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15.92 KB
- 文档页数:21
北京四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高三年级物理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选出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一质点沿x轴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在加速度数值逐渐减小至零的过程中,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速度始终减小D. 速度始终增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动量的方向总是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同B.如果运动物体动量发生变化,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的冲量必不为零C.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冲量总是使物体的动能增大D.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3.某物体沿x轴运动,它的坐标x与时刻t的函数关系为(m),则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0,4m/s2B.4m/s,2m/s2C.4m/s,0 D.4m/s,4m/s24.我国台湾的一位特技演员第一个骑摩托车飞越长城。
已知他跨越的水平距离约60m,如果他起跳的水平平台比着地的水平平台高7.2m,且有100m的水平助跑跑道,问他在助跑跑道上乘车行驶的平均加速度是(g=10m/s2)A.12.5 m/s2B.10 m/s2 C.20 m/s2D.15 m/s25.动能相等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B,m A>m B,A、B均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分别滑行S A、S B后停下,则A.S A>S B B.B滑行时间短C.S A<S B D.它们克服摩擦力做功一样多6.如图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它们与圆台间动摩擦因数都相同,A的质量为2m,B、C质量均为m,A.B离轴R,C离轴2R,则当圆台旋转时,设A、B、C都没有滑动A.C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比A大B.B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C.若圆台转动角速度逐渐增加,A和C同时开始滑动D.若圆台转动角速度逐渐增加,C最先开始滑动7.已知某船在静水中的速率为4m/s,现让船渡过某条河,假设这条河的两岸是理想的平行线,河宽为100米,河水的流动速率为5m/s,方向与河岸平行,则A.船不能垂直河岸渡河B.欲使船渡河的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斜向上游,与河岸成角,C.船渡河的最短航程是125米D.船能垂直河岸渡河,最短航程是100米8.航天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向下摆,到达竖直状态的过程如图所示,该过程中航天员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9.我国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极地卫星,卫星飞过两极上空,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12h;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由此可知,两颗卫星相比较A.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距地面较近B.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角速度较大C.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运动速度较大D.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较小10.蹦极跳是勇敢者的体育运动。
北京四中2019届上学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 牛顿(N)B. 千克(kg)C。
焦耳(J)D。
米(m)【答案】BD【解析】【详解】A、牛顿是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定义出来的,是导出单位,故A错误。
B、千克是质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故B正确。
C、焦耳是功的单位,是根据功的公式W=Fx推导出来的,是导出单位,故C错误.的D、米是长度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故D正确。
故选:B、D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发生变化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力一定发生变化C.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始终保持不变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始终保持不变【答案】AC【解析】【详解】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发生变化,故A正确。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力不一定发生变化,比如平抛运动,B错误.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始终保持不变,故C正确.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在变化,所以加速度始终在变化,故D错误。
故选:A、C3。
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木块,质量m=2。
0kg,同时受到F1=8。
0N、F2=3.0N的水平推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若只撤去F1,则木块A。
向左做匀速运动B. 仍处于静止状态C. 以a=1。
0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D. 以a=1.5 m/s2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木块同时受到F1=8.0N、F2=3。
0N的水平推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分析知桌面对木块静摩擦力为5N,方向向左,若只撤去F1,桌面对木块静摩擦力为3N,方向向右,所以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点睛】静摩擦力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力,在最大静摩擦力范围内,可以根据物体运动的需要而发生变化.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卡文迪许仅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出了行星与太阳间引力大小跟行星与太阳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B。
309教育网
2018-2019学年北京四中顺义分校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
如图所示,某同学坐在列车的车厢内,列车正在前进中,桌面上有一个小球相对桌面静止。
如果他发现小球突然运动,可以根据小球的运动,分析判断列车的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相对桌面向后运动,可知列车在匀速前进
B. 小球相对桌面向后运动,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
C. 小球相对桌面向前运动,可知列车在加速前进
D. 小球相对桌面向前运动,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若小球相对桌面向后运动,说明列车的速度大于小球的速度,故可知列车在加速前进,选项AB错误;若小球相对桌面向前运动,可知列车没有小球的速度大,故列在减速前进,选项C错误,D正确。
考点:参照物。
2.竖直升空的模型火箭,其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0m
B. 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0m
C. 火箭经过6s落回地面
D. 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始终是
【答案】B
【解析】
309教育资源库。
北京四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力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B.力的单位牛顿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D 【解析】【详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则是弹力,而有些力不一定相互接触,故A错误;B.力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制的导出单位,故B错误;C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的惯性,故C错误,D正确.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已知物体在前2s内向东运动,则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前4s内始终向东运动B.物体在前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C.物体在前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先向西,后向东D.物体在第2s末回到出发点【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物体前两秒运动方向为负,向东运动,后两秒运动方向为正,向西运动,故A错误;BC.从图像中可知图像的斜率不变,因此物体加速度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向西,故B正确,C 错误;D.由图可知,物体前2秒向东运动,后两秒内向西运动,而且物体前2秒位移为负,后2秒为正,图像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数和为零,4秒内总位移为零.所以物体在第2s末距出发点最远,故D错误.3.如图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悬点。
