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紫外辐射监测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17
紫外线辐照强度监测方法紫外线(UV)辐射强度监测是一种用于测量紫外线辐射水平的技术。
紫外线辐射是指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并且通常被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UV-A,UV-B和UV-C。
UV-A是最长波长的紫外线,而UV-C是最短波长的紫外线。
紫外线辐射的水平对于许多应用非常重要,包括太阳能,杀菌和医疗应用。
因此,准确地测量和监测紫外线辐照强度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用于紫外线辐照强度的监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无线紫外线传感器: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技术,它使用无线传感器来测量紫外线辐照强度。
这些传感器通常以小型设备的形式存在,并且可以通过与智能手机或计算机等设备连接来监测和报告辐照强度。
这些传感器通常非常便携,并且具有高度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2. 光度计: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仪器,用于测量光线的强度。
它们通常具有准确测量紫外线辐照强度的能力,可以在紫外线和其他波长范围内操作。
光度计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或其他光敏元件来检测并转换光信号。
3. 辐射计:辐射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辐射水平的仪器。
它们通常可以提供多个波长范围内的辐射测量,并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辐射计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或其他光敏元件来检测和转换辐射信号。
4. 光谱辐射计:光谱辐射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不同波长下的辐射强度的仪器。
它们通常使用光栅或光学光谱仪等装置来分解辐射信号,并使用光电二极管、CCD(Charge-coupled Device)或其他光敏元件来检测和测量各个波长下的辐射强度。
5.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并在接收端使用光敏元件测量光量的技术。
这种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紫外线辐照强度的测量,通过将光纤传输到需要测量的区域,并使用光敏元件测量光的强度来实现。
综上所述,紫外线辐照强度的监测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仪器和传感器来实现,并且这些技术通常具有高度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紫外辐射测量操作步骤一、监测前准备1、从仪器室领用设备(紫外辐射照度计、温度、湿度计),填写领用记录。
并准备原始记录单,记录笔。
2、确认仪器电量充足。
3、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仪器连接方法及监测方法。
二、现场监测1、测量环境温湿度,并记录。
2、打开开关。
3、将接收器插入仪表输入插口,接收器处于被测定状态。
4、打开接收器遮光罩,测量工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辐照度或照射量。
若使用防护用品时,测量部位是被测者面罩内眼面部。
从最大挡开始测量,仪表显示屏上读数与倍数因子的乘积即为被测位置的紫外幅照度值。
5、仪表使用完毕,拔出接收器插头,关闭电源。
6、测量完毕,记录原始记录。
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检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及工时记录等。
7、将仪器装箱,送交仪器室,填写仪器归还记录。
8、若计算混合光源(电焊弧光)时,应分别测量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的幅照度,然后加以计算。
电焊弧光的主频率分别为365nm、290nm、254nm,其相应的加权因子分别为0.00011、0.64及0.5,具体计算公式为E eff=0.00011×E A+0.64×E B+0.5×E C式中:E eff —为有效辐照度,W/cm2;E A —为所测长波紫外线(UVA)辐照度,W/cm2;E B —为所测中波紫外线(UVB)辐照度,W/cm2;E C —为所测短波紫外线(UVC)辐照度,W/cm2。
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监测准备:确定监测的目的和范围,例如是为了评估环境紫外线辐射水平、保护人体健康还是其他特定需求。
国家对辐射的标准值第一章引言辐射是指一种能量的传播方式,包括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
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来自太阳的紫外线、电器设备的电磁辐射,还是医疗诊断中的X射线都会带来一定的辐射风险。
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各国制定了一系列辐射标准值,以确保辐射水平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第二章国际辐射标准值2.1 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标准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是一个独立的国际组织,主要负责提供辐射防护的建议和指南。
