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病防治常识(9)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全国爱牙日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据调查,我国约有6-7亿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龋病为最多,人均有2只龋齿以上,全国约有20多亿只龋齿;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80%。
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口腔健康的标准。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健康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牙齿如何保健:一、养成规律的刷牙习惯:早晚刷牙是完善口腔清洁的基本方法,饭后漱口。
二、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龋齿常被叫成虫牙,它是细菌食物和牙齿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少吃甜度高的食品,限制吃零食,多吃含纤维性营养食物,讲究口腔卫生非常重要。
三、去除不良嗜好:吸烟可引起牙石成形,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使牙龈红肿,牙龈袋形成及牙齿松动,甚至可使口腔粘膜发生癌变。
四、定期来医院检查:世界卫生组织把牙齿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通过医院咨询检查,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正确的牙齿保健,能更好地去除不良嗜好,对畸形牙早期矫治,发现龋齿及时充填治疗,对缺失牙进行镶配,这样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对全身健康都有好处,要求每年定期来医院超声波洁牙一次。
如何保护牙齿一、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能有效地清除牙齿及牙周组织菌斑和软垢,可起到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作用。
正确的方法是竖刷法结合水平震颤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约3分钟。
竖刷法·竖刷法——刷毛置于牙槽骨粘膜上,呈45度角,刷毛指向根尖,刷毛部分贴牙面,部分贴牙龈,轻加压向牙冠方向刷动,即:上牙往下,下牙往上。
动作慢些,每部位重复10次。
水平震颤刷牙法水平颤动法——也称为短横刷法、bass法或贝氏法——牙刷毛放在牙龈和牙齿交界处,使牙刷毛与牙面呈45°角,让刷毛尖端指向牙根方向,能使刷毛进入龈沟和牙缝内,部分刷毛贴在牙龈上,作前后向短距离水平颤动。
牙科小知识汇总一、1. CP(樟脑酚)常用于窝洞暂时封闭2. FC(甲醛甲酚)常用于牙髓活力不旺盛的根管消毒,与CP一样用于根管消毒,但毒性和刺激性太强。
3. 正肾和负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在医学上称为正肾和负肾,主要用于抗休克治疗。
口腔常将负肾和利多卡因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效果较好。
4. 洗必泰,又名氯已定,双胍类化合物,广谱抗菌剂,常用0.12%-0.2%液含漱消除牙周炎细菌。
5. 牙本质过敏(1)用新鲜的蒜泥液涂抹(2)咀嚼茶叶3分钟/次,3次/日(3)嚼核桃仁方法同上(4)使用脱敏牙膏冷酸灵1. 使用光固化时一定要先酸蚀,或者要打磨,使表面粗糙。
粘结剂需光照2. 碘甘油为牙周常用药,滴入牙龈,消除红肿,为刺激性较小药物。
含碘化钾、碘、甘油等,具有一定的抑菌、消炎、收敛作用。
复方碘甘油含碘化锌、碘及甘油等,其杀菌收敛作用更强,需由医师将药置入牙周袋内。
《牙周病学》第6版192页3. 楔状缺损根据程度分为浅型、深型和穿髓型。
浅型和深型可无症状,也可发生牙本质过敏症状。
4. 夜间磨牙症,主要为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早接触及寄生虫等有关,无确切方法,只能对症治疗。
《牙体牙髓病学》第6版128页5. 拔牙要点:分离牙龈,扩大牙槽窝,铤松患牙。
6. 开髓时,瞩患者别乱动,别用舌头舔,否则易划伤舌头,尤其是儿童。
7. 漱口水可用洗必泰或替硝唑,可加入少量利多卡因(5ml),减少对创面的刺激。
8. 前牙釉质稍厚,后牙厚约2.3mm,牙本质比其稍厚一些。
1. 18、28、38、48等阻生牙叩(+++)不可拔除,炎症易扩散,拔牙后很可能疼痛加剧,可先饭后口服甲硝唑和利君沙或输液或开髓引流后,疼痛减轻,方可拔牙。
2. 颞下颌关节脱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摁住患者下后牙,使下颌骨向后上运动,注意把拇指用厚一些的纱布包好以防止被咬伤。
3. 凡士林,是一种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物质,主要用作润滑剂。
口腔溃疡的患者可先用纸巾擦干患处,然后涂抹一层凡士林,其能防止溃疡接触口腔内的酸性物质,加速溃疡的愈合。
口腔疾病预防控制知识要点口腔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内的各种疾病,包括蛀牙、牙周病、口腔黏膜疾病等。
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对于保护口腔健康、维护全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口腔疾病预防控制的要点:1.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或漱口水清洁牙缝和牙齿表面,定期洗牙。
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2.合理饮食:避免多食糖分和高酸食物,减少对牙齿的腐蚀和刺激。
食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益于牙齿健康。
3.戒烟限酒: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会降低口腔黏膜和牙齿的免疫力,增加口腔疾病的风险。
应该尽量戒烟限酒,保护口腔健康。
4.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医院接受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
5.正确使用口腔护理用品:选择适合自己口腔状况的牙刷和牙膏,并且正确使用。
牙刷要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膏要含有氟化物。
6.注意口腔疾病的早期症状:一些口腔疾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症状。
一旦发现,应该及时就医。
7.保持身心健康: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更容易患上口腔疾病。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8.家庭合作预防:家庭成员应相互监督,齐心协力预防口腔疾病。
