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应变测试精度
- 格式:pdf
- 大小:97.61 KB
- 文档页数:6
第32卷第2期2018年㊀6月资源环境与工程ResourcesEnvironment&EngineeringVol 32ꎬNo 2Jun.ꎬ2018收稿日期:2017-06-23ꎻ改回日期:2017-08-10作者简介:刘军(1970-)ꎬ男ꎬ工程师ꎬ土木工程(岩土工程)专业ꎬ从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等ꎮE-mail:2366950687@qq com浅谈如何提高高应变法测试的实测曲线质量刘㊀军ꎬ徐㊀磊ꎬ原力智(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ꎬ湖北武汉㊀430034)摘㊀要:良好的高应变法测试曲线对实测曲线拟合法分析至关重要ꎮ列举一些实测曲线并进行分析ꎬ指出典型实测曲线中所蕴含的桩 土信息及改善测试曲线质量的方法ꎮ为业内同行提供参考ꎬ以期共同提高测试水平及能力ꎮ关键词:高应变法动力测试ꎻ实测曲线拟合法ꎻ实测曲线质量分析ꎻ实测曲线选取中图分类号:TU470+.3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211(2018)02-0288-03DOI: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18.02.026㊀㊀数据曲线采集是高应变法检测试验成败的重要环节ꎮ国家建设部于1997年颁布的«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中就提倡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ꎬ对实测曲线质量的要求比过去采用凯司法更加严格ꎬ至今施行的新检测规范更是如此ꎮ有了好的㊁可靠的实测曲线ꎬ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ꎬ本文列举一些常见的实测曲线波形并对锤击质量及其原因进行分析ꎬ以供同行业者参考ꎮ1㊀高应变法动力测桩的基本原理高应变法动力测试是用重锤冲击桩顶ꎬ使桩 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ꎬ以揭示桩 土体系在接近极限阶段时的实际状态ꎬ从而对单桩的承载力作出准确的评价ꎮ它一般是通过对称安装在桩顶附近的两对力和加速度传感器ꎬ采集桩顶附近有代表性的桩身轴向应变和桩身运动速度的时程曲线ꎬ再用一维波动方程进行分析ꎬ推算桩周土和桩身的完整程度[1]ꎮ2㊀运用高应变法中的实测曲线拟合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原理㊀㊀假定桩为一维弹性杆ꎬ桩周土为粘 弹塑性材料ꎬ用有限元法将桩分为若干个单元ꎬ假定每个单元的桩 土模型及其参数ꎬ如土阻力Rd㊁阻尼JC及Quake值等ꎬ利用实测的速度作为桩顶边界条件输入ꎬ通过特征线法求解波动方程ꎬ并反算出桩顶力ꎬ与实测力比较ꎬ使整个过程成为一种 实测 设定 计算 比较 的循环ꎬ完成一次拟合ꎬ然后根据对比中所显示的差别ꎬ修改参数设定值ꎬ再进行下一次拟合ꎬ直到获得满意的拟合ꎬ最终确定符合实际的桩 土参数值[2]ꎮ3㊀高应变法测试实测曲线质量分析实例图1㊀测点处砼软Fig 1㊀Concretesoftatmeasuringpoint图1中的实测曲线表明ꎬ测点处砼质量不好ꎬ造成持续压应力ꎮ锤击过程的应变超出该段砼的弹性范围ꎬ因此ꎬ锤击结束后该段砼的变形未全部恢复ꎬ从而使得力信号的尾部出现持续 压应力 而不归零ꎮ解决方法是更换测点ꎮ图2㊀锤击偏心Fig 2㊀Hammeringeccentricity图2中的实测曲线表明ꎬ锤击严重偏心ꎬ造成F与V关系失配ꎮ锤击偏心曲线对速度影响要比力信号小一些ꎮ另外严重偏心可能造成锤击应力集中于桩顶某个部分ꎬ易锤坏桩头ꎮ解决的方法是锤击时对准桩中心竖向轴线ꎮ图3㊀锤重轻Fig 3㊀Hammerweightandlightweight图3中的实测曲线表明ꎬ锤重过小或锤落距过低造成土阻力无法充分发挥ꎬ从而给后期承载力的拟合计算带来随意性ꎮ从图中22.4m后土阻力都没能发挥出来ꎮ解决的方法是采用合适的锤重或遵循 重锤低击 的原则ꎮ图4㊀传感器未上紧Fig 4㊀Nottightenedsensors图4中的实测曲线表明ꎬ传感器未上紧造成信号失真ꎬ该曲线实际上是传感器的自振信号ꎮ解决的方法是传感器一定要上紧ꎮ图5㊀传感器安装不当Fig 5㊀Improperinstallationofsensors图5中的实测曲线表明ꎬ膨胀螺栓安装不当造成力曲线尾部出现持续的 拉应力 ꎬ另外测点处有微小裂缝也会产生这种现象ꎮ解决的方法是更换膨胀螺栓或更换测点ꎮ图6㊀嵌岩桩标准实测曲线Fig 6㊀Standardmeasuredcurveofrocksocketedpile㊀㊀图6中的实测曲线为嵌岩桩的标准实测曲线ꎬ嵌岩桩桩尾和桩端的土阻力已充分激发ꎬ它的上行分量是上行的 压缩波 ꎬ造成力和速度发生偏离ꎮ图7㊀摩擦桩标准实测曲线Fig 7㊀Standardmeasuredcurveoffrictionpile图7中的实测曲线为摩擦桩的标准实测曲线ꎬ当下行的 压缩波 到达桩底时ꎬ由于桩端土软ꎬ即力波阻抗小ꎬ因此产生上行的 拉力波 ꎬ对速度曲线来说ꎬ反射波与入射波同向ꎮ桩端阻力在稍后的时刻发挥出来ꎮ图8㊀桩侧阻力小Fig 8㊀Smallresistanceofpileside图8中的实测曲线表明ꎬ桩侧阻力小ꎬ如果是嵌岩桩ꎬ一般来说桩端阻力容易发挥ꎮ图9㊀桩侧阻力大Fig 9㊀Largeresistanceofpileside982第2期刘㊀军等:浅谈如何提高高应变法测试的实测曲线质量图9中的实测曲线表明ꎬ桩侧阻力大ꎮ对嵌岩桩来说ꎬ如果其桩侧阻力大或桩身中上部存在大的扩径ꎬ则桩的端阻力极难发挥ꎬ看上去与锤重轻或落距过低的实测曲线类似ꎬ该类曲线桩的承载力往往容易被低估ꎮ图10㊀浅部缺陷Fig 