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2014-

(完整版)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2014-

(完整版)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2014-
(完整版)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2014-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20571-2014 HG 20571—2014代替 HG 20571—1995

第一章

1.0.1化工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

本规范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09]104号文)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石化协质发[2009]13 6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委托中国天辰工程有限

公司组织修订。

本规范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 20571—1995。

本规范的修订依据近年来国家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卫生审批程序的变化和对新建企业安全卫生设计的要求,在总结多年来化工建设项目安全卫生设计和化T.企业安全卫生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

本规范共有7章。其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一般规定、安全、职业卫生、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安全卫生机构。

本规范与HG 20571—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和第2章“术语”;

删除了附录“初步设计《安全卫生篇(章)》内容”;

在修改、补充原标准的基础上重新编排本规范的目次与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的技术内容由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北辰区京津路1号.邮政编码:300400,电话:022—23408741,传真:022—86810147),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査人:

主编单位: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杨玉兰石晶 陆 徐 峰 英 魏建民 张春丽 刘新伟 李荣 李勇 马国栋 主要审查人

:段天魁 魏 涛 肖慧高 陈为群 王世芳 刘晓林 戴志平 王晓民 李凤强 孙利民 吴晓军 姜英 隆丹彤

安全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卫生方针,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应遵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方针,以保证生产安全和适度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水平,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化工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设计。1.0.3安全和职业卫生要求应贯彻在各专业设计中,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减少、削弱危险.实现安全生产。

1.0.4根据我国建设程序的审批要求.在化工建设项@设计阶段需要编制“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以保证项目前期安全评价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以及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写内容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相关要求。

1.0.5化工建设项目详细设计应根据批准或备案的”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所确定内容和相关审批意见要求进行

1.0.6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以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第二章

2.0.1工效学Ergonomics

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人在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和高效的一门学科。

2.0.2交叉作业More than one work take place in one space

在同一时间内利用同一空间实施两种以上的不同作业。

2.0.3尘毒危害Dust and poison harm

指粉尘或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的混合,并随空气流动而传播来危害人类与环境。

2.0.4化学灼伤Chemical burn

指分子、细胞或皮肤组织由于受化学品的刺激或腐蚀,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

2.0.5建筑限界Architecture restrict

指为保证各种交通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而规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限界。

2.0.6声学因素Acoustics factors

指声源的声压级和频谱、听音环境引起的反射声以及人头和耳壳引起的散射作用等。

3—般规定

3.1厂址选择

3.1.1化工企业的厂址选择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 50489的要求

3.1.2选择厂址应根据地震、软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质因素以及飓风、雷暴、沙暴等气象危害因素,采取可靠技术方案.避开断层、滑波、泥石流、地下溶洞等发育地区。

3.1.3厂址应不受洪水、潮水和内涝的威胁3凡可能受江、河、湖、海或山洪威胁的化工企业场地高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的有关规定,并采取有效的防洪、排涝措施。

3.1.4厂址应避开新旧矿产采掘区、水坝(或大堤)溃决后可能淹没地区、地方病严重流行区、国家及省市级文物保护区.并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敏感R标保持安全距离。

3.1.5化工企业之间、化工企业与其他工矿企业、交通线站、港埠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 Z1附录B和《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 3093的要求,防火间距应满足现行闰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等规范的要求。

3.1.6化工企业的厂址应符合当地规划,明确占用土地的类别及拆迁工程的情况。

3.1.7厂区应与当地现有和规划的交通线路、车站、港口顺捷合理地联结。厂前区尽量临靠公路干道,铁路、索道和码头应在厂后、侧部位,避免不同方式的交通线路平面交叉。

3.1.8工厂的居住区、水源地等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设施与各种有害或危险场所应设置防护距离,并应位于不洁水体、废渣堆场的上游和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3.1.9化工企业厂址应依据当地风向因素,选择位于城镇、工厂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2厂区总平面布置

3.2.1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 50489的要求,应根据厂内各生产系统及安全、卫生要求按功能明确合理分区布置,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

3.2.2厂区内甲、乙类生产装置或设施.散发烟尘、水雾和噪声的生产部分应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厂前区、机电仪修和总变配电所等部分应位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3.2.3污水处理场、大型物料堆场、仓库区贫分别集中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

3.2.4化工企业主要出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位于不同方位。大型化工厂的人流和货运应明确分开,大宗危险货物运输应有申.独路线,不得与人流混行或平交。

3.2.5厂内铁路线群应集中布置在后部或侧面,避免伸向厂前、中部位,尽量减少与道路和管线交叉。铁路沿线的建、构筑物应遵守铁路建筑限界和有关净距的规定。

3.2.6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要求合理布置,力求顺通。危险场所应设环行消防通进,路面宽度应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定,保证消防、急救车辆畅行无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和要求:

1厂区道路应符合用于消防车通行的道路间距、宽度;其转弯半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相关规定。

2道路两侧和上下接近的建、构筑物应满足有关净距和道路建筑限界要求。

3.2.7机、电、仪修等操作人员较多的场所宜布置在厂前附近,避免大量人流经常穿行全厂或化工生产装置区。

3.2.8室外变、配电站与建构筑物、堆场、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的规定,不宜布置在循环水冷却塔冬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3.2.9储存甲、乙类物品的库房,甲、乙类液体罐区,液化烃储罐区宜归类分区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其储存ffl、防火间距、道路和安全疏散等各项设计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规定。

3.2.10新建化工企业应根据生产性质、地面上下设施和环境特点进行绿化设计,其绿化用地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50489的规定和区域性详细规划,并与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协同商定。

3.3化工装置安全卫生设计原则

3.3.1生产工艺安全卫生设计宜采用T.效学的基本原则,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缓解精神紧张状态。

3.3.2应采用没有危害或危害较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又难以治理的落后工艺和设备,降低、减少、削弱生产过程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危害。

3.3.3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生产过程,应合理地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实现遥控、隔离操作。

3.3.4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生产过程,应设置监测仪器、仪表,并设计必要的报齊、联锁及紧急停车系统。

3.3.5事故后果严重的化工生产设备,应按冗余原则设计能自动转换的备用设备和备用系统。

3.3.6废气、废液和废潼的排放和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3.3.7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设备、设施、生产原材料、产品和中间产品应

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接触。3.3.8化工专用设备设计应进行安全性评价,根据工艺要求、物料性质,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进行设计。选用的通用机械与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

4.1防火、防爆

4.1.1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等规范的规定,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装E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规定。4.1.2具有易燃、易爆特点的工艺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宜集中联合布置,并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

4.1.3化工生产装置内的设备、管道、建(构)筑物之间防火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的规定。

4.1.4明火设备应集中布置在装置的边缘,并应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且应远离火灾危险类别为甲乙类的生产设备及储罐。

