- 文档页数:6
山 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第47卷第8期2 0 2 1年4月Vol. 27 Nv. 3Ape. 2021• 67 •DOI : 10. 13719/j. cnki. 1009-6825.2021.28.024结合某装配式高层剪力墙结构谈连梁剪压比超限周易凯(上海诚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67 )摘 要:连梁是联肢剪力墙共同发挥抗侧力作用的关键部件。
连梁的剪压比超限会极大地影响剪力墙结构在抵抗地震作用时变形耗能的能力。
从导致连梁剪压比超限的原因入手,对连梁剪压比超限问题提出了几种解决办法并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连梁,剪压比超限,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U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25 (2021 )08-4067-471 概述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小区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小区公 共绿化面积大,竖向结构构件与建筑隔墙融合度高等诸多 优点,这些都能给小业主带来更佳的日常居住体验,所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选择采用剪力墙这一结构体系。
连梁设计是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中独具特色的一环。
剪力墙结构刚度比较大,剪力墙的弹性形变能力较弱,延性 较差。
因而如果在设防抗震级别的地震作用下仅仅靠剪力墙的弹性变形来耗能,就会使得剪力墙的截面设计得很大。
这样做既不满足开发商的经济效应也不适合小业主的日常使用。
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中率先进入塑性的构件,承担着剪力墙结构在遭遇中震,大震的情况下塑性耗能的关键 角色,进而保护了作为竖向力主要受力构件的剪力墙不过 早地发生塑性破坏,所以连梁也被称为剪力墙结构抵抗地震力的第一道防线。
连梁在中震,大震作用下能满足塑性变形耗能的同时也需要满足小震不坏的要求。
这就要求连梁在多遇地震及风荷载工况作用下,保持在弹性受力阶段。
连梁的剪压比超限意味着连梁有剪切破坏的倾向。
如果连梁发生了剪切脆性破坏,其会迅速失效,根本无法进入 塑性耗能阶段便已经退出工作。
七q ī号h ào 楼l óu 砼t óng 结j i é构g òu 总z ǒng 说shu ō明m ín一、 概述:1.1、 设计依据:除设计另行注明者外,均按建筑工程现行规范、初步设计审批文件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2、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规程进行设计,主要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 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2; 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国家其他规范、设计条例、规定。
1.3、 本工程建筑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等级标准见下表:设计等级标准抗震设防分类 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结构环境类别地上为一类:地上露天构件、雨蓬、阳台、地下为二类结构使用年限 50年 黄土地区建筑物分类结构安全等级二级1.4、 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抗震墙抗震等级 一级 场地类别 Ⅱ类 抗震设防区划 特殊荷载 框架抗震等级 二级有关结构抗震的构造措施应按上述1.2、1.3条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取用。
1.5、 本工程设计未考虑冬季施工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施工规范自定。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规定的各项施工及验收规范,如按施工规范规定对跨度较大的梁、板起拱等。
1.6、 本工程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本说明是与国家标准图集《砼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相配套的总说明。
结构构件的构造均按图集中相应等级采用,图集中未表示部分按本说明采用,本说明与图集规定有出入时,应以本说明为准。
1.7、 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遇到的纠结问题8条归纳(解答版)01问题一关于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需要提高一级采用的疑问。
问题描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7.1.2中第3条提到“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本规程表4.8.0规定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但是我翻遍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没有提到关于短肢剪力墙需要提高抗震等级的条文?是不是新规范取消了这条规定?同事也说送审的短肢剪力墙计算数据中没有提高抗震等级,送审回复也没要求改。
解答:条文说明7.2.2“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不再提高,但在第2款中降低了轴压比限值”这个跟老版的高规不同。
02问题二设计上剪力墙连梁是否与有梁板的梁表示在一起?解答:连梁的定义连梁: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剪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
连梁具有一般跨度较小(通常跨高比小于5)、截面大,且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
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
连梁、次梁、框架梁的区分:通常情况框架梁是框架结构中柱与柱之间的梁;次梁就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墙与墙之间的梁,框架梁是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构件;连梁是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
