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24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人工气道(Artificial Airway)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或其他方法建立的一种通向呼吸道的通道,用于维持或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是重症监护和急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下面将详细介绍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
一、人工气道的建立1.适应症建立人工气道的适应症包括以下几点:-无法自主维持通畅呼吸的患者,如大量痰液、严重气道狭窄或肿瘤等;-患有呼吸衰竭、昏迷、严重中毒或神经损伤导致呼吸肌无力的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2.建立方法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放置导管:包括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Intubation)和气管切开术(Tracheostomy)等;-使用支气管镜:可在导管指导下进行人工气道的建立;-其他特殊方法:如利用光导技术、经口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等。
二、人工气道的管理1.气道护理-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采用吸引、湿化和气道内雾化等方法,维持呼吸道通畅;-定期调整管道位置:确保导管在正确位置,并避免导管阻塞;-避免误吸:使用负压吸引器吸痰时避免吸入胃内容物;-保护口腔黏膜:定期擦拭口腔,避免口唇干燥和溃疡。
2.呼吸机管理-选择适当的呼吸机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如控制通气模式、辅助通气模式和间歇正压通气模式等;-调整合适的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气道压力和PEEP等;-定期检查导管和呼吸机:检查气囊的充气情况、导管的堵塞情况等,并确保呼吸机的运行正常。
3.并发症管理-肺炎预防:定期更换导管和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湿化器,避免交叉感染;-声带损伤预防:定期检查管道位置,避免过度牵拉导致声带损伤;-气管狭窄防止:避免导管过长停留,定期进行气囊放气检查等;-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预防:控制气道压力和持续时间,避免气道损伤;4.拔除人工气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判断是否符合拔管条件;-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拔管,并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拔管后继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做好后续的康复护理。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人工气道是指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
可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与多功能呼吸机连接可检测气量、呼吸力学等参数,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
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和改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妥善地建立和管理人工气道是重症呼吸衰竭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人工气道的建立(一)气管插管1、适应症:(1)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2)气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3)有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影响正常通气者(4)因诊断或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减少患者痛苦,使操作方便,也可行气管插管。
2、方法(1)经口插管①用物准备:选择尺寸大小适合于患者的气管插管一根(男7.5mm-9.5mm;女7.0mm-9.0mm)喉镜、牙垫、插管内芯、开口器、胶布、吸引器、简易呼吸器、10ml注射器一支、吸氧设备及其它必备药品。
②检查气囊是否漏气。
将气囊充气后放在无菌盛有灭菌蒸馏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证明气囊完好。
③用麻醉润滑油润滑气管插管前半部,并插入金属导管芯,备用。
④取下患者义齿,清除口鼻分泌物。
⑤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后仰,使颈部伸直,气道拉直。
⑥使用简易呼吸器给100%氧气,行人工呼吸数分钟, 提高血氧饱和度至患者所能达到的最高值。
⑦用开口器打开患者的口腔,在喉镜目视下将备好的带有金属导管芯的气管插管插入患者口腔,并经过声门至气管内。
迅速拔出金属导芯,充气囊8-lOml。
如插管30秒内未完成,须暂停,进行人工呼吸,提高血氧饱和度后,再重新开始。
⑧判断插管是否在气管内。
具体方法:a用简易呼吸器给较大容量送气,听诊双肺闻及明显呼吸声,胃部听诊无气过水音。
b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波形改变。
C观察患者氧合改善情况,改善良好证明在气道内。
⑨放入牙垫,妥善固定插管,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接呼吸机。
⑩拍胸片,确定插管是否在隆突上1-2cm。
(2)经鼻插管①用物准备:基本同经口插管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