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规模大小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408.47 KB
- 文档页数:4
猪场筹划与建设一、确定猪场规模与模式(一)、确定猪场规模和生产方向1、年出栏头数猪场的饲养规模指在养猪场正常运营情况下,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的头数,如千头猪场、万头猪场等多种规模。
种猪场也可以按照基础母猪头数计。
小型养猪场:年出栏1000~5000头商品猪,年饲养基础母猪≤300头;中型养猪场:年出栏5000~10000头商品猪,年饲养基础母猪300~600头;大型养猪场:年出栏10000头以上,年饲养基础母猪>600头;规模超过30000头宜分场建设,有利于猪场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粪污处理。
(1)、规模化养猪场。
实际生产中以基础母猪100头,年出栏商品猪2000~2400头为一个标准规模养猪场,每周至少有4~5头母猪产仔,5~6头母猪配种、妊娠,每周出栏商品肉猪40头,需要6个劳动力完成全部任务,投入资金130万元,产出约150万元,每头母猪制造利润大约2000元。
自繁自养的规模化养猪场、年出栏300~5000头商品猪的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养猪专业户,其基础母猪头数参考见表2-1。
(2)、集约化猪场。
集约化猪场是大规模的猪场,通过使用优良的猪种,饲喂全价饲料,创造适宜的环境,执行严格的防疫,实行集约化养猪,最终的目的是获得较局的经济效益。
如果将生产环节按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即按繁殖周期安排工艺流程,按节拍均衡生产,实行全进全出制度,这种生产方式称为"工厂化养猪"。
2、生产方向根据生产方向可细分为哺乳仔猪场、生长育肥猪场、自繁自养猪场和种猪场。
哺乳仔猪场要求保育猪经过保育期饲养体重达到20~25 kg,然后销售给生长育肥猪生产者;自繁自养也称全程饲养,即配种、分娩、育肥三个过程结合的一种饲养方式;种猪场主要生产并出售种猪。
养猪场的性质和规模的确定,先根据市场需求制订,再要考虑生产技术水平、投资能力和各方面基础条件。
种猪场应尽可能纳入国家或地区的繁育体系,其性质和规模应适应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建场时应慎重考虑,切忌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否则很易导致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资金链断裂、猪场倒团的严重后果。
养殖规模标准
一、养殖类型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状况,确定适合的养殖类型。
常见的养殖类型包括畜牧、水产、禽类等。
不同类型的养殖具有不同的规模标准和要求。
二、养殖场地
1.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场地,同时考虑到排污、水源、电力等方面的因素。
2.场地规模:根据养殖类型和养殖数量,确定合理的场地规模。
一般来说,养殖场地面积应不少于5亩,且可根据不同养殖类型进行适当调整。
3.场地布局:合理规划养殖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区域,做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
三、养殖设施
1.养殖圈舍:根据养殖类型和规模,建设或改造适合的圈舍。
圈舍应具备遮阳、保暖、通风、防潮等功能,同时要考虑到动物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2.养殖设备:根据养殖类型和规模,购买或定制适合的养殖设备,如饮水装置、饲料设备、消毒设备等。
3.环保设施:为了保护环境,养殖场应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如粪污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
四、养殖技术
1.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市场和养殖条件的品种。
2.饲料管理:合理安排饲料采购、储存、加工、喂养等环节,确保饲料质
量和动物健康。
3.防疫管理:制定科学的防疫计划,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减少疾
病的发生和传播。
4.饲养管理: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安排饲养时间和饲料种类,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品质。
五、养殖管理
1.人员管理:制定管理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确保养殖场正常运行。
2.财务管理:建立财务制度,做好收支平衡,确保资金正常运转。
3.销售管理:制定销售计划和市场策略,确保产品及时销售并获得最佳收益。
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一)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背景随着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过度养殖、药物滥用等问题,畜禽养殖业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隐患。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有必要对畜禽养殖场规模进行标准化管理。
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畜禽养殖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养猪场污染物排放标准》。
这两个标准明确了畜禽养殖场应该满足的各项排放标准。
养殖场规模标准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畜禽养殖场规模应该按照养殖密度进行划分。
具体分为以下几类:•小型养殖场:养殖密度不超过10头/亩、200只/亩•中型养殖场:养殖密度不超过25头/亩、500只/亩•大型养殖场:养殖密度不超过60头/亩、1200只/亩同时,规定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应分别采用何种排污处理技术,以保证排放达到标准。
审批流程如果您想要建立一家畜禽养殖场,需要经过以下审批流程:1.向当地农业部门申请养殖场建设许可证;2.提交环评报告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3.按照养殖场规模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养殖场;4.建成后进行验收并申请开业许可证。
