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一附院心脏中心解金红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38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年第16卷第1期 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 2021,Vol 16,No 1 ·临床研究·振源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相关临床研究史珍珍 王留伟 汤继海 张彦来【摘要】 目的 探讨振源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周口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51例。
对照组口服黛力新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振源胶囊,治疗10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①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③治疗前后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情况;④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⑤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变化;⑥不良反应。
结果 ①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4.6%(44/52)显著高于对照组62.7%(32/51)(P<0.05)。
②两组患者治疗后HAMA、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③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情况88.5%(46/52)显著高于对照组68.6%(35/51)(P<0.05)。
④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⑤两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DOI:10.3969/j.issn.l007-5062.2021.04.014•荟萃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冠状动脉内应用尿激酶原有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冯娟闫奎坡朱翠玲朱明军孙彦琴徐亚洲刘刚郭雨晴[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内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心肌灌注、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及安全性。
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18篇文章,1893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尿激酶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47,95%CI:0.39-0.57,P<0.00001);尿激酶原组岀血风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8,95%CI:0.90-1.53,P=0.23);尿激酶原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3级获得率(RR=1.12,95%CI:1.06-1.20,P=0.0003)、心肌灌注3级获得率(RR=1.19,95%CI:1.06-1.34,P=0.003)和血栓积分0-1分获得率(RR=1.45,95%CI:1.15-1.83,P=0.002)高于对照组;尿激酶原组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49,95%CI:0.32-0.73,P=0.0005);尿激酶原组LVEF高于对照组(MD=1.85,95%CI:1.382.32,P<0.00001);尿激酶原组LVEDD低于对照组(MD=-1.57,95%CI:-1.89--1.24,P<0.00001)。
结论:冠状动脉内靶向应用尿激酶原能提高STEMI急诊PCI患者靶血管和心肌灌注水平,降低梗死后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和预后,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且不增加岀血风险。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溶栓;重组人尿激酶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062(2021)04-368-08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coronary prourokinase administration during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 Meta analysis FENG Juan,YANKuipo,ZHU Cuiling,ZHU Mingjun,SUN Yanqin,XU Yazhou,LIU Gang,GUO Yuqing Henan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45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review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coronary prourokinase administrationon myocardial perfusion,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ethods:The computer retrieved databases forrelated trial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to August2020.Reviewers assessed risk of bias of includedstudies,then,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using RevMan5.3software.Results:18articles and1893subjects were included.Meta analysis showed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MACE(RR=0.47,95%CI:0.39-0.57,P<0.00001)an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bleeding(RR=1.18,95%CI:0.90-1.53,P=0.23).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improving the rate ofTFG3(RR=1.12,95%CI:1.06-1.20,P=0.0003)and TMPG3(RR=1.19,95%CI:1.06-1.34,P=0.0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支持项目(81303073);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院内博士项目(2012KJ32);河南中医学院省属科研业务专项(2014KYYWF-YQ12);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12102310317);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3IRTSTHN012);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创新型科技团队(C20130050);国家人社部留学人员支助项目(2010412);河南省首批青苗人才培养项目(201816);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92102310161,182102310291);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7ZY2017);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6ZY3003, 2016ZY2051,2017ZY2017);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20-21ZY1015;20-21ZY2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10000, 2019YFC1710001,2019YFC1710003)作者单位: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冯娟郭雨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闫奎坡朱翠玲朱明军孙彦琴徐亚洲刘刚)通信作者:闫奎坡,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中西医结合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准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7家医院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登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公布日期】2011.10.17•【字号】豫中医〔2011〕41号•【施行日期】2011.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许可正文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准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7家医院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登记的通知豫中医〔2011〕41号各省辖市卫生局(中医管理局)、省直中医医疗机构:根据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省中医管理局组织专家对申请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8家中医医院进行了现场评估,对从事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执业医师的从业资质进行了考核。
