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卫星有效载荷
- 格式:pptx
- 大小:10.60 MB
- 文档页数:48
美国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张定媛;高浩【期刊名称】《国际太空》【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5页(P63-67)【作者】张定媛;高浩【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据美国《每日航天》2015年4月27日报道,美国鲍尔航空航天技术公司已将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上搭载的5个设备中的4个集成完毕,预计于2016年初开展环境试验,以确保能在2016年底按时交付,在2017年第二季度之前发射升空。
极轨气象卫星观测是获取全球范围内地球物理参数的重要手段。
1960年,美国把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送入太空,开辟了以太空为观测平台获取地球大气信息的新纪元。
50多年来,美国极轨气象卫星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在此,对其不同阶段的进展、特点和变化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探讨了极轨气象卫星在发展和应用上所面临的挑战。
气象卫星一般运行于极轨或地球静止轨道。
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地球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原理不同的是,极轨气象卫星在高度为800~1000km的上空不断地环绕着接近南北两极的轨道运动,获取大范围、多品种、高精度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的资料,为数值天气预报、气候诊断和预测、环境灾害监测等提供有效的全球观测数据。
50多年来,美国极轨气象卫星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更新换代了4次,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美国在极轨气象卫星研制和地面业务应用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多年来,美国一直运行着2个独立的极轨气象卫星系统:由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管理的“极轨环境卫星”(POES)系列和由美国空军管理的“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
之后,美国的极轨气象卫星发展计划经历了将民用“极轨环境卫星”系列和军用“国防气象卫星计划”整合为军民共用的“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POESS),将“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重组为军用“国防气象卫星系统”(DWSS)和民用“联合极轨卫星系统”(JPSS),将“国防气象卫星系统”计划取消并仅维持民用“联合极轨卫星系统”项目直至《军用气象卫星现代化可选方案》出台的复杂历程。
1高分一号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牵头实施。
“高分一号”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的第一颗卫星。
“高分专项”于2010年5月全面启动,计划到2020年建成我国自主的陆地、大气和海洋观测系统。
尽管该“专项”主要是民用卫星,但外国专家认为,由于分辨率较高,也具备相当价值的军事用途,识别飞机、坦克已经不成问题。
GF-1卫星搭载了两台2m分辨率全色/8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四台1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
卫星工程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高时间分辨率结合的光学遥感技术,多载荷图像拼接融合技术,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技术,5年至8年寿命高可靠卫星技术,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对于推动我国卫星工程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高分一号”的全色分辨率是2米,多光谱分辨率为8米。
它的特点是增加了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该相机的性能在国内投入运行的对地观测卫星中最强。
此外,“高分一号”的宽幅多光谱相机幅宽达到了800公里,而法国发射的SPOT6卫星幅宽仅有60公里。
“高分一号”在具有类似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对一个地区重复拍照,其重复周期只有4天,而世界上同类卫星的重复周期大多为10余天。
可以说,“高分一号”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完美结合。
实际上,“高分专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遥感技术项目,包含至少7颗卫星和其他观测平台,分别编号为“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它们都将在2020年前发射并投入使用。
“高分一号”为光学成像遥感卫星;“高分二号”也是光学遥感卫星,但全色和多光谱分辨率都提高一倍,分别达到了1米全色和4米多光谱;“高分三号”为1米分辨率;“高分四号”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光学卫星,全色分辨率为50米;“高分五号”不仅装有高光谱相机,而且拥有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如可以间接测定PM2.5的气溶胶探测仪;“高分六号”的载荷性能与“高分一号”相似;“高分七号”则属于高分辨率空间立体测绘卫星。
风云气象卫星主要技术进展现状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气象卫星已经从早期的试验应用型转变为了业务服务型。
在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气象卫星技术逐渐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以及定量化的发展,气象卫星的数据处理系统,产品生成系统以及应用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全面的发展。
我国气象卫星技术已经拥有了完善的综合定标系统,自身的产品体系以及质量管理已经有了完善的流程,一部分气象卫星的产品质量已经得到了国际水平。
气象卫星能够服务的领域具有多样性,无论是天气领域,还是生态环境领域,气象卫星所得到的的数据都能够为其提供相关的数据依据。
虽然我国的气象卫星技术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相对于国际水准,我国的气象卫星行业仍旧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局限了我国气象卫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次研究将对风云气象卫星的技术进展展开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风云气象卫星;技术进展引言:天灾是给居民生活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而气象灾害也是最容易出现的天灾,暴雨,沙尘暴,霜冻等都属于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出现会对国家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对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进行预防,就需要气象卫星的出现,气象卫星能够对相关的气象信息进行观测,通过气象卫星所提供的资料,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即将出现的气象灾害进行预防,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气象卫星是最早出现,同时也是发展时间最长的对地观测卫星。
气象卫星的出现,为国家的灾害预防工作作出了非常显著的贡献。
1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史早在1960年,美国方面向太空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气象卫星,随着这一气象卫星的出现,世界范围内的气象卫星研究得到了非常显著的发展,如今已经有数百颗气象卫星在太空中对气象相关的因素进行监测,为自然灾害预防工作作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
