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生产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1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味精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其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工序,需要精密的控制和操作。
下面将介绍味精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的准备是味精生产的第一步。
味精的主要原料是谷氨酸,植物蛋白等,这些原料都需要经过精心筛选和预处理,确保其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接着,原料的混合是味精生产的第二步。
在这一步骤中,不同的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在一起,确保味精的口味和质量达到标准。
然后,发酵是味精生产的关键环节。
混合好的原料送入发酵罐中,添加发酵剂,并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促使原料中的谷氨酸等成分进行发酵反应,形成味精的主要成分。
接下来是分离和提取步骤。
通过特定的分离技术,将发酵产生的味精分离出来,并通过提取技术,将味精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去除其他杂质,保证味精的纯度和质量。
最后,是干燥和成型。
将提取出的味精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其含水量符合要求,然后通过成型设备把味精制成颗粒状或粉状,方便包装和使用。
总的来说,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原料准备、混合、发酵、
分离和提取、干燥和成型等多个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确保味精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保证味精产品的质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味精的生产工艺味精的生产工艺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
是一种无嗅无色的晶体,在232℃时解体熔化.谷氨酸钠的水溶性很好,在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钠。
味精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易溶于水,能给植物性食物以鲜味,给肉食品店以香味.在汤、菜中放入少许味精,会使其味道更鲜美。
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进入肠胃以后,很快分解出谷氨酸,谷氨酸是由蛋白质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的一种,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在人体内能起来改善和保持大脑机能的作用。
谷氨酸钠在100℃时就会被分解破坏,因此,做汤、烧菜时放味精,能够使味精分解,大部分谷氨酸钠变成焦谷氨酸钠。
这样不但丧失了味精的鲜味,而且所分解出的焦谷氨酸钠还有一定的毒性。
所以不要将味精与汤、菜放在一起长时间煎煮,必须在汤、菜做好之后再放。
碱性食品不宜使用味精,因为碱会使味精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失去调味作用。
一、谷氨酸发酵以糖蜜和淀粉为主要原料.1、糖蜜:是制糖工厂的副产物,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两大类,其中含较多的可发酵性糖,总糖含量:甘蔗糖蜜54。
8%,甜菜糖蜜49.4%;总糖中主要是可发酵性糖.2 糖蜜的处理目的:降低生物素的含量。
方法:活性炭吸附法:用量为糖蜜的30%—40%水解活性碳处理法:盐酸+活性碳树脂处理法:(1)糖蜜中糖浓度高,必须进行稀释,一般稀释至18~20%.(2)糖蜜中杂质很多,如黑色素、灰分等,必须进行澄清、过滤。
一般采用加酸静置,加酸调pH 3.0~3。
8,并定时通风,除溶液中的SO2、NO2等有害性挥发成分。
(3)糖蜜中的含氮物质较少,应补充营养盐,如硫酸氨,磷酸钙等物质.(4)调pH 7.0~7.5。
(5)灭菌:80~90℃。
3 淀粉质原料: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
直链淀粉占17%—27%,其余为支链淀粉。
