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教师要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经过不断地实验练习和科学方法的指导,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化学教师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需要教师们在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本人根据自身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体验,谈一下有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进行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求教师首先对有关实验内容进行问题设置,教师对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使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化学知识,经过充分思考和教师的引导能够解决问题,进行问题设置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学习乙醇这一化学物质时,可以演示魔棒点灯,在这一情景下首先让学生思考这种火怎么产生的。然后拿出乙醇,让学生仔细观察乙醇的颜色、气味,积极动手实验去探索乙醇的物理性质,它有哪些化学性质,与其他物质有哪些反应,并解释那种无根之火是怎么产生的。这些问题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自我的探索中得到答案。再如,在学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co与cuo 的反应是否与氢气夺取氧化铜的氧一样?让学生首

先思考,进而进行实验设置。先通入co,对其进行加热,观察现象,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找答案。最终学生通过实验的过程,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co与cuo在加热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各种问题的设置,学生激发了探究意识,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之中,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

二、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地温习、回顾旧的知识,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化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能够揭示化学实验的实质。例如学习co还原氧化铁时,可以让学生联想与之相似的化学实验,如氢气还原cuo的化学实验,回忆其实验步骤、回忆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新的实验,要了解需要哪些化学物品、需要哪些实验仪器,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步骤的设置,对实验现象进行构思。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动手实验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深化对化学问题的认识。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的还原反应进行归纳总结,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又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归纳能力、总结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相关旧的知识进行联想,增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不能对学生的表现只看结果,要倾听学

生的教学需求。在教学中,不能仅仅维护自身的权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反馈。教师在化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化学课程基本知识的讲解、公式定理的总结,教师更需要关注的是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的操作学习得到了什么,能不能对所学化学知识有所思考。在化学实验前,让学生去预习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物质含量的测定》这一课题时,学生或许会提出物质含量的测定方式有哪两种方法,这或许是很浅显的问题,但对酸碱中和滴定和比色两种测定方法具体探讨则会随之引入,学生们会更加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效果会得到大大提升。学生通过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才会成为学生真正的知识,教师应当把目光集中在学生对课程的思考和反馈上来,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真正学习到化学知识。

四、不断练习、实践,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需要学生不断进行化学实验练习,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实验经验。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是因为对事物的好奇心,进而来实验观察和操作。观察同一个化学实验,有同学能够从中有所发现,而也有很多同学对现象似乎熟视无睹。这是因为没有实验目的所造成的后果。学生实验操作效果的提高,需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运用科学的操作方法,把靠兴趣驱动的实验操作活动变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实践。在实验的开始阶段,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

目的。实验观察不是无目的、无计划的,对实验的观察应当遵循一般程序:化学实验前的现象观察,化学实验中对化学反应的观察,实验后现象的观察,明确化学反应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化学反应后应仔细观察化学实验后反应物的各种颜色、气味和状态。按照这些化学实验的步骤,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的观察,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都做到全面、细致观察,对所观察到的各种实验现象进行认真分析。教师要指导学生实验前对化学器材进行准备,比如药品材料的配备,化学实验程序的编写,实验结果的记录,等等。

例如,鉴别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方法。首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前准备工作,如设计实验方案,具体包含实验目的、需要的实验仪器、化学材料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具体的实验步骤等,然后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化学材料的分别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让学生仔细观察化学反应现象。这时,会有三种不同的现象。让学生说出三种现象的区别,仔细分析、推理,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有浑浊现象的是饱和石灰水,无反应的则为氢氧化钠溶液,有气泡现象产生的则是稀盐酸。当学生亲手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会加深有关化学知识的理解,经过不断实际锻炼,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各种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帮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是广大教师应

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曾亚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12).

[2]肖跃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强化学实验教学[j].北京教育,

2003(12).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