ICRP制定的标准是世界各国在制定自身辐射标准时的重要参考。
ICRP建议的主要标准是有效摄入剂量和等效剂量。
有效摄入剂量是人体从各个途径摄入的放射性物质所导致的内部辐射剂量,而等效剂量是所有种类辐射所引起的生物效应的总量。
2.2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标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负责推动核能的和平利用和核安全。
IAEA制定的辐射标准主要是针对核能行业和放射性物质的应用。
它关注的主要是保护职业从业人员和公众免受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影响,主要标准涉及剂量限制、工作条件和防护设施等方面。
第三章中国辐射标准值3.1 基本辐射卫生标准中国卫生部于2002年制定了《基本辐射卫生标准》,旨在保护公众及职业人员的健康。
该标准包含了辐射剂量限值、辐射设备的分类和管理要求、事故应对等内容。
其中,公众的年剂量限制为1毫西弗(mSv),职业人员的年剂量限制为20毫西弗(mSv)。
3.2 核安全相关标准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制定了《核设施辐射环境保护规定》等一系列标准,确保核设施的运行和放射性物质的应用符合国家要求。
该规定对核设施和相关活动的辐射监测、辐射剂量限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障核安全和公众的健康。
第四章辐射标准的监测与控制4.1 辐射监测系统为了确保辐射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内,各国建立了辐射监测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固定监测点和移动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辐射水平以及预警、应急响应等功能。
第35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l o月、,01.35Su pp l e m e n t I nf rar ed a nd Las er En gi nee^n g O ct.2006日盲型紫外告警系统探测距离及方位角测量的研究杨承1,一,曾钦勇1一,朱大勇1,甘春泉2(1.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l0054;2.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l0041)摘要:太阳光辐射中的0.24一O.28um波段被大气中臭氧层强烈吸收,使该波段的紫外辐射难以到达近地表面,形成了日盲区。
日盲型紫外告警系统因此具有简单的工作背景。
分析了日盲型紫外告警系统的原理:以此为基础搭建了一套实验系统;从能量传递的角度出发,对系统最远探测距离的计算进行了推导,求得实验系统对典型目标探测距离可达5‰;以光学成像理论为基础,对目标方位角的测量算法进行了探讨,经实验验证,系统测量精度可达0.20.关键词:日盲;紫外;告警;最远探测距离;目标方位角中图分类号:TN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06)增A.0116.04M e asur em ent of m ax det ect i on di s t ance and a zi m ut h i ns ol ar bl i nd ul t r a V i ol et w ar ni ng s ys t emY A N G C he n91”,Z EN G Q i l l.yon91”,ZH U D a-yon91,G A N C h吼.quan2(I.C ol l e ge of Ph ot∞l ec砸c l nf o珊at i oI I’uniV cr s时of El cct阳ni c Sci%cc如d T cchn ol ogy of chi na’C h∞gdu610054,Ch j n a;2.sout hw es“ns li t u忙ofTec ll ll ic al Phys jcs,chcngdu6l004I,chi舱)A bs t r act:I n sol a r r adi at i on,w aV e band仔om0.24~O.28¨m is s仃ongl y abs orbed by tl l e ozo ne l ayer,w hi ch m akes m e uI t r aV i ol e t ra di at i on i Il t hi s w a V e ba nd di f f i cul t t o r each t he nea r ea r t h surf ke.I t f om s a s pe c i a l r egi on t hat is usual l y ca l l e d sol a r bl i nd r egi on.B ecaus e of m e st r ong abso印t i on,Ⅱl e sol ar bl i nd ul t r aV i01et w锄i ng s ys t em h鹬s i芏I lple w or k i ng back gr ound.T he pri nc i pl e of t he s01a r bl i I l d ul t r aV i ol e t w锄i ng Syst em i s anal yzed and a set of exper i m ent s yst em is const m ct ed bas ed on i t.F r omm e ang l e of ene理∥仃a nsf er,t he m ax s yst em det ec t i on di st锄ce is deduced.For t he t yl)i cal t a r get,t h e m ax det ec t i on di s t锄ce of our exper i m ent s ys t em is c al c ul at c d t o be5l(111.B ased on t he opt i cali m agi ng t heo拶,t he m eas u r i ng ar i t l l m et i c of t arge t azi m ut h is di sc us se d.I n t hi s s ys t e m,t he m e弱u订n g pre ci si on oft a rget azi m unl can r each O.2。