淀粉的水解有多种方法:酸解、酶解,酸酶结合法等,(1)、酸解法工艺:原料调浆→ 糖化→ 冷却→ 中和脱色→ 过滤除杂→糖液② 淀粉酸解法工艺要点:糖化条件的控制,淀粉乳浓度:10-110Be酸种类与用量:盐酸干淀粉的0.6%,糖化温度和时间:蒸汽直接加热133℃,25min,138℃,15min加酸方式:先加1/3,后2/3.糖化终点判定酒精法,酸解结束前,将少量酸解液滴入无水酒精中,若无白色沉淀出现,表示淀粉水解完全。
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一、味精及其生理作用1. 味精的种类按谷氨酸的含量分类:99%、95%、90%、80%四种按外观形状分类:结晶味精、粉末味精2.味精的生理作用和安全性(1)参与人体代谢活动:合成氨基酸(2)作为能源(3)解氨毒味精的毒性试验表明是安全的。
二、味精的生产方法味精的生产方法:水解法、发酵法、合成法和提取法。
1、水解原理:蛋白质原料经酸水解生成谷氨酸,利用谷氨酸盐酸盐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性质,将谷氨酸分离提取出来,再经中和处理制成味精。
生产上常用的蛋白质原料——面筋、大豆及玉米等。
水解中和,提取蛋白质原料——谷氨酸————味精2、发酵法原理:淀粉质原料水解生成葡萄糖,或直接以糖蜜或醋酸为原料,利用谷氨酸生产菌生物合成谷氨酸,然后中和、提取制得味精。
淀粉质原料—→糖液—→谷氨酸发酵—→中和—→味精3、合成法原理:石油裂解气丙烯氧化氨化生成丙烯腈,通过羰化、氰氨化、水解等反应生成消旋谷氨酸,再经分割制成L-谷氨酸,然后制成味精。
丙烯→氧化、氨化→丙烯睛→谷氨酸→味精4、提取法原理:以废糖蜜为原料,先将废糖蜜中的蔗糖回收,再将废液用碱法水解浓缩,提取谷氨酸,然后制得味精。
水解、浓缩中和,提取废糖蜜————→谷氨酸————→味精二、味精的生产工艺图三、原料来源谷氨酸发酵以糖蜜和淀粉为主要原料。
糖蜜:是制糖工厂的副产物,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两大类。
淀粉:来自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1、淀粉的预处理(1)淀粉的水解原料→粉碎→加水→液化→糖化→淀粉水解糖(2)淀粉的液化在 -淀粉酶的作用将淀粉水解生成糊精和低聚糖。
(3)淀粉的糖化在糖化酶(如曲霉菌糖化剂)的作用下将糊精和低聚糖水解成葡萄糖。
喷射液化器出口温度控制在100-105℃,层流罐温度维持在95-100 ℃,液化时间约1h,然后进行高温灭酶。
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温至60 ℃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
糖化温度控制在60 ℃左右,pH值4.0-4.4,糖化时间48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85 ℃,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
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一、味精及其生理作用1. 味精的种类按谷氨酸的含量分类: 99%、95%、90%、80%四种按外观形状分类:结晶味精、粉末味精2.味精的生理作用和安全性(1)参与人体代谢活动:合成氨基酸(2)作为能源(3)解氨毒味精的毒性试验表明是安全的。
二、味精的生产方法味精的生产方法:水解法、发酵法、合成法和提取法。
1、水解原理:蛋白质原料经酸水解生成谷氨酸,利用谷氨酸盐酸盐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性质,将谷氨酸分离提取出来,再经中和处理制成味精。
生产上常用的蛋白质原料——面筋、大豆及玉米等。
水解中和,提取蛋白质原料——谷氨酸————味精2、发酵法原理:淀粉质原料水解生成葡萄糖,或直接以糖蜜或醋酸为原料,利用谷氨酸生产菌生物合成谷氨酸,然后中和、提取制得味精。
淀粉质原料—→糖液—→谷氨酸发酵—→中和—→味精3、合成法原理:石油裂解气丙烯氧化氨化生成丙烯腈,通过羰化、氰氨化、水解等反应生成消旋谷氨酸,再经分割制成L-谷氨酸,然后制成味精。
丙烯→氧化、氨化→丙烯睛→谷氨酸→味精4、提取法原理:以废糖蜜为原料,先将废糖蜜中的蔗糖回收,再将废液用碱法水解浓缩,提取谷氨酸,然后制得味精。
水解、浓缩中和,提取废糖蜜————→谷氨酸————→味精二、味精的生产工艺图三、原料来源谷氨酸发酵以糖蜜和淀粉为主要原料。
糖蜜:是制糖工厂的副产物,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两大类。
淀粉:来自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1、淀粉的预处理(1)淀粉的水解原料→粉碎→加水→液化→糖化→淀粉水解糖(2)淀粉的液化在-淀粉酶的作用将淀粉水解生成糊精和低聚糖。
(3)淀粉的糖化在糖化酶(如曲霉菌糖化剂)的作用下将糊精和低聚糖水解成葡萄糖。
喷射液化器出口温度控制在100-105℃,层流罐温度维持在95-100 ℃,液化时间约1h,然后进行高温灭酶。
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温至60 ℃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
