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质生物监测方法

水质生物监测方法

水质生物监测方法
水质生物监测方法

水质生物监测方法

2012级6班李斐

学号:201210540616 生物监测是水环境污染监测的方法之一,它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具有敏感性、富集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目前在实际监测中已经应用的生物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指数法、种类多样性指数法、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polyurethane foam unit,PFU)、生物毒性试验、生物残毒测定、生态毒理学方法等,涉及的水生生物涵盖单胞藻类、原生动物、底栖生物、鱼类和两栖类。除了鱼类,藻类和底栖生物这些在水污染生物监测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传统生物监测方法之外,生物监测的方法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为了验证发光细菌法在测定水域水质毒性的用途,吴伟等利用明亮发光杆菌作为指示物,对受到污染的渔业水域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测定,试验表明在温度在20℃到30℃,pH 值界于6 到9 之间时,利用发光细菌法所测得的水域急性毒性的结果与鱼类毒性试验可以互相替代。华银峰等通过系统研究重金属和缓冲液类型及其浓度对脲酶抑制率的影响,为脲酶抑制法在快速检测重金属离子中最佳检测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陆贻通等也对酶抑制技术的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当被测重金属是少数几种并能以抑制方式影响酶活性时,这种测定方式便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一、鱼类毒性实验

鱼类是重要的水产资源,而且对水质污染反应极其敏感。即使微小的环境变化,就可明显地影响鱼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活动,造成鱼类的变异或死亡。因而有人主张,水体污染的生物学研究应集中在鱼类和作为鱼类食料的生物中进行。因为水污染控制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危害这类生物,保护自然资淤门。在进行水体污染调查时,往往由于污染源成分复杂,难以用单一的理化指标表示其污染程度,而通过鱼类试验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体的混合污染状况和污染物的毒性。鱼类试验不仅可以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的综合指标,而且还可配合其他调查测定以制订工业废水的排放标淮。因此鱼类试验是一种简便、经济而又易于推广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目前已被某些国家列为标准方法。有一种鱼类的生理学监测方法是根据污染物质引起鱼类的活动异常及呼吸与心跳等变化情况来判断水质状况的。将鱼直接置于河水中进行监测。例如在瑞典,曾将鱼类置于篓中,再将鱼篓悬于某些工厂废水排人的河流中,以监测水质污染的影响。或者在废水排人水体之前在工厂内进行废水对鱼类影响的监测在进行这类试验时,运用连续自动记录装置记录废水对鱼类活动方式变化及心跳和呼吸活动的影响。由于有效地利用这类厂内监测系统,而改进了水质污染的防治工作。在鱼类的毒理学试验方法方面,目前已积累了大量资料。一般是通过测定鱼类24、48和96小时的中间忍受限度值(TLm,即半数存活浓度)来评价污染物质的毒性。

另外,当水体受到污染时,污染物质可以引起鱼类的迥避反应。因而有人采用鱼类进行迥避试验,以测定污染物质的毒性。

二、甲壳动物毒性实验

如在海洋水质生物学监测中有人用叶足类甲壳动物鳃足虫(Ar‘em:aSali,:a)。这种甲壳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生存于各种海水与盐水湖中。它的卵可以干燥保存几年仍不失去活力,试验时可将保存的千燥虫卵在20℃条件下孵化24或48小时后即可孵化为可供试验用的幼虫(无节幼体期),因而容易得到大批同种、同龄的试验幼虫。近年来研究表明,在海洋污染监测工作中,以鳃足虫生物试验作为一个标准方法是有可能的。最近PI.ice等〔‘归曾对引起海洋污染的多种石油化学物质进行了周密的鳃足虫毒性试验。其毒性试验的基本方法如下:将虫卵孵化为实验用幼虫。用5个1升容积的广口瓶做孵化器。将5个广口瓶排成一排,并以黑纸包裹起来,每瓶的两侧各留一小洞,以便透光。各瓶装有一个多孔玻璃扩散器作为曝气之用。每瓶加入一克虫卵,然后注满合成海水。合成海水的制备方法:称取氯化钠557.37克、硫酸钙27.20克、硫酸镁(MgSO;·7HZo)63.36克、氯化镁168.30克、氯化钾15.84克、澳化镁(MgBI.:·6HZO)3.14克。顺序将上述物质溶于20升蒸馏水中。在孵化过程中,孵化瓶内应不断曝气,直到孵化完成为止。将光源放到第一瓶侧的黑纸洞口处,使光线透过各孵化瓶。此时孵化出来的幼虫集中于孵化瓶的光束之内。然后用滴管将幼虫移到各试验容器中。将一定体积的水通过一个特殊

的网状滤器过滤,然后计数,即可得出每毫升水溶液中的鳃足虫数目。在正式测定各种污染物质对鳃足虫的中间忍受限度以前,同样亦应进行预试验,找出各种物质对鳃足虫的毒性范围,·314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卫生学分册

方法如下:

1.将鳃足虫卵置上述孵化器中孵化48小时,以提供预试验的幼虫,

2.将孵出的幼虫稀释成每毫升含30~50个幼虫的混悬液;

3.将各种试验的物质制成1%溶液,取出一定量的体积加到150毫升容积的各个广口瓶中,使其稀释到99毫升时其浓度分别为100、1,000和10,000毫克/升。不易溶解的物质则以海水制成饱和溶液进行试验,

4.将1毫升幼虫混悬液用吸管分别加到含有不同浓度试验物质的各个瓶中以及仅含有海水对照的瓶中,将瓶口盖上,但不要盖得过紧。然后置于24.5℃温度下再孵化24小时,

5.孵化24小时后,籍助菌落计数器观察并记录试验瓶中死虫与活虫的数目。通过以上方法即可求出各种污染物质对鳃足虫的毒性作用范围。测定中间忍受限度时应采用的剂量浓度,可根据预试验结果来确定。

三、细菌学检验

当水源受到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污染时,水中的细菌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当然,废水的种类不同,对细菌的影响也不同。例如排人水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浓度条件下,可明显地促进水中腐物寄生菌、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的繁殖〔20〕。因此,水的细菌学检查,也是判断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水质监测的细菌学检验有下述几种:

1.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1毫升水样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经过37’c培养24小时后,所生长的各种细菌菌落总数。当水体受到人畜粪便等污染时,其细菌总数急剧增加。因此细菌总数可作为水体污染的指标之一。但此方法仅适于在人工培养基上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繁殖的菌种,不是水中所有细菌都能在这种条件下生长。所以细菌总数不能表示水中的全部细菌。另外细菌也能随各种植物

