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钢琴伴奏写作
- 格式:pptx
- 大小:330.86 KB
- 文档页数:15
谈民族调式歌曲钢琴伴奏写作特征
民族调式歌曲在中国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早出现在
民间音乐中,后逐渐融入到戏曲、歌曲等各个音乐形式中。
在钢琴
伴奏写作中,如何准确地表现出民族调式歌曲的特征,是钢琴伴奏
作曲家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原调选择
民族调式歌曲的旋律往往是建立在主调与属调的关系之上的,
而这种关系却不像西方音乐那样简单明了,而是更加复杂微妙,需
要钢琴伴奏作曲家在选取原调的时候进行仔细考虑,才可以更好的
表现出民族调式的特点。
二、和声处理
民族调式歌曲的和声处理一般要求简洁,但还是有其特定的规律。
由于民族调式的旋律本身已经非常富有变化,并且很多时候有
着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跳音,因此在进行钢琴伴奏的和声处理时,需
要巧妙的使用大距离三度、小距离三度等特殊的进行方式,以充分
表现出旋律的特点。
三、节奏处理
民族调式歌曲的节奏处理与西方音乐有很大的不同,民族音乐
中往往没有明确的节拍和节奏模式,其中的节奏也更加灵活、多样。
因此,在进行钢琴伴奏的写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如何处理好民族调
式歌曲中旋律中所带有的紧密的节奏感,同时给予足够的空隙,让
钢琴伴奏演奏者在其中充分发挥。
四、表情的处理
民族调式歌曲经常反映出中国文化的情感和精神特质,因此在
钢琴伴奏的作曲中,需要充分发挥其情感色彩。
往往表现出来的是
韵味深厚、充满古朴的特点,需要通过精细的钢琴技巧和简练的和
声来表现。
以上几点特征是民族调式歌曲钢琴伴奏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有了这些特征,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更好地抒发出中国音乐的情感内涵。
安徽民歌钢琴伴奏织体写作探究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安徽民歌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在音乐形式和主题上有其独特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安徽民歌的钢琴伴奏织体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音乐文化。
钢琴伴奏织体是指伴奏部分的进行方式和技巧,用钢琴曲谱来表现和配合主旋律。
安徽民歌的钢琴伴奏织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单音织体单音织体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主要以单音音符为主,配合主旋律进行音乐表达。
这种织体简洁明快,适合于一些节奏较快、活泼的安徽民歌。
比如著名的《折子戏曲调》就采用了单音织体的伴奏方式,给歌曲带来了明快的节奏感。
二、和弦织体和弦织体在安徽民歌的钢琴伴奏中经常运用。
它采用了多个音符同时演奏的方式,形成了丰富的和声效果。
这种织体可以增强音乐的层次感和和谐感,使音乐更加丰满和饱满。
例如《黄山谣》,它的钢琴伴奏就采用了和弦织体的形式,使整首歌曲充满了宏伟壮丽的感觉。
三、旋律装饰织体旋律装饰织体是指在伴奏中添加一些装饰音符,使音乐更加灵动和华丽。
这种织体常用于安徽民歌中的柔情场景或是感情表达中。
它通过加入一些变化的音符和技巧,使音乐更具表现力。
比如《无尽思念》,它的钢琴伴奏中就采用了旋律装饰织体的形式,使整首歌曲更具有诗意和情感。
四、乐句重复织体乐句重复织体是指在伴奏中重复使用一个乐句,以增加音乐的连贯性和统一感。
这种织体常用于一些重复性较强的安徽民歌中,如《小白菜》等。
通过乐句的重复,使整首歌曲更加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和演奏。
钢琴伴奏织体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还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听上的愉悦。
钢琴伴奏织体在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和演奏安徽民歌钢琴伴奏时,我们应该注重织体的把握和运用,使钢琴伴奏更加丰满和完整。
安徽民歌钢琴伴奏织体是安徽民歌中钢琴伴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过不同形式的织体表达出了不同的音乐效果和情感表达。
《冬之旅》创作结构与钢琴伴奏织体分析摘要: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时期新的表现手法,在以德、奥为中心的西方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抒发感情来满足和表现浪漫主义音乐家内心情感。
本文论述的声乐套曲《冬之旅》是舒伯特以艺术歌曲形式写成的大型声乐套曲,充分体现浪漫主义精髓,套曲由24首相互联系的歌曲组成,1827年创作,舒伯特根据奥地利诗人威廉·缪勒的同名组诗谱写。
它旋律优美,洋溢着难以描绘的浪漫和忧郁,戏剧性的咏叹与充满失望、无助的独白融会在一起,使歌词意境和细腻的钢琴伴奏得到自然而完美的表现,对后人在艺术歌曲创作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套曲《冬之旅》创作结构与钢琴伴奏织体的研究,显得格外具有意义。
