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四中2021届高三年级上期语文学科期中考试word版无答案

北京四中2021届高三年级上期语文学科期中考试word版无答案

北京四中2021届高三年级上期语文学科期中考试word版无答案
北京四中2021届高三年级上期语文学科期中考试word版无答案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就算让贾公彦拍破脑袋,也不会知道在一千年后,他会被人们认为是指纹识别技术的最早发现者。这位唐朝的儒生凭借对周礼的研究,曾做过太常博士。《周礼》中介绍过周代的一个官职“司市”,类似于现在的市场监管人员。在对“司市”的描述中,提到了一个词叫“质剂”。汉代的郑玄注释说:“质剂谓两书一扎,同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下手书”这个汉代的名词到唐朝时已经不被人熟悉了,贾公彦就在《周礼义疏》中写道:“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也就是说,汉朝的“下手书”就相当于唐朝的一种被称为“画指券”的契约文书,它要求签约的甲乙方及中间人都要把手指在纸张上平放,画下食指上三条指节,以此作为证明。本来,贾公彦的这条注释十分平常,但德国学者罗伯特·海因德尔偶然看到了这一段文字,顿时大感兴奋。他不仅将文字的内容写入了其在 1927 年出版的《指纹鉴定》,还盛赞贾公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阐述指纹性质及其应用的人。于是,贾公彦这位古人就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身份——指纹识别第一人。

欧洲人对指纹的应用似乎要晚得多。但在认清了指纹的科学性质之后,他们迅速地把这些发现应用到了实践。渐渐地,人们还发现人脸、虹膜、声纹、DNA 等都有和指纹类似的独特、唯一的性质,可以被用来进行人的身份识别。于是,一种全新的,综合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通过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等“生物密钥”来实现个人身份鉴别的技术就诞生了。这种技术,就是我们现在十分熟悉的生物识别技术。

近几年,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进之下,生物识别技术更是迅速普及。有了按指纹、刷脸等技术,我们就不再需要记忆繁琐的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时的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当然,生物识别技术也有着缺陷和相应的风险。用生物密钥来进行身份识别的原理就是对关键点采样,然后对这些采样点的特征进行比对。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因素都可能对识别结果产生干扰。一方面,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对生物识别的准确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本身的生物特征变化也可能干扰生物识别的准确性,像整容、受伤、年龄变化,乃至佩戴隐形眼镜等事件都可能会对生物识别的结果产生影响。

(取材于陈永伟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贾公彦对“下手书”的注释,能够表明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运用指纹识别的人。

B .郑

玄对“下手书”的表述,证明早在周朝就已经发现指纹的性质并开始应用。C .指

纹识别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比人脸识别以及虹膜识别等更早开始使用。D .人

们开始大量使用生物密钥,是因为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远高于传统密码。

材料二

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到刑事侦查、监控系统、安全支付等领域。

要实现人脸识别,大致分为四个模块:数据采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动态识别。 人脸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利用摄像传感器进行拍照;另一种是高清摄像头摄像,然后对摄像形成的视频进行帧分析。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都是获取静态图像。

图像分割,就是将一幅图像按某种策略分块割开。要确保对一幅图像的分割成功,首先要保证我们分割后的块之间属性无交叠,也就是说,在对图像分割之前,我们要预知分割后的各块具有鲜明的特征属性。由于等待分割的图像内容不同,导致要预知图像被分割后的每一块的特征属性鲜明度随之不同,从而使图像分割时的块区域选择发生变化,这就是图像分割中特征属性与块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可见图像分割技术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就是对图像特征属性的提取和图像区域的划分。

对人脸数据进行采集后,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存储,而是要进行特征的提取以便于后续的识别。主要分为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他们都是通过对数据采集,进行模型训练,而后能够对出现的人脸数据进行判断、预测和分类。

动态人脸识别不需要停驻等待,只要你出现在一定识别范围内,无论是行走还是停立,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识别,也就是说,人以自然的形态走过去,摄像头会进行信息的抓拍和采集, 发出相应的指令,进行动态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是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虽然人脸识别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困难,主要是现实场景中不仅需要快速检索,同时要求达到很高的分类准确率。可以考虑在人脸的局部和整体信息结合、多人脸特征融合、多分类器融合、人脸之间的相似性、3D 人脸模型等方向上进行研究,提高人脸识别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

(取材于秦程等的相关文章)

2. 根

据材

二,下

的一项是(3 分) A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到刑事侦查等重要领域。B .人脸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拍照,也可以通过摄像,目的是获取采集对象的静态图像。C .人脸数据进行采集后,经过简单存储,就能通过与人脸进行比对,达到有效识别。D .动态人脸识别指人进入识别范围,摄像头进行信息抓拍采集,系统自动进行识别。

3. 根

据材

二,对

图像分

”.的一项是(3 分) A .图像分割,就是将一幅图像按某种策略分块割开,是人脸识别的关键模块之一。B .图像分割是否成功,要看分割后的各块图像是否具有鲜明的无交叠的特征属性。C .好的图像分割系统可以确保对不同的图像内容分割时块区域选择不会发生变化。D .对

图像特征属性的提取和图像区域的划分,是图像分割最基本的两个技术环节。材料三 一场疫情,从多个维度改变了社会生活。在很多地方,原有的指纹、门禁卡设备被取消, 人脸识别成为居民出入小区的唯一验证方式。 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也遇到类似的状况,但她决定对人脸识别说“不”。在劳东燕看来,很多推动人脸识别落地的机构,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随之而来的风险有多大。 “如果人脸数据被泄露、被滥用,不仅不会改善社会治安,反而可能使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激增。”她说。