糖化温度控制在60 ℃左右,pH值,糖化时间48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85 ℃,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
味精工艺流程
味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增鲜和调味效果。
以下是味精的工艺流程:
1. 原料选择:味精的主要原料是谷蛋白,通常使用大豆蛋白或麦蛋白。
原料选择应该保证其品质优良、无杂质。
2. 发酵:将所选的原料酵母菌和特定的细菌发酵。
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和细菌将谷蛋白分解为氨基酸。
3. 提取:将发酵后的混合物进行榨取,得到含有氨基酸的浓缩液。
这一步骤是通过物理方法来分离味精所需的氨基酸。
4. 酶解:将浓缩液中的残余蛋白进行酶解。
酶解是通过酶的作用来分解蛋白质,使其转化为氨基酸。
该步骤可以进一步提取味精。
5. 结晶:将酶解后的液体进行过滤和浓缩,使其冷却结晶。
结晶的过程中,味精会形成晶体。
6. 分离与干燥:将结晶后的味精进行筛选,分离出干净的晶体。
然后将晶体进行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7. 精制:对干燥后的味精进行精制处理。
该步骤有助于提高味精的纯度和品质。
8. 包装:将精制后的味精进行包装。
通常,味精以粉状或颗粒
状出售。
包装的目的是保持味精的新鲜度和品质。
9. 质检:对包装后的味精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味道、颜色、湿度等。
10. 终端销售:将通过质检的味精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通常,味精会用于家庭烹饪、餐馆和食品加工厂。
以上是味精的工艺流程,每一步都非常关键,对于最终的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味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通过科学的生产工艺,可以保证其安全、卫生、可靠,并且可以提升食品的风味。
味精生产工艺味精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具有鲜味、鲜香和增加食品风味的功能。
它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制备、发酵、提取、结晶和精制等过程。
首先,味精的原料制备是整个生产工艺中的第一步。
原料主要为玉米或甘蔗渣,并经过磨碎、浸泡、脱水等工艺处理,将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分离开来。
这些原料送入发酵罐中进行下一步的发酵过程。
发酵是味精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步骤。
将原料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将其放入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和细菌,经过一定时间的恒温发酵。
这些微生物会将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其他有机物质,形成一种具有鲜味的发酵液。
发酵液经过提取工艺得到的浸出液,是味精生产的重要中间产品。
提取的工艺主要包括固液分离和浸出过程。
将发酵液经过压滤或离心等方法,分离出液体部分,并将其送入蒸发器中浓缩。
浓缩后的液体再经过结晶工艺得到粗味精结晶体。
结晶是味精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在结晶过程中,浓缩液体会经过冷却、搅拌和过滤等步骤,得到一定颗粒度的味精结晶体。
这些结晶体还会经过洗涤和再结晶的过程,以提高味精的纯度和质量。
最后,精制是味精生产工艺的最后一步。
将味精结晶体送入除杂器中,通过振动筛、气流和重力等工艺手段,去除结晶体中的杂质和杂质粉尘。
此外,还会进行干燥、研磨和包装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符合标准质量的味精产品。
总之,味精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制备、发酵、提取、结晶和精制等多个环节。
这些工艺环节经过科学的操作和精密的仪器设备,能够有效地提取和制备出优质的味精产品。
味精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不仅能增加食品的香味和风味,还具有增加食欲、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和美味。
1 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味精的生产一般分为制糖、谷氨酸发酵、中和提取及精制等 4 个主要工序。