紫外线强度监测标准紫外线(UV)是太阳光谱中的一部分,它对人类和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强度的紫外线辐射会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对植物生长和动物生态系统也会产生影响。
因此,监测紫外线强度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紫外线强度的监测标准主要包括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频率和监测结果的评估等内容。
首先,针对紫外线强度的监测方法,目前主要有光度法、光电二极管法、光电倍增管法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监测需求进行选择。
其次,监测设备是紫外线强度监测的关键,良好的监测设备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常,紫外线强度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灵敏度、宽波长范围和稳定性等特点。
监测频率是指监测紫外线强度的时间间隔,一般来说,监测频率应根据具体监测对象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确定,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最后,监测结果的评估是紫外线强度监测标准的重要环节,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后续的防护措施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紫外线强度监测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监测对象的特点和需求。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调研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标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我国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标准。
此外,应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数据共享平台,加强监测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健康防护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之,紫外线强度监测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可靠稳定的监测设备、合理有效的监测频率和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评估,可以为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紫外线强度信息,为预防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加强紫外线强度监测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构建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紫外线监测强度的方法
紫外线监测强度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紫外线监测仪器:利用专业的紫外线监测仪器,如紫外线辐射计、紫外线光度计等,直接测量和记录紫外线强度。
2. 紫外线指数预报:根据气象条件和大气环境参数,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进行紫外线指数的预测和预报。
3. 紫外线传感器:将紫外线传感器置于需要监测的区域,通过传感器感应紫外线辐射,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紫外线强度。
4. 移动应用程序:利用智能手机上的紫外线监测应用程序,通过与互联网连接或使用内置紫外线传感器,实时显示当前区域的紫外线强度。
5. 网络数据查询:通过互联网上发布的气象数据、环保数据等,查询特定地区的紫外线指数或紫外线强度。
一些气象网站、空气质量监测网站等提供此类数据查询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方法和仪器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使用时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此外,紫外线防护措施对于个人健康非常重要,无论紫外线强
度如何,都应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涂抹防晒霜、穿着遮阳帽、太阳镜等。