4.1.5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的规定执行。对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和粉尘泄漏的封闭作业场所应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

4.1.6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选用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的防火防爆规定。

4.1.7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储罐和管道,应根据介质特性,选用

氮气、二氧化碳、水等介质置换及保护系统。

4.1.8化工生产装置区内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要求划分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并设计和选用相应的仪表、电气设备。

4.1.9生产设备、管道的设计应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物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设备和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试压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4.1.10具有超压危险的生产设备和管道应设计安全阀、爆破片等泄压系统。

4.1.11输送可燃性物料并有可能产生火焰蔓延的放空管和管道间应设置阻火器、水封等阻火设施。

4.1.12危险性的作业场所.应设计安全通道和出口,门窗应向外开启,通道和出人口应保持畅通。人员集中的房间应布置在火灾危险性较小的建筑物一端。下列情况应设置防火墙:

1建筑物内部进行防火分区分隔时设S的分隔墙;

2建筑物内防火要求不同或灭火方法不同的部位之间;

3火灾危险类别为甲、乙类生产车间与附属的变配电、更衣、生产管理房之间,且同时满足防爆隔离的要求。

4.1.13消防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化工装置消防设计应根据工艺过程特点及火灾危险类别、物料性质、建筑结构,确定相应的消防设计方案。

2化工企业低压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给水不应与循环冷却水系统合并,且不应用于其他用途;与生产或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合并的低压消防水管网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U 50016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有关规定。高压消防给水应设计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环状管网。

3化工生产装置的水消防设计应根据设备布置、厂房面积以及火灾危险类别设计相应的消防供水竖管、冷却喷淋、消防水幕、水炮、带架水枪等消防设施。

4化工生产装置、罐区、化学品库应根据生产过程特点、物料性质和火灾危险性质设计相应的泡沫消防、惰性气体灭火、干粉灭火等设施。

5化工生产装置区、储罐区、仓库除应设置固定式、半固定式灭火设施外,还应配置小型灭火器材。

6重点化工生产装置、控制室、变配电站、易燃物质仓库、油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火灾自动报瞀系统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要求。

4.1.14对具有抗爆要求的机柜间、控制室应进行抗爆设计。

4.2防静电

4.2.1化工装置防静电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和《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 20675的规定。电子信息系统的静电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侣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的规定。

4.2.2化工装置防静电设计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作业环境特点和物料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

4.2.3化工装置防静电设计应根据生产特点和物料性质,合理地选择设备和

管道的材料,确定设备结构,以控制静电的产生,使其不能达到危险程度。

4.2.4化工装置在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金属设备、管道等应设置静电接地,不允许设备及设备内部件有与地相绝缘的金属体。非导体设备、管道等应采用间接接地或静电屏蔽方法,屏蔽体应可靠接地。

4.2.5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静电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生产过程以及静电危害人身安全的作业区内,所有的金属用具及门窗零部件、移动式金属车辆、梯子异均应设静电接地。

4.2.6选用原料配方和使用材料时,应选用静电序列表中位置接近的两种物质。

4.2.7非导体如橡胶、塑料、纤维、溥膜、纸张、粉体等生产过程设计,应根据工艺特点、作业环境和非导体性质,设计静电消除装置。

4.2.8在生产工艺许可的条件下,当采用空气增湿、降低亲水性静电非导体的绝缘性能来消除静电的措施时,应保持作业环境中的空气相对湿度大于50%。但这种方法不得用于气体爆炸危险场所为0区的环境。

4.2.9采用抗静电添加剂增加非导体材料的吸湿性或离子化来消除静电的措施时,应根据使用对象、0的、物料工艺状态以及成本、毒性、腐蚀性等具体条件进行选择。

4.2.10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工作场所,应配置个人防静电防护用品。重点防火、防爆作业区的人口处,应设计人体导除静电装置。

4.2.11化工建设项目应根据生产特点配置必要的静电检测仪器、仪表。4.3防雷

4.3.1化工装置、设备、设施、储罐以及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 50650等的有关规定。

4.3.2化工装置的防雷设计应根据生产性质、环境特点以及被保护设施的类型,设计相应防雷设施。

4.3.3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化工装置、露天设备、储罐、电气设施和建(构)筑物应设计防直击雷装置,并应采取防止雷电感应的措施。

4.3.4具有易燃易爆气体生产装置和储罐以及排放易燃易爆气体的排气筒的避雷设计,避雷针应高于气体排放时所形成的爆炸危险范围。

4.3.5平行布置的间距小于100mm的金属管道或交叉距离小于100mm的金属管道,应设计防雷电感应装置,防雷电感应装置可与防静电装赏联合设置。

4.3.6化工装置的架空管道以及变配电装置和低压供电线路终端.应设计防雷电波侵人的防护措施。

4.3.7化工装置内的信息设备的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规定。

4.4触电保护

4.4.1正常不带电而亊故时可能带电的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T 50065的要求设置接地装置。

4.4.2移动式电气设备应采用漏电保护装置:

4.4.3凡应采用安全电压的场所?安全电压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特低电压(ELV)限值》gb/T 3805的规定执行。

4.5危险化学品储运

1化学危险品储运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 5001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和《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 3007规定执行,当储存放射性物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规定执行。

2危险化学品储存设计应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储存量,设置专业仓库、罐区储存场(所),并应根据生产需要和储存物品火灾危险特征,确定储存方式、仓库结构和选址。

3危险化学品仓库、罐区、储存场应根据危险品性质设计相应的防火、防爆、防腐、泄压、通风、调节温度、防潮、防雨等设施,并应配备通信报瞥装置和工作人员防护物品。

4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消防设计应按本规范第4.L 13条的规定执行。

5危险鮮^賴紐应観化学性质、火灾酿性分类储存进行册。性顧抵触或消防

要求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应按分开储存进行设计。

6放射性物质储存,应设计专用仓库。

4.S.2危险化学品装卸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运易爆、剧毒、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危险化学品,应采用专用运输工具。

2危险化学品装卸配备工具,专用具气设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3有毒、有害液体的装卸应采用密闭操作技术,并加强作业场所通风,配置局部通风和净化系统以及残液回收系统。

1根据化学M雜麵输方式正誠择容獅包雜觀及包装觀.使之适应储运过程

中的腐蚀、碰撞、挤压以及运输环境的变化。…

2化学品标签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的要求.标记物品名称J见格、生产企业倾、生产日贼批号、危险货物品^编号和标志_、安全騎4心处理1法1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和标志图形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仰12268和《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的规定。

3易燃和可燃液体、压缩可燃和助燃气体、有毒及有害液体的灌装.应根据物料性质、危害程度进行设计。灌装设施设计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毒要求。