关键词: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曲式;调性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76-01一、声乐套曲《冬之旅》钢琴伴奏的类型《冬之旅》的钢琴伴奏音型、和声、力度等方面构思细腻,把诗歌的内涵用音乐的手段刻画出来。
舒伯特在套曲《冬之旅》钢琴伴奏写作上运用了以下四种创作形式:(一)支持性类型此类伴奏形式是指在钢琴伴奏中重复声乐的旋律,伴奏以次要地位来强调和突出歌曲的旋律。
(二)造型性类型此类伴奏形式是指根据歌词内容中所原有的形象,对音乐材料有意识的组织来实现表达,以补充声乐旋律中难以描述的内涵。
《冬之旅》钢琴伴奏部分的音型表现手法极具特色,对整部作品的艺术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前奏、间奏、尾奏等声乐休息的部位,多处运用了造型性的创作方式。
(三)意境性类型此类伴奏形式是指钢琴伴奏不重复声乐部分的旋律,也无具体的造型内容,但是作者通过其它手段;如和声、音型、对位来提示、烘托、强调歌曲的情绪、内容。
(四)象征性的类型此类伴奏形式是指钢琴伴奏用一些象征性的音乐语言,来表达歌曲中的特定环境,使歌唱者在钢琴伴奏的提示下进入音乐形象。
二、声乐套曲《冬之旅》曲式结构及调性套曲中24首歌曲,既相互联系成一整体又各自独立,以第13首《邮车》为界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流浪者因为失恋一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但仍然会流露出对美好往事的留恋;第二部分则侧重刻画流浪者万念具灰,渴望用死亡达到解脱的无助。
浅析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以《黄水谣》为例1、相关定义1.1、澄清”伴奏音型”与”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的两个不同概念二、澄清”伴奏音型”与”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的两个不同概念“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弹好歌曲伴奏的基本功。
我们可以通过“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的练习,缩短键盘和声与歌曲伴奏之间距离,也为钢琴即兴伴奏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我们还可以通过”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的继续学习,消除某些老师对钢琴伴奏的畏惧感,加强他们对钢琴伴奏织体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他们对键盘和声的陈述方式,作各种”伴奏音型”变化的钢琴伴奏织体的写作练习。
只要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就可以把”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转化为”伴奏音型”(音乐作品中常用的声部组合形式)。
这用不着学多少个和弦(会运用三个”正三和弦”)即可见效。
而”伴奏音型”与”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绝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王老师的《论钢琴体四部和声与合唱体四部和声的区别》(见《和声论文写作示例》)一文中,强调了”伴奏音型写作不能称其为‘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他指出,所谓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是指和声配置,而并不是在”音型”上作文章。
并且指出:”音型化之后,其‘四部’特征已大大丧失(实际上音型化已不属于和声学研究的主要范畴,而属于织体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至少不宜用来指导四部和声的写作)”。
这段话足以说明”四部和声”与“音型化”是不能相混淆的,否则,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例如1.学习歌曲伴奏者在学会”钢琴体四部和声”后,便以为已经万事大吉,能够为歌曲配伴奏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只是学习歌曲伴奏的一门基础课,如果不把”钢琴体四部和声”改编成具体的伴奏音型,很容易给人以”伴奏者技能太初级”之感。
这也是有些人”钢琴体四部和声”学得很好,但是真正的应用到为歌曲配伴奏时,又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所在。
2.如果歌曲伴奏者以为”伴奏音型写作”就是”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就很可能在刚一开始学习钢琴体四部和声写作时,便大量的运用伴奏音型,而对和声运用上的错误却一无所知——”和声关系”已经被复杂的”音型化”所掩盖,初学者是很难发现的。
安徽民歌钢琴伴奏织体写作探究
了解安徽民歌的特点是必不可少的。
安徽民歌一般以平喉技巧为特色,又分为“安徽北部民歌风格”和“徽调”,表现了安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旋律优美,多为古朴而真挚的民间故事,通过歌唱来传递情感。