可以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一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9.定期健康教育:了解口腔疾病的预防知识,定期参加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增加口腔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意识。
10.口腔疾病治疗和预防的综合措施:对于已经患有口腔疾病的人,要积极治疗并配合医生的指导,同时继续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复发或进一步恶化。
总之,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需要综合的措施,包括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健康的饮食、戒烟限酒、定期口腔检查等。
同时,要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加公众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只有定期保持口腔健康的检查、正确的日常自我清洁和良好生活习惯,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
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口腔是人体重要的感官之一,它不仅能让我们品尝美食,更是我们与社会交往的一个窗口。
然而,有些口腔疾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口腔健康,甚至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了解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龋齿龋齿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口腔疾病中最早发生的疾病之一。
它可以导致牙齿变色、龋洞、牙痛等问题。
为了预防龋齿,我们需要注意饮食卫生。
甜食、饮料等贴近牙齿会分泌酸性物质,从而促进牙齿脱矿,增加龋齿的发生率。
所以,我们应该适当控制甜食和饮料的摄入量,并在每餐后刷牙,一个月去牙科检查一次。
对于轻度龋齿,我们可以进行口腔保健治疗。
使用牙刷和牙线定期清洁牙齿是必要的。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口腔洗液、牙贴等方式,辅助清洁牙齿表面,防止逐渐形成龋齿。
二、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咬合困难、口臭等症状的主要原因。
它的发生是由于牙齿周围的牙龈、牙槽骨等口腔组织受到感染。
虽然我们不能够完全避免感染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来减少感染的风险。
我们应该养成每餐后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等刷牙保健习惯。
了解牙周病的症状包括牙龈肿胀流血,牙齿松动,牙齿颜色发暗等等,并及时向牙医咨询,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方式。
三、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罕见的、但具有高度致命性和毁灭性的口腔疾病。
它的发病率非常之高,主要由于吸烟、喝酒、患某些疾病等因素所致。
为了预防口腔癌,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和遵循健康饮食补充营养等。
当发现口腔细胞有不正常反应,如口腔溃疡难以治愈,感觉口腔不适等情况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
口腔癌最早期时是会很小的,如果缺乏充足的预防或治疗,可能会演变成恶性问题。
四、口腔炎口腔炎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的症状可以包括口腔味道难闻,牙龈红肿,口腔溃疡,牙齿松动等等。
预防口腔炎的方法很简单,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并避免吃太多的甜食和饮料。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重点口腔预防医学是一门关于口腔健康的学科,它涵盖了口腔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它的重点是通过健康宣教、个人卫生习惯养成、饮食调节等方式,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腔预防医学的知识点,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口腔健康的重要信息。
1. 口腔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口腔疾病是指影响口腔健康的各种病变,包括龋齿、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与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性在于,不仅保护了口腔健康,还有助于全身健康的维护。
口腔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不仅会导致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等。
2. 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基础。
大家应当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
在刷牙的过程中,应该用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刷遍所有牙齿的表面和牙齿间隙。
此外,口腔漱口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去除口腔中的残留食物和细菌。
应选择适合自己口腔情况的牙膏和牙刷,并定期更换牙刷。
3. 饮食调节对口腔健康的影响饮食结构对口腔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多的糖分和酸性食物摄入,容易导致牙齿表面的矿物质流失,从而引发龋齿。
因此,应该尽量减少糖分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和豆制品。
此外,应该避免过于硬的食物和过烫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组织。
4. 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定期的口腔检查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即使没有不适症状,每个人都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口腔问题,如龋齿、牙结石、牙周病等,及时治疗这些问题,可以避免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和引发其他疾病。
5. 牙齿保护的其他措施除了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调节外,还有一些其他措施可以保护牙齿的健康。
例如,要避免使用含磨砂剂的牙膏,以免磨损牙釉质。
使用含氟牙膏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和抗龋齿能力。