4.6防机械伤害、坠落等意外伤害

4.6.1化工装置内有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时,应设计用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扶梯、平台和栏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定式钢梯及平台》的规定。

4.6.2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位置应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或纪全阑栏

4.6.3传动运输设备、皮带运输线应设计带有栏杆的安全走道和跨越走道。

4.6.4埋设于建(构)筑物上的安装检修设备或运送物料用吊钩、吊梁等.设计时应预留安全系数,并在醒目处标出许吊的极限荷载适。

4.6.5高大的设备、烟囱或其他建(构)筑物的顶部应设S航空障碍灯。

5职业卫生

5.1防尘防毒

5.1.1化工装置的防尘防毒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丨的规定。

5.1.2对尘毒危害严重的生产装置内的设备和管道,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宜集中布置在半封闭或全封闭建(构>筑物内.并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建(构)筑物的通风换气应保证作业环境空中的尘毒等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的规定。5.1.3对可能逸出含尘毒气体的生产过程,应采用自动化操作,并设计排风和净化回收装置,作业环境和排放的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闶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的规定。514对于毒性危害严重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设计事故处理装置及应急防护设施。

5.1.5尘毒危害严重的厂房和仓库等建(构)筑物的墙壁顶棚地面均应光滑和便于清扫,必要时可设计防水、防腐等特殊保护层及专门清洗设施。

5.1.6在液体毒性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应设计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措施,淋洗器、洗眼器的服务半径应不大于15m。

5.2防暑防寒

5.2.1化工装置的防暑防寒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13Z丨的规定。5.2.2化!:装置内的各种散发热fl的炉窑、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设备及管道的保温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的规定。

5.2.3产生大毋热的封闭厂房应采用自然通风降温,必要时可以设计排风送风、降温设施,排送风降温系统可与尘毒排风系统联合设计。高温作业点宜采用局部通风降温措施。

5.2.4重要的高温作业操作室、中央控制室应设计空调装置^

5.2.5在严寒地区.长时间或频繁开启的车间大门,宜设置门斗、外室或热空气幕等。

5.2.6车间的围护结构应防止雨水渗人,内表面应防止凝结水产生。用水较多、产湿量较大的车间,应采取排水防湿设施.防止顶棚滴水和地面积水。

5.3噪声及振动控制

5.3.1化丨.企业噪声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的规定。

5.3.2化「?企业噪声(或振动)控制设计应根据生产T艺特点和设备性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及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实现远距离或隔离操作。

5.3.3在满足生产的条件下.总阍布置应结合声学丨为素合理规划,宜将高噪声区和低噪声区分开布置,噪声污染区远离生活区,并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建(构)筑物等自然屏障阻滞噪声(或振动)的传播。

5.3.4化X设计中选定的各类机械设备应有噪声控制(必要时加振动〉指标,设计中应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对单机超标的噪声源,在设计中应根据噪声源特性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5.3.5对于较强振动或冲击引起固体声传播及振动辐射噪声的机械设备.或振动对人员、机械设备运行以及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与干扰时,应采取防振和隔振设计。

5.3.6在高噪声作业区工作的操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噪声防护用具.必要时应设S隔音操作室。

5.4防辐射

5.4.1具有电离辐射影响的化工生产过程应设计防护措施,电离辐射防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和《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 125的规定。

5.4.2具有高频、微波、激光、紫外线、红外线等非电离辐射影响的防护设计电磁辐射最高容许照射M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8702的规定;激光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激光设备和设施的电气安全》GB/T 10320的规定。

5.4.3化工装置设计应根据辐射源性质和危害程度合理布置辐射源。辐射作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应保持安全防护间距。

S.4.4化工装置设计应根据辐射源性质采取相应的屏蔽辐射源措施,必要时设计屏蔽室、屏蔽墙或隔离区。

5.4.5封闭性的放射源,应根据剂fl强度、照射时间以及照射源距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4.6生产过程的辐射,应采取生产过程密闭化,设计可靠的监测仪表、自动报努和自动联锁系统,实现自动化和远距离操作。

5.4.7放射性物料及废料应设计专用的容器和运输工具,在指定路线上运送=放射源库、放射性物料和废物料处理场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5.4.8具有辐射作业场所的生产过程应根据危害性质配a必要的监测仪表=操作和使用放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器和设备的人员应配备个人专用防护器具。

5.5采光照明

5.5.1化工装置的建(构)筑物及生产装置的采光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规定。

5.5.2化工装置的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和《化工企业照明设计技术规定》HG/T 20586的规定。

5.5.3具有火灾爆炸、毒尘危害和人身危害的作业区以及企业的供配电站、供水泵房、消防站、气体防护站、救护站、电话站等公用设施,应设计事故状态时能延续工作的事故照明。

5.5.4化工装a内潮湿和高湿等危害环境以及特殊作业区配置的易触及和无防触电措施的固定式或移动式局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

5.6防化学灼伤

5.6.1设计具有化学灼伤危害物质的生产过程时,应合理选择流程、设备和管道结构及材料,防止物料外泄或喷溅。

5.6.2具有化学灼伤危害的作业应采用机械化、管进化和自动化,并安装必要的信号报膂、安全联锁和保险装置,不得使用玻璃等易碎材料制成的管道、管件、阀门、流itH十、压力计等。

5.6.3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生产装置,其设备布置应保证作业场所有足够空间,并保证作业场所畅通,避免交叉作业。如果交叉作业不可避免,在危险作业点应采取避免化学灼伤危险的防护措施。

5.6.4具有酸碱性腐蚀的作业区中的建(构)筑物的地面、墙壁、设备基础,应进行防腐处理。建筑防腐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浊工程施T.及验收规范》GB 50212的规定执行。

S.6.5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作业场所,应设计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措

施,淋洗器、洗眼器的服务半径应不大于15m。淋洗器、洗眼器的冲洗水上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并应为不间断供水;淋洗器、洗眼器的排水应纳入工厂污水管网,并在装置区安全位置设置救护箱。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5.7辅助用室

5.7.1化工企业应按生产特点及实际需要,设置更衣室、厕所、浴室等生活卫生用室。车间卫生等级按现行国家标准E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的规定确定。

5.7.2更衣室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更衣室宜设在职工上、下班通道附近。

2车间卫生特征1级的更衣室,工作服、便服应分室存放,其他级别的可同室分开存放。

3更衣室的建筑面积应按职工人数及车间卫生特征级别确定。车间卫生特征为1、2、3、4级,更衣室的建筑面积宜分别按每位职工1.5m2、1.2m2、1.0m2、0.9m2设计。

