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概述测试.docx

计算机概述测试.docx

计算机概述测试.docx
计算机概述测试.docx

精品文档

《计算机概述》测试

(试卷满分100分,要求答案一律写在题号前)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 本大题满分60 分 , 每小题 1.5 分 )

1. 运行速度的单位一般用 __来表示。

A. MHz

B. MIPS

C. bps

D. MBPS

2.工厂中生产流水线是计算机在 __领域的应用。

A. 过程控制

B. 计算机辅助系统

C. 科学计算

D. 数据处理

3.我们目前所使用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

A. 晶体管

B.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 电子管

D.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IBM 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 5150,采用了__微处理器。

A. Intel 8088

B. Intel 80486

C. Intel 80286

D. Intel 80386

5. 计算机辅助系统中, CAD是指__________。

A. 计算机辅助测试

B. 计算机辅助教学

C. 计算机辅助设计

D. 计算机辅助制造

6.航天飞机升天是计算机在 __领域的应用。

A. 科学计算

B. 数据处理

C. 计算机辅助系统

D. 过程控制

7.下列各类型计算机中, _______机的精确度最高。

A. 小型

B. 巨型

C. 微型

D. 大型

8.微型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主要基于 ________的升级。

A. 外围设备

B. 存储器

C. 系统软件

D. 微处理器

9.计算机的传统应用领域是 ________。

A. 数据处理

B. 实时控制

C. 人工智能

D.数值计算

10.办公自动化( OA)是计算机在 __领域的应用。

A. 计算机辅助系统

B. 数据处理

C. 过程控制

D. 科学计算

11.现在一般家用计算机主机内部主要部件处理信号的方式是 __

A. 数字式

B. 数字模拟混合式

C. 特殊式

D. 模拟式

12.__ 年,IBM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 5150。

A. 1981

B. 1971

C. 1968

D. 1946

13.目前正在积极研制的第五代是 __化计算机。

A. 智能

B. 巨型

C. 网络

D. 微型

14.CBE的中文全称是 __。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计算机辅助制造

C. 计算机辅助设计

D. 计算机辅助教学

15.计算机性能指标中主频的基本单位是

A. GHz

B. MHz

C. Byte

D. MIPS

16.第__代电子计算机软件方面操作系统逐步完善,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A.一

B.三

C.四

D.二

17.运行速度的单位 MIPS的中文含义是

A. 每秒多少兆字节

B. 每秒百万条指令

C. 每秒百万个比特位

D. 每秒百万个字节

18.通过QQ或MSN和远在国外深造的表哥聊天,是计算机在 __方面的应用。

A. 网络与通信

B. 计算机辅助系统

C. 人工智能

D. 多媒体应用

19.专家系统是计算机在 __领域的应用。

A. 网络与通信

B. 多媒体应用

C. 人工智能

D. 计算机辅助系统

20.第__代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A.二

B.一

C.四

D.三

21.以下属于计算机人工智能方面应用的是 ____。

A. 数控机床

B. 卫星轨道计算

C. 定理证明

D. 天气预报

22.计算机能辨认的最小信息单位是

A.位

B.字

C.字符串

D.字节

23.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 __,命名为 " 电子数值积分器和计算机 " ,简称 ENIAC

A. 加利福尼亚大学

B. 斯坦福大学

C. 宾夕法尼亚大学

D. 麻省理工学院

24.第__代电子计算机除了计算机科学计算外,还被用于数据处理、事务处理以及工业控制等方面

A.三

B.四

C.二

D.一

25.关于计算机的特点,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A. 自动功能

B. 无法逻辑判断

C. 强大的存储能力

D. 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26.第一台个人计算机( PC)诞生的时间是 ______。

A. 1971 年

B. 1981 年

C. 1956 年

D. 1958 年

27.以下符合现在常用内存储器容量的是 __。

A. 1B

B. 1GB

C. 1KB

D. 1MB

28.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在 _______年诞生的。

A. 1936

B. 1927

C. 1946

D. 1952

29.20 世纪____年代出现了计算机网络。

A.50

B.60

C.70

D.80

精品文档30.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电子元器件是

31.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英文简称是 __

A. CAT

B. CMI

C. CAI

D. CBE

32.运用计算机,通过动力方程求解进行气象预报,是应用了计算机的 _______。

33.计算机技术与什么的结合构成了计算机网络——

34.第__代电子计算机在系统结构方面发展了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

35.数控机床是电子计算机在 _方面的应用。

36.计算机高级语言得到了很大发展。

A. 第一代

B. 第二代

C. 第三代

D. 第四代

37.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操作系统逐步完善是第 __代

38.美国Intel( 英特尔) 公司是全球最大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 __年。

A. 1981

B. 1968

C. 1946

D. 1971

39.第三代计算机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 _______次。

A. 几千次到几万次

B. 十几万次到几十万次

C.几十万次

D.几百万次

40.计算机发展趋势中,能使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得到充分共享的是

A. 巨型化

B. 智能化

C. 微型化

D. 网络化

二、多选题,以下各题有多个选项,其中有二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 本大题满分20 分, 每小题 2 分)