此外,定期洁牙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保持口腔的清洁。
口腔卫生知识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饭后漱口也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
2.局部用氟预防龋齿。
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适量氟可以减少牙齿被酸溶解和促进牙齿再矿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长,预防龋齿的发生。
氟化物防龋措施适宜在低氟地区、适氟地区以及在龋齿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中应用。
(注意:使用含氟牙膏要注意用量。
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用量为豌豆粒大小,应当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应用,以防误吞。
不要给孩子使用成人牙膏。
)3.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
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
窝沟封闭技术无痛、无创伤、安全简便。
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是儿童牙冠完全萌出,龋齿尚未发生的时候,一般第一恒磨牙在6-9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
窝沟封闭后还应当好好刷牙,如果发现封闭剂脱落应当重新封闭。
相关数据表明:一方面,中国人民群众,尤其是学生的龋齿与牙周疾病情况严重,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另一方面,中国口腔预防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有限,各地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空白。
为此,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认识到,牙病唯一出路是预防,预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考察了国外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呼吁要建立“全国爱牙日”。
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和顾问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国家教委、文化部、广电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委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不良习惯牙病的预防其实很重要,牙齿的很多疾病与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良习惯有很大关系。
牙齿龋病的知识点总结牙齿龋病的主要病因导致牙齿龋病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因素:饮食中的高糖分、高碳水化合物和酸性食物容易导致牙齿龋病。
糖分和碳水化合物会被口腔中的细菌代谢成酸,加速牙齿表面矿物质的流失,从而形成牙齿龋洞。
2. 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不刷牙、不及时漱口,导致口腔中的细菌滋生,形成牙菌斑,加速牙齿龋病的发生。
3. 口腔解剖因素:口腔解剖结构不良、牙齿排列不齐、龋洞形成等因素也会增加牙齿龋病的发生风险。
4. 其他因素:如口腔干燥、缺乏唾液、口腔酸碱平衡失调等也会引起牙齿龋病。
牙齿龋病的预防和治疗针对牙齿龋病的病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治疗:1. 注意饮食:要注意饮食卫生,减少高糖分和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尽量避免酸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口腔的酸碱平衡。
2.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间隙,定期到口腔医生处做口腔清洁和洗牙。
3. 牙齿表面保护:口腔医生可以根据个人口腔情况,为患者涂抹氟化物或者进行氟化剂的治疗,以加强牙齿表面的抗酸能力。
4.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牙齿龋病,要及时到口腔医生处进行治疗,包括洗牙、充填、根管治疗等。
牙齿龋病的症状和表现牙齿龋病的症状和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牙齿疼痛:龋洞形成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痛,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进食和睡眠。
2. 牙齿敏感:龋洞导致牙齿表面的矿物质流失,使得牙齿变得敏感,容易受到热冷刺激。
3. 牙齿色泽改变:龋洞形成后,牙齿可能会出现色泽改变,表现为黑色或黄色斑点。
4. 龋坏牙表:龋洞形成后,牙齿表面会出现小孔或者裂缝,有牙渣或者食物残渣残留。
5. 牙齿感染:龋齿导致牙髓或者牙齿周围组织感染,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牙齿龋病的并发症如果牙齿龋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以下并发症:1. 牙髓炎:龋齿引起的牙髓炎是牙齿龋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牙痛、牙髓发炎、局部肿胀等症状。
口腔科常见疾病阻生齿健康宣教【引言】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科常见疾病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口腔健康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口腔科常见疾病仍然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腔科常见疾病,阐述其对牙齿健康的危害,并提出相关的宣教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牙齿健康。
【发生率较高的口腔科常见疾病】1.蛀牙:蛀牙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主要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侵蚀牙釉质和牙本质而引起的,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牙齿破损和疼痛。
2.牙龈炎:牙龈炎是由牙周病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为牙龈发红、肿胀、出血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牙龈退缩、牙齿松动。
