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肾病综合症(尿潜血水肿蛋白尿) 作者:如实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8
张昱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经验举隅刘红霞;高艳红;李双【摘要】在临床上,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比较常见的首发症状,中医内科学将其归为“水肿”范畴。
张昱教授将当归芍药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参苓白术散分别应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之血瘀水停证、外感兼湿证、脾虚湿盛证,临床疗效显著。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99-100)【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水肿;经方;经验举隅;张昱【作者】刘红霞;高艳红;李双【作者单位】100091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100091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100091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肾病综合征系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是肾脏疾病中十分常见的、治疗棘手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水肿是其比较常见的首发症状,中医内科学将其归为“水肿”范畴。
张昱教授从医三十余年,博采众家之长,擅长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多种肾脏疾病,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在临床上对肾病综合征水肿的因机证治见解独到。
现将张昱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经验举验案3例,以飨同道。
患者,男,79岁,主因“发现尿检异常1年,伴双下肢水肿加重2月”于2013年9月9日来诊。
患者一年前因“高血压”住院,尿检:尿蛋白(3+);肾功能正常,诊断为“肾病综合征”,间断服用中药汤剂治疗近一年,规律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水肿未见减轻,病情加重。
2013年9月7日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6.0 g/24h;白蛋白19 g/L,血肌酐96.3μmol/L。
就诊时,体质量76 kg(未浮肿前56 kg左右),双下肢重度凹陷型水肿,尿量600 mL/天,纳差,舌质暗,苔腻微黄。
脉沉细而涩。
中医诊断:水肿(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辨证为气虚血瘀,水湿内阻;法以益气活血、利湿消肿;方以当归芍药散加减,处方:当归15 g、赤芍20 g、川芎12 g、炒白术20 g、茯苓30 g、茯苓皮30 g、陈皮12 g、大腹皮30 g、桑白皮30 g、冬瓜皮30 g、车前子30 g、泽兰30 g、丹参30 g、生山楂15 g、防风10 g、生黄芪30 g、川牛膝15 g、怀牛膝15 g、生杜仲20 g、紫苏叶10 g、蝉蜕10 g、川萆薢30 g、炒薏苡仁20 g。
治肾病综合征妙方(方2首)治肾盂肾炎妙方1八正散【来源】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稍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组成】车前子12克,木通9克,萹蓄12克,瞿麦12克,滑石18克,栀子9克,大黄6克,甘草3克,灯草引。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原各药为等份,共为粗末。
每次6克,加灯草,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方解】此证为相火郁闭,湿热下注,累及于肾,传之于膀胱所致。
热邪陷于膀胱,则溺涩而淋痛,以其原与壬水同经相连者也。
然,寒者以补脾利水为【主治】之;热者以清肝通淋以治之。
此证为木郁化火,湿热下注膀胱为病,故方用大黄、栀子导瘀滞而通便涩,清君相而导炎热;木通、甘草稍、灯草上清心火,下通壬水;萹蓄、车前、滑石、瞿麦清利滑窍而走水道也。
综观全方,利尿作用显著,共奏清热利湿,通淋止痛之功。
【主治】湿热下注,症见尿频、尿痛、尿涩、或尿中夹有砂石、小便艰涩、或小便癃闭、小腹胀满、舌红、苔黄腻。
可用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结石、尿潴留、肾炎等病症。
【加减】若见尿中带血者,加白茅根、茜草、大蓟、小蓟;尿路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砂;腹痛甚者,加白芍;小腹作胀者,加乌药、青皮;日久气滞血瘀者,加红花、赤芍;病延日久、肾阴亏损者,加生地、阿胶;小便混浊如米泔水者,加萆薢、菖蒲;腰膝酸软、头昏无力者,加续断、牛膝等。
马有度使用本方,常加黄芩、柴胡以增强抑菌、解热、抗炎作用。
2膏淋汤【来源】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歌诀】膏淋汤中生地黄,山药芡实龙骨襄,杭芍牡蛎与党参,固涩止淋此方求。
【组成】生山药30克,生芡实15克,生龙骨(捣细)18克,生牡蛎(捣细)18克,大生地(切片)18克,路党参9克,生杭芍9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益肾健脾,固涩止淋。
【方解】方用山药、生地、党参、杭芍益肾健脾;配以芡实、龙骨、牡蛎缩泉固脱涩精。
治疗肾病综合症的偏方有哪些引言肾病综合症是指一组由不同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进而导致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伤等症状的疾病。
