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景区智能雷电预警系统 大气电场仪 雷电预警装置防护系统公司
- 格式:docx
- 大小:215.86 KB
- 文档页数:4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分析及应用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雷电活动情况并提供预警的系统。
随
着雷电灾害的频繁发生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雷电监测预警系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航空、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气象等。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大气中的电场和电流来监测雷电活动的情况。
该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雷电探测装置、数据收集和处理装置以及数据显示和预警装置。
雷电探测装置一般由闪电定位仪、电场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组成,用于检测雷电产生
的电信号;数据收集和处理装置是将探测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并为下一步的
决策提供依据;数据显示和预警装置主要是将雷电预警信息及时显示出来,帮助人们做出
正确的决策。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在各个领域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在航空领域,雷电监测预警
系统可以及时发出雷电警报,提醒飞行员做好防范措施,避免遭受雷电打击;在石油化工
领域,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闪电活动,预测火灾或爆炸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
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电力领域,系统可以监测和分析雷电对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影响,及时解决问题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在交通运输领域,系统可以为船舶、铁路、道路等
交通工具提供雷电预测和警报服务,确保交通安全;在气象领域,通过分析雷电活动情况,可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真正实现“预报准确,预警及时”。
总之,雷电监测预警系统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
和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和完善。
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要点分析摘要:雷电灾害是气象灾害中的一种,雷电灾害作为自然界中影响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灾害之一,已经被联合国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我国雷电灾害频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
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景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雷电灾害的防御变得越发重要。
旅游区内树木多,大部分都是高耸的建筑,在雷暴天气里,如果出现了闪电,防护不力,会对名贵植物、古建筑、和高空索道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本文从旅游景点雷电灾害防御的角度出发,就如何排除安全隐患、防御雷电灾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旅游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措施引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雷电灾害较我国其他地区多发。
我国东北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40天;长江两岸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略有增加,为40—50天而两广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则递增至70—100天。
另外,海南省中部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120天,近期资料达130多天,是我国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
雷电灾害会导致的人员或动物伤亡、火灾,因雷电波入侵、雷击电磁脉冲干扰而导致的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雷达天线及其他电子信息系统故障或失效。
目前,大多数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对于防雷的重视程度不够,也缺乏必要的雷电防护知识,景区的装置不够完善。
这样一旦发生雷击事故,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所以采取综合防雷措施十分必要。
1旅游景区雷电防御的必要性1.1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类型旅游景区雷电灾害的类型是多样的,如公园类的雷电灾害,这一景区的特征就是区域空旷,有相应数量高度的建筑物,公园中有大量树木以及水域,人员也相对密集,在遇到雷电天气的时候,出现雷电灾害的几率比较大,一旦发生雷电灾害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公园当中的一些电子线路以及监控系统等线缆的长度比较长,位置受外界因素影响,在进行雷电防护工作的开展方面就会存在诸多不便之处。
另外,旅游景区的雷电灾害的类型中,森林公园发生雷电灾害事故也有着鲜明的特点,由于大面积森林覆盖,雷击树木是主要事故类型,这就会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对游客的安全产生了很大威胁。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9)大气电场仪在万载雷电预警中的应用徐 岗,苏 缘,赵 珞,李 茜,刘 菁万载县气象局,江西万载 336100摘要 立足于万载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特点,详细分析了大气电场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并深入探讨了大气电场仪逆行雷电预警的物理原理和操作方法。