在1970年我国正式启动气象卫星的相关研究计划,如今我国已经研发出了风云1-3号这三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在气象卫星技术领域以及已经做到了气象卫星的稳定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静止气象卫星运行系统的研发以及使用,在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风云气象卫星逐渐转变为了具有业务服务能力的卫星。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分一号卫星数据的技术指标“高分一号”于2013年4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首发星,配置了2台2米空间分辨率全色/8米空间分辨率多光谱相机,4台16米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宽幅相机。
设计寿命5至8年。
“高分一号”卫星具有高、中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和大幅宽成像结合的特点,2米空间分辨率全色和8米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图像组合幅宽优于60公里;16米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图像组合幅宽优于800公里。
表1:高分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技术指标高分一号卫星能够为国土资源部门、农业部门、气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提供高精度、宽范围的空间观测服务;在地理测绘、海洋和气候气象观测、水利和林业资源监测、城市和交通精细化管理,疫情评估与公共卫生应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的领先遥感卫星数据机构,而且是整合全球的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分发不同性能、技术应用上可以互补的多种卫星影像,包括光学、雷达卫星影像、历史遥感影像等各种卫星数据服务,各种专业应用目的的图像处理、解译、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卫星影像的各种解决方案等。
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贯穿中国1960年至今的所有卫星影像数据,是中国遥感卫星数据资源最多的专业遥感卫星数据服务机构,提供多尺度、多分辨率、全覆盖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服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优势:1:北京揽宇方圆国内老牌卫星数据公司,经营时间久,行业口碑相传,1800个行业用户选择的实力见证。
2:北京揽宇方圆遥感数据购买专人数据查询一对一服务,数据查询网址是卫星公司网。
3:北京揽宇方圆拥有大型正版遥感处理软件,遥感数据处理工程师有10年以上遥感处理工作经验,并有国家大型项目工作经验自主卫星数据处理软件著作权,最大限度保持遥感卫星影像处理的真实度。
4:北京揽宇方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900认证的国际质量管理操作体系,无论是遥感卫星品质和遥感数据处理质量,都能得到保障。
风云四号辐射成像仪及其数据在卫星气象中的应用王淦泉;沈霞【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气象观测密不可分,通过气象卫星观测气象是气象预报的重要手段.气象卫星主要分为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两类.辐射成像仪一般是各类气象卫星的核心载荷,用于获取目标不同光谱波段的辐射数据.卫星气象是指对气象卫星获取的辐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分析结果进行气象和气候预报.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最新研制发射的第二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辐射成像仪的性能和技术特点,并介绍了辐射成像仪数据产品在卫星气象中的应用.%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meteorology.Observation from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meteorological forecasting.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can be in polar orbits and geostationary orbit.Radiometer imager is typically the core payloads of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and makes use of the multi-spectra results to carry out meteorological and climate forecast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a's newly developed and launched second-generation geostationary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FY-4 radiometer imager,and introducs the application of its data products in satellite meteorology.【期刊名称】《自然杂志》【年(卷),期】2018(040)001【总页数】11页(P1-11)【关键词】气象卫星;卫星气象;辐射成像仪;探测波段;气象产品【作者】王淦泉;沈霞【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正文语种】中文1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1]1.1 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是专门用于气象观测的应用卫星。
1高分一号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设计寿命5至8年。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牵头实施。
“高分一号”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的第一颗卫星。
“高分专项”于2010年5月全面启动,计划到2020年建成我国自主的陆地、大气和海洋观测系统。
尽管该“专项”主要是民用卫星,但外国专家认为,由于分辨率较高,也具备相当价值的军事用途,识别飞机、坦克已经不成问题。
GF-1卫星搭载了两台2m分辨率全色/8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四台16m分辨率多光谱相机。
卫星工程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高时间分辨率结合的光学遥感技术,多载荷图像拼接融合技术,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技术,5年至8年寿命高可靠卫星技术,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对于推动我国卫星工程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高分一号”的全色分辨率是2米,多光谱分辨率为8米。
它的特点是增加了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该相机的性能在国内投入运行的对地观测卫星中最强。
此外,“高分一号”的宽幅多光谱相机幅宽达到了800公里,而法国发射的SPOT6卫星幅宽仅有60公里。
“高分一号”在具有类似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对一个地区重复拍照,其重复周期只有4天,而世界上同类卫星的重复周期大多为10余天。
可以说,“高分一号”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完美结合。
实际上,“高分专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遥感技术项目,包含至少7颗卫星和其他观测平台,分别编号为“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它们都将在2020年前发射并投入使用。
“高分一号”为光学成像遥感卫星;“高分二号”也是光学遥感卫星,但全色和多光谱分辨率都提高一倍,分别达到了1米全色和4米多光谱;“高分三号”为1米分辨率;“高分四号”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光学卫星,全色分辨率为50米;“高分五号”不仅装有高光谱相机,而且拥有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如可以间接测定PM2.5的气溶胶探测仪;“高分六号”的载荷性能与“高分一号”相似;“高分七号”则属于高分辨率空间立体测绘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