和矿物物质进人水体,与人畜的污染毫无关系。可见细菌总数既不能得出水中实际所含细菌的绝对数,也不能指明水中出现细菌的原因,同时更不能说明有无病原菌存在。因此,细菌总数在评价水体时只有相对的意义。一般认为,如水中细菌数多,表示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的腐败产物,从而推测有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但不能肯定水体已受粪便污染。关于细菌计数,Bu(:ksteeg等采用下

述两种方法〔2’〕。

(1)改良平皿计数法—将样品接种在含有氯化2、3、5一三苯基四氮吐(2、3、5一triPhen,ltetrazoliumehloride一TTC)的琼脂平板或明胶平板上。培养后再将1%TTC水溶液喷雾到平板上。在活细菌细胞的还原酶作用下,无色的TTC还原成红色的甲腾(formazane)。结果平皿上的菌落变为红色,菌落计数更易于进行。

(2)间接细菌计数法—平皿计数法所得结果约占直接计数法所得出的细菌数的15%。为了更准确地检定细菌总数,根据活细菌的还原酶能将TrC还原成红色甲婚的原理,可采用1叹,C间接测定细菌总数法。此法系将TTC溶液加到河底泥中或污水中进行试验,在活细菌还原酶作用下,TTC被还原成红色甲鳍。再以酒精提取这种红色染料。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与含有已知数目细菌的标准混悬液比较,即可测出样品的细菌总数。与平皿计数法相比较,此法操作更为简便和迅速,不但提高了检出率,而且准确性也较高,更真实地反映了底泥或污水的生物学活性情况。

2.大肠杆菌:化学物质的污染可以在河流某一段比较不大的距离

内消失,而细菌污染的扩散范围则较大〔22〕。关于水体自净过程的许多研究表明,无论什么样的污染,也无论其细菌如何丰富,随着自净过程的进展,终归导致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数目明显下降。许多国家明确规定,大肠杆菌及其变种是一项水体污染指标。从卫生观点来看,大肠杆菌作污染指标具有双重意义,首先它是水体受到人畜粪便污染的可靠指标。而大肠杆菌又可能与肠道病原菌同时排出体外。粪便污染指示生物应在人畜粪便中普遍存在,而在未受污染的环境中又缺乏;其次它在自然界的存活时间应比病原菌长,而又容易鉴定。大肠杆菌基本满足了上述要求,因此它是最有价值的粪便污染指标〔25,2幻。有关水中大肠菌的测定,曾有多种改进。近来p。、KoB曾提出三种快速简易测定法〔25〕(见本刊2975年l期文摘027—编者)。这些改良的方法一般不需要转种,节约了许多培养基,只需十余小时就可得出结果,是较好的方法。在水质监测中,大肠杆菌除了作为粪便污染指标外,还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

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

(1)以大肠杆菌的生物量指数来确定

水体污染程度—在一定条件下,大肠杆菌的生长受到可利用的有机氮化合物量的限制。因而大肠杆菌的繁殖率可以用来指示水样中这些化合物的含量。而有机氮化合物是严重污染的特征,所以生物量(即在一定时间内细菌繁殖的量)可表明污染水平。由于有机氮化合物只是大肠杆菌繁殖的一个因素,此外还需要其他营养

物质。为此,试验时还必需将葡萄糖、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加人到样品中。同时水样应先经过滤以除去浮游生物并消除混浊。灭菌后,将大肠杆菌接种进去,培养48小时。然后用散射浊度计测定培养物的混浊度(即生物量指数)。有人认为在某些河流中运用这个方法要比生态学方法好。

(2)以大肠杆菌测定污水的毒性—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当水中存在有毒物质时,产酸作用将受到抑制。试验是将被检的水样作一系列稀释,分别置于各个试管中,加入葡萄糖和蛋白膝,以满足营养需要。调节PH至7.5,然后将一定量的大肠杆菌混悬液接种进去。在有毒物质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样品的PH值降低速度比对照组慢,这是由于细菌的代谢受到了抑制。据此可以测定废水的毒性。

(3)以大肠杆菌来测定某些有毒物质的致癌作用〔26“:近来有人使用大肠杆菌试验来测定致癌物质。其原理是某些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在于它们能够改变活细胞的DNA。正常的细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修复其DNA的受损部分,来抵抗致癌物质的破坏作用。但是那些修复DNA能力不足的细胞,对于能与其DNA发生反应的物质将表现敏感性增高。DNA聚合酶是参与DNA修复的一种酶,缺乏这种酶的细胞(如大肠杆菌的变异菌株PolA一)与含有这种酶的母细胞(如大肠杆菌的原始菌株PolA+)相比较,对许多已知与细胞DNA发生反应的物质(如放射线、致癌物质等)更为敏感。另一方面,这两种细胞对于一些非致癌物质则表现同等程度的感受

性。已经知道,这些非致癌物质仅仅千扰细胞结构,并不干扰细胞的DNA。根据以上原理,采用下述实验方法:将含有DNA聚合酶的大肠杆菌(Pol犷)与缺乏DNA聚合酶的大肠杆菌(PolA一)分别接种在一种加有胸腺碱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各取出0.1毫升菌液分别接种在成分相同的琼脂平板上,待琼脂平板表面干燥后,将浸有试验物质溶液的灭菌小圆纸片贴在琼脂表面上,将此平板置37℃温箱培养7小时,然后测定抑制圈的直径。根据某种物质对PolA十菌株与对Po1A一菌株抑制圈大小的比较,即可鉴别该种物质有无致癌作用。致癌物质的特点是对PolA一菌株的抑制圈明显地大于对Po1A十菌株的抑制圈;而非致癌物质形成的抑制圈的大小两者没有明显差别。Rosenk1’anz曾用这种方法鉴定出的致癌物质,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证明确有致癌作用。

3.醋酸分解菌试验:在水体自净与污水生物氧化处理过程中,使生化需氧量降低的中间产物是以醋酸为主的低级脂肪酸。氧化分解醋酸的醋酸分解菌是使生化需氧量降低的关键因素。当水中有毒物质存在时,就延迟了醋酸分解菌的繁殖,测定醋酸分解菌的繁殖情况,就可以间接确定水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四、藻类实验

由于藻类对水体污染反应十分敏感,因而多年来已广泛利用藻类进行水质生物学监测。关于环境的改变对藻类影响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河流中,当水温为20oG时,硅藻占优势,30oC时,绿藻占优势;35~40℃时,兰一绿藻占优势。由此可见,