治疗肾病综合症通常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饮食调理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式。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偏方也是许多患者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肾病综合症的偏方,并对其可能的作用进行简要说明。
1. 龟板煲汤龟板煲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配方,常被用于治疗肾病综合症。
其主要成分是龟板,具有滋阴清热、养血滋肾的作用。
龟板中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够滋养肾脏,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尽管龟板煲汤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其疗效尚未得到科学的证实。
患者在使用龟板煲汤作为辅助治疗时,应慎重选择制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苦瓜汁苦瓜汁被认为是一种有益于肾脏健康的食物。
苦瓜中含有一种名为苦瓜液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
此外,苦瓜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维持肾脏的正常功能。
据一些研究表明,苦瓜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对肾病综合症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然而,苦瓜汁并不适合所有患者,特别是那些有胃肠道问题或低血糖的患者。
因此,在使用苦瓜汁之前,患者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3. 浮萍田氏汤浮萍田氏汤是一种传统中药配方,由浮萍、田螺、大米组成。
这种汤剂被认为有利尿、清热、解毒的作用,可帮助改善肾小球病变、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虽然浮萍田氏汤在一些患者中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因此,患者在使用浮萍田氏汤之前应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常被用于治疗肾病综合症。
这种疗法利用中草药的挥发成分,通过熏蒸的方式进入人体,起到治疗作用。
根据不同病情,可以选用不同的中草药进行熏蒸,如黄芪、当归等。
中药熏蒸的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科学的研究数据支持其疗效。
因此,患者在选择中药熏蒸作为治疗肾病综合症的方法时,应谨慎并请医生的建议。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经方1首——黄芪益肾健脾饮根据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其属于中医“水肿”、“肾水”、“尿浊”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内因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尤以脾肾阳虚,气虚为主,外因为风寒湿邪的侵袭。
因脾主运化水湿,若冒雨涉水,居处潮湿,脾为湿困,可致水湿内盛而发为水肿。
若脾阳不足,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减退,亦可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发生水肿。
肾主气化水液,开窍于二阴,若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湿潴留,泛溢肌肤而为水肿。
脾主升清,肾主藏精,人体精微物质(蛋白质)只宜封藏,不可耗泄,肾虚则失封藏,精气外泄,下注膀胱则出现大量蛋白尿;脾虚则精微物质生化无源,加之肾虚外泄,则可致机体精气更亏,故而出现低蛋白血症。
脾肾俱虚,损及肝脏,而使肝阴亦虚,肝阴虚则阳无制而上亢。
病变过程中,以肝,脾,肾功能失调为重心,致阴阳气血亏损,为该病之本,水湿,湿热,瘀血为该病之标,表现为虚中夹实之复杂病理过程。
黄芪益肾健脾饮【组成】黄芪,白术,熟地黄,茯苓,山药,山茱萸,生牡蛎(先煎),菟丝子,枸杞子,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功效】益肾健脾,固精利水。
【方解】脾虚下陷,肾虚不固,统摄无权,失去藏精、泄浊、排尿的本能,当藏不藏,当泄不泄,精华不藏而随尿排出,形成蛋白尿。
方中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补后天之本,健脾益气利水;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补先天之本,益肾固摄填精;生牡螈有收敛固涩之效。
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健脾,固精利水之功。
【加减】纳差恶心,脘腹胀满者,酌加法半夏,竹茹,厚朴,鸡内金,焦三仙;大便秘结,血肌酐增高者,白术改用生白术,加肉苁蓉,生大黄,草决明;水肿明显,大便溏泻者,用炒白术,加猪苓,车前子(包煎),瞿麦。
血尿者,酌加仙鹤草,小蓟,大蓟;高血压者,酌加夏枯草,石决明(先煎),钩藤,牛膝;合并呼吸或泌尿系感染者,酌加麻黄,赤小豆,连翘,黄柏,蒲公英,白花蛇舌草。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制剂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利水化瘀、扶助肾阳法(自拟肾炎水肿方)治愈水肿(肾病综合征)病案:王某,男,15岁。
初诊:1982年8月3日。
主诉及病史:半年前患肾炎,全身浮肿,尿少,不能食,恶心。
经某医院治疗不效,复转其他医院诊为肾病综合征,经用环磷酰胺、强的松等药物不效反加剧。
经介绍邀余诊治。
诊查:全身高度浮肿,尿量极少,24小时留尿约500ml。
恶心不欲食,腰酸痛,面色㿠白,呈贫血容貌。
舌苔白浊,脉细涩,舌下静脉郁努,头面四肢浮肿。