电磁辐射的产生与检测方法介绍:电磁辐射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从手机、电视、电脑到微波炉、电力线等,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然而,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了解电磁辐射的产生和检测方法对于我们保护自身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电磁辐射的产生电磁辐射是指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传播过程。
电磁辐射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一、天然辐射:天然辐射是指地球及其周围空间中存在的辐射源所产生的辐射。
例如,太阳辐射是最常见的天然电磁辐射源。
太阳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
此外,地球、空气、水等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
二、人工辐射:人工辐射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现代社会中,无线通讯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人工辐射成为了主要来源。
例如,手机、无线网络、电视、电脑等设备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辐射电磁波。
此外,电力线和输电线路等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
第二部分:电磁辐射的检测方法了解电磁辐射的产生后,如何准确地检测电磁辐射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常用的电磁辐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电磁辐射仪器:电磁辐射仪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电磁辐射强度的仪器。
常用的电磁辐射仪器包括电磁辐射计、频谱分析仪等。
电磁辐射计可以直接测量电磁辐射的强度,而频谱分析仪则可以进一步分析电磁辐射的频谱特征。
二、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电磁辐射监测系统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测电磁辐射强度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布置在各个监测点上的传感器,采集到不同位置的电磁辐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
通过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点的电磁辐射强度分布情况。
三、个人电磁辐射监测设备:个人电磁辐射监测设备是一种可以佩戴在身上或放置在周围环境中的设备,用于监测个人接触到的电磁辐射。
该设备可以实时检测个人周围的电磁辐射情况,并提醒个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个人电磁辐射监测设备对于保护个人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太阳辐射监测及预测技术研究一、引言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然而,过度暴露于太阳辐射下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因此,对太阳辐射的监测和预测便成为了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二、太阳辐射范围太阳辐射主要分为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三个范围。
其中紫外线被分为A、B、C三种。
紫外线A是最安全的,但是长期过度暴露会导致衰老和色素增生等问题。
紫外线B可以使皮肤晒黑,但是也能导致晒伤、皮肤癌等问题。
紫外线C被大气层吸收,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问题。
可见光是太阳辐射的主要组成部分,没有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影响。
红外线则会让人体感到温暖,但长期暴露也会对皮肤造成负面影响。
三、太阳辐射监测技术1. 直接监测法直接监测法是指通过放置各类仪器设备直接检测太阳辐射情况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度高,能够提供比较直观的数据供科研工作者使用。
然而,缺点也很明显,需要设备运维成本高,且设备必须安置在明显的场地上,因此受到地形和其他条件的限制。
2. 间接监测法间接监测法则是通过分析太阳辐射穿透大气层的信息,来推断出地表的太阳辐射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卫星观测来实现,成本较低,覆盖范围也比较大。
但是,缺点是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到足够的数据。
四、太阳辐射预测技术1. 物理预测方法物理预测方法是指通过现有的物理规律,来推算出未来可能的太阳辐射情况。
这种方法通常基于数学模型,需要数据量大。
因此,在学术方面表现良好,但是因为本质上仍然是预测,所以存在误差的可能性。
2. 经验预测方法经验预测方法则是根据过去的数据来推断未来太阳辐射情况的变化。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更加便于实现,建立的模型更易于在实际工作中使用。
但是,也因为仅仅基于过去的数据而不是物理上的规律,因此存在误差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五、太阳辐射监测及预测技术的应用太阳辐射监测及预测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人体健康、气象学、生产生活等方面。