在写作钢琴伴奏时,需要注重保留民歌的原汁原味,以突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考虑到安徽民歌的表达方式和旋律特点,钢琴的伴奏织体也需要与之相协调。
在编写伴奏过程中,要注重旋律与伴奏的和谐与统一。
可以运用音阶、琶音、双音等音乐技巧来强调旋律的魅力。
可以尝试用和弦进行来装饰旋律,使之更加丰满动听。
还可以适当地运用装饰音、滚音等手法来增强曲目的表现力。
在细节处理上,也要注重创新与变化。
可以在特定的地方加入一些转调、变化行进或模仿声音等,以增加乐曲的音乐性和趣味性。
可以根据曲目的表达需要,恰当地运用暗示性和配合性技巧,使乐曲更加生动有趣。
将安徽民歌与钢琴的伴奏织体进行创新结合,需要我们对安徽民歌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在写作过程中注重保留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特色。
也要运用西方音乐的元素和技巧,使曲目更加独特和丰满。
在细节处理上,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变化和创新,以增加乐曲的趣味性和音乐性。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将安徽民歌与钢琴伴奏进行创新结合,创作出更具魅力的音乐作品。
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创作风格及钢琴伴奏的研究——以前六首为例孙月红 / 张靖晖摘 要:罗伯特舒曼在继承了舒伯特艺术歌曲写作过程中的传统抒情风格,并充分结合自身对于浪漫主义独特风格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爱好情感阅读经验,以及娴熟的钢琴演奏技巧,创作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将德国的艺术歌曲写作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是舒曼在1840年根据德国著名的抒情诗人海涅的《抒情插曲》而创作的,被认为是德国现实主义艺术歌曲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本文以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前六首为例,所获资源来自在线声乐伴奏平台,对其创作风格及钢琴伴奏开展研究工作,期望能对同行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创作风格;钢琴伴奏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孙月红(1981-),女,硕士研究生,太原学院教授;张靖晖(2002-),男,太原学院本科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音乐资源合作社”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1308);太原学院科研反哺教学专项课题:“创赛项目驱动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TYFB03)。
引 言罗伯特·舒曼艺术歌曲取材于浪漫主义诗人海涅的诗歌—《抒情插曲》,其音乐作品细腻纯净,旋律美妙而精确。
他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描写了一位诗人获得爱情以及失恋后的痛苦心情,充分展现了舒曼的音乐才华,是其声乐作品中的杰作之一。
此套曲无论在这首歌曲的写作和技法,还是它所需要体现出来的时代性和精神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因此,笔者从QQ 音乐、酷我音乐、99伴奏网、UU 伴奏网、伴奏音乐网等在线声乐伴奏平台搜索资源,找到《诗人之恋》前六首为研究案例,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工作。
一、《诗人之恋》概述《诗人之恋》为舒曼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特色性,该作品以现代诗歌的形式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展示出来,并对其赋予曲调,用音乐伴奏的艺术形式升华主题,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深度阐述该作品本质。
二胡作品钢琴伴奏的从属部分写作分析作者:陈镭今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06期摘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更加理性地认识作品,了解曲作者的创作理念、意图、表现内容以及其表现手段,进而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为完美地演奏作品提供理论基础和情感依据。
关键词:二胡独奏曲钢琴伴奏独奏部分二胡独奏曲钢琴伴奏的从属部分为前奏、间奏、尾奏,是由钢琴担任的独奏部分,其写作是与作品的整体布局紧密联系着的。
乐曲中可以同时包含这三个部分,也可以只有其中之一或其中的两种。
然而,不论什么情况,它们都是乐曲的整体结构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们所使用的音乐材料以及各种技术手段,都要以乐曲的内容、风格和音乐发展的要求为依据。
一、前奏部分二胡作品通常由钢琴伴奏首先呈现音乐的开篇,起到音乐色彩、风格、音调、节奏等的引导以及营造音乐氛围的作用,它能帮助演奏者酝酿情绪,为作品主题进入作好铺垫,同时也能使听众更容易欣赏与理解作品。