总结畜禽养殖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隐患。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我们需要对畜禽养殖场规模进行标准化管理。
同时,建议养殖场主注重环保和安全生产,采用先进的排污处理技术,保护自然环境和公众健康。
建设畜禽养殖场的注意事项在建设畜禽养殖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投资与效益的把握:养殖场的建设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需要考虑到成本与利润的平衡点。
•土地选址:养殖场需要选址在远离居民区、河流、湖泊、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的地方,以尽可能减少环境影响。
•动物品种的选择: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市场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
•设备的选购:选择先进、实用、易维护的设备和技术,在满足环保指标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效率。
Action is the cure for fear, and hesitation and delay will continue to nourish fear.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养殖场的大小如何界定?导读:养殖场的大小看的是面积和数量以及养殖的实力(技术和人才优势)。
规模化养殖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等具有一定的数量,一般猪批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一、什么是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管理养殖场的大小看的是面积和数量以及养殖的实力(技术和人才优势)。
规模化养殖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等具有一定的数量,一般猪批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
集约化的“集”就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对于大型化集约化何时实施?这个姑且没有定论,只能说大型化集约化养殖是我国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在政策支持和补助上也在向这个方面倾斜,小养殖户则是处于一个“爹地不疼,娘亲不爱”的尴尬境地,据我们了解到,目前距离农村居住地500之内一定要拆迁的,有些地区限制有时间,但是有的地区不受影响,这个都是因地而异的。
二、关于在集体土地上办理养殖场,这个问题是个很值得探究的,算不算改变了土地用途,会有什么后果呢。
发展畜禽养殖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对此是大力支持的,但从事畜禽养殖业也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的国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建筑规模和对建筑设施的技术要求,确定了猪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型集约化自繁自养的综合性商品肉猪生产场。
其他种类的养猪场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82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GB/T17824 2—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GB/T17824 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GB/T17824 4—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与及环境管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集约化养猪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实行高密度、高效率、连续均衡生产的专业化养猪场。
3 2 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种公猪及后备公猪从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可从本场所产仔猪中选留培育,其主要任务是生产商品育肥猪。
4 建设规模4 1 集约化养猪场的建设规模以该场年出栏商品猪头数表示。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饲养量按GB/T17824 2执行。
4 2 养猪场的建设项目按功能分为:a)生产建筑:配种猪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b)辅助生产建筑:更衣、淋浴消毒室,兽医、化验室(含病猪隔离间),饲料加工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c)生活管理建筑: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大门等。
4 3 养猪场的生产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0平方米计算。
4 4 养猪场的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生活用房按劳动定员人数每人4平方米计。
5 场址选择5 1 根据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GB/T17824.2-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型自繁、自养商品猪的综合性养猪场使用,亦可供种猪场和一般专业猪场参考。
2 猪场规模按饲养成年生产母猪数量和年产商品猪出栏头数确定规模。
2.1 小型场:饲养生产母猪300头以下,年产商品肉猪5000以下。
2.2 中型场:饲养生产母猪300~600头,年产商品肉猪5000~10000头左右的养猪场。
3 猪群结构猪群结构,依生产功能、工艺流程,可划分如下部分。
3.1 成年公猪群:直接参与生产的公猪,组成成年公猪群。
实行人工辅助(本交)配种的场,种公猪应占生产母猪群的2.0%~5.0%;实行人工授精配种的养猪场可降低到1.0%以下。
