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确定方法的进一步思考
- 格式:ppt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24
门钢结构中钢构件计算长度的方法与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门钢结构被广泛采用,其坚固耐用的特性使得建筑物更加稳固可靠。
钢构件计算长度是门钢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结构安全、优化材料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门钢结构中钢构件计算长度的方法与应用。
一、钢构件计算长度的基本概念钢构件计算长度是指钢结构构件在受力时的有效长度。
在计算过程中,需考虑构件的截面形状、尺寸、材料性能以及受力条件等多种因素。
通过合理的计算长度,可以确保钢结构在承载荷载时保持稳定,并避免因过长或过短导致的材料浪费或结构失效。
二、钢构件计算长度的方法1. 按照规范公式计算: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中给出了钢构件计算长度的公式,设计师可根据具体构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性能等参数,直接套用公式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但在复杂结构或特殊情况下可能不适用。
2. 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通过离散化结构,将连续问题转化为离散问题求解。
在建筑结构中,有限元分析可以模拟钢构件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和内力分布,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计算长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复杂结构和特殊情况,但计算过程相对繁琐。
三、钢构件计算长度的应用1. 门钢结构设计:在门钢结构设计中,钢构件的计算长度是确定构件尺寸和截面形状的重要依据。
设计师需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荷载条件以及结构形式等因素,合理选择计算长度方法,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 钢结构优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计算长度下的钢结构性能,可以找到最优的构件长度,从而实现材料利用的最大化。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建筑成本,还能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3. 结构安全评估:在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评估中,钢构件的计算长度可用于校验原有设计的合理性。
当发现计算长度与实际不符时,需及时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使用。
四、总结与展望本文详细阐述了门钢结构中钢构件计算长度的方法与应用,包括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结构设计、优化和安全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钢梁计算长度范文钢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材料,在工程中常用于承受重力荷载和侧向荷载的建筑组件。
在进行钢梁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材料的强度、截面形状、支承条件等。
下面将介绍钢梁计算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要计算钢梁的长度,需要确定其受力情况和支承条件。
钢梁通常是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其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受力情况包括重力荷载和侧向荷载,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估计。
在进行钢梁计算时,还需确定其截面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钢梁截面形状包括I型、H型、C型等,每种形状都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截面尺寸可以根据受力情况进行选择,通常通过进行弹性稳定性和强度计算来确定合适的尺寸。
弹性稳定性计算是针对钢梁在受力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屈曲失稳现象的计算。
屈曲失稳是指当钢梁受到较大的压力或弯矩作用时出现的材料屈曲现象,此时钢梁的截面可能会变形或破坏。
因此,在计算钢梁长度时,需要通过考虑截面形状、尺寸和材料的强度等因素,来判断钢梁是否具有足够的弹性稳定性。
强度计算是对钢梁在受力过程中能否承受荷载而不发生破坏的计算。
钢梁的强度取决于截面形状、尺寸和材料的强度等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钢材,其强度值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确定强度时,通常使用极限强度设计方法,即强度设计值要大于设计荷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除了弹性稳定性和强度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挠度和疲劳寿命等。