热污染可明显地改变水中藻类的品种,使兰绿藻占优势地位。在加拿大的Wabamun湖中,曾研究了热污染对藻类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污染在夏季使藻类减少,在冬季则使藻类增多。在水质生物学监测中较常用的是硅藻及栅藻。因为这些藻类,生长繁殖快,对水质变化较敏感,可通过测定水体中硅藻及栅藻的数量来确定污染的程度。有人曾以栅藻的生物量指数来测定水体中无机氮化合物的含量。一般认为,随着自净过程的进展,水中无机氮化合物的含量不断加。这些可被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的含量,可以栅藻试验来测定。将试验水样过滤,以除去浮游生物,然后接种栅藻,并退荧光灯照射。培养10天后,用浊度计测定混浊度(即栅藻的生物量指数)。栅藻的生物量指数可用来判断水中可被利用的营养物质的水平。此外小球藻也常被用作试验。将小球藻置于有毒物质的水中,测定其叶绿素的减少或代谢降低来表示毒性。这是由于水中某些有毒物质(如酚类化合物和除草剂等),能使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减弱,降低共叶绿素浓度所造成的。利用有毒物质抑制藻类光合作用测定其溶解氧含量的方法,可测定污染物质的毒性。将藻类通过浮游生物网浓缩、过滤,用蒸馏水冲洗后,放人配有培养基且经消毒的容器中培养两天,使藻类具有一定的生物量。培养好的藻液,放入250毫升碘量瓶中,放满密封。试验组加人一定浓度的被试验物质,对照组不加试剂。试验开始将碘量瓶放入水中,离水面约3~5厘米处,以500瓦灯泡作人工光源,光照3~5小时后,测定其溶解氧含量。可用下列公式判断污染物质对藻类的影响:

公式中q值可以是正值或负值,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抑制率和光合作用刺激率。q值的正负和大小说明污染物质对藻类影响程度。随着水质监测工作的不断发展,水质生物学监测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当水体受到污染后,不但改变了水体的理化性状,而且也影响了水体中的生物。要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状况,既要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监测,也要采用生物学方法监测。此等方法各有所长,应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才能全面了解水体污染的真实情况。

五、种子发芽试验

以这种方法主要是判断水源是否适用于农业。其原理是:浸泡种子发芽情况及幼芽的生长过程对水中的有毒物质是极其敏感的。通过观察幼芽的生长速度,并结合幼芽与胚轴的生长比例,就可以评价水质。方法是将植物种子浸泡干一定浓度污染物质的水中,然后加盖,并保持在16一20℃的黑暗环境中。经一段时间

后,记录已发芽的种子数,并测定幼芽的长度。将试验样品所得的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如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种子几乎全部发芽,两者的生长情况相似,这说明试验水样作为灌溉是适宜的。如果水样中的种子没有发芽或发芽情况很差,则此水不适宜于灌溉。这是一种行之有效而又简便的试验方法,在污水灌田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河流水质生物监测新方法

1 分子生态毒理学方法分子生态毒理学采

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与技术,研究污染物及代谢产物与细胞内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等的相互作用,找出作用的靶位或靶分子,从而对在个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影响作出预报,达到微观水平与宏观水平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大的预测价值.目前最常用的是把腺苷三磷酸酶(ATPase)作为生物学标志,方法是测定水生生物体内ATPase的活性,并以其活性强弱作为多种污染物胁迫的指标[3].此外,Petrovic'等[20]过测定贻贝(MytilusgalloprovincialisLam.)消化腺上皮细胞中的溶酶体(lysosome)膜的稳定性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的含量来监测水体中有毒物质,经过证实,这2个指标可以作为水体环境有毒物质变化的早期警报.Dellali等[21]用蛤(Ruditapesdecussatus)和贻贝监测泻湖水体污染的结果表明,蛤和贻贝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能很好地反映当地水体的污染状况.

2 四膜虫刺泡发射法

四膜虫是一种淡水单细胞生物,生长速度快、繁殖量大,实验室内易无菌培养和控制,适用于河流水质监测.以前应用四膜虫监测水质都是通过测试四膜虫的生长曲线和繁殖曲线等生物学特征来反映水质变化情况.然而由于四膜虫个体差异小,对化学毒物敏感,在诱变实验中无须添加活化酶,自发突变率低等,是一种理想的致突变试验材料.四膜虫的刺泡是附着在细胞质表面、由基粒分化而来,垂直胞质排列,当外界环境因子触发可诱导刺泡发射,形成显微镜下可见的分泌泡.吴伟等[23]用阳性致突变物诱发四膜虫刺泡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四膜虫对致突变阳性物质相当敏感,且有剂量效应关系.因此,利用四膜虫刺泡发射是评价河流水体中化学物质致突变的一种快速、简便、良好的方法.

3 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法

发光细菌测试[24]使用了具有发光特性的天然微生物,而毒性物质将抑制发光,且毒性越强,光抑制越明显.此方法经研究被证实在水质监测中具有快速、简便等特点,同时有很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25].另外,发光细菌本身没有危害性.

参考资料

1、<水质的生物监测方法> _吕维善

2、<浅谈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蓝田县环境监测站张颖

3、徐顺涛.饮水关乎民生健康[J].环境保护,2007(14):60- 62.

水质综合生物毒性在线监测仪

产品名称:水质综合生物毒性在线监测仪 产品型号:WTox-8000 系统概述: 水质综合生物毒性在线监测仪采用公认的ISO 11348标准测量方法,以发光细菌和待测水样反应时发光强度变化来快速准备地测出水样的生物毒性,毒谱范围涵盖多于五千种潜在的毒性物质。生物毒性测试技术是一张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毒性检测系统,它提供一种有效应对污染的检测手段,整个测量过程可以在5-30分钟内完成,因而能保证对水质变化进行最快速的反应。水样毒性的大小可以通过发光细菌发光强度变化来表示。该系统广泛用于饮用水水源安全、应急评估及多种污染物毒性测定,能对水污染事件进行预警,同时可预警一般性污染事件以及慢性中毒事件。 系统特点: 检测灵活,测量周期短,相应速度快,检测过程可自由设定,可由用户定制测量周期,最短检测时间5分钟。 自动进行质控和校准,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可检测包括重金属、农药、生物毒物、其他有机和无机有毒等才超过5000多种毒性物质; 可调定量取样装置,确保仪器通过调整试剂用量和取样量来准确测量各种水样。 采用长寿命的非接触式注射泵,避免液体直接接触注射泵,可大大延长核心部件寿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全进口器件及创新的分析流路设计和试剂配方保证了极高的测量重现性,目前测量重现性可达到5%。 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员值守,可实现自动调零、自动校准、自动测量、自动清洗、自动维护、自我保护、自动回复等职能化功能。 在线监测方式多样式,可实现人工随时测量、自动定时测量、自动周期性测量等测定方式。 技术参数: 测量方式:发光菌法; 光监测器:光电倍增管; 测试量程:0~100%; 重复性:5%; 检测下限:0.5%; 相应时间:可根据水样自行调整,最少5min; 测试方式:定时、等间隔、手动; 校准方式:自动校准; 相应范围:可响应5000多种有毒物质; 维护周期:1-2周更换一次发光菌; 模拟输出:4—20mA 模拟输出; 数据传输方式:RS232,RS485,GPRS; 显示:8寸彩色触摸屏,分辨率为800*600; 数据存储:五年有效数据; 工作温度:+0℃~ +40℃; 电源:220V AC±10% / 50-60H; 功耗:约100W;