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5~6个,颗粒管形1~2个,尿素氮22.8mmol/L,血胆固醇6.16mmol/L,血浆蛋白45mg/L,白蛋白25mg/L,球蛋白20mg/L,血色素80g/L。
辨证:脾肾阳虚。
脾虚则土不制水,致水蓄于内,泛于周身,故身重浮肿。
肾虚则气不化水。
因气为水之母,母弱气不行则水亦停,致三焦水道不通,水气上冲于胃故呕恶不已,不能食。
况腰为肾之府,肾虚则水精不化,封藏不用,失精血同化之源,故贫血而腰酸痛。
治法:急以利水、化瘀育阳。
处方:萹蓄50g 瞿麦20g 坤草50g 红花5g 大黄3g 仙灵脾30g 菟丝子30g 虎杖15g水煎服,1日2次,投药6剂。
二诊:8月16日。
服上方药6剂,无明显进退。
神色形态脉象同前。
嘱守前方治疗,投药6剂。
三诊、四诊:病情好转,尿量增多,浮肿见消。
仍守原方,继服药12剂。
五诊:9月7日。
药后尿量大增,浮肿消半,恶心已除,惟有心烦,大便两日一行。
六诊至九诊:守前方服药24剂。
十诊:10月5日。
尿量增至日十余次,浮肿大消,无心烦,腰酸痛减轻,食量日增。
精神好转,表情愉快,脉沉缓无力。
病情大好,惟久病阳虚,生化之源不足,守原方加补虚之药党参20g、黄芪20g,水煎服,1日2次,投药6剂。
十一诊至十四诊:浮肿基本消失,继投药7剂。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
该病主要特点有全身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胆固醇升高,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候群,可生于下列疾病:急慢性肾炎、类脂性肾病、红斑性狼疮、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过敏性紫癜,药物过敏等。
中医分脾虚湿盛、肾气不因、湿热壅滞等类型,现分述如下。
①脾虚湿盛型:全身水肿明显,尿少,面色苍白,身重倦怠,胸闷,腹胀,食欲减退,腹泻,舌淡苔薄,脉濡弱。
治疗应益气健脾,通利水湿。
采用下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猪苓15克,防己l5克。
泽泻12克、桂枝6克,白芥子19克,大腹皮15克,生姜6克,赤小豆30克,水煎服。
②肾气不固型:下胶水肿明显,尿多,大量蛋白尿,面色苍白,倦怠怕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腹泻,舌淡苔薄,脉细微心治疗应温肾补阴,固涩精气。
采用下方:淮山药30克,熟地15克,苍术15克,桑椹子30克,知母、黄柏各12克,炙龟板15克,益母草30克,杜仲15克,水煎服。
③湿热壅滞型:全身水肿,皮疹癌痒或有湿疹、皮肤感染,尿少而赤,有尿痛。
舌苦黄腻,脉濡滑数。
治疗应清热利湿。
采用下方:白花蛇舌草30克,蝉衣9克,苍术12克,黄柏12克,苦参12克,胡黄连6克,地肤子30克,白癣皮15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肾病综合征蛋白血医案、配方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超过3.5g)、高脂血症以及不同程度水肿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各种肾病引起肾小球通透性改变,蛋白质通过增加,形成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排出造成血浆蛋白降低的重要原因;血浆蛋白水平的降低,尤其是白蛋白的明显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促使血管中液体向血管外渗出,造成组织水肿及有效血容量下降;尿中蛋白大量丢失,肝代偿性合成增加,脂蛋白分解代谢减少,引起高脂血症。
中医认为“久病肾”、“久病必虚”、“久病必瘀”。
肾病形成多因禀赋不足、五脏柔弱、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所伤、房劳过度、精气俱亏而致肾虚血瘀,气虚水泛。
总属本虚标实之证,病变日久、脾肾两虚为本,水湿潴留、瘀血阻滞为标。
由于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的瘀血水湿不能及时消散,水湿停聚,损伤肾络。
故有“血不行则水肿”、“行水必先活血”之说。
中医辨证分为脾虚湿困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水毒内闭型等。
【病案举例】1.胡某,男,25岁,1998年4月3日初诊。
半年前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曾服激素治疗无效。
症见:神疲乏力,面目下肢水肿,尿多泡沫,大便溏薄,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血生化:总蛋白62g/L,白蛋白21g/L。
尿常规:尿蛋白(7)。
辨证:水湿泛滥、土不制水。
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减。
当归、川芎各12g,白芍、黄芪、煅牡蛎各30g,泽泻20g,桂枝10g。
水煎服,日1剂。
服药5剂后,浮肿全消。
守原方随症加减,继续治疗2个月余,白蛋白30g/L,尿蛋白转阴。
继改丸剂,1次6g,1天2次,服半年。
1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案中辨为水湿泛滥,土不制水,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属本虚标实之证,以病变日久、脾肾两虚为本,水湿潴留、瘀血阻滞为标。
故当归芍药散加减,以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血,泽泻淡渗利湿,增芪以补气利水,增桂枝以化气行水。
诸药相伍,养血和血,益气利湿故能病愈。
中医药治疗蛋白尿水肿(肾炎、肾病综合征)验方秘方汇集蛋白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蛋白尿的出现,是人体精微物质外泄的一种表现。
人体的精微物质,主要依赖睥进行生化与统摄,并通过肾来封藏与固摄。
劳累、伤食、服药、妊娠等因素,部可引起脾肾两虚。