4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第二代计算机的特点——

A.操作系统逐步完善 B. 出现了高级语言 C.运算速度每秒达几十万次 D.应用领域得到普及

42.下列属于计算机过程控制方面应用的是

43.下列选项按计算机用途分的是——

A.专用计算机 B. 通用计算机 C.模拟计算机 D.实用计算机

44.关于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B. 在系统结构方面使用了并行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C.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十几万次到几百万次

D.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电子器件

45. 下列______属于 Intel 研制的 CPU。

A.酷睿

B. 龙芯

C. 赛扬

D. 奔腾

46. 计算机按照所处理的数据类型可以分为

47.关于计算机的特点,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48.关于微处理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随着微处理器工艺尺寸的缩小,其性能却越来越高

C.目前生产微处理器的厂商只有 Intel 公司

D.我们相继研制了龙芯、方舟等系列微处理器

49.下列属于计算机科学计算方面应用的是

50.关于第五代计算机发展方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网络化

B. 微型化

C. 智能化

D. 巨型化

三、判断题,以下各题只有对错两个选项( 本大题满分 20 分, 每小题 1 分)

51.( )主频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52.( )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高速度运算,还可以将原始数据和运算结果保存起来,供以后调用。

53.( )存储容量换算:1MB=1024KB

54.( )存储周期越长,则存取速度越快。

55.( )字长决定了指令直接寻址的能力,字长越长,存放数据的存储单元数越多,寻找地址的能力越强。

56.( )计算机的字长分为8位、16位、24位、32位、40位、48位、56位和64位。

57.( )字长标志着计算机的运算精度。

58.( )用MIPS来衡量的计算机性能指标是运算速度

59.( )用于计算中心和计算机网络的终端控制等的计算机属于大型计算机。

60.( )像工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科学计算等计算机属于巨型计算机。

61.( )外存储器容量,计算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性能价格比也都是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62.( )主频的单位是兆赫兹(MHz),目前使用的计微型计算机已达到了吉赫兹(GHz)。

63.( )存取周期就是CPU从内存储器中取出数据所需的时间。

64.( )电子计算机内部操作运算是根据人们事先编制的程序自动控制进行工作的,不需要人工干预,因而自动化程度高。

精品文档

65.( )第五代计算机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科学计算结合在一起。

66.( )存取周期的基本单位是:ms(毫秒)。

67.( )双核结构最有良好的性能潜力,为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开辟了空间。

68.( )计算机具有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还具有很强的逻辑运算及逻辑推理能力。

69.( )字长为64的计算机是指每秒能执行的指令为64MIPS。

70.( )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情报检索都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数据处理方面。

(精选)《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_模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模拟试题及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计算机领域中采用_____二进制____、___8______、或____16_____来表示数值。。 2.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两大特征是“程序存储”和“_采用二进制_____”。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简称ASCII码,它是__7__位二进制编码,因此,它可以表示_128___种字符。 4. 计算机中采用的基本逻辑电路主意有各种______门电路及触发器______。 5. 用___机器______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6. 串口按信息传送格式可分为___串行接口并行接口_____。 7.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存储直接与_CPU_交换的信息,辅助存储器存放当前不立即使用的信息。 8. 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______。 9. 由寻址方式形成的操作数的真正存放地址,称为操作数的__有效地址____。 10. 计算机网络按距离可分为_局域网广域网____。 1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的___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__。 12. 操作系统按功能特征可分为__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_。 13. 高级语言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__数逻辑值名字标号字符串____等五大类。 14. 从根算起,树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树的__最大层次___称为树的深度。 15. ___数据结构__是数据组织形式,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但不涉及数据的具体内容。

16.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元素需存储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元素本身的信息,称之“_____”;另一部分则是该元素的直接后继元素的存储位置,称之“_____”。