水质监测的重要意义

水质监测的重要意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水质监测的重要性 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中的化学物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态系统进行统一的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测工作。水质监测在维护水环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对饮用水来说,若水中含有有害细菌,如伤寒、霍乱、痢疾等病菌时,便会传播各种传染病。当水中存在大量浮游生物(如原生动物、藻类等),会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并产生臭味和水色。若水中含有某些矿盐杂质,也会引起各种病症。如饮用水中含氟过多,会使牙齿产生斑纹,而引起“斑齿病”,严重者可使牙齿完全溃坏。至于日常生活排出的污水,也会传播疾病。因此,研究水的处理和测定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是保证人民健康和国家建设的重要课题。 对工业用水来说,必须了解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因为各种工业用水不仅需要足够的水量,而且因工业生产用途不同对水质也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锅炉用水不能含有大量钙、镁的硫酸盐,否则锅炉里面将产生水垢,不但会耗费过多的燃料,而且也有可能引起锅炉爆炸;再如,冶金工厂中的冷却设备,对给水中悬浮物的含量有很严格的规定。对工业用水则考虑是否影响产品质量或易于损害容器及管道。 此外,水质监测还可以:a)为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b)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追溯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迁移转化和消长规律,预测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c)判断水污染对环境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d)提供

代表水质质量现状的数据,供评价水体环境质量使用;e)探明污染原因,污染机理以及各种污染物质,进一步深入肝癌不环境及污染的理论研究。 水质监测的范围及种类 水质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检验水的成分是否与水质指标相吻合。水质指标是描述水质量的参数,通常用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来表示。水质指标项目繁多,因用途的不同而各异。其中有的水质指标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具体的杂质成分,如Hg、Cd、As、硝酸根(AgNo3)、氰化物(Hcn)、 DTT、六六六等;有的水质指标反映了若干杂质成分的共同影响结果,如碱度、硬度等;有的水质指标则是许多污染杂质的综合性指标,如浑浊度、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等。水质监测可以通过化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其中,化学法在国内外水质常规监测中还普遍被采用。 水质监测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如江、河、湖、少和地下水及各种工业排水等。水质监测有时需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

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设 仪器设备参考价格和布置图(供参考) 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 根据《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3]2259号)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导则》,以及《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净化消毒和检测工作的通知》(水农[2015]16号)等文件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区域水质检测中心应尽可能具备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中的42项常规指标和本地特有非常规指标的能力。 一、仪器设备购置及参考价格 根据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水质化验室(具备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中的42项常规指标以及氨氮、总氮、总磷、溶解氧、石油类、溴化物、硫化物、电导率等共计50项指标的能力)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我们认为国产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可以满足农村饮水安全区域水质检测中心的建设需要。国产设备价格较低、维修服务方便,便于集中采购与及时供货,中央财政对每处检测中心补助72万元建设经费,可基本满足42项化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不含采样车、装修、空调和试验台柜等费用)。

1.大型检测仪器,56万元人民币左右

2.主要小型仪器设备、器皿及试剂,16万元左右 二、实验室布置及参考图 实验室布置应根据当地的房屋条件进行设计,提供6个具备42项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布置案例供参考。 实验室总使用面积一般不少于190m2,实验区和办公区应分开,

其中,实验区包括微生物检测区、理化检测区、大型检测仪器区、配套实验区(样品受理室、天平室、药剂室和洗涮间)等,不少于150m2;办公区包括办公室和资料室等,不少于40m2。 实验区的房间布设应便于检测和管理、确保不产生安全隐患和检测干扰。 (1)微生物检测区包括培养基制作室、缓冲间、样品培养室、样品接种室等(条件限制时培养基制作室和缓冲间可合并),宜设在人流少的区域,应满足无菌操作要求,不少于25m2。 (2)理化检测区有条件时宜配备2间,一间用于滴定分析、分光光度计分析及感官指标等项目分析,35m2以上;另一间用于开展蒸馏及萃取等指标的检测,20m2以上。 (3)大型仪器的布置宜单独设置房间(条件所限时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可布置在同一房间,气相色谱、离子色谱和低本底总αβ测量仪可布置在同一个房间),总面积不少于45m2,尽量远离洗刷室以防腐蚀,需要气体和排气的仪器宜布置在朝北的房间。 (4)天平室应设置在无震动、相对密闭并靠近理化室的区域,面积不小于4m2。 (5)药剂室要避开阳光直射,并配备通风设施,面积不小于6m2。 (6)洗刷室应远离大型仪器和分析天平室,应设防酸台、下水口和通风设施等,面积不小于6m2。

环保部开展重点流域水质生物毒性监测试点

环保部开展重点流域水质生物毒性监测试点 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独家获悉,环保部近日已依托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开展2013年全国部分重点水域生物试点监测工作。此次试点工作选取全国14个市的重点流域环境监测站点,开展水质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及生物毒性等多方面监测,以在“十二五”期间在已有水质5项常规监测基础上,新增11项水质生物性指标监测。 据透露,目前国内开展的水质监测工作不能全方位反映地表水质达标程度,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就已建立起涵盖常规及生物性等多方面的水质监测网络。按照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也将建立起全国地表水生物监测网络。 点评:水质生物监测是国际上通行的水质监测的必经阶段。目前,国内此方面监测工作几乎处于空白。此次14个试点监测工作的启动,以及全国地表水生物监测网络的逐步建立,意味着国内水质监测市场将再拓新空间。目前国际主流的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有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方法和化学发光毒性检测方法。长期以来,由于不受重视,国内鲜有从事此项业务研发的企业,以美国哈希公司为代表的环境监测龙头公司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但近年来,国内不少公司已开始逐步涉足此领域。 据了解,目前在水质生物毒性监测技术与设备研发方面相对成熟的有深圳水务集团下属的开天源自动化公司,以及A股的聚光科技,这两家公司目前已研发出成品。聚光科技2010年6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OX-2000水质综合毒性在线监测仪。其他的诸如天瑞仪器、先河环保等也在介入,但仍处于可研阶段,先河环保募投项目之一水质安全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改造项目有所涉及,但该项目目前尚未达产。天瑞仪器在水质重金属和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生物毒性方面尚属空白。 粗略测算,如果以目前国产水质生物监测仪(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技术)市场均价100万元/台计算,近国家级地表水质监测网络所覆盖的1000家监测站点,每个监测站点两个水断面各配置一台监测仪,则近国家级水质监测平台就可提供20亿元。如果加上省级及市级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则到“十二五”末,全国水质生物监测网络建立起来后,可带动的监测仪器市场规模至少可达100亿元以上。 本稿由深水集团开天源公司吴勇辉提供