10㊀Shallowdefect图10中的实测曲线表明ꎬ该桩存在浅部缺陷ꎮ当测试桩存在浅部缺陷时ꎬ往往速度峰高于力峰ꎮ如果缺陷比较严重时ꎬ则对承载力无法做出较准确的评估ꎮ4㊀高应变法测试曲线的选取质量良好的数据是拟合分析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ꎮ质量良好的检测曲线ꎬ应满足以下几类要求:(1)曲线中真正携带了所需的土阻力信息和桩身阻抗信息ꎻ(2)曲线中具有良好的信噪比和精度ꎻ(3)试验不能对试桩造成明显的损伤ꎮ根据上述要求ꎬ在同一试桩的多个检测曲线中选择质量良好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ꎮ需要说明的是任何实测数据都有一定的误差ꎮ因此ꎬ在拟合分析前ꎬ对实测曲线的一些测试误差应进行修正ꎬ包括曲线同步㊁峰值重合及上升沿重合等情况❶ꎮ5㊀结束语一个真实㊁理想的高应变法信号曲线对试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ꎬ它关系到整个高应变法试验的成败ꎮ而在现实中高应变法试验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ꎬ要得到一个好的测试曲线要比低应变试验困难得多ꎮ例如:试验场地的限制使得锤重㊁锤形不能调整㊁更换ꎻ不能反复更换测点ꎻ考虑到桩头易被敲坏ꎬ也不能反复敲击桩头等ꎮ因此作为一名检测人员ꎬ应该在高应变法前对试验场地地质情况㊁试验桩型㊁桩径等施工参数以及施工工艺作较深入的了解ꎬ对正常的㊁标准的测试曲线要有一定的概念ꎮ当采集首锤测试信号后ꎬ检测人员应能及时发现曲线的异常之处ꎬ并分析找到其原因ꎬ尽快采取措施予以纠正ꎬ以期在接下来的试验中得到理想的测试曲线ꎬ为后期分析计算创造良好的条件ꎬ使得最终测试结果可信㊁可靠[3]ꎮ本文提供的高应变法测试曲线均为笔者多年工程实践中取得的实测曲线ꎬ某些分析也许不太深入ꎬ仅供同行参考ꎬ以期共同提高测试水平ꎮ参考文献:[1]㊀陈凡ꎬ徐天平ꎬ陈久照ꎬ等.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ꎬ2003:183-217.[2]㊀徐攸在.桩的动测新技术[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ꎬ2002:184-221.[3]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ꎬ2014.(责任编辑:于继红)HowtoImprovetheQualityofMeasuredCurveforHighStrainTestingLiuJunꎬXuLeiꎬYuanLizhi(HubeiProvinceGeologicalExperimentalTestingCenterꎬWuhanꎬHubei㊀430034)Abstract:Agoodhigh ̄strain ̄testingcurveiscriticaltofittinganalysisofthemeasuredcurve.Thispaperlistssomemeasuredcurvesandanalyzesthemꎬprovidingsomereferencefortheindustrypeersꎬwithaviewtojointlyimprovethetestlevelandability.Keywords:dynamictestofhighstrainmethodꎻmeasuredcurvefittingꎻqualityanalysisofmeasuredcurvesꎻselectionofmeasuredcurves❶方志香㊁赵丽华㊁刘玉杰等ꎬ浅谈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ꎬ全国基桩㊁无损检测及岩土工程新技术研讨会ꎬ2006ꎮ092资源环境与工程㊀2018年㊀。
实验技能与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实验技能是物理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对于提高测量准确度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实验技能的具体说明以及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实验技能包括哪些?实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仪器使用技能:能正确、熟练地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种物理仪器,如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电表等。
这要求了解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观察与记录技能: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读数、记数,并整理实验数据。
这要求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记录能力,以便获取可靠的实验数据。
3.故障排除技能:能排除实验中出现的简单故障。
这需要对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迅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4.实验设计能力:能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目的,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这要求具备创新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设计出既符合科学原理又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5.数据处理与分析技能: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要求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6.实验报告撰写技能:能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这要求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清晰地阐述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
如何提高测量准确度?提高测量准确度是实验技能中的重要一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1.充分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要对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要仔细检查实验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精确度。
