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不退位减和退位减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23
二年级上册数学不退位减法一、知识点讲解。
(一)不退位减法的概念。
在减法运算中,当被减数某一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减数对应位上的数字时,就不需要向前一位借位,这样的减法叫做不退位减法。
例如:56 - 23,个位上6大于3,十位上5大于2,计算时不需要借位。
(二)竖式计算方法。
1. 数位对齐。
- 在写竖式时,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例如计算34 - 12时,3和1对齐(十位对齐),4和2对齐(个位对齐)。
2. 从个位减起。
- 先计算个位上的数字相减,再计算十位上的数字相减。
如34 - 12,先算个位4 - 2 = 2,再算十位3 - 1 = 2,所以结果是22。
二、例题。
(一)两位数减两位数。
1. 计算45 - 23。
- 竖式计算:45.- 23.-22.- 先算个位:5 - 3 = 2,再算十位:4 - 2 = 2,所以结果是22。
2. 计算78 - 36。
- 竖式计算:78.- 36.-42.- 个位8 - 6 = 2,十位7 - 3 = 4,结果为42。
(二)两位数减一位数。
1. 计算56 - 4。
- 竖式计算:56.- 4.-52.- 个位6 - 4 = 2,十位5不变,结果是52。
三、练习题。
(一)基础练习。
1. 计算下面各题:- 35 - 12 =.- 47 - 25 =.- 89 - 67 =.- 68 - 5 =.2. 列竖式计算:- 54 - 31.- 76 - 43.- 98 - 76.- 45 - 2.(二)拓展练习。
1. 小明有45颗糖果,给了小红23颗,小明还剩下多少颗糖果?(用竖式计算)2. 树上有78个苹果,摘下了36个,树上还剩多少个苹果?(用竖式计算)。
人教版二上数学《不退位减》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减,得数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减,得数写在十位上。
练习:课件:教案: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材解读: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它既是对已经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
口算加、减法是笔算加、减法的基础。
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注意以下点:(1)用情境图的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从情境图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
(3)用情境图的素材进行计算练习。
本单元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将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别是进力,形成应用意识。
二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是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
四是选取学生熟悉、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工具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学习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且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相对较短,他们已经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知道在计算时,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这是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基础和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
教学时应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训练,这将对提高笔算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准确率以及计算速度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