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审计意见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14.87 KB
- 文档页数:2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审计收费作为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是审计研究的重要对象。
将对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问题相关研究进行了国内外比较系统地回顾。
标签: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审计费用是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审计费用的标准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和财务报告的审计质量。
因此审计费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从客户和事务所两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回顾。
1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国外文献综述从客户规模角度回顾,Simunic(1980)最早对1977年美国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多元线性回归的审计收费模型,用总资产代表公司规模,研究发现公司规模是审计收费的最主要决定因素。
Francis(1984)用修正过的Simunic回归模型考察了澳大利亚审计市场同样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
从审计业务复杂角度回顾,Simunic(1980)、Francis(1984)、Anderson与Zeghal(1994)以客户控股子公司个数来代表审计业务复杂程度,认为客户控股子公司个数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而Low、Tcn与Koh(1990)对新西兰、新加坡市场分析认为客户控股子公司个数与审计收费不显著相关。
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回顾,Sullivan(1999)以英国伦敦国际证券交易所1995年的184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性、非审计服务费用和公司财务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发现,董事会结构和审计委员会的特征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Abbott等(2003)利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2001年非管制行业、且由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49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审计意见等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发现,完全由独立董事构成、且至少有一位财务专家的审计委员会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审计委员会一年内集会的次数则对审计费用不具有显著作用。
ACCOUNTING LEARNING147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叶蓓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摘要: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变动主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审计费用即审计产品的价格,也同时受到作为供给方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作为需求方的上市公司的影响。
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评述,以期对上市公司合理控制审计费用和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审计收费定价有促进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审计费用;审计定价;影响因素审计收费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衡量审计市场运行效率和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审计收费的数额与合理性不仅影响到单一事务所的生存发展,也影响到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一、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一)上市公司方面影响因素1.公司规模。
公司规模因素主要是以总资产数量衡量的。
伍利娜(2003)研究表明,随着上市公司规模增大,其经济业务更复杂,会计事项数量更多,审计风险也更高。
导致注册会计师需要增加审计时间或审计人员,扩大审计测试范围,搜寻更多审计证据,也可能面临更多审计调整事项。
因此客户的规模增大会使审计费用增高。
Hay and Knechel(2006)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审计费用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2.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通过选择、变更会计政策或其他方法,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Bedard(2004)研究发现当审计师面临存在盈余管理风险的客户时,会增加审计程序和审计力度,并要求更高的审计报酬。
盈余管理与审计定价呈现正相关关系,是因为如果公司盈余操控行为频繁,相应需要的审计程序增多,审计风险加大,事务所需要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必将提高审计收费。
3.商誉及商誉减值测试。
叶建芳、何开刚(2016)通过运用2007-2014年度中国A 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商誉会提高公司的审计费用,商誉减值损失的发生同样会导致审计费用增加,因为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商誉减值损失这种难以核实的估计进行定量分析,审计难度增加,存在错报风险,根据风险收益原则,需要加收部分审计费用作为风险溢价。
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涉及了许多相关主题,包括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审计流程、审计质量、审计报告、审计风险等。
以下是一些审计方面的文献综述相关主题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
1. 审计理论- 审计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趋势:这方面的综述可以回顾审计理论的历史发展,以及当前审计理论的主要趋势和前沿。
- 审计理论的理论框架: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整理和总结不同的审计理论框架,包括信号检测理论、代理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等。
2. 审计方法- 审计程序的综述: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不同类型企业的审计程序,以及不同类型审计的程序特点,如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
- 数据分析方法在审计中的应用:这方面的综述可以介绍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3. 审计流程- 审计计划与风险评估:这方面的综述可以介绍审计计划的编制过程,以及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 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审计证据的不同来源和收集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充分性。
4. 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的评估指标: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审计质量的评估指标,如审计报告的标准符合程度、审计结果的重要性等指标。
-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整理和总结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包括审计师的专业素质、审计机构的制度设计等。
5. 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这方面的综述可以总结不同国家或地区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以及国际审计准则对审计报告的要求。
- 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这方面的综述可以研究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对用户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审计报告的可读性。
以上仅是一些审计方面文献综述的主题示例,具体的文献综述需要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关注点来确定。
可通过学术数据库、审计期刊和研究机构的网站等渠道搜索相关文献,以获取更详细和最新的研究综述。
第10卷 第2期2010年 2月 科 技 和 产 业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 ry Vol 110,No 12Feb., 2010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贺 颖(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摘要:基于2004-2007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研究了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