如果再有湿热内蕴,水湿不化的情况,就容易产生蛋白尿,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笔者在临床上尝试采用补肾固精、益气摄血治疗肾炎蛋白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处方生黄芪60 克,太子参15 克,焦白术10 克,云茯苓10 克,煨葛根15 克,白茅根30 克,干荷叶10 克,旱莲草10 克,金樱子20 克,菟丝子10 克,蝉衣6 克,丹皮lo 克,甘草3 克。
加味尿中蛋白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须20 克、桑螵蛸15 克;尿中红细胞多者可加仙鹤草15 克、茜草根15 克;尿中白细胞多者加石苇15 克、鱼腥草15 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参15 克、通草10 克;纳食差者加陈皮6 克、薏苡仁12 克;伴高血压者加杜仲15 克;阴虚者加生地15 克;阳虚者加仙灵脾10 克、巴戟天15 克。
用法每日1 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暇。
一般服药1~2 个月,尿蛋白可减少或消失。
注意事项尿蛋自属于体内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泻。
因此在处方选药时,必须重视补泻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
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补气健脾,金樱子、菟丝子益肾摄精,茅根、茯苓清热除湿,葛根、荷叶升提举陷,丹皮、旱莲凉血摄血,蝉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合用,补而不滞,固摄不留邪,除湿不伤阴,清热不苦寒,凉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蛋白尿是泌尿係疾病的一個常見症狀,可以發生在許多疾病中,而以慢性腎炎最爲多見。
蛋白尿的出現,是人體精微物質外泄的一種表現。
人體的精微物質,主要依賴脾的生化與統攝,腎的封藏與固攝,若因勞累,或傷食,或藥物,或妊娠或產後,或其他因素,皆足以致脾腎兩虛,加上溼熱內蘊,水溼不化,久則溼阻瘀結,尤易產生蛋白尿。
治疗肾病综合症常见的偏方有哪些肾病综合征是指临床上具有大量蛋白尿(>3.5g/24h),血浆白蛋白低于3g/dl,伴或不伴有水肿及高脂血症的一组症状。
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
可发生在各个年龄。
在儿童,最常于18个月~4岁之间,男孩较女孩易受感染。
在老年人,性别无差异。
那么,治疗该病的偏方有哪些呢,具体如下。
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偏方:1、药方:鱼腥草150g。
开水浸泡,代茶饮之。
日1剂。
主治:肾病综合症。
2、药方:玉米须90g,氯化钾(分2次冲服)1g。
加水煎,去渣,分2次冲服氯化钾。
主治:肾病综合症。
3、药方:金钱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黄芪、赤小豆、玉米须、薏苡仁各30g,鹿衔草、金樱子、白术、猪苓、茯苓、泽泻、生地黄、石韦、连翘、党参各15g,车前子、山茱萸肉、芡实、苍术各10g。
加水煎沸15分钟,滤液,再加上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均,分2~3次服。
日1剂。
主治:肾病综合症。
4、药方:丹参、黄芪、石韦、益母草各30g。
加水煎沸15分钟,滤液,再加上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均,分2~3次服。
日1剂。
主治:肾病综合症。
温馨提示:患者在平时要保持良好心态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和饮食关于肾病综合症患者住院治疗和预后养护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给自己增加不良的心理暗示,不生气、易怒,要学会释然的对待事物。
饮食上要遵医嘱合理搭配饮食,一定要克制原来的不利于疾病恢复的饮食习惯。
原文链接:/ztinfo/31383.html。
『经方集』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经方案例
夏某,女,50岁,郑州人。
有多年肾病综合征病史,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眼睑及肢体水肿,小便不利,腰酸困,头晕目眩,大便干结,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弱。
检查:尿蛋白(+++)。
辨为肾阴虚水气证,治当滋补肾阴,渗利水气,给予猪苓汤与茯苓泽泻汤合方,猪苓10g,茯苓24g,泽泻12g,阿胶珠10g,滑石10g,山药12g,山茱萸12g,桂枝6g,白术10g,大黄6g,生姜12g,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日分3服。
二诊:水肿略有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手足心热好转,以前方6剂。
四诊:大便通畅,减大黄为3g,以前方6剂。
五诊:腰酸困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
六诊:水肿基本消退,以前方12剂。
七诊:诸证基本消除,经复查蛋白尿(+),以前方12剂。
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分3服,治疗4个月,又经复查蛋白尿(-)。
随访1年,一切尚好。
【点评】根据水肿、小便不利辨为水气内停,再根据手足心热、少苔辨为阴虚,因大便干结辨为热结,以此辨为肾阴虚水气证。
方以猪苓汤利水育阴清热;以茯苓泽泻汤健脾制水,加大黄泻热通。
中医经方治疗肾炎(尿血症、尿毒症)分析肾炎一病,中医学名为“肾风”“风水”,病者以水肿为主证,遭受风湿之邪为发病的主要因素。
急性肾炎多属实证,慢性肾炎多属虚证;水肿皮肤光亮、绷急、紧张多为实证,水肿皮肤弹力弱多为虚证;病人舌苔厚腻者多为实,舌淡或少苔者多为虚;脉象有力者多为实,脉象无力者多为虚;大便秘结、粪条粗硬者为实,大便快利、水泻者为虚(如大便成形而夹杂水分,登圊次数不多,也为实证);小便短少、尿色深褐或赤褐、气味重、尿液浓者属实,尿量不少甚至超过饮入量、尿色无异常、气味不重、尿次频繁等皆作虚看。
此外,病者体型肥胖或瘦削,肌肉坚实或松弛,皮肤老结或柔嫩,血色红润或苍白,以及毛发的疏密、粗细、黄黑等也可作为辨别水肿实证或虚证的参考。