1 .1 液化和糖化因为大米涨价,目前大多数味精厂都使用淀粉作为原材料。
淀粉先要经过液化阶段。
然后在与 B 一淀粉酶作用进入糖化阶段。
首先利用一淀粉酶将淀粉浆液化,降低淀粉粘度并将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应为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原来的大米,所以经过液化的混合液可直接加入糖化酶进入糖化阶段,而不用像以大米为原材料那样液化后需经过板筐压滤机滤去大量蛋白质沉淀。
液化过程中除了加淀粉酶还要加氯化钙,整个液化时间约30min 。
一定温度下液化后的糊精及低聚糖在糖化罐内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
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温至60 C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
糖化温度控制在60 C左右,PH值4 . 5,糖化时间18-32h。
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 85 C,灭酶30min。
过滤得葡萄糖液,经过压滤机后进行油水分离(一冷分离,二冷分离),再经过滤后连续消毒后进入发酵罐。
1. 2 谷氨酸发酵发酵谷氨酸发酵过程消毒后的谷氨酸培养液在流量监控下进入谷氨酸发酵罐,经过罐内冷却蛇管将温度冷却至32 C,置入菌种,氯化钾、硫酸锰、消泡剂及维生素等,通入消毒空气,经一段时间适应后,发酵过程即开始缓慢进行。
谷氨酸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长过程,谷氨酸菌摄取原料的营养,并通过体内特定的酶进行复杂的生化反应。
培养液中的反应物透过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将反应物转化为谷氨酸产物。
整个发酵过程一般要经历 3 个时期,即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和衰亡期。
每个时期对培养液浓度、温度、PH 值及供风量都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为菌体的生长代谢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经过大约34 小时的培养,当产酸、残糖、光密度等指标均达到一定要求时即可放罐。
1 .3 谷氨酸提取与谷氨酸钠生产工艺该过程在提取罐中进行。
利用氨基酸两性的性质,谷氨酸的等电点在为pH3 .0 处,谷氨酸在此酸碱度时溶解度最低,可经长时间的沉淀得到谷氨酸。
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一、味精及其生理作用1. 味精的种类按谷氨酸的含量分类:99%、95%、90%、80%四种按外观形状分类:结晶味精、粉末味精2.味精的生理作用和安全性(1)参与人体代谢活动:合成氨基酸(2)作为能源(3)解氨毒味精的毒性试验表明是安全的。
二、味精的生产方法味精的生产方法:水解法、发酵法、合成法和提取法。
1、水解原理:蛋白质原料经酸水解生成谷氨酸,利用谷氨酸盐酸盐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性质,将谷氨酸分离提取出来,再经中和处理制成味精。
生产上常用的蛋白质原料——面筋、大豆及玉米等。
水解中和,提取蛋白质原料——谷氨酸————味精2、发酵法原理:淀粉质原料水解生成葡萄糖,或直接以糖蜜或醋酸为原料,利用谷氨酸生产菌生物合成谷氨酸,然后中和、提取制得味精。
淀粉质原料—→糖液—→谷氨酸发酵—→中和—→味精3、合成法原理:石油裂解气丙烯氧化氨化生成丙烯腈,通过羰化、氰氨化、水解等反应生成消旋谷氨酸,再经分割制成L-谷氨酸,然后制成味精。
丙烯→氧化、氨化→丙烯睛→谷氨酸→味精4、提取法原理:以废糖蜜为原料,先将废糖蜜中的蔗糖回收,再将废液用碱法水解浓缩,提取谷氨酸,然后制得味精。
水解、浓缩中和,提取废糖蜜————→谷氨酸————→味精二、味精的生产工艺图三、原料来源谷氨酸发酵以糖蜜和淀粉为主要原料。
糖蜜:是制糖工厂的副产物,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两大类。
淀粉:来自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1、淀粉的预处理(1)淀粉的水解原料→粉碎→加水→液化→糖化→淀粉水解糖(2)淀粉的液化在 -淀粉酶的作用将淀粉水解生成糊精和低聚糖。
(3)淀粉的糖化在糖化酶(如曲霉菌糖化剂)的作用下将糊精和低聚糖水解成葡萄糖。
喷射液化器出口温度控制在100-105℃,层流罐温度维持在95-100 ℃,液化时间约1h,然后进行高温灭酶。
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温至60 ℃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