,另一端连接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的拉力大小为秫gtan 0B.绳的拉力大小为mgcos 6C.水平力尸大小为mgcos 0D.水平力F大小为mgtan 6【答案】D【解析】【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根据几何关系求解.【详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m'g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绳的拉力大小为:T=耳,水平力F大小为:F=mgtan9,故ABC错误,D正确.故cost)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4.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
物理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加速度不变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不变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改变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可能变也可能不变2.从地面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1,从最高点下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t2。
若空气阻力的作用不能..忽略,则对于t1与t2大小的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t1= t2 B.t1< t2C.t1> t2 D.无法断定t1、t2哪个较大3.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
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
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A.F1不变,F2变大B.F1不变,F2变小C.F1变大,F2变大D.F1变小,F2变4.某人乘电梯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在此过程中()A.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B.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小于人受到的重力C.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D.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相等5.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运动的合成时做了下述活动:用左手沿黑板推动直尺竖直向上运动,运动中保持直尺水平,同时,用右手沿直尺向右移动笔尖。
若该同学左手的运动为匀速运动,右手相对于直尺的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关于笔尖的实际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笔尖做匀速直线运动B.笔尖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笔尖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笔尖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逐渐变小6.某人将小球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下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与地面碰撞,然后向上弹回。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选出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表格内。
1.如图所示,在特制的弹簧秤下挂一吊篮A,吊篮内挂一重物B,一人站在吊篮中,当此人用100N的竖直向下的力拉重物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弹簧秤示数不变B. 人对底板的压力减小100NC.B的合力增大100ND.A 的合力不变2.如图所示,A、B为竖直墙壁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
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上。
∠AOB=90º,∠COD=60º。
若在O点处用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所受拉力的大小为()A.13mg BC.16mg D3.物块以初速度v0从底端沿足够长的斜面上滑,该物块的速度图象可能是()4.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
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F 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A.(sin cos)T m g aθθ=+(cos sin)NF m g aθθ=-B.(cos sin)T m g aθθ=+(sin cos)NF m g aθθ=-C.(cos sin)T m a gθθ=-(cos sin)NF m g aθθ=+D.(sin cos)T m a gθθ=-(sin cos)NF m g aθθ=+5.质量为m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vv v vA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受到向心力为R v m mg 2+B. 受到的摩擦力为 Rv m 2μC. 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D.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6.火车车厢在水平轨道上以速度v 向西作匀速直线运动,车上有人以相对于车厢为u 的速度向东平抛出一个小球,已知v >u ,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应是(图中箭头表示列车运动方向)( )A. B. C. D.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转动时,小物体A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高三】北京四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试卷说明: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分)一、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选出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表格内。
1.如图所示,在特制的弹簧秤下挂一吊篮A,吊篮内挂一重物B,一人站在吊篮中,当此人用100N的竖直向下的力拉重物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弹簧秤示数不变B. 人对底板的压力减小100NC.B的合力增大100ND.A 的合力不变2.如图所示,A、B为竖直墙壁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
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上。
∠AOB=90o,∠COD=60o。
若在O点处用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所受拉力的大小为()A. B.C. D.3.物块以初速度v0从底端沿足够长的斜面上滑,该物块的速度图象可能是()A. B. C. D. 4.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
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A. B. C. D. 5.质量为m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到向心力为 B. 受到的摩擦力为 C. 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 D.受到的合力方向斜向左上方火车车厢在水平轨道上以速度v向西作匀速直线运动,车上有人以相对于车厢为u的速度向东平抛出一个小球,已知v >u,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应是(图中箭头表示列车运动方向)()A. B. C. D.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转动时,小物体A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2019—2020年北京四中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验高中物理物 理 试 卷〔考试时刻为100分钟,试卷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选出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关于运动,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刻平均增大B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时刻平均变化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刻平均变化D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刻平均减小2.下面哪种讲法是正确的〔 〕A .运动物体动量的方向总是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同B .假如运动物体动量发生变化,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外的冲量必不为零C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冲量总是使物体的动能增大D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3.某物体沿x 轴运动,它的x 坐标与时刻t 的函数关系为x=4t+2t 2〔m 〕,那么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不是〔 〕A .0, 4m/s 2B .4m/s, 2m/s 2C .4m/s, 0D .4m/s, 4m/s 24.如下图,物体A 放在物体B 上,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m A =6kg,m B =2kg.A 、 B 间动摩擦因数2.0=μ,A 物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担的最大拉力是20N ,水平向右拉细线,下述中正确的选项是〔g=10m/s 2〕〔 〕A .当拉力F<12N 时,A 静止不动B .当拉力F>12N 时,A 相对B 滑动C .当拉力F=16N 时,B 受A 摩擦力等于4ND .在绳能够承担的范畴内,不管拉力F 多大,A 相对B 始终静止5.在我国台湾后位特技演员第一个骑摩托车飞越长城。