框架梁是由柱子支撑梁来承重的构件,上部荷载直接由梁承重,再由梁将荷载传达到柱子上;连梁是将荷载由连梁传递至墙体。
从外形上来说,一般框架梁的跨高比大于5;而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
03问题三剪力墙钢筋是否要求抗震,能否结合相关规范说一下?解答:剪力墙结构是有抗震等级区别的,但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GB50011-2001到更新了的GB50011-2010上,从来没有条文规定剪力墙的钢筋必须满足代E字的钢筋指标(关于“屈屈比”、“屈强比”、“最大拉力下伸长率”)。
楼主若查GB50011-2010不方便,先传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2条(强条)的图片,仔细琢磨。
12层学生宿舍楼(框架——剪力墙构造)建筑构造设计:1、外墙:各种轻质砌块(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200mm)——目:轻质、保温、隔热。
外侧加砌瓷砖墙面——目:为避免墙体受水,影响墙体隔热、保温性能。
梁截面为矩形。
2、内墙:(除剪力墙外)依照使用规定,初选: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160mm)3、高层建筑女儿墙普通为较高,为了保证其稳定,需在上端设钢筋混凝土圈梁且与主体构造有可靠拉结。
构造设计:1、高层主体构造沿房屋纵向采用8m柱步,层高一律为3.2m.2、楼层平面采用近矩形平面——实现对称。
3、楼层总长为L=40000mm=40m<65m(不超过现浇框架——剪力墙构造伸缩缝最大间距,因此不需设伸缩缝。
)4、总高H=42.5m ,总宽=18m ,H / B=2.36<5.0 ,从而可保证构造设计合理状况下房屋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抗侧移刚度是可以满足规定。
5、恰当时候要用桩基本,由于桩基本沉降较小,因此普通可不设沉降缝恰当时候要用箱基本。
(箱基本底至自然地面距离不少于H / 12)因此至自然地面距离L>H / 12.=42.5 / 12=3.556、各楼层均采用现浇整体式楼盖。
构造基本尺寸拟定及截面几何特性:1、框架:①框架梁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级别:本设计横向框架梁跨度只有一种:6m.梁高按:L / 8 —— L / 12 ,梁宽按:h / 2.5 —— h / 2 因此:横向连系梁取:mm mm h b 650300⨯=⋅纵向连系梁取:mm mm h b 700300⨯=⋅框架梁混凝土级别强度: 1 —— 8层:C30 9 ——13层:C25 ② 框架柱截面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级别:依照本设计实际状况:初步选用:2/15m kN q k =。
(对于各种不同用途和构造体系高层建筑该楼层总荷载约变化在2/1810m kN q k --=)各层柱混凝土级别:1 —— 8层 C409 ——13层 C30 (13层为电梯房、水箱房)由于各跨与各柱距都同样,并且可以以为边柱与中柱受力相称。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天津市xx区10号地西部,该地段南临xx大街。
主要功能地上为综合办公用房,地下为停车库和餐饮用房。
建筑的长为,宽为,总高度为。
地上17层,地下2层。
1~4层层高为,5~17层为,18层为;地下一层层高为,地下二层为。
主要结构跨度为、和。
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2.设计依据2.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自然条件:2.2.1.基本风压为m2(n=50);2.2.2.基本雪压为m2(n=50);2.2.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根据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2011-11-28提出的《建设发展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号KC2011E373)进行结构初步设计。
2.4.建设单位提供的人防设计批复文件等书面要求。
2.5.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的批复文件。
2.6.本工程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如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8)《天津市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规程》(DB/T29-176-201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3.建筑分类等级3.1.建筑分类等级见表。
表建筑分类等级4.主要荷载(作用)取值4.1.楼(屋)面活荷载见表。
表活荷载标准值注:其他未列项目见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
某超限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与抗震分析摘要:在超高层住宅建筑中,剪力墙结构为其主要的结构形式。
合理布置剪力墙,能够使超高层建筑具有更强的抗震性、舒适性和安全可靠性。
一般对于建筑高度100m以内的建筑,剪力墙布置较为简单,主要是根据建筑所需的内外墙布置,适当将这些砌体墙在合适的位置改成剪力墙,既满足建筑功能又满足结构安全需要即可。
但对于超高层建筑,尤其超限高层,由于建设方追求户型的品质,结构高宽比远大于规范值,又要求户内剪力墙尽量的薄,这就给我们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
下面就以武汉绿城·黄浦湾项目1#楼为实例介绍一下超高层住宅结构剪力墙设计及抗震分析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超限高层、性能目标、剪力墙、弹塑性时程1、工程概况武汉绿城·黄浦湾项目坐落武汉江岸区二七滨江商务区。
项目总占地面积47954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384674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9997㎡,地下建筑面积88997㎡;综合容积率5.84。
拟建建筑含6栋169.9米的超高层;3栋140米超高层;2栋100米以下高层。
本工程 1#楼地下二层,地上层数为 51 层,房屋高度为 169.90m,建筑面积24914m2,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属于 B 级高度建筑,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2015 版)要求须进行结构抗震专项审查。
1#楼超限情况见下表:2、结构布置及设计理念1#楼结构标准层布置根据上图及结构超限统计表格可以看出,本工程建筑高度169.9m,接近《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中对6度区B级剪力墙结构高度限值(170m),结构等效高宽比8.6,超规范限值(规范限值)约45%,且该建筑位于长江边,按规范地面粗糙度取B类,风荷载较大,结构层间位移角受风荷载控制。
