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与茶道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茶与花的交融茶艺师的插花艺术茶与花的交融:茶艺师的插花艺术茶与花,作为传统文化的两大元素,互为辅彰,相得益彰。
茶,使生活得到滋养和安宁;花,为生活带来美感和活力。
二者的交融,成就了茶艺师的插花艺术,使人们在品茶的同时领略到质朴而高雅的花艺之美。
一、茶与花:文化的交融茶与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茶作为一种独特的饮品,具有醇香的气息和独特的口感,而花则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婀娜多姿的形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茶与花的结合,既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茶艺师的角色与技艺茶艺师,是专门从事茶艺表演与传授的专业人士。
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知识,致力于将茶与花两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具匠心的插花艺术。
茶艺师不仅需掌握茶艺的基本要素,还需要具备对花艺的深入了解和把握,以选取合适的花材、设计独特的插花造型,将茶与花的美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三、茶艺师的插花艺术茶艺师的插花艺术旨在通过花艺的手法,为品茶过程增添一份雅致和美感。
插花艺术可以通过不同的插花形式和花色搭配,让茶室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清新淡雅的茶花插花,为茶室注入一份宁静和安详;艳丽多彩的花束插花,则给人带来一份热情和活力。
茶艺师的插花艺术不仅能够为品茶过程增添一份视觉的享受,同时也为人们在品尝茶饮的同时提供了更多层次的感受。
四、茶与花的情感共鸣茶与花的交融,在插花艺术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
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花,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美感。
二者相结合,通过插花艺术传递一种和谐与平衡的感受。
细致入微的插花艺术,使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更加陶冶情操,沉淀心灵。
茶与花的共鸣,不仅是一种审美上的愉悦,更是一种对自然、对人类生活的思考与热爱。
五、茶艺师的责任与使命茶艺师作为茶与花的连接者和传承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表演和传授,将茶与花艺结合的技艺传承给后人,使其在今后的创作中发扬光大。
中国茶道插花pdf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花艺则是茶道的重要配饰之一。
在中国茶道中,插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和技艺,它既可以增添茶室的美感,也可以表达主人的情感和品味。
本文将以PDF的形式介绍中国茶道插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传统艺术。
第一部分:插花的起源与发展在古代中国,茶道和插花艺术就已经有了密切的联系。
据历史记载,最早将花卉作为茶宴装饰的始创者是唐朝的杜牧。
他在茶室中摆放了一束鲜花,使茶宴更加雅致。
自此以后,插花就成为了中国茶道的一项固定仪式,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插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茶道插花形式丰富多样。
尤以琴香和曲香两种形式最为典型。
琴香是指将鲜花插于茶具旁边用以烘托茶香的插花形式,而曲香则是指将茶叶或花瓣插入瓷瓶中,通过茶香或花香来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
这两种插花形式都要求插花者对花卉和茶道有深入的了解,以展示出最佳的效果。
第二部分:中国茶道插花的基本原则要想将插花与茶道完美结合,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是色彩搭配的原则。
插花的色彩应与茶具、茶叶以及茶室的主题相呼应,不要过于花哨或突兀。
其次是花材的选择。
要选择花材的品种和形态与茶器相得益彰,不会遮挡茶具或过于夺人眼球。
最后是插花的布局。
插花的位置要尽量与茶具形成对称或平衡的效果,使整个茶室呈现出一种和谐美感。
第三部分:中国茶道插花的技巧与步骤在进行中国茶道插花时,有一些技巧和步骤是必须要掌握的。
首先是准备插花的基本工具,包括花剪、花盆、插花泥等。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花材和茶具。
花材要新鲜,可选用茶花、梅花或兰花等具有淡雅香气的品种。
茶具要符合插花的主题和氛围,最好是原色陶瓷或石雕茶具。
最后是按照插花的原则进行插花,先扎插主要花材,再加入次要花材和绿植,最后修剪整理,使插花形成完美的效果。
第四部分:中国茶道插花的艺术价值与意义中国茶道插花不仅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追求美感的艺术形式。
