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分党校
- 格式:pdf
- 大小:76.37 KB
- 文档页数:1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办法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和西南大学《关于做好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精神,参照《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制定本办法。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把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作为首要因素,着力优化生源结构,非在职考生比例不低于90%。
(三)加强培养单位招生工作组织领导,发挥导师团队自主性,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三、组织领导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成立博士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1.综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光华、赵子华组员:张正圣、唐章林、张建奎2.综合考核工作监督小组组长:方凤玲组员:梁颖、李唐思禹3.综合考核招生录取工作小组组长:何光华成员:李加纳、张正圣、郭彦军、钱伟、王龙昌、朱利泉、刘列钊、柴友荣、蔡一林、赵芳明四、拟录取基本要求(一)普通计划2. 专项计划考生:初试成绩不带入综合考核,只作为合格生源。
2.综合考核计分方法:(1)专业课综合笔试占综合考核成绩的50%。
综合考核阶段加试(笔试)科目为:①跨专业以一级学科进行划分;②加试科目仅考查考生对该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合格分为60分,不计入综合笔试成绩,但笔试加试不合格考生不得予以录取;③跨专业考生若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修过加试科目的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提供该科目课程的有效成绩,可免加试该科目。
(2)面试占综合考核成绩的50%。
面试内容含个人的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重点考查考生的基本素养、学术能力、学术志趣、研究潜力、学术研究计划等。
请以PPT的形式呈现,时间不超过15分钟。
注: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综合考核成绩,并由综合考核小组会议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佚名
【期刊名称】《蚕业科学》
【年(卷),期】2024(50)1
【摘要】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由该校原生物技术学院和原纺织服装学院于2020年7月合并成立,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组建,融合农、理、工、艺等多学科门类的交叉型高水平特色学院。
学院学科最早发源于四川大学蚕学专业(1906年设立)。
【总页数】1页(P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2.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3.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4.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5.西南
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南大学各个学院的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类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学院法学类法学院公共管理类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育学类(师范)教育学院师范学院教育学(晏阳初实验班)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师范)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学院体育教育(师范)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体育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文学院对外汉语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文学院英语(非师范)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外国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新闻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传媒学院新闻学新闻传媒学院音乐表演音乐学院舞蹈学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音乐学院艺术设计美术学院绘画美术学院雕塑美术学院美术学(师范)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民族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历史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历史学(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气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师范)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化工学院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生命科学学院蚕学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学院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师范)地理科学学院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态类资源环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信息管理系院软件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软件工程院软件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教育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教育技术学(师范)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商务)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自动化(控制方向)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土建类工程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学院机械类工程技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方向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本科)纺织服装学院轻化工程纺织服装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学院包装工程食品科学学院茶学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园艺园林学院园艺园艺园林学院园林园艺园林学院农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生物技术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村区域发展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学院制药工程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植物保护学院草业科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动物科技学院药学类药学院中医药学院信息管理系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旅游管理(旅行社与景区管理方向)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西南大学各个学院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新闻学(广告策划方向) 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方向)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电子商务(网络开发建设与维护方向)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会计学(电算化会计方向)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西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西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包括:理学博士学位授予类、工学博士学位授予类、农学博士学位授予类、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类、管理学博士学位授予类、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类、法学硕士学位
授予类、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类以及新兴学科类招生。
其中,理学博士学位授予类包括物理学、化学、数学、系统科学、地球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生物学、自然资源管理等;工学博士学位
授予类包括土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
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
息工程等;农学博士学位授予类包括水利、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
动化、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动物科学、遗传育种等;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类包括发育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转化医学、
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等;管理学博士学位授予类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经济学、