他跨过的水平距离约60米,假如他起跳的水平平台比着地的水平平台高7.2米,且有100米的水平助跑跑道,咨询他在助跑跑道上乘车行驶的平均加速度是〔g=10m/s 2〕〔 〕A .12.5m/s 2B .10m/s 2C .20m/s 2D .15m/s 26.动能相等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 、B ,m A >m B ,A 、B 均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滑行距离分不为S A 、S B 后停下,那么〔 〕 A .S A >S B B .B 滑行时刻短C .S A <S BD .它们克服摩擦力做功一样多7.某船在静水中的速率为4m/s ,现让船渡过某条河,假设这条河的两岸是理想的平行 线,河宽为100米,河水的流淌速率为5m/s ,方向与河岸平行,那么 〔 〕A .船不能垂直河岸渡河B .欲使船渡过河去的航程最短,船头指向为斜向上游,与河岸与θ角,54cos =θ C .最短航程是125米D .船能垂直河岸渡河,最短航程是100米8.如图A 、B 、C 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它们与圆台间动摩擦因数都相同,A 的质量为2m ,B 、C 质量均为m ,A 、B 离轴R ,C 离轴2R ,那么当圆台旋转时,设A 、B 、C 都没有滑动〔 〕A .C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比A 大B .B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C .假设圆台转动角速度逐步增加时,A 和C 同时开始滑动D .假设圆台转动角速度逐步增加时,C 最先开始滑动。
2019北京四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力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B.力的单位牛顿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已知物体在前2s内向东运动,则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前4s内始终向东运动B.物体在前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C.物体在前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先向西,后向东D.物体在第2s末回到出发点3.如图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悬点O,另一端连接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的拉力大小为mgtanθB.绳的拉力大小为mgcosθC.水平力F大小为mgtanθD.水平力F大小为mgcosθ4.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且速度逐渐增大,下图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 的四种方向,可能正确的是5.如图是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入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或失重的考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B.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C.飞船落地签减速,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D.火箭加速上升时,若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多座椅的压力逐渐减小,但仍大于其重力6.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向左匀速传送,某时刻小物块P从传送带左端冲上传送带,物块P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块PA.一定始终做正功B.一定始终做负功C.可能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可能先做负功,后做正功7.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北京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 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B.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C. 单位m、N、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D.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例如加速度就是采用比值法定义2.如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D. 均无共同点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力F(F<mg)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若减小力F,则()A. 物体A所受合力不变B. 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不变C. 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不变D. 斜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可能为零4.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在xOy平面上从O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且在A点时的速度v A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是()A. 沿+x方向B. 沿−x方向C. 沿+y方向D. 沿−y方向5.关于超重与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加了B. 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少了C. 完全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为零D. 超重或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6.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A. 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 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 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 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7.如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0冲向光滑斜面AB,并能沿斜面升高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体冲出C点后仍能升高hB. 若把斜面变成圆弧形AB′,物体仍能沿AB′升高hC. 无论是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把斜面弯成圆弧形,物体都不能升高h,因为机械能不守恒D. 无论是把斜面从C点锯断或把斜面弯成圆弧形,物体都不能升高h,但机械能守恒8.2015年8月14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在我们太阳系的早期可能还存在过另外一颗行星,后来可能是与海王星冲撞后离开了太阳系。
海王星也由于受到撞击,导致其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变大。