水质微生物的检测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首页食品资讯政策法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检验技术仪器设备食品标准资料中心食品图库食品人才食品安全食品课堂专业英语食品专题食品网刊食品网址食品百科个人空间食品论坛 水质微生物 一、水质微生物及指示菌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水体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种微生物天然培养基。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以及人类的动物的排泄物及污染。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 一般认为,水中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有较大优势。与其他水体相比,河水及溪水中革兰氏阳性菌相对较多,这是因为陆地微生物冲洗污染的缘故。 水体中的致病性微生物一般并不是水中原有微生物,大部分是从外界环境污染而来,特别是人和其它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水中常见的致病性细菌主要包括: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小肠结炎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在实际控制中,对水质卫生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是无法对各种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一一进行检测,而一般利用对指示菌的检测和控制,来了解水体是否受到过人畜粪便的污染,是否有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从而评价水的质量,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目前,世界各国一般认为大肠菌群是指示水质受粪便污染较好的指示菌。 我国水质控制也采用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 在某些情况下,水体中的细菌总数也可指示水体受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情况。这里的细菌总数其实是指营养琼脂培养后形成的菌落总数。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控制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除采用大肠菌群等指标外,一般还采用细菌总数这个指标。我国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 二、水质微生物检验方法 GB575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一)细菌总数的检测:

水环境生物监测项目汇报

水库湖泊水环境生物监测评价技术研究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河北省水资源匮乏,属于极度缺水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4.6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120亿M3,人均水资源量仅306.69M3。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河北省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且污染严重,地下水连年超采,已不堪重负,故此水库和湖泊在承担原有防洪和农业灌溉用水的同时,目前已经成为生活、工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供水的重要水源地,黄壁庄、岗南、桃林口等大中型水库以及白洋淀、千顷洼等淡水湖泊和湿地还对当地的气候调节,渔业生产、旅游等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强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对这些重要功能水域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对其水环境及水质进行跟踪监测评价将是其正常发挥功能的重要保证。 2、水环境生物监测的优点 水生生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大型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游泳动物等,它们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水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与水体质量密切相关,能够确切反映和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和自净作用,准确反映水环境状况,是水环境监测评价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与理化指标监测评价相比,水生生物指标监测具有三方面的优点:(1)直接性,水污染的生态效应归根到底为生物效应,生物在水中的生存及健康程度,可以直接、全面和综合反映水质的好坏,理化监测指标众多,比如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基本监测项目就有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监测项目更是多达80项,可以想象,单纯依靠理化监测难以全面体现水质现状,必须结合生物监测项目对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2)溯源性,根据生物的年龄还可以追踪评价不同时段的水环境状况;(3)互补性,生物监测可及时反映污染物的综合毒性效应及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威胁,发现一般监测和理化监测所发现不了的环境问题,与理化指标监测互为补充,可以提高对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监管的有效性。 3、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国外,开展水生生物环境监测研究起步较早,而且大多数国家均把水生生物作为湖泊、水库以及河流的指标体系中重要的观测和监测指标之一。在欧盟开展水质生物监测已有30多年时间,已建立起

水生生物监测评价及分级方法

附录 水生生物监测评价及分级方法 1、水质急性毒性(发光细菌法)的分级标准 2、水质遗传毒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污染指数(PI )分级标准 污染指数(PI )=样品实测微核千分率平均值/标准水(对照组)微核千分率平均值 3、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 ) 式中:s —样品中的种类数; n i —样品中第i 种生物的个体数; ? ?? ???? ? ??-=∑=n n n n H i s i i 21log '

4、湖泊、水库富营养状态指数TSI 分级标准 式中:chl 表示叶绿素a 含量(mg/m 3 ) 标准:TSI<37,贫营养型;3854,富营养型。 5、水产品生物残毒重金属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注:GB 4810-1994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 总砷:淡水鱼(鲜重计),≤0.5mg/kg 无机砷:海水鱼(鲜重计),≤0.5mg/kg 贝类(鲜重计),≤1.0mg/kg 藻类(干重计),≤2.0mg/kg 甲壳类(鲜重计),≤1.0mg/kg 6、大气指示植物叶片含硫量、含氟量污染指数评价标准: 单项污染指数公式:IP=Cm/Co 式中:IP----污染物质指数; Cm---监测点植物叶片某种污染物实测含量; Co---对照点同种植物叶片某种污染物实测含量。 分级标准: IP <1.2 清洁 1.2

水质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方案 ——嘉陵江凤县段 一.监测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归纳为: 1.对污染物作时间和空间上的追踪,掌握污染物得来源,扩散转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物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2.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 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源的污染监测,为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目标与要求 此次是针对嘉陵江凤县段的地标径流状况进行监测,从而了解嘉陵江源头水体状况,观察分析嘉陵江有害物质的分布,对水体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一定对策与建议来保护嘉陵江的水体环境,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巩固和加深我们对水体监测的基本理论,同时加强布点,采样,分析,测定等步骤与方法,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本次监测选取了宝鸡市凤县段嘉陵江进行检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宝鸡市凤县。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 地形地貌 凤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东经106°24′54″——107°7′30″,北纬33°34′57″——34°18′21″。因地连陕甘,又处入川孔道,北依秦岭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栈道贯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县境海拔在915—2739米之间,县城所在地双石铺镇海拔960米,西北隅与甘肃省两当县交界处透马驹峰海拔2739米,为境内最高点。紫柏山、代王山等海拔在2500米以上。最低海拔915米,位于温江寺乡西部河谷。嘉陵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境内代王山南侧,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在境内长76公里,在县境西南部形成凤州——双石铺宽谷构造盆地,小峪河、安河等为其主要支流,呈枝状分布。东部中曲河为褒河支流西河上源,南流出境,属汉江水系。 2.气象