国际商务等;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类包括经济管理、国际贸易、金融学、劳动经济学等;法学硕士学位授予类包括法学、经济法律学等;
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类包括音乐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舞蹈学等;新兴学科类招生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等方向。
2013年度“重庆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申报表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1级农学3班团支部主要工作成绩一.支部建成本支部共31名成员,均为团员,其中有4名校级优秀团员,4名校级优秀团干部。
目前本支部有正式党员5名,预备党员4名,是平行班中党员比例最大的,2013年入党推优人数3人。
其他支部成员也均已获得党校毕业证书。
本支部于2013年被评为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与雷锋式班集体。
本支部通过自由演说竞选与严格的民主投票制度,产生换届班委与支部委员。
领导班子时刻以“服务同学“为工作宗旨,紧紧围绕同学们的思想建设,学风建设,组织生活等方面,定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二.思想建设支部干部每年定期参加团校课程学习,获得“团校优秀学员“的荣誉称号。
在党员同志的号召下,支部成员积极参加党课学习,在掌握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参加了党校学习演讲比赛,并揽获一、二、三等奖,为支部赢得荣誉。
通过观看电影《雨中的树》,支部成员感受到了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在参加十八大知识竞赛中,大家对十八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其中,杨成聪同学作为学院代表,为学院赢得三等奖的荣誉;“中国梦”一提出,支部围绕该主题组织了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中国梦的讨论,支部成员通过给支教过的小朋友寄赠小礼物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孩子们的梦想;支部成员也积极参与学校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其中,陈欢同学在校级“诚信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的荣誉。
三.志愿与实践活动作为西南大学“雷锋式班级“之一,本支部有97%的成员注册了中国志愿者网,拥有志愿者证书,有不少同学还获得校级”先进志愿者“与”志愿者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为了践行”雷锋精神“,支部先后组织并参与了卫生死角的清理、打扫第四运动场、拜访敬老院、看望流浪猫狗、支教綦江瀛山小学的团日活动。
支部成员也经常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增强社会责任感与锻炼自己的能力。
2012年铜梁三下乡小分队,2013年彭水三下乡小分队都有支部成员积极前往并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也有同学自行组织前往家乡进行三下乡活动与”千名学子回母校“的活动。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文件院发【2016】01号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关于发布学院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党委、行政2016年工作要点》经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
附件: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6年工作要点中共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委员会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二〇一六年三月七日附件: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6年工作要点2016年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学校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研和学科水平,进一步夯实研究型学院基础。
一、扎实抓好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1.巩固“三严三实”成果,开展“两学一做”教育。
认真总结凝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理论、实践和制度成果,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按照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要求,聚焦问题,细化措施,保证整改效果;按照学校党委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好“两学一做”专题党性教育。
2.强化看齐意识,加强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
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强化看齐意识;完善和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提高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
3. 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意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实党建工作基本规范,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持续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弛而不息纠正“四风”。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
落实学校政治理论学习安排和要求,提高政治理论学习质量;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认真梳理师生思想问题,及时疏导和解决,切实纠正教学活动中的不良风气;推动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二〇二〇年第三期简介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前身是西南农学院农艺系,是西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骨干院系之一,由川东师范学堂、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农业系、西南农学院农艺系发展而来,已走过了110年的光辉历程。
100多年来,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先后培养各类学生14000余人,他们“心系三农顶天立地”,为祖国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3届毕业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以及1983届毕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孟安明先生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学院现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中药学、农业推广等8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在农学、农村区域发展、植物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招收本科生。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本科生1000余人。
近年来,学院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学科为手段,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以作物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向解决作物学重大理论问题和创造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两端延伸。
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农业领域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取得一批在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努力使学院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综合技术与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农学与生物科学领域的科技成果创新基地、西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重要平台。
学院党委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党委在学院发展中的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以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和创新型党组织为目标,积极构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师生反应好”的“五好型”党组织。
近年来,学院党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重点推动学院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通过开展“院领导进班级”“结对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培训等活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精神,坚持党建带群建、团建,设置党员责任区和示范岗,党员亮身份,带领师生员工共筑学院事业发展的同心圆,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到学院发展建设中来;坚持开展看望慰问、“集体生日”、结对帮扶等向全体师生、离退休教职工传递组织温暖,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多次荣获西南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