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树》课堂教学实录
- 格式:docx
- 大小:524.21 KB
- 文档页数:8
《小草与大树》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教案背景:在幼儿园的自然和科学教育中,植物生长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提问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
3. 通过亲身参与植物的种植和照料,培养幼儿的爱护生命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流程安排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幼芽出土、茎叶长高、开花结果。
2. 植物生长的条件: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等。
3. 植物的照料:浇水、施肥、修剪等。
流程安排: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盆小草和一棵大树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提问:小草和大树分别是怎样长大的?需要哪些条件?3. 引导幼儿提出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疑问。
二、探究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20分钟)1. 展示实物:一颗种子、一根豆芽、一颗开花的豆荚。
2. 依次讲解种子发芽、苗期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并进行口头总结。
3.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通过描述和绘画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三、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25分钟)1. 展示图片和实物,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主要条件: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
2.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讨论每种条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幼儿讨论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四、植物的照料(25分钟)1. 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照料方法:浇水、施肥、修剪等。
2.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植物,讨论它们的生长状态和需求。
3. 在指导下,让幼儿亲自参与植物的浇水和修剪等活动。
五、结束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2. 汇总幼儿的回答,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强调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植物的责任。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策略:1. 提问策略: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小草和大树》课堂实录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等两个比喻句的含义,并组织语言恰当表达出来。
3、能组织书面语言准确清晰地表达夏洛缔取得成功给自己的启示。
学习重点和难点: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等比喻句的含义。
学习线索:由“逆”字展开。
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学习字词。
1、学习字词师:课前,我们都做了预习,我想倾听你们的预习情况。
初看课题,以为是一个童话故事,其实不然,这个“小草”和“大树”和人物有关。
课文中的人物都来自英国,名字不好读,我们读一读。
出示: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安恩罗伯特·骚塞生:(认读姓名)师:再来认读这些词语(出示)第一组:罕见荆棘权衡毅力训诫前辈撇下第一组:要强好胜节衣缩食枉费心血陡峭狭窄脱颖而出第三组: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嗷嗷待哺生:(个别认读,全班认读)师:第一组词语中有几个是生字,请大家抄写划横线的生字两遍,易错字相互提醒。
生:(抄写生字)生:我提醒大家“撇”的笔顺要注意。
先写上面的“两点”再写外围的框和中间的“竖”……生:我提醒大家“毅力”的“毅”子左下不要漏掉两个笔画。
(一边提醒,其他同学再抄写这几个字)师:这些词语中,你们理解了哪一个,就选择一个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说理解的词语意思,不会的词语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学习理解)师:第三组词语构词方式一样的,照样子说几个。
生:帘帘飞瀑、比比皆是、步步为营、彬彬有礼、楚楚动人…….2、检查课文中两个长句子的朗读师:有两个句子特别难以读通顺(出示)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安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三姐妹同时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落蒂·勃郎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
10轮椅上的霍金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学习前先和同学们回顾一下。
这是一组词语,谁能够读正确。
出示词语生读老师:字正腔圆,像她一样读一遍生齐读。
老师:看一下这四个词语,任选一个说出他的近义词。
生说近义词。
老师:你能不能用上四个词语,回忆一下课文学术报告会的场面,概括地说一说,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准备。
老师:记者提出一个唐突的问题。
用三个两个也行。
生说。
老师:这真是一位非凡的人物。
第二自然段向大家介绍了霍金的情况,这是三个怎么样的他?第一个他怎么样?学生::他在轮椅上做了四十年。
老师:第二个他。
生老师:成就巨大。
第三个他?生说。
老师:虽然命运残酷,却成就巨大。
一起读。
生齐读第二段。
老师:课文连用三个他就是为了突出,一起说学生:轮椅上的霍金。
师板书老师:这是怎么样的霍金呢?我们走进文本?哪一个节老师:第8节概括叙述了轮椅上霍金的魅力。
你觉得读了这段话,什么才是霍金的魅力。
学生: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学生: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老师::走近人物,进一步感受。
轻声读三四节,哪一些语句中感受到了霍金的魅力。
在书上做做记号。
生读三四节。
老师:有的同学已经好了。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你从哪句话感受到了他的魅力?学生:第三自然段的第二个句子看出来的。
老师:你说。
生读。
老师:霍金的魅力在哪里?学生:他虽然患病但是勇敢顽强,还是活了下来。
老师:并且做出了这样巨大的学生:贡献。
老师:四十年过去了,霍金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了。
谁把最后一句话读一读?不是老师残忍,只是希望你们哪怕是几秒钟感受霍金的感受。
生读。
老师:你读得很沉痛。
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命运对他十分不公。
学生:命运对他不公,他居然完成了科研著作。
老师:即使这样,他有没有放弃呀?这就是霍金的魅力。
你还找到其他语句了吗? 学生:第四小节最后一句话。
老师: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霍金已经和牛顿相媲美了。
老师:居说,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学家。
老师:还有哪一句?生读。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小草和大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感悟课文,学会用情用心朗读。