糖化温度控制在60 ℃左右,pH值4.0-4.4,糖化时间48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85 ℃,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
味精的工艺流程味精的工艺流程包括提取原料、发酵、提取纯化和结晶等环节。
首先,味精的原料一般采用谷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植物材料。
原料的提取通常使用水浸提法。
将植物材料浸泡在水中,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可溶性物质(主要是蛋白质)溶解在水中,形成原料浸提液。
接着,原料浸提液经过除杂、脱色、脱脂等工序进行粗制。
首先,对浸提液进行除杂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如活性炭吸附法或氯化钙沉淀法,对浸提液进行脱色操作,以去除其中的色素。
最后,对浸提液进行脱脂,去除其中的脂肪和油脂成分,得到粗制液。
然后,粗制液通过发酵工艺转化为发酵液。
发酵是味精生产的关键环节。
首先,将粗制液中的蛋白质进行水解,得到氨基酸溶液。
然后,加入适量的碳源和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发酵反应。
通过微生物代谢,氨基酸转化为谷氨酸,进一步产生氨基酸盐酸盐结晶核。
发酵反应一般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进行,并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如搅拌、通气、控制发酵物料的浓度和溶气量等。
接下来,发酵液经过提取纯化过程,得到纯化液。
提取纯化主要包括酸抽提、盐分析和溶剂析出等步骤。
首先,通过加酸使发酵液中的谷氨酸转化为谷氨酸盐酸盐结晶,将其与其他杂质分离。
然后,对盐酸盐结晶进行水洗、干燥和粉碎处理。
最后,将粉碎的盐酸盐结晶送入提取装置,采用溶剂析出的方法,去除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化后的味精溶液。
最后,纯化液通过结晶工艺得到味精结晶。
结晶一般采用真空结晶或冷却结晶的方法。
通过适当的温度控制和搅拌,使溶液中的味精成分结晶,然后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操作,得到精制的味精结晶。
最后,对结晶的味精进行包装、包装、贴标等后续工作,即完成了味精的生产工艺。
综上所述,味精的工艺流程包括提取原料、发酵、提取纯化和结晶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处理,原料得到充分利用,最终生产出质量上乘的味精产品。
味精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等领域,为人们的饮食提供了美味和方便。
味精制备工艺流程味精的制备工艺流程可有趣啦!味精,那可是咱们厨房里的小明星,能让食物变得超级鲜美呢。
那它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呢?一、原料的选择。
味精的主要原料是粮食作物哦,像玉米淀粉或者小麦淀粉就经常被用到。
这些原料就像是建造味精大厦的基础砖块一样重要。
为什么选它们呢?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呀。
你想啊,粮食可是大自然给咱们的宝贝,把它们转化成味精,就像是给这些宝贝进行了一场神奇的变身。
二、发酵过程。
1. 糖化。
这一步就像是给粮食原料做一个前期的准备工作。
把淀粉通过淀粉酶的作用变成葡萄糖。
这就好比是把一块大蛋糕切成了小蛋糕块,方便后面的步骤来处理。
这个过程可需要很精确的条件呢,温度、酸碱度都得刚刚好,就像照顾一个小婴儿一样细心。
2. 发酵罐里的魔法。
葡萄糖接着被送进发酵罐,在这个大罐子里住着一群小小的微生物,主要是谷氨酸棒状杆菌。
这些小家伙可厉害啦,它们会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还有特定的营养环境下,欢快地把葡萄糖转化成谷氨酸。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微生物的狂欢派对,它们在罐子里忙忙碌碌地工作,最终生产出谷氨酸。
发酵的时间也不能太短或者太长,太短了产量不够,太长了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东西呢。
三、提取谷氨酸。
发酵完成后,就要从发酵液里把谷氨酸提取出来。
这就像是从大海里捞针一样有挑战性哦。
一般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说离子交换树脂法。
就像是给谷氨酸准备了一个个小陷阱,只有它能被抓住,其他的杂质就被留在外面啦。
这个过程需要很耐心地操作,要确保提取出来的谷氨酸尽可能的纯净。
四、中和与结晶。
1. 中和。
提取出来的谷氨酸还不能直接变成味精呢,它需要经过中和反应。