homework1

《计算机系统基础》Homework HW1:数据的表示 实验目的:熟悉数值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方式,掌握相关的处理语句。 实验报告要求: 1.说明你做实验的过程(重要步骤用屏幕截图表示)。 2.提交源程序。 3.分析或回答问题。 完成下列实验,提交实验报告: 1.下述两个结构所占存储空间多大?结构中各分量所在位置相对于结构起始位置的偏移 量是什么?要求编写程序以验证你的答案。若使用#pragma pack(2)语句,则结果又如何? struct test1 { char x2[3]; short x3[2]; int x1; long long x4; }; struct test2 { char x2[3]; short x3[2]; int x1; long long x4; }__attribute__((aligned(8))); 2.“-2 < 2”和“-2 < 2u”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3.运行下图中的程序代码,并对程序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4.运行下列代码,并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include void main() { union NUM { int a; char b[4]; } num; num.a = 0x12345678; printf("0x%X\n", num.b[2]); } 5.请说明下列赋值语句执行后,各个变量对应的机器数和真值各是多少?编写一段程序代 码并进行编译,观察默认情况下,编译器是否报warning。如果有warning信息的话,分析为何会出现这种warning信息。 int a = 2147483648; int b = -2147483648; int c = 2147483649; unsigned short d = 65539; short e = -32790; 6.完成书上第二章习题中第40题,提交代码,并在程序中以十六进制形式打印变量u的 机器数。 7.编译运行以下程序,并至少重复运行3次。 void main() { double x=23.001, y=24.001, z=1.0; for (int i=0; i<10; i++) { if ((y-x)==z) printf("equal\n"); else printf("not equal\n"); x += z; y += z; printf("%d, %f , %f\n”, i, x, y); } } 要求: (1)给出每次运行的结果截图。 (2)每次运行过程中,是否每一次循环中的判等结果都一致?为什么? (3)每次运行过程中,每一次循环输出的i、x和y的结果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计算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 )是不正确的。 A.“管理资源的程序” B.“管理用户程序执行的程序” C.“能使系统资源提高效率的程序” D.“能方便用户编程的程序” 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 ) A.设备驱动程序组成的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 3.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 )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 B.编译系统 C.操作系统 D.标准库程序 4.计算机系统中判别是否有中断事件发生应是在( ) A.进程切换时 B.执行完一条指令后 C.执行P操作后 D.由用户态转入核心态时 5.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D.实时性和可*性 6.若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 )状态。 A.就绪 B.等待 C.运行 D.完成 7.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 A.页式地址转换 B.段式地址转换 C.静态重定位 D.动态重定位 8.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 )进行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 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大到小 D.尺寸从小到大 9.逻辑文件存放在到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组织形式是与( )有关的。 A.逻辑文件结构 B.存储介质特性 C.主存储器管理方式 D.分配外设方式 10.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 ) A.篡改 B.破坏 C.窃取 D.删除 11.对磁盘进行移臂调度的目的是为了缩短( )时间。 A.寻找 B.延迟 C.传送 D.启动 12.启动外设前必须组织好通道程序,通道程序是由若干( )组成。 https://www.doczj.com/doc/751035999.html,W B.CSW C.CAW D.PSW 13.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 A.先来先服务 B.轮转 C.最高响应比优先 D.均衡调度

计算机基本技能测试培训方案范文

基本技能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做好教育部11月份对我院学生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实际使用能力,本技能测试工作。 二、培训对象 07级非计算机专业全体学生(预科班和自考班除外),共33个教学班 三、培训工作小组 长:李伟舵组副组长:彭自然魏振西 员:刘文涛陈丽佳吴文胜陈宇朱红陈兰成向征齐锋华龚芝 四、总体方案 1、培训师资:由计算机系教师精英组成。 2、考核办法:教务处会同计算机系对任课教师考评,根据到课率和考试成绩评定 A、B、C三等,学生考试通过率未达到90%的教师只能评为C等。A等课时费上浮 50%,B等获标准课时费,C等课时费下浮50%。 3、测试(即培训中期和培训末期两次测试)安排:第一次测试安排在9月25日晚上 进行。由培训教师从每个班挑选5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分成三个机房进行测试。第二 次测试安排在10月18日、19日和20日晚上进行,全体学生均参加。两次考试成绩都将记入教师考核成绩,考试用的试题由学生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并采取在线考试方式。 4、培训方式:培训以系为单位,采取以集中培训为主,分散培训为辅的方式进行。集 中培训时间为每周一、二、三的晚上,每次以11个班为单位,周四、五、日晚对上一次的 课进行复习。两次集中培训均安排在科技楼5、6楼机房进行。分散培训要求各系辅导员组 织学生在集中培训以外的时间进行。此外,教师充分利用网上答疑、电话答疑、课堂答疑 和办公室答疑等多种方式,解答学生的疑难。 5、软件清单:Windows2000Professional或者Windows XP Professional、Office2000(完全安装)、Office2000XP、Visual Basic6.0等,且能够上网。 (学院机房需提前安装好培训所需软件)6、试题来源:为确保基本技能测试顺利通过,由计算机系老师根据评估要求且结合 学生实际情况,精心编制5套难易适中的培训试题,构成计算机基本技能试题库。 7、培训时间:2008年9月8日—10月20日。 五、培训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本操作是作为被评估学校的基本技能的必测内容。对高职学生而言,考. 核其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应重在操作和应用。即操作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高职 学生应掌握如下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 1、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概述、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数据在计算机中表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四章测验及答案