2、理解部分词语的色彩及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倾向,定位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并结合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重点:1、学会用情朗读文本。
2、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3、学会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写作的技巧。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由课题质疑导入课文1、读课题2、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吗?3、题目中的“小草”“大树”分别指谁?“小草”怎样变成“大树”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思考:“小草”怎样变成“大树”的?她们经历了哪些困难?2、检查读生字新词,正音。
3、检查课文朗读。
4、说说她们经历了哪些困难?5、哪些写的是生活中的困难?哪里写的是事业上的困难?按“概括——生活中的困难——事业上的困难——总结”给课文分段。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作业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导语:这是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
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
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啊,小草却是能够长成大树的!二、导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仙人掌花的图片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它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呢?指名交流。
师:为什么作者把夏洛蒂比作是仙人掌花呢?师:那么,她的生命是如何的艰辛而又壮丽呢?三、学习课文第二段,体会生活的艰辛。
1、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第二大段,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洛蒂生活中经历的困难?先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圈出关键的词语,再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小草与大树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小草与大树是一堂针对幼儿的绘本教材讲解课,通过讲解绘本内容,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本课,幼儿将能够:1.识别并了解绘本中的植物元素;2.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3.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绘本《小草与大树》,并引导幼儿回忆或猜测绘本的内容,并讨论为什么植物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2.识别与描述(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翻阅绘本,引导他们识别书中的植物元素,并请他们描述这些植物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状态。
3.讲解与互动(15分钟):教师以简单的语言讲解绘本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长出叶子和花朵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问幼儿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4.实践操作(2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的植物种子和花盆,让幼儿亲自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师指导幼儿在花盆中种植种子,并告诉他们如何进行浇水和照料,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5.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观察种子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长过程,并引导他们表达对植物生长的喜爱与关注之情。
6.总结与延伸(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让幼儿总结他们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最后,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养护小植物,将学到的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资源与评价:教学资源:- 绘本《小草与大树》;- 实际植物种子和花盆;- 浇水工具。
教学评价:- 观察幼儿是否能准确识别绘本中的植物元素;- 判断幼儿是否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收集幼儿的书面绘画作业,观察幼儿对植物生长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案,幼儿们能够通过绘本《小草与大树》的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参与种植植物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加深对植物生长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草和大树》。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3)学习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草和大树》,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小草”、“大树”、“茁壮”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理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并概括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如生长环境、外貌特征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展示小草和大树的真实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和感受。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2. 强调生字词的学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内容,并讲述他们学习生字词的收获。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可以采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朗读练习。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9小草和大树苏教版一、导入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分析课文1、师:上节课我们用小标题形式概括了夏洛蒂勃朗特遭遇的逆境,请你回忆一下,说一说。
生:家庭不幸,困难谋生;立志写诗,遭受打击。
师板书师:夏洛特勃朗特并没用被逆境打倒,反而取得了莫大的成功。
〔板书:脱颖而出〕出示补充材料,生齐读。
文中有句话提醒了夏洛特勃朗特成功的秘密,把它找出来。
〔提示这句话概括而凝练。
〕生:答复,齐读“她们硬是……大树。
〞师:文中哪些话表现了她们“钢铁般的意志〞、“汗水和心血〞?默读2-7自然段,划一划,并作批注。
〔师提醒:提笔就是练字时,注意姿势。
〕生答复。
师:很善于抓住关键词。
能找出前面的一处吗?生:她从小争强好胜……读书。
尽管……幸运之门。
〔抓住关键词分析〕师:能不能联系上文去分析呢?〔生答复〕生个别读、齐读。
师:你还从哪些文字感受到了她们“钢铁般的意志〞?生答复。