现将通过评估的7家中医医院名单(附件1)和通过考核具备从业资质的27名医师名单(附件2)予以公布,请上述医院按照公布的项目进行诊疗科目登记。
省中医管理局将成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控中心,加强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质量控制,并不定期组织专家对中医医院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不符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相关要求的,将注销其心血管介入诊疗科目。
通过登记的中医医院要切实加强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抓紧完善必须的设施设备,建立健全科室设置,在批准的诊疗项目内开展工作。
同时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将中医药治疗纳入诊治全过程,并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确保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
通过考核获得从业资质的执业医师,要在规定的项目内开展诊治活动,不得随意扩大诊疗范围。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附件1通过考评的中医医院名单及准予开展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项目单位名称心血管介入诊疗项目名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冠脉介入治疗2、射频消融治疗3、起搏器安装4、结构性心脏病治疗河南省中医院1、冠脉介入治疗2、射频消融3、起搏器安装4、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郑州市中医院1、冠脉介入治疗2、起搏器安装洛阳市第一中医院1、冠脉介入治疗3、起搏器安装安阳市中医院1、冠脉介入治疗2、射频消融治疗3、起搏器安装4、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南阳市中医院1、冠脉介入治疗2、射频消融治疗3、起搏器安装驻马店市中医院1、冠脉介入治疗3、起搏器安装附件2河南省中医医院具备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资质人员汇总表编号姓名单位准予开展诊疗范围冠脉介入治疗射频消融起搏器安装结构性心脏病Ⅰ类等级Ⅱ类等级Ⅲ类等级Ⅳ类等级1朱明军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Ⅰa——Ⅲa——2关怀敏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ⅠaⅡaⅢaⅣa3刘新灿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ⅠaⅡaⅢbⅣb4解金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ⅠaⅡaⅢbⅣb5陈玉善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ⅠbⅡbⅢbⅣb6李兴渊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Ⅰc——————7程江涛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ⅠbⅡbⅢb——8朱初麟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ⅠaⅡbⅢa——9李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Ⅰc——Ⅲc——10宋文翔河南省中医院Ⅰb——Ⅲc——11黄斌河南省中医院ⅠbⅡbⅢbⅣc12卢长青河南省中医院Ⅰb——Ⅲc——13宋艳河南省中医院Ⅰc——Ⅲc——14曾垂义河南省中医院Ⅰc——Ⅲc——15张文宗河南省中医院Ⅰb——Ⅲb——16尚树忠郑州市中医院Ⅰb——Ⅲb——17郑轶郑州市中医院Ⅰc——Ⅲc——18郭三强郑州市中医院Ⅰc——Ⅲc——19贾海莲安阳市中医院Ⅰc——Ⅲc——20李海良安阳市中医院Ⅰc——————21李小兵安阳市中医院ⅠbⅡcⅢc——22代国方洛阳市第一中医院ⅠcⅡcⅢc——23袁麦顺濮阳市中医医院Ⅰc——Ⅲc——24卢革新濮阳市中医医院Ⅰc——Ⅲc——25魏毅南阳市中医院ⅠcⅡcⅢc——26朱立友驻马店市中医院Ⅰb——Ⅲc——27朱琦峰驻马店市中医院Ⅰc——Ⅲc——附件3河南省中医医院心血管介入项目分类与资质等级说明表? 介入项目分类及等级冠脉造影及治疗(Ⅰ类)C级资质:冠状动脉造影及单只局限(A型)病变B级资质:C级+多支局限(B型)病变、简单分叉病变、急诊PCI术、特殊检查及治疗(如冠脉血栓抽吸、OCT、IVUS等)A级资质:B级+多支病变和分叉病变、主干(C型)病变、特殊治疗措施*(旋磨、旋切)起搏器安装(Ⅱ类)C级资质:临时起搏器安装B级资质:C级+单、双腔起搏器安装A级资质:B级+三腔起搏器(CRT)、ICD安装射频消融治疗(Ⅲ类)C级资质:心内电生理检查B级资质:C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级资质:B级+心房扑动、心房纤颤、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结构性心脏病治疗(Ⅳ类)C级资质:简单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B级资质:C级+简单室间隔缺损(含二尖瓣球囊扩张、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A级资质:全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含主动脉球囊扩张)。
50·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1月 第31卷 第 1 期 总第174期【第一作者】夏振华,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领域。
E-mail:*********************【通讯作者】夏振华·论著·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短期疗效观察*夏振华* 滕 伟 翟小菊 王 进 孟祥旭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河南 开封 475000)【摘要】目的 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短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
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1例。
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左西孟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脉隆注射液。
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心力衰竭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血清BNP、sST2、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心力衰竭积分、中医证候积分、MLHFQ评分、LVEDD、LVESD、BNP、sST2均低于对照组,LVEF、6MWT、VEGF高于对照组,P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 >0.05。
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临床症状恢复方面较单一应用左西孟旦效果更明显,安全可靠。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左西孟旦;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59.414 【文献标志码】A【基金项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 (LHGJ20200554)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4.1.021Short-term Efficacy of Xinmai L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Levosimendan in Treating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XIA Zhen-hua *, TENG Wei, ZHAI Xiao-ju, WANG Jin, MENG Xiang-xu.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na Province,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f Xinmai l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levosimenda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CHD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21 to March 2023 in our hospital. Randomized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1 cases.