本工程属于江景豪宅,建筑开间较大,且要求户内剪力墙不能做的太厚(厚度不大于300mm为宜)。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又能满足结构计算指标的要求,本工程设计时,在剪力墙布置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建筑四周剪力墙加厚,按400~500mm控制,增强结构整体抗扭及抗侧能力,以满足规范位移比、位移角及刚重比等要求;(2),建筑图中A轴与M轴面需要大开间,不能设置较长的横向墙肢,为解决结构抗侧刚度不足问题,跟建筑专业协商,在阳台部位将剪力墙加厚,形成一个大端柱带一段墙肢的结构型式,既增加结构抗侧刚度,又能减小户内剪力墙厚度。
第1篇一、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项目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XX平方米。
建筑高度为XX米,层数为XX层,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工程主要包括住宅、商业、地下车库等部分。
本设计说明针对住宅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二、设计原则1. 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2. 保障建筑安全、适用、经济、美观;3. 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使用效率;4.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5. 注重施工可行性。
三、建筑设计1. 建筑布局:住宅部分采用南北朝向,以利于采光、通风和日照。
住宅单元设计为两梯四户,保证居住舒适度。
2. 户型设计:住宅户型多样,包括一室一厅、两室一厅、三室两厅等多种户型。
户型设计注重实用性,充分考虑居住者的生活习惯。
3. 建筑外观:住宅外观简洁大方,采用现代设计风格。
外墙材料选用环保、耐候性好的材料,确保建筑寿命。
4. 室内装修:室内装修采用环保材料,注重空间感、舒适度及实用性。
四、结构设计1. 结构形式:住宅部分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 框架设计:框架柱截面尺寸为XX×X Xcm,梁截面尺寸为XX×XXcm,满足荷载要求。
3. 剪力墙设计:剪力墙厚度为XXcm,以满足抗震和抗侧力要求。
4. 基础设计: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满足承载力要求。
五、设备设计1. 供水:住宅采用市政供水,室内采用分户计量,保证供水安全。
2. 供电:住宅采用市政供电,室内采用分户计量,满足用电需求。
3. 供气:住宅采用市政天然气,满足生活需求。
4. 通风:住宅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设置机械通风。
5. 电梯:住宅设置两部电梯,分别服务于住宅和地下车库。
六、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 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施工噪音和扬尘。
3. 施工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杜绝安全隐患。
4.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进度。
5. 施工过程中,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方利益。
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设计说明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常见的结构设计方案,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
该结构体系通过在建筑的核心区域设置剪力墙来承担水平荷载,并通过柱子和梁等构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
下面是对该结构体系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说明。
1.结构布局2.剪力墙布置剪力墙的布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在建筑的主方向上,以增加抗震性能。
-剪力墙应沿建筑的周边布置,以形成闭合的结构体系,提高整体刚度。
-在剪力墙的布置上应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内部空间布置。
3.剪力墙尺寸和厚度剪力墙的尺寸和厚度应根据结构设计和抗震要求确定。
通常剪力墙的厚度取砌块的整数倍,一般不小于200mm,并且应满足规范中的抗震要求。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剪力墙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等方面。
4.剪力墙的定位和连接剪力墙与其他结构构件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在剪力墙与结构构件的连接处应设置适当的加劲构件或连接板,以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5.结构构件的设计在剪力墙结构体系中,除剪力墙外,还需设计相应的柱子、梁等结构构件。
这些构件的尺寸和强度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以保证整个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柱子和梁的布置柱子和梁的布置应考虑到荷载的传递和分配,以及剪力墙的支撑作用。
在布置时应避免柱子和梁之间的太大间距,以减小剪力墙的跨度,提高其承载能力。
7.抗震设计在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抗震设计要求结构满足规范中的抗震要求,并进行抗震分析和验算。
设计中应考虑到剪力墙的连接和构件的强度、刚度等因素,以确保建筑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安全性。
8.施工和施工质量控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特别是对于剪力墙的施工要严格控制。
