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学概论——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学概论——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学概论——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学概论——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本章的内容概要

'、_>莒术能厶;乍.屮

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首尢,艺札对丁址会、耐虫、.人工冥育审美认加顶能.:山干艺术沽乩上育反臥与创适统-、冉现弓?農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缔和内涵,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特长,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

匚真*对]我科切*、:、伞匕帀忙11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2?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弓I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审美敦刍作用的第*个特点丿厂以恃感人”:.咖惑人比力弍,是艺术教仃片哉他裁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另鷹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决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1876年,当俄

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

重奏的第二乐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托尔斯泰说在这首乐曲中,“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2/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爱国主义诗词为例,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从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到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南宋诗人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文天祥《正气歌》“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确实是其它社会意识形态所达不到的。应当说,在艺术作品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常常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3?审美娱乐作用。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岀,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

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提岀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

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中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理论著作《乐记》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提岀了“乐者乐也”的主张,认为艺术(包括音乐)应当使人们得到快乐。《乐记》总结了秦以前的

音乐美学思想。

艺朮审灸果乐功能曲才?个乍M 址负人『逍过艺术就尝得现积极的住畐从而以新的牯力尢去入新的工作。20世纪50年代以来,音乐疗法逐渐引起各国医学界和音乐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美、英等国先后创办了各种音乐医疗的刊物,运用音乐手段来治疗某些病症,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美国某些高等院校还专门设立了艺术疗法的学位。西方现当代心理学的许多流派,都十分重视艺术对欣赏者深层心理的渲泄作用或净化作用,认为艺术可以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期待、理想,通过艺术创造的想象世界或梦幻世界得到完成和满足。

(J XT- “艺术敦夸”.艺术教育是美锐勺孩心.英?报木目标是培养全ifii发浪的人、.艺术教育車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1?美育与艺术教育。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由18世纪德国

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岀。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岀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我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尤其是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岀了一系列美育实施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蔡元培还提岀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揉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美飢勺孩心是艺术敦穹“山然矣少旦论关于美的形伍肓H然矣、計会矣、艺用美的划处实施美育代途径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分,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它对提高创造美和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岀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岀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戏比駅H曽讲过,在私学领域和艺术领誠丄対氏、菩、美的不断追求.照亮「池的工活芒賂.刘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1993年

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召开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是普及艺术的垄木知?识,很髙人的艺术修养“艺术慘养是人的文北修养I:勺重荒织成帮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

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一川£全审矣心赵i构?充价笈样A的愿象丿J和创造丿J”艺术教-u-i矿戲/至亍教浮中育若詩呀、地越与作用,就是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这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人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十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强调音乐艺术对启发他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他晚年甚至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美学与艺术方面的问题。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1998年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谈到21世纪全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重要任务时,首先提到了“人文艺术学习的重要性”。他着重指岀,哈佛大学所以重视人文艺术学习,是因为“这种教育既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又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它还帮助我们发现没有这种教育可能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V丄陶治人的怙煤培养完艾比人礼列■曾籃说过:“役有人的世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这既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

二、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艺术的社会功能”

:1 )审美认知作用。

育击,艺术利丁計会、山史、人工貝育审美认畑卷

瞰对于大至灭本小至細宦內;‘I然別象,艺术也H J^I.T J审关认知怅乩

-2 )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弓I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应半具吉?-利氐能:?止“教爾.一,!丄“净化”」?泌“快駅,也曲上洛艺术亍色帮血A 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艺术审关敎仃作用比第?个特点E 0丄”占昭人,f:.

艺术审美教爭作用的第】个特点見?常税裁化J

m片茂mi卅i'「用?.个“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

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岀,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艺术作为-种詩殊的牯神产詁,T是阂为它齢人iI带来审美代愉口和心埋的快感::

艺术诈詁之氏以特剔爻人欢迎? /I- T2能绍人以牯神匕的学氏?道过肢克艺柑吏人们的审美需亙褂到

满足,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

艺朮审英娱乐功能的?寸?个乍M 址使人『逍过艺术欣堂得刊卍极的住也A而以新的牯力夫去入新的工作。

2.“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1 )美育与艺术教育。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佻普仪艺术的見本知U,捉高人片艺术修莽::

血全审美心旦詰松?充仃发押A的想彖门和创造.力::

?:?圧陶洽人1『占感,倍:养完艾的人略::

三、本章小结

艺术旳社金力能gi'l哆和,01菇中段主耍的是申美认知作口、牢类蔻?了作川、审矣娱圧耳出一-种..

艺术教育上美育的核心“也止監质教育比重更纠成部化它的根木口标界培养全新发展的人.:件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仁.四、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1.审美认知

2.审美教育

3.审美娱乐

4.艺术教育

5.美育

五、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

:2)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艺壮妆W工各术|_|岳3处

:4)为什么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

:5)简要概括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6)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六、"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2)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

:3)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4)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5)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

岀。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岀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岀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6)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他或者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或者听音乐,或者看电视,或者欣赏舞蹈等等,总之,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七、本章参考书目

1.[苏]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岀版社,1984年版。

2.[苏]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

3.《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4.《蔡元培美学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5?《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岀版社,1984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