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肺阴亏耗型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75.02 KB
- 文档页数:1
沙参麦冬的功能主治概述沙参麦冬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疾病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沙参麦冬的功能主治,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来获得最佳疗效。
功能主治以下是沙参麦冬的一些常见功能主治:1.清热生津:沙参麦冬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可帮助缓解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状。
2.滋阴润燥:沙参麦冬可滋润肺燥、清除体内热毒,对于阴虚型咳嗽、肺燥干咳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3.养心安神:沙参麦冬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改善失眠、焦虑等情绪不稳定的症状。
4.抗炎止痛:沙参麦冬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用于缓解风热感冒、扁桃体炎等疾病引起的咽喉疼痛、发热等症状。
5.改善肠胃功能:沙参麦冬可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症状。
6.养阴降火:沙参麦冬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对于肝火旺盛、目赤咽痛、牙龈出血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7.改善免疫力:沙参麦冬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其他常见病的发生。
使用方法以下是沙参麦冬的常见使用方法:1.煎汤:将适量的沙参麦冬加入适量清水中,煎煮20-30分钟后取汤服用。
2.泡水:将一小块沙参麦冬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热水,冲泡5-10分钟后可直接饮用。
3.口服药丸或胶囊:可以根据医嘱选择合适剂量的沙参麦冬口服药丸或胶囊。
注意事项在使用沙参麦冬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用法和剂量,遵医嘱使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慎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对沙参麦冬过敏的人群禁用。
4.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症状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5.请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总结沙参麦冬是一种功能广泛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生津、滋阴润燥、养心安神等多种功效。
它可以用于治疗口渴、咽痛、阴虚咳嗽等症状,并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和改善肠胃功能的作用。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骆健【摘要】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按奇偶数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5(015)007【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沙参麦冬汤;疗效观察【作者】骆健【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中医院河源517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1慢性支气管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病变,有较高发生率,且极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难以治愈[1]。
常规治疗时往往采取西医治疗,其短期效果较为明显,但很难根治,远期疗效并不理想,存在较为显著的不良反应。
本文选取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比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与常规西医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按奇偶数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7~75岁,病程5个月~7年;研究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7~74岁,病程6个月~7年。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年龄27~76岁;干咳无痰或少痰不易被咳出及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酸肢软、气短眩晕、舌红少苔;每年发病超过3个月且连续2年;知情同意。
排除慢性鼻咽疾病、支气管扩张、肺脓肿以及心功能不全等症状患者。
中医名方沙参麦冬汤临床运用【组成】沙参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叶4.5克,麦冬9克,生扁豆4.5克,天花粉4.5克。
【用法】水1000毫升,煮取400毫升,日再服,每日1剂。
【功用】滋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燥伤肺胃之阴及风温后期肺胃阴伤证,症见身热不甚,干咳不已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等症。
【加减】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咳嗽较重,痰多者,加贝母、杏仁;咯血,加侧柏叶、仙鹤草、藕节、白及、阿胶、参三七以止血;午后潮热、颧红,加银柴胡、地骨皮等;胃火偏盛者,加山栀、黄连;大便燥结甚者,加火麻仁、全瓜蒌;口于舌裂,津伤显著者,可用梨汁等频频口服。
【方论】本方为一首常用的甘寒清润滋补方剂。
用于温燥热邪袭入肺胃,以致津液受伤,损及阴分的病证,故治宜甘寒救其津液。
方中沙参、麦冬清热润燥,滋养肺胃之阴液,以治肺胃有热,阴亏液枯的干咳、咽燥及心烦,口渴为主药;玉竹、天花粉以助沙参、麦冬增强润肺胃之阴为臣药;扁豆、甘草益气和胃,培土生金为佐药;桑叶疏达肺络,清肺止咳,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同为使药。
诸药合用,具有滋养肺胃,生津润燥之效。
【医论】吴鞠通云:“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说明是因夏热秋燥相煎,损伤阴分,肺胃津乏,或风温后期邪热已退而肺胃阴伤之故。
由于肺阴受伤,阴虚则低热内生,故见身热不甚;肺津亏虚,肺系失润则干咳不已或痰少而粘;津不上承则口舌干燥而渴。
素体偏虚,外因秋令气候干燥,肺为燥金之脏,同气相求,燥热最易袭肺。
燥邪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故燥邪常侵犯上呼吸道,而见阴液缺乏的表现。