与街道相关负责人谈话时,对方的主要论据是人脸识别可以排查违法犯罪人员,让小区更安全。劳东燕对此难以认同。在她看来,人脸识别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巨大风险,远远大于它带来的各种便利。更何况,打击犯罪只是社会治理的目标之一,无法构成强制居民刷脸的理由。

今年 4 月,《光明日报》曾刊发评论文章,点评江苏省常州市部分社区强制居民“刷脸进小区”的争议事件。文章称,争议的导火线,或许正是对门禁系统的强制推行触碰了信息被采集者的敏感神经,而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加剧了被采集者的安全焦虑。

裁判文书网公开信息显示,从 2018 年 7 月开始,有犯罪分子通过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并制作相应的“换脸”视频,突破了支付宝的人脸识别认证。2019 年,又有“00 后”男孩绕过了厦门银行 App 的人脸识别系统,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多个账户并倒卖牟利。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特征识别信息无法更改的特性,将使得受害者更难获得有效救济。“人脸数据具有不可更换性,因为我们无法换脸。一旦泄露就是终身泄露,即便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成功,也难以恢复原状。” 劳东燕说。

与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对的是,现有的法律保护框架难以对人脸识别实现有效的规制。目前的个人信息收集以同意机制为基础,如果作为数据主体的个人表示同意,接下来的数据收集、使用、处理就交给了企业和政府,数据主体难以进行后续的监督和控制。法律的滞后性总是存在。但在人脸识别领域,这一问题似乎更加突出。

(取材于《南方都市报》的相关文章)

4. 根

据材料三,下列理解A .社区中原有的指纹、门禁卡等设备不被取消,疫情在社区中的传播会更加严重。B .对于人脸识别可以排查违法犯罪人员、让小区更安全这一观点,劳东燕看法不同。C .《光明日报》4 月的评论文章表明对“刷脸进小区”的争议已经引发人们的关注。D .裁判文书网公开信息显示的内容反映出针对人脸识别的漏洞的违法行为不是个案。

5. 目前还不适合推广人脸识别作为出入小区的验证方式,其原因有哪些?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

概括回答。(6 分)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4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 题。(共 18 分)

不可谓

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小善为一足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夫事有起奸,势有召祸。老聃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管仲曰:“备患于未昔者,卫侯朝于周,周行人【1】问其名,曰:“卫侯辟疆。”周行人还之,曰:“启疆、辟疆,天

之号也,诸侯弗得用。”卫侯更其名曰“燬”,然后受古者周礼,天子葬用隧,诸侯悬下。周襄王出逃

伯斗,晋文公率师礼,天子之乐宫悬【2】,诸侯之乐轩悬,大夫直悬,士有琴瑟。叔孙于奚者,卫之大夫也。 轩悬者,卫君之乐体也。繁缨者,君之驾饰也。齐人攻卫,与之邑。夫乐者,所以载国,国者,所以载君。彼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亡而君从之。惜乎!不如多与之邑。” 宓子治亶父【3】。于是齐人攻.亶父。始,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迫齐寇。民人出, 自刈负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资寇。”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 (取材于贾谊《新书·审微》) 【1】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的官。 (宫、轩、直)悬:钟磬等乐器挂在架子上的形制。四面挂,如宫室,称“宫悬”;去其南面,挂三面,称“轩悬”;挂两面为“判悬”;挂一面为“直悬”。 【3】亶父:地名。

6. 下

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的一项是(3 分) A .是故子.焉 谨:小心 .之 益:增加 C. 于是齐人攻亶父 道:取道.资乎齐寇 毕:完成 7.

下列对句中“以”字的解.的一项是(3 分) A .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 以:认为 是襄.南阳之地 以:把 .地为少 以:因为 .朝 以:表修饰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的一项是(3 分) A .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 小小的火苗不扑灭,到了熊熊烈火时就没办法了;萌芽时不砍除,等到长成后再砍伐将会折断斧柄 B .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 因此善于恪守上下名分的人,即使是空名也不允许超越规定C .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 周国虽然微小,未来或许是可以替代的D .民人出,自刈负郭者归 百姓出城,自行把城郭附近的麦子收割回来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

的一项是(3 分) A .轻视事情的开端,忽视事物细节,会渐渐地形成大错。B .登高则自然望远、临渊就向下看,这是人的天性使然。C .起初卫侯僭越天子名号,因此周行人拒绝了他的朝见。D .孔子认为如果礼乐崩坏就会导致国家灭亡、国君身死。 10.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 分) 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 11.

第六段中季孙对宓子的态度先愤怒后惭愧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请分条作答。(4 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2 题。(共 6 分) 12.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 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先进》)

根据记载,温厚的孔子也有发怒的时候。请结合上面三章《论语》,分别分析孔子发怒的具体

原因,以及“孔子之怒”中所体现出的思想。(6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5 分)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 13-15 题。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1】

苏轼

其一

其二 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众禽事纷争,野雁独闲洁。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节。 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

我衰寄江湖,老伴杂鹅鸭。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

作书问陈子,晓景画苕霅【3】。 惨澹云水昏,晶荧沙砾碎。

依依聚圆沙,稍稍动斜月。弋人【2】怅何慕,一举渺江海。

先鸣独鼓翅,吹乱芦花雪。 注释:【1】这两首诗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之后,题咏的是同一幅野雁图。

【2】弋(y ì)人:猎鸟人。

【3】苕霅(TI áO ZH à):水名,在今浙江境内。

对两首

的理.的一项是(3 分) A. 第一首前两句认为,此画抓住了野雁欲飞未飞的瞬间,从静止中画出动来,再现出野雁的精神状态。 B. 第一首“北风”以下四句,描写了苕霅冬日黄昏的风光,渲染出悲壮的气氛,也衬托了野雁的形象。

C. 第二首三、四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徐行”“俯仰”写野雁的动作,“意自得”“若有节”写野雁的神情。

D. 第二首五、六句,诗人吐露了仕途遭受打击后的不平心绪,同时寄寓着不甘与小人为

伍的磊落情怀。

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下列.