钢梁在受力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挠度,对于较大跨度的钢梁,需通过计算来确定其挠度是否满足要求。
此外,疲劳寿命是指钢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是否会发生疲劳失效,对于需要经常受到荷载变化的钢梁结构,需进行疲劳寿命计算,以确保其使用寿命。
总结来说,钢梁计算长度需要考虑受力情况、截面形状、尺寸、弹性稳定性、强度、挠度和疲劳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计算,可以得到合理的钢梁长度,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结构计算长度的取值概述钢结构最主要的破坏常常不是强度问题,而是失稳。
所以构件的稳定性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计算构件稳定性的方法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计算长度法+一阶分析。
计算长度法是对整体稳定计算的简化,用构件的稳定来保证结构的稳定。
假设结构中某一构件失稳了,但结构却不一定失稳,计算长度法是先保证每个构件都是稳定的,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
是不是有点偏安全了?呵呵。
这里不讨论受弯构件的计算长度,也不讨论桁架类杆件的计算长度。
原因:1)、受弯构件(梁)在受压区基本上都会有楼板,一般不会产生侧向失稳,除非梁截面高度特别大;2)、桁架类杆件的计算长度规范有明确规定,直接可以查到。
需要做推导的是受压杆件的计算长度取值。
我国规范推导计算长度系数的模型是两横一竖模型(左右上下各一根梁,上中下各一根柱)。
这也是同我国的结构设计理论相适应的。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
《钢结构设计规范》把柱构件分为三类,即1——无侧移框架柱;2——有侧移框架柱;3——阶柱。
附录P134~145分别给出了柱子的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值。
这些数据的来源可以看P224的条文,他必须是建立在多条前提假设的情况下,实际上并非所有假设都很理想。
所以在计算长度系数表格下面的注解力有一系列的情况取值。
要特别注意。
对于等截面框架柱,规范规定以K1、K2来确定计算长度系数。
K值得取得:即在“两横一竖模型”下,经过两次计算。
第一次,K等于柱端横梁线刚度之和与柱线刚度的比值;第二次,第二次,根据横梁远端的连接节点情况,或固或铰,分别乘以系数。
这些在表下方注1里有描述。
这些足以说明在结构设计时,对杆件的选择和节点的设计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是十分的重要的,一旦设计部符合我们取值时的假设,则计算结果也将是错误的。
很多人对钢结构的计算长度取值感到很迷惘,我感觉只要在设计时依据我们的取值假设,小心设计,结构的安全性是有把握控制好的。
加油!加油。
不规则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不规则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的方法1.计算长度系数2.考虑约束条件3.计算几何长度4.计算焊缝长度5.计算斜梁长度三、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的应用1.钢结构设计2.钢结构施工3.钢结构工程计算四、结论正文一、引言钢结构构件在工程中经常遇到不规则的情况,由于不规则结构的特殊性,计算其长度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本文将探讨如何计算不规则钢结构构件的长度。
二、不规则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的方法1.计算长度系数在计算不规则钢结构构件的长度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长度系数。
这个系数考虑了构件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等因素,可以按照规范进行取值。
2.考虑约束条件在计算钢结构构件长度时,需要考虑构件的约束条件,例如固定梁、连续梁、简支梁等。
不同的约束条件会影响构件的计算长度。
3.计算几何长度根据构件的几何形状,可以计算出其几何长度。
对于简单形状的构件,可以直接测量其长度;对于复杂形状的构件,可以采用分割法或者模拟法进行计算。
4.计算焊缝长度在钢结构构件中,焊缝是常见的连接方式。
计算焊缝长度时,需要考虑焊缝的质量、厚度等因素。
可以采用实际测量或者计算的方法确定焊缝长度。
5.计算斜梁长度斜梁是钢结构中常见的构件,其长度计算需要考虑斜梁与平台梁相交处的斜边长度。
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等比例原理进行计算。
三、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的应用1.钢结构设计在钢结构设计中,计算构件长度是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长度设计可以确保钢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经济性。
2.钢结构施工在钢结构施工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计算构件长度,以确保构件的准确安装。
同时,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构件的焊接、连接等因素。
3.钢结构工程计算在钢结构工程计算中,构件长度的计算是一个关键环节。
准确的计算结果可以为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结论总之,在计算不规则钢结构构件的长度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几何形状、约束条件、焊缝质量等。