针对大气电场仪在万载雷电预警中的应用优势和挑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气电场仪;雷电预警;应用中图分类号:P4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9–0139-03雷电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有效地预警雷电灾害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一种新型的雷电预警仪器,大气电场仪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快速响应等特点,在雷电预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推广,大气电场仪已成为现代雷电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万载县的气候和地理特点万载县处于赣中西北边陲,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1991—2020年年平均气温为17.9 ℃,年平均降水量为1 747.1 mm,降水集中在3—9月,占全年降水的70%以上。
雨季期间雷电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万载县地势复杂,南部和西北部地势高,东部地势偏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
南部属峰顶山——蒙山山脉,北部为九岭山脉初级隆起所组成的古陆山脉。
县境内800 m以上的山峰有36座,最高峰位于县北55 km处高村镇上坪村的仙姑岽(旧称太阳山),海拔1 404.4 m。
最低点为三兴镇沙潭村的均车,海拔70 m。
地形形状和高低起伏对雷电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万载自古有“花炮之乡”的美誉。
截至2023年全县仍有170余家花炮企业,在县城区域内有大量一类防雷建筑物。
花炮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一类防雷库房、生产车间、设备,若防雷保护不到位,会对库房、生产车间、设备甚至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大气电场仪的作用和参数
编辑:郑州万佳防雷薛
产品介绍
大气电场仪主要用于连续监测大气电场强度的一款气象仪器;
电子式大气电场仪其采用速率远高于场磨式电场仪,提升千倍以上,其电源结构也支持移动供电,软件为嵌入式内置,从而使得安装及使用更加方便;
高精度的采样能识别云间闪与云地闪,当用户选配GPS模块后,结合电磁场信号接收天线更可实现雷电方位判别及落雷区间定位;
由于大气电场强度的变化与雷电的发生及强降水等天气现象密切相关,常被用于雷电预警系统;
大气电场仪具备雷电预警信号实时输出功能,预置内部算法,预警准确率高,曾为奥运会奥帆基地、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提供相关产品服务。
技术指标
平均探测效率:91%
观测频段:1k~450kHz
探测范围:0~600km,平均310km
测向精度:理论随机误差0.5°
回击分辨率:云地闪3ms
时间接收源精度:相对世界时130ns,探测仪之间小于50ns
工作环境温度:-40℃~+70℃;
环境相对湿度:0~100%
降雨:7.6cm/h在风速为65km/h
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8000小时
工作电压:AC200~240V,50HZ
功耗:<25W
尺寸:高约m,直径cm。
基于大气电场与闪电定位技术的雷电预警方法在民用航空中的应用作者:宋豫晓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第21期摘要:目前针对雷电预警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大气电场与闪电定位的探测技术,该项技术在国内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被许多行业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大气电场仪及闪电定位仪的工作原理,结合其主要的应用,探讨了其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气电场;闪电定位;雷电预警;民用航空中图分类号: TN71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21⁃0152⁃030 概述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但由于发生雷电时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及电磁场效应等,使得建筑物遭受破坏,人畜伤亡事故,通信电力设备损坏事件频发,雷电灾害已经被联合国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如何有效的减少雷电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造成的损失,成为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1]。
国外针对雷电预警的研究开展较早也有许多成熟的应用产品;国内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针对雷电的探测技术已经历过几代的发展,目前,基于大气电场与闪电定位的探测技术是较为成熟的雷电预警方法。
1 大气电场仪工作原理利用导体在电场中产生感应电荷的原理,大气电场仪传感器由定片和动片组成,动片的旋转使定片的感应电荷转换为和大气电场成正比的电压量。
电场仪处理并显示电场值,电场值经通信线路传送至计算机进行处理,以直观的曲线形式显示给使用者[2]。
2 闪电定位仪工作原理闪电定位仪是探测闪电发生的强度、方向、频率及其变化的仪器,通过自动探测闪电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等闪电放电参数,将实时检测到的数据进行交汇处理并显示,可全天候、长期、连续运行并记录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强度和极性等指标[3]。
3 基于大气电场与闪电定位技术的雷电预警方法应用大气电场仪虽然能够实现对局地雷电的监测和短时预警,实时反映当地雷雨云的活动状况,但缺乏直观性,不知道雷电发生的具体方位,若仅利用大气电场仪资料将使雷电预警错报率大大提高。
智能雷电系统防护方案一、方案设计对象:35KV输电线路雷电预警及防护二、方案设计内容:雷电防御、雷电记录、预警、闪电定位、提前放电避雷针、接地电阻智能测试,长寿命接地及阴极保护三、方案设计目标:通过智能雷电预防、预知及实时运营情况测试,保护设备、人员安全。
1、智能雷电记录预警系统雷电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雷电形成过程中伴随着有声、光、热、电磁场等多种效应的产生,为雷电的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直接或间接监测雷电的设备,如气象卫星、闪电定位仪、SAFIR系统、全球雷电监测系统、大气电场仪等都是基于雷电形成过程中自身产生的这些效应。
闪电定位仪,全球雷电监测系统均利用的是雷击点的事后效应,难以用于某局部地区雷击的事前预报。
系统由一个传感器与一个最基本的数据采集处理组成。
这是一台PC,或是笔记本电脑,在工业或者军事应用中则采用一台工业笔记本电脑,监视器所用的软件是最基本的监视软件。
标准型是由基本配置和基本软件组成的单机系统。
智能型是在标准型的基础上,增加地理信息相关内容,可民直观的显示三维雷电信息。
有利于信息集成和数据融合。
由电场探测头组成侦测网可用于预定区域雷电风险预报。
雷电发生前,技术人员从雷电网获取整个区或的雷电场变化信息,从而使他们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与决定来保护整个区域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侦测网建立初始阶段,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测,调试各种设备,然后设置恰如其分的雷电风险临界值,以及告警准则。