体现画面外意趣的一项是(3 分)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B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黄庭坚《题竹石牧牛》) 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徐渭《题风鸢图》) 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蔡肇《题李世南画扇》)

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

横线上填写相应语句(8 分)

(1) 诗词描写景物,精彩纷呈,几行字便能呈现出一场视听盛宴:毛泽东的《沁园 春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① , ② ”。神州大地的秋日美景跃然纸上。对于听觉的描写往往借助想象,拓展丰富的审美意境。《琵琶行》中,琵琶声渐趋细弱,乃至于无,此刻

乐音疾起,作者用“ ③ , ④ ”两句,使人顿感惊心动魄。诗人营造诗歌意境的高超水平,真是叹为观止。

(2) 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里的“忠”,意为“尽心”。比如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的“忠”,是做到“小大之狱, ⑤ , ⑥ ”,并指出这是鲁能与齐一战的凭借。后世的“忠”多指臣子对君主的效忠。《蜀相》中,写诸葛亮从出山到辅佐刘氏父子建立蜀国的两句“ ⑦ , ⑧ ”,即是对诸葛亮之“忠”的称赞。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7 题。(共 5 分)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评价贾探春是“才自精明志自高”,评价王熙凤是“都知爱慕此生才”。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其理家之才的两个特点,并请结合原著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四、本大题共 4 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1 题。

故 事

半个多世纪前,德国思想家本雅明写过一篇题名为《说故事的人》的文章,开头就感 叹:“(说故事的人)离我们愈来愈远了……说故事的艺术就要终结了。我们愈来愈难遇到可以好好说个故事的人。”

本雅明的感叹,半个多世纪后在台湾有许多回响。很多人抱怨电视连续剧不好看,小说不好看,抱怨这些做连续剧、写小说的人,“都不会讲故事了!”也抱怨:“现在都没有人会讲故事了!”

是这样吗?是,也不是。的确,故事正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的确,愈来愈难被好的故事感动、影响了。不过,故事与讲故事的人,难道真的都不见了吗?

我就认识一个天生的讲故事好手——黄春明先生。他随时随地能讲、爱讲好听的故事。他曾经到电台上我主持的节目。节目开始前,我跟黄春明闲聊,说我最喜欢宜兰双连埤,尤其黄昏景致令人流连。进了一段现场访谈,广告时间到了,黄春明突然对我说:“你知不知道双连埤有一只三脚猪?”

这只三脚山猪小时候被猎人陷阱夹到,因为它长得太瘦小了,所以陷阱没有夹住它,却夹断了它的腿,所以让它逃走了。不知为何,原本瘦小的山猪后来长得又大又壮,开始下山

报仇了。不只报自己的断腿之仇,还要为更多被人类捕杀的同伴报仇。三脚猪又壮又快又精,猎人们都被它整得天翻地覆。

黄春明突然又说:“你知道三脚猪的结局是怎样吗?都没有人知道它怎么消失的。”原来是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三脚猪在山崖上遇到了一个恐怖黑影矗立眼前,它使出最大力气朝那黑影撞去,那黑影竟然丝毫不动,三脚猪拼出全力绝不退让,三只脚拼命撑在地上使力, 雨打下来,雨水混着它头上猛撞流出的血滴下来,它不服输,再一用力,那黑影竟然被它推动了,一分、一寸……

讲到这里,广告时间结束,我们又进现场访谈了。真是惊人的说故事本能,在短短两三分钟内,黄春明就即兴、认真且精彩地讲了一个故事,至少是四分之三个故事吧!

怎么会没有故事,没有讲故事的人呢?故事之所以逐渐离我们远去,问题恐怕不只出在“生产者”,更该负责的也许是“消费者”吧!

回到本雅明的那篇文章,他清楚明白点出了过

去“说故事

的人”最重.

:他们都 来自远方,带着一身与我们熟知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经验。故事之所以迷人,因为故事诉说的,是某种对我们如此陌生的事物,我们不该相信,却透过说故事者的权威,使我们不得不信。 故事与说故事者的黄金年代,应该是大航海发现期吧!每一个海港只要有远航的船只归来,家家户户就扶老携幼赶到码头上,兴奋热切地等着听故事。船上下来的人,一定有一个被推为代表,他可能是水手,可能是传教士,也可能是随船去调查远方动植物或土俗人种的学者,就在带有咸味的海风中,说故事的人开口说:“我们离开里斯本出航的第八十三天, 左船舷突然浮现了物体的阴影,巨大如陆地,然而却又快速移动朝我们而来……”所有人屏息听着,他们心底无意识早已准备好了:这将是个荒诞奇异的故事,然而他们愿意相信。那 是人对于世界还充满无知

与好奇的些我们不了解、我们不能想象的事。 例如在世道轮回里,会有一条报恩的蛇,化做人形与其恩人结为夫妻,却阴差阳错被她的恩人给害了。例如说和我们一般世俗生活,平行存在着另一个武侠、江湖的世界,那世界里的人或者可以飞檐走壁,或者可以吐剑光夺人首级于百步之外,他们各有师父、各有帮 派,也就各有复杂的恩仇。就在我们看不到或者看不出来的那块空间里。 现在的人不再觉得有什么样的经验,是我们不知道的,整个世界都不神秘了,每个可能藏着秘密的角落都被探索过了,于是我们收拾起好奇的心,从听故事者的角色,彻底改换成评论者的角色。 真正消逝了