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被撞击后正离开太阳系的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越来越大B. 如果知道行星被撞击前的轨道半径和周期,就可以求出该行星的质量C. 海王星变轨到新的轨道上,运行速率变大D. 海王星变轨到新的轨道上,运行周期变大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9.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小球()A. 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B. 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C. 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D. 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10.水上滑板是滑水和冲浪这两项水上运动的结合体,摩托艇通过水平牵引绳使运动员在水面上乘风破浪匀速滑行.如图所示,设水平牵引力恒定,水对滑板的作用力与滑板垂直,滑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滑行速度成正比,运动员必须使滑板前端抬起一个角度α才能不下沉,则()A. 滑行的速度越大,角度α越大B. 滑行的速度越大,角度α越小C. 角度α与运动员的质量无关D. 角度α随运动员的质量增大而减小11.一物体放在倾角为θ且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初始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平行于斜面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其中0~x1过程的图线是曲线,x1~x2过程的图线是平行于x轴的直线,x2~x3过程的图线是倾斜的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0~x1的过程中,力F逐渐变大B. 在0~x1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C. 在x1~x2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越来越大D. 在0~x3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方向先向上再向下1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1圆周的柱状物体A,A与墙面之4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对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的位置向左移动稍许,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则()A. 水平外力F增大B. 墙对B的作用力减小C. 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D. B对A的作用力减小13.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心力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B. 向心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C. 对稳定的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D. 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时处于超重状态B. 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绳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C. 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圆锥筒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D. 如图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内轮缘会有挤压作用15.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的v−t图象,已知小车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10s时间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不变,7s末到达最大速度,在10s末停止遥控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质量m=1kg,整个过程中小车受到的阻力f 大小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t1的值为2B. 小车所受阻力f的大小为2NC. 在t1~10s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为12WD. 小车在0~t1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3m16.质量为m的小球被长为h的轻绳一端系住,以绳的另一端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mgℎ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动能为12mgℎB.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最小动能为52C.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加速度的大小为gD.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最小加速度的大小为g17.如图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8kg,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2,随即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C. 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75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D. 如小车以0.5m/s2的加速度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为10 N18.A,B两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在0~2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0时刻,A,B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加速度最小B. t0时刻,A,B的速度最大C. 0时刻和2t0时刻,A,B间的静摩擦力最大D. 2t0时刻,A,B返回到出发点,且速度为0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6.0分)1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沿平行于桌面方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以初速度υ0从A点开始做曲线运动,图中曲线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已知在t s末质点的速度达到最小值υ,到达B点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υ0的方向垂直。
求:(1)质点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2)质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0.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和光滑半圆竖直轨道BC相切于B点,将可发射小物块的弹簧玩具手枪上膛后,对准轨道AB水平射出质量为m=0.1kg的小物块,小物块沿水平轨道AB运动后冲上半圆竖直轨道,冲到最高点C时所受轨道作用力F C=4N。
已知水平轨道AB长L=1m,半圆轨道BC的半径R=0.5m,小物块与水平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不计小物块和枪膛的摩擦以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物块冲到半圆轨道C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物块刚冲上半圆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3)若可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物块作为玩具枪弹,求能够从半圆轨道C点射出的物块的最大质量。
21.如图所示,在倾角的斜面下端固定一轻弹簧,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其上端在Q点位置处,质量m=1.0kg的滑块A从与Q点相距x=1.0m处的导轨上的P点静止开始下滑,滑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运动过程中弹簧相对于初始状态的最大形变量为Δx=0.05m。
滑块的厚度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1)滑块A从P点下滑至Q点的时间;(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3)滑块第一次碰后返回时相对Q沿斜面向上能到达的最远距离。
22.有一根长度为L的丝线,一端固定在竖直杆A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竖直杆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如图所示,(1)求丝线上的拉力.(2)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3)小球运动的周期(不计空气阻力).23.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M=4kg的木板A,在A的上端有一质量m=2kg的物块B(可视作质点),物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斜面底端有一挡板P,木板或者物块与挡板Pm,碰撞后都会等速率反弹。
现将木板与物块同时由静止释放,释放时木板前端与挡板相距s=13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木板A第1次碰挡板P时的速度多大?(2)木板碰挡板后多长时间速度减为零?此过程中,物块B与木板A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设物块B未滑离木板)(3)若将木板换成质量不计、长L=2m的轻质板,其他条件不变,则碰挡板后物块B返回到达的最大高度?--------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国际单位。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A.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A错误;B.牛顿第一定律不可以通实验来验证,故B错误;C.N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C错误;D.加速度定义式a=ΔvΔt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