把谷氨酸和氢氧化钠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让它们发生反应,这样就形成了谷氨酸钠溶液。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谷氨酸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伙伴,让它们手拉手变成了一种新的形式。
2. 结晶。
谷氨酸钠溶液再经过蒸发浓缩,然后慢慢冷却,谷氨酸钠就开始结晶啦。
就像冬天窗户上的冰花一样,慢慢地形成了美丽的晶体。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味精,又称味精钠,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具有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
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发酵、提取、结晶、干燥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味精的主要原料是淀粉,通常使用玉米淀粉或高粱淀粉。
此外,还需要氨基酸和盐酸等辅料。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净化,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 发酵。
首先,将淀粉加入水中形成淀粉糊,再加入氨基酸和盐酸等辅料,混合均匀后进行发酵。
发酵的目的是将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为后续的提取工作奠定基础。
3. 提取。
经过发酵的淀粉糊经过提取工序,将其中的可溶性物质提取出来。
这一步通常采用离心机等设备进行,将淀粉糊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得到含有氨基酸和盐酸的溶液。
4. 中和。
提取得到的溶液需要进行中和处理,即将其中的盐酸中和掉,使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
这一步通常采用碳酸钠等中和剂进行处理。
5. 结晶。
中和后的溶液通过加热浓缩,使其中的氨基酸和其他溶质逐渐结晶沉淀。
结晶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结晶体的纯度和形态。
6. 过滤。
结晶后的物料需要进行过滤,将其中的杂质和未结晶物质去除,得到纯净的味精晶体。
7. 干燥。
经过过滤的味精晶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将其中的水分去除,使其成为干燥的味精产品。
通常采用流化床干燥机等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8. 包装。
最后,干燥的味精产品通过包装机进行包装,通常采用铝箔袋或塑料袋包装。
包装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卫生条件,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以上就是味精生产的工艺流程,经过这些步骤,原料经过发酵、提取、结晶、干燥等工序,最终成为我们常见的味精调味品。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味精产品符合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味精生产流程味精生产工程设计味精生产流程框图:淀粉、水→调浆(加NaCO3、和淀粉酶)→喷射液化→保温灭菌→过滤→层流罐→贮罐→冷却→糖化(先调pH再加糖化酶)→灭酶→离心过滤→得葡萄糖液→冷却→发酵罐发酵→冷却→等电点中和→谷氨酸晶体→加水溶解→二次中和→得谷氨酸钠溶液→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脱金属离子→浓缩→蒸发结晶→分离出湿味精→干燥→得晶体味精→筛选→分装主要参数:产量:5吨/天糊化糖化工序:糊化工序:调浆时淀粉浓度为35%,调浆罐进入盘管的蒸气温度控制在30℃,用NaCO3调pH6.4。
料液经泵输送和蒸汽一起进行喷射液化,也就是糊化过程,蒸汽的温度为120℃,喷射液化器出口温度为100~105℃,喷射液化时间为1h。
液化好的料液经管道过滤除去大的颗粒后进入缓冲罐,缓冲罐的温度为95~100℃。
这一工序中包括流体输送,传热,过滤,特别说明管道过滤不用计算只是增加阻力。
糖化工序:经高温糊化的淀粉糊有离心泵泵至层流罐,层流罐的温度为95~100℃。
进入糊化罐前料液要求冷却到60℃,用HCl调节pH值至4.0~4.4,采取酶解法糖化,糊化温度60℃,时间48h。
糖化率为90%,即1克淀粉生成0.9克葡萄糖。
糊化好的料液经蒸汽灭酶,灭酶温度为80~85℃,然后离心过滤除去滤渣,得到糖化液。
这一工序中包括流体输送,传热(三次),过滤。
发酵工序:过滤的滤液冷却到32℃,进入发酵罐发酵,用冷却水调温,每隔12小时升温1~2℃,当发酵时间接近34h时,温度升至37℃。
加水使糖化液浓度为14%,发酵时间为34h,发酵菌种的产酸量与葡萄糖量之比为50%。
发酵完的料液进行离心分离后进入谷氨酸提取工序。