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对于审计意见类型有较大影响;ST 公司及违规公司更可能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而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审计意见并不显著相关。
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23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807(2010)02-0090-04收稿日期:2009-11-30作者简介:贺颖(1985-),女,安徽芜湖人,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审计理论。
审计意见说明了被审计公司是否按照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因此,审计意见受到公司的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证券交易机构、政府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关注。
那么,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其影响程度有何差别?基于2004-2007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审计意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
1 文献综述Shackly 和Knapp [1]的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会影响审计意见的类型。
规模大的事务所独立性更强,出具的审计意见更加客观公正;规模小的事务所独立性较弱,审计质量较低。
而Hunt and L ulseged 研究表明,非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与五大相似,并不允许主要客户有较宽松的盈余管理空间,对于有潜在财务危机的公司,注册会计师较倾向于发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
Chen and Church [2]认为当上市公司出现净亏损、债务违约、涉及法律诉讼等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会怀疑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从而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摘要】审计收费是审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审计收费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其中包括企业规模、审计风险和审计品质等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会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审计风险和审计品质也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
文章对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审计收费、影响因素、企业规模、审计风险、审计品质、文献综述、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审计收费是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进行审计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在当今经济环境下,审计收费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审计收费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审计服务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也间接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治理水平。
审计收费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审计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审计机构为了争取客户和保持盈利能力,往往面临着制定合理的收费策略的挑战。
研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对于了解审计市场运作机制,并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审计风险和审计品质等因素的不断调研和探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机制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关于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和空白。
本文将系统综述相关文献,探讨不同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为审计收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审计收费是审计服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审计机构和被审计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审计收费涉及到审计机构的经济利益和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成本,因此其影响因素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审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审计收费的确定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对于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审计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审计收费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计收费是审计机构与被审计企业之间合作的经济基础,直接关系到审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审计报告时滞影响因素之文献综述谈礼彦摘要:审计报告时滞是为数不多可用来量化审计效率的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公司收益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审计报告时滞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签署日之间的日历天数。
本文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分析。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审计报告时滞影响因素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公司规模、净收益、审计意见和事务所类型等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
在评述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引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审计报告时滞;影响因素;文献综述股票交易所及其他监管机构要求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截止日后的一定时期内公布其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比如,英国的上市公司被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后6个月内递交年度报告。
但在澳大利亚,这一时间限制则被缩短至会计年度截止后的4个月内(Davis 和Whit-tred ,1980;Dayer 和McHugh ,1975)。
在我国,上市公司被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后4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
及时地披露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提高投资者依据财务报告所作决策的准确性。
审计报告时滞是为数不多可用来量化审计效率的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公司收益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审计报告时滞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签署日之间的日历天数。
经由审计过的财务报告所传递出的信息的价值会随着审计报告时滞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审计报告时滞对信息及时性有着直接的影响(Whittred ,1980),因而对审计报告时滞的研究最先主要集中于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国外研究Ashton et al.(1987)采用向事务所负责与客户签约的合伙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488家公司的回函。
结果显示,工业类(包括制造业及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公司相比金融类(商业银行及保险业等)公司表现出更长的审计报告时滞;收到非标意见的公司往往较晚披露年报信息;通过有组织的交易所或柜台进行交易的公司普遍有着较小的审计报告时滞;以12月作为会计年度末的公司相比其他公司会较早披露年报;审计师处理复杂数据的技术能力越高,审计报告时滞会明显减少。