水质常用检测指标

微生物指标: 1总大肠菌群:在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监测中,普遍采用正常的肠道细菌作为粪便污染指 标,而不是直接测定肠道致病菌。 2耐热大肠菌群:作为一种卫生指标菌,耐热大肠菌群中很可能含有粪源微生物,因此耐热 大肠菌群的存在表明可能受到了粪便污染, 可能存在大肠杆菌。 但是,耐热大肠菌群的存在 并不代表对人有什么直接的危害。 3大肠埃希式杆菌:即大肠杆菌,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 炎症。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 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 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 在。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国家 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 3个) 4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 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 PH 值、需氧性等)所取1ml ( g )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 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对食品被污染程序的标 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繁殖的动态, 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 供依据。 毒理指标: 1砷:砷化合物有剧毒,容易在人体内积累 ,造成慢性砷中毒。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水体 中砷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 0.0lmg/L ,我国的最高饮用标准值为 0.05mg/L 。饮水除砷是防治 地方性砷中毒的关键措施。 2镉:毒性是潜在性的。即使饮用水中镉浓度低至 0.1mg/L ,也能在人体(特别是妇女)组织 中积聚,潜伏期可长达十至三十年, 且早期不易觉察。所以国家对镉的限制非常严格, 饮用 水控制在0.005mg/L 以下。 3铬(六价):六价铬是一种常见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和农作物均有毒害作用。它能降低生 化过程的需氧量,从而发生内窒息,铬盐对肠胃均有剌激作用。铬的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较 多,如电镀、化工、印染等行业都含有三价铬或六价铬的废水排出, 使局部地区受到铬的污 染。废水或者雨水等的冲刷,使铬侵入饮用水中,国家规定饮用水中含铬(六价)量不得超 过 0.05mg/L 。 4铅:很多工业废水、粉尘、废渣中都含有铅及其化合物,进入饮用水可造成污染。铅可与 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酶、氨基酸的官能团相结合,干扰机体许多方面的生化和生理活动。 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人体每人每周耐受量为 0.3mg ,研究表明,饮用水中铅含 量为0.1mg/L 时,可能引起血铅浓度超过 30卩g/100ml ,这对儿童是过高的,成人每日摄入 铅量大于230卩g ,则超过人体耐受量。我国规定饮用水中铅含量不得超过 5汞:人的中毒剂量为 0.1?0.2g ,致死量为0.3g 。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 要是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汞,并可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 (如鱿、 内富集,人食用后,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神经和肾脏,如日本所称的“水俣病” 毒理性和蓄积作用,标准限值为 0.001mg/L 。 6硒:水中硒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硒是人体必备元素,对人体中辅酶 生物合成很重要,而辅酶 Q 存在于心肌,可防止血压的上升。硒的化合物对人和动物均有 毒,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破坏一系列的生物酶系统,对肝、肾、骨骼 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破坏作用。根据硒的生理作用及毒性,标准限值为 0.01mg/L 。 7氰化物: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对人的致死剂量为 1mg/kg ,污染来源于电镀、炼金、热处 0.01mg/L 。 饮水中的汞主 贝类等)体 。基于其

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生物综合毒性在线监测仪)

NTOX-1000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生物综合毒性在线监测仪) 操作说明书

前言 欢迎您使用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在线生物毒性分析仪,本操作说明书,将对在线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以下简称分析仪)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在您使用分析仪之前,请务必阅读本操作说明书。阅读完毕后,将本操作说明书保管于可以立即取阅的地方。 本产品的规格和外观,出于改进的目的,有可能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发生变更。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内容,也有可能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发生变更,请予谅解。 此说明书由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若需更多的了解在线生物毒性分析仪器的详细信息,请搜索深圳耐思特科学仪器进入网站。 保修及责任范围 本产品的保修期限为您购买之日起的1年时间。在保修期间产品发生了由于本公司责任而导致的故障,提供免费维修或是更换部件。但以下情况不属于保修的范围:如对在线毒性仪器有意向,请搜索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公司网站了解更多详情,谢谢! ?由于误操作导致的故障; ?由于非本公司进行的修理或改造而导致的故障; ?由于在不合适的环境使用本产品而导致的故障; ?由于非本说明书记载的方法而导致的故障; ?由于非本公司责任的事故而导致的故障; ?由于灾害而导致的故障; ?由于本产品坠落而导致的故障; ?由于腐蚀、生锈而导致的故障,或是外观的损坏及老化; ?消耗品 由于本产品故障而导致的损害,由于数据丢失而导致的损害,以及由于使用本产品而产生的其它损害,本公司一律不承担责任,请予谅解。 标签含义 ?警告:潜在的危险状况,如果不加以避免,有发生严重伤害的可能性; ?注意:潜在的危险状况,如果不加以避免,有发生轻度或中度伤害的可能性。

水质生物监测方法

水质生物监测方法 2012级6班李斐 学号:201210540616 生物监测是水环境污染监测的方法之一,它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具有敏感性、富集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目前在实际监测中已经应用的生物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指数法、种类多样性指数法、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polyurethane foam unit,PFU)、生物毒性试验、生物残毒测定、生态毒理学方法等,涉及的水生生物涵盖单胞藻类、原生动物、底栖生物、鱼类和两栖类。除了鱼类,藻类和底栖生物这些在水污染生物监测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传统生物监测方法之外,生物监测的方法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为了验证发光细菌法在测定水域水质毒性的用途,吴伟等利用明亮发光杆菌作为指示物,对受到污染的渔业水域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测定,试验表明在温度在20℃到30℃,pH 值界于6 到9 之间时,利用发光细菌法所测得的水域急性毒性的结果与鱼类毒性试验可以互相替代。华银峰等通过系统研究重金属和缓冲液类型及其浓度对脲酶抑制率的影响,为脲酶抑制法在快速检测重金属离子中最佳检测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陆贻通等也对酶抑制技术的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当被测重金属是少数几种并能以抑制方式影响酶活性时,这种测定方式便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一、鱼类毒性实验 鱼类是重要的水产资源,而且对水质污染反应极其敏感。即使微小的环境变化,就可明显地影响鱼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活动,造成鱼类的变异或死亡。因而有人主张,水体污染的生物学研究应集中在鱼类和作为鱼类食料的生物中进行。因为水污染控制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危害这类生物,保护自然资淤门。在进行水体污染调查时,往往由于污染源成分复杂,难以用单一的理化指标表示其污染程度,而通过鱼类试验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体的混合污染状况和污染物的毒性。鱼类试验不仅可以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的综合指标,而且还可配合其他调查测定以制订工业废水的排放标淮。因此鱼类试验是一种简便、经济而又易于推广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目前已被某些国家列为标准方法。有一种鱼类的生理学监测方法是根据污染物质引起鱼类的活动异常及呼吸与心跳等变化情况来判断水质状况的。将鱼直接置于河水中进行监测。例如在瑞典,曾将鱼类置于篓中,再将鱼篓悬于某些工厂废水排人的河流中,以监测水质污染的影响。或者在废水排人水体之前在工厂内进行废水对鱼类影响的监测在进行这类试验时,运用连续自动记录装置记录废水对鱼类活动方式变化及心跳和呼吸活动的影响。由于有效地利用这类厂内监测系统,而改进了水质污染的防治工作。在鱼类的毒理学试验方法方面,目前已积累了大量资料。一般是通过测定鱼类24、48和96小时的中间忍受限度值(TLm,即半数存活浓度)来评价污染物质的毒性。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建立无人值守实时监控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可以及时获得连续在线的水质监测数据( 常规五参数、COD、氨氮、重金属、生物毒性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有关水质数据传送至环保信息中心,实现环保信息中心对自动监测站的远程监控,有利于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各监测点的水质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水质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由水质在线分析仪、采样系统、辅助参数监测系统等组成。 其中水质在线分析仪是基于紫外全光谱技术的连续在线式水中有机物浓度分析仪,在水质的在线监测方面与传统的COD化学法和现有的紫外单/双波长法相比均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同时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如下: 与传统的COD化学法在线监测设备想比,在技术上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1秒钟一个数据)实时性高、不存在二次污染等特点,从经济效益上讲水质在线分析仪具有运行费用低、维护周期特别长(一般可达到半年之久)、维护量小等显著特点。 与现有的紫外单/双波长法(利用污水在254nm处的吸光度与污水中COD之间的线性关系测定COD浓度)相比具有测试准确度高、检测范围宽、维护周期特别长(一般可达到半年之久)、维护量小等显著特点。这是因为单波长法仅能对有机污染物组分较为单一的污水或者污水中所含有机污染物组分相对固定的污水进行COD的测定,而对于污染物组分复杂多变的样品由于吸光度与COD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直接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增大。紫外全谱扫描技术则通过污水的紫外光谱数据与有机污染物浓度之间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预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由于模型本身的外推能力会使测试准确度随着用户的使用时间增长而愈来愈高。在检测范围上采用专利型在线稀释装置,可以满足在不更换或调整比色皿的