3.2 后备公猪群:由为更新成年种公猪而饲养的幼猪组成,占成年公猪群的30%~50%,一般选留比例为10:2。
3.3 生产母猪群:由已经产仔的母猪组成,占猪群总存栏量的10%~12%。
3.4 后备母猪群:由用于更新生产母猪的幼猪组成,占生产母猪群的25%~30%,选留比例为2:1。
3.5 仔猪群:系指出生到断奶的哺乳仔猪,占出栏猪数15%~17%。
3.6 保育猪群:系指断奶后仔猪,在网床笼内(一般指35~70日龄仔猪)或地面饲养,而后转入生长发育猪群。
3.7 生长发育(育成、肥育)猪群:经保育阶段以后,转入地面饲养,依体重可分为育成期(体重20~35kg)、育肥前期(体重35~60kg)和育肥后期(体重60~100kg)。
4 猪群存栏头数与结构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以出栏商品猪头数计算猪群结构划分四种规模(见表 1)。
表 1 猪群结构表规模与群别100030005000 10000成年种公猪2~37~811~12 22~25后备公猪1~22~44~6 8~10生产母猪56~60 170~200 280~300 560~600后备母猪17~2050~6083~90 167~200哺乳仔猪100以上320以上530以上1000以上保育猪100以上310以上510以上1000以上生长发育猪300以上930以上1540以上3000以上合计存栏590以上1800以上2960以上5900以上年产商品肉猪1000以上3000以上5000以下10000以下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1 繁殖指标(见表 2)。
DB37 T303-2002商品猪场建设标准(doc 10页)4.1建设规模要求4.1.1建场要求商品猪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建设地区资源、投资、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市场需求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技术与经济合理性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4.1.2建筑规模要求本标准所称的商品猪场其的建设规模与基础母猪的头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种猪场建设规模划分表大型猪场中型猪场小型猪场年出>10000 5000—10000 2000—5000 栏商品猪头数基础母猪数>600 300—600 120—3004.2选址与建场条件场址选择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4.2.1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
4.2.2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4.2.3场址地势高燥、平坦,在丘陵山建场地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得超过20°。
4.2.4场区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4.2.5猪场水源充足,取用方便,便于防护,水质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4.2.6电力充足可靠。
粪尿污水能就地处理或利用。
4.2.7大规模猪场应考虑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4.2.8场址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
4.2.9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它畜牧场不少于10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厂小于1000m。
4.2.10以下地段或地区不得建场: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重畜禽疫病常发区及山谷洼地等易受洪涝威胁的地段。
4.3猪场规划与布局4.3.1场区规划的原则建筑紧凑,少占或不占耕地。
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
4.3.2猪场的分区猪场建筑设施应按管理区、生产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
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及地势较低处。
禽畜养殖场规模标准
一、养猪场规模标准。
中型养猪场呢,存栏母猪的数量大概在50头到500头之间。
这规模就像是一个小村落啦,有不少猪家族在这里生活。
需要更规范的管理,要有合适的猪舍布局,得考虑猪的生长阶段分开饲养,像小猪住小猪房,大猪住大猪房,这样它们才能健康成长。
二、养牛场规模标准。
中型养牛场,存栏数量在50头到500头之间。
这时候就有点像一个中型的牧场王国啦。
对于牛舍的要求就更高一些,要保证牛儿们住得舒服。
在饲料方面也不能马虎,得有足够的草料储备,而且不同季节还得调整饲料的搭配,就像我们人不同季节吃不同的食物一样。
三、养鸡场规模标准。
中型养鸡场,存栏数量在5000只到5万只之间。
这规模就像是一个小鸡的社区啦。
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小鸡们很脆弱的,温度不合适就容易生病。
而且这么多鸡的饲料供应也得跟上,不能让它们饿着。
四、养羊场规模标准。
中型养羊场,存栏数量在100只到1000只之间。
这时候就像是一个较大的羊群部落啦。
要注意羊圈的建设,得有干燥温暖的休息场所。
而且羊儿们的防疫工作也很重要,像定期打疫苗之类的,这样才能让羊儿们健康成长。
不同规模的禽畜养殖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管理要点,都是为了让这些禽畜们健康成长,同时也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给我们人类提供美味的肉、蛋、奶等产品呢。
农村猪圈尺寸多大,40平米猪圈养多少头猪
有关农村猪圈的知识,猪圈分为单列式、双列式、四列式几种,农村猪圈尺寸一般多大,不同形式的猪圈尺寸不同,单间猪圈的规格也是不同的,另外40平米猪圈能养几头猪,下面具体来看下。
一、农村猪圈的正规尺寸
1、猪圈分为单列式、双列式、四列式,单列式跨度一般为5-5.5m 左右,双列式跨度一般在7.5-8.5m左右,四列式跨度一般为13.5-14m 左右,最多不超过15m。
猪舍的长度与养殖的数量密切相关,一般不超过75m。
2、单间猪圈的规格:4m×4m、3.8m×4m、3.5m×4m、3m×4m皆可,围墙1-1.2m高,猪舍内净高2.4-2.8m,舍内一般高出舍外地面
0.2-0.3m。
二、40平米猪圈养几头猪