对于剪力墙的砌筑、加固和连接等工序应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总结: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常见的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在建筑核心区域设置剪力墙来承担水平荷载,并通过柱子和梁等构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整体规定◆A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60m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30、120、100、80m,9度抗震时不宜采用A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度、7度、8度抗震时,将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9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说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B级高度乙类、丙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全部落地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80、170、150、130m部分框支剪力墙——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150、140、120、100mB级高度甲类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6度、7度抗震时,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级后,按乙类、丙类建筑采用8度抗震时,应专门研究◆结构的最大高宽比:A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时,分别为6、6、6、5、4B级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时,分别为8、7、7、6◆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考虑非承重墙的刚度影响,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取值0。
9~1。
0◆平面规则检查,需满足:扭转:A级高度——B级高度、混合结构高层、复杂高层—-楼板:有效楼板宽≥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开洞面积≤该层楼面面积的30%无较大的楼层错层凹凸: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竖向规则检查,需满足:侧向刚度: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相邻下一层的25%楼层承载力:A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宜)≥相邻上一层的80%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应)≥相邻上一层的65%B级高度——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应)≥相邻上一层的75%(说明: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受剪承载力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竖向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不得由水平转换构件(梁等)向下传递◆水平位移验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角≤1/120◆舒适度要求: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建筑,按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的最大加速度限值为:住宅、公寓0。
结构方案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华阳28号街坊地块,基地西临凯桥绿地,南靠延安路,东临种德桥路,北向单行道昭化路。
基地面积16516平方米,属于商业用地。
拟建项目建筑面积66036平方米,建筑限高60米。
整栋建筑是由主体办公塔楼和商业裙房组成的综合性办公建筑。
地下3层,构成一个超大整体,地下二、三层主要功能为地下车库和设备机房,地下一层为停车及地下局部创意空间,与设计的凯桥绿地的下沉广场相连,引入采光的同时保证疏散。
地上一至二层为主要商业裙楼,环绕布置于地块之中;地上由两栋约60m高塔楼及两栋4~5层裙房组成,塔楼的主要功能为办公,裙房的主要功能为商业和小型办公。
建筑总平面见下方附图。
建筑总平面图二、设计依据1.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局部修订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上海市规范、规程及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2013)2.其它依据需业主另行委托岩土工程勘察,并提供相应勘察报告。
三、建筑分类等级1. 设计基准期以及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为二级;3.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4.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5. 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楼设计内容简介本工程为五洲家园高层住宅楼设计。
此题目为真题,模拟设计,通过对此工程的设计,来完成具有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的毕业设计任务。
本设计的建筑为十层,建筑面积为4934.84m2。
按7度抗震设防,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剪...<p >内容简介</p><p >本工程为五洲家园高层住宅楼设计。
此题目为真题,模拟设计,通过对此工程的设计,来完成具有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的毕业设计任务。
本设计的建筑为十层,建筑面积为4934.84m2。
按7度抗震设防,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楼板及屋面现浇,室内地面为瓷砖地面,厕所为缸砖地面。
屋面防水层为PPC乙丙多层复合防水卷材,并设有保温层和隔气层。
内墙采用200厚陶粒空心砌块砌筑,普通摸灰; 外墙采用400厚陶粒空心砌块砌筑,装饰为贴瓷面砖。
内部设有两部楼梯和两部电梯,在楼梯间和电梯间布置剪力墙,为增加整体刚度,考虑在底部设置加强区。
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