肺位居上,上焦病不愈,则下传胃腑,而见肺胃受损,故治以甘寒之品。
吴鞠通说:“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正说明苦寒之品不能退虚热,反有苦燥劫津之弊。
【临床运用】1.肺结核肺结核为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周文韬【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12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沙参麦冬汤加减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更加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1页(P39)【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效果【作者】周文韬【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卫生院浙江嘉兴314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8.1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患者由于感染、吸烟、过敏、气候变化、粉尘、呼吸道免疫下降、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支气管黏膜、气管黏膜及周围的组织器官出现了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等炎症反应[1]。
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了咳嗽、咯痰、喘息等,且在清晨和夜间时症状加重。
传统治疗中通常使用西药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但无法使病症得到根除[2]。
在本次研究中,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了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2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
对照组男37例,女24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48.2±6.9)岁;3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28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7例患者合并冠心病。
观察组男38例,女23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48.3±6.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沙参麦冬汤临床研究进展[关键词]沙参麦冬汤;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沙参麦冬汤首次记载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上焦篇》,本方由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共七味中药材组成,煎煮时用水五杯,煮取二杯,日一剂,早晚温分服。
其功效乃以甘寒法治疗燥伤肺胃阴分证,若久咳久热,加地骨皮。
临床上医家亦会总结前人的经验总结并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结果将其拓展运用于不同疾病,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笔者将关于沙参麦冬汤的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肺炎肺炎,是一种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痰多等临床症状,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肺闭喘咳”、“肺风痰喘”。
其发病原因多样,其中因接受射线后引起的肺炎为近代放射疗法兴起后的一种新型疾病,临床上西医以激素治疗为主。
马珺等[1]研究了肺部放疗的64例癌症,患者从第一天放疗开始服用沙参麦冬汤,2组患者均随访至放疗结束后3月,结果表明放疗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低,除此之外,在KPS评分等方面均显示实验组有更好的疗效。
小儿支原体肺炎近年来发病有增高的趋势,现代医学以阿奇霉素治疗方案应用广泛[2]。
张玲[3]对4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加服中药更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
中医认为射线为热毒范畴[4],易损肺阴;小儿为纯阳之体,易为热邪所伤而阴虚。
激素与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却常被患者排斥的治疗药物,因其副作用发生频率高、后遗症严重。
预防和治疗肺炎时联合应用沙参麦冬汤,可以减少激素与抗生素的用药剂量与缩短用药时间,以此减轻或降低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
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主要或唯一的临床表现是慢性咳嗽。
王静[5]等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时在常规使用孟鲁斯特纳片的基础上联用加味沙参麦冬汤,通过测试CVA患者的PEFR(呼气高峰流量)、检验血清中IL-2 IL-6和TNα含量,表明实验组在上述指征结果皆优于对照组,从而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达到治疗CVA的目的。
□ 综述/Summary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9 Vol.3 No.112019年第3卷第11期·7·沙参麦冬汤临床功效研究进展孙源(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摘要:沙参麦冬汤是由清代医学家吴鞠通提出,其《温病条辨》提及沙参麦冬汤处方,是由沙参、麦冬、生甘草、冬桑叶、花粉、玉竹、生扁豆七味药材组成,具有生津润燥、清养肺胃的功效,主要治疗肺胃阴分以及燥热、温热之邪伤。
在中医学不断发展和研究的过程中,沙参麦冬汤得到不断改良,应用更广泛。
但是,当前沙参麦冬汤的应用很少照搬原方,一般会随症加减或者合方使用。
为研究沙参麦冬汤在临床应用中的范围、用药情况、主治病证特点以及治疗情况,本文对近10年的医学文献进行探讨和总结,为今后沙参麦冬汤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沙参麦冬汤;功效;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19.11.0007.03作者简介:孙源,大学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中药传统方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Email:344547876@沙参麦冬汤在临床治疗中可应用于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五官科等多种病症。
其中可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7种,包括胃痛、抗痨药后反应、萎缩性胃炎、久泻、便秘、顽固性呃逆、胃灼热,治疗最多的主要是胃痛、抗痨药后反应、萎缩性胃炎[1]。