师:假设你就是夏洛蒂,信中哪些词语刺痛了你的心?生:对妇女的偏见。
师追问:信中的小草和大树指什么?生1:小草指妇女,大树指男人。
生2:小草指低贱,大树指高贵。
师:小草就是妇女不能从事的文学事业,大树就是指妇女能够从事的事业。
再来读一读,你还有什么体会?生说一说。
师:骚塞的这封信,其实在当时就是代表着“传统的观念,陈腐的偏见〞。
那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要读出感情。
生:指名读、评价。
师:再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傲慢、偏见。
〔生齐读〕这封信远不止让夏洛蒂失望,更使她?生:更坚决。
2、师:出示片段“她在一阵……一条路来。
〞3、〔生个别读,齐读。
〕你还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她们“钢铁般的意志〞?生:联系上文,仅卖出了两本诗集,仍坚持写作。
师:你从这读出了她怎样的品质呢?生:冷静、智慧。
生个别读夏洛蒂的话,齐读。
师:于是三姐妹在荆棘丛中……。
成功需要坚持,但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板书: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再找一找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她们“钢铁般的意志〞?生答复。
《小草和大树》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有这么一个女子,她从小家境贫困,生活中历尽艰辛,但她有着对文学的热爱和不屈的灵魂。
最终,她由不起眼的丑小鸭成长为美丽高贵的白天鹅!这位了不起的女性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夏洛蒂三姐妹的人生经历。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题目。
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想法?生1:这里的小草和大树是指自然界的中的小草和大树吗?生2: 小草和大树与夏洛蒂·勃朗特又有什么关系呢?生3:为什么课文用“小草和大树”为题?师:看来呀,大家都很善于思考,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开课伊始,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问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了解学情,真是一举两得。
】二、初读感知。
师:请大家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夏洛蒂三姐妹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师:读好了吗?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夏洛蒂姐妹的人生经历?生1:课文讲述了夏洛蒂三姐妹逆境成才的故事。
师:嗯,你很会概括!抓住了本文写人的关键词“逆境成才”。
那么,围绕“逆境成才”,课文从几方面来叙述的?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学生浏览课文并思考,迟迟不举手。
)师:我先来示范一下:在生活艰辛的情况下,不肯放弃学习。
生1:我会了:在求助遭讽的情况下,不惧怕打击。
生2:我也会了:在写诗遇挫的情况下,不退缩叹息。
生3:在创作艰难的情况下,不浪费时间。
师:课文写了夏洛蒂三姐妹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不畏艰辛,最终在写作上获得成功的事。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时,可以用“主要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的方法。
【指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有助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三、疏通字词。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课文录音,在听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生字词哟。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草和大树》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讨论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
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生态知识。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准备教材:《小草和大树》课文教学辅助材料:1. 有关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草本植物,哪些是木本植物?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小草和大树》。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草和大树有什么特点?它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小草和大树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草和大树》,你们知道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生长环境了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所描述的小草和大树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保护小草和大树的主题活动。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草和大树》课堂教学实录Classroom teaching record of grass and big tr ee
《小草和大树》课堂教学实录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师:老师很想给你们上课,因为在8班上课是一种享受。
今
天我们一起学习《小草和大树》,文中的夏洛蒂写有《简爱》一书,这本书是全世界妇女必读的经典。
我们班有个孩子读了7遍,上课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
女生读开头,男
生读结尾,预备读。
女生:开头……
男生:结尾……
师:女生朗读的柔美,男生朗读的强劲。
在8班上课,真是
一种享受啊!我还想听你们读读课后第2题。
生:齐读8个成语。
师:大名鼎鼎的“鼎”字后鼻音读的非常到位。
会写吗?我
抽三个词听写。
抽一名学生上台听写,其他在台下听写。
生:节衣缩食、脱颖而出、惴惴不安
师:写对了。
“缩”是什么意思?
生:节俭
师:对。
节和缩意思一样。
类似的构词还有惊天动地,惊和动意思一样。
脱颖而出的颖什么意思?
生:锥头。
师:真好。
要想理解“惴惴不安”我们找到它的近义词就一目了然了。
板书“忐忑不安”。
看看“忐忑”的书写,一颗心七上八下,形容紧张不安。
一起再来读一读,见字入心。
生:读。
师:再将第一段细细读一读,看看哪句话概括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
生: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师:真是好样的,找得又快又好。
9班的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你们轻而易举就找到了。
这是一个什么句?
生:比喻句。
师:画出“艰辛”、“壮丽”、“傲放”、“风沙”、“仙人掌花”。
读书呀,要把书读薄了,抓住了关键词句,这篇课文就学完啦!我请几个同学上黑板来写出这几个词。
生:板书“艰辛”。
生:板书“壮丽”。
师:板书“仙人掌花”。
师:默读课文,找出描述夏洛蒂.勃朗特生活艰辛的句子,跟同学们交流交流你的体会。
生:1816年,夏洛蒂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穷牧师家庭。
师:很好。
就这一句就交代了夏洛蒂的出生环境,是相对贫
穷的牧师家庭,一出生就不顺利,就不富裕。
有没有谁来补充。
生:作为姐姐,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庭生计
的责任。
除了洗衣、烧饭、缝缝补补,还要拾柴、捡破烂,替富
有人家带孩子。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长兄如父”,在这里,夏洛蒂是
“长姐如母”。
“不得不”说明了生活艰辛,她没得别的选择过
早承担母亲的责任。
想想自己,再看看别人,我们来读这句,字
字入心哪!