在人体健康方面,了解太阳辐射情况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安排户外运动和日常的出行安排,以免过度暴露太阳辐射下而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
透射式紫外光谱仪在太空探索中的作用一、透射式紫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透射式紫外光谱仪是一种利用紫外光进行物质分析的科学仪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紫外光的吸收特性。
当紫外光通过样品时,样品中的分子或原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改变光的强度和光谱分布。
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1.1 紫外光谱仪的光学系统紫外光谱仪的核心部分是其光学系统,通常包括光源、单色器、样品室和检测器。
光源提供稳定的紫外光,单色器则将光源发出的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单色光。
样品室是放置样品的地方,单色光通过样品后,其强度会发生变化。
检测器则负责测量这些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最终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
1.2 紫外光谱仪的检测器紫外光谱仪的检测器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常见的检测器有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和电荷耦合器件(CCD)。
这些检测器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电子放大器进行放大,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
1.3 紫外光谱仪的数据处理透射式紫外光谱仪的数据处理是其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通过将检测器收集到的电信号与已知物质的光谱数据库进行比对,可以识别出样品中存在的物质。
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透射式紫外光谱仪在太空探索中的应用透射式紫外光谱仪在太空探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性使其成为研究太空物质成分和结构的理想工具。
以下是透射式紫外光谱仪在太空探索中的一些主要应用。
2.1 行星大气成分分析透射式紫外光谱仪可以用于分析行星大气中的气体成分。
通过测量行星大气对紫外光的吸收光谱,可以识别出大气中的不同气体分子,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这对于了解行星的气候条件和可能的生命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2.2 星际物质研究透射式紫外光谱仪还可以用于研究星际物质的化学成分。
星际物质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通过分析其对紫外光的吸收光谱,可以了解其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
紫外线照度计的工作原理介绍紫外线照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紫外线辐射强度的设备。
它可以在各种实验室、工业和医学领域中使用,以确定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本文将介绍紫外线照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线照度计的构成紫外线照度计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光谱辐射计:接收紫外线光束并转换为电信号。
2.放大器:信号放大器将电信号放大到相关仪器的测量范畴。
3.显示装置和记录仪:通过屏幕或数字显示把数据记录下来,方便用户查看。
紫外线照度计的工作原理紫外线照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紫外线辐射的和固体探测器(通常是硅、锗或半导体)相互作用的原理实现的。
当紫外线辐射击中探测器材料时,会激发出电子。
这些电子会被收集并通过探测器的电路传递到信号放大器。
然后,有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记录的信息。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通常为100到400纳米,因此紫外线照度计必须能够在这个范围内有效地测量辐射强度。
检测器必须是高度敏感的,并能够在受到紫外线辐射时产生足够强的电子信号。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是,紫外线可以被物理介质吸收,因此使用的探测器必须透过在可见光范围内才能捕捉到大部分紫外线。
控制曝光以及其他的因素也是正确测量紫外线辐射强度所必需的。
紫外线照度计的应用紫外线照度计可以应用于以下场合:1.医学:对于皮肤光敏感性测试和紫外线对患者的影响,如抗生素和减肥药物的出现。
2.工业:对紫外线进行检测和控制,并对光敏产品进行保护。
3.实验室:在光化学反应、材料研究和环境分析中测量紫外线。
4.照明:测定室外太阳光线照射强度,以便设计建筑物和照明系统。
总结本文介绍了紫外线照度计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医学、工业、实验室和照明领域的应用。
