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7 秋天到了 冀教版(共11页)PPT
- 格式:pptx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12
秋天到了一填一填1、秋天到了,天气变()了,树叶变()了,()排着队飞走了。
2、暑假时我们都穿()衣服,秋天到了,我们开始穿()衣服了。
3、我们可以用美丽的树叶制作好看的()和()。
4、制作树叶标本的过程:采集树叶→()→()→()。
5、一年四季包括()、()、()、()。
6、我们可以收集秋季的()和(),做一个“季节礼盒”。
二选择1、秋天来了,大雁()飞走了。
A、从南方B、排着“人”字或“一”字队形C、一个接一个的2、秋天到了,()盛开。
A、荷花B、梅花C、菊花3、在北方秋天的叶子是()的。
A、黄色B、绿色4、秋天来了,树上的树叶开始()。
A、发芽B、掉落C、生长5、枫叶是一种像手掌一样的叶子,火红火红的,他是在()出现的。
A、春天B、秋天C、夏天6、一年有()个季节。
A、5B、3C、47、一年中,下面()不属于一年中的四季。
A、冬季B、春季C、雨季三、判断1、秋天的松树是绿油油的。
()2、秋天,小麦熟了。
()3、秋天来了,要收玉米了。
()4、秋天来了,花儿都凋谢了。
()5、秋天来了,鸟儿都向北方飞走了。
()6、秋天,所有树木的叶子都开始掉落了。
()7、秋天,红红很热,打开空调,吃了块西瓜。
()8、秋天我们可以看到桃花盛开,小草发芽。
()9、我们可以在秋天收获玉米、花生、红薯。
()四、说一说1、秋天里校园有哪些现象?2、到大自然看一看,秋天还有哪些变化?答案:一、1、凉黄大雁 2、短袖长袖 3、书签贴画 4、吸水压平将树叶固定在硬纸上树叶标本 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6、树叶种子二、1、B 2、C 3、A 4、B 5、B 6、C 7、C三、1、对 2、错 3、对4、错5、错6、错7、错8、错9、对。
7、秋天到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记录、分辨、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学生在科学小观测、小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制作秋天树叶标本,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3、情感与态度:“一叶知秋”,通过秋风、秋叶秋果、秋歌秋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通过制作秋天树叶标本,鼓励学生乐于参与,学会合作。
教学重难点: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让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秋的脚步》2、平时留心观察反映秋天特征的景物。
每人准备水彩笔一盒。
3、准备故事《天变凉了》。
教学过程:一、传递秋天的信息。
1、赏秋天。
小朋友,瞧,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爱爱鸽(课件演示),他带来的见面礼是什么呢?原来,他是来向我们传递一个新的信息——秋天到了。
秋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欣赏了五彩斑斓的秋景图后,你有什么感受呢?2、吟秋歌。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高兴,我们惊奇,我们欢呼,有一首儿歌正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吧!采用多种方式读儿歌。
(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激情,在朗读中抒情,读出对秋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二、观察秋天1、找秋天。
秋天来到了校园里,你都看到哪些变化?秋天来到了池塘里,瞧,池塘里的荷花怎么样了?秋天来到了田野里,瞧,田野里的水稻怎么样了?秋天还到了哪儿去了呢?它又给哪些景物穿上了新装呢?让我们一起来找秋天吧!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讨论:秋天来到了我们身边,说说自己看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并共同完成一幅“秋色图”。
2、说秋天。
各组派代表交流找到的秋天,并将图画贴在黑板上,教师给找得好、说得好!画得好的几个组送上红五星。
3、师总结“找秋天,说秋天”活动的收获和意义。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七课《秋天迎来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认识秋天的特点,了解秋天的变化;- 理解秋天是自然界周期性的一种季节,秋天的气温、天空、树叶等变化;- 观察并描述秋天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学会几种常见的秋天活动,了解秋天的收获和庆祝方式;-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秋天的气温变化2. 秋天的天空变化3. 秋天的树叶变化4. 秋天的活动:收获和庆祝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秋天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秋天的好奇心。
步骤二:呈现与讨论1. 展示气温变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气温变化;2. 展示天空变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秋天天空的变化;3. 展示树叶变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秋天树叶的变化。
步骤三:观察实验安排学生在校园中进行秋天观察实验,让他们观察并记录秋天中的现象,如气温、天空、树叶等变化。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步骤四:展示与交流学生们展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结果,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鼓励学生相互之间提问和回答,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运用。
步骤五:研究秋天活动介绍几种常见的秋天活动,如采摘水果、放风筝、举办庆祝活动等。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活动的意义和乐趣,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参与过的秋天活动经历。
步骤六:小结与反思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和反思。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热爱,并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实验记录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2. 学生对秋天变化的描述能力和思维发展情况;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4. 学生对秋天活动的理解和分享情况。