钢柱计算长度系数确定及长细比相关问题答疑钢柱计算长度系数的确定是钢结构常规设计方法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对于钢结构中常用的结构形式,门式刚架和钢框架结构结构中的钢柱确定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一一解答,希望对设计人员在钢柱计算长度系数确定时能够有所帮助.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确定刚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都有哪些算法?按门规附录A.0.1-A.0.5规定的方法以及A.0.8规定的方法,两种方法有何异同?应该如何选择?1)门式刚架规范对于门式刚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确定提供了两种算法,一种是按照门式刚架规范附录A.0.1-A.0.5规定的方法确定刚架柱面内的计算长度系数;另一种是按照门式刚架规范附录A.0.8方法确定刚架柱面内的计算长度系数.对于门式刚架规范的两种方法,二维设计程序是通过参数中的勾选项实现的,见下图:图1门式刚架二维设计参数定义勾选该选项后,程序按照门式刚架规范附录A.0.8方法确定刚架柱面内的计算长度系数,不勾选时,程序按照门式刚架规范附录A.0.1-A.0.5规定的方法确定刚架柱面内的计算长度系数.对于存在摇摆柱的门式刚架,在采用两种方法确定计算长度系数时,程序都会按照A.0.6条要求对于刚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进行放大.2)第一种方法即A.0.1-A.0.6这套方法,其基本设计思路与钢规和梁柱线刚度比方法较为相似,采用梁柱线刚度比作为钢柱面内计算长度系数,这种方法对于门式刚架结构形式没有特别要求,可以支持较为复杂的门式刚架带夹层、高低跨、阶形柱等都可以参考此方法计算得到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第二种方法与旧版门式刚架规程中所规定的一阶弹性方法较为接近,程序主要基于公式A.0.8-1确定,即:由公式可以看出其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整体抗侧刚度以及柱承担的轴向力得到钢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因此可以考虑单层各跨各柱之间的相互支援作用,同时可以看到该方法适用范围较窄,规范规定各跨梁的标高无突变,无高低跨时可用,但通过对应公式可以看出,该方法同样不适用与刚架柱中间增加节点后截面出现变化的情况,或带夹层的情况,如果使用该方法就会出现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异常大的现象,例如下图中带夹层的门式刚架模型的1-5号柱,图2门式刚架柱及其位置其中1、2号柱为截面有变化的阶形柱,3-5号柱为夹层位置的柱,其分别按照门规附录的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上述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得到以下结果,我们会发现,对于分段的阶形柱和夹层柱按照门式刚架规范附录A.0.8方法计算得到的柱面内计算长度系数相较另一种方法差异很大,一般是A.0.1-A.0.5方法的若干倍,明显偏大,所以在出现上述现象,此时A.0.8的这种方法就不太合适了.门式刚架规范两种算法的比较表12在钢柱长细比等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时,为什么很多情况下,增大柱截面尺寸后长细比等指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变大了?为了更清楚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如下简单模型中的框架柱为例,只改变中柱的截面,其他条件均不改变的情况下,考察不同柱截面的回转半径、强轴方向的计算长度系数这两个参数,以及长细比的变化趋势.图3钢框架模型轴侧图该模型中柱采用程序中的国标热轧H型截面,其他条件不变,截面依次增大,分别为HW400*400 HW400*408,HW414*405,HW428*407,HW458*417,HW498*432.首先通过下面折线图来看回转半径的变化,我们发现回转半径并不会随着截面的增大而增大,在截面由HW400*400变为HW400*408时,其腹板厚度和翼缘长度均变大了,为什么回转半径反而变小呢?这是由于回转半径i=√(I/A),它由截面惯性距和截面面积共同控制,当截面变大时,截面面积和惯性矩同时增大,截面面积增大的速率大于截面惯性矩时,则会出现回转半径减小的情况,而总体上,回转半径由于受到这种条件的制约,增大的趋势也非常缓慢.再来看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变化趋势,它再一次和我们一般的认知有着相反的趋势,柱的计算长度系数会随着柱截面的加大而增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要从柱计算长度系数确定过程来分析,根据旧钢规和新钢标对于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确定的方法,其主要过程参数为相交于柱上、下端并与之刚接的横梁线刚度之和与柱线刚度之和的比值K1、K2,通过规范附录公式及对应表格,我们得到无论是无侧移框架还是有侧移框架失稳模式,柱计算长度系数,都与K1、K2呈反比关系,而在不改变梁截面的情况下,增大柱截面而不改变梁截面的情况下会使K1、K2这两个参数变小(最底层柱K2不变),进而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始终是呈增大的趋势.最后柱的长细比也是随着截面的增大而变大,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柱计算长度系数和回转半径的变化趋势和速率导致的,上面我们已经知道柱的计算长度是逐渐增大的趋势,而总体上回转半径也呈缓慢增大的趋势,此时柱的长细比变化趋势由计算长度随着柱截面增大的速率和回转半径增大的速率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计算长度比回转半径增大的快,长细比就会增大,反之则长细比减小,在这个例子中计算长度系数的增速要比回转半径快.