1、40㎡猪圈喂养猪的数量,与猪的生长时期和类别有关,每头猪的占地面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4-18kg的断奶仔猪:0.26-0.56㎡;
2)18-25kg的保育猪:0.37-0.74㎡;
3)25-55kg的育肥猪:0.5-0.9㎡;
4)56-105kg的育肥猪:0.8-1.2㎡;
5)113-136的后备母猪:1.1-1.39㎡;
6)136-227kg的成年母猪:1.39-1.67㎡;
7)妊娠母猪:每头猪占地1.5-2.5㎡,泌乳母猪:每头猪占地3.8-4.2m,种公猪:每头占地8-12㎡。
2、做好猪圈规划
40㎡猪圈能养多少猪,必须提前做好猪圈的规划,比如40㎡的猪圈划分为3个3m×4m的猪圈,喂养56-105kg的育肥猪,则能喂养25-30头左右。
为了保证每只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则应适当减少喂养数量。
养猪场规模分类1、大型:a。
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a。
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c。
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a。
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
b。
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4、散户:a。
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商品猪<160头/年。
b。
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头/年.c。
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仔猪〈160头/年.工厂化养猪场规划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
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
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总体布局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
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
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大规模养猪场的建造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
标准化养猪场建设方案内容提要:我国养猪业还是以中小型养猪场为主,相对于大型养猪场而言,小型养猪场具有易管理、投资小、劳动强度小的特点,投资小型养猪场的人比较多,为了方便养猪人建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设计以下养猪场建设标准方案;养猪场选址条件1、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进行长远规划;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吨,水质要符合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千瓦,物料运输量大,选择交通方便的场地;3、卫生防疫条件:综合考虑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4、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运用生态环保方案,尽量同菜地、鱼塘、果园、农田相结合,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养猪场规模分类:1、大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2、中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3、小型养猪场: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仔猪育肥型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养猪场建设原则1、人畜分离: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猪舍建设必须将人的住房与猪舍分开,以免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同时,配套进行沼气池建设,使养殖产生的粪污能及时得到处理,确保环境卫生;2、严格防疫:在建设中着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或联户建设养殖小区,并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行修建;3、科学规划:建设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并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猪舍的建设工作;4、量力而行:圈舍规模由农户根据自身条件经济条件、身体条件以及自身养殖基础进行选择,特别是修建猪舍投资大,不能因为发展项目使农户承担过重的经济压力;养猪场建设标准1、猪场选址:猪场应远离住宅区,便于防疫,同时避免周围用户受粪便气味影响;2、猪场规划:生产、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便于猪场防疫及管理;生产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口,不受生活区的影响;3、生产区:各幢舍最好要有走廊连接,便于猪场猪群周转,同时生产人员可以同外界隔开,达到真正意义的全封闭生产;4、猪场结构: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水电通道,中层行走及转群,下层是主粪沟;5、清粪:每个猪舍的粪便都冲入到主粪沟,然后流到化粪池中;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粪便会沉淀在粪沟中,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粪沟,否则猪舍的空气环境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猪只的生活;如果有劳动力,可以让饲养员把猪舍中的半干粪铲出圈外,而不把它冲入粪沟内,这样对猪舍的环境比较有利;养猪场猪舍建设1、公猪栏:公猪多以单圈饲养;公猪栏面积为6~7平方米,正面高米,配有1门,高1米,宽米;2、母猪栏:妊娠母猪一般采用小栏单体限位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具有占地少,便于观察母