2.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进行实验,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外界干扰和误差的产生。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这是因为单次测量可能受到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误差,而多次测量则可以平均掉这些随机误差。
提高测量精度改善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改善测量方法摘要:本文通过井下测角、量边误差及高差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我矿井下的测量现状,提出了提高井下测量精度的几点看法。
同时结合工作实践,在改善测量方法和测量成果运用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测量方法;误差;精度1. 提高井下测量精度首先要提高井下控制网的精度井巷贯通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矿井生产与设计要求井巷间贯通不能出现差错,如果出现错误,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导致巷道改造、报废,影响工期造成浪费,而且还危及矿井其它系统及人身安全,会给矿井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井下测量中,采用全站仪与光电测距仪相结合、三架法与悬挂棱镜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物力;采用高精度仪器和简洁的测量方法大大提高了贯通测量精度。
而控制网精度的提高则在整体和基础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总之,井下控制网精度的提高使井下矿井生产更加安全、便利。
2. 由支导线终点位置误差的相对误差分析怎样提高测量精度井下测量的导线点,一般都是随着巷道的掘进而敷设的,所以矿井测量过程中一般都为支导线测量。
在贯通后才进行联测和闭合。
在我矿以及大部分矿井的测量工作中,一般采用的是全站仪测角和光电测距导线,从而由测角量边误差所引起的支导线终点的位置误差的相对误差公式中,找出怎样才能更好的减小支导线终点的位置误差。
1)分析过程中,我们先求出支导线终点位置误差的相对误差:由(1)式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导线测量与测角量边的精度,测站数目和导线的形状有关:①测角误差的影响与mβ、R成正比,且导线的形状决定了R的大小,直伸形较大,曲折形较小;②量边误差主要与ml成正比,即与光电测距的量边中误差成正比。
由(2)式可以看出,量边误差对高差的影响随着倾角δ的增大而增大;而倾角测量误差对高差的影响则随着倾角δ的增大而变小。
所以当倾角较大时,应注意提高量边的精度;当倾角较小时,应注意提高测倾角的精度。
高应变动力测试技术的应用探讨引言:桩基工程中单桩垂直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桩基工程质量检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检测单桩垂直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有静载荷试验法和高应变动力检测法。
高应变动力检测法确定单桩垂直极限承载力具有独特的优点,即无需静载试验中的锚桩或堆载物,时间短、费用低、效率高,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结合桩基工程检测实践,介绍了高应变动力测试技术在桩基工程检测的应用,并对提高高应变动力测桩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
一、高应变动力法的概念和原理高应变动力法测试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左右产生于美国,80年代进入我国。
并于90年代在我国迅速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应用该技术的软件和仪器。
高应变动力法测试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对桩基进行应力波和速度波的激发,并在桩基顶部进行接收和测量,以达到确定桩基承载力的目的。
这种方法对桩基测验的要求较低,并且能够适应在多处桩基的测验中,目前较为成熟的测验方法有凯斯法理论、实测曲线拟合法理论、阻力系数法等。
二、高应变动力检测技术的方法2.1 阻力系数法阻力系数法是一种通过一维波动方程计算而获得岩土对桩的撑阻力的新方法。
它有3条基本假定:桩身是等阻抗的;桩周与桩尖土对桩的运动阻力分为动阻力和静阻力两部分,动阻力全部集中在桩尖,忽略桩侧土阻力;静阻力模型为理想刚塑性体,忽略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包括桩身中内阻尼损耗和向桩周土的逸散。
2.2 波形拟合法目前被认为是确定单桩承载力最准确的方法。
它是通过现场把实测力波和速度波输入计算机进行迭代计算,把桩-土系统变为离散的质弹模型,假定各单元桩和土参数,以实测的桩顶速度波(或力波)作为边界条件,用特征线法求解波动方程,反算桩顶力波(或速度波),使计算的波形和实测波形拟合。
若两者不吻合,调整桩土参数,再次计算,直至吻合。
此时各参数是最佳估算值。
最终求得承载力、侧阻分布和计算的p- s曲线。
2.3凯斯法理论凯斯法理论是一种建立在应力波理论的基础上的检测方法,凯斯法将所要测试的单桩当作一种连续的弹性杆件,并将其当作等截面桩。
动三轴试验中提高轴向应变测试精度的试验技术研究本次试验利用“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对Dr=60%和Dr=30%的粉煤灰和福建标准筛进行均等初始固结压力为100kPa、200kPa、300kPa 的动三轴试验。
本次试验将接触式位移计与非接触式位移计联合使用,使轴向应变的测试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固结压力的增大,轴向应变的测试精度提高的越明显。
标签:动三轴试验接触式位移计非接触式位移计1 概述土工试验中,分析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的最常用的方法是三轴试验方法,随土体中应变的变化土体的变形特性呈现非线性变化。