生:齐读。
师:还从哪里可以看出她的艰辛。
生:母亲不幸早逝,撇下她和嗷嗷待哺的两个妹妹艾米莉和
安恩,还有一个弟弟。
作为姐姐,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
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
除了洗衣、烧饭、缝缝补补,还要拾柴、
捡破烂,替富有人家带孩子。
我感觉她很不容易,要做很多事情。
师:很好。
还有谁补充,说过的就不用说了。
生:迫于生活,夏洛蒂和妹妹当过家庭教师,办过寄宿学校。
师:为了生存,夏洛蒂要做很多事情。
生:童年的一段生活是靠富人施舍,在慈善学校里度过的。
生:慈善学校里都是穷人的孩子,学习和生活环境非常不好。
师:慧眼。
慈善学校都是孤儿、流浪儿读书的地方,就是收容所,倍受歧视的地方。
哪个词着重体现了夏洛蒂生存的艰辛?生:慈善。
师:没找对。
再读。
生:施舍。
师:什么是“施舍”?
生:就是富人给点东西。
师:靠富人施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很伤自尊。
咱们中国有这样四个字,板书“嗟来之食”。
生:读错“嗟来之食” 中的“嗟”音。
师:正音,带读。
“嗟来之食”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瘦得皮包骨的人经过一个富有人家的门口,那个富人大声吆喝着,来,来,这点东西给你吃了。
那个瘦得皮包骨的人说,我之所以这么瘦,就是不食“嗟来之食”。
生存艰难,再穷,也不能穷了脊梁;再穷,也不能没有骨气。
夏洛蒂靠富人施舍,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心灵煎熬。
还有补充吗?
生: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难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
师:生活已经是很艰辛的了,夏洛蒂还坚持学习。
除了这些艰辛,她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满怀期待、小心翼翼的寄给了骚赛,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生: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
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
女的事业。
师:应该是冷冰冰的口吻。
你的朗读还有温度。
用冷冰冰的傲慢口吻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作为桂冠诗人,骚塞不但不予以指导、鼓励,还报以偏见的打击,也许当时他的诗写得很好,可这样对待文学新人,我们不能不说骚塞人格上的缺陷。
经历了这一系列的艰辛,课文里那句话反映了夏洛蒂生命的壮丽?
生: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师:高手。
哪些语句反映了夏洛蒂三姐妹钢铁般的意志?
生: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写作着,她们走路、干活、会亲友,都带着铅笔、本子,随时随地把脑子里闪现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师: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在时间上的“争分夺秒”,行动上的“走路、干活”都随时记录思想火花。
成功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正所谓:宝剑锋从——
生: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听老师念一个句子,对照课文句子感受感受:她们用棉花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
生:钢铁般的意志说明了夏洛蒂付出了不一般的努力,非常人能做到的。
棉花般的意志指很容易做到。
师:再来读一读,注意“钢铁般的意志”。
生:读。
师:克服了重重的磨难,夏洛蒂三姐妹终于取得了成功的辉煌。
她们取得了哪些成就。
生:一年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
小说一问世就受
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
几乎同时,艾
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最终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师:这就是刚才我们所提到的一个词——傲放。
仙人掌花的
坚韧,那种韧劲儿,被作者巧妙的表达出来了。
听老师读读改变
后的句子:夏洛蒂三姐妹像温室里悄悄开放的玫瑰。
生:玫瑰是很娇气的,一碰花瓣就会掉。
师:有人说,题目改为《夏洛蒂三姐妹》比较好,你觉得呢?为什么?
生1:我觉得《小草和大树》好一些。
因为课文中提到“她
们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生2:我也觉得《小草和大树》好一些,更吸引人,别人会猜想怎么用这个题目。
生3:我选《小草和大树》作题目。
因为骚塞说小草和大树
都是上帝的安排。
师:用《小草和大树》作题目,有比喻象征意义,更富有诗意、更有深度、更吸引人。
作者优美的笔触将普通的字词用得生
意盎然。
如果骚塞看到三姐妹的巨大成就,会想些什么呢?答案在你们的心里,我们下节课进行练笔。
下课。
生:谢谢老师。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