胃痛时以口干、胃胀痛、渴不欲饮等为主症,而药方中的沙参、甘草、玉竹、麦冬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抗痨药后反应患者多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咽干燥为主症,因此沙参、甘草、冬麦以及扁豆使用率较高。
萎缩性胃炎以少苔、食后嘈杂为主症,沙参麦冬汤中的沙参、甘草和冬麦使用率较高。
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主要治疗肺癌、支气管炎和咳嗽等疾病。
肺癌患者临床症状以气急为主症,沙参麦冬汤中的沙参、甘草和冬麦可对症治疗[2]。
支气管炎病症以咳嗽、咳痰为主,除沙参和冬麦外,玉竹使用最为广泛。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戴辉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症状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有害气体、感染、免疫、年龄、气候等因素有关[1],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起病慢、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常规西医治疗短期效果明显,往往难以根治,远期疗效欠佳。
中医治疗此疾病相对比较安全,不良反应少。
本文收集了1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0例慢性支气管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45.91±2.09)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3.09±1.15)年。
观察组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5.27±2.10)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3.13±1.16)年。
2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30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8月 C 第 7 卷第 24期Aug. C 2019 V ol. 7 No. 24周洵运用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医案举隅唐小婵1,周 洵2(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550000;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0)【摘要】感染后咳嗽主要是因为病后肺气阴亏损,外邪留恋;或因素体不足外邪再感,致咳嗽迁延日久,导师认为可将此归为“正虚邪恋证”。
言治病求本,此病治疗重点在于肺本虚,故导师治疗此症常以益气养阴为要,临证每予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味治疗,临床收获良效。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经验举隅【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4.30.02感染后咳嗽是指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发热、身痛、咽痛、扁桃体肿大等症状经治疗消失后,唯咳嗽无缓解,持续时间长,病程持续可长达4周以上[1],随着病情发展以刺激性干咳为主。
本病的临床特点为:病前有明确感染史、病后其余急性症状消失唯咳嗽持续存在并排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干咳、检查无异常。
凡符合以上特点者可诊断为此病,然则本病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
导师周洵主任医师凭借多年从医经验,认为治疗感染后咳嗽中医中药可发挥独特疗效,西医目前主要应用第一代抗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及中枢性镇咳药减轻症状,但临床疗效差,且副反应多,过度用药还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故对于此病比较推崇中医中药,常采用益气滋阴之法。
有幸随师临证,收获颇丰,现将导师对于此病的治疗思路及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1.1 气阴两虚、肺虚为本肺居于上焦,开窍于鼻,在外合于皮毛,是宗气生成之大主。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小儿支原体肺炎在儿科临床中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支原体是一种细菌,它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其中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
小儿患有支原体肺炎后,常常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现象,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中药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探讨了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一、药物组成和临床应用沙参麦冬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其药物组成为沙参9克、麦冬9克、炙甘草3克、枸杞子9克、黄芩9克、陈皮6克、桔梗6克。
沙参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麦冬有滋阴润燥、清热生津的作用;炙甘草可调和各药之间的作用,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枸杞子可以滋阴清热、益肾明目;黄芩可清热解毒;陈皮具有理气化痰、治疗胸中瘀阻和寒痰等的作用,而桔梗则是清热化痰,行水排浊的常用中药。
二、临床应用效果在临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时,沙参麦冬汤可以根据患儿个体情况进行加减,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 患儿年龄在1岁以下药物组成:沙参6克、麦冬6克、炙甘草2克、枸杞子6克、黄芩6克、陈皮4克、桔梗4克。
用法:将以上中药放入饮片袋中,煮沸后转至患儿瓶中,调入适量蜜糖,每日1次,连服3天。
1. 该方剂对患儿具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安全性高,在治疗过程中患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2. 该方剂的治疗疗程因患儿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严格按照患儿实际情况确定。
3. 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饮食营养和休息,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4. 对于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进展的患儿,需及时进行其他治疗措施或就医。