的,开始之前,我们已经先准备好要评论了。

“这怎么可能?”“这只猪应该要会飞才好吧?”“那条蛇干吗得是女的呢?它不能变成男的跟许仙当朋友吗?”……

评论一开始,故事就完蛋了。因为评论者就把自己摆放得比故事地位高,他们没打算要和故事平起平坐,更没打算要张着合不拢的嘴,单纯地接受故事、享受故事。

现在的人们,不再从听故事、相信故事里得到乐趣,最大的乐趣变成了发表对故事评头论足的种种意见。于是反过来,这种态度也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事会引起这个社会兴趣,什么不会。

别人真正奇特异质的经验,这个社会没有兴趣。虽然那些远洋船只上的水手们,可能还是有一大堆稀奇古怪的航海经验,然而谁会再跑到码头上去听他们诉说呢?白蛇青蛇水淹金山寺,或者屈原投江的故事,每年端午节行礼如仪讲一讲,可是人们也不会真的有兴趣了, 因为那和他们“无关”,他们没办法用自己狭窄的人生去评论白蛇青蛇,或三闾大夫。

那什么才会引起兴趣呢?名人的八卦、绯闻,这些,会引起兴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觉 得

自己有

格、有能力评论他们的行为、他们之间

太多人靠评论别人来解决自己生活上的单调与无聊,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本来最能排遣单调与无聊的故事,因而就被冷落在一旁了。如果打一开始,你就不相信双连埤真的有一只三脚山猪,那你也就不会好奇:风雨夜,三脚猪到底遇上了什么样的鬼怪强敌,三脚猪的结局又到底如何?

(选自杨照《故事照亮未来》,有删节) 列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的一项是(3 分) A. “说故事的人”最重. 特质:独特的特点 B. 每个人内心保.的空间 暧昧:不光明的 C. 进入故.世界 异质:不一样的 D. 满足了社会.癖 偷窥:暗中探查他人隐私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切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认为故事逐渐离我们远去,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要负同样大的责任。B .大航海时代的人们无知又不自信,才会对远航归来的人所讲的故事深信不疑。C .

故事消失是因为人们的经验不断丰富,秘密的领域都被探索,世界不再神秘。D .作者对人们热衷评论名人八卦绯闻以解决自己单调与无聊的现象,语含微讽。 20. 作者为什么说“真正消逝了的,是听故事的人”?(6 分) 21. 文章中间回顾了黄春明先生即兴讲出的“三脚猪”的故事,又戛然而止。试结合全文, 说说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6 分)

五、本大题共 3 题,共 65 分。

22.语言基础运用(5 分)

近日,德国科学家在人马座中发现了一颗运行速度奇快的毫秒脉冲星,其环绕轨道一周所需时间仅为93 分钟。, , 。,约是地球和月球距离的1.4 倍,它们是人们已知距离目前最近的双星系统。

(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①这颗脉冲星与伴星距离约为 52 万公里

②但质量却是木星的 8 倍多

③伴星直径约为木星的 60%

④它处在一个双星系统中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2)文中画线的句子语序不当,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2 分)

23.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一部好的作品,结尾往往给读者留有极大思考和启迪的空间。请从《平凡的世界》《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选择一部,或者《呐喊》中任选一篇,对结尾做简要点评。要求:简述结尾内容,150 字左右。

②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了一个单元。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150 字左右。

③请以“秋天的色彩”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至少运用两种修辞

方法。150 字左右。

24.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

盲区指探测或观察不到的地方,也指认识不到或被忽略的方面。盲区无处不在,对个人、行业乃至国家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1)材料中“盲区”,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论盲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请以“盲区”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

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北京四中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北京四中201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图1的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同学在岛上某地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太阳在海天一线上。据此完成第1-2题。 1. 该岛风力资源丰富,风力主要来源于冬季风和台风。下列地点,风力资源最弱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 若右图反映“海日生残夜”的景观,则照片拍摄地最不可能在图示四地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图2中的“鳌山-太白山”徒步穿越路线因“难度高”、“山水胜”为户外徒步爱好者所青睐。据此完成第3-4题。

3. 图中的穿越路线主要经过 A. 山谷 B. 山脊 C. 鞍部 D. 山坡 4. 从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路线较适合的徒步旅行时段是 A. 2月 B. 7月 C. 9月 D. 12月 5. 当前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 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 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 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伊朗古城亚兹德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城中古老的“风塔”是一种用来通风降温的建筑设计(图3)。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可让人们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完成第6-8题。

6. “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A. 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B. 便于采光 C. 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 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7. 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四周流向水池 B. 从水池流向四周 C. 中央为上升气流 D. 四周为上升气流 8. 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 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B. 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C. 秘鲁沿岸的上升流 D. 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图4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回答第9-10题。 9. 据图判断 A. 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总评分:__________ 一、听写。(12分) 二、照样子,把拼音和对应的汉字用线连起来。(10分) zhuō z?nɡ qù niàn qún xiǎnɡ jiāo jìnɡ sh?nɡ sù dào 裙捉粽趣念浇镜绳诉道想 三、照样子,把下面的偏旁名称和对应的汉字用线连起来。(4分) 反文旁衣字旁竖心旁雨字头 教裙数忙放露情霜补 四、看拼音写词语。(16分)X k B 1 . c o m yīn w ai nǐ men qīnɡ shuǐ wán xiào shuō mínɡ yě xǔ qiān wàn qǐnɡ wan

