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手工制作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12 MB
- 文档页数:3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3首页授课顺序专业及班级12级学前班3授课日期讲授课题 3.1-3.3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注:1、授课顺序:指《授课计划》中顺序次数2、讲授课题:章/节题目,或实践教学课题等名称【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第二节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发展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教学要求】了解有关儿童绘画、手工制作和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掌握儿童美术发展及特点,使学员能够全面的了解儿童美术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教学难点】对儿童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能力发展阶段理论的把握。
【教学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后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3次课讲稿【复习旧课】儿童从很早的时候就萌发了制作活动的意愿,从撕纸、反复地玩弄手中的泥块,到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平面的或者立体的作品,他们的技能日趋成熟。
可是,与绘画教育研究相比,人们对儿童手工的研究却非常少。
【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阶段理论(1) 孔起英的学前儿童手工制作发展阶段理论1. 无目的的活动期(2—4岁)此阶段的儿童还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着自主活动的快感,体验着手工工具和材料的特性。
2.基本形状期(4—5岁)这时的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逐渐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
3.样式化期(5—7岁)(二)徐德成的儿童泥工发展阶段理论1.探索时期(2—4岁)该阶段主要有以下特点:分解粘土自由组合命名塑造2.直觉式的创作(4—6岁)这一时期,儿童的作品已表现出基本的朱执行,造型为半抽象,作品以平面、重点式的呈现为主。
其特点是:平面式的作品蝌蚪人不合理的造型表现3.情感与理性的交融(6—9岁)特征表现:强调造型的站立从单一造型发展到具有故事性的空间装饰性及细部质感的表现1、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幼儿园手工制作船模教案-教育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手工制作一直是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提供一份幼儿园手工制作船模的教案,帮助你在教学时打开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1. 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1.2 教学时间安排1.3 教学材料准备2. 导入环节2.1 教师引导2.2 活动介绍2.3 儿童参与3. 手工制作船模步骤3.1 材料及工具展示3.2 示范操作3.3 学生实践4. 手工制作船模的变体4.1 模型船的种类选择4.2 制作材料的多样化4.3 装饰和涂饰的创意5. 延伸活动和应用5.1 课堂延伸活动5.2 创意展示和分享5.3 儿童作品欣赏和反思6. 教学反思与总结6.1 学生表现和成就6.2 教学方法改进6.3 对船模制作教学的思考在本教案中,我将重点强调在幼儿园手工制作船模过程中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我会根据他们的芳龄和能力,提供不同难度和样式的船模案例。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同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导入环节,我将用故事或图片引入船的概念,向孩子们讲解一些有关船的基础知识,例如船的类型、功能和结构等。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构建起对船的理解和认知。
在手工制作船模的步骤中,我会向孩子们展示所需工具和材料,并进行简单的示范操作。
我会强调安全操作和耐心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鼓励孩子们自行实践,尝试不同的制作方式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满足不同孩子的创造力和风格,我会在教案中提供一些手工制作船模的变体。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船类型,或是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
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船模的装饰和涂饰上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延伸活动和应用环节可以加强孩子们对船模制作的学习体验。
组织课堂展示和分享,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在小组或班级中进行欣赏和评价。
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合作和社交技能。
在教学反思与总结环节,我会对学生的表现和成就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