拓展延伸1.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果园或农田,亲身体验秋天的收获过程;2. 组织学生举办一个秋天主题的庆祝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规划和组织过程。
以上是对《秋天迎来了》教学设计的简要概述,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安排。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七课《秋天
迎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 教材: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 展示物:秋天图片、植物实物(如树叶、树果)
- 实验器材:小型天平、测温计、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利用秋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秋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实验观察(15分钟)
- 给每个小组发放树叶和树果等实物。
-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的特点和变化,例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3. 实验探究(20分钟)
-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利用小型天平和测温计测量实物的质量
和温度。
- 鼓励学生猜测实物的重量和温度,并进行实验验证。
-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在小组内分享和比较数据。
4. 团队合作(1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共同设计一个关于秋天的展
示板或手工制作品。
- 每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展示板或手工制作品的制作。
- 学生准备展示并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
5. 总结(5分钟)
-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总结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和收获。
课后作业
-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和环境,记录秋天的变化,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心得。
以上是《秋天迎来了》教学设计的大致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秋天到了[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能说出秋季的变化现象。
(2)能举例说出秋季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能制定简单的观察秋天变化的计划。
(2)能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秋天的变化,并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能制作简单的秋天树叶标本,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于好奇心,能对秋季的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状况表现出探究兴趣,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感官观察秋天,能用语言描述秋天的变化现象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学会初步制作植物标本难点:学会初步制作植物标本[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秋天到了》是冀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的第1课。
本课设计了“观察秋天”和“制作秋天树叶的标本”两个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感官观察秋天,用语言描述秋天的变化现象及其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学会初步制作植物标本。
“应用与拓展”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秋天的其他变化,为下一课《秋天的收获》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生活在农村,和大自然更能亲密接触,对季节变化这样的自然现象更容易感知,并且季节变化是孩子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认知,只是不够科学、系统。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经验,基于以上情况,学习本课,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明确秋天的变化现象及其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银杏叶及各种植物树叶、剪刀、硬纸、便签纸、双面胶、吸水纸或纸巾、视频、《科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7.秋天到了观察秋天制作秋天树叶的标本大自然中,秋天还有哪些变化[教学反思]本课是“秋和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秋天变化的现象以及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
本课设计了“观察秋天”和“制作秋天树叶的标本”两个探究活动。
在“观察秋天”活动中,我采用了小组为单位在校园进行实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观察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观察经验,而且对于季节变化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观察秋天”这一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困难。
秋天到了-冀人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掌握秋天常见的天气现象,如阴天、晴天、多云等。
3.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现象,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教学准备1.电子屏幕或黑板。