这一工序中包括传热,离心分离。
谷氨酸提取工序发酵液进入等电点中和罐,进入罐前使温度降为22℃。
谷氨酸的等电点为pH3.2。
加硫酸调节pH值,该过程要先以较快的速率加酸,将pH先调整至5.0,停止加酸与搅拌1.5h,保证晶体增长。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味精(化学名:谷氨酸钠)的生产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料准备:准备淀粉、大豆蛋白、糖蜜等原料。
淀粉通过酶解和糖化,转化为葡萄糖;大豆蛋白通过水解和精制处理,得到氨基酸的水解液。
2. 发酵:将得到的葡萄糖和氨基酸水解液进行发酵。
首先,将葡萄糖进行发酵,得到丙酮酸、苹果酸等化合物。
然后,将氨基酸水解液加入发酵液中,经细菌发酵作用,转化成味精。
3. 激发:将发酵产物进行激发处理,使其中的味精更为纯净。
通常使用醇洗法或醇提法进行激发。
4. 结晶:将激发后的溶液经冷却、结晶处理,产生结晶体。
5. 分离:将结晶体与母液分离,通常使用离心或过滤等方法进行。
6. 干燥:将分离得到的味精结晶体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多余的水分。
7. 粉碎:对干燥后的味精进行破碎、粉碎,使颗粒变得均匀细小。
8. 包装:将粉碎后的味精进行包装,通常使用纸箱或袋装进行。
以上为通常的味精生产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过程可能会有所差异,根据不同厂家和工艺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味精,化学名称为味精钠,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剂,也是一种呈梅沙酸钠的白色晶体粉末,味道鲜美,能够增强食品的鲜味。
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发酵、提取、结晶、脱色、干燥和包装等环节。
下面详细介绍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
1.原料准备:味精的主要原料是淀粉和氨基酸。
在味精的生产中,一般会选择谷物或豆类等淀粉作为原料,通过淀粉水解制备氨基酸。
而氨基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常用的氨基酸有谷氨酸和谷氨酰胺。
此外,生产味精所需的其他原料还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2.发酵:在味精的生产中,首先要进行发酵过程。
将淀粉加水稀释形成淀粉糊,然后加入氨基酸和维生素,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微生物会将淀粉糊中的氨基酸转化为谷氨酸,从而制备出谷氨酸溶液。
3.提取:将经过发酵的谷氨酸溶液进行提取过程。
提取原理是利用水溶性离子交换树脂或吸附树脂,将谷氨酸与树脂之间发生吸附作用,再通过洗脱的方式将谷氨酸从树脂上解吸出来形成谷氨酸溶液。
4.结晶:提取得到的谷氨酸溶液,通过结晶工艺进行结晶处理。
将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控制降温速度和搅拌速度,使溶液中的谷氨酸开始结晶,在结晶过程中不断加入搅拌剂和控制结晶速度,最终获得谷氨酸结晶体。
5.脱色:经过结晶得到的谷氨酸结晶体通常呈淡黄色,需要进行脱色处理。
通常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将谷氨酸结晶体与活性炭混合,再通过过滤和洗涤等工艺将颜色较深的杂质吸附去除,使味精呈现白色晶体。
6.干燥:将经过脱色处理的味精结晶体进行干燥工艺,将其转变为味精粉末。
通常采用喷雾干燥法或真空干燥法,将味精溶液喷入热空气中蒸发,最终得到味精的粉末状成品。
7.包装:最后一步是将干燥后的味精粉末进行包装。
味精通常以袋装或瓶装形式出售,包装要求严格,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总的来说,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相对复杂,需要通过发酵、提取、结晶、脱色、干燥和包装等多个环节精心处理,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味精产品。
同时,生产味精的厂家还需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味精车间工艺操作规程一、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将所需原料按配方比例准备好,包括谷氨酸、淀粉、水等。
2.混合制浆:将淀粉和水按比例混合,制成浆状物。
3.糊化:将制浆状物加热,使其糊化,形成糊化液。
4.发酵:将糊化液与谷氨酸混合,静置一段时间,进行发酵反应。
5.过滤:将发酵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6.蒸发浓缩:将过滤后的液体进行蒸发浓缩,使其达到所需浓度。