5.7.3厕所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厕所与作业地点的距离不宜过远。

2小型、人数不多的生产装置可不单独设置厕所,与相邻车间合并使用。

3厕所宜采用水冲式蹲式大便器。

4大便器数按使用人数确定,宜按最大班职工人数计。

男厕所:劳动定员男职工人数少于100人的工作场所可按25人设1个蹲位;多于或等于100人的工作场所,每增50人增设1个蹲位。小便器的数诅与

蹲位的数最相同。

女厕所:劳动定员女职工人数少于100人的工作场所可按15人设1?2个蹲位;多于或等于100人的工作场所,每增30人.增设1个蹲位。

5.7.4浴室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卫生特征1、2级的化工装置应在安全区域设置浴室。

2淋浴器数量应根据使用人数及卫生特征级别而定。使用人数可按最大班职工人数计,每个淋浴器的使用人数按卫生特征级别1、2、3、4级分别为3人、6人、9人、12人。洗面器按4?6套淋浴器设置一具。

3浴室建筑面积宜按每套淋浴点5.0m2计筲确定。

6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6.1安全色

6.1.1化工装置安全色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色》GB 2893的规定。

6.1.2消火栓、灭火器、灭火桶、火灾报警器等消防用具以及严禁人员进人的危险作业区的护栏应采用红色。

6.1.3车间内安全通道、太平门等应采用绿色,工具箱、更衣柜等应为绿色。

6.1.4化工装置的管道刷色和符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的规定。

6.2安全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6.2.1化工装置安全标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执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赘示标识》G13Z 158执行。安全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宜联合设置。

6.2.2化工装置区、油库、罐区、化学危险品仓库等危险区应设置永久性“严

禁烟火”标志。

6.2.3在有毒、有害的化工生产区域,应设置风向标。

6.2.4与消防有关的安全标志及其标志牌的制作、设置位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的规定执行。

6.2.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包装标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的规定执行。

6.2.6危险货物包装标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的规定执行。

6.2.7工厂用气瓶标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气瓶颜色标志》GB 7144的规定执行。

6.2.8高毒作业场所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的规定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7安全卫生机构

7.1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及定员

7.1.1化工企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的任务是对生产过程中安全卫生实行标准化管理,检查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贯彻国家和有关部门下达的指令和规定,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防止发生事故和预防职业病,避免各种损失。7.1.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具备相对独立职能。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不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2%(不足50人的企业至少配备1人)。

7.1.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应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SH3010-200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SH 3010-2000) 目次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规定 4.隔热结构的设计 4.1.隔热材料的选择 4.2.隔热层厚度 4.3.隔热层厚度计算 4.4.隔热结构 5.隔热结构的施工 5.1.施工准备 5.2.隔热层施工 5.3.防潮层施工 5.4.保护层施工 5.5.安全保护 6.检查和验收 6.1.质量检查 6.2.交工技术文件 附录A关系表 1总则 1.0.1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设备(塔、换热器、容器、机泵等)和管道隔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本规范不适用于设备和管道的内隔热衬里设计和有特殊要求的管道、长输管道及临时设施隔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0.2 隔热工程应根据工艺、节能、防结露和经济性等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1.0.3 隔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 隔热thermal 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和管道内介质热量或冷量损失,或为防止人体烫伤、稳定操作等,在其外壁或内壁设置隔热层,以减少热传导的措施。 2.1.2 保温hot 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和管道内介质热量损失而采取的隔热措施。 2.1.3 保冷cold 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和管道内介质冷量损失而采取的隔热措施。 2.1.4 防烫伤隔热personal protection insulation 为防止热管道烫伤人体而采取的局部隔热措施。 2.1.5 裸管bare pipe 无外隔热层的管道。 2.1.6 经济保温厚度economic insulation thickness

化工设计规范大全

工艺专业现行标准图集目录 序号标准代号名称院库号作废标识 一法规 1 劳动部(1996)140号文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 化工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 4 TSG 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5 TSG D3001-2009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 6 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二国家标准 1 GB/T 10303-2001 膨胀珍珠岩绝热制品 2 GB/T 1047-2005 管道元件DN(公称尺寸)的定义和选用 3 GB/T 1048-2005 管道元件PN(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 4 GB/T 12221-200 5 金属阀门结构长度 5 GB/T 12224-2005 钢制阀门一般要求 6 GB/T 12226-2005 通用阀门灰铸铁件技术条件 7 GB/T 12227-2005 通用阀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 8 GB/T 12229-2005 通用阀门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 9 GB/T 12230-2005 通用阀门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10 GB/T 12232-2005 通用阀门法兰连接铁制闸阀 11 GB/T 12233-2006 通用阀门铁制截止阀与升降式止回阀 12 GB/T 12237-2007 石油、化工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球阀 13 GB/T 12244-2006 减压阀一般要求 14 GB/T 12246-2006 先导式减压阀 15 GB/T 12250-2005 蒸汽疏水阀术语、标志、结构长度 16 GB/T 12459-2005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17 GB/T 12716-2002 60°密封管螺纹 18 GB/T 12771-200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19 GB/T 13271-200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 GB 13296-2007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21 GB/T 13401-2005 钢板制对焊管件 22 GB/T 14716-2002 60°密封管螺纹 23 GB/T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24 GB/T 16400-2003 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 25 GB/T 17241.1-1998 铸铁管法兰类型 26 GB/T 17241.2-1998 铸铁管法兰盖 27 GB/T 17241.3-1998 带颈螺纹铸铁管法兰 28 GB/T 17241.4-1998 带颈平焊和带颈承插焊铸铁管法兰 29 GB/T 17241.5-1998 管端翻边带颈松套铸铁管法兰 30 GB/T 17241.6-1998 整体铸铁管法兰 31 GB/T 17241.7-1998 铸铁管法兰技术条件 32 GB/T 20173-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管道阀门 33 GB/T 20322-2006 石油及天然气工业用往复压缩机 34 GB/T 20368-2006 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