综上,单纯的通过调整柱截面来让长细比满足要求可能会付出很高的代价.图4框架柱回转半径、计算长度系数和长细比变化趋势3钢框架柱长细比超限该如何调整?由上一问我们得出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不能单纯的通过调整柱的截面来调整长细比超限的情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长细比的调整.1)在满足强柱弱梁的前提下,增加梁截面尺寸可以降低柱的长细比水平.在柱截面受到建筑限制或增大截面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增大长细比验算方向的与柱刚接的梁截面尺寸来使首层柱K1增大,其他层柱K1,K2都增大的方式减小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进而减小柱的长细比.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有支撑结构增加支撑杆件或增加已有支撑杆件的刚度使结构由有侧移框架变为无侧移框架.3)采用规范提供的性能化设计方法或性能化设计思想有效增加长细比限值,使长细比更容易满足.如采用新钢标17章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时,满足了相应性能目标的要求后,其长细比限值有所降低.抗规8.1.3注2:多、高层钢结构房屋,当构件的承载力满足2倍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内力要求时,7~9度构件抗震等级允许按降低1度确定,通过该条可以使承载力能力用较大富裕度的构件,降低其抗震等级,进而其所对应的长细比限值等指标也有所降低.4在调整钢框架中框架梁截面尺寸后为什么与其相连的计算长度系数没有变化?在钢框架中的框架梁很多情况下需要与框架柱做铰接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旧钢规和新钢标的附录中均有当横梁与框架柱刚接时,其横梁线刚度取0,此时铰接横梁的线刚度就与参数K1,K2的确定没有影响了,K1,K2不变,计算长度系数自然不会发生变化.。
钢结构柱计算长度钢结构柱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长度的计算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钢结构柱的定义、计算方法、设计要求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全面介绍钢结构柱长度的计算。
一、钢结构柱的定义钢结构柱是指由钢材制成的纵向承重构件,通常为矩形或圆形截面,用于承受垂直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
钢结构柱具有高强度、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厂房等工程中。
二、钢结构柱长度的计算方法钢结构柱长度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柱的荷载: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确定柱所承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温度荷载等。
2. 确定柱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钢材的抗弯强度,选择合适的柱截面形状和尺寸,常见的有矩形、圆形、H型等。
3. 计算柱的稳定性:根据柱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使用稳定性计算方法,确定柱的稳定系数。
稳定系数越大,柱的稳定性越好。
4. 计算柱的长度:根据柱所处的结构体系,采用相应的长度计算方法,一般包括等效长细比法、直接分析法等。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柱的设计长度。
5. 考虑柱的连接方式:根据柱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对柱的长度进行修正。
6. 考虑柱的变形:根据柱的变形限值和变形计算方法,对柱的长度进行修正。
三、钢结构柱长度的设计要求钢结构柱的长度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度要求:柱的长度应满足强度要求,即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2. 稳定性要求:柱的长度应满足稳定性要求,即能够抵抗侧向位移和倾覆等不稳定现象。
3. 变形要求:柱的长度应满足变形要求,即在荷载作用下,柱的变形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
4. 施工要求:柱的长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即便于制造、运输和安装,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钢结构柱长度的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1. 长度修正问题:柱的连接方式、变形限值等因素会对柱的长度进行修正。
钢结构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该怎么选取呢?是按照程序默认值呢(没有选取P-△二阶效应), 还是改为1 ,1(选取P-△二阶效应),呢?1.如果是高层钢结构:可以按照《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的6.3.2条执行。
简言之:(1)有支撑或剪力墙的结构,层间位移角小于1/250时,可以取计算长度系数1.0;(2)纯框架体系,层间位移角小于1/1000时,按照无侧移的公式(6.3.2-2)。