前奏的写作方法、类型是非常多样和灵动的,按照其所起的功能可分为:(一)描写自然景色与民俗风情这一类前奏以环境的描写为主,通过对祖国山河及不同民风的描写来预示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
如《山村小景》是一首具有浓郁山东、河南地方风味的二胡独奏曲,乐曲开端运用了一个高八度的五声性和弦呈现出一幅如云雾缭绕般的山间景色,之后由四小节流水般的旋律婉转而下,运用模进的手法台阶式地下行,仿佛山间小溪蜿蜒而下,形成婉转轻盈的流动感,也将听众的思绪带入到了山村的自然景色之中。
《葡萄熟了》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青年男女在葡萄架下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情景。
前奏的乐句较多地运用了后半拍作为起始,上滑音与装饰音的运用使乐段富有鲜明的维吾尔民族特色,描绘了一幅西域美丽的风光。
以中国古代唐诗作为创作题材的《新婚别》,它的前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开篇便以八度形式奏出悲壮深沉的旋律,右手三连音和切分节奏,配合左手低音区的震音,表现了动荡时期兵荒马乱的情景,句尾切分和弦的强调如同重锤一般砸在人们的心头。
简述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步骤。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是一种即兴创作的艺术形式,通过钢琴演奏者的即兴发挥,实时地为其他乐器或歌唱演员提供伴奏。
这种编配方式可以使音乐更加生动和丰富,增强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将简要介绍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步骤和技巧。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第一步是熟悉所要伴奏的曲目。
钢琴演奏者需要仔细听歌曲的旋律、和弦进行和节奏,并理解歌曲的表达和情感。
只有对曲目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即兴伴奏编配。
第二步是掌握和弦进行。
和弦是伴奏编配的基础,它们可以为音乐增添丰富的和声色彩。
钢琴演奏者需要熟悉常见的和弦进行,如主和弦、属和弦、减和弦等,以及它们在不同调式中的变化。
通过熟练掌握和弦进行,钢琴演奏者可以在即兴伴奏中灵活运用,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第三步是掌握常见的伴奏技巧。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需要运用各种不同的伴奏技巧,如打击伴奏、琶音伴奏、和声伴奏等。
这些技巧可以增强音乐的节奏感和层次感,使伴奏更加有力和丰满。
钢琴演奏者需要通过练习和实践,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并在即兴伴奏中恰到好处地运用。
第四步是即兴演奏。
即兴伴奏编配的核心是即兴演奏,即钢琴演奏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创造力,实时地进行演奏创作。
在即兴演奏中,钢琴演奏者可以根据曲目的情感和表达需求,灵活地运用和声、旋律、节奏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伴奏效果。
即兴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锻炼,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最后一步是与其他乐器或歌唱演员的配合。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是为其他乐器或歌唱演员提供伴奏,因此与其他演奏者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钢琴演奏者需要与其他演奏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伴奏与主旋律、和声等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音乐整体。
总结起来,钢琴即兴伴奏编配需要熟悉曲目、掌握和弦进行和伴奏技巧,进行即兴演奏,并与其他演奏者进行配合。
这需要钢琴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锻炼,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水平。
通过钢琴即兴伴奏编配,音乐可以更加生动和丰富,给观众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
文史艺术赵元任早期声乐作品钢琴伴奏评析——以《卖布谣》《上山》《海韵》为例熊云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让科系贵州铜仁擅薹赵元任的声乐作品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中钢琴伴奏作品结构的重要部分。
其突出特征有三个方面钢琴伴奏在歌曲结构中的形态和意义西方传统和声在歌曲伴奏中的应用民族化旋法的伴奏处理。
从这三方面认识赵元任声乐钢胃哨奏其目的是不仅可以从微观认识赵元任在伴奏中的较具体的创作手法也可以在宏观了解上世纪初我国声乐创作中钢琴伴奏的基本风貌。
关■调赵元任声乐作品钢胃难奏世纪初中国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社会形态正处于向民主社会转型的阶段。