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basic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supplemented with levosimenda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plemented with Xinmerong injec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heart failure score, TCM syndrome score, heart function, serum BNP , sST2, VEGF level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12%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heart failure score, TCM syndrome score, MLHFQ score, LVEDD, LVESD, BNP and sST2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hile LVEF , 6MWT and VEGF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Conclusion Xinmail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levosimendan has a better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effect of clinical symptom recovery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single application of levosimendan, which is safe and reliable.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ronic Heart Failure; Xinmai Long Injection; Levosimendan; Clinical Effect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降低所导致的病理生理状态,疾病发生率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导致患者预后差,死亡率达到了40%[1]。
DOI:10.7683/xxyxyxb.2020.12.020收稿日期:2020-02-29作者简介:何 斐(1994-),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诊断与治疗。
通信作者:任付先(1964-),男,河南濮阳人,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脏电生理、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E mail:pyrfx518@163.com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
本文引用:何斐,任付先.冠状动脉形态学与功能学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0,37(12):1190 1194,1200.DOI:10.7683/xxyxyxb.2020.12.020.【综述】冠状动脉形态学与功能学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何 斐1,2,任付先2(1.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2.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濮阳 457001)摘要: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全球人群主要死因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
冠状动脉造影目测评估是术前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常用方法,但因目测评估存在诸多局限性,可能会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影响患者临床预后。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血管腔内影像学技术和血流储备分数等冠状动脉形态学与功能学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客观、精密、准确等特点,可从不同角度弥补冠状动脉造影目测评估的局限性。
本文就上述冠状动脉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优势及不足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定量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中图分类号:R54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7239(2020)12 1190 06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是指因多种冠状动脉疾病演变而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使心肌缺血、缺氧乃至坏死的心脏疾病[1],该病是目前我国人群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位死因[2],也是全球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
2020第二十二卷第三期 ★VoUZNoB房颤发病机制及治疗的中西医研克进展**收稿日期:2019-02-28修回日期:2020-09-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1473508):黄杨宁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房颤时心房重构飭机制研究,负责人:解金红。
* * 通讯作者:解金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心律失常餡研究及治疗。
毛文锋I,司春婴2,王 贺2,邱承杰2,解金红2**,关怀敏彳(1.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4500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三病区郑州450000; 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郑州450000)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房颤高发病率和患病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并造 成社会经济压力。
因此,认识房颤的发病机制,掌握预防及治疗房颤的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从中西医角度 分别对房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做了综述。
关键词:心房颤动发病机制治疗进展doi: 10.11842/wst.20190228004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心房颤动(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 AF)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截至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估测 约3350万例,欧洲和美国的中年人每4个就有1个会罹患叫在亚洲则为1%叫房颤的患者率及发生率逐步增加,房颤加重心力衰竭和脑卒中风险,影响生活质 量。
房颤的高发病率与患病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经济压力,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 心血管流行病。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房颤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在发病机制、影响因素等 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充分认识房颤的发病机制对于 房颤治疗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近年国内 外相关文献,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分别对房颤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阐述。
1西医对房颤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年来,通过对房颤发病机制的大量研究,结果 表明其发生不是某一机制单一导致的。
桃仁红花煎治疗女性更年期冠心病临界病变(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王振华;耿振平;赵章华【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研究》【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188-189,191)【作者】王振华;耿振平;赵章华【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郑州 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郑州 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郑州 450004【正文语种】中文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直径狭窄在50%~70%的冠状动脉病变,其临床治疗尚在探索阶段。