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的计算部分以手算为主,并结合平面框架分析程序PKPM进行框架的计算。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关键词:建筑外观、结构形式、施工组织设计</p><br /><p >文件组成及目录<p class='Lqv317'></p> </p><p ><p>摘要<br />Abstract<br />1 绪论 1<br />1.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1<br />1.2 设计的目的、意义 1<br />1.3 设计任务 1<br />1.4 设计基本要求 2<br />2 建筑设计 2<br />2.1 总述 2<br />2.2 平面设计 2<br />2.3 剖面设计 2<br />2.4 立面设计 2<br />2.5 经济技术指标及建筑设计总说明 2<br />3 结构设计 3<br />3.1 工程概况 3<br />3.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3<br />3.2.1 梁、板的截面尺寸 3<br />3.2.2 柱截面尺寸 3<br />3.2.3 剪力墙的布置 4<br />3.2.4 计算简图 4<br />3.3 重力荷载计算 5<br/>3.3.1 屋面荷载 5<br />3.3.2 楼面荷载 5<br />3.3.3 梁、柱、墙、门、窗、楼梯重力荷载 6<br />3.3.4重力荷载代表值 8<br />3.4 剪力墙、框架、连梁刚度计算 8<br />3.4.1 剪力墙刚度计算 8<br />3.4.2 框架剪切刚度计算 12<br />3.4.3 连梁的约束刚度 14<br />3.4.4 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的计算 16<br />3.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 16<br />3.5.1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 16<br />3.5.2 水平地震作用 16<br />3.6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 18 <p class='Lqv317'></p> <br />3.6.1 位移计算与验算 18<br />3.6.2 总框架、总剪力墙的内力计算 18<br />3.6.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构件的内力计算 21<br />3.7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计算 26<br />3.7.1 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 26<br />3.7.2 荷载计算 29<br />3.7.3 内力计算 32<br />3.8 作用效应组合 36<br />3.8.1 结构抗震等级 36<br />3.8.2 框架梁弯矩和剪力设计值 36<br />3.8.3 框架柱弯矩、轴力及剪力设计值 40<br />3.8.4 剪力墙弯矩、轴力及剪力设计值 44<br />3.8.5 连梁弯矩及剪力设计值 45<br />3.9 构件截面设计 47<br />3.9.1框架梁 47<br />3.9.2 框架柱 48<br />3.9.2剪力墙 51<br />3.9.4 连梁 53<br />4设计概算 55<br />5 施工组织设计 68<br />5.1 工程概况 68<br />5.1.1 建筑特点 68<br />5.1.2 结构特点 68<br />5.1.3 水文地质状况 68<br />5.1.4 气候条件 69<br />5.2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69<br />5.2.1 现场准备 71<br />5.2.2 技术准备 71<br />5.3 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技术组织措施、文明施工和环保化施工 72<br />5.3.1 测量定位 72 <br />5.3.2 施工工艺流程 72<br />5.3.3 钢筋工程 72<br />5.3.4 模板工程 74<br />5.3.5 混凝土工程 75<br />5.3.6 砌筑工程 76<br />5.3.7 屋面工程 76<br />5.3.8 架子工程 77<br />5.3.9 装饰工程 78<br />5.3.10 门窗工程 78<br />5.3.11 文明施工 78<br />5.3.12 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 79<br />5.4 季节性施工措施 80<br />5.4.1 雨季施工的保证措施 80<br />5.4.2 冬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80<br />5.4.3 冬期施工分项工程施工措施 81<br />5.5 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以及环境污染防护等措施 81<br />5.5.1 质量措施 81<br />5.5.2 安全措施 82<br />5.5.3 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 84<br />5.5.4 成品保护措施 84<br />5.6 降低成本措施 85<br />5.6.1 材料管理 85<br />5.6.2 机械管理 85<br />5.6.3 资金管理 86<br />5.6.4 技术措施 86<br />5.7 施工总平面图 86<br />5.7.1 主体施工平面图 87<br />5.7.2 装修施工平面图 88<br />6 结语 89<br />参考文献<br />致谢<spanclass='Lqv317'></span> </p><p><br />建筑图:<br />建施01:南正立面.DWG<br />建施02:一层平面图.DWG<br />建施03:I-I剖面图.DWG` <br />建施04:标准层平面图.DWG<br />建施05:十层平面图.DWG<br />建施06:北正立面.DWG </p><p><br />结构图:<br />结施01:首层结构布置图.DWG<br />结施02:第六层结构布置图.DWG<br />结施03:一层板配筋图.DWG<br />结施04:六层板配筋图.DWG<br />结施05:0.000-2.800梁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6:14.400-17.3000梁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7:0.000-2.800柱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8:14.400-17.300柱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9:标准层剪力墙配筋图.DWG<br /> <p class='Lqv317'></p> </p><P></P><p>数码时代下我国新闻摄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题报告+毕业论文8500字)<br />摘要<br />当代社会,视觉文化己经在全球迅速兴起,技术上出现了数码技术。