中国茶道插花艺术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是一门结合中国传统茶道与插花技艺的独特艺术形式。
茶道以茶艺为核心,注重茶的品质和制作过程,而插花则以花艺为主线,追求自然美与造型美的结合。
将二者有机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既满足了观赏与品茗的需求,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茶道与插花的渊源中国茶道起源于古代的仙山茶会,是一种追求禅境与雅致的饮茶方式。
插花艺术则源自中国古代花神插花祭祀的仪式。
两者都蕴含着追求自然与和谐的思想,因此,将茶道与插花相结合,形成了中国茶道插花艺术。
二、中国茶道插花艺术的特点1. 自然美的追求:中国茶道插花艺术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追求,注重表现花草的自然美。
插花者会选择具有自然形态和色彩的花材,并注意布置和造型的自然流畅,使插花作品呈现出自然之美。
2. 协调与平衡: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注重协调与平衡的表达。
插花者会结合茶道神韵和插花韵味,通过布局和花材的选择,使茶道和插花之间达到一种协调和谐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3. 简约与克制:中国茶道插花艺术倡导克己奉公、简约自制的精神。
插花作品不追求繁杂的装饰和夸张的形式,而是以简约的方式表现花材的美和插花者的心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受。
4. 寓意与表达:中国茶道插花艺术追求寓意和表达的结合。
插花者通常会根据不同的茶道主题和场景,选择不同的花材和造型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境,以增加茶道仪式的艺术内涵。
三、中国茶道插花艺术的应用与发展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既可以作为茶道的陪衬,也可以独立展示。
在一些茶道馆和艺术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插花作品的应用,为茶道增添了艺术的魅力。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正在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
在中国茶道插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茶道爱好者开始学习插花艺术,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茶道的内涵,也是为了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
而插花艺术家则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中国茶道插花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之与国际茶艺插花艺术水平相接轨。
中国茶道茶道插花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誉为“雅俗共赏、以茶为媒、以礼为核、以道为本”的艺术形式。
而在茶道中,茶道插花更是扮演着一种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中的茶道插花艺术,包括其历史渊源、意义及技巧。
一、历史渊源茶道插花,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唐代。
当时,茶道被视为文人雅士的修身之道,而花艺则是他们表达情感以及塑造雅致空间的重要手段。
茶道插花,随着茶道的发展而逐渐演化并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宋代,茶道插花逐渐被纳入茶道仪式的一部分。
文人士大夫们常常以茶道插花来净化心灵,使得整个茶道过程更加美感和舒适。
并且,茶道插花在宋代达到了巅峰,不再仅仅追求花材的美感,更注重花材的择选和搭配,以及插花的造型和布局。
明代,随着茶道的日益兴盛,茶道插花成为了茶道仪式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明代的不少茶具创作,也是为了茶道插花所设计的。
茶道插花成为了茶道仪式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茶道插花的意义茶道插花作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
首先,茶道插花可以给茶室营造出一种雅致与美感。
通过将花材巧妙地插入到花器中,再将其放置在茶室的适当位置,可以让整个茶室氛围更加雅致、舒适。
花草的芬芳和色彩,使得茶道仪式更具仪式感,进而提升了整体的视觉和心灵愉悦感。
其次,茶道插花可以向来宾传递出主人的心意。
文人雅士们通过插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同时也是对来宾的敬意和款待。
通过茶道插花,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情感得以传递和沟通,更加增强了茶道仪式的内涵和情感韵味。