使用紫外线照度计可以对紫外线辐射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控制,从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光紫外线强度的实时监测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张斌,陶卫东,潘雪丰,颜飞彪,董建峰
申请号:CN201320105932.3
申请日:20130308
公开号:CN203216606U
公开日:
201309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光紫外线强度的实时监测装置,其包括积分球、单色仪、光纤光谱仪和计算机终端,积分球的输出端与单色仪的输入端连接,单色仪的输出端与光纤光谱仪的输入端连接,光纤光谱仪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终端连接,优点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时只需将积分球置放于监测环境中即可,使用极为方便;同时由于在积分球与光纤光谱仪之间设置了一个单色仪,因此能够实时监测特定单一波长的紫外线变化,使得监测得到的紫外线强度数值更全面、更具参考性;而光纤光谱仪的灵敏度和测试精度高,且具有对不同紫外线波长精确测量的能力,因此利用其能够快速、实时、有效地测得室内外紫外线强度的相对变化,特别是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强度变化。
申请人:宁波大学
地址: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周珏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海南太阳总辐射量单位一、引言海南是中国的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阳光资源。
太阳总辐射量单位是衡量太阳辐射能量的指标,对于海南来说,了解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对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太阳能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太阳总辐射量单位以及其在海南的应用。
二、太阳总辐射量单位概述太阳总辐射量单位是指太阳辐射能量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
它包括了太阳的可见光辐射、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等。
2.1 太阳总辐射量的单位太阳总辐射量的单位通常使用W/m²来表示,即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2.2 太阳总辐射量测量方法太阳总辐射量的测量可以通过太阳辐射传感器来进行。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太阳辐射能量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并将结果转换为太阳总辐射量单位。
三、海南太阳总辐射量单位特点3.1 海南的气候特点海南处于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较长。
这种气候特点决定了海南的太阳总辐射量单位较高。
3.2 海南的太阳总辐射量单位数据根据气象局的数据统计,海南的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平均每年为2000 W/m²。
这个数据是根据多年的观测得出的平均值,可以作为海南太阳能利用的参考。
四、海南太阳总辐射量单位的应用4.1 太阳能发电太阳总辐射量单位是太阳能发电的重要指标之一。
海南由于太阳总辐射量单位高,适宜开展太阳能发电项目。
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4.2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总辐射量单位高意味着充足的太阳能资源,海南可以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利用太阳能加热水,既环保又节能,适合海南的气候条件。
4.3 太阳辐射监测系统建立太阳辐射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太阳总辐射量单位的变化情况。
通过监测系统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为太阳能利用的规划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4.4 太阳辐射预测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因素,可以建立太阳辐射预测模型。
预测太阳总辐射量单位的变化情况有助于优化太阳能利用的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太阳紫外辐射监测系统能长期自动监测地表紫外线强度的变化特征,满足观测数据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要求。
它具备高可靠性、高准确性、易维护、易备份等特点。