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及其研究在商业世界中,审计意见就像是一份对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诊断报告”,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各方利益相关者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审计意见的形成并非是一个简单、直接的过程,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深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增强市场透明度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无疑是影响审计意见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其经济业务,那么审计师更有可能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相反,如果企业存在财务困境,如资金链断裂、高额负债、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等,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例如,企业为了维持表面的繁荣,可能会虚构收入、低估费用,或者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审计,并且很可能会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的保证。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确保企业的经济业务得到正确记录和处理,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如职责划分不清、授权审批制度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失效等,那么企业财务报表出现错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审计师在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时,如果发现存在严重的控制漏洞,可能会对审计范围和审计程序进行调整,从而影响最终的审计意见。
三、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师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
只有保持独立,审计师才能客观、公正地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意见。
如果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亲属关系或者受到来自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不当压力,都可能会影响其独立性。
例如,如果审计师接受了被审计单位的高额审计费用,或者在审计过程中受到管理层的威胁而不敢如实披露问题,那么审计意见的公正性就会受到质疑。
为了确保审计师的独立性,相关监管部门通常会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准则,要求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遵循。
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摘要】审计收费是审计服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深入探讨了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收费比较、行业特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以及公司规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研究发现,行业特征和公司规模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
本文还对审计收费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通过本文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审计收费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审计收费, 影响因素, 审计收费研究, 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行业特征, 公司规模, 变化趋势, 研究展望, 结论总结1. 引言1.1 审计收费的重要性审计收费作为审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真实可靠性和提高投资者信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计收费的确定不仅影响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也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财务健康和市场形象。
审计费用的合理确定可以确保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达到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风险,防范潜在的财务造假行为。
审计收费的透明和公正性能够增强审计服务的可信度,有利于建立起健康的市场环境和企业信誉。
审计收费的合理性还可以促进审计市场的竞争,提高审计质量水平。
审计收费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护公司治理结构、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对于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审计收费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完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服务质量以及促进残缺不全的审计市场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审计收费是指审计机构为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是审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收费的水平与审计质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审计服务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审计收费一直备受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关注。
研究表明,审计收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的经济实力、行业特征、公司规模等。
这些因素对审计收费的水平和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
审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在审计学领域,文献综述是对该领域内相关学术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为后续的毕业论文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本文将针对审计学领域内的文献进行综述,涵盖审计法规、审计流程、审计方法和审计质量,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审计学研究现状和前沿的视角。
一、审计法规审计法规是审计学领域的基础,对审计活动的规范和约束起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审计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等。
审计法规的制定不仅涉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还关乎到社会公众对审计活动的监督和信任。
二、审计流程审计流程是指完成一次完整审计任务所需经历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国内外学者对审计流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框架和方法。
其中,美国的审计流程模型和中国的审计流程框架比较有代表性。
这些模型和框架旨在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三、审计方法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采用的理论和技术手段。
常见的审计方法包括实质测试法、风险导向法、数据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和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有助于审计人员在复杂和变化多样的审计环境中取得理想的审计效果。
四、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衡量一次审计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能够影响审计报告的公信力和市场信任度。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审计质量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审计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层面入手,还需要改善整个审计工作的环境和机制。
五、审计学研究现状审计学作为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领域日益拓展。
国内外学者在审计学的相关领域,如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审计日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同时,也有学者对审计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提出。
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审计学的理论框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六、审计学研究前沿审计学领域的研究前沿涉及到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审计学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审计文献综述一、什么是审计文献综述呢?审计文献综述呀,就是把很多关于审计方面的文献资料都汇总起来,然后进行分析和整理。
就像是把好多不同口味的糖果放在一起,然后分类挑出哪些是水果味的,哪些是牛奶味的一样。
审计这个事儿呢,涉及到好多不同的方面,所以关于它的文献也是五花八门的。
这些文献可能是不同的专家写的,也可能是不同的研究机构搞出来的,它们从各个角度对审计进行研究。
比如说有的文献会讲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有的会讲政府审计怎么开展,还有的会说审计风险怎么去防范。
二、审计文献综述里都有啥内容呢?1. 理论基础审计有一些基本的理论,像受托责任理论。
这个理论就是说,因为公司的管理者受托管理公司,所以需要审计来监督他们有没有好好干活。
这就好比你把自己的宠物交给朋友照顾,你肯定要时不时去看看朋友有没有照顾好它。
还有信息不对称理论。
在企业里,管理者知道的信息比股东要多,这就可能导致管理者做一些对自己有利但对股东不利的事情。
审计呢,就是要把这些信息给透明化,让股东能知道企业的真实情况。