治疗肾炎的常用经方分析如下:1、越婢加术汤(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白术):用于肾炎实证者。
证见全身肿、下肢尤甚,脉沉,小便少,自汗出,口渴,或有气息喘粗者。
对兼有发热而脉不沉者也适用。
按:本方为急性肾炎所常用。
方中麻黄、生姜发表利水,使水从汗泄,乃因势利导,无碍于自汗出症;白术以除肌表之湿;石膏性寒清热,为口渴而设。
2、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用于肾炎实证水肿并发高热,恶寒,头痛,骨节疼,无汗,尿量尚可,脉浮紧,口渴,烦躁。
按:本方即越婢加术汤,去术加桂枝、杏仁,发汗力强于越婢。
使用要点在发热无汗而尿量不太少,脉之强度超过越婢。
3、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芍药、甘草):用于肾炎实证水肿伴有气喘,咳吐稀薄泡沫痰,发热或有或无;脉浮而无大青龙证之紧张洪大,以浮细有力最为合适。
按:本方能消散胸肺积水而从表泄,同时可退皮肤水肿。
如伴有泛吐、胃呆,也可兼治。
方中五味子,在急性实证时一般不用,而易以生姜,其效更佳。
4、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杏仁、桑白皮、连翘、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多用于皮肤病内攻,发为肾炎水肿实证。
行气利水联合修复法——肾病综合征(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血尿)【疾病概述】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损伤了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通透性而发生的一个症侯群,属于小儿泌尿系统的常见病。
其共同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四大特点。
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
治疗本病常用激素冲击,但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后,蛋白尿、浮肿问题常反复发作,成为困扰患者的最大问题。
肾病综合征如治疗不及时,随病程进展将很快导致肾功能不全。
【理论基础】祖国医学认为,肾病综合症属“水肿”范畴。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三脏功能失司,导致气化、水液代谢功能失调精微不固,水液聚停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机。
气虚、水湿是贯穿病程始终的主要致病因素,水湿内停则郁久化热;导致其它病理产物形成,使肾病综合症病情反复或加重。
专家组经多年研究发现,采自海拔3800米以上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特殊生态环境下的无污染稀有名贵藏药含有大量清毒利尿成分和肾虑膜修复调节因子PDHD,对肾病综合症具有极佳治疗作用。
如藏药“诃子”的有效提取物“诃子素”具有疏通肾脏代谢障碍,改善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和舒张平滑肌的作用,能促使人体代谢毒素的排出和营养成份吸收储存,从而达到利水强肾、排毒固本的目的。
【疗法介绍】“行气利水联合修复法”是以中医整体辨证论治思想为依据,结合藏医“由外及内、内外联合"的治疗原则和现代免疫学理论,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从茜草、藏红花、诃子、紫草茸、豆蔻等藏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高倍浓缩制剂,通过多方法、多途径口服外用综合作用于人体,整体协调心、肝、脾、肺、肾五脏,调和阴阳气血内环境平衡,疏通经络,调畅气机,修复受损肾脏细胞,激活肾功能,纠正机体免疫、体液、内分泌紊乱状态,使身体内环境重新恢复平衡。
从根本上改变肾病综合征病程漫长、水肿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问题。
【作用机制】“行气利水联合修复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将扶正祛邪、清热除湿、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全程,并充分发挥藏药活性强、无耐药性、有效防治细胞毒性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优势,运用新型药物萃取技术和腧穴渗透、结肠透析、离子导入等新型给药技术,使药物吸收率和利用率都得到大副提升。
蛋白尿的验方蛋白尿的验方。
转载: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牛凤景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中医院药物组成:生地黄12克,怀山药20克,知母12克,黄柏3克,猪苓12克,梓实20克,砂仁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一个月为1疗程。
经检查尿蛋白减少了,间隔1周可续服。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血尿。
伴随水肿、高血压,久治不愈。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我通过多年临床验证,只要舌脉症状符合肾阴虚证,用本方治疗,效果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单味梓实控制蛋白尿疗效可靠,这是笔者舅祖父(当地已故著名老中医李春生)传授的经验。
3 蛋白尿吴某,女,30岁。
患者慢性肾炎史,水肿、蛋白尿反复难愈,而转中医治疗。
诊时见下肢浮肿,眩晕,神倦,气短乏力,口淡,身酸,小便少而浊,舌淡苔薄边微紫,脉细数,尿常规检查见蛋白+++,管型细胞++,证属气虚精衰,运化失职,治当补气活血,益精利水,拟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当归6g,白芍10g,地龙10g,红花5g,桃仁5g。
川芎6g,女贞15g,苡米20g,猪苓15g,茯苓10g,泽泻10g 丹参15g。