塔内件 技 术 要 求

技术要求 一.石油化工塔盘设计规范 1.塔盘的形式,应尽量减少其在安装时的焊接工作量。 2.可拆卸的塔盘零、部件应能在塔盘上部进行拆卸和安装,其大小应能通过塔 的人孔,单件的质量不宜大于30kg。 3.塔盘所用浮阀,应符合现行《FI型浮阀》JB1118的要求。 4.塔盘的制造与安装,应符合现行《塔盘技术条件》JB1205的要求。 5.塔盘的材料,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未列入标准的材 料,必须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要求。 二.塔盘 1.机械加工件表面的自由尺寸公差按GB/T1804规定的m级精度;非机械加工件表面的自由尺寸公差c级精度。 若自由尺寸为长度尺寸时,则长度尺寸的上偏差等于孔的上偏差,下偏差等于轴的下偏差。 2.制成的零、部件内外边缘不应有影响使用、装配、检修的毛刺。 3.塔盘板局部平面度在300㎜长度内公差为2㎜。塔盘板在整个板面内的平面度公差为3㎜。 4.塔盘板长度的允差为(0~﹣4)㎜,宽度的允差为(0~﹣2)㎜。 5.F1型浮阀应符合JB/T1118的规定。 6.F1型浮阀塔盘板孔径应为Ф39﹢0.3﹣0.1㎜,相邻孔距的允差为±2㎜,任意孔距的允差为±5㎜。 a)相邻固定舌片中心距的允差为±2㎜,任意固定舌片中心距的允差为±5㎜。 b)固定舌片及舌片孔尺寸允差为0.5㎜。 c)相邻浮动舌片中心距的允差为±2㎜,任意浮动舌片中心距的允差为±5㎜。 7.受液盘的局部平面度在300㎜长度内差为2㎜。整个受液盘长度小于或等于4㎜时不得超过3㎜,长度大于4m时不得超过其长度的1/1000,且不得大于7㎜。 8.受液盘、降液板与塔体装配后,降液板底端与受液盘上表面的垂直距离K ±3㎜,降液板与受液盘立边的水平距离D的允差﹣3~﹢5㎜。 9.必须做出支持圈的基准圆,基准圆作为支持圈划线的基准,并应将此基准圆在塔内、外给以永久的明显标记。 支持圈与塔壁焊接后,其上表在300㎜弦长上的局部平面度为1㎜,整个支持圈的上表面水平公差为5㎜。 10.主梁、支梁制成后,上表面的局部平面度在300㎜长度内公差为1㎜,在整个上表面内的平面度公差为梁的长度的1/1000,且不得超过7㎜。 11.相邻两层支持圈的间距允差为±3㎜。任意两层支持圈间距的允差在20层内为±10㎜。

标准体系大全

HG20201-2000 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HG20202-2000 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20203-2000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HG20225-95 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20234-93 化工建设项目进口设备、材料检验大纲 HG20235-93 化工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标准 HG20236-1993 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HG20237-94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HG20501-1992 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监测站设计规定 HG20503-1992 化工建设项目噪声控制设计规定 HG20504-1992 化工废渣填埋场设计规定 HGT20505-2000 过程测量与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 HG20506-1992 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HGT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 HGT20508-2000 控制室设计规定 HGT20509-2000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HGT20510-2000 仪表供气设计规定 HGT20511-2000 信号报警、安全联锁系统设计规定 HGT20512-2000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HGT20513-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 HGT20514-2000 仪表及管线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规定 HGT20515-2000 仪表隔离和吹洗设计规定 HGT20516-2000 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定 HG20517-92 钢制低压湿式气柜 HG 20518-1992 化工机械化运输设计原则规定 HG20519-92 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 HG20519.1-1992 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 HG20519.2-1992 图纸目录 HG20519.3-1992 设计说明(包括工艺、管道、隔热、隔声及防腐设计说明) HG20519.4-1992 首页图 HG20519.5-1992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HG20519.6-1992 分区索引图 HG20519.7-1992 设备布置图 HG20519.8-1992 设备一览表 HG20519.9-1992 设备安装图 HG20519.10-1992 设备地脚螺栓表 HG20519.11-1992 管道布置图 HG20519.12-1992 软管站布置图 HG20519.13-1992 管道轴测图 HG20519.14-1992 管道轴测图索引和管段表索引 HG20519.15-1992 管段表及管道特性表 HG20519.16-1992 特殊管架图 HG20519.17-1992 管架图索引 HG20519.18-1992 管架表

住宅设计规范

4.0.2 计算住宅的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等于各功能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 2.套内使用面积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 3.套型阳台面积等于套内各阳台的面积之和;阳台的面积均按其结构地板投影净面积的一半计算。 4.0.3 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5.利用坡屋顶内的空间时,屋面板下表面与楼板地面的净高低于1.20m的空间不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0m-2.10m的空间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0m的空间全部计入套内使用面积;坡屋顶无结构顶层楼板,不能利用坡屋顶空间时不计算其使用面积。 4.0.5 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2.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 3.00m时,应对这些超过3.00m的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0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 5.4.4 卫生间不应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

上层。 5.4.5 当卫生间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时,均应有防水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5.6.4 封闭阳台栏板或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要求。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和寒冷,严寒地区住宅宜采用实体栏板。 5.6.6 阳台,雨罩均应做有组织排水,雨罩及开敞阳台应做防水措施。5.7.1 套内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20m;通往卧室,起居室(厅)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1.00m;通往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雨0.90m。 5.7.2 套内设于底层或靠外墙,靠卫生间的壁柜内部应采取防潮措施。 5.8.1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设防护设施。 注: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达到0.90m。 5.8.2 当设置凸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窗台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该低于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一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一般规定 1.管道布置设计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2.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 方面的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3.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施工、 生产、维修互不影响; 4.永久性的工艺、热力管道不得穿越工厂的发展用地; 5.在确定进出装置(单元)的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 6.厂区内的全厂性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的装置(单元)、道路、建筑物、构筑 物等协调,避免管道包围装置(单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7.管道应架空或地上敷设;如确有需要,可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 8.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者管墩上; 9.在管架或者管墩上(包含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装置主管廊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0.全厂性管架或者管墩上(包含穿越涵洞)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 荷重;装置主管廊架宜留有10%~2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重; 11.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 应符合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2.管道布置设计应满足现行《石油化工企业非埋地管道抗震设计通则》SHJ39 的要求; 13.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结构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4.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 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情况下,应使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5.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撑点设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 偿; 16.管道系统应有正确和可靠地支撑,不应发生管道与其支撑件脱离、管道扭曲、 下垂或立管不垂直的现象; 17.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否则应根据操 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管道布置应减少“盲肠”; 18.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 管道及仪表流出图要求; 19.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要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下列情况应考虑法兰、螺纹或者其他可拆卸的场合; 1)因检修、清洗、吹哨需拆卸的场合; 2)衬里管道或者夹套管道; 3)管道由两段异种材料组成且不宜用焊接连接者; 4)焊缝现场热处理有困难的管道连接点; 5)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的镀锌管道; 6)设置盲板或“8”字盲板的位置。 20.管道布置时管道焊缝位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对接焊口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 100mm; 2)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 A.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得小于50mm; B.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150mm。

化工安全培训资料(大全)