西方文化也逐渐浸入到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音乐艺术方面。
声乐最先得到社会的接受和青睐。
赵元任的早期的歌曲创作为当时的声乐推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肖友梅曾称赵元任是“中国的”舒伯特。
据商务出版社出版的《赵元任全集第卷》统计共收有声乐作品首其中部分带有钢琴伴奏谱。
从早期创作的歌曲看。
赵元任声乐钢琴伴奏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
下表是早期歌曲情况一览表。
把情况览表分为三个时间段可以看出第一阶段赵元任写的两首歌曲是群众性齐唱歌曲没有加上歌曲伴奏第二阶段均是独唱的艺术歌曲。
有伴奏第三阶段是两首合唱曲《呜呼三月一十八是即兴性伴奏合唱曲只有前奏小节写有钢琴伴奏。
《海韵》带有完整的钢琴伴奏成为赵元任声乐作品中最富有艺术景象的成功之作。
下面从三个角度对赵元任早期声乐作品钢琴伴奏进行评析。
一、卖布谣钢琴伴奏的和声运用和声运用是以歌曲内容为目的。
…卖布谣作为赵元任早期写有钢琴伴奏的歌曲之一。
和声上有两个巧妙的用法。
其一和声选择简练。
下面是《卖布谣伴奏的和声选用情况简表…卖布谣金曲只有小节和声的选择极为简练。
从和弦数目看。
选择主功能为嘲数最多。
选择虿蛀和弦、七和弦的较少。
和声功能布局清晰可以感受赵元任艺术思维中的严谨、正统的西方技法风格。
为我国早期声乐伴奏钢琴化美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其二和声形象统一。
安徽民歌钢琴伴奏织体写作探究一、安徽民歌安徽民歌是指源自安徽省各地的民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风格。
安徽民歌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歌词而著称,歌曲内容广泛涉及农村生活、爱情、家园、生活哀愁等方面。
安徽民歌还有着独特的旋律和节奏,通常以单调、重复的旋律为主,音调简单、直白,没有华丽的装饰和技巧,但却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和真挚的情感。
二、钢琴伴奏在安徽民歌中的作用钢琴伴奏是指在演唱或演奏中,由钢琴与主要音乐的旋律部分相配合的音乐陪奏。
在安徽民歌中,钢琴伴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增添了音乐的魅力,而且更好地展现了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钢琴伴奏通过柔和的音符,细腻的表达,为民歌增加了柔和的情感线条,使音乐更加动听。
1. 丰富音乐层次安徽民歌的旋律通常简单而朴素,但是在钢琴伴奏的作用下,音乐层次得以丰富,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得以统一并且协调,使得歌曲更加丰富多彩。
2. 强化情感表达钢琴伴奏能够通过音符的表达和演奏技巧,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
在演奏时,钢琴会根据歌词和旋律的要求来调整音色、力度、速度等方面的表现,使得歌曲的情感更加生动。
3. 提升音乐性钢琴伴奏能够提升民歌的音乐性,使得音乐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通过钢琴的演奏,民歌的旋律显得更加动听,情感表达也更加丰富。
安徽民歌钢琴伴奏的织体写作,是指在演奏安徽民歌时,钢琴伴奏的音乐写作技巧和表现形式。
织体写作是指在音乐创作中,通过处理和使用音乐要素来达到音乐全局和局部的统一。
1. 和声的处理和声在音乐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钢琴伴奏中更是如此。
在安徽民歌钢琴伴奏的织体写作中,和声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和声的处理要考虑到歌曲的旋律和情感表达,通过和声的设计来丰富音乐的层次和情感。
2. 节奏的运用在安徽民歌钢琴伴奏中,节奏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恰当的节奏运用,能够使得音乐更加有力度和生动,同时也更好地配合歌曲的旋律,使得整个音乐更加和谐。
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重要性3篇第一篇一、钢琴伴奏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及素养1扎实的钢琴演奏技能是基础。
要具备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扎实的钢琴演奏技能是基础。
钢琴演奏基本功训练,是钢琴演奏必须掌握的基本演奏方法和基本技巧。
钢琴伴奏者应当对基本功的练习加以足够重视,这样才能胜任有技巧难度的艺术歌曲作品的伴奏。
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练习,讲究练习质量,宁可进度慢一点,也要追求高质量的练习;基本功练习需要勤奋、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长期的训练,使自己的基本功由量变到质变,取得进步。
当我们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技能,就可以流利而富有感情地伴奏高技巧高难度的艺术歌曲作品,手指在黑白的琴键上轻舞飞扬,演唱者也会随着伴奏将作品演绎得完美。
2深入理解作品是前戏。