女性更年期冠心病在祖国医学中的特点为其辨证分型以标实为主,心神不宁及气滞证型较多见,发病多与情绪有关。
如何减少女性更年期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气滞血瘀证)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仍是困扰心血管医者的一个重要难题。
本院运用桃仁红花煎加减治疗本病,临床效果颇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女性更年期冠心病临界病变(气滞血瘀证)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桃仁红花煎治疗组(治疗组),每组53例,后每组脱落病例各1例,实际每组52例。
所有患者均有明显胸闷、胸痛症状,均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证实为冠状动脉主支血管(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之一狭窄程度为50%~70%。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心电图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3个月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AMI)、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后患者;②肝、肾功能异常者,以及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上海太平洋制药厂生产,批号:03D0001PJO)10 mg,每天3次;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GOOOIBMO)10 mg,每晚1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德国拜耳公司)100 mg,每天1次;酒石酸美托洛尔(英国-瑞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5 mg,每天2次,每次0.5~1.0片。
益气活血定悸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5-10-20T14:39:53.730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杨晓正[导读] 郑州市中医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作为冠心病常见病之一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杨晓正(郑州市中医院河南郑州 450007)【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定悸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口服倍他乐克,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定悸颗粒,给予对照组稳心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心电图、心律及体征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与对照组80%无明显差异(P>0.05);24h动态心电图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中医综合症状改善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活血定悸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气活血定悸颗粒;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稳心颗粒【中图分类号】R9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19-0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作为冠心病常见病之一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症状严重,可诱发心脏猝死,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临床抗心律失常的西药种类多,但毒副作用大,所以需慎重选择[1]。
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6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比较探讨益气活血定悸颗粒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均符合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9.6±5.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2.4±1.2)年;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为(59.4±5.2)岁,病程9个月~9年,平均病程(2.4±0.8)年。
肥厚性心肌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孙丹;司春婴;王贺;罗明华;解金红;陈玉善;关怀敏【摘要】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is a hereditar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hich with hypertrophy of the myocardial and disordered heart muscle fibers, which is easy to cause syncopeor sudden death.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proges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has become the ma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treatment means, such as installing pacemaker, installing the ICD, percutaneous ventricular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 and other new technology, clinical application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the ma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为特点的遗传性心血管病,易致晕厥甚至猝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肥厚性心肌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例如安装起搏器,安装心脏除颤器,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以及其他新技术,临床应用各有特点,本文主要对肥厚性心肌病的介入治疗进行综述。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Mar32(5)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内科常见疾病,继发于冠脉阻塞的急性加重,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合并焦虑是影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对此类心血管与心理精神疾病同时存在的现象,将其归为“双心疾病”[1]。
目前,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双心疾病患者往往仍以西医药物消除心绞痛症状为主,而忽视对焦虑的治疗,单独应用效果欠佳。
而柴胡舒肝安神汤属于中医方剂,在缓解患者心痛症状的同时,还能安神解郁,减轻患者心理焦虑。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双心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
对照组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41~77(62.31±4.76)岁;体重指数18~29(23.15±1.48)kg/m2。
治疗组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42~79(62.34±4.79)岁;体重指数18~28(23.15±1.45)kg/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内科学(第九版)》[2]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心血瘀阻证,主症: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次症:胸闷心悸,面色晦暗;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或结代。
1.2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未行PCI术者;②焦虑自评量表(SAS)[4]评分均≥50分;③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6分;④精神正常,能进行正常沟通交流。