2. 审计的类型内部审计。
这是企业自己内部设立的审计部门干的事儿。
他们要审查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运营效率等。
比如说一个大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可能会检查各个部门有没有乱花钱,有没有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办事。
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一般是由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做的。
他们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看看这些报表是不是真实、准确。
就像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做一个全面体检,然后告诉大家这个企业的财务是不是健康。
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就是政府的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进行审计。
比如说政府要看看某个国有企业有没有把国家拨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有没有贪污浪费的情况。
3. 审计的发展历程早期的审计主要是对财务账目的简单核对,就是看看账做对了没有。
那时候的审计方法比较简单,就是一笔一笔地对数字。
后来呢,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审计就开始注重风险评估了。
审计师们会先看看企业可能存在哪些风险,然后重点检查这些有风险的地方。
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摘要审计意见, 是指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各种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的简称。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是判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依据, 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同审计意见的因素,包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经营者利益、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竞争环境以及审计质量监管。
本文计划通过对审计意见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审计意见理论学习,重点研究目前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找到提高审计意见的有效性措施。
关键词审计意见认识误区影响因素有效性AbstractAudit opinion, is a listed company 's annual accounting report is issued by 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i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audit opinion audit report referred to as. CPA audit opinion is to judg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s an important basis, the effects of CPA audit opinion issued by different factors, including the company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business interests, the independenc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nd audit quality control. The article plans through to the audit opinion time background and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audit opinion theory learning,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udit opinion, find a way to improve the audit opinion is effective measuresKeywords:Audit opinion ;Misunderstanding ;Influence factors;Validity目录内容摘要 (I)Abstract (II)一、前言 (1)二、目前审计意见存在的问题 (1)(一)审计意见质量不高 (1)(二)审计意见对象错误 (1)(三)审计意见缺乏针对性 (1)(四)审计意见缺乏可操作性 (2)(五)审计意见政策性不强 (2)三、审计意见的认识误区 (1)(一)以审计意见的标准与否来判断上市公司问题的大小和风险的高低 (2)(二)以非标意见的多少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 (2)(三)将审计意见理解为公司的管理建议书 (3)四、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 (3)(一)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3)(二)经营者利益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3)(三)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4)(四)竞争环境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4)(五)审计质量监管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5)五、提高审计意见有效性的措施 (5)(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二)制定更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 (5)(三)加强审计质量监管 (6)(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6)(五)加强对审计收费的监管 (6)六、结论 (6)参考文献 (7)一、前言审计意见, 是指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各种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的简称。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王笑凡来源:《商情》2012年第09期[摘要]“银广夏”事件的爆发,再次使如何既规避风险,又保障审计质量,成为会计职业界关注与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试图从市场结构及市场主体的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总结与分类,并提出研究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并不是最终目的,如何让高质量审计报告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是审计质量研究的终结点。
[关键词]审计质量影响因素一、引言财务报告是投资者获取企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外部投资者与企业“内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直接观测企业的经营业绩。
由此独立审计作为投资者与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的意义便决定了——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以便为信息决策者服务。
二、审计质量的内涵对影响审计质量因素的研究需要首先界定审计质量的内涵。
DeAnge]o(1981)认为审计质量就是审计师发现被审计对象在会计制度上违规并公开揭露这种违规行为的联合概率。
这个定义认为审计质量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审计师的能力和独立性。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认为审计质量通常可以分为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两个相对独立的的内容。
陈俊、韩洪灵、陈汉文(2009)提出了审计质量的双维研究范式:认为审计质量包含了审计师监督强度和审计师声誉两个维度,二者构成了审计质量的供给方驱动因素。
从上面关于审计质量的定义可以看出,决定审计质量高低的因素可以包括三个方面:审计报告需求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报告供给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市场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三、基于市场结构及市场主体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一)事务所自身性质及其内部制度设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1)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从国内的研究可以看出,一些学者将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归于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上。
吕鹏、陈小悦(2005)通过建立了一个序贯博弈模型,分别求出了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两种情况下的博弈均衡,结果表明当审计市场中买方具有很强的市场势力的情况之下,将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从有限责任制强制地变为无限责任制,并不能改变审计师的审计质量。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目前侧重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审计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利用西方国家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各大企业,从而为企业探索适合其健康发展的内部审计路径。