结构设计总说明(一)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市**大街北侧,花园北路西侧,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十一层以上为闷顶层,闷顶层屋面为不上人坡屋面。
地下一层高为2.90m,一至十八层层高高2.90m,上为闷顶层、层高为0.40~4.20m。
本工程东西总长61.580m,南北总宽15.60m,室内外高差为0.45m,自室外地坪算起的房屋总高度为34.45m,建筑组团总平面详结施-02。
2、住宅北侧为单层地下车库(平面位置示意详结施-02),地下车库与住宅楼北侧地下室直接相连。
连接处设沉降后浇带解决单体之间不均匀沉降问题。
沉降后浇带平面定位详车库结构平面图。
3、本工程±0.000对应的绝对标高为211.20m。
4、结构型式:上部结构;剪力墙结构;基础型式;筏板基础。
二、建筑安全等级及使用年限: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o=1.0,建筑场地类别为Ⅰ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25s;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结构抗震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3、未经设计许可或技术鉴定,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三、设计依据:1、自然条件:1.1基本风压:W o为=0.45KN/m2,地面粗糙程度类别:B类;基本雪压:S o为=0.30KN/m21.2由**市规划测绘设计院提供的《****凯旋城四期式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2010-K102、设计使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准永久值系数详表一(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载);墙体荷载取值详表二。
表一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准永久值系数表二墙体荷载取值3、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4、标准图集:钢筋混凝土过梁L03G303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04G36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修正版)(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一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1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06G101-6 地沟及盖板02J331(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3G101-2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构造详图L03G323 (筏形基础)04G101-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L06J125 5、设计计算程序:5.1PMCAD(2007.08版)—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5.2SATWE(2007.08版)—多层及高层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结构整体计算)5.3JCCAD(2007.08版)—独基、条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桩基础和筏板基础设计软件四、结构材料及耐久性要求:1、主要结构材料详表三(详图中另有说明者除外):表三主要结构材料3、环境类别及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3.1基础、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露天构件为二b类;厨房、卫生间、屋面为二a类,其余为一类。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一般原则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结构布置除应符合其各自的相关规则外,其框架和剪力墙的布置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构件之间不宜采用铰接。
抗震设计时,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
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的梁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一般按照“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的原则布置:①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两侧不宜同时设置剪力墙。
②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③剪力墙布置时,如因建筑使用需要,纵向或横向一个方向无法设置剪力墙时,该方向可采用壁式框架或支撑等抗侧力构件,但是,两方向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值应接近.壁式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考虑。
④剪力墙的布置宜分布均匀,单片墙的刚度宜接近,长度较长的剪力墙宜设置洞口和连梁形成双肢墙或多肢墙,单肢墙或多肢墙的墙肢长度不宜大于8 m.每段剪力墙底部承担水平力产生的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剪力的40%。
⑤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区段内.房屋纵向长度较长时,不宜集中在两端布置纵向剪力墙,否则在平面中适当部位应设置施工后浇带以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影响,同时应加强屋面保温以减少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⑥楼梯间、竖井等造成连续楼层开洞时,宜在洞边设置剪力墙,且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不宜孤立地布置在单片抗侧力结构或柱网以外的中间部分。