第三,茶道插花可以给茶人提供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在茶道仪式中,插花需要精细的观察花材、择选与搭配,并凭借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来进行插花。
这种过程需要茶人的专注与耐心,有助于茶人调整自己的情绪,并提升专注力与创造力。
三、茶道插花的技巧茶道插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技巧。
首先,要保持简约与朴素。
茶道插花不能过于繁琐,应保持简约的原则。
花艺与茶道心得体会范文
花艺与茶道心得体会【1】
插花是一门艺术,泡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
插花课上了解了花的品种,很多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
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这两句诗抒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
花也有自己的精神,了解的花不同个性。
插花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插花艺术虽与雕像、盆景、造园。
建筑等艺术学科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自己的特点。
插花特点时间性强,随意性强,装饰性强,总之插花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环境、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美化方式,一种艺术修养及文化娱乐的活动。
插花的选材也很重要,考虑的是插花的目的和用途,还有个人喜好与创作风格挑选花材。
挑选花材是创作的开始,是艺术构思的过程,所以不是盲目的。
插花的历史很是悠长,日本花道起源于中国,不仅流派众多,花型有特色,技艺高妙,而且活动面很广,其国内上下和世界各地,都有日本花道各大流派的分支机构,随起源与中国,但却演化成日本大和名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并且早已走向世界。
中国的插花种类,按照不同的容器、应用方式和特殊形式,有瓶
1。
中国茶道花道香道中国茶道、花道、香道:传统文化中的三大艺道茶道、花道、香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艺道,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也是人们追求内心平和与美好的体现。
本文将分别介绍中国的茶道、花道和香道,并探讨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茶道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中国的茶文化。
茶道强调品味茶的过程,注重茶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强调礼仪、仪式等方面。
茶道不仅是一种生活中的举止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在茶道中,茶人以冲泡茶叶、品尝茶汤的方式表达尊敬和谦逊之情。
茶壶、茶杯、茶盘等器物都有特定的形状和使用方法,以彰显茶道的独特魅力。
茶道注重时间、空间和情绪的协调,帮助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茶道不仅是中国传统的饮茶方式,也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
通过茶的香气、茶的颜色、沏茶的手法以及品味的仪式,茶道将生活中的寻常之物转化为艺术品,体现了一种审美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二、花道花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以鲜花为媒介的表现艺术形式。
花道强调花材的选择、摆放、以及与环境的结合。
花道以简约、自然、平和的风格而著称,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在花道中,花艺师通过花卉的色彩、姿态、形状等元素的搭配和摆放,表达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花道追求简约的美感,强调“少即是多”的原则,通过几朵花或者甚至一枝花的装饰,营造出整体的和谐感。
花道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花道通过观察、感受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引导人们关注自然环境的美与和谐,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内心的宁静。
三、香道香道强调香和人的关系,注重人们通过感官的体验来提升心灵的宁静和寂静。
香道既是一种品鉴香气和香味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于香的理解和运用的修行方式。
在香道中,人们通过烧香、闻香、感香等方式来体验香气的感受。
香道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独特的香道仪式和香料的使用方法。