2.如果是多层钢结构:可以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5.3.5条执行。
(1)无支撑纯框架:1)采用一阶弹性分析方法,按照附录D表D-2;2)采用二阶弹性分析方法,即在每层柱顶附加考虑公式3.2.8-1的假象水平力,框架计算长度取1.0(此方法也就是很多人认为的P-△二阶效应)(2)有支撑框架:分为强支撑(无侧移)和弱支撑。
现在谈谈P-△二阶效应计算方法:常用有以下几种: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第5.2.11的条文说明的方法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3.2.8条的方法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5.4.3条的方法4.Wilson教授提出的等效几何刚度的方法(可以参看Wilson著《结构静力与动力分析》第11章,也可以参看徐培福等《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五章第三节,另外也可以参考高小旺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2.5节)PKPM等软件考虑P-△二阶效应计算方法采用第4种,即等效几何刚度法。
因此不能将PKPM软件的“P-△二阶效应计算”与柱计算长度系数联系起来。
我个人认为:1.对于高层钢结构,尤其是比较重要的高层钢结构、超高层钢结构,一般需要考虑P-△二阶效应,而且可以使用PKPM计算,即采用Wilson 教授的方法,与计算长度系数没有关系。
2.PKPM讲稿上的计算长度判断方法可以采用:(1)当楼层最大杆间位移小于1/1000时,可以按无侧移设计;(2)当楼层最大杆间位移大于1/1000但小于1/300时,柱长度系数可以按1.0设计;(3)当楼层最大杆间位移大于1/300时,应按有侧移设计。
[关于钢结构稳定设计中计算长度的讨论]钢结构计算长度关于钢结构稳定设计中计算长度的讨论目前,钢结构因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重型厂房、高耸建筑物和桥梁结构等。
结构设计首先要保证安全性,对于一般的结构构件,强度计算是基本要求,但是对钢结构构件而言,其构件材料强度高,截面小,稳定计算往往是工程设计中的控制因素。
【1】:钢结构,陈绍蕃失稳和屈曲的概念Bazant [14]、Farshad [15]、Huseyin [16]等引述和讨论了稳定和屈曲的定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描述了失稳现象,并指出屈曲是众多失稳现象中的一个模式,屈曲是发生在结构中的一种失稳。
文献[14]-[18]讨论了结构产生屈曲的原因,可以定义结构的屈曲为处于高位能的结构由平衡临界状态随着能量的释放向处于低位能的结构平衡临界状态转移的过程,发生平衡转移的那个瞬间状态,就是临界状态。
这也是目前比较广泛被接受的解释[19]。
具体地讲有三种:1) 、从能量的角度来说,结构失稳就是储存在结构中的应变能形式发生转换。
2) 、从力学要素的性质方面来说,失稳是结构中承载的主要力学要素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3) 、从变形角度来说,失稳在实际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从弹性变形到几何变形的变形转移。
钢结构构件以轴压、压弯构件居多,如上所述,其核心问题是稳定问题。
就单个钢结构构件而言,影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残余应力的分布、初始缺陷、截面形状、几何尺寸、材料强度和构件的长度等。
【2】张志刚。
而近年来,采用新技术设计和建造的大型复杂空间钢结构形式(如网壳结构、拱、弦支穹顶结构等)越来越多,通常这类结构整体上或某些较大区域内承受很大的压力作用,也即某些构件承受很大轴向压力,使得这类结构容易引发整体失稳或某区域内的局部失稳现象。
大型复杂结构的这一力学特征显著不同于传统的小跨度或小规模简单结构,因而,在设计这类结构时,除按常规设计规范验算结构构件的强度及稳定性,结构的刚度外,设计者还要验算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钢结构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说明很多用户对于STS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计算都存有疑问,尤其是在框架柱存在跃层柱的时候,有的时候会觉得得软件得出的计算长度系数偏大,或者不准确。
下面我通过一个用户的模型,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计算长度系数的问题。
1 跃层柱计算长度系数显示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软件对于跃层柱计算长度系数显示结果的问题用户模型如下:选取其中一根柱子,看一下软件(satwe)对于计算长度系数输出:绕构件X轴的计算长度系数两层分别是 2.55和2.92 ,因为分了标准层,所以输出了两个计算长度系数,但如果我么手算的话,肯定是按照一个柱子来求计算长度系数,那么现在软件输出的计算长度系数,和我们手算的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可以利用二维门式钢架计算验证一下,抽取这个立面,形成PK文件,二维门刚计算的计算长度系数如下:二维门刚是按照一整根柱子求出了一个计算长度系数1.36计算长度系数主要涉及到构件长细比的计算,截面是确定的,那我们来看计算长度:Satwe计算结果:下段柱计算长度=2.55*4.8米(层高)=12.24米上段柱计算长度=2.92*4.2米(层高)=12.264米二维门刚计算结果:1.36*(4.8+4.2)=12.24米结论:从上面的计算可以得知,satwe对于跃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是按照一整根柱来得到的,但是输出的时候是分层输出的,所以对于求得的计算长度系数按照层高做了处理,但是结果是一样的,这个我么在后面可以手算验证。