上药加减进治一个月,水肿尽消,尿检蛋白、管型已正常。
终以金匮肾气丸固本,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慢性肾炎是欠病入络,肾气衰微,瘀血阻滞,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患者长期蛋白难以消退,以微循环障碍理论指导,运用补阳还五汤一面大量补气,增强细胞免疫和增加抗体形成。
而活血化瘀则能改变血流粘滞度,疏通肾毛细血管,抑制肾炎发展,因而蛋白尿就能控制。
顽固性蛋白尿两例治验李永亮,男,19岁。
家住肥乡县。
1997年8月12日初诊。
患者半年前初患水肿,在市医院确诊为肾小球肾炎肾病型,蛋白尿++++,经西医综合治疗,尿蛋白降至+++,改由中药治疗。
刻诊时,患者面目、下肢水肿,脉沉弱,舌质淡白,舌苔滑腻。
遂疏以神奇固精饮加味:黄芪60克参须30克五倍子6克(研末装胶囊服)三七6克(研末装胶囊服)附子15克(先煎一个小时)倒扣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牛蒡子15克芡实30克金樱子30克蝉蜕15克僵蚕15克甘草9 白术15 益母草30 防己15 茯苓15 车前子20 患者连服七日,水肿渐消,蛋白尿降至++。
我下面给大家说说我得了慢性肾炎怎么通过肾炎中药偏方治愈的,这3年,迷茫,失落,恐惧无助治疗真实经历!心酸呀!我今年50岁,男,家住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双坑村,是一位肾病综合症的病人。
我在湖北省潜江市老新镇打工,是老新镇一家服装厂的的工人,平日为了赚钱每天忙着上班加班,为的就是往家里寄生活费,老婆一个人在家干农活,大儿子在贵阳读大一,小女儿还在老家读六年级,爸妈都已过甲子,也干不了什么农活了,也就在家喂喂鸡鸭。
我顾不上身体,一个月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天天加班,工厂的其它工友都不愿意加班,我就一个人干,把活包了。
每到工厂的旺季,熬夜加班干活,都会累得腰酸背痛,但是总是咬咬牙挺过去,从来没有怨言,只想着多干点活多赚点钱,好一家老小的日子过得好一点,伙食好一点。
直到2014年,我发现自己的眼皮和双下肢有浮肿的情况,而且乏力感明显,还一直腰痛,到到当地医院就诊了,主任医生叫我做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反正医生叫做什么就做了,一早做完检查就继续回去上班了,其实我的内心是很忐忑不安的,很害怕检查出什么不好来,下午请假一个小时的去医院拿结果,查出尿蛋白(4+)潜血(3+),总蛋白偏低,血压160/100mmHg,诊断为慢性肾炎、高血压。
当地医院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未见明显效果。
出院后,只能在家服用西药治疗,复查尿蛋白(3+)潜血(1+),但水肿没有减轻,腰痛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当地医院不行,就去大医院看看吧,2015年5月,我便入潜江市某三甲医院,因通过住院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治疗7天后出院。
后来,也曾到南京的某大医院医院治疗,钱花了不少,可病却依然不见好。
慢性肾炎到底怎么治愈康复?这下可把的我老婆和家里人急坏了,上班之余,还不忘到处跟工友打听什么方法哪家医院能治肾炎?我的工友们到处帮我打听,还帮我在网上查了不少肾病专科医院和中医,最后一位广西工友给我推荐了一位广西的中医退休老人,说是姓马的,工友说这位老人是他们隔壁村的,他祖上是清朝的御医,到他这已经是第8代了,著名治肾炎的圣手,祖传下来的偏方,说治疗肾炎的用药只有他们当地有,针对对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用药简单治愈率高,效果明显,恢复迅速有绝活。
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单方验方1.鱼腥草(干品)100~150g,加入开水1000ml,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隔2~3日。
2.玉米须饮干玉米须60g,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加水500ml,煎至250ml,服煎液,1次服完,每日早晚2次,同时服用氯化钾lg,每日3次。
3.猫须草饮取猫须草干品50g,煎水当茶饮,不拘时间。
4.黑大豆250g,怀山药、苍术、茯苓各60g,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每日2~3次。
用于肾病综合征恢复期。
5.苏蝉六味地黄丸熟地18g,山茱萸肉9g,黄芪15g,玉米须12g,益母草、泽泻各10g,山药18g,秋蝉衣3g,紫苏叶6g,丹皮9g,桃仁5粒,用清水文火煎,空腹服,每日1剂。
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迁延日久,气血虚弱,面色不荣,睑浮跗肿,按之如泥,蛋白尿难消,易患感冒。
6.水蛭粉水蛭研细粉装胶囊,每次1g,每日3次口服。
7.五草汤益母草、马鞭草、太子参、忍冬藤、鸡血藤、淮山药各15g,白花蛇舌草、生黄芪、半枝莲各30g,鹿衔草、牡丹皮、茯苓各10g,生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
8.消蛋白方丹参30g,石韦、益母草、黄芪各15g,对长期蛋白尿不消者,重用石韦及黄芪。
水煎服,每日1剂。
9.消水肿方益母草、玉米须各30g,金钱草、萹蓄、车前草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10.固肾方益母草、覆盆子、大蓟各30g,首乌、杜仲、补骨脂、核桃肉、小石韦、蝉衣各15g,细辛4.5g(后下)。
水煎服,每日1剂。
11.治水肿方益母草、旱莲草、女贞子、芡实、苍术、当归各12g,白茅根、金樱子、生地各30g,牛膝、赤芍各15g,黄柏、川芎各10g,水煎30分钟,每日1剂。
12.雷公藤多甙片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6~8周后逐渐减量。
本药有类激素样作用。
13.龟龄集每次0.6g,每日1~2次口服。
用于肾阴不足证。
14.六味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中医治蛋白尿的经验方
中医治疗蛋白尿的经验方有:
1. 曲持汤:由黄芩、黄连、茯苓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可以减少尿中蛋白的泄漏。