香道通过香与人的亲密接触,帮助人们解脱心灵的杂念,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浅谈日本茶道与花道的关联日本茶道和花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
日本茶道和花道都强调“和敬清寂”的精神。
茶道主张以平和敬受的心态对待茶道中的一切细节,注重与他人和睦相处,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花道也强调花材、花器与环境的和谐,追求观赏者与花韵的共鸣。
茶道和花道都注重去杂繁、追求简约,通过净化心灵和提高人的修养。
日本茶道和花道都追求自然与自由的境界。
茶道强调在自然的环境中饮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茶道中的茶室常建在花园旁,让人能够通过窗户欣赏到外面的自然景观,与自然融为一体。
花道也注重花材的自然美,追求表现花材的生命力和变化。
茶道和花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与自由的心境。
日本茶道和花道都注重细节的处理和审美的追求。
茶道强调过程的重要性,注重茶具、道具和动作的精细处理,力求达到完美的境界。
花道注重花材的选择、摆放和插时的方式,追求极致的美感和和谐的氛围。
两者都注重细微之处的秩序与平衡,追求以最小的动作与最简单的形式展现真正美的境界。
日本茶道和花道都是一种艺术形式,表现了日本人追求美的精神和审美观念。
茶道强调茶具的形式、色彩和纹样,追求器物之美;花道强调花材的形态、颜色和材质,追求花艺之美。
两者都通过静观与品味的方式,让人对美的欣赏和体验有一种独特的感受。
日本茶道和花道都具有礼仪的意义。
茶道强调茶会的严谨流程和规矩,包括拜茶礼、接茶礼、点前、煮茶、献茶等等。
花道强调插花的规范和仪式感,包括选择花材、插花器、摆放方式等等。
两者都通过细致入微的礼仪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体现了日本人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价值观。
日本茶道和花道有着密切的关联。
它们共同强调了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自然与自由的境界,注重细节的处理和审美的追求,体现了艺术的意义,并具有礼仪的意义。
这两个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日本独特的审美体系和文化特色。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篇一:花艺与茶道项目报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花艺茶道雅集”活动设计方案系所:专业:学生姓名:联系电话:学生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日期:学生上课时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目录1. 花艺设计布置方案…………………………………………12. 茶艺冲泡讲解文稿…………………………………………23. 花艺茶道活动项目总结报告………………………………3 附录:项目得分:花艺设计布置方案一、选择花材,花器,花材名称寓意(3分)花材及其寓意:洋兰:表示着欢迎及祝福金鱼草:表示有金有鱼,金玉满堂,繁荣昌盛及活泼玫瑰:象征着爱情康乃馨:象征母爱、宽容、亲情、思念非洲菊:神秘、互敬互爱、有毅力、不畏艰难百合:百年好合、百事百顺、百病愈合满天星:清纯、关怀、思恋、真爱、纯洁的心灵衬叶:新西兰叶、剑叶、八角金盘花器:塑料花器、花泥二、制作步骤(并附照片)(4分) 1.取适当花泥放入花器,浸泡花泥2.插入主干花金鱼草3.在前方插入斜入百合4.在百合两旁插入非洲菊5.在百合下方插入康乃馨6.在插空处插入其他花,并在后方插入衬叶做装饰三、作品点评(附照片)(3分)篇二:花艺与茶道·项目成果物模板XX年5月13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花艺茶道雅集”活动设计方案系所:专业:学生姓名:联系电话:学生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学生上课时间周()()节课大连东软信息学院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目录1. 花艺设计布置方案…………………………………………12. 茶艺冲泡讲解文稿…………………………………………23. 花艺茶道活动项目总结报告………………………………3 附录:项目得分:花艺设计布置方案一、选择花材,花器,花材名称寓意(3分)二、制作步骤(并附照片)(4分) 1.三、作品点评(附照片)(3分)茶道冲泡讲解文稿一、中日茶道不同及其原因(3分)1. 2. 3. 4.二、茶道冲泡步骤(选择一款中国茶叶和茶具,介绍冲泡温度及冲泡步骤,4分)三、作品点评(附照片)(3分)附照片)(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一、插花制作的体会感受(3分)二、茶艺冲泡及品茶的体会感受(3分)三、听课感受及对课程与教师的评价意见(4分)学生本人签字:年月日篇三:花艺与茶道·项目成果物模板XX年5月13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花艺茶道创意创业”活动设计方案系所:专业:学生姓名:联系电话:学生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日期:日语系孙凯平 XX年12 月6 日学生上课时间周()()节课大连东软信息学院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目录1. 