第四章测验 一、判断 1. 网络中的计算机可能利用微波传输数据,它比利用光缆传输数据的效率高。( ) 2. 异步转移模式ATM使多种媒体的信息数据可以同时在ATM信道中传输。( ) 3. Internet提供了电子购物服务,因此网络能传递物品。( ) 4. B-ISDN是一种通信网络,数据在其上是模拟信号传输。( ) 5. ADSL是一种网络联结方式,数据在线上是模拟信号传输。( ) 6. Internet网由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部门网)三级组成。( ) 7. Inertnet网中计算机的IP地址就是它的主机名。( ) 8. 计算机网络是在通信协议控制下实现的计算机互联。( ) 9.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 10. E-mail能在任意的地点,任意的机器上使用(只要它接入Internet)。( ) 11. 工作站本身所具有的硬盘、光盘、程序、数据、打印机等都是该用户的本地资源,网络上其他工作站和服务器的资源称为网络资源。( ) 12. 蓝牙(IEE802.15)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可达到100m,适合于办公室或家庭环境的无线网络。( ) 13. 网络中一台微机既可以作为服务器,也可以作为客户机,取决于它是否同时提供共享资源,又使用其它计算机的资源。( ) 14. 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是指信息在处理和传输中的泄密问题。( ) 15. 在网络信息安全的措施中,身份认证是访问控制的基础。( ) 16. 在密码学中,所有的公共密钥对所有用户都是公开的。( ) 17. 因特网防火墙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病毒侵害。( ) 18. 包过滤通常安装在路由器上,而且大多数商用路由器都提供了包过滤的功能。( ) 19. 在一台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上读取一CD-ROM光盘中的数据,该光盘没有可能被感染病毒。( ) 20. 全面的网络信息安全方案不仅要覆盖到数据流在网络系统中所有环节,还应当包括信息使用者、传输介质和网络等各方面的管理措施。( ) 21. 以太网使用的集线器(Hub)只是扮演了一个连接器的角色,不能放大或再生信号。( ) 22. 使用Cable Modem需要用拨号后才能上网。( ) 23. 通过Telnet可以远程使用网上提供该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中的计算资源。( ) 24. 总线式以太网通常采用广播式的通信方式。( ) 25. 计算机广域网与局域网的最本质的区别是网络的覆盖围不同。( ) 26. 一个完整的URL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类型/协议、服务器地址、端口号、路径和文件名。( ) 27. 所有的IP地址都可以分配给用户使用。( ) 28. 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51035999.html,的服务器,若对应的IP地址为202.119.175.2,则通过主机域名和IP地址都可以实现对服务器的访问。( ) 二、单选 1. 万维网(WWW)引进了超文本的概念,超文本是指_____。 A. 包含的文本 B. 包含多种文本的文本 C. 包含图像的文本 D. 包含多种颜色的文本 2. 电子是_____。 A. 通过网页发布的公告信息 B. 网络信息检索服务 C. 一种利用网络交换信息的非实时服务 D. 通过网络实时交互的信息传递方式

总线实验

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 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计算机系统基础 实验名称总线与寄存器实验 实验地点线上 实验时间 6.30 学生班级软件工程1808班 学生学号 201802810825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一:实验要求 理解并掌握总线与寄存器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实验软件环境; 2、掌握总线以及数据通路的概念及传输特性。 3、理解锁存器、通用寄存器及移位寄存器的组成和功能。 二、实验内容 1、根据已搭建好的8位数据通路,熟悉总线连接的方法,理解74LS244芯片的作用,理解各相关信号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起的作用; 2、通过拨码开关置数,将数据传送到各寄存器,将寄存器中数据显示出来,熟悉常用的寄存器。 三、实验器件 1、D触发器(74LS74、74LS175)、三态缓冲器(74LS244)。 2、寄存器(74LS27 3、74LS374 )和移位寄存器(74LS194) 四、实验原理 (见实验指导书) 五、实验步骤 注意:实验过程中应观察总线上及芯片引脚上显示的数据的变化情况,理解数据传送的过程和寄存器存数,从寄存器读数的原理。 实验(1)拨码开关输入数据至总线 ●====1;手动操作总线DIN上的拨码开关,在总线DIN上置位数据0x55,缓冲器244阻断。比较总线DIN与BUS状态的异同。 ●=0,比较总线DIN与BUS状态的异同,记录BUS总线的数据: BUS_7BUS_6BUS_5BUS_4BUS_3BUS_2BUS_1BUS_0BUS总 线 01010101AA 实验(2)D触发器数据锁存实验 ●=0,===1;通过拨码开关改变74LS74的D端(即BUS总线的BUS_0)的状态,按照下表置位74LS74的端、端,观察并记录CLK端上升沿、下降沿跳变时刻Q端、端的状态,填观测结果于表中。 CLK D Qn Qn+1n+1 01××010 110 10××001 101

计算机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试题1 试题: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是(A )。 A. 传染性、隐藏性、破坏性和潜伏性 B. 造成计算机器件永久实效 C. 格式化磁盘 D. 只会感染不会致病 试题2 试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计算机病毒只能传染给执行文件 B. 计算机软件是指存储在软盘中的程序 C. 计算机每次启动的过程相同,RAM中的所有信息在关机后不会丢失 D. 硬盘虽然装在主机箱内,但它属于外存 试题3 试题: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B )。 A. 一种微生物 B. 程序 C. 硬件缺陷 D. 网络有害信息 试题4 试题: 对于网络中的计算机病毒,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D )。 A. 软件下载 B. E-mail C. 网络游戏 D. 以上都有可能 试题5 试题: 以下( D )现象不可以作为检测计算机病毒的参考。 A. 数据神秘的丢失,文件名不能辨认 B. 有规律的出现异常信息 C. 磁盘的空间突然小了,或不识别磁盘设备

D. 网络突然断掉 试题6 试题: 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正确的说法是( A )。 A.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B. 计算机病毒可以烧毁计算机的电子元件 C.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生物细菌 D. 计算机病毒一旦产生,便无法消除 试题7 试题: 双倍速CD-ROM 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A )。 A. 300KB/S B. 128KB/S C. 150KB/S D. 250KB/S 试题8 试题: 以下不是图像文件格式的为( C )。 A. JPG B. BMP C. MP3 D. GIF 试题9 试题: 自然界中常见的光能够由( B )三种颜色混合而成。 A. 红、黄、绿 B. 红、绿、蓝 C. 澄、蓝、紫 D. 白、红、绿 试题10 试题: ( A )规定了不同厂家的电子乐器和计算机连接的方案和设备间数据传输协议。 A. MIDI B. MP3 C. H.261