猪发情和及时配种,单栏限位宽米,长米,高1米;3、分娩栏:分娩栏是一种单体栏,分娩栏宽为2~米,其中母猪限位架宽米,长~米,宽米,仔猪围栏高米,两边放置仔猪保温箱;4、保育栏:多采用高床保育,可保持高床上清洁干燥,仔猪不被粪尿污染,保育栏的面积一般为3米×2米或米×米;5、育成栏:育肥猪所占面积可视总体布局而定,一般每头占圈面积~1平方米;养猪场猪舍构造1、屋顶:要求保湿、隔热通风;2、地面:猪床部分要求温暖、干燥、表面粗糙,送料通道不宜光滑,不要求暖性地面;漏缝地板可分为全漏缝和部分漏缝两类,缝隙以5毫米为限,以便实行干清粪或进行全无冲洗法饲养育肥猪;3、猪栏:分为配种猪栏、妊娠猪栏、分娩猪栏、保育猪栏、生长猪栏、育肥猪栏、种公猪栏;都有成套设备可以购买;以钢管制猪栏和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较好,便于通风,占地少;4、墙身:华北、西北地区可采用一砖半厚墙身,东北地区采用二砖厚,其它地区一砖厚;5、舍门:双列式舍门宽度不少于米,高度2米左右;单列式舍门要求宽度不少于1米,高度米;圈栏门宽米,高1米左右;不管各种门,一律向外开;6、水道与排污道:水道与排污道应严格区分开来,各行其道,排污道全程覆盖;排水道最后排入全场低洼处的积水池,以缓解水源不足或搞人工湿地;7、植物绿化:绿化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可使冬季风速降低75-80%,在夏季气温降低10-20%,使场区空气有害气体减少25-80%;猪场绿化可在场区冬季上风向值5-10米宽的防风林,其它方向及各场区间植3-5米宽的隔离林,道路两旁植行道树,其它空地植树种草;养猪场设备选型1、圈舍设施:圆形产仔栏、分娩报警器等;2、饲料加工设备;3、饲喂设备:自分理处饮水器、自动食器、自动送料系统等;4、猪舍通风系统:负压通风是最简单、最廉价的一种通风方式;5、猪粪加工处理设备:猪粪加工成饲料喂刍兽、喂鱼,并部分添加到猪饲料中是节约养猪的重要措施;由于推广干清粪技术,使粪尿处理大大简化;6、装猪台:装猪台不仅减轻工人劳动程度,又可保证猪体健康和产品质量;装猪台的平台部分的高度要求与汽车车箱或拖拉机车斗基部等高,装猪台的倾斜度不超过10%;养猪场注意事项1、养猪温度:温度过低过高都影响猪的饲料的消耗和增重;猪的饲养适宜温度范围,取决于猪的品种、年龄、生理阶段、饲养条件等多种因素;育肥猪最适宜温度,可根据公式:T=+26来计算T表示温度,W表示猪体重公斤数,如体重100公斤的猪,最大增重速度的适宜温度为20℃;2、空气湿度:湿度大,猪的抗病力减弱,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猪只易患疥癣、湿疹和呼吸道疾病;当相对湿度由45%增高到95%时,猪的日增重下降6%~8%;在气温11℃~23℃,相对湿度50%~80%时,对猪的育肥效果最好;3、气流速度:热天,气流有利于蒸发散热,猪舍要多通风换气;冷天,气流增强猪的散热,加剧冷的程度;当气温4℃~19℃时,不受气流影响的猪同经常受气流影响的猪相比,采食量小25%、增重快6%;冬天猪场的气流速度每秒~米为宜,最高不要超过米;4、知采光度:光照的强弱对猪的代谢有明显的影响;适当减弱肥猪的光照强度,可使饲料利用率提高3%、增重提高4%;5、圈养密度:提高饲养密度,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空间,降低养猪成本;而降低密度,保证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空间,可以减少饲料的摄取量,并可减少因空间狭小而引发的恶癖,如随处排粪尿、咬尾等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6、地面坡度:猪只吃、睡、拉三角定位,便于栏舍清洗消毒又不积水;栏舍地面从吃、睡的地方要向拉屎撒尿之处有一定的坡度;7、栏舍宽度:猪栏的长宽比例要合理;若猪栏长度大宽度小,不利于猪的活动生长.猪舍建设形状越接近正方形越符合猪的行为需要;。
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的通知》,以下为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
1.猪场规模标准
(1)繁殖场每年配种头数大于500头为大型猪场,其余为小型猪场;
(2)育肥场每年饲养栏位大于500个为大型育肥场,其余为小型育肥场。
2.肉鸡养殖场规模标准
(1)规模化养殖超过1.5万只为大型养殖场,规模化养殖1000只至1.5万只为中型养殖场,其余为小型养殖场;
(2)散养不受限制。
3.蛋鸡养殖场规模标准
(1)规模化养殖超过5万只为大型养殖场,规模化养殖5000只至5万只为中型养殖场,其余为小型养殖场;
(2)散养不受限制。
4.水产养殖场规模标准
(1)以鱼塘为单元,规模化养殖超过2公顷为大型养殖场,规模化养殖0.3-2公顷为中型养殖场,其余为小型养殖场;
(2)非规模化养殖不受限制。
农村养殖猪场规模设计标准农村养殖猪场规模设计标准农村养殖猪场是农村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农村养殖猪场的高效生产和规范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猪场规模设计标准。
一、环境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1. 土地面积:农村养殖猪场的扩张应具备合理的土地面积,每头养殖猪应有足够的运动和生活空间,以减少养殖猪之间的互相干扰和传染病的蔓延。
2. 环境安全:农村养殖猪场周围应无有害气体、污染源和重工业等,确保养殖猪的环境安全。
3. 通风条件:农村养殖猪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疫病的传播和抑制猪之间的感染。
4. 水源供应:农村养殖猪场应有建设完善的饮水设施,确保养殖猪有足够的清洁饮水,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二、养殖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养殖要素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养殖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实力,确定养殖猪场的规模,确保猪场能够实现高效生产和良好经济效益。
2. 猪舍设计:养殖猪场的猪舍应设置合理的隔离间距,确保养殖猪之间不互相干扰和传染病的蔓延。
猪舍内应有合理的空间布局,确保每头养殖猪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3. 饲料供应:农村养殖猪场应有稳定可靠的饲料供应渠道,确保养殖猪有高质量的饲料供应,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三、管理要素农村养殖猪场的管理要素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人员配备:农村养殖猪场应配备专业养殖人员,确保猪场的高效生产和规范管理。