安全知识 一、安全生产管理、环保、消防、用电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方针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管理核心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①、安全为自己②、安全为了家庭③、安全为企业④、安全为国家 4、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于2002年1月9日国务院53次会议344号令通过,2002年3月15日起实施。 6、《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自2006年8月10日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局长办公室会议通过,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7、危险化学品包括: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和腐蚀品等。 8、“三不伤害”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9、“三危”指的是:危险源、危险区域、危险作业。 10、“三规三制”内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岗位交接班制、岗位经济责任制。 11、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2、“四不放过”内容是: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得到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13、工作前的“三必须”内容:必须穿戴好公司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认真进行交接班,对设备进行点检,对工具吊具进行检查,对作业区域的安全情况进行确认;班前必须保证充分休息。 14、“三无四保”内容是:个人无违章、班组无轻伤、车间无重伤;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部门、部门保公司。 15.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是:红、篮、黄、绿四种颜色;国家规定的对比色是黑白两种颜色。

塔设备设计

塔设备设计 设计规范 塔设计规范如表。 表设计规范 规范标准号 《石油化工塔形设备设计规范》SH 3098-2011 《石油化工塔盘设备设计规范》SH 3088-1998 《石油化工钢制塔、容器现场组焊施工工艺标准》SH3524-199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 50009-2001 设计要求 作为主要用于传质过程的塔设备,必须保证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以获得较高的传质效率;同时还应充分考虑设备的经济费用。为此,塔设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分离效率高; 2)生产能力大,即气液相处理量大; 3)操作弹性大,对气液相负荷波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即能维持操作的稳定性,保持高的分离效率; 4)流体流动阻力小,流体通过塔设备的压降小; 5)结构简单可靠,材料耗用量少,制造安装容易,以降低设备投资,同时尽可能降低操作费用; 6)耐腐蚀和不易堵塞。 本厂有5个塔,我们对其进行了详细设计,并以精馏塔T201为例阐述详细

的计算和选型过程。 工艺参数设计 生产能力 根据Aspen模拟得到塔T201进料量为/h(泡点进料),塔顶采出量为/h,塔底物料流量为/h。 操作参数 精馏塔T101操作参数如表。 表精馏塔T101操作参数 操作压力回流比进料状态理论板数进料位置 泡点进料301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1)物料衡算 选取整个塔作为衡算系统,则其共有3股物料:进料、塔顶出料、塔底出料,故有 =+(单位:kmol / h)。 (2)能量衡算 同样选取整个塔作为衡算系统,则能量可分为两部分:加热负荷和冷却负荷。由Aspen 模拟结果可知,加热负荷为,冷凝负荷为。 基本结构设计 塔设备选型原则 气液传质分离用的最多的为塔式设备。它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和填料塔均可用作蒸馏、吸收等气液传质过程,但两者各有优缺点,根据具体

天正建筑T20命令大全课件.doc

设置菜单 自定义ZDY 进入用户自定义界面修改操作配置、基本界面、工具栏与键盘热键的参数 天正选项TZXX 建筑设计参数和加粗填充图案设置,基本设定对本图有效,高级选项在下次启动以后一直有效 当前比例DQBL 从现在开始设置新的绘图比例 图层管理TCGL 管理天正的图层系统,新建或设置图层标准 轴网菜单 重排轴号CPZH 改变图中一组轴线编号,该组编号自动进行重新排序 倒排轴号DPZH 倒排轴线编号,适用于特定方向的立剖面轴线绘制 轴网标注ZWBZ 选择起始轴与结束轴标注其中各轴号与尺寸 墙生轴网QSZW 在已有墙中按墙基线生成定位轴线 删除轴号SCZH 在已有轴网上删除轴号,其余轴号自动重排 添补轴号TBZH 在已有轴号基础上,关联增加新轴号 添加轴线TJZX 在已有轴网基础上增加轴线,并插入轴号 绘制轴网HZZW 包括直线轴网和弧线轴网绘制功能 单轴标注DZBZ 逐个选择轴线,标注不相关的多个轴号 轴线裁剪ZXCJ 用矩形或多边形裁剪轴网的一部分 轴改线型ZGXX 切换轴线的线型 轴网合并ZWHB 将多组轴网延伸到指定对齐边界,成为一组轴网 一轴多号YZDH 用于需要多个轴号共用一根轴线时标注轴网 轴号隐现ZHYX 控制轴网中的轴号隐藏和恢复显示 主附转换ZFZH 修改主轴号为附加轴号,或将附加轴号变为主轴号 柱子菜单 标准柱BZZ 在指定处插入方柱, 圆柱或多边形柱,定义和插入异形柱 构造柱GZZ 在墙角处插入给定宽度和长度的构造柱图例 角柱JZ 在墙角插入形状与墙一致的角柱,可设各段长度 柱齐墙边ZQQB 把柱子对齐到指定的墙边 墙体菜单 边线对齐BXDQ 墙基线不变,墙线偏移到过给定点 单线变墙DXBQ 将已绘制好的单线或者轴网转换为双线表示的墙对象 倒墙角DQJ 将转角墙按给定半径倒圆角生成弧墙或将墙角交接好 倒斜角DXJ 按给定墙角中线两边长度生成斜墙, 将墙倒角 等分加墙DFJQ 将一段墙按轴线间距等分,垂直方向加墙延伸到给定边界 改高度GGD 修改已定义的墙和柱的高度与底标高 改墙厚GQH 批量改墙厚,墙基线不变,墙线一律改为居中 改外墙高GWQG 修改已定义的外墙高度与底标高,自动将内墙忽略 改外墙厚GWQH 注意修改外墙墙厚前,应先进行外墙识别,否则命令不会执行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方案[GB50493-2009]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2009) 1 总则 1.0.1 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可燃气体combustible gas 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2.0.2 有毒气体toxic gas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本规范中有毒气体的范围是《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体。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2.0.3 释放源 source of release 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 检(探)测器 detector 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 indication apparatus 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2.0.6 检测范围sensible range 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 2.0.7报警设定值 alarm set point 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 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2.0.9 安装高度vertical height 指检(探)测器检测口到制定参照物的垂直距离。 2.0.10爆炸下限 lower explosion limit(LEL) 指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2.0.11爆炸上限upper explosion limit (UEL) 指可燃气体爆炸上限浓度(V%)值。 2.0.12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MAC)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2.0.1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PC-STEL) 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2.0.14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 PC-TWA)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2.0.14 直接致害浓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concentration(IDLH)

化工相关书籍

化工相关书籍 文件列表如下 CA查阅方法.pdf Chemical_and_process_design_handbook.pdf Chemical_Engineering_Design.pdf Chemical_Process_Design_-_Computer-Aided_Case_Studies_(2008).pdf Chemical_Process_Design_and_Integration_Robin_Smith_(2005).pdf Chemical_Process_Engineering_Design_and_Economics_H.Silla_(2003).pdf Distillation_Design_and_Control_Using_Aspen_Simulation.pdf Fortran77_结构化程序设计.pdf Industrial_Chemical_Process_Design.pdf Matheson气体数据手册.pdf Rules_Of_Thumb_For_Chemical_Engineers.pdf Special_Distillation_Processes_1ed.pdf Thermal_Separation_Processes_Principles_and_Design.pdf The_Properties_of_Gases_and_Liquids(5th_Ed).pdf 《世界专利索引》查阅法.pdf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册-2003年版.pdf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下册-2003年版.pdf 专利基础知识.pdf 乙烯工学.pdf 乙烯工程.pdf