2.秋天的图片或实物。
3.与秋天相关的素材和课件。
3. 教学内容3.1 什么是秋天?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变化,例如: 树叶变黄、秋风凉爽、天气干燥等等。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比较四季的异同点。
3.2 秋天的天气现象通过讲解与秋天相关的天气现象,比如阴天、晴天、雨天、多云等,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判断天气,如何预测天气。
3.3 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包括天气现象、温度、湿度等,同时教授如何用温度计等工具测量。
3.4 分析天气变化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比如温度变化的影响,气压变化的影响等。
4.教学方法1.PBL教学法:资源共享、分组协作。
2.讲授、讨论教学。
5.教学流程时间内容1分钟-5分钟引入主题,出示秋天的图片或实物。
6分钟-10分钟讲解秋天的特点,比较四季的异同点。
11分钟-20分钟讲解秋天的天气现象。
21分钟-30分钟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31分钟-40分钟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
41分钟-45分钟总结本节课内容,并布置作业。
6. 作业观察当天天气变化,用图表或文字记录并归纳。
根据所记录的资料,总结你在秋天中学到的知识,写一篇小作文,体现你对观察天气变化的理解和方法,字数不少于100字。
7. 讲义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也是一个很美的季节。
在秋天,天空很蓝,白云飘飘,有时会阴天、多云或下雨。
秋天的天气变化很大,气温也比较低。
同学们知道在秋天里应该注意什么吗?秋天里,你需要多穿衣服,注意感冒,保护好身体。
同时,你还可以通过观察秋天的变化来学习和认识更多的知识。
观察天气变化时,可以使用简单的工具帮助你测量和记录,比如温度计,湿度计等。
在观察天气变化时,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天气现象等。
秋天到了-冀人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气候和季节特征。
2.了解秋天植物的变化和特点。
3.传达对生命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内容1.秋天的气候和季节特征。
2.秋天植物的变化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1.探究秋天气候、季节特征。
2.让学生了解秋天植物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1.探究秋天植物的自然变化原因。
2.激发学生的对自然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喜欢什么季节?”“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气氛,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秋天的气候、季节特征以及秋天植物的变化。
2.讲授A. 探究秋天气候、季节特征1.探究秋天气候变化秋天是一个温度逐渐下降的季节,因此天气变得凉爽了。
像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就更大了。
通过让学生观察天气预报和外面的天气状况,掌握秋天天气特征。
2.探究秋天季节特征秋天特征主要有:白天短夜晚长、气温降低、大风日多、空气潮湿、天气多变等。
通过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环境、搜集秋天的图片、制作秋天主题PPT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秋天季节的特征。
B. 让学生了解秋天植物的变化1.带领学生了解秋天植物的自然变化秋天是植物自然生长发育的季节,也是植物收获的季节。
树叶变黄掉落,草木枯黄,果实成熟,蔬菜收获……让学生观察秋天植物的变化,感受它的魅力和生命力。
2.让学生认识秋天一些特别的植物秋天有一些植物非常特别,如菊花、艾草、枫树等。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对秋天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尊重。
3.巩固1.课堂小测验:看图说出植物名称,从秋天植物中找出不一样的植物,判断对错等题型。
2.秋天植物的手工制作:通过自己制作秋天植物图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尊重。
4.拓展1.通过拓展课程,探究秋天节日,学生了解秋天节日特点、习俗以及节日精神,深化对秋天的感性认识。
2.通过绿色校园建设、植树造林等方式,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和行动。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七课《秋天来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能够描述秋天的天气、植物和活动。
3. 能够体会秋天的美好,并形成对秋天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描述秋天的天气、植物和活动。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包括秋天的天气、植物和活动等内容。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入秋天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含义和特点。
步骤二:课堂讨论1. 根据导入的内容,让学生自由讨论秋天的天气、植物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和特点。
2. 引导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特点,如凉爽的天气、五彩斑斓的叶子、丰收的季节等。
步骤三:展示实物1. 准备一些秋天的实物,如秋天的果实、彩叶等,向学生展示并让他们触摸、感受。
2. 引导学生用感官体验来表达对秋天美好的感受。
步骤四: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秋天的主题,如秋天的服装、食物等。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展示他们的主题内容,同时引导他们用简洁语言描述他们选择的主题与秋天的联系。
步骤五: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简洁地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态度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表达,检查他们对秋天特点和变化的理解程度。
六、课后延伸: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或绘制一幅秋天的画作。
以上为《秋天来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