(2)排除标准:①对研究药物过敏;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入组前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⑤存在双向情感障碍、痴呆或严重精神病。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李雪梅1,王贺2,罗明华2,司春婴2,毛文峰1,刘俊呈1,解金红2,关怀敏2(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400003;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摘要: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是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原因之一。
药物涂层球囊(DCB)的出现和发展,为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目前,球囊表面涂层药物多采用紫杉醇等具有非选择性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药物,伴随有急性血栓形成的风险,且载体分子仍需进一步改进。
雷帕霉素对损伤后的血管可显著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继而达到抗血管再狭窄的疗效,雷帕霉素涂层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药单体苦参素具有抗平滑肌细胞增殖、抗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作用。
姜黄素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作用。
但是苦参素、姜黄素DCB在制作和应用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两药单独或联合使用能否作为DCB表面涂层药物进而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还有待考证。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药物涂层球囊;紫杉醇;雷帕霉素;姜黄素;苦参素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9.20.030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19)20-0103-04目前药物治疗无效的冠心病患者最常用的治疗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3507);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6ZY2035)。
通信作者:关怀敏(E-mail:guanhuaimin2004@aliyun.com)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PCI例数呈上升趋势[1]。
经历了从裸金属支架(BMS)到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发展,冠状动脉(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但仍有[23]Zhuang P,Wo D,Xu ZG,et al.Dynamic changes in plasma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andbeta-thromboglobulin content in ischemic stroke[J].J Clin Neu-rosci,2015,22(7):1123-1127.[24]Peng Y,Liu H,Liu F,et al.Atherosclerosis is associated with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in chronic haemodialysis pa-tients[J].Nephrology(Carlton),2008,13(7):579-586.[25]Chudy P,Kotulicova D,Stasko J,et al.The relationship among TAFI,t-PA,PAI-1and F1+2in type2diabetic patients withnormoalbuminuria and microalbuminuria[J].Blood Coagul Fibri-nolysis,2011,22(6):493-498.[26]Pieters M,Barnard SA,Loots DT,et al.The effects of residual platelets in plasma on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related assays[J].PLoS One,2017,12(2):e0171271.[27]Darby SC,Ewertz M,McGale P,et al.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women after radi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J].N Engl JMed,2013,368(11):987-998.[28]Eriksson BO,Gahm C,Halle M.Upregulation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in irradiated recipient arteries and veins from freetissue transfer reconstruction in cancer patients[J].Mediators In-flamm,2018,2018:4058986.[29]Song C,Burgess S,Eicher JD,et al.Causal effect of plasminogen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J Am HeartAssoc,2017,6(6):e004918.[30]Taguchi O,Gabazza E C,Yoshida M,et al.High plasma level of plasmin-alpha2-plasmin inhibitor complex is predictor of poor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Clin Chim Acta,1996,244(1):69-81.[31]Ikeda M,Kan-no H,Hayashi M,et al.Predicting perioperative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Japanese gynecological patients[J].PLoS One,2014,9(2):e89206.[32]Masago K,Fujita S,Mio T,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atio between the alpha2plasmin inhibitor-plasmin complex and the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J].Med Oncol,2011,28(1):351-356.[33]Ay C,Pabinger I,Cohen AT.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Burden,mechanisms,and management[J].ThrombHaemost,2017,117(2):219-230.[34]Timp JF,Braekkan SK,Versteeg HH,et al.Epidemiology of 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sis[J].Blood,2013,122(10):1712-1723.[35]Elewa H,ElrefaiR,Barnes GD.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J].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2016,18(4):23.(收稿日期:2019-04-03)301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20期5% 10%的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2]。
内皮祖细胞对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及再内皮化影响的研究进展孙文博;王贺;司春婴;解金红;陈玉善;柴爽爽;关怀敏【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支架内再狭窄严重影响了其长期疗效.研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主要与内皮损伤、再内皮化延迟有关.快速完全的再内皮化是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方法.而内皮祖细胞在受损内皮再修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通过促进内皮祖细胞动员、移植内皮祖细胞或者捕获循环中的内皮祖细胞等方式,促进其增殖、迁移、分化及归巢,可以加速受损血管的再内皮化,这为有效防止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13)024【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内皮祖细胞;支架内再狭窄;再内皮化【作者】孙文博;王贺;司春婴;解金红;陈玉善;柴爽爽;关怀敏【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Avsteact]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s themajormean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but instent restenosis seriously affect its long-term efficacy.