⑦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应满足楼盖平面刚度的要求,否则应考虑楼盖平面变形的影响。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宜设计成周边有梁柱(或暗梁柱)的带边框剪力墙。
纵横向相邻剪力墙宜连接在一起形成L形、T形及口形等,以增大剪力墙的刚度和抗扭能力.(4) 在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项较长的建筑中,其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①横向剪力墙沿长方向的间距宜满足表4—18 的要求,当这些剪力墙之间的楼盖有较大开洞时,剪力墙的间距应予减小.②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两尽端。
第四章结构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真如城市副中心启动区A3~A6地块之一的A5地块工程,工程的建设基地范围:曹杨路东、铜川路北、规划路西、礼泉路南。
建筑主要功能为商业、办公、酒店、相关配套设施(含轨道交通出入口)、文化设施。
部分地下三层兼为人防地下室,由建设方委托专项设计公司进行人防部分设计。
地下室概况除11#地铁50米保护范围内地下室、以及5#楼和6#楼地下室为二层、东侧公共通道处局部为地下二层外,其余地下室为三层,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为商业,地下三层为车库。
B1层设有大型的下沉式广场与露天的地下步行街。
地下室南北向长度约280米,东西向长度约190米。
地上主要建筑物为6幢高层塔楼,1幢4层的沿街多层商业建筑,地上建筑物共用一个大地盘地下室。
建设开发分期进行。
本次初步设计范围为5#公寓式办公楼、6#公寓式办公楼以及部分外扩的地下建筑。
(塔楼外边线至地下室外墙或地下室临时墙之间的范围)二、设计依据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上海市五十年一遇基本风压0.55kN/m2; 一百年一遇基本风压0.60kN/m2 ;2)基本雪压上海市五十年一遇基本雪压0.20kN/m2; 一百年一遇基本雪压0.25kN/m2;3)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7度;3.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4.批准的方案阶段的设计文件;5.结构设计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1)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JB50108-200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质[2008]216号);2)上海市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GJ 08-9-200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 08-11-1999);《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筒体结构设计规程》(DGJ 08-31-2001);6 .建设单位提供的《上海市普陀真如副中心A3~A6地块发展项目之A3~A6地块(初勘)》地勘报告,工程编号:2008-G-038-3。
三、建筑分类等级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2.地基基础(包括桩基)设计等级甲级;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5、6#楼为丙类建筑;4.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5、6#楼框架与剪力墙均为二级;5.地下室防水等级见建筑设计说明;6.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见建筑设计说明。
7.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室内正常环境为一级;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属于二a类。
四、主要荷载(作用)取值1.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卧室、客厅: 2.0KN/M2厨房: 2.0KN/M2卫生间: 2.0KN/M2门厅、电梯前室: 2.0KN/M2阳台: 2.5KN/M2商业用房: 3.5KN/M2设备用房 7.0KN/M2电梯机房 7.0KN/M2疏散楼梯 3.5KN/M2上人屋面 2.0KN/M2不上人屋面 0.5KN/M2绿化活载 3.0KN/M2地面消防车道 20或35KN/M22.风荷载W=0.55kN/m2 ,地面粗糙度C类;3.雪荷载S=0.20kN/m2;4.地震作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Ⅳ类(Tg=0.9s);5.地下室水浮力抗浮承载力验算时,取地下水水位距地面0.5m;抗压承载力验算取地下水水位距地面2.0m。
五、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1.结构缝的设置塔楼与周边的地下室整体相连,不设置永久的沉降缝。
2.地下室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说明1)5#楼楼宇东西方向长49.62米,南北方向长20.41米,高度99.95米。
楼宇的长宽比为2.43、高宽比为4.39。
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
上部结构平面基本规则,除电梯孔外,局部楼层因建筑布局有局部孔洞, 将采取板厚加厚和配筋加大方式予以加强。
地下二层~地上三层为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层,高度为22.75米。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墙。
底层以下塔楼区域剪力墙厚度为500mm。
底层楼板厚130mm,二层楼板厚120mm,三层楼板厚120mm,屋顶层楼板厚130mm, 其它各层楼板厚100~120mm。
地下二层顶盖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其楼板厚取180mm。
2)6#楼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
上部结构平面不规则,东西方向长约33米,南北方向长为约34米。
平面内有开大孔洞情况,将采取板厚加厚和配筋加大方式予以加强。
地下二层~地上三层为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层,其中地面首层以下塔楼区域剪力墙厚度500mm。
一层楼板厚130mm,二层楼板厚120mm,三层楼板厚120mm,屋顶层楼板厚130mm,其它各层楼板厚100~120mm。
地下二层顶盖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其楼板厚180mm。
3)外扩地下室外扩地下室采用典型的框架结构体系,地面首层板厚200,地下一层180,地下二层板厚900。