2 如何核对计算长度系数Satwe对于构件的的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是按照《钢规》附录D来计算的,很多用户对软件的计算长度系数存在疑问,但是通过我们的核对,绝大多数的情况,软件还是严格按照规范来计算的,但是对于一些连接情况特别复杂的情况,规范也没有特别说明的的情况,软件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那么我们该怎样核对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呢?第一个方法,就是我们上面用到的,抽一榀,用我们的二维门刚来验证。
计算长度系数工程常用计算方法探讨张传杰;潘晓荣【摘要】目前工程界常采用计算长度系数法对钢结构进行稳定设计.本文对钢结构整体稳定设计过程做了回顾,列举了现有规范中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值规定,并指出其各自的使用范围.对于不在规范规定范围内的结构形式,本文列举了几种工程界常用的计算方法,探讨其可行性并指出适用局限性.最后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欧拉公式反推法在工程设计中的运用.【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4(036)006【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计算长度系数;屈曲荷载;欧拉公式反推法;反弯点法【作者】张传杰;潘晓荣【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91目前,钢结构因其强度高、质量轻、延性好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及桥梁结构等。
对于钢结构体系来说,强度问题往往很容易得到控制,但由于其构件往往截面面积小、构件细长,稳定问题才是钢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控制因素。
Bazant、Farshad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屈曲和稳定的定义,并指出屈曲是发生在结构中的一种失稳,不同的屈曲模态对应着不同的失稳现象[1]。
文献[2]~[6]详细探讨了结构屈曲的原因,目前有三种能被广泛接受的解释列举如下[7]:(1) 从能量上看,失稳时,结构中储存的应变能发生形式上的转换。
(2) 从力学要素性质上看,失稳时,结构中承载的主要力学要素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
(3) 从变形上看,失稳时,结构的变形由弹性变形转化为几何大变形。
稳定问题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及相关性三个问题特点[8]:(1) 多样性:比如轴向受压杆件可能发生弯曲屈曲,也可能弯扭屈曲。
(2) 整体性:构件作为结构的组成单元,其稳定性不应就本身去孤立地分析,而应考虑其相邻构件对它的约束作用。
这种约束作用应从结构的整体分析来确定。
钢结构思考题及答案绪论:校内钢结构泥沙馆南端:钢屋架结构土木系新结构实验室:平板网架结构土木系新结构实验室:平板网架结构中央主楼加层工程:钢框架结构体育中心:钢拱索支结构游泳跳水馆:钢网壳结构游泳跳水馆:钢网壳结构紫荆公寓7#楼:轻钢框架结构西门汽修车间:金属波纹拱型屋面极限状态法中,荷载和抗力的分项系数是否均大于1.0 ,那些情况下小于1.0 ?答:一般来说,结构抗力的分项系数应该大于1,其抗力都是对结构稳定有利,故而为保证结构的可靠一般取一个较低值,即用按标准值计算的结构抗力除以一个大于1.0的分项系数。
荷载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结构不利,这时候分项系数应大于1.0,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1.0,对抗倾覆和滑移有利的可取0.9。
两种计算方法采用的公式中,各项的含义有何不同,各怎样确定?结构和构件由于塑性变形而使几何形状发生显著改变,虽未到达最大承载能力,但已彻底不显著改变,虽未到达最大承载能力,但已彻底不能使用,应属于那种极限状态?答: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和连接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和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结构和构件丧失稳定,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和结构倾覆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影响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组合结构中混凝土裂缝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理解为结构或结构构件发挥允许的最大承载功能的状态。
结构构件由于塑性变形而使其几何形状发生显著改变,虽未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但已彻底不能使用,也属于达到这种极限状态。
疲劳破坏是在使用中由于荷载多次重复作用而达到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理解为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个限值的状态。
例如某些构件必须控制变形、裂缝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过大的变形会造成房屋内部粉刷层剥落,填充墙和隔断墙开裂及屋面积水等后果。