花艺设计布置方案…………………………………………12. 茶艺冲泡讲解文稿…………………………………………23. 花艺茶道创业计划报告………………………………3 附录:项目得分:花艺设计布置方案一、选择花材,花器,花材名称寓意(3分)二、制作步骤(并附照片)(4分) 1.三、作品点评(附照片)(3分)茶道冲泡讲解文稿一、中日茶道不同及其原因(3分)1. 2. 3. 4.二、茶道冲泡步骤(选择一款中国茶叶和茶具,介绍冲泡温度及冲泡步骤,4分)三、分析大连地区茶叶消费者的喜好和对未来市场的分析(3分)附照片)(花艺茶道创意创业计划报告一、开设一家自己的花店的创业计划(4分)二、开设一家茶叶店的创业方案计划(4分)三、听课感受及对课程与教师的评价意见(2分)学生本人签字:年月日篇四:花艺与茶道·项目成果物模板XX年5月13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大连东软信息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花艺创新设计和茶道策划”设计方案系所:专业:学生姓名:联系电话:学生学号:任课教师:完成日期:学生上课时间周()()节课大连东软信息学院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目录1. 花艺设计布置方案…………………………………………12. 茶艺冲泡讲解文稿…………………………………………23. 花艺茶道创业计划报告………………………………3 附录:项目得分:一、选择花材,花器,花材名称寓意(3分)二、制作步骤(并附照片)(4分) 1.三、作品点评(附照片)(3分)茶道冲泡讲解文稿一、中日茶道不同及其原因(3分)1. 2. 3. 4.二、茶道冲泡步骤(选择一款中国茶叶和茶具,介绍冲泡温度及冲泡步骤,4分)三、分析大连地区茶叶消费者的喜好和对未来市场的分析(3分)附照片)(花艺茶道创意创业计划报告一、开设一家自己的花店的创业计划(4分)二、开设一家茶叶店的创业方案计划(4分)三、听课感受及对课程与教师的评价意见(2分)学生本人签字:年月日篇五:文化太山系列活动·八雅中秋雅集文化太山系列活动·八雅中秋雅集将于中秋节当天在太山景区举行又是一年中秋日。
花艺与茶道三级项目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视为(拼音:chádào英语:teaceremony)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所谓“花道”就是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能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
简而言之即插花艺术。
日语中的“生け花(いけばな)”指的就是花道。
花道”和茶道同样是日本独特的传统艺术之一。
与茶道舞道一样,日本的花道也就是源自古中国,并在千百年间融合了本土文化发展至今。
发扬至今天,中国的花道艺术精简变成了挂瓶花,而日本花道却弘扬成打破自然的幸福艺术。
日本地处温带,虽然狭长的国土的南端和北端气温有很大的差别,但总的说来,气候温暖宜人,一年四季的变化十分明显,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推移,每月都有几种代表的花卉。
这种自然环境培育了日本人民对大自然的对话,是他们的人生观的反映,也有一定的道理。
花道的由来可以从观看及宗教两方面看看。
据文献,奈良时代就存有室内摆放樱花的记述。
至了十四世纪室町时代的前期除了举办花会的记述。
花会就是由公卿贵族,僧侣等分为两组将自己的插花挂出来,测评好坏,展开比赛的一种娱乐性聚会。
在评选花掉的同时,所采用的名贵的花器也就是众所关心的对象。
这种花会至了十五世纪逐渐沦为官方的展览会,可说是今天日本花掉道展览会的雏形。
另一方面,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供花”的习惯。
镰仓时代作为佛前的装饰物有五件器皿叫“五具足”,指香炉及一对蜡台和一对花瓶。
到了室町时代简略为三件,称为"三具足",即香炉、蜡台及花瓶。
古代这种花瓶中端端正正地插着三枝代表佛法、僧的花就"三尊式"这种供花后来逐渐脱离宗教,成了室内的摆设,并发展成为“立花”。
花艺与茶道的基础知识茶道与花艺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茶事活动,茶道对环境的选择、营造尤其讲究,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花艺与茶道的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
花艺与茶道的基础知识:花艺与茶道的分类立花立花是将花立起来的意思,它要在瓶中表现山岭及平原上多彩的花草树木。
如前所述,它来源于神佛前的供花,所以立花的特点是雄伟、华丽而端庄。
它是以一枝直立的枝子为中心,在它下方周围的固定位置上配上各种花枝而组成的一大瓶花。
各个枝子根据流派的不同,名称稍有不同。
现以"池坊流"为例,瓶正中直立的一枝叫"真"也叫"心",是一瓶花的主体。
(从观赏者的角度看)在它左下方稍向左上方伸展的一枝是"副",是帮助"真"的意思。
在右方稍低的一枝叫"请",也叫"受",起保护平衡的作用。
在"请"的后方的一枝叫"见越",是使这瓶花有立体感。
在"请"的下方,左右各有一枝,分别叫"流"和"控枝"起与花瓶保持安定的作用。
此外沿着中心线,还有几小枝花叫"正真"、"胴"、"前置",起增加重量感及立体感的作用。
最初,主要的各枝如"真" "副" "请"等用什么花材是有一定的;如"真"用松、梅或柏枝等。
但今天已不拘泥于这些传统的花材了。
如庆祝新年或婚礼固然仍多用传统的松枝为"真",但庆祝女孩子的节日-------桃花节则用白桃花为"真"。