技术参数(1)紫外辐射表(UVS-A/UVS-B)用于精确测量大气中的UV-A和UV-B的紫外辐射,具体性能如下:输出: UV-A和UV-B光谱响应:UV-A:315~400nm;UV-B:280~315nm输出范围:UV-A:0~90 W/㎡;UV-B:0~6 W/㎡响应时间(95%): 0.5s非稳定性:(变化/年)<3%非线性(超全量程时):< ±0.05%日总量精确度:>95%余弦反应误差:<2.5%(在0°~70°天顶角)零位漂移(无UV辐射照射时):最大+/-2mV输出:与辐射成正比的模拟电压输出内部温度的控制输出:2.5V~25℃工作温度范围:-25℃~50℃,全效能供电电压:7~18VDC(8W)电压通道:3个阻抗(额定):500Ω测量时的信号输出:最大3V电压输入范围:±5V模拟电压精度:±(0.06%读数+偏移量)模拟分辨率:0.33μV扩展工作温度:-55℃至+85℃PakBus协议:支持ModBus:支持数字端口:4个I/O或2个RS-232 COM(2)数据采集单元4M内存,可扩展2G;模拟通道:8个差分或16个单端;可扩展;最大信号输出范围:±5000mv,±2500mv,±250mv,±25mv,±7.5mv和±2.5mv可选;13位 A/D转换;支持SDI-12信号输出;脉冲通道:2个24位输出开关脉冲;温度补偿实时时钟。
(3)数采野外防护机箱: 采用玻璃纤维加防腐材料,原装进口,防水、防紫外(4)供电单元:交流点方式,交流充电控制器及可充电电池等(5)系统支架:全套不锈钢安装支架。
(6)软件: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存储等多功能软件支持连接所有在役的数采;使用ShortCut,Edlog,CRBasic编程工具来创建和编辑数据采集器的工作程序;可以按要求下载数据(选择要下载的数据表,某时间段的数据,具体记录号的数据);支持定时自动下载数据;可以通过任何一种通讯方式下载数据,并且支持混合通讯(例如:Phone- to- RF);实时数据可以通过数字或曲线图的形式被监测,支持多表格同时显示;数据存储形式:exel表格;通过RTMC工具可以编辑图形化窗口监测数据和数采状态;Packbus路由功能;SMS工具可以将SM4M,SM16M等数采存储模块的数据下载到PC上,CConvert工具是将CF卡里面存储的数据转化到PC上。
移动式空气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移动监测站便于移动并时时报出数据,用于比对监测、污染物调查性监测、空气监测点位技术选取监测和敏感区域、特殊位置监督性监测等多种用途。
技术参数1、二氧化硫自动分析仪设备用途:用于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监测配置要求:含过滤滤膜等分析方法:脉冲紫外荧光法量程:0-10, 20, 50, 100, 500ppb或更多可选量程,具有量程自动切换功能最低检测限:1ppb(设置60秒时间)精度:读数的1%或1ppb线性:±1%满量程重现性:<2%零漂(24小时):<1.0ppb跨漂(24小时):±1.0%F.S.响应时间:小于180秒(从0上升到90%满量程)诊断功能:仪器有自诊断及报警功能噪音:0.5ppb RMS(设置60秒时间)电源要求:220±10%VAC,50Hz模拟输出信号:DC 0-1.0V、0-5.0V、0-10.0V、0-20mA数字输出信号:RS232/485数字接口;数字接口至少2个(分别用于本地数采仪、VPN实时传输和智能维护和质控系统接口)数据存储功能:独立内存,支持参数存储,可存储超过100天的15分钟均值数据自动备份功能校准:能够具有自动校零、校跨(紫外荧光法),显示仪器的操作状态和远距离诊断要求仪器稳定可靠、精度高2、氮氧化物自动分析仪设备用途:用于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监测配置要求:含过滤滤膜等技术参数:分析方法:化学发光法量程:0-10,20,50, 100, 200ppb或更多可选量程,具有量程自动切换功能最低检测限:1ppb(设置60秒时间)零漂 (24 hour):≤ 0.5 ppb跨漂 (24 hour):±2%满量程线性:±1%满量程重现性:1%读数响应时间:小于180 秒(从0上升到90%满量程)诊断功能:仪器有自诊断及报警功能模拟输出信号:DC 0-1.0V、0-5.0V、0-10.0V、0-20mA数字输出信号:RS232/485数字接口;数字接口至少2个(分别用于本地数采仪、VPN实时传输和智能维护和质控系统接口)数据存储功能:独立内存,支持参数存储,可存储超过100天的15分钟均值数据自动备份功能校准:能够具有自动校零、校跨(化学发光法),显示仪器的操作状态和远距离诊断要求仪器稳定可靠、精度高3、一氧化碳自动分析仪设备用途:用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监测配置要求:含过滤滤膜等分析方法:红外吸收相关法量程:0~20ppm或更多可选量程,具有量程自动切换功能最低检测限:100ppb;零点漂移(24 hour):≤±100ppb跨漂 (24 hour):±1%满量程重现性:100ppb或读数的1%线性:±1%满量程响应时间:小于180秒(从0上升到90%满量程)诊断功能:仪器有自诊断及报警功能模拟输出信号:DC 0-1.0V、0-5.0V、0-10.0V、0-20mA数字输出信号:RS232/485数字接口;数字接口至少2个(分别用于本地数采仪、VPN实时传输和智能维护和质控系统接口)数据存储功能:独立内存,支持参数存储,可存储超过100天的15分钟均值数据自动备份功能校准:能够具有自动校零、校跨,显示仪器的操作状态和远距离诊断要求仪器稳定可靠、精度高4、臭氧自动分析仪设备用途:用于空气中臭氧浓度的监测配置要求:含过滤滤膜等分析方法:紫外光度法对称双光池设计量程设置:0~500ppb或更多可选量程,具有量程自动切换功能最低检出限:0.6ppb重现性:1%满量程或1ppb线性:±1%满量程零漂(24小时):≤2ppb跨漂(24小时):±1.0%满量程响应时间:<180秒(从0上升到90%满量程)诊断功能:仪器有自诊断及报警功能模拟输出信号:DC 0-1.0V、0-5.0V、0-10.0V、0-20mA数字输出信号:RS232/485数字接口;数字接口至少2个(分别用于本地数采仪、VPN实时传输和智能维护和质控系统接口)校准:能够具有自动校零、校跨,显示仪器的操作状态和远距离诊断所有接头材质为TEFLON要求仪器稳定可靠、精度高5、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仪设备用途:用于空气中PM10浓度的监测配置要求:含切割头、采样滤膜等分析方法:实时采尘β射线方法,用于连续监测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PM10)测量量程:(0~0.1、0.2、1、2、5、10)mg/m3采样流量:16.7 