2. 疾病防控:农村养殖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机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确保养殖猪的健康与免疫。
3. 废弃物处理:农村养殖猪场应制定科学的废弃物处理措施,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农村养殖猪场的规模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养殖和管理等方面的要素,确保猪场能够高效生产、健康管理和经济效益良好。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规模设计下,农村养殖猪场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实的支撑。
猪场规模划分标准一、猪场规模划分标准概述猪场规模划分标准是根据养殖场的生产能力、养殖设备、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划分的。
合理的猪场规模不仅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还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猪场规模的分类与特点1.小型猪场:小型猪场的规模一般在500头以下,以家庭式养殖为主,设备简陋,生产效率较低。
特点是投资较小,养殖户自行管理,对市场波动的应对能力较弱。
2.中型猪场:中型猪场的规模在500头至2000头之间,具备一定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特点是投资适中,养殖户可获得稳定的收益。
3.大型猪场:大型猪场的规模在2000头以上,拥有先进的养殖设备和严格的管理体系,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养殖成本。
特点是投资较大,养殖户可获得较高的收益,但对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4.超大型猪场:超大型猪场的规模在5000头以上,具备世界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
特点是投资巨大,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严格的管理体系。
三、猪场规模与养殖效益的关系猪场规模与养殖效益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随着规模的扩大,养殖效益会逐步提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大的猪场规模可能导致养殖成本上升、疾病防控难度加大等问题,从而影响养殖效益。
因此,在追求养殖效益的同时,要合理控制猪场规模。
四、猪场规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猪场规模与环境污染关系密切。
小型猪场由于设备简陋,环保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而大型猪场和超大型猪场具备完善的环保设施和技术,有利于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规划猪场规模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
五、猪场规模的合理选择与规划猪场规模的合理选择与规划应结合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市场需求、投资能力、环保要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
在选择猪场规模时,要充分了解养殖技术、市场行情和管理水平,以确保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实现。
六、我国猪场规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近年来,我国猪场规模逐渐扩大,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养殖户环保意识不足、疾病防控难度大等。
养猪场规模大小分类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养猪场规模分类
1、大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4、散户: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商品猪<16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仔猪<160头/年.
工厂化养猪场规划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
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
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
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总体布局
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
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
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大规模养猪场的建造
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且猪舍以南北向为好,有利于自然通风。
又猪场的运输量大,一般要求猪场距交通主干线200米以上,距离一般公路100米以上.
猪舍的设计要根据猪的生物学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设计,为猪群提供一个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良好环境.一般猪舍分为种公猪栏、母猪栏(配种栏)、分娩栏、保育栏、育成(肥)栏等。
下面对这些猪舍的建造做简单分析.
公猪栏:公猪多以单圈饲养。
公猪栏面积为6~7平方米,正面高米,配有1门,高1米,宽米.
母猪栏:妊娠母猪一般采用小栏单体限位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具有占地少,便于观察母猪发情和及时配种,单栏限位宽米,长米,高1米.
分娩栏:分娩栏是一种单体栏,分娩栏宽为2~米;其中母猪限位架宽米,长~米,宽米,仔猪围栏高米,两边放置仔猪保温箱.
保育栏:目前多采用高床保育,可保持高床上清洁干燥,仔猪不被粪尿污染,保育栏的面积一般为3米×2米或米×米.
育成(肥)栏:育肥猪所占面积可视总体布局而定,一般每头占圈面积~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