临时挡土墙采用直径950mm排桩,与后期地下室连通时凿去。
4).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1、地下室的下沉广场与地下步行街区域将考虑温度作用产生的影响,首层结构楼板将考虑抵抗侧向力荷载。
2、6#地下公共通道挡土墙水压推力的传递通过抗侧力结构的布置来实现。
5) 外扩地下室的抗浮措施;外扩地下室将采用筏板加抗拔桩的基础形式。
6) 施工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施工中应考虑设置临时支撑系统,以保证后期临时结构凿除不影响主体结构受力。
六、地基基础设计1.工程地质和水文概况根据本工程岩土地质初步勘察报告:(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吴淞高程)一般在2.84~4.47m之间。
地貌形态单一,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
(2)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经勘察揭露,地基土在150.35m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属第四系河口~滨海、浅海相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以及砂性土组成。
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可划分为15个主要层次,各土层层厚与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表1 各土层层厚与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3) 地下水类型与地下水及土、水腐蚀性分析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孔隙水按水理特征可划分为潜水含水层、承压含水层。
拟建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4)场地地震效应、液化判断、抗震地段划分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所属的设计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Ⅳ类。
拟建场地浅部软土剪切波速大于90m/s,一般可不考虑场地地震软土震陷影响。
在设防烈度为7度时,可不考虑地基土地震液化影响。
经勘察,本场地虽无大面积暗浜及液化土层分布,但大部分位于“古河道”分布区,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有关规定,拟建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设计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2.基础选型1) 5号楼地基采用桩筏基础,主楼下筏板厚度为1600mm,与主楼相连的两层地下室筏板厚度为900mm,高差之间采用放坡连续。
由于主楼及与主楼相连的两层地下室垂直荷重相差很大,且与后期开发的项目对变形要求相对较高,故根据初探报告选择第9 1层粉细砂为桩基持力层。
该层静力触探Ps平均值为11.66Mpa,标贯入击数N平均值大于50击,土性佳,为较适宜的桩基持力层。
桩采用Ф800孔底注浆的钻孔灌注桩,桩长49.50m,桩顶入基础筏板0.100m。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为5100KN、设计值为6350KN,并在桩端注浆2000~3000Kg(注浆水泥采用P32.5)。
2) 6号楼地基采用桩筏基础,主楼下筏板厚度为1600mm,与主楼相连的两层地下室筏板厚度为900mm,高差之间采用放坡连续。
由于主楼及与主楼相连的两层地下室垂直荷重相差很大,且与后期开发的项目对变形要求相对较高,故根据初探报告选择第91层粉细砂为桩基持力层。
该层静力触探Ps平均值为11.66Mpa,标贯入击数N平均值大于50击,土性佳,为较适宜的桩基持力层。
桩采用Ф800孔底注浆的钻孔灌注桩,桩长46.50m,桩顶入基础筏板0.100m。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为4960KN、设计值为6200KN,并在桩端注浆2000~3000Kg(注浆水泥采用P32.5)。
3) 外扩地下室外扩地下室采用筏板加抗拔桩的基础形式。
抗拔桩采用灌注桩直径为650mm,扩底端直径为1100mm,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设计值1600KN,桩端持力层为81层粉质粘土。
基础筏板的厚度为900mm.4) 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5)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6)施工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后期三层开挖时结构应有足够保护措施。
七、结构计算与分析1.计算软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多高层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SATWE(2006年版);同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特殊多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程序PMSAP(2006年版)进行复核;2.计算模型采用空间有限元模型,整体计算的嵌固部位为地下二层顶盖,结构分析输入的主要参数:周期折减系数取0.85,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1.00,不考虑刚域等等。
3. 主要控制性计算结果及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说明。
6#公寓式办公楼计算结果八、主要结构构件材料1.基础1)混凝土强度等级:底板:C35(抗渗等级大于S8);桩:C40~352)钢筋种类:HRB400、HRB335、HPB2352.塔楼范围内地下室5号楼C50~C306号楼C50~C30外扩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底板:C35(抗渗等级大于S8);桩:C35钢筋种类:HRB400、HRB335、HPB2353. 5#公寓式办公楼1)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剪力墙:C50~C30级;梁、板:C30级;2)钢筋种类:HRB400、HRB335、HPB235。
4. 6#公寓式办公楼1)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剪力墙:C50~C30级;梁、板:C30级;2)钢筋种类:HRB400、HRB335、HPB2355.非承重砌体(用作框架填充墙与隔墙)1)地下室采用MU1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