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分析

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分析 摘要:如今,我国水源污染日趋严重,不断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城市饮用水安全和水源地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如何实现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对可能会导致水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是现在应该重点应注意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最后简要阐述了对生物监测的展望。 关键词: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应用 前言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量越来越大,这些废弃物直接或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致使水污染灾害事件频繁发生,给国家经济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城市水源地水质污染问题,给城市居民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生物监测技术诞生于20 世纪初, 其机理及应用研究, 经历了一个从生物整体水平到细胞水平、基因和分子水平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生物监测技术最早也是最广泛的被应用于水环境的监测中。 1、水质生物监测的方法及应用 1.1 生物群落法 活着的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微生物,细菌和鱼类等,因为他们的群落结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可以反映水体污染的状态。按照规定的采样、检查、计数方法来获得各种类群数和各种数据,可以根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和生物指数法评价水污染的状况。 1.2 细菌学检验法 在自然水体中细菌无处不在,当水体受到生活污水,当水体受到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污染时,细菌大量增加。因此水的细菌学检验, 特别是肠道细菌检验, 在卫生学上的重要意义就彰显出来。 1.3 水生生物毒性试验 进行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可用藻类、鱼类等, 其中以鱼类的试验应用较广泛。大量的研究表明, 鲫鱼、斑马鱼和剑尾鱼是被应用最为广泛和具有代表性的淡水鱼类。 1.4 生产力测定法 水生植物中的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固氮等指标变化显示了水质污染情况。水生植物的生产能力会随着水体的污染情况而改变。在水体的水污染物是累积的,通过物理和化学测试方法以了解在体内蓄积的污染物的分布,可以方便的了

水质微生物的检测

精心整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首页食品资讯政策法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检验技术仪器设备食品标准资料中心食品图库食品人才食品安全食品课堂专业英语食品专题食品网刊食品网址食品百科个人空间食品论坛 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 在某些情况下,水体中的细菌总数也可指示水体受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情况。这里的细菌总数其实是指营养琼脂培养后形成的菌落总数。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控制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除采用大肠菌群等指标外,一般还采用细菌总数这个指标。我国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 二、水质微生物检验方法 GB575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

方法。 (一)细菌总数的检测: 国家标准中,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对生活饮用水,直接吸取1ml水样于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后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对水源水,根据情况对样品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适宜稀释液1ml,加注平皿,营养琼脂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37℃生长时能 度,120.1ml接种10 三、说明: 1100个,因此可以直接吸取1毫升到平板进行培养。 2.培养时间。与食品中菌落计数不同,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培养时间采用24h。 3.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由于饮用水和水源水可能的污染程度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接种量,检数表也不相同。 4.当接种量超过1毫升时,一般采用多倍浓度培养液。如配制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0mL,加入100mL 水样后,总体积为150mL,培养液恢复到正常浓度。

在线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

系统概述: 慕迪WTox-8000在线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采用公认的ISO 11348标准测量方法,以发光细菌和待测水样反应时发光强度变化来快速准备地测出水样的生物毒性,毒谱范围涵盖多于五千种潜在的毒性物质。生物毒性测试技术是一张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毒性检测系统,它提供一种有效应对污染的检测手段,整个测量过程可以在5-30分钟内完成,因而能保证对水质变化进行最快速的反应。水样毒性的大小可以通过发光细菌发光强度变化来表示。该系统广泛用于饮用水水源安全、应急评估及多种污染物毒性测定,能对水污染事件进行预警,同时可预警一般性污染事件以及慢性中毒事件。 技术参数: 测量方式:发光菌法; 光监测器:光电倍增管; 测试量程:0~100%; 重复性:5%; 检测下限:0.5%; 相应时间:可根据水样自行调整,最少5min; 测试方式:定时、等间隔、手动; 校准方式:自动校准; 相应范围:可响应5000多种有毒物质; 维护周期:1-2周更换一次发光菌; 模拟输出:4—20mA 模拟输出; 数据传输方式:RS232,RS485,GPRS; 显示:8寸彩色触摸屏,分辨率为800*600; 数据存储:五年有效数据; 工作温度:+0℃~ +40℃; 电源:220V AC±10% / 50-60H; 功耗:约100W; 尺寸:500mm*1650mm*321mm; 重量:约70KG; 系统特点: 检测灵活,测量周期短,相应速度快,检测过程可自由设定,可由用户定制测量周期,最短检测时间5分钟。 自动进行质控和校准,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可检测包括重金属、农药、生物毒物、其他有机和无机有毒等才超过5000多种毒性物质; 可调定量取样装置,确保仪器通过调整试剂用量和取样量来准确测量各种水样。 在线水质生物毒性分析仪采用长寿命的非接触式注射泵,避免液体直接接触注射泵,可大大延长核心部件寿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全进口器件及创新的分析流路设计和试剂配方保证了极高的测量重现性,目前测量重现性可达到5%。 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员值守,可实现自动调零、自动校准、自动测量、自动清洗、自动维护、自我保护、自动回复等职能化功能。 在线监测方式多样式,可实现人工随时测量、自动定时测量、自动周期性测量等测定方式。