江南大学测试题答案计算机安全概论第1阶段测试题1b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计算机安全概论》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从以下选项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变换加密法要()。 A、将文本块换成另一块 B、将文本字符换成另一字符 C、严格的行换列 D、对输入文本进行置换,得到密文 2、将文本写成行并按列读取称为()。 A、Vernam加密 B、恺撒加密 C、简单分栏式技术 D、同音替换加密 3、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 A、破环数据完整性 B、非授权访问 C、信息泄漏 D、拒绝服务攻击 4、()适用于块模式。 A、CFB B、OFB C、CCB D、CBC 5、()在非对称密钥加密中非常重要。 A、整数 B、素数 C、负数 D、函数 6、数据在存储或传输时不被修改、破坏,或数据包的丢失、乱序等指的是() A、数据完整性 B、数据一致性 C、数据同步性 D、数据源发性 7、网络安全是在分布网络环境中对()提供安全保护。 A、信息载体 B、信息的处理、传输 C、信息的存储、访问 D、上面3项都是 8、数据保密性指的是() 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 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 C、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一致 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

9、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 A、机密性 B、可用性 C、完整性 D、上面3项都是 10、可以被数据完整性机制防止的攻击方式是()。 A、假冒源地址或用户的地址欺骗攻击 B、抵赖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 C、数据中途被攻击者窃听获取 D、数据在途中被攻击者篡改或破坏 11、对电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简称 EMC) 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个国家的是恒定不变的 B、不是强制的 C、各个国家不相同 D、以上均错误 12、计算机机房是安装计算机信息系统主体的关键场所,是()工作的重点,所以对计算机机房要加强安全管理。 A、实体安全保护 B、人员管理 C、媒体安全保护 D、设备安全保护 13、()是指电子系统或设备在自己正常工作产生的电磁环境下,电子系统或设备之间的相互不影响的电磁特性。 A、电磁兼容性 B、传导干扰 C、电磁干扰 D、辐射干扰 14、PKI管理对象不包括() A、ID和口令 B、证书 C、密钥 D、证书撤消 15、PKI支持的服务不包括() A、非对称密钥技术及证书管理 B、目录服务 C、对称密钥的产生和分发 D、访问控制服务 16、PKI的主要组成不包括() A、证书授权CA B、SSL C、注册授权RA D、证书存储库CR 17、同音替换加密法与单码加密法相比,破译难度( )。 A、更小 B、相同 C、更大 D、更小或相同 18、将密文边成明文称为( )。 A、加密 B、解密 C、密码学 D、密码分析员 19、( )中一次加密一块明文。

计算机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计算机的体积越大,其功能越强 B)CD-ROM的容量比硬盘的容量大 C)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故其中的信息任何时候都不会丢失 D)CPU是中央处理器的简称 【答案】D) 【解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为CPU,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 2.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的一个是()。 A)控制符 B)9 C)A D)a 【答案】A) 【解析】在ASCII码表中,根据码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控制符、数字符、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 3.一条指令必须包括 A)操作码和地址码B)信息和数据 C)时间和信息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一条指令就是对计算机下达的命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或称操作数)两部分。前者指出该指令完成操作的类型,后者指出参与操作的数据和操作结果存放的位置。 4.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A)建立备份B)专机专用 C)不上网D)定期检查 【答案】C) 【解析】网络是病毒传播的最大来源,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很多,但是采用不上网的措施显然是防卫过度。 5.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的5大功能是()。 A)CPU的管理、显示器管理、键盘管理、打印机管理和鼠标器管理

B)硬盘管理、软盘驱动器管理、CPU的管理、显示器管理和键盘管理 C)CPU的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D)启动、打印、显示、文件存取和关机 【答案】 C) 【解析】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的5大功能是CPU的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6.微机上广泛使用的Windows2000是()。 A)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B)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 【答案】B) 【解析】Microsoft公司开发的DOS是一单用户单任务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则是一单用户多任务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从Windows 发展到目前的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Vista。 7.为了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开发软件时应尽量采用()。 A)汇编语言 B)机器语言 C)指令系统 D)高级语言 【答案】D) 【解析】高级语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编写程序的效率,改善了程序的可读性。 8.CPU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A)软盘B)硬盘 C)RAM D)CD-ROM 【答案】C) 【解析】 CPU读取和写入数据都是通过内存来完成的。 9.下列各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一种是()。 A)Cache B)动态RAM(DRAM) C)CD-ROM D)硬盘 【答案】A) 【解析】所谓Cache,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Dynamic RAM)之间的规模较小的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通常由SRAM组成。 10.SRAM指的是()。 A)静态随机存储器 B)静态只读存储器