在应力-应变理论模型研究和土工建筑物的稳定分析中,必须了解小应变(10-6~10-1应变范围)应力-应变关系的连续变化情况及其强度特性,但是,常规三轴仪的应变测试精度通常在10-4~10-1,不能满足需要[1]。
何昌荣(1995年)[2]通过自制的高灵敏度电阻式应变计量测到应变范围在10-6~10-2连续变化的模量阻尼。
郭莹、栾茂田等(2003年)[3]研制与开发的土工设备“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该设备能够实现多种静力与循环剪切、多种固结条件的复杂应力路径试验,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2 仪器设备本次试验采用的仪器为“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
此套设备对于转角和竖向变形的测量,设置了两套不同的测量系统:一套为内置于三轴室内的非接触式的竖向位移计及转角计,用来测量微小变形,可使应变测量精度达到10-5量级,设置了0.3mm、0.75mm和1.5mm三个档次;另一套传感器为最大量程可达到50mm及40°的普通的接触式转角计及竖向位移计,该传感器适用于大变形与强度特性、孔压特性及液化等问题的研究。
3 试验方案3.1 试验概况试验以吉林新力热电厂贮灰场的粉煤灰和福建标准砂为试验土料,试样的相对密实度为分别为30%和60%,采用实心圆柱状试样进行初始固结压力为100kPa、200kPa、300kPa的动三轴试验。
运用QC方法提高桩基高应变检测准确性为了保证桩基高应变检测的检测数据科学、准确可靠,提升高应变动力法检测桩基的工艺质量,我单位通过运用QC方法提高桩基高应变检测准确性,通过QC活动18次,计36小时,完成一个PDCA循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我单位常见桩基检测的方法主要是静载荷试验法、高应变动力检测法和低应变动力检测法。
这些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其中高应变动力检测法是一种快速、经济、简便的桩基质量无损检测的方法,它是应用测试仪器记录桩在竖向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波传播特性,从而判断桩身质量和计算承载力。
由于竖向冲击桩顶的荷载较大(大于桩的极限荷载),能使桩土间产生一定的位移(一般大于2.5mm),在此情况下,桩周地基土的阻力已被充分发挥,所以在理论上这种方法所测定的桩承载力与静载试验的结果是很相近的。
一、现状调查我们在桩基高应变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是PAK型高应变桩基无损测试仪,尽管它设备先进,技术先进,虽然通过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定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桩身完整性判定,承载力的计算相对误差比较大,使用起来有困难等。
因此,我们通过运用QC方法,提高桩基高应变检测准确率,以便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率。
根据以往高应变动力法检测的120根桩的静动承载力对比结果,其中一些测桩相对误差是比较大的,最大相对误差达到了41%。
从承载力静动数据看,完整性系数偏小,时程曲线畸变发生率占81.5%,是影响测试桩身完整性的主要问题。
测试承载力偏大或偏小,时程曲线在峰值前未重合发生率占80.8%,是影响测桩承载力的主要问题。
小组成员根据这两个排列图分别找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因果分析,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
二、目标确定通过QC小组活动,提高高应变动力法检测基桩的质量,对桩身完整性的判定和承载力的确定,相对误差小于士15%(国家规定相对误差不大于士20%算合格)。
三、原因分析小组成员通过认真统计,分析各种因素,从现有技术、设备、使用参数的正确选择、人员素质等诸因素,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从中发现影响桩身完整性系数偏小、时程曲线畸变的主要原因是安装传感器螺丝孔打不垂直和安装传感器的人员质量意识不强;影响承载力偏大或偏小、时程曲线在峰值前未重合的主要原因是阻尼系数Jc值取不准和锤的重量偏小。
高应变检测方法高应变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在材料科学、工程领域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应变检测方法的发展对于材料性能的研究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应变检测方法,并对它们的原理和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光学方法是一种常见的高应变检测方法。
通过光学方法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应变场的测量,其中包括全场测量和局部测量两种方式。
全场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息干涉法、数字图像相关法和数字全息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应变场的全面测量,具有测量范围广、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局部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应变片法和光栅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应变场的局部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好的特点。
其次,电阻应变片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高应变检测方法。
电阻应变片是一种特殊材料,其电阻随应变而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得到材料的应变信息。