三、结论综上所述,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其具有温中化痰、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功效。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加减,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一、加味沙参麦冬汤的药物成分及功效加味沙参麦冬汤是一种中医药方剂,主要由沙参、麦冬、五味子、桑椹等中药组成。
沙参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麦冬有养阴清肺、滋润肺气的作用,五味子和桑椹则能够起到平肝降火、滋阴润喉的作用。
综合各种中药成分,加味沙参麦冬汤具有益肺润肺、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干眼症的治疗有着一定的潜力。
二、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为了观察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我们在临床上进行了一次观察性研究。
收集了30例患有干眼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
观察组患者口服加味沙参麦冬汤,每日3次,每次10克,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方法,如滴眼液等,连续治疗4周。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眼部症状、眼部分泌物情况、眼压、泪液分泌量等指标进行了监测和观察。
并且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了眼部检查和眼科学问卷调查,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变化和生活质量。
三、观察结果及分析经过治疗4周后的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眼部症状明显改善。
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眼睛干涩、灼热的症状非常明显,且眼部疲劳感较重;但在治疗后,这些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其中有11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4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并不如观察组明显。
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部分泌物情况也有所改善,其眼部分泌物变得更加清洁,清晰。
而对照组患者的眼部分泌物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在眼压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眼压变化不明显,但在泪液分泌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并没有太大变化。
在眼部检查和眼科学问卷调查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眼部状况明显改善,在生活质量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并不如观察组明显。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慢支
慢性支气管炎属喘症、咳嗽范畴。
发病因素为外袭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常以及久病体虚等,寒冷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慢性支气管炎发病严重时,造成心阳虚衰、心气不足,甚至喘汗致脱等。
使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燥伤肺阴、津液亏损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处方:麦冬、沙参、扁豆、玉竹、山栀子、瓜蒌、浙贝母各10克,天花粉、杏仁、桔梗、桑叶各6克,甘草5克,丹皮、黄芩各12克。
加减:
①口苦咽干、胸胁胀痛者,加海蛤壳、青黛、旋覆花各10g。
②咳声嘶哑以及肺阴亏耗,加旱莲草、五味子、甜杏仁各10g。
③咳时隐痛以及痰多质稠者,加茯苓、法半夏、苍术、陈皮、白芥子、厚朴各7g。
用法:水煎,取药液,早晚分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10剂为1个疗程。
禁忌:治疗期间停止使用止咳化痰以及抗感染等西药,禁止食用温燥、辛辣和生冷等食物。
沙参麦冬汤源于《温病条辨》,由沙参、玉竹、麦冬、甘草、桑叶、花粉、扁豆等药物组成,具有清养肺胃和生津润燥功效,应用于治疗燥伤肺阴、津液亏损的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
方中沙参、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桑叶散燥热、轻宣肺、润肺生津;甘草,酸甘化阴,起到养阴清肺、化痰止咳作用。
沙参麦门冬汤治疗肺炎喘嗽后期阴虚肺热证的临床观察发布时间:2021-09-01T15:08:30.1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8期作者:张恺杨红杰[导读]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后期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依据张恺杨红杰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华亭 744100摘要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后期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笔者治疗的肺炎喘嗽后期23例,应用辨证论治思维对症选药,以沙参麦冬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观察肺炎喘嗽后期7d,治疗前后进行比较。
结果 23例肺炎喘嗽后期患儿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为95.66%。
结论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后期是有效的。
关键词肺炎喘嗽后期;沙参麦冬汤;临床观察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其后期阶段,余邪未尽而正气受损,邪热伤津耗气所致。
跟师发现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肺炎喘嗽后期有很好的疗效。
现将笔者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门诊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23例肺炎喘嗽后期患患者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3例患者全部为门诊肺炎喘嗽后期病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0岁-50岁,全部病例均以干咳少痰、低热盗汗为主症前来就诊。