五、写反义词。(4分)w W w .X k b 1.c O m 哭——旧——关——快——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 夜来声,花落知。 2.桃潭水深,及汪伦送。 3. 明月,疑是上霜。 七、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10分) dān shuānɡ 1.“们”字左边是人旁,“得”字左边是人旁。 zài lái zài jiā 2.你明天吧!妈妈不。 huì zǒu ɡu?nà 3.每天,我们一起条路。 八、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好伙伴 小熊生病了,住进了医院。 小猴子赶来了,给小熊送来了桃子。蜜蜂飞来了,给小熊送来了蜂蜜。百灵鸟也飞来了,它给小熊带来了一支动听的歌。 小熊很感动,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1.这篇小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里 有句话。(2分) 2.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新课标第一网 A.小熊生病了,它的好朋友、、 到医院看望它。 B.小猴给小熊送来了,蜜蜂给小熊送 来了,百灵鸟给小熊送来。 3.你认为小熊最喜欢谁送的礼物?为什么? X k B 1 . c o m 九、看图写句子。(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0分) 看看图上是什么时候?都有谁?她们在哪儿?在干什么?想想她们在说什么?再写下来。

2018年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与答案

2018年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美观。(10分) méng lóng( )的月色,明媚的阳光,jīng yíng( )的露 二、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3分) 镌刻(juān juàn) 瘦削(xuē xiāo)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sù) 挫折(cuō cuò) 三、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 )( )可亲 ( )( )大物 ( )不安( ) ( )( )峭壁思潮( )( ) 可见( )( ) ( )( )讥笑自( )自( ) 四、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4分) 1.岁月悠悠,唯有你( )如旧。 2.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 )能爬上五指山顶峰。 3.这种说法( )错了,所以大家都摇头。 4.这事发生得太( )了,所以大家很难接受。

五、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索溪峪的美景难道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请帮我拿本书。” (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不能看着孩子和死去的西蒙睡在一起。(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课文内容知识填空,并回答问题。(13分) 1.通过前四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心灵“美丽”的人物:《穷人》中的__________的心灵是美丽的,因为他们在邻居西蒙死后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别饿坏了那匹马》中_______的心灵也是美的,因为他不计一己得失,想法让“我”读书。《用心灵去倾听》中的_________的心灵是美的,因为她具有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去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 2.《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_______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个方面,阐明了人类生存“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__________。 3.有所期诺,_____________,有所期约,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北京四中2020-2021 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就算让贾公彦拍破脑袋,也不会知道在一千年后,他会被人们认为是指纹识别技术的最早发现者。这位唐朝的儒生凭借对周礼的研究,曾做过太常博士。《周礼》中介绍过周代的一个官职“司市”,类似于现在的市场监管人员。在对“司市”的描述中,提到了一个词叫“质剂”。汉代的郑玄注释说:“质剂谓两书一扎,同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下手书”这个汉代的名词到唐朝时已经不被人熟悉了,贾公彦就在《周礼义疏》中写道:“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也就是说,汉朝的“下手书”就相当于唐朝的一种被称为“画指券”的契约文书,它要求签约的甲乙方及中间人都要把手指在纸张上平放,画下食指上三条指节,以此作为证明。本来,贾公彦的这条注释十分平常,但德国学者罗伯特·海因德尔偶然看到了这一段文字,顿时大感兴奋。他不仅将文字的内容写入了其在1927年出版的《指纹鉴定》,还盛赞贾公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阐述指纹性质及其应用的人。于是,贾公彦这位古人就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身份——指纹识别第一人。 欧洲人对指纹的应用似乎要晚得多。但在认清了指纹的科学性质之后,他们迅速地把这些发现应用到了实践。渐渐地,人们还发现人脸、虹膜、声纹、DNA等都有和指纹类似的独特、唯一的性质,可以被用来进行人的身份识别。于是,一种全新的,综合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通过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等“生物密钥”来实现个人身份鉴别的技术就诞生了。这种技术,就是我们现在十分熟悉的生物识别技术。 近几年,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进之下,生物识别技术更是迅速普及。有了按指纹、刷脸等技术,我们就不再需要记忆繁琐的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时的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当然,生物识别技术也有着缺陷和相应的风险。用生物密钥来进行身份识别的原理就是对关键点采样,然后对这些采样点的特征进行比对。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因素都可能对识别结果产生干扰。一方面,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对生物识别的准确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本身的生物特征变化也可能干扰生物识别的准确性,像整容、受伤、年龄变化,乃至佩戴隐形眼镜等事件都可能会对生物识别的结果产生影响。 (取材于陈永伟的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座位号:□□ 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中四校联考 八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含28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咫.尺(zh ǐ) 贪婪.(l án ) 迸.溅(b ìng ) 仙露琼.浆(qi óng ) B 、楠.木(n án ) 塞.车(s ài ) 案牍.(d ú) 忍俊不禁.(j īn ) C 、扁.舟(pi ān ) 熔解.(ji ě) 晕.圈(y ùn ) 拈.轻怕重(zh ān ) D 、亵渎.(d ú) 模.样(m ú) 德馨.(x īn ) 坦荡如砥. (d ǐ)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埋怨 恹恹欲睡 纵横决荡 赫赫战功 B 、粗犷 发奋忘食 潜滋暗长 默默无闻 C 、腼怀 宰相胸襟 全神惯注 不折不挠 D 、秘诀 心无旁鹜 察言观色 精益求精 3、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 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2)一个学问家常常要评判和 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完善的学说。 (3)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 (4)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只要拥有希望,一切都将过去。 A 、乞求 修改 崇拜 但是 B 、祈求 修正 推崇 但是 C 、乞求 修正 推崇 尽管 D 、祈求 修改 崇拜 尽管 4、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2分) A 、玉溪大河畔花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玉溪秀美的湖光山色。 B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 D 、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 5、下面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政协会议上,许多专家呼吁:切不可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当成品德问题。 B 、当亲民党访问团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 C 、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享受阅读的兴趣而阅读。 D 、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对数与对数函数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掌握对数的概念、常用对数、对数式与指数式互化,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2.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3.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底数a 对图象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作用. 4.通过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对数概念及其运算 我们在学习过程遇到2x =4的问题时,可凭经验得到x=2的解,而一旦出现2x =3时,我们就 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从而引入出一种新的运算——对数运算. (一)对数概念: 1.如果()01b a N a a =>≠,且,那么数 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 记作:log a N=b.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对数恒等式:log log a b N a a N a N N b ?=?=?=? 3.对数()log 0a N a >≠,且a 1具有下列性质: (1)0和负数没有对数,即0N >; (2)1的对数为0,即log 10a =; (3)底的对数等于1,即log 1a a =. (二)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N N lg log 10简记作. 对数与对数函数 图象与性质 对数运算性 质 对数函数的图 像 与 对 数 的 概 念 指对互化 运 算