计算机基本技能考试试题第5套

计算机基本技能测试试题( 5套) 专业班级姓名 说明: 1、本次技能测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可查阅相关参考资料,但相互不得交流,产生的最终结果不得重复。 3、在F:盘上创建一个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以下文件均保存在此文件夹中。 试题: 一、Word操作题(30分) 1、在F盘新建一个以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 2、启动Word,创建一个新文档,文档名为自己学号姓名,保存在上述文件夹内。 3、将以下文字内容输入到文档中。 4、给文档进行排版,将标题设为“二号”,“仿宋”,加粗,居中,加上蓝色方框,3磅, 设置底纹为黄色;将正文的字体设为“小四”、“隶书”。 5、将正文各段设置为悬挂缩进2字符,左右各缩进1字符,行距为1.1倍行距。 6、给第3—10段的数字标题改成项目符号“●”。 7、将标题文字“计算机病毒”另制作成艺术字(样式任选),环绕方式为“浮于文字上方”,插入到文档的开头。 8、给文档插入图片或剪贴画(任选),图文环绕方式为“四周型”,图文格式为水印。 9、给文档加上页眉和页脚,页眉为“计算机病毒”,居右排列,页脚插入页码,居中排列。 10、将该页面设成A4纸,上、下、左、右边距均设置为2.5厘米,并适当调整表格大小。 11、在该文档中,依照制作下面表格,并对表作如下操作: (1)用格式“彩色型1”修释表格;

(2)在总分前面插入一列“专业课总分”; (3)要求利用公式求出每个同学的“总分”(英语+数学+数据结构+C语言)和“专业课总分”(数据结构+C语言)。 二、Excel操作题(20分) 1、启动Excel,创建一个新工作簿文件,文档名为自己学号姓名,保存在D盘以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内。 2、在Excel中输入下表的数据(输入10条记录即可)。 3、用公式计算每位职工的薪水,将薪水数据用千位分隔符方式表示,并保留两位小数。 4、对表格中的标题“某公司员工工资表”跨列居中,高18磅,其他数据均水平居中,将该工作表命名为“工资表”。 5、将表中数据复制到另外2张表中,并将工作表分别命名为“筛选表”和“汇总表”。 6、在“筛选表”中,筛选出薪水超过5000元(包括5000元)的记录。 7、在“汇总表”中,统计出各部门薪水的平均值。

计算机系统概论_随堂练习及答案考试用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大约(C)年,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10倍,成本降为原来的1/10.C、5~8 2. 计算机划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的依据是(D )D 整机性能 3. 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的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50 多年中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来划分,计算机发展经历了( D )个阶段。 D. 5 1. 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B)控制器 2. 通常所说的I/O 设备指的是A)输入输出设备 3.CPU 要能与外设通信必须要 有:C)接口电路 4.现代计算机之所以严格地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操作,主要因为有 ( B )。 B. 时序部件 1.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 C )。 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A) 。 A.操作系统 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D)。 D 系统软件 1.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的性能评价指标的是( C ) D. 主频 2.计算机的字长是指(D)D计算机每次运算包含的位数 3. MTBF 表示C 、故障平均间隔时间 1. 计算机系统采用分层次逐级实现,最底层的是( A )A、汇编语言级 2. 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划分不取决于下列哪种因素( D )D、体积 第二章 1. 机器数10000001B它所代表的数(B )。 B.-127 2. 二进制数-101101B 的原码是( B )10101101B 3. 二进制数-101101B 的反码是( C )C、11010010B 4. 二进制数-101101B 的补码是( B )B、11010011B 5. 二进制数-101101B 的移码是(B )B、01010011B 6. 浮点数规格化的目的是( C )C、使数的浮点表示是唯一的 7.下列关于双精度格式的浮点数的说法错误的是(C )C符号位2位 8.在计算机中,用于汉字信息的存储、交换、检索等操作的是(B)。B.汉字内 码 9.五笔字型输入法属于(B )B)形码输入 10.下列关于奇偶校验码错误的描述是(C ) C只能发现偶数位错 1.设X=-0.1010 ,Y=-0.0100 ,则用补码定点加法求X+Y的和为 (B) B、 1.0010 2.设X=-0.1010 ,Y=-0.0100 ,则用原码定点加法求X+Y的和为(D) D、 1.1110 3.运算中会产生溢出的是( C )C、X=0.1011Y=-0.1101求[X-Y]补1.在计算机中,实现乘法或除法时采用下列哪一种编码方式最方便( C )C 原码 2.设X=-0.1011 ,Y=-0.1101 ,则用补码一位乘法X*Y 的结果为(C) C、0. 10001111 1. 下列关于补码定点除法说法错误的是(D )D、被除数与除数异号时,做凶补+[-Y]补 1. 下列不是逻辑运算的特点的是(C)C、位之间存在进位 2. 关于锁存器的说法正确的是(B )B、比触发器简单 3. 下列部件中,在单总线运算器中不可能出现的部件是(C )C总线旁路器 1. 浮点数加减法运算中,说法错误的是( A )A、阶和尾数一起运算 2. 下列不属于浮点运算器的部件是(C )C地址寄存器第三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_随堂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大约()年,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10倍,成本降为原来的1/10. A、10~12 B、5~10 C、5~8 D、6~9 参考答案:C 2.计算机划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的依据是() A、价格 2、体积 C、体系结构 D、整机性能 参考答案:D 3.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的是 A) 晶体管 B) 小规模集成电路 C) 电子管 D)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参考答案:D 4.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50多年中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来划分,计算机发展经历了()个阶段。 A. 4 B. 6 C. 7 D. 5 参考答案:D 1.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 A) 显示器 B) 控制器 C) 磁盘驱动器 D) 鼠标器 参考答案:B 2.通常所说的I/O设备指的是 A) 输入输出设备 B) 通信设备 C) 网络设备 D) 控制设备 参考答案:A 3. CPU要能与外设通信必须要有: A) 寄存器 B) 存储器 C) 接口电路 D) 网线 参考答案:C 4.现代计算机之所以严格地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操作,主要因为有()。 A.开关电路 B. 时序部件 C. 接口电路 D. 协处理器 参考答案:B 1.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 A.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B. 系统软件和管理软件 C.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D. 操作系统、管理软件和各种工具软件 参考答案:C