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in-stent restenosis i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endothelial injury and the delay of re-endothelialization.Fast and complete re-endothelial is an importantway to prevent stent re-stenosis.While,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ndothelial repair.A study has provided a good research direction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in-stent restenosis.It is confirmed that promo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mobilization,transplant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or capture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and promoting its proliferation,migr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homing,can accelerate re-endothelialization of damaged blood vessels.[Key woeds]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In-stent restenosis;Re-endothelializa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显著地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
药物涂层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刘俊呈; 司春婴; 王贺; 解金红; 关怀敏【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9(016)026【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药物涂层球囊; 冠状动脉【作者】刘俊呈; 司春婴; 王贺; 解金红; 关怀敏【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第三病区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介入治疗量处于持续上升阶段[1]。
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是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脉血运重建的主要方法,这使通过聚合物局部递送抗增殖药物成为可能,在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同时,也带来一个新的棘手问题——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
尽管第2代和第3代DES进一步降低了ISR的发生率[2],但DES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依然高达5%~10%[3]。
如何降低PCI术后再狭窄率是医护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是目前心血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药物涂层球囊(DCB)的出现为PCI术后ISR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本文简要回顾当前DCB在治疗ISR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 支架内再狭窄ISR定义为已放入支架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由于动脉损伤和随后的新生内膜组织增生而逐渐造成的再次狭窄[4]。
ISR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确切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同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认为,内皮损伤是IS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起始因素,持续的炎性反应是其中的关键。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长期过度增殖造成血管重塑,最终导致ISR形成[5]。
因此,评估ISR的潜在发病机制对指导和优化ISR的干预方法至关重要。
2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ISR的临床研究进展多年来,人们多次尝试将抗增殖药物从球囊导管系统局部递送至动脉损伤部位,DCB能够在不置入支架的情况下通过球囊载入抑制细胞增殖药物,将传统球囊扩张术和药物洗脱技术相结合。
河南省中药材协会心血管病临床用药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次预备会召开6月4日下午,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杜廷海教授、副主任牛琳琳教授等一行三人代表筹备组,到河南省中药材协会就成立“河南省中药材协会心血管病临床用药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次预备会在河南省中药材协会第二会议室由副秘书长徐绍华主持下召开,河南省中药材协会贾少谦会长、河南省中药材协会隋继成副秘书长参加了会。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心脏康复中心主杜廷海任等一行参加河南省中药材协会心血管病临床用药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次预备会第一次预备会议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杜廷海教授首先就自申请到协会批准成立筹备以来的工作做了汇报。
他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心血管疾病目前是国内患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病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心血管病人已达到2.9亿人,河南省现有心血管病人已超过2000万人。
心血管疾病多为慢性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一般采用保守性的药物治疗为主,对药物依赖性很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对于这一方面的临床药学研究仅仅停留在血液样本以及药物浓度的检测以及药物使用信息的搜集等浅层次上,难以做进一步的检测性管理。
临床药剂师的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均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
由于种种原因,在对患者进行实际给药的过程中,类似于药物使用出现差错的情况同样存在与各医院心血管科室之中,从而引发医疗纠纷,使得社会各界对心血管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通过积极筹备,拟定于2019年9月27日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河南省中药材协会心血管病临床用药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中原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交流会,旨在让全省范围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医护人员,在临床治疗及药物研究和安全合理用药指导方面,形成全省市县乡级金字塔式的网络结构,发扬专科专病特色,将医疗、科研、教学紧密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人才,用中医(中西医结合)为广大心血管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承担起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为河南省心血管病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韩丽华;王振涛;吴鸿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学报》
【年(卷),期】2004(19)4
【总页数】3页(P235-237)
【关键词】益气活血法;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进展;中医药疗法
【作者】韩丽华;王振涛;吴鸿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河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422.2
【相关文献】
1.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J], 左伟慧;白丽娜
2.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 [J], 吴红丽
3.益气活血中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实验研究进展 [J], 章燕;戴小华
4.益气活血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的影响 [J], 仇盛蕾;周琦;尚菊菊
5.益气活血法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谢煌烈;郑朝阳;朱伟;陶文祥;蔡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