7.结晶:将浓缩后的液体进行冷却结晶,得到味精晶体。
8.产品分装:将味精晶体进行分装,包装成所需大小的袋装或瓶装产品。
9.成品包装:将分装好的产品进行成品包装,如纸箱或塑料袋。
二、操作步骤:1.原料准备:1.1具备原料的品质检测报告,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1.2按照配方比例,将所需原料准备好,放置在指定的储存区域。
1.3严禁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投入生产,如发霉、受潮等。
2.设备准备:2.1检查各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2清洗设备,确保设备内部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2.3检查设备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设定,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3.混合制浆:3.1将淀粉和水按配方比例放入搅拌罐中。
3.2调节搅拌速度和时间,使混合均匀。
3.3将制浆好的混合物加热至糊化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其糊化。
3.4检查糊化液的浓度和温度,确保符合要求。
4.发酵:4.1将糊化液与谷氨酸按配方比例混合,放入发酵罐中。
4.2封闭发酵罐,进行发酵反应,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4.3检查发酵液的PH值和温度,确保符合要求。
5.过滤:5.1将发酵液经过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5.2定期清洗过滤设备,防止堵塞和交叉污染。
6.蒸发浓缩:6.1将过滤后的液体放入蒸发器中,进行蒸发浓缩。
6.2根据工艺要求,调节蒸发器的温度和压力,保持一定的浓缩速率。
6.3检查浓缩液的浓度和温度,确保符合要求。
7.结晶:7.1调整蒸发浓缩后的液体的温度,使其逐渐冷却至结晶温度。
7.2微量搅拌结晶液,促进晶体的生成。
味精的工艺流程味精,又称味精钠,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具有增鲜、提鲜的作用。
它是一种晶体状的白色粉末,呈现出极强的味道,可以使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味精的生产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下面将介绍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味精的主要原料是淀粉和氨基酸。
淀粉通常来自玉米或小麦,而氨基酸则可以通过发酵或化学合成得到。
在生产过程中,淀粉和氨基酸的比例会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
2. 淀粉的预处理。
首先,将淀粉与水混合,形成淀粉浆。
然后,将淀粉浆进行糊化处理,即在高温下加热,使淀粉颗粒膨胀破裂,形成糊状物。
接着,将糊状物冷却并干燥,最终得到淀粉粉末。
3. 氨基酸的发酵或合成。
对于通过发酵得到的氨基酸,首先需要选取适当的微生物菌种,然后进行发酵培养。
而对于化学合成的氨基酸,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4. 混合和发酵。
将淀粉粉末和氨基酸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形成混合物。
接着,将混合物进行发酵,通常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产生味精。
5. 提取和精制。
经过发酵后的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味精,但还需要进行提取和精制才能得到纯净的味精。
首先,将发酵液进行脱水,得到味精浆。
然后,通过结晶、过滤等工艺步骤,将味精从浆液中提取出来。
最后,对提取得到的味精进行干燥,得到味精的成品。
6. 包装和储存。
最后,将得到的味精进行包装,通常采用铝箔袋或塑料袋进行包装。
包装完成后,味精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并进行合适的储存,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味精的生产过程就完成了。
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淀粉和氨基酸的特性,通过发酵和精制等步骤,最终得到了高纯度的味精产品。
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味精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味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