L/min±2.5%最低检出限:5μg/m3(24小时平均值)测量周期:30min~1h(可设)1min-1h,1分钟即仪器每分钟至少1个数适合沙尘暴及重污染过程监测平行性:≤7%仪器发生故障时,仪器的数字输出量不得误导使用者的判断(如不得以量程内特定浓度数值来表征仪器异常状态)数字输出信号:RS232/485数字接口;数字接口至少2个(分别用于本地数采仪、VPN实时传输和智能维护和质控系统接口)模拟输出:DC 0-1.0V、0-5.0V、0-10.0V、0-20mA符合行业标准的采样头和切割器;采样系统密封,与站房联接具有法兰或其他型式多级防渗水连接;与站房外联接的法兰必须为耐腐蚀和坚固不锈钢制造要求仪器稳定可靠、精度高安全性:对于β射线方法的仪器,需符合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对含放射源设备使用的相关管理要求6、颗粒物PM2.5自动分析仪设备用途:用于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配置要求:含切割头、采样滤膜等分析方法:实时采尘β射线加动态加热系统,用于连续监测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PM2.5)量程:软件可调量程(0~1、10)mg/m3最低检测限:2μg/m3(24小时平均值)显示分辨率:≤1μg/m3EPA认可的采样头和切割头精度:±5μg/m3(24小时)以内平行性:≤7%仪器发生故障时,仪器的数字输出量不得误导使用者的判断(如不得以量程内特定浓度数值来表征仪器异常状态)测量时间:连续在线测量周期:1min~1h(可设),1分钟即仪器每分钟至少1个数适合沙尘暴及重污染过程监测长时间平均:1/60, 1,24小时采样系统:旋风式采样头符合行业标准的采样头和切割器;采样系统密封,与站房联接具有法兰或其他型式多级防渗水连接;与站房外联接的法兰必须为耐腐蚀和坚固不锈钢制造对于β射线加动态加热系统联用光散射方法:采样管具备温度动态调整,能够保持受测量气流的湿度相对稳定在合适测量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对颗粒物监测的影响采样流量:16.7 L/min±2.5%安全性:β射线加动态加热系统联用光散射方法的仪器,需符合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对含放射源设备使用的相关管理要求运行环境:-30~50℃数字输出信号:RS232/485数字接口;数字接口至少2个(分别用于本地数采仪、VPN实时传输和智能维护和质控系统接口)模拟输出:DC 0-1.0V、0-5.0V、0-10.0V、0-20mA7、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工控机参数:PCA-6006LV/P42.8G/1G/160G/DVD-RW/10M-100M 网卡/KB+M配备3G数字无线传输系统,可实现监测数据远程无线传输8、多元动态校准仪依据外接标准气体种类提供精确浓度的标准气体输出,完成大气自动监测分析仪器的零点、跨度、精密度及多点校准工作流量计准确度:±1%满量程质量流量测量重现性:±2%满量程质量流量控制器最佳工作范围能够满足低浓度标气需要标气流量计量程:0~100毫升/分钟零气流量计量程:≧10升/分钟自动计算稀释气流量或稀释比标气接口:3个或以上臭氧发生准确度:±2%臭氧发生器输出范围在5升/分钟时:0.05-1ppm9、零气发生器用途:作为稀释校准仪器的零气源压力:10~30 psi零气的纯度:SO2≤0.1ppb;NO≤0.1ppb;NO2≤0.1ppb;H2S≤0.1ppb;NH3≤0.1ppb;CO≤0.02 ppm;O3≤0.4ppb;HC≤0.005 ppm 配置高温炉,HC碳氢涤除器输出流量:输出压力200kPa时大于10L/min,结露点:<-15℃10、配套采样系统及辅助设施设备用途:本次采购的SO2、NO2、CO、O3、PM2.5、PM10分析仪等设备所必要配备的采样系统、机架、稳压电源等辅助设施配置要求:协调监测设备形成完整的工作良好的系统1/4特氟龙管接头卡套20个,1/4特氟龙管50米机柜技术参数:适当数量的立式机柜,散热性能良好,可容纳本次采购的SO2、NO2、CO、O3、PM2.5、PM10分析仪、零气发生器、校准仪、数采仪等仪器必要时也需要包括相应的其他配套设备使用机柜情况下,机柜采用航空级导轨抽拉连接装载仪器,方便拆卸仪器与清洗仪器内部管路,机柜后侧有纵向导轨汇总各仪器的电缆线路机柜有接地孔线,所有的连接管线、接头等应采用防腐材质,不与被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稳压电源技术参数:稳压电源能够满足SO2、NO2、CO、O3、PM2.5、PM10分析仪、零气发生器、校准仪、数采仪等设备需求,确保上述仪器设备长期稳定运行,不受感应电影响跳变电压,稳压电源可负载超过5KW以上,供仪器正常使用,稳压电源接地SO2标气(50ppm) 国家标物所4L含钢瓶1瓶NO标气(50ppm) 国家标物所4L含钢瓶1瓶CO标气(4000ppm) 国家标物所4L含钢瓶1瓶不锈钢减压阀双级式减压结构,无死气体,对标准气体无污染,无吸附;膜片与母体采用硬密封形式;安全压力为1.5 倍的最大输出压力;材质:不锈钢316L共2个铜减压阀1个Teflon加热采样总管:满足车载的需要;配套采样系统技术参数:采样头应能防止雨水、粗大颗粒物及昆虫等进入总管采样总管为多支路防水采样管路,材料应选用不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有干扰物质的材料,具备加热保温功能总管内径选择在1.5-15cm之间,采样总管内的气流应保持层流状态,气体在总管内的滞留时间小于20秒支管数量满足所有气态项目的需要采样管长度应能够保证高于车顶1.2米(保证采样不受周边障碍物影响)采样系统密封,与房体联接具有法兰或其他型式多级防渗水连接;与房体外联接的法兰必须为耐腐蚀和坚固不锈钢采样系统主管路为可拆卸式,在不影响房顶外部法兰连接和仪器端连接情况下方便拆洗维护不绣钢外置电磁阀和不锈钢接头4个11、移动站房拖车底盘与箱体一体化设计,箱内配置仪器机柜,箱体内配置通风系统、照明系统、上下水系统、供电系统,整车满足机动性、减震性和越野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