2. 逍遥散:由白术、茯苓、陈皮等组成,可健脾利湿、化痰排脓,对蛋白尿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3. 通心络丸:由三七、红花、桃仁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带的功效,适用于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蛋白尿。
4. 细辛散:由细辛、槟榔、琥珀等组成,可发散寒邪、温经通络,对蛋白尿有一定的疗效。
5. 归脾汤:由人参、白术、茯苓、黄芪等组成,可健脾益气、固表和中,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蛋白尿。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方剂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最好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中药治疗蛋白尿的疗效相对较慢,需要坚持一段时间的用药,并结合其他的辅助治疗方法,如饮食调理、适量运动等,方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经方治疗肾病综合症(尿潜血水肿蛋白尿)作者:如实肾病综合症●初诊日期:98/11/09,星期一。
于小妹,13岁。
来诊原因:尿中潜血。
(于小妹本住校,因班上有人罹患H1N1故停课在家,其母说这位小妹之前在校体检,验出有尿中潜血、尿中RBC5-6。
今校方通知其家长,需安排至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但因H1N1停课没法返校,电话联络后由一位中医前辈建议先来我诊所就诊,然后再至医院检查。
)望诊:脸稍微肿肿的,舌稍胖,苔薄白。
问诊:小便不太顺畅、小便热热的;大便一日一行,量较少、有些硬;LMP(最近一次月经)11/4。
触诊:摸额头稍热、手心热。
脉诊:在右尺浮部靠内侧有一细线(是输尿管位置有发炎)。
诊断:下焦湿热。
处方:猪苓汤8克、凤尾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琥珀1克、桃仁0.5克、红花0.5克。
4X6。
●二诊日期:98/11/11,星期三。
于小妹,13岁。
来诊原因:感冒。
望诊:脸更肿,眼胞浮肿,舌稍胖,苔白。
问诊: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有痰、痰少、痰白;觉身体热,小便不太顺畅,不易流汗。
触诊:摸其前额稍热、上背热、手心热,量体温37.℃。
脉诊:右寸关有一浮细脉,按时脉体稍大带滑并不数。
诊断: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处方:大青龙汤12克、天花粉1克、鱼腥草1克。
3X3。
●三诊日期:98/11/12,星期四。
于小妹,13岁。
来诊原因:水肿。
(于妈妈今晨打电话告知,虽然已没有感冒症状,但因其女自觉身肿、连蹲下去亦觉大腿紧紧的、蹲不太下去。
到西医院泌尿科检查尿液:蛋白尿(+++)、WBC(白血球)0-2、RBC(红血球)1-3、OB(潜血)2+,初部判定肾病综合症,建议至肾脏科做进一步检查。
当时我请其带女儿再来一趟,并告知不要服西药,因为肾病综合症是要服用类固醇;所幸西医并没开药物要她服用,可能觉得需至肾脏科做确诊的关系。
上午来诊时于妈妈告知有详问,之前在学校时RBC(红血球)6、蛋白尿(++))望诊:脸更肿,眼胞亦更浮肿。
问诊:自觉腹部肿大、腿部肿大,蹲不太下去;小便不顺畅,不易流汗;大便一日一行,量少。
触诊:按腿部时皮肤没有凹陷。
脉诊:右脉缓滑,左尺沉小。
诊断:寒凝下焦,水湿停留。
处方:麻黄2钱、附子2.5钱、细辛3钱、泽泻5钱、猪苓4钱、茯苓4钱、白术3钱、桂枝2钱、防己2钱、石硫磺(包)2钱、生半夏2钱、阿胶(包)2钱烊化、凤尾草2钱。
二帖。
6碗煮成2碗,早晚饭前喝。
(98/11/13星期五去电询问:其母告知喝了一帖一点进展也没有,反而觉得更胖,所以不敢喝水药;反而改服用98/11/09猪苓汤方,小便较为顺畅。
准备明日至医院肾脏科做详细检查,以确诊为何种疾病。
晚上看完诊回至家中翻书及上网搜寻水肿、肾病综合症中医治法,疗法及建议五花八门,一时间觉有很多方向,但不知如何取舍。
翻到倪师所教《金匮》书本“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里面解释详细,看完此篇觉于小妹应是风水,而我之前用正水治法应是有误!何况仲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只是有一处觉得纳闷不得其解,若是风水则用大青龙汤发汗时应该有效才对?为何会无效?其中相差最大只有桂枝一味。
如此脑中一直盘桓思考,睡时亦不安稳,终于被我想出道理,但已接近黎明。
因其中关踺在倪师教《伤寒论》时早有点明,只是自己资质鲁钝才会遗忘,真是愧对师父教导。
) 【附录】《伤寒论·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
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
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曹颖甫大师《金匮发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寸口脉弦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正水前后,脉证不同,仲师虽不出方治,原其脉证所以不同者,而治法已存乎其中矣。
正水已成则水寒积于下,虚阳浮于上,故寸口脉浮而迟,方在将成,则阴寒锢其表阳,气停于内,故寸口弦而紧。
正水已成则水寒无气,阳郁不通,故趺阳脉浮而数,方在初成,阴寒内薄,气化不行,故寸口关后之脉沉而紧。
水寒血凝故痛,卫气束于寒,不能作汗外散,则水不沾渍,下走肠间(原作沾流,误也。
盖水化气成汗,故沾渍,水寒重坠,故下陷也)。
营热息于内,则肾阳不通而小便不利,此时寒水暴遏,表里阳气绝然消歇,故但见弦紧、沉紧之脉。
予谓此直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麻黄以达表寒,附子以温里寒,细辛由里达表;从下而上,扶肾阳而疏表郁,则大气运行,汗液泄而小便亦通矣。
近人漫用五苓散、五皮散以治水,舍此别无良法,抑独何欤。
)●四诊日期:98/11/14,星期六。
于小妹,13岁。
来诊原因:水肿。
