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
- 格式:pptx
- 大小:166.95 KB
- 文档页数:15
23.带刺的朋友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用生字组词。
(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学会仿写比喻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23.带刺的朋友2. 生字词:刺、猬、枣、偷、聪、暗、缩、努、尝3. 比喻句的学习与仿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词,能用生字组词。
(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学会仿写比喻句。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学会仿写比喻句。
(2)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个小动物的。
2. 自主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互帮互助记忆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并进行讲解。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小动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个特点的?(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学习比喻句(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2)教师讲解比喻句的用法,并进行仿写练习。
6. 总结课文(1)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教师点评并总结。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板书设计1. 23.带刺的朋友2. 内容:(1)刺猬的特点:聪明、勇敢、可爱(2)比喻句:刺猬像一个聪明的小偷。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我会写刺cì(刺猬、鱼刺、讽刺)枣zǎo(枣树、枣子、囫囵吞枣)颗kē(颗粒、一颗、两颗钉子)忽hū(忽然、忽略、忽高忽低)乎hū(圆乎乎、胖乎乎、出乎意料)暗àn(黑暗、暗号、柳暗花明)伸shēn(伸出、伸冤、能屈能伸)匆cōng(匆匆、匆忙、来去匆匆)沟gōu(水沟、沟渠、山沟)聪cōng(聪明、失聪、耳聪目明)偷tōu(偷枣、小偷、偷偷摸摸)追zhuī(追到、追问、追逐打闹)腰yāo(弯腰、腰部、点头哈腰)我会认馋chán(馋猫、嘴馋、眼馋)缓huǎn(缓慢、缓和、缓冲)讶yà(惊讶、怪讶、猜讶)测cè(猜测、预测、变幻莫测)监jiān(监视、监察、监守自盗)恍huǎng(恍然、恍惚、恍然大悟)悟wù(觉悟、醒悟、大彻大悟)逐zhú(逐个、追逐、笑逐颜开)扎zhā(扎刺、扎针、垂死挣扎)多音字扎zhā(扎针)zā(扎辫子)zhá(挣扎)散sǎn(散落)sàn(散场)兴xīng(兴旺)xìng(兴趣)近义词摆动一一晃动朦胧一一模糊惊讶一一惊奇猜测一一预测监视一一监督诡秘一一神秘归拢一一聚集钦佩一一敬佩踪影一一踪迹恍然大悟一茅塞顿开反义词朦胧一一清楚缓慢一一快速归拢一一分散钦佩一一轻视聪明一一愚笨蹑手蹑脚一一大摇大摆理解词语眼馋:看见自己喜爱的事物极想得到。
朦胧:月光不明;看不清。
斑斑驳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缓慢:不迅速;慢。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猜测:推测;凭想象估计。
监视:从旁严密注视、观察。
诡秘:(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
恍然大悟:猛然清醒的样子;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归拢:把分散着的东西聚集到一起。
钦佩:敬重佩服。
聪明: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
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第1篇】一、质疑导入,指明学习任务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请读课题——23.带刺的东西。
生质疑:为什么不是带刺的朋友;师:偷了我们的枣,我们还能叫他朋友吗?预设1:生:不对,他偷枣的本事很高明,所以我很钦佩他,称它为朋友。
预设2:师:作者好奇怪,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小刺猬偷枣的故事。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讲好故事1、讲好故事,读好课文很重要,请同学们现在开始自由朗读课文。
师:你们读得真投入,老师先送你们一个故事的开头: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我很好奇他是怎样做到的?谁试着来说说?指名两生讲述预设1:背课文可不是讲故事,需要挑出关键词来串讲;预设2:讲故事时,可以用上顺序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等,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讲,别人听起来会更清晰;预设3:作者的语言很生动,可以用上课文的语言帮助我们讲好故事。
2、过渡:老师画了四幅图,帮助你们更好地了解刺猬偷枣的先后顺序,请你们帮忙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3、a.你能说说第一幅图刺猬在做什么?——爬树b.第二幅图是——预设:这幅图藏在课文第7-9自然段,请你浏览一下,找到关键词。
生:用力摇晃、摔下来——师:可以更简洁一些:摇树摔下c.第三幅图是——归拢扎枣,预设:你们真会学习,一下子就学会了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
d.第四幅图是——背枣跑去,预设:小刺猬驮着满背的红枣,急火火地跑去了,并不是慢悠悠地跑呀,能不能换个更准确的词:驮枣逃跑、背枣溜走……4、你们真了不起,把三年级重要的知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会了。
这回,老师再请你们来讲故事,你会用上哪些方法。
(1)找到课文的关键词(2)用上课文的关键词(3)还可以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句。
请你们用上这些方法,和同桌合作,进行头脑风暴,讲好故事。
预设评价:(1)你能把故事的先后顺序讲得很有条理,谁来挑战他,说得更精彩、生动。
带刺的朋友作者:宗介华一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瞧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瞧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惊愕地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行动。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权,又爬向伸出的枝……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就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就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扑”地一声,径直掉下来。
听得出来,摔得还挺重呢!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
瞧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您猜怎么着?归起的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
兴许就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哎,这不就是刺猬不?!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可就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迫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望,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有了踪影。
二夜幕悄悄地降落下来,大地被笼罩在铅色一样的暗纱里了。
我偷偷地躲在树丛的背后。
过了好长时间,还没见到刺猬的影子,我忐忑不安起来。
昨天晚上刚刚偷了枣儿,窝里一定还有吃的。
兴许不来了……不,爸爸说过,刺猾的食量可大呢,一天一夜,它准会饿坏了。
那么,一旦它发现墙根儿处都撒了沙子,会不会感到奇怪,猜到了我的心里:噢,想顺着沙子上的脚印找窝呀,我才不去了呢……不,不会的,昨天晚上偷枣儿并没被人瞧见,今天晚上还得去,红枣儿多甜呀……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替刺猬问着、答着。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皎洁的月光又把庭院洒满了。
啊,时候已经不早了。
我的心慢慢凉下来,断定小刺猬发现了沙子,就是不会再来的了。
突然,我眼前一亮,奇妙的现象终于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