2.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 A. 操作系统 B. 语言处理程序 C. 工具软件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参考答案:A 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 )。 A.应用软件 B.工具软件 C.免费软 件 D.系统软件 参考答案:D 1.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的性能评价指标的是() A.机器字长 B.指令系统 C.操作系统 D.主频 参考答案:C 2.计算机的字长是指() A、地址总线的位数 B、数据总线的位数 C、操作系统支持的位数 D、计算机每次运算包含的位数参考答案:D 3. MTBF表示 A、存储器大小 B、Cache大小 C、故障平均间隔时间 D、CPU的核的个数 参考答案:C 1.计算机系统采用分层次逐级实现,最底层的是() A、汇编语言级 B、机器语言级 C、微程序级 D、操作系统级 参考答案:C 2.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划分不取决于下列哪种因 素() A、价格 B、速度 C、可靠性 D、体积 参考答案:D 第二章 1.机器数10000001B它所代表的数( )。 A.-1 B.-127 C.129 D.以上均有可能 参考答案:B 2.二进制数-101101B的原码是() A、10110100B B、10101101B C、00101101B D、10110111B 参考答案:B 3.二进制数-101101B的反码是() A、11001011B B、11010011B C、11010010B D、11110111B 参考答案:C 4.二进制数-101101B的补码是() A、11001011B B、11010011B C、11010110B D、11110111B 参考答案:B

homework2

《计算机系统基础》Homework HW2:排序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调试 实验目的:熟悉开发环境、掌握开发和调试的基本过程以及工具。 实验要求:对实验步骤中给出的源程序进行编辑、编译、链接,调试。 实验报告: 1. 说明你做实验的过程(重要步骤用屏幕截图表示)。 2. 提交出源程序。 3. 提交可执行目标文件。 4. 分析或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同一个源程序在不同机器上生成的可执行目标代码是否相同。 提示:从多个方面(如ISA、OS 和编译器)来分析。 (2)你能在可执行目标文件中找出函数printf ()对应的机器代码段吗?能的话,请标示出来。(3)为什么源程序文件的内容和可执行目标文件的内容完全不同?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5月24 日 实验步骤: 1、以下程序实现了排序和求和算法,程序源码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提供的图片输入源程序文件,并保存为相应的.c 和.h 文件。 bubblesort.h: bubblesort.c:

add.h: add.c: printresult.h: printresult.c:

main.c: 2、将源程序文件进行预处理、编译、汇编和链接,以生成可执行文件。 (1) 使用gcc 直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gcc -o main main.c bubblesort.c add.c printresult.c

(2) 首先生成可重定位目标文件(.o 文件),再链接成可执行文件。 首先,使用gcc –c ……命令将所有.c 文件编译成.o 文件(可以用-o 选项命名输出的可重定位目标文件),然后再用ld 命令进行链接,以生成可执行目标文件。 (用ld命令链接时要包含很多系统库,可以用gcc –v main.c来查看系统链接需要哪些库,把collect2 换成ld,生成的/tmp/ccBCU0rh.o 即为mian.c 编译出来的main.o 文件,删掉该句替换成以下命令:-o main main.o bubblesort.o add.o printresult.o -e main) ld -o main main.o bubblesort.o add.o printresult.o -e main --sysroot=/ --build-id --eh-frame-hdr -m elf_i386 --hash-style=gnu --as-needed -dynamic-linker /lib/ld-linux.so.2 -z relro /usr/lib/gcc/i686-linux-gnu/4.8/../../../i386-linux-gnu/crt1.o /usr/lib/gcc/i686-linux-gnu/4.8/../../../i386-linux-gnu/crti.o /usr/lib/gcc/i686-linux-gnu/4.8/crtbegin.o -L/usr/lib/gcc/i686-linux-gnu/4.8 -L/usr/lib/gcc/i686-linux-gnu/4.8/../../../i386-linux-gnu -L/usr/lib/gcc/i686-linux-gnu/4.8/../../../../lib -L/lib/i386-linux-gnu -L/lib/../lib -L/usr/lib/i386-linux-gnu -L/usr/lib/../lib -L/usr/lib/gcc/i686-linux-gnu/4.8/../../.. -lgcc --as-needed -lgcc_s --no-as-needed -lc -lgcc --as-needed -lgcc_s --no-as-needed /usr/lib/gcc/i686-linux-gnu/4.8/crtend.o /usr/lib/gcc/i686-linux-gnu/4.8/../../../i386-linux-gnu/crtn.o 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 3、使用OBJDUMP命令进行反汇编(请自行查阅OBJDUMP命令的使用方法) 例如,可使用“objdump –S”命令进行反汇编 objdump –S main.o:将main.o进行反汇编 4、使用GDB命令进行各种调试(GDB命令参见教材附录C,也可自行查阅网上相关文档) 调试之前首先用“gcc –g”命令生成调试信息,否则调试失败。 gcc -g -o main main.c bubblesort.c add.c printresult.c gdb main 要求用各种GDB命令对程序进行调试(例如用info registers 查看寄存器内容)。 5、选做(加分题) 实现readelf –h main.o的功能