(今晨打电话给于小妹母亲,告知已想到治法,希望她看完肾脏科后、能到我诊所就诊,若此次无效我可退钱给她!她答应再带女儿来一趟。
早上果然如约而至,对我说给西医看完有开利尿剂,因有抽血检查,故约在11/21下星期六回诊看报告,因怀疑其女有结缔组织病或代谢性疾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隐藏疾病。
)望诊:脸肿,眼胞浮肿。
问诊:自觉腹部肿大、腿部肿大,蹲不太下去;小便不顺畅,不易流汗,大便一日一行,量较少。
触诊:按腿部时皮肤没有凹陷。
脉诊:右寸关有一浮细脉,按时脉体稍大缓滑。
诊断:风水。
处方一: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3片、炙甘草6克、大枣(劈碎)8克、白术8克。
二帖。
6碗煮成2碗,早晚饭前喝。
处方二:越婢加术汤12克。
3X3。
●五诊日期:98/11/18,星期三。
于小妹,13岁。
来诊原因:水肿。
(11/14日服药时于小妹体重54.5Kg(公斤) 、11/15日53.5 (公斤)、11/16日51.7 (公斤)、11/17日50.4(公斤)、11/18日50.1(公斤),于小妹平常体重49公斤多。
前两天服水药时,中午加服一次科中药粉,接着连续两天服科中药粉,并没有服西药利尿剂。
看着女儿一天天水肿退去她很高兴,其实更高兴的是我,终于没负那位中医前辈所托。
)望诊:脸稍肿,眼胞已不肿。
问诊:自觉已不腹部及腿部肿大、蹲的下去;小便顺畅,可流汗;腹稍痛,大便昨日2次,大便溏、便时腹痛。
触诊:按腿部时皮肤没有凹陷。
脉诊:右关上有一浮促脉。
诊断:风水。
处方:越婢加术汤9克、葛根芩连汤1克、济生肾气丸2克。
3X3。
(11/21星期六去医院回诊看完肾脏科报告,到我诊所后于小妹母亲告知我,医师有再做检查,很惊讶利尿剂竟如此有效!已可不用再服药,但希望她两星期后再带于小妹回去追踪疗效。
我建议她特别要问蛋白尿的情形?再开7天科中给她,因为于小妹下礼拜要回学校上课。
)■结语1、以下文章从网路摘录【疾病名称(中):肾病综合症(英):Nephrotic Syndrome】简介:肾病综合症是相当常见的儿童肾病疾病,由于多种肾小球疾病所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而导致的一种综合症。
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
病征:肾病综合症的病童会出现蛋白尿,从小便中大量流失蛋白,导致血蛋白降低及出现全身性水肿。
成因:原发性患者多数于二至六岁期间初次发病,但没有其他病因。
继发性患者则是因其他系统性疾病影响,如感染、过敏、中毒、结缔组织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而出现该症。
治疗方法:以类固醇医治,类固醇(俗称肥仔药)是治疗该症的主要药物。
大部份原发性患童对高剂量类固醇治疗反应良好,但过半会在停药后复发,而少数更是经常复发者及类固醇依赖者。
患者需要重复地使用高剂量类固醇以控制病情及长期使用低剂量类固醇以预防复发。
有些患者更要配合其他抗免疫药物以减低类固醇的服用量。
但类固醇的副作用很多,其中包括身形肥胖、胃炎、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力下降、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缺血性骨坏死及骨质疏松等,所以必须严谨监察服用量。
继发性的患者及对类固醇治疗反应不佳的病人,需要进行肾脏活检,以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案。
该症又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腹膜炎、胸膜腔积液及血管栓塞等。
由于复发机会高,家长可在家中以试条定期帮病童检验小便蛋白,以便及早治疗。
是否有季节性?否。
2、平常尿道炎有尿频、尿急、小便不畅、小便热、小便痛等症状,大部份人在吃药症状缓解之后,就不会再吃药,不管是给中医、西医看都一样。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服药后虽然没有症状,但会成为慢性尿道炎,即是细菌、病毒尚在体内,但因量小,有抗药性而能生存;慢慢的这些细菌、病毒可沿着输尿管跑至肾脏,而慢慢破坏肾脏到使肾功能不正常。
平时没有任何症状,或许有腰酸痛,若因腰痛给伤科治疗,就有可能因推拿而产生血尿,临床上我就有看过此种例子。
有些人在体检时检查出来才发现有慢性尿道炎,但有的检查出来已太慢了,因为肾功能已不正常。
所以奉劝若有尿道炎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消失,为了保险起见,需再次检查一下尿液以防万一。
3、患者的迷思一位患者跟我说切片不过是用一根针进入肿瘤、抽取其组织,就像是打针一样,平常打针又不会怎样,有像你老师说的如此严重吗?唉!我觉得就算看过倪师的文章也是如此想法,有必要再教育一下!我回答:那是不一样的,因为平常打针是在正常的皮肤组织上,它有修复能力。
若是皮肤有伤口发炎、红肿痛,你再戳一针试试看!是否有相同的结果呢?西医不是说癌症的患者免疫力会降低,如此你是否还认为可以做切片?之后这位病人的乳癌,在服三周的水药后自己摸到之前硬块稍软较小,但在切片的地方仍是硬硬的一小块,才知自己犯了不应该有的错误。
另外和她同期服药的妇人自觉乳癌肿块一点也没消,我仔细观察发觉她每次来皆眉心紧缩皱成一条。
问她何事令其担心?她回答在做股票。
唉!倪师说的没错,肺主忧、若继续做股票我看连命都会给股票做掉。
老师说病人开心是战胜疾病的第一要件,若多愁善感、怕东怕西,恐怕尚未吃药,人已经因为听到自己有癌症而吓死了!其实那一个人敢说他身上完全没有癌细胞,有癌细胞又如何?试着与它和平共存,不要没事找事干,硬要每年做体检,甚至花个几万块做中子摄影,非找出癌细胞来不可。
当如愿找到时又如何?一定想说为何是我?其实本来就应该是你得的,因为是你供应它存在的能量,它终于被你盼来了!4、在消化道肿瘤如食道癌、胃癌及大肠癌也很怕切片,因为切片以后遗留的伤口会造成疼痛,另外有时会造成流血。
若病人忍受不住疼痛而吃止痛剂,那对胃、肝、肾皆会造成伤害;若真的要服用如紫圆攻肿块时,又要注意是否造成之前切片伤口再次出血,如此将陷入进退不得的窘境。
所以疼痛对病人来讲反而是最急迫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光痛就无法让其好好安眠,如此身体那能复原的很好?之前中医师公会有一场张钊汉中医师的演讲,他有提到他非常赞同倪海厦医师的一句话,潘朵拉的盒子千万不要打开!他认为倪医师一定是高手,否则不可能讲出这么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