纪念母亲节甚至用"洋花"的麝香石竹为"真"。
立花构造比较复杂。
一般多用数种甚至十数种花材构成,但近来也可看到用不同颜色的一种花材构成的立花。
花艺与茶道
听课感想
姓名:段琛璐
学号:2220143137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三班
说真的,《花艺与茶道》这门选修课与我想象的有“点”出入,一开始天真的我以为是在某一个偏僻但却充满古朴文化气息的教室里,配上昏暗但又不失古雅的灯光,每个人,平心静气,相互一笑,席地而坐,前方摆着古色古香的茶具,中间放置释放幽幽并沁人心脾的龙涎香,我们在长胡子老师的朗朗教诲中,右手的大拇指与食指轻捏刻有古代图案花纹的紫砂杯,左手缓缓并优雅的帮扶着右手,随后,右手轻抬,淡雅或是浓郁亦或是幽香的茶水滑入咽喉,随后闭上眼睛,听着,风的走过,碧叶的摇曳,怦然的心动~~~~~~~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当理想碰上现实,理想壮烈的碎了一地,远航楼里一间硕大的教室里挤满了人,我呵呵一笑,还是太年轻啊,啧啧啧~~~~~,不过令我欣慰的是,花茶老师挺帅的。
言归正传,这是我听过的最真的、最能让我反省的、最让我不虚此行的课。
老师不遗余力的讲述他的经历、观点、意见及见闻,他丰富的知识底蕴让我望尘莫及,井底之蛙的天下只是一本书,老师确是在无数本书的基础上并讲解了自己的观念,或许他爆粗口,但往往爆的却是我鼓起一千遍勇气都不敢去想的、去做的,像这样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还有吗?不得不说,我在许多事面前就是一个弱者,不是畏惧困难,而是不敢踏出第一步,往往将雏形的梦想拘泥在鸟窝里,真为自己默哀,或许我也应该或者说早就应该去学会改变了吧,像老师一样淡定又不虚此行的去生活,去品味,我也应该踏出自己的一步吧。
在老师的每一节课上都似乎像一场修行,没有矫揉造作、木讷呆板,想其所想,言其所言,一切都像花谢了,自然会开那样自然,你会慢慢融入其中,恨不得将所有的属于他的知识全盘接收,但一想,似乎接收了又岂是我能消化了的,老师似乎不再和我们一样的境界了,他能看到好多我看不到的事情,但也却觉得他也是一样的入世者,会和我们一样不高兴会骂,不舒服会发牢骚,在实时交错中,我们品味着他,他也品味着我们,慢慢的我们的年少轻狂对上他的干练锐利,我们的天马行空对上他的口若悬河,我们在对碰中寻找灵感,在对碰中寻找心灵触动。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是老师在上课时提到的一句话,听罢这句话,我似乎开阔了许多,宇宙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花中,知微而领天下之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小见大也,无处不有道,世界在哪里,就在一枝一叶上,不禁的,我便想到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
有人说,琴棋书画是生活的灵性,柴米油盐是生活的肉体。
一首《琵琶语》能让我跨越古今,一盘象棋令我激情澎湃,一幅淋漓尽致的书画,说到底,还是道行太浅,我看不懂的说,总而言之,我也算是有点灵性和慧根的吧。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我的粗俗理解,便是有文有质才可称之为君子,而这是缺一不可的,今日舍友说笑道“唯女子与琛璐难养也”,我微微一笑,然后大呼曰“你不仅把我从女生队伍里排除,还把我归入了小人的行列!”,不过现在想来,我谈不上孔子眼中的君子,但也不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的小人,所以就姑且当个平凡的自己吧。
另一印象深刻的论述,便是老师关于中庸知道的讲解吧。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我用一句话理解则是中庸之道贵在平衡吧,把握事物的两端以达到平心静气的境界,摒弃心浮气躁,寻找物外平衡,看似简单的说法,却需要一生去实践,然而,许多人明明理解,更知道怎样去做,然而并不想去实施,甘愿流连尘世,去喜怒哀乐,去体验酸甜苦辣,没人敢说哪一种生活是
不正确的,你若甘之若饴则不留遗憾,你若长叹掩泣则是你不懂的生活。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让我不解的话“如果能够以满腹的释然来看待原先的苦难,也是一种超脱后的美丽。
”这是站在未来及现在的角度上去看过去,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所以不免觉得这句话让我有些想不通了,因为,我们一直都处于现在,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或许他的意思是乐观去迎接未来吧,过去的苦难是为了安慰现在的自己,愚人之见或许就是我这样吧。
我特别崇拜纯洁的坚持,就像男孩为了追女孩每天都去送爱心早餐,就像隔壁家的超市每天都会在八点准时开门,就像太阳落下月亮升起,无外乎事的大小,无外乎身份的高低,这种坚持是纯洁的,发自内心的,或许没有一个人为你鼓掌,仅仅就是这样坚持着,也是一种态度吧。
花艺与茶道虽说是一门课程,一种技术,但在我这小女子看来却是一种修身养性,太浮躁的人闻不出茶的香味,轻轻的放下心,是去领悟一个与21世纪相反的时代,这时候在提起在毛笔挥洒一番,妙趣横生。
即将告别花茶,即将告别大一,即将告别我的十九岁,或许没有什么成就,但淡如茶,雅如花的生活却是我想要的,或许,到我老了,也会手捧花茶,凝气屏神,回想着今日的自己,也会超脱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