电阻应变片法具有测量范围广、适用性强的优点,可以实现对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应变场的测量。
此外,电阻应变片法还具有测量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后,声发射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应变检测方法。
声发射技术通过监测材料在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微小声波信号来获取材料的应变信息。
声发射技术具有对材料损伤敏感、实时性好的优点,可以实现对材料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此外,声发射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材料的损伤状态进行评估,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综上所述,高应变检测方法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应变检测方法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材料性能的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提高桩基高应变动力检测精度的几个问题探讨
卜长义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桩基高应变动力检测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了实际工程操作中可能导致工程检测误差的因素,同时也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以期对提高桩基高应变动力检测精度有促进作用。
【总页数】1页(P257-257)
【作者】卜长义
【作者单位】惠东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惠东516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施工的几个问题探讨
2.灌注桩桩基础施工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3.提高射表精度和射表使用精度的几个建议
4.复合桩基的几个问题探讨
5.桩基施工中流砂处理的几个问题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高层建筑的测量精度QC 在当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而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测量精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精确的测量不仅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和稳定性的关键,也是保证建筑外观和使用功能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前提。
然而,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测量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提高测量精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测量工作的特点与难点高层建筑的测量工作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难点:1、高度较高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测量距离变长,测量误差的累积也随之增大。
同时,高空的风力、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的操作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结构复杂高层建筑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形式,如异形柱、转换层、悬挑结构等,这增加了测量点的布设和测量数据的处理难度。
3、施工干扰大施工现场的各种施工活动,如塔吊的运行、混凝土的浇筑、脚手架的搭建等,都会对测量工作造成干扰,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基准传递困难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将底层的测量基准准确地传递到上部楼层,由于距离远、通视条件差等原因,基准传递的难度较大。
二、影响高层建筑测量精度的因素1、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性能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仪器存在误差或者老化、损坏等问题,将导致测量数据的偏差。
2、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测量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对测量精度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测量人员操作不熟练、读数不准确或者不遵守测量规范,就会产生人为误差。
3、测量环境的影响如前文所述,高空的风力、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测量仪器的性能和测量人员的操作,从而导致测量误差。
4、测量方案的合理性测量方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测量点的布设是否恰当,测量方法的选择是否正确,都会影响测量精度。
三、提高高层建筑测量精度的措施1、选用高精度、高性能的测量仪器选择符合工程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仪器的精度和性能处于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