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log ln e N N 简记作. (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由定义可知:对数就是指数变换而来的,因此对数式与指数式联系密切,且可以互相转化. 它们的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由此可见a ,b ,N 三个字母在不同的式子中名称可能发生变化. (四)积、商、幂的对数 已知()log log 010a a M N a a M N >≠>,且,、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推广:()()12 1212log log log log 0a k a a a k k N N N N N N N N N =+++>、、、 (2)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log log a a M M αα=. (五)换底公式 同底对数才能运算,底数不同时可考虑进行换底,在a>0, a ≠1, M>0的前提下有: (1) )(log log R n M M n a a n ∈= 令 log a M=b , 则有a b =M , (a b )n =M n ,即n b n M a =)(, 即n a M b n log =,即:n a a M M n log log =. (2) )1,0(log log log ≠>= c c a M M c c a ,令log a M=b , 则有a b =M , 则有 )1,0(log log ≠>=c c M a c b c 即M a b c c log log =?, 即a M b c c log log =, 即)1,0(log log log ≠>=c c a M M c c a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7.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仙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下列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6分) ⑴《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提到科学家们有许多设想,如到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如果科学家们的设想实现了,我们就不用担心地球遭到破坏了()。 ⑵《的听众》中老人的耳朵真的聋了。() ⑶“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的睡着。”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 ⑷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主持修筑了我国的成昆铁路()(5)《草虫的村落》的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⑹“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六、阅读与理解(37分) 一、阅读片断(10分)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本片段选自,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 2.短文中出现多处省略号,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 “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桑娜为什么这样忐忑不安?(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 二、阅读(27分) 这是发生在童年的一件小事. 我的爸爸也许已经忘记了,然而,这 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影响反应)。 那年,我9岁。 一日,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

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 期中试卷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我们做试卷的时候可以鱼如得水。下面是WTT收集整理关于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题目 一、看拼音,写汉字(注意写端正哦!)。(10分) hūn àn zuǐ chún jiǎn dān nònɡ zānɡ xǐ huān 二.我会用“ ” 给下面的多音字画出正确的读音。(4分) 1、数(shù shǔ)学课上,老师教我们从一数(shù shǔ)到百。 2、我坚持步行(xínɡ hánɡ)上下学,并把节省下来的的钱存进银行 (xínɡ

hánɡ)。 三、比一比,再组词,你一定行!(10分) 脸( ) 那( ) 尤( ) 练( ) 桃( ) 捡( ) 哪( ) 龙( ) 炼( ) 挑( ) 四、比一比,选字填空。(8分) 极 级 年( ) 好( )了在再 ( )三正( ) 评苹 ( )果 ( )说讲奖获( ) 听( ) 五、先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仿照例子写词语(试卷上除外)。(7分) 专心( )( ) 绿草( )( ) 争( )恐( ) 例:小题大做 红彤彤 六、找出句子中意思相反的词语,写在括号里。(2分) 1.春天温暖、冬天寒冷。( )( ) 2.人望高处走、水望低处流( )¬( )七、按要求写句子: (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你肯定行!(4分)

北京四中高考数学总复习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基础)知识梳理教案

【考纲要求】 1、会用“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熟悉基本三角函数的图象、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及其最值;理解周期函数和最小正周期的意义. 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与x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 ππ -的单调性.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五点法”作图 在确定正弦函数sin y x =在[0,2]π上的图象形状时,最其关键作用的五个点是(0,0), (,1)2π,(,0)π,3(,-1)2 π ,(2,0)π 考点二、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名称 sin y x = cos y x = tan y x = 定义域 x R ∈ x R ∈ {|,} 2 x x k k Z π π≠+ ∈ 值 域 [1,1]- [1,1]- (,)-∞+∞ 图象 奇偶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应用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余弦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正切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要点诠释: ①三角函数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对称性等,要结合图象记忆性质,反过来,再利用性质巩固图象.三角函数的性质的讨论仍要遵循定义域优先的原则,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周期性都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②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应重视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考点三、周期 一般地,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0的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 x T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把所有周期中存在的最小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函数的周期一般指最小正周期).

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08-2009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科素质教育质量检测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liú lǎn shēn yín dàn shēng ()()()() páng b? m?ng l?ng fěi cuì miǎo xiǎo ()()()() 2、组词( 卷(欣()瑕()歼()倦()掀()假()奸() 3、词语搭配( ①提高改正增加剧烈激烈陈设改进猛烈()简单()运动()争论()方法()错误()质量()产量()进攻②柔嫩的纯洁的悦耳的坚强的 ()心灵()歌声()翅膀()意志 4、选词填空。( 发现感觉 ①我()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 ②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显然,他们已经()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 ③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下腿,都可能被敌人() 审查审阅审理 ①周总理对代表们提交的每个提案都作了认真的()。 ②法庭对这个案件做了细致的()。 ③校长亲自()了本学期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5、修改病句( ①秋天的自贡是个迷人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都被他的事迹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语文课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古诗或名句补充完整。( (1)遥望洞庭山水翠,。 (2)虚心竹有低头叶,。 (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每一食,;每一衣,。 二、阅读( ㈠读课文片断,仔细回答问题。 如今,共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人 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听CD,看VCD,唱卡拉OK……要是你的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连接上了贯通全球的住 处高速公路,还可以在家中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那才 !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例(听)广播(()电视()歌()路()院子()传真 2、文中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你试着个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秀出门,尽知天下事”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 4 会起怎样的作用,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我走进总理的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郭解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 《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就是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中敢于坚持自我、敢于对抗强权、敢于对抗卑鄙与丑恶的侠士与义士,他们因为不代表统治者,所以没有名分,故而被称作“游侠”。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意志不受名分与职责所限,当然也就没有了统治者意志的羁绊;他们的行为不因权势而改变,因为他们既不弄权也不接受权势的约束;他们的操守不因利益的诱惑而改变,因为他们“急人之难,甚己之私”。 侠义之士的人格是独立的、高尚的,但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因此而注定成为悲剧。《刺客列传》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北京四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数列的应用之知识讲解、经典例题及答案 知识网络: 目标认知 考试大纲要求: 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公式、性质的综合及实际应用; 2.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3.能综合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公式和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用数列知识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重点: 1.掌握常见的求数列通项的一般方法; 3.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难点:

用数列知识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 任意数列的前n项和; 注意:由前n项和求数列通项时,要分三步进行: (1)求, (2)求出当n≥2时的, (3)如果令n≥2时得出的中的n=1时有 成立,则最后的通项公式可以统一写成一个形式,否则就只能写成分段的形式. 知识点二:常见的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的方法1.迭加累加法: , 则,,…, 2.迭乘累乘法:

, 则,,…, 知识点三:数列应用问题 1.数列应用问题的教学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解答数学应用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有关平均增长率、利率(复利)以及等值增减等实际问题,需利用数列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步骤. ①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达到如下要求: ⑴明确问题属于哪类应用问题; ⑵弄清题目中的主要已知事项; ⑶明确所求的结论是什么. ②抓住数量关系,联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恰当引入参数变量或适当建立坐标系,将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式子表达. ③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将已知与所求联系起来,据题意列出满足题意的数学关系式(如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gé mìng hóng máo yā pò chè dǐ jì tuō xīng wàng mù biāo xī shēng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伦(______)宠(______)衔(______)减(_____) 沦(______)笼(______)街(______)碱(_____) 抡(______)庞(______)衍(______)缄(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_____)而走险替天行(______)(____)喜若(____)(_____)火纯(____)见(_____)勇为一(_____)不染 两(_____)清风绿(_____)如茵见(_____)识广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如果……就尽管……还是 1. (______)你把快乐告诉朋友,你(_____)会得到两份快乐。 2.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_____)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3.(______)这只小狗一辈子也不会像其他狗那样又跑又跳了,(_____)小男孩认为它和其他小狗一样值一百块钱。 4.(_____)我看清了世事,我(_____)愿意用真善的眼光看世界。 5. 信心(_____)天生的就有,也不是别人给你的,(_____)要靠自己才能拥有!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听了英雄人物的报告,使我深受鼓舞。(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珊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精灵总是一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垂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暗泛绿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了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北京四中2021届高三年级上期语文学科期中考试word版无答案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就算让贾公彦拍破脑袋,也不会知道在一千年后,他会被人们认为是指纹识别技术的最早发现者。这位唐朝的儒生凭借对周礼的研究,曾做过太常博士。《周礼》中介绍过周代的一个官职“司市”,类似于现在的市场监管人员。在对“司市”的描述中,提到了一个词叫“质剂”。汉代的郑玄注释说:“质剂谓两书一扎,同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下手书”这个汉代的名词到唐朝时已经不被人熟悉了,贾公彦就在《周礼义疏》中写道:“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也就是说,汉朝的“下手书”就相当于唐朝的一种被称为“画指券”的契约文书,它要求签约的甲乙方及中间人都要把手指在纸张上平放,画下食指上三条指节,以此作为证明。本来,贾公彦的这条注释十分平常,但德国学者罗伯特·海因德尔偶然看到了这一段文字,顿时大感兴奋。他不仅将文字的内容写入了其在 1927 年出版的《指纹鉴定》,还盛赞贾公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阐述指纹性质及其应用的人。于是,贾公彦这位古人就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身份——指纹识别第一人。 欧洲人对指纹的应用似乎要晚得多。但在认清了指纹的科学性质之后,他们迅速地把这些发现应用到了实践。渐渐地,人们还发现人脸、虹膜、声纹、DNA 等都有和指纹类似的独特、唯一的性质,可以被用来进行人的身份识别。于是,一种全新的,综合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通过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等“生物密钥”来实现个人身份鉴别的技术就诞生了。这种技术,就是我们现在十分熟悉的生物识别技术。 近几年,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进之下,生物识别技术更是迅速普及。有了按指纹、刷脸等技术,我们就不再需要记忆繁琐的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时的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当然,生物识别技术也有着缺陷和相应的风险。用生物密钥来进行身份识别的原理就是对关键点采样,然后对这些采样点的特征进行比对。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因素都可能对识别结果产生干扰。一方面,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对生物识别的准确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本身的生物特征变化也可能干扰生物识别的准确性,像整容、受伤、年龄变化,乃至佩戴隐形眼镜等事件都可能会对生物识别的结果产生影响。 (取材于陈永伟的相关文章)