目前,多探头雷电侦测网是由N个放在不同位置的探头来组建的(最多可达到128个探头的连接)。
探头距离区域中心点约28km,该侦测网可以覆盖约5万平方公里的无电场障碍警域。
每个单系统可在半径为30km范围内实时测量周围环境的电场。
根据雷电气候条件的变化,从量上来判定风险程度。
一旦超过风险临界值,它将立即通知负责雷电侦测网的操作人员。
所有信息基本上都是实时的。
时间上的延误取决于传输时间,以及接入网络的Ethernet/ADSL 终端设的质量。
大气电场仪在雷电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摘要:大气电场仪是探测大气中电场强度的主要仪器,在雷电监测和预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大气电场仪自身优势,结合雷达、卫星等监测资料对雷电移动轨迹、电场强度变化、雷电落区等进行判断,分析雷电发展趋势,进而形成雷电短时预警,最大限度的降低雷电灾害损失。
本文就大气电场仪在雷电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大气电场仪;雷电监测预警;应用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常伴有强烈的阵风、暴雨、冰雹和龙卷风。
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km,云内存在电荷且分布复杂,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云上、下部形成一个电位差,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放电,闪电平均电流是3万A,最大电流可达30万A,闪电电压约1~10亿V。
一个中等强度雷暴,功率可达10,000,000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电通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雷鸣。
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突起物接近时,就发生激烈放电,雷电放电地点会出现强烈闪光和爆炸轰鸣声,甚至造成严重雷击事故。
大气电场强度是大气电学的基本参数,雷电的发生总是与大气电场强度密切相关的,大气中电位梯度达到大气击穿电位梯度是雷电发生的必要条件。
因此,可以从大气电场的变化情况对雷电进行监测以及预警。
一、大气电场仪系统及工作原理1.大气电场感应器大气电场感应器由上、下两片相互平的、有一定间距形状、相似的几片叶片连接在一起的对称扇形金属片组成。
下面的金属片用来感应电荷,固定不动,称为定片。
上面的金属片由马达驱动旋转,称为动片,并与地相联接,它既起屏蔽定片的作用,又使叶片暴露于大气电场中。
当动片旋转时,定片便交替地暴露在大气电场中,由此产生交变电信号,信号的大小与大气电场强度成正比。
当动片旋转时,它对定片起周期性的屏蔽作用,于是定片一会完全暴露于大气中,一会儿则完全屏蔽掉,有时只露出一小部分。
单站式大气电场仪探测距离分析邓海利;李莉;赵京峰;李永果【摘要】通过对电子设备防雷需求的计算,确定大气电场仪应有的探测距离;通过对几种情况下大气电场的分析、计算,结合大气电场仪的探测原理及探测公式,确定大气电场仪的探测距离,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大气电场仪探测距离和电子设备防雷需求的预警距离对比,得出单站式大气电场仪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降低探测距离,提高探测准确度.【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21【总页数】3页(P222-224)【关键词】单站式;大气电场仪;防雷;探测距离;探测准确度【作者】邓海利;李莉;赵京峰;李永果【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山东济宁272000;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山东济宁272000;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山东济宁2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Range of Single-station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InstrumentDENG Hai-li1, LI Li2, ZHAO Jing-feng2 et al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4; 2. Jin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Jining, Shandong 272000)Key words Single-station;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instrument; Lightning protection; Detection range; Detection accuracy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在国外早已应用,如美国等建立国家雷电监测网(NLDN,National Lightning Detection Network),多种探测仪器相结合捕捉雷电信息,对雷电的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2]。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河南振安防雷科技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河南振安防雷科技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河南振安防雷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检验检测服务;建设工程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信息最多显示100条记录,如需更多信息请到企业大数据平台查询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河南景区智能雷电预警系统大气电场仪雷电预警装置防护系统公司
防雷预警系
统设备模块可配合防雷环境预警监控系统对雷电、
电网环境、
防雷器
三大类数据集中采集管理。
捷力通防雷拥有特种防雷资质、
安全生产许可证
电力资质证书、环境认证证书、施工行业包括:铁路防雷、高铁防雷、地铁防雷
电网环境数据(电源电压、工作电流、温湿度、接地电阻值)
雷电数据(雷击次数、强度、能量、雷击发生的时间)防雷器数据(防雷器的劣化、全生命周期状态和前端保护器的分闸)
防雷环境预警监控系统的优势及介绍:
防雷环境远程预警监控平台应用新颖的智能控制技术能对防雷设施自身
保护诸多方面进行完善的提升,实现在线监测防雷环境状态,可对防雷系统
接地电阻、防雷器遭受雷击状况(如雷击强度、雷击次数、发生时间)
防
雷器劣化状态(全生命周期统计)
防雷器故障脱网状态的运行现场等情况
进行组网通讯监测。
远程实时监护为有效杜绝发生因有潜在危险和缺陷的防
雷设施带病运行而引起浪涌过压的雷灾事故,
创建了一个崭新的防雷环境保
护智能化平台。
1.防雷环境:
应用于保护可能发生受到外部雷击、
内部感应雷以及浪涌过电压危害的建筑
物及其装备的实施环境。
包括针对直击雷的防护、感应雷的防护、屏蔽、等电位联结、防雷接地等例行的各项防雷保护设施装备运行状态和品质;工作电源环境参数;
以及可能影响防雷装备的整体运作保护效果的有关诸如温度、
湿度等物理条件的集合体。
远程预警:
在本案中指防雷系统通过通讯网络对获取的远地现场运行参数分析处理
河南扬博防雷科技公司国内技术领先智能防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