在内部审计路径的探索上,刘永威、张阳等人主要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建议通过将内部审计工作与内部控制活动相融合,进而实现企业的审计工作目标。
在内部审计路径的探索的另一方面,张博宇、沈琦敏等人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通过对如今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进行分析,主张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实现保值增值的内部审计工作目标。
2003年,王光远提出内部审计由消极防弊阶段转向积极兴利阶段,最后发展到价值增值阶段,并对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对环境保护审计、企业治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外包、战略审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把内部审计推到了价值增值的新阶段。
张伟(2004)研究指出,企业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实现有效企业治理手段的内部审计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提高企业价值的活动。
由内部审计师对各代理人的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并进行有效反馈,促使他们有效地履行受托责任是实现这种价值创造的基本方式。
孙伟龙(2006)对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一是迫于巨大的成本压力,其二是管理者受托责任关系扩大的结果,并认为受托责任扩大是其产生的根本动因。
同时指出内部审计的内涵是目标的价值导向、职能的确认和咨询导向、业务的多产品服务导向、模式的风险管理导向及参与式的审计策略。
夏怡(2007)指出增值型内部审计并非一种新的审计形式,而是内部审计的一种理念。
所谓增值型内部审计就是以增加企业价值为审计的主要目的,它是内部审计从重查错防弊到加强管理、创造效益的一个转变。
贾云洁(2009)根据内审特征的不同将其价值增值分为显性增值和隐性增值两类。
审计意见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意见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一、股权结构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关于股权结构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学术界众说纷纭。
梁淑香(2007)指出第二、第三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监督制衡能力较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负相关。
赵学彬、张敏、冯虹茜和张雯(2011)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作为法制等外部治理
的重要替代性治理机制,其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可能聘请大型
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也更容易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
二、产权性质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产权性质主要是指企业使国有控股还是非国有控股,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
刘明辉、胡波(2006)认为,当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者为政府时容易形成高管层的内部人控制,并可能引发高管层出于
和
利益的动机,采取盈余
措施粉饰财务。
肖作平(2006)认为,国家股先天具有的产权残缺和后天所承担的政府行为决定了其作为大股东进行监控时的非效率性。
而法人股和流通股比国家股更具有“经济人”人格化特征,对管理层进行监控的积极性高于国家股股东代表,公司治理环境更加有效。
张玉兰、田利军(2008)在《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中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认为,公司治理总体质量的高低与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审计意见清洁度在
上显著相关。
其中,国有股与不洁净意见正相关。
在董事会内部弱化国有股的表决权限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是降低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可能性的一个途径。
三、董事会特征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一)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兼任总经理。
关于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兼任总经理的情况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许多学者都做过实证研究,但是国内实证研究的结果基本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如李萃在董事会特征、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意见的实证研究中得出结论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兼任总经理的情况对审计意见影响不显著。
而国外的实证研究有所不同。
Ching、Frith 和Rui (2006)发现,董事会规模与当期操纵性应计项目正相关,过大规模的董事会会提高管理当局利用操纵性应计项目的机会主义倾向,小规模的董事会反而能够发挥监督作用。
(二)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和执行。
董事会特征之一的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和执行情况会不会对审计意见产生影响呢?如果有影响,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王跃堂、涂建明(2006)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效率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发现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会显著影响审计意见,而审计委员会的有效运作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不显著。
本文认为,究其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信息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是否设立并且有效执行等等。
(三)独立董事设立制度和独立董事的比例。
独立董事制度引进我国,其主要目的就是期望独立董事能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发挥独立客观判断的作用,维护公司整体利益,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独立董事设立制度和独立董事的比例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也一直为学者们所探究。
周真、陈共荣(2008)在独立董事制度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中得出结论:设立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收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高于未设立独立董事的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对审计意见的出具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
李宏伟,赵保卿(2010)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审计意见关系的研究中也得出结论: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收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独立董事年度薪酬对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有显著的影响。
四、公司治理整体水平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刘霄仑、郝臣、褚玉萍(2012)以2007—2011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为样本,以反映公司治理质量的指数为解释变量,从总体上检验公司治理是否会对民营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产生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指数与非标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即证明了公司治理差的公司更易获得非标审计意见,公司治理不完善确实是导致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重要原因。
张俊瑞、董南雁(2006)选取2003年中国A股制造业92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根据连城国际公布的公司治理综合排名中样本公司的名次作为总体的公司治理评价标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治理的总体质量状况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
五、
本文回顾了学者们关于公司治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方面的一些经典文章,仔细研读了各方的观点及论据。
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领域,理论研究相对缺乏。
而且现有研究结果存在结论一直和结论不一致两种情况,如学术界对股权集中度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个问题上存在矛盾,对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兼任总经理对审计意见影响显著还是不显著也存在矛盾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