探讨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

探讨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8-07-03T09:41:58.3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8期作者:刘娜 [导读] 水质环境监测在防治水污染、制定水环境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手段 刘娜(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1005) 摘要:水质环境监测在防治水污染、制定水环境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手段,是整个监测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水质环境监测中,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水质监测微生物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系统、水质微生物样品检测中、结果评价系统等方面对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分析,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水质监测;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and formulating wate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is a means to ensu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monitoring data,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monitoring process.In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water is an important content.In this paper,the quality control of microorganism detection in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s discussed from the collection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microorganism sample,laboratory test system,water quality microorganism sample detection and result evaluation system,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ractitioners. [keyword]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microbiological detection;quality control 水质监测过程中,水中微生物在实验室的检测存在一些特别的问题,诸如在分析标准,已知加入量、参比样品等,通常都不具备或不知道,因此个人判断常常显得更为必要。一个有效的质量保证程序必须能控制从采样到报告数据过程中所有足以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采样技术、实验设备与器材、工作人员、材料供应的品质、培养基、分析测试步骤等等。以下就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进行简要分析。 1、水质监测微生物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1.1水质监测微生物实验室先备齐采集微生物样品的无菌采样玻璃瓶 许多水体随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很大变化,必须制定出合理的采样规划。为保证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采样时固定取水点,同一时间;采水量应为瓶容量的80%,以便在检验时充分混匀;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刷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玷污;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采集管网水的样品前应对水龙头进行消毒,方法为用火焰在龙头表面烧灼片刻(3~5秒),而后放水5~10分钟。农村生活用水部分水样为蓄水池,需要备一个干净的水桶,放入水池中数分钟,尽量不取表面水,提水后将水灌入无菌瓶中,手注意不要接触到无菌瓶口和瓶塞。 1.2水样的保存达到减缓微生物繁殖的作用 采用低温冷藏箱来保存水样,水样全部采集后立即送回实验室;在运输中,玻璃容器要防止破裂,须有固定措施,防止样品容器倾倒和样品溢出。 2、实验室检测系统的质量控制 2.1主要实验设备控制 (1)、温度计或其它温度计量一起每半年校对一次,以保证培养箱、冰箱、冷冻箱和干燥箱都能连续准确的反映操作温度。(2)、天平的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定。(3)、使用PH计,至少要配制两种标准缓冲液(PH4.0,PH7.0或PH10)来校准PH计。(4)、分析用水最好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反对使用渗透水。(5)、电热灭菌箱应定期(三个月)采用孢子试条或孢子悬浮液来测试其性能,确保操作准确显在160℃~180℃之间,己灭菌的器皿应有标志区分(6)、高压灭菌器也应定期采用孢子试跳或孢予悬浮液检验其灭菌效果,每次使用要记录好温度、气压和灭菌时间。(7)、膜滤装置在使用前应将部件组合起来,并检查有无渗漏,必要时覆以硅酮,以增强过滤排放的效果。使用应彻底清洗。(8)、紫外灯应每月定期擦试,每三个月一次使用紫外光度计测量紫外灯,以保持能使用紫外灯放出的紫外光在其最初放出的70%以上。(9)、培养箱应每天两次检查其使用温度,培养箱应置于室温为16℃-27℃范围的房间最佳。(10)、所使用的玻璃器具要求完整无损,清洗后要进行检查,如果洗后表面有过多水珠附着,必须重洗。对于一种新的洗涤剂,使用前应先检验其是否会留下对生物有抑制性的残留物。必要时采用溴麝香草酚兰或其它指示剂抽样进行PH反应试验。 2.2实验室环境控制 (1)、实验室要求有良好的通风而且能够避免灰尘、温度变化,最终好能要用集中式空调,这样一来即能减少杂菌污染,又能保证培养箱的稳定操作和减轻培养基、分析天平的受潮问题。(2)、设计实验室,以要工作时使往来通行和访客的影响能减少到最小程序为原则,并要具专门的区域供配制培养基和无菌操作用。(3)、用光滑的最后一道漆覆盖墙壁,使之易于清洗和消毒,地面要求使指定的材料,做到放渗水、光滑、易于清洁;工作台高宽适当、台面要做到防止透水、抗腐蚀、光滑无逢。(4)、保持高度标准的清洁空气。可采用RODAC平皿、细菌密度平皿或拭抹法来监测空气和台桌面。 2.3对制成的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每次配制好的培养基应记录有配制人,配制日期,培养基名称和配制批次、数量、灭菌温度和所使用时间、PH值以及培养基中是否配有不稳定成分等。并进行无菌检验及阳性的阴性对照培养检查。 3、水质微生物样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水样采集后送至水质检测室,检验中所用的一切用品必须是完全灭菌的,在灭菌前应彻底洗涤干净。培养基和稀释液按规定要求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3.1检测菌落总数的质量控制 在接种前应将水样充分摇匀,是水中的细菌均匀分布于水中,水样稀释时应小心沿管壁加入,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以防吸管尖外

生物毒性监测的应用——水质急性生物毒性在线预警系统

生物毒性监测的应用——水质急性生物毒性在线预警系统 国家卫生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06 年 12月 29日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 / T575011 ~5750113—2006 ) , 并于 2007 年 7月 1日起实施。 如需更多的了解毒性仪器,请搜索深圳耐思特科学仪器进入网站,谢谢! 该标准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指标及其限值作了详细的规定 , 主要采用理化分析方法测定饮用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等指标并进行评价。然而水中的化学物质不是单一的 , 其对水生物体的最终毒性作用并非单一物质作用的简单加和 , 而是多种无机物、有机物毒性协同或者拮抗的结果。也就是说理化方法所测定的单一化学物质的浓度 , 在反映饮用水对生物体的急性综合毒性方面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解决此问题,在线生物毒性预警系统因此应运而生。 深圳市耐思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开发出的水质急性生物毒性在线预警系统是依据《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 ( GB / T15441—1995 ) 能够测定出水体中的综合急性毒性,为饮水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水质急性生物毒性在线预警系统在饮用水水质监测中 , 可以将费氏弧菌菌急性综合毒性试验与理化监测相结合 , 两类监测方法互为补充 , 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饮用水水质状况。 生物毒性在线监测仪与传统的理化监测仪器相比 , 费氏弧菌急性综合毒性试验不仅具有应用范围广、灵敏度高、相关性好 , 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 还能更为直接地反应出在多种毒性物质的共同作用下水质对生物体的综合效应 , 因而在水质监测尤其是在饮用水水质突发性污染监测中具有一定优越性。 测试原理: 费氏弧菌中含有荧光素、荧光酶、三磷酸腺苷等发光要素 , 其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内生化反应产生微弱荧光。费氏弧菌菌的胞质膜是电子转移链和生物发光途径所在的位置 , 其发光是一种光呼吸过程。胞质膜机能的损害会对生物发光产生抑制作用 , 使其发光强度降低 , 而费氏弧菌菌与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物质接触时便会造成胞质膜变性 , 故可以根据菌体发光强度的变化衡量污染物毒性大小并判断有毒物质所在环境对生物的急性综合毒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