地产项目常规奖项收集

常规房地产奖项收集 获奖名称颁发单 位 获奖条件具体规定获奖奖励 图片 詹天佑奖中国土 木工程 学会 《中国建设工 程鲁班奖(国家 优质工程)评选 办法》 申报本奖项的单位必须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团体会员。申报 本奖项的工程须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突出体现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 果,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代表性。 2、必须在某些技术方面有显著创新和突破,综合评价达到国 内同类工程中的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3、必须是经竣工验收并经过1年以上使用核验,没有出现工程 质量问题。 4、必须是施工质量优质工程。 颁发“詹天佑奖” 金像和奖牌、荣誉证 书。 绿色 建筑创新奖建设部 全国绿色建筑 创新奖实施细 则 第七条申报创新奖的项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综合效果显著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等 工程项目。 (二)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有关的技术标 准规范。 (三)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工艺与产品,运 营管理水平较高,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 (四)取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五)项目无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 第二十三条住房 城乡建设部向获得 创新奖的项目、单位 和个人颁发证书和 证牌。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华夏建 设科学 技术奖 励委员 会 关于发布修订 的《华夏建设科 学技术奖励办 法》的通知 第十五条申报华夏奖的项目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在技术(或方法)上有重要创新,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 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 济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并经过2年以上(含 2年)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益。三、成果转化程 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对提高行业或技 术领域的技术含量,推动行业或技术领域科技进步作用明显。 第十六条申报华夏奖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和个人应满足以 下条件: 一、主要完成单位应当是在国内注册的独立法人; 二、主要完成单位应当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和推广应用过 程中提供重要的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 关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 三、主要完成人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项目总体技术方案的设计中做出重要贡献; (二)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解决过程中做出重要技术创新; (三)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 第四十条奖励委 员会向授奖项目的 单位和个人分别颁 发奖状、证书和奖 金。 2 / 12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文书特制)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 1 总则 2 术语 3 防雷分类 4 一般规定 4.1 厂房房屋类场所 4.2 户外装置区场所 4.3 户外装置区的排放设施 4.4 其他措施 5 具体规定 5.1 炉区 5.2 塔区 5.3 静设备区 5.4 机器设备区 5.5 罐区 5.6 可燃液体装卸站 5.7 粉、粒料桶仓 5.8 框架、管架和管线 5.9 冷却塔 5.10 烟囱和火炬

5.11 户外装置区的排放设施 5.12 户外灯具和电器 6 防雷装置 6.1 接闪器 6.2 引下线 6.3 接地装置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防止和减少雷击引起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 规范石油化工装置及其辅助设施的防雷设计, 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石油化工装置及其辅助生产设施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原油的采集、长距离输送、石油化工装置厂区外油品储存及销售设施的防雷设计。 1.0.3 石油化工装置的防雷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石油化工装置 Petrochemical plant 炼制原油、加工其衍生物以生产石油化工产品(或中间体)的生产装

置。 2.0.2 辅助生产设施 Support facilities 配合主要工艺装置完成其生产过程而必需的设施,包括罐区、中央化验室、污水处理厂、维修间、火炬等。 2.0.3 厂房房屋 Industrial building(warehouse) 设有屋顶,建筑外围护结构全部采用封闭式墙体(含门、窗)构造的生产性(储存性)建筑物。 2.0.4 户外装置区 Outdoor unit 露天或对大气敞开、空气畅通的场所。 2.0.5 半敞开式厂房 Semi-enclosed industrial buildings 设有屋顶,建筑外围护结构局部采用墙体,所占面积不超过该建筑外围护体表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不含屋顶和地面的面积)的生产性建筑物。 2.0.6 敞开式厂房 Opened industrial buildings 设有屋顶,不设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生产性建筑物。 2.0.7 雷击 Lightning stroke 对地闪击中的一次电气放电。 2.0.8 直击雷 Direct lightning flash 闪击直接打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外部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2.0.9 雷电感应 Lightning induction

化工工艺设计图纸标识代号

一、设备位号 按照《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20519.35-92)的要求,施工图中设备名称应与初步设计所确定的名称一致。 1)设备位号的组成 每台设备只编一个位号,由四个单元组成,如下所示: M 03 101 A (1)(2)(3)(4) 这四个单元依次是:(1)设备类别代号;(2)设备所在的主项(建筑单体/车间/工段)的编号;(3)主项内同类设备顺序号;(4)相同设备的数量尾号。 (1)设备类别代号 按设备类别编制不同的代号,一般取设备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做代号, 具体规定如下:

(2)设备所在的主项编号 按工程设计总负责人给定的主项编号填写,采用两位数字,从01~99。特殊情况下 允许以主项代号作为主项编号。 (3)主项内同类设备顺序号 按同类设备在工艺流程中流向及立面位置的先后顺序编写,采用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数字一般可采用楼层代号,从1开始,后两位为设备顺序号,从01~99。 (4)相同设备的数量尾号 两台或两台以上设备并联时,它们的位号前三项完全相同,用不同的数量尾号予以区别,按数量和排列顺序依次以大写英文字母A、B、C…作为每台设备的尾号,在设备一览表中可以写作A/B或A-C…。(5)书写方法 设备位号在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及管道布置图中书写时,在规定的位置划一条粗实线-设备位号线,线上方书写设备位号,线下方在需要时可书写设备名称。 二、管道代号 管道及管件的选用应符合我院《压力管道设计技术统一规定》和《化

工管道设计规范》(HGJ8-87)的规定,按照《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20519.37-92)的要求,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的管道应标注四个部分,即管道号(管段号,由三个单元组成)、管径、管道等级和隔热或隔声代号,总称为管道组合号(管道代号),一般标注在管道的上方,如下图所示: PG03001-100 L1B-C (1)(2)(3)(4)(5)(6) 管道组合号(管道代号)由六个单元组成,这六个单元依次是:(1)物料代号;(2)主项代号;(3)管道顺序号,以上三个单元组成管道号(管段号);(4)管道尺寸; (5)管道等级;(6)隔热或隔声代号。具体内容如下: (1)物料代号 a.工艺物料代号 B.辅助、公用工程物料代号