2020-2021学年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

初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少年不识愁滋味,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倚东风,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3)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5)《无题》中,抒写李商隐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比喻重大事变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爱上层楼(2)豪兴徜徉(3)万古惟留楚客悲(4)晨起动征铎(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徜徉”“惟”“铎”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1分) 江南的乡间,寒梅在残雪消融之时,便点亮那一树树报春之灯笼,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都分外妖娆。那轻灵的玉兰、鲜妍.的桃花、飘逸的杏花、忧戚.的梨花、pīng婷的海棠,还有自命清高的兰花,其实性子都很急,等不及司花女神的一声令下,或者浓妆或者(A),或者整齐或者(B)地抢占着江南的山山水水、千楼万院,姹紫嫣红地开遍,一展风流。但以食为天的农人们,却更钟情于平平常常的油菜花,开了小灶,给足它们土地,给足它们肥料,让油菜花霸气地占据了所有城乡的视野,一任油菜花肆无忌惮地染黄了一座座山头、一片片田野、一个个乡间,丰润的黄色弥漫了整个美丽的江南。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鲜妍.(_____)忧戚.(_____)pīng(_____)婷 (2)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凌乱零散淡妆淡抹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3)文段中的“妖娆”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分)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大本营。(36分) 1、读拼音,写词语。(5分) Zhēng róng duàn liàn ( ) ( ) càn bào fěi túchāyāng ( ) ( ) ( ) 答案:蒸融锻炼残暴匪徒插秧 2、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汉字或拼音。(4分)(1)幸(而尔)(幅副)度(截竭)然演(绎译)(2)转(zhuǎn Zhuàn)椅夹(jiājiá) (3)间(jiān jiàn)爱憎(zēng zèng) 答案: 幸而,拼音:xìng ér,意思是幸好、幸亏。 幅度,fú dù,[释义](名)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比喻事物变动的大小。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 【词语】演绎【全拼】: 【yǎnyì】【释义】: 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三段论就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跟‘归纳’相对)。

【词语】转椅【全拼】: 【zhuànyǐ】【释义】: 一种安着螺旋轴能够左右旋转的椅子。 【词语】夹衣【全拼】: 【jiāyī】【释义】: 1.有里有面的双层衣服。 间[jiān] 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中及其相互关系:中间。间距。间奏。天地之间。 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间。人间。 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间。衣帽间。间量。 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房。 一会儿,顷刻:瞬间。 近来。 间[jiàn] 空隙:间隙。当间儿。亲密无间。 隔开,不连接:间隔。间断。间接。间日。间歇。黑白相间。 挑拨使人不和:离间。间谍。反间计。 拔去,除去:间苗。 偏僻的小路:间道。间行(从小路走)。 此“间”应该纯属打印出错!唉!现在出题越来越不严谨,让全县学生做这题,有点丢脸呀。 爱憎àizēng:爱和恨。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2+2=4分) ()拥而至、()无虚席、()郸学步、精兵()政 我还能根据词义写出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高兴到极点();形容游荡成性,不好劳动() 答案:蜂拥而至、座无虚席、邯郸学步、精兵简政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手舞足蹈,读音:shǒu wǔzúdǎo解释: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精品】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濒临(pín)苑囿(yuàn)剽悍(biāo)心广体胖(pán) B.轻佻(tiāo)隽永(juàn)毗连(pí)屡见不鲜(xiān) C.赝品(yàn)啜泣(chuò)讣告(bù)令人咋舌(zhā) D.木讷(nè)赧然(nǎn)斡旋(hàn)踽踽独行(y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悍座谈抄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冒然蠕动藉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辜负粗旷拜谒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D.姆指纰漏帐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精品】12月,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与世长辞。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发唁电表示哀悼,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缅怀之风。曼德拉不是完人,他也有瑕疵,但95年的人生征程,把一个政治家的大智慧和大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至。曼德拉摒弃了非此既彼、你死我活的斗争理念,而遵循和平、民主和法制的途径解决分歧,这是曼德拉留给全人类的弭足珍贵的政治遗产。 A.唁(yàn)电与世长辞B.缅(miǎn)怀淋漓尽至 C.瑕疵(zī)非此既彼D.摒(bìn)弃弭足珍贵 4.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 ______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____。A.起用体味侧目 B.起用体验刮目 C.启用体味刮目 D.启用体验侧目 5.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梁实秋先生在《谈时间》中谈及“时间即金钱”时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珅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下)

三年级语文(下)期中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一、听写。(8分) 1、词语 2、句子。① ② 二、看拼音,写汉字。(16分) shūshìhòu huǐténg ài dīng zhǔ( ) ( ) ( ) ( ) zēng tiān yán sùtèshūfǎng fú( ) ( ) ( ) ( )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万紫()红光()夺目翩翩起()旭()东升()雀无声亡羊补()惊()之鸟和颜()色 四、填空。(每题2分,共12分) 1、“机灵、衣裳、荷花、窟窿、渔翁”这些词语中,读轻声的字有: 。 2、“圈”在“羊圈”中读(写拼音)「quān、juàn」,“载”在“运载”中读(写拼音)「zǎi 、zài」。 3、我知道“”、“”同“得失、吞吐、是非”一类。 4、“亡”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逃;②失去,丢失;③死;④灭。“亡”在“亡羊补牢”中应选第种解释,在“死亡”中应选第种解释。 5、“奖”与“罚”意思相反,“”与“浊”意思相反,“”与“陌生”意思相反。 6、“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一样:“认真学习正是好学生的表现。”“”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一样。 五、按原文填空。(10分) 1、,万条垂下绿丝绦。,二月春风似剪刀。 2、万壑树参天,。 3、,竹溪村路板桥斜。 4、,冰在薄处裂。 5、,,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六、口语交际。(6分) 期中考试就要到了,大家都在认真的复习功课,可是明明却成天懒洋洋的,上课玩东西,回家看电视,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劝他珍惜时间呢?用上一两句珍惜时间的格言,对他说上几句吧。“ 。”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一)燕子专列(节选)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贝蒂“不在乎”的是,贝蒂“在乎”的是 。(4分) 2、如果你就是一只被贝蒂救护的燕子,你想对她说什么?(2分) (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gē dɑ),多难看呀!” 小骆驼觉得挺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骆驼妈妈看出了小骆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