2.治疗方法常用药物组成:沙参、麦冬、玉竹、桑叶、天花粉、甘草、茯苓、白术、玄参。
服药方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忌食辛辣、冷饮、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临床加减:肺热未清加黄芩、地骨皮清解余热;低热反复加青蒿、炙鳖甲清虚热;盗汗加浮小麦、煅牡蛎、煅龙骨敛阴固涩;久咳加五味子、百合、柯子敛肺止咳。
治疗7d后统计其疗效。
3.治疗结果3.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肺炎喘嗽诊断依据是: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喘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3.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有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肺阴亏耗型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6-24T11:54:06.00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向毅[导读] 目的:观察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肺阴亏耗型咳嗽的临床疗效。
向毅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肺阴亏耗型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肺阴亏耗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0例予以加味沙参麦冬汤煎服,对照组40例予以虎耳草素片口服,10天后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服用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肺阴亏耗型咳嗽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加味沙参麦冬汤;肺阴亏耗型;咳嗽【中图分类号】R6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42-01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1]。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其中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肺阴亏耗型内伤咳嗽疗效满意,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肺阴亏耗型咳嗽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其中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6—74岁;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17—80岁。
病程均为15—90天。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诊断标准[2]。
辩证为肺阴亏耗型,临床表现为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查体可见咽腔充血,扁桃体发红,肺部听诊、胸部X线检查均无异常。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升高。
并排除肺结核、肺炎等器质性疾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服用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加味沙参麦冬汤。
处方:北沙参15g、麦冬15g、百合15g、川贝l0g、天花粉10g、玉竹15g、玄参15g、扁豆10g、桑叶12g、桔梗12g、甜杏仁6g、地骨皮12g、桑白皮10g、生甘草6g。
肺气不敛,咳而气促加五味子12g、诃子9g以敛肺气;肺热灼津,咯吐黄痰加知母9g、黄芩10g清热化痰;热伤血络,痰中带血加丹皮10g、山栀9g、藕节15g清热止血。
每日一剂,每剂水煎至300ml,早晚各温服1次,每次150ml.
2.2对照组服用虎耳草素片以镇咳祛痰,一日三次,一次一片。
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服药期间多食水果、蔬菜,多喝白开水,禁食或少食油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疗效标准[2]。
临床治愈:咳嗽及伴随症状、临床体征消失,随访2周以上未复发;显效:咳嗽及伴随症状、临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咳嗽及伴随症状、临床体征有所好转,但尚未消失;无效:治疗一个疗程后咳嗽及伴随症状、临床体征无明显改变。
3.2统计学处理用秩和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全部统计处理在SPSS16.0中进行。
3.3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
4讨论
咳嗽病名最早见于《内经》,该书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咳嗽》篇指出:“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内伤之嗽必起于阴分,盖肺属燥金,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
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夹实,亦当兼清以润之”,提出了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疗原则,为后世治疗阴虚咳嗽的大法。
沙参麦冬汤出自《温病条辩》,是清代名医吴鞠通为治疗温病后期燥伤肺胃阴分而创立,堪称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代表方剂[3]。
《上焦篇·秋燥》曰:“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方中重用北沙参、麦冬甘寒生津,清养肺胃为君药;玄参、玉竹助君药甘寒生津,养阴润燥;天花粉、百合清肺润燥,养胃生津;川贝、甜杏仁润肺化痰;桑白皮、地骨皮清肺泻火;生扁豆甘平和中,培土生金;桑叶轻清宣透,以散燥热,利咽;桔梗为舟楫之药,载药上行;甘草泻火和中,调和诸药。
诸药配伍,共奏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实乃甘寒润燥之法。
综上所述,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肺阴亏耗型咳嗽疗效满意,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1—7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23
[3]徐君美,徐丽华. 沙参麦冬汤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概况[J].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7):883—884作者单位:412000湖南省直中医院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