过大的裂缝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过大的变形、裂缝也会造成用户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不规则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不规则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的方法1.计算长度的定义2.计算长度的控制因素3.计算长度的计算方法4.应用举例三、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的注意事项四、结论正文一、引言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构件的计算长度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钢结构构件的几何形状和约束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如何正确计算钢结构构件的计算长度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不规则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的方法、控制因素、计算方法和应用举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不规则钢结构构件计算长度的方法1.计算长度的定义计算长度是指钢结构构件在受力作用下,其变形和应力分布所需的长度。
在实际工程中,钢结构构件的计算长度通常用于确定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性能。
2.计算长度的控制因素钢结构构件的计算长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构件的材料性能: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2)构件的几何形状:包括截面形状、截面尺寸、边界条件等;(3)构件的约束条件:包括支承条件、连接方式、受力方式等;(4)构件的使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腐蚀等。
3.计算长度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钢结构构件的计算长度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简化计算法:将复杂结构简化为简单结构,如将不规则截面简化为矩形截面,以便于计算;(2)数学方法:利用数学原理和公式,如矩形梁的计算长度公式为L=2h^3/√3π;(3)数值方法: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如有限元分析(FEA)等,对结构进行精确计算。
4.应用举例以一个带悬挑的不规则钢结构房屋为例,其计算长度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房屋的高度和宽度:房屋高度为室外地面以上房屋结构顶部的高度,宽度可取等效宽度,即 3.5 倍的结构平面最小回转半径;(2)确定悬挑部分的计算长度:根据悬挑部分的结构形式、材料性能、约束条件等进行计算;(3)计算房屋的整体计算长度:将房屋高度、宽度和悬挑部分的计算长度相加,得到房屋的整体计算长度。
钢结构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说明钢结构框架柱的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一环,而计算长度系数则是框架柱计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本文将对钢结构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计算长度系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计算示例以及相关规范的规定。
一、计算长度系数的定义钢结构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是指柱在受压作用下的有效长度与柱的实际长度之比。
它是结构杆件的基本计算参数之一,用于确定柱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计算长度系数是根据框架体系的刚度、支座条件和加载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个合理的计算长度系数能够准确反映柱的实际抗压能力,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二、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通常有四种:欧拉临界弯曲法、期限挠度法、极限位移法和有效长度系数法。
1. 欧拉临界弯曲法(Euler's formula)根据欧拉临界弯曲理论,该方法适用于细长柱的计算,其计算长度系数公式为:λe = Klc * Klh * Kld * Ke * Kf * Kp * Kd其中,λe为计算长度系数,Klc为柱端联结系数,Klh为柱顶偏心系数,Kld为桁架柱偏心系数,Ke为结构效应系数,Kf为弯矩分配系数,Kp为单框架层系数,Kd为单框架实心柱系数。
2. 期限挠度法(deflection method)λd = Kkb * Kkc * Kas * Ka * Kd其中,λd为计算长度系数,Kkb为框架柱东西向刚度系数,Kkc为框架柱南北向刚度系数,Kas为桁架柱刚度折减系数,Ka为考虑隔墙效应系数,Kd为刚柱修正系数。
3. 极限位移法(limit displacement method)该方法通过柱的最大位移来计算长度系数,并考虑到极限位移的安全性。
计算长度系数的公式为:λu=Kk*Kh*Ku*Kc*Ka*Kd其中,λu为计算长度系数,Kk为柱边界限抗弯刚度比,Kh为柱高与其极限位移基准长度之比,Ku为柱稳性系数,Kc为柱的构造系数,Ka 为小尺度地震作用系数,Kd为与刚度匹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