常用化工设备标准规范

常用化工设备标准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常用化工设备标准 第一部分: 1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4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 5 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HG20580-1998) 6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HG20581-1998) 7 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HG20582-1998) 8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HG20583-1998) 9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HG20584-1998) 10 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HG20585-1998) 11 塔器设计技术规定(HG20652-1998) 12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 13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4709-2000) 14 钢制塔式容器(JB/T4710-2005) 15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JB4711-2003) 16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2005) 17 钢制卧式容器(JB/T4731-2005) 18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4735-1997) 第二部分 1 机械搅拌设备(HG/T20569-94) 2 塔盘制造安装技术条件(JB/T1025-2001)

3 钢制管法兰及垫片选用规定(HG20593-98) 4 不锈钢-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 第三部分 1 化工管道设计规范(HG20695-1986) 2 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HG/T20549-1998) 3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HG/T20679-1990) 4 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 5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规范(SH3010-2000) 6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20546-92) 7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H3012-2000) 8 石油化工企业蒸汽伴管及夹套管设计规范(SHJ40-91) 9 石油化工企业管架设计规范(SH3055-93) 10 管道常用数据表(TC42A1-93)

防雷接地做法大全

建筑物防雷及电气设备的接地施工 精品策划与实施 编制人:安红印 编制日期:2003—8—2

第一篇编制目的及依据 一、编制目的 为了使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措施及接地装置的施工质量安全可靠,提高 一次成优率,避免接地漏做、做错造成不必要的返工,特编制本策划书。 二、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 5、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8、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CECS31:91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9 10、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配线工程技术规范CECS87:96 11、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CECS81: 96 1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验收规程 CECS49:93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14、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GB50096-2003 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1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17、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10-2002 18、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00:98 19、套接紧定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20:2000 20、等电位联结安装-2002 02D-501-2 21、接地装置安装-2003 03D501-4 22、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2003 03D-501-3 23、北京市竣工长城杯质量验收标准(2003年版) 第二篇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设计采取的防雷措施

2018版《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表4.2.12

表 4.2.12 石油化工厂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m) 2 工艺装置或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设施与工艺装置明火加热炉的防火间距应按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确定; 3 全厂性消防站、全厂性消防水泵房与甲类工艺装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区域性重要设施与相邻设施的防火间距,可减少25%(火炬除外); 4 与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可按与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减少50%(火炬除外),但散发火花地点应布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 5 罐组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按相邻最大罐容积确定;埋地储罐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可减少50%(火炬除外)。当固定顶可燃液体罐采用氮气密封时,其与相邻设施的防火间距可按浮顶、内浮顶罐处理;丙B类固定顶罐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可按丙A类固定顶罐减少25%(火炬除外); 6 单罐容积等于或小于1000m3,防火间距可减少25%(火炬除外);大于50000m3,应增加25%(火炬除外); 7 丙类液体,防火间距可减少25%(火炬除外)。当甲B、乙类液体铁路装卸采用全密闭装卸时,装卸设施的防火间距可减少25%,但不应小于10m(火炬除外); 8 本项包括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实瓶库。乙、丙类物品库(棚)和堆场防火间距可减少25%(火炬除外);丙类可燃固体堆场防火间距可减少50%(火炬除外); 9 丙类泵(房),防火间距可减少25%(火炬除外),但当地上可燃液体储罐单罐容积大于500 m3时,不应小于10m;地上可燃液体储罐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0 m3时,不应小于8m; 10 污油泵的防火间距可按隔油池的防火间距减少25%(火炬除外);其他设备或构筑物防火间距不限; 11 铁路走行线和原料产品运输道路应布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原料及产品运输道路; 12 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协议及方案模板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协议及方案模板 篇一:技术协议 液氨汽车卸车鹤管 买方:设计院:卖方:连云港振兴集团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协议 XX 一、概述 为了明确合同产品的技术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保证合同的完美履行, 经(以下简称甲方)与连云港振兴集团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充分讨论,共同制定以下技术协议,以便双方在设备制造和验收时共同遵守,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设备安全长周期运行的目的。 二、供货一览表 三、主要技术参数 、DN50/25 AL2513型汽车底部密闭装卸车鹤管 1、鹤管型号:DN50/25 AL2513型; 2、设计压力:;

3、过流管道材质{内臂+外臂(包括管道、弯头、旋转接头)}:304材质,Ф无缝管; 4、密封圈:增强聚四氟乙烯(PTFE)+不锈钢(316L); 5、快速接头:YKB-2型液化气专用快速接头;304材质。 6、其它主要零部件:碳钢; 7、与管线对接的法兰标准:液相:DN50 PN20 HG20615-09 RF 气相:DN25 PN20 HG20615-09 RF 8、输送介质:液氨; 四、主要执行及引用标准: 鹤管的设计,制造、供货、检验、试验、运输、等应遵循下述标准、规范: □ HG/T21608-XX 液体装卸臂工程技术要求 □ OCIMF-1999 液体装卸臂设计制造技术规范 □ GB50160-XX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 □ GB/T8163-XX 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 □ GB/T14976-XX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 GB4436-95 铝和铝合金管 □ GB150-XX □ GB/T 8923-88压力容器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 GB/T 13384-XX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 GB/T985-XX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 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 GB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 □ GB1764-89漆膜厚度测定法 □ GB50074-XX石油库设计规范 □ HG20592-20635-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 GB12459-05 钢制无缝管件 □ GB3323-87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 GB/T13306-1991 标牌 五、技术要求

四川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任务书 城乡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 2011年10月

一、设计题目: (1)中型社会旅馆建筑(2)中型百货商场 (3) 医院住院楼或门诊楼 (4)综合办公楼(5)商住楼(6)中小学教学楼 选取以上六种类型中任一类型进行毕业设计,其内容包括两部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二、设计要求及目的 (一)、设计要求 在通过调查及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正确选择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任务书要求的扩大初步设计,完成该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并提交出规定的技术文件。要求采用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 通过该设计应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技巧;同时还将培养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严格准确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建筑设计要求: 1. 建筑层数不小于4层、总建筑面积不小于3000m2的公共建筑。 2. 对整个建筑设计与布置需要阐明:1)该建筑设计依据;2)该建筑设计创新点或特点。 结构设计要求: 1. 建筑结构要求采用框架结构体型,不应采用砖混结构。 2. 整个建筑构件材料和截面的选择应进行说明。 3. 手算部分要求(包括受力和配筋):1)计算一榀框架,其跨度不小于3,层数不小于4;2)计算一跨度不小于3的板带;3)计算一层楼梯;4)计算一弯剪扭构件。 4. 采用PKPM完成整个建筑结构的受力和配筋。 (二)、设计目的 1、了解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具体内容; 2、熟悉与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相关的具体内容; 3、掌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 4、掌握多层公共建筑类型房屋的结构造型(包括基础造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及主要施工图绘制 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对多层房屋结构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 5、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技巧; 6、培养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严格准确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