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表演艺术,是人类用以抒发和交流情感的典型艺术形式。
钢琴伴奏者对歌曲的理解程度深浅,直接关系到演奏效果的好差。
钢琴伴奏不仅是手指的技艺,更重要的是有很强的艺术控制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影响演奏技巧的发展、发挥与提高,自始至终引导演奏的全过程。
为此,伴奏者必须体会与了解到钢琴作品中内部的音乐构造和感情基调,对艺术歌曲乐谱和歌词进行认真的研读和准确的解释,为伴奏的再创造提供依据,做到会思考、会领悟,从而透过钢琴音响形式美的外表找到音乐内蕴的穿透力。
演奏一首钢琴作品的过程就是展示乐曲本身的美的过程,如果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在内心深处为艺术歌曲塑造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
但是,塑造艺术形象的前提是先看懂乐谱,读懂乐谱,有效地分析与体会作品。
钢琴家亨利•涅高兹说学习一首钢琴作品,要像指挥者学习总谱那样,首要的是要研究整首作品,否则就不能获得完整的印象、完整的形象。
3演奏与演唱的相互配合是渲染音乐的关键。
艺术歌曲的伴奏艺术是一门合作的艺术,伴奏者需要与歌唱者一起创造音乐的音响效果,只有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倾听,才能协调地发挥二者的优势,才能展现出歌曲的魅力。
怎样协调,关系到观众的欣赏质量,也是渲染音乐的关键。
中国民歌《燕子》的钢琴伴奏研究摘要: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诗歌创作。
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一大批艺术价值很高的民歌改编作品。
作曲家把中国的传统民歌进行艺术化写法的创新,使传统民歌的内容更充实,篇幅有所扩展,突出了钢琴伴奏的作用和地位,提高了钢琴伴奏的艺术性,进而使传统民歌的艺术价值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关键词:钢琴伴奏原始民歌演奏技巧沈阳音乐学院!张悦一、创作背景新疆哈萨克民歌,"#世纪三十年代从哈萨克斯坦传入我国。
《燕子》运用羽调式,清乐七声音阶。
有固定唱词,旋律悠扬,是冬不拉弹唱的歌唱性歌曲类型。
本文论述的版本由吴祖强配伴奏,$%&'年于莫斯科首演,$%&(国家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首情歌,把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藉由向燕子诉说表达出来。
吴祖强所配伴奏自然,简单,清晰,纯净,和声色彩丰富,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吴祖强,中国作曲家,原籍江苏武进,$%"(年生于北京。
$%'(年考入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后转入中央音乐学院,$%&"年留校任教。
$%&)年考入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回国后继续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代表作品有弦乐四重奏,交响音画《在祖国的大地上》,清唱剧《与洪水搏斗》,舞剧音乐《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二胡与管弦乐队合奏曲《江河水》,传统乐曲改编的弦乐合奏曲《二泉映月》、《听松》,歌曲《燕子》、《平原万里稻花香》、《让歌声随着浪花飘荡》,音乐论著《曲式与作品分析》。
二、音乐分析$*原始民歌与改编民歌调式调性及曲式对比图"*旋律分析这首歌曲以五度跳进开始,进入哈萨克族民歌常见的拖腔,以四度内的音域级进地,环绕式地发展旋律,最终落在羽音上。
)*曲式及伴奏织体《燕子》伴奏部分的写法,是主调写法的织体。
艺术歌曲《乡愁》的钢琴伴奏写作探析
刘艳晴
【期刊名称】《音乐创作》
【年(卷),期】2024()2
【摘要】钢琴伴奏是塑造艺术歌曲整体音乐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起到填充、丰满人声旋律声部的作用,同时也体现出了音乐情感的动态变化。
在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领域,作品风格多种多样,其中有一大类是民族题材艺术歌曲,这一类别的艺术歌曲展现中国独有的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与特征。
本文着眼于艺术歌曲《乡愁》,还原作者钢琴伴奏声部的创作思维,从宏观结构、和声组织、织体形态和调性配置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总页数】7页(P161-167)
【作者】刘艳晴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
【相关文献】
1.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织体写作
2.艺术歌曲《永恒的爱》的钢琴伴奏写作特点
3.试论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织体写作
4.浅谈舒曼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写作思维
5.论西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特点与伴奏方法——以《诗人之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