统考计算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属于的应用领域是_D_。 A、科学计算 B、自动控制 C、辅助设计 D、信息处理 2、当前计算机已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领域,而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应用于B A、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 C、辅助设计 D、过程控制 3、1946年所设计的第一台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其主要解决的问题 面向于B。 A、文化和教育 B、军事和科研 C、商业和服务 D、管理和网络 4、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____C__。 A、数据处理 B、文献检索 C、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D、信息 传输 5、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__B__。 A、科研 B、军事 C、商业 D、管理 6、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___D_。 A、数据处理 B、自动控制 C、计算机辅助系统 D、人工智能 7、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多媒体所包括的媒体类型的是__A____。 A、X光 B、图像 C、音频 D、视频 8、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__B__。 A、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 C、人工智能 D、过程控制 9、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种预报方法会涉及计算机应用中 的__A__。 A、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B、科学计算与辅助设计 C、科学计算和过程控制 D、数据处理和辅助设计 10、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_A_____。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记忆能力 11、用来表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__C__。 A、CAI B、CAM C、CAD D、CAT 12、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_A__。 A、人工智能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辅助设计 13、某型计算机峰值性能为数千亿次/秒,主要用于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它属于_A____。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一章测验及答案

第1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 1.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Y 2.信息就是数据。N 3.知识来源于信息。Y 4.信息是可以交换的。N 5.信息处理的本质是数据处理。Y 6.经加工后的信息一定比原始的信息更能反映现实的最新状态。N 7.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们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信息技术。N 8.集成电路芯片的集成度越高,其工作速度就越快。Y 9.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PC机中的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N 10.现代微处理器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N 1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Y 12.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N 1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Y 1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Y 1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Y 1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Y 1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N 18.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N 19.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Y 20.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Y 21.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一般为50公里左右。Y 22.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N 23.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Y 24.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Y 25.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N 26.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Y 27.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N 28.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Y 29.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调制声音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N 30.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的声音质量好,原因是调频广播的传输频带较宽,且外界信号不会对声音的频率形成干扰。Y 31.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传导光信号来实现的,因此光纤不能弯曲。 N 32. 与有线通信相比,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具有容量大、建设费用省、抗灾能力强等优点。Y 33.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都采用调幅方式发送。N 34.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多路模拟电视信号所采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

实验报告一Linux下的C语言编程

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学院信电学院专业计算机班级1401 学号140210110 姓名段登赢实验时间: 一、实验名称:Linux下的C语言编程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掌握VMware虚拟机的使用及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2)熟练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3)掌握GCC编译环境的使用; 实验要求: 描述你的分析过程;说明你做实验的过程(重要步骤用屏幕截图表示);提交源程序和可执行文件。 三、实验环境(软、硬件): 硬件:个人电脑一台 软件:在虚拟机Vmware上的Ubuntu GCC编辑器:vi编辑器 四、实验内容: 要求:在GCC编译环境下用C语言编程完成下列题目。 (1)人口普查 (2)旧键盘 (3)集体照 1、常用的Linux命令总结 Tab 快捷键,自动补全 切换用户:格式su [用户名];su - root 查看目录和文件:格式ls [-a -l ] [目录和文件],其中-a是显示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和目录(含隐藏文件)-l是显示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的详细信息 改变工作目录:格式cd /目录名;cd .. 返回上一目录 复制文件:格式cp [ -r ] 源文件或目录目标文件和目录,其中-r是复制目录 移动或更名:格式mv 源文件目标文件 删除文件或目录:格式rm [ -r ] 文件名或目录名,其中-r是删除目录 创建目录:格式mkdir 目录名 查看目录大小:格式du 目录名 压缩文件:格式gzip [-d] 文件名,其中-d是解压缩 打包文件:格式tar 目录或文件

解包文件:格式xvf 目录或文件 终止程序:Ctrl+c 后台运行:Ctrl+z Gcc编译:格式gcc [-o -O -c -g -w] 文件名,其中-o是确定输出自定义文件的名字,-O对程序的编译和链接进行优化,-c是不进行链接,生成.o后缀的文件,-g是产生调试工具,-w 不生成警告信息。 2. 在Linux系统中对所给的题目进行编程和分析 (1)打开虚拟机运行ubuntu (2)打开虚拟机终端(ctrl+Alt+T) (3)键入命令cd /home/duan/桌面进入到桌面 (4)键入命令mkdir shiyan,创建名字为shiyan的文件夹,更改用户权限 (5)然后cd /shiyan进入的shiyan文件夹里面 (6)键入命令touch renkou.c创建.c文件。如下图所示 (7)键入命令gcc renkou.c进行编译c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 (8)键入命令./a.out运行可执行文件,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人口普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