3.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发生溃疡性损伤的一种疾病。
常见症状为口腔黏膜溃疡、疼痛、烧灼感、食欲下降等。
4.牙周病:牙周病是口腔组织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
牙周病的症状包括齿龈出血、牙齿松动、口臭等。
1.痛苦和不便:口腔科常见疾病通常会引起牙齿疼痛和不适,影响人们正常的进食和交流。
严重疾病还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破损,影响咀嚼功能。
2.形象受损:口腔科常见疾病会导致牙齿变色、脱落、畸形等问题,影响口腔美观,降低个人形象和自信心。
3.全身健康受影响: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科常见疾病如蛀牙、牙周病等,如果治疗不及时,细菌可能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器官,增加全身感染的风险。
【宣教措施】1.定期口腔检查:口腔科常见疾病通常在早期阶段没有症状,因此定期口腔检查是预防和早期诊断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2.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口腔科常见疾病至关重要。
正确认识刷牙的重要性,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
此外,还要定期更换牙刷,使用牙线和漱口水进行清洁。
3.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牙齿健康至关重要。
减少糖分和碳酸饮料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可以减少蛀牙的发生。
一、名词解释1.社区牙周指数CPI: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指数。
它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情况,也反映牙周的治疗需要情况。
2.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
4.软垢:疏松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和龈缘上的软而带有黏性的沉积物,是由微生物、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唾液蛋白、脂类及少量食物残渣碎屑混合而成。
5.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已矿化或正在矿化的钙盐晶体。
6.氟牙症:又称又称斑釉牙,是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入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殊型牙齿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体征。
其表现为:釉质出现白色条纹,条纹可融合形成白垩色斑块,或波及整个牙面;暴露于口腔后可有色素的沉着,部分条纹或斑块呈黄褐色;严重者出现釉质缺损或牙缺损。
7.窝沟封闭:不去除牙体组织,在he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8.预防性树脂充填: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早期窝沟龋,并在合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9.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指使用手用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粘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将龋洞充填。
10.预防性清洁术:口腔专业人员用口腔器械帮助受检者彻底地清除牙菌斑。
11.牙本质敏感: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他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起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
12.牙酸蚀症:在无细菌参与的情况下,接触牙面的酸或其螯合物的化学侵蚀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病理性的牙体硬组织丧失。
牙病防治常识
一、口腔护理十部曲
1、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吃含糖食物的次数,因为在牙齿及牙龈边缘有很多细菌积聚,细菌利用糖就会产生酸,侵蚀牙齿,引起龋齿。
2、保持口腔卫生时刻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定期更换牙刷、平时注意彻底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3、正确的刷牙角度和动作将牙刷倾斜45度,压于牙面与牙龈之间,刷毛尽量进入龈沟和牙缝间,然后顺着牙缝竖刷并轻轻旋转刷头,用力不要过大,按顺序每个牙齿都要刷到,每次刷三分钟。
4、刷牙齿的外侧用正确的刷牙动作配合适当的角度清洁上下牙齿的外侧,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每个部位重复6-8次。
5、刷牙齿的内侧刷牙齿的内侧时,仍按照顺着牙缝竖刷并轻轻旋转的原则,不要只重视牙齿的外侧,而不重视内侧的清洁。
6、刷牙齿的咀嚼面用适当的力量按前后方向刷上下牙齿的咀嚼面。
7、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小心地将牙线以锯式的动作进入牙缝以免损伤牙龈,然后将牙线贴在牙面上,上下移动,可彻底清洁牙缝。
8、注意后面牙齿口腔后面的牙齿亦需要同样注意,完成所有牙齿清洁后,用水漱口。
9、选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刷毛柔软有弹性,刷面平坦,刷头不大,刷毛末端磨圆。
使用保健牙刷能有效地清洁口腔,而又不损伤牙齿和牙龈;含氟牙膏中氟能与牙齿珐琅质结合,使牙齿更坚固,有良好的防龋作用。
10、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口腔检查,口腔医生会给你提供口腔保健指导和帮助,以保证你的牙齿和牙龈健康美观。
二、牙周疾病的自我觉察与治疗
牙周病就是支持牙齿稳固的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受到损害,不能紧密的抱住牙齿,出现牙龈流血,溢脓,牙齿松动移位等症状,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1、牙周病的自我察觉
刷牙时刷毛上有血迹,咬食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有牙龈炎;照镜子看看,如果有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说明有牙龈炎;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有脓,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有口臭说明可能有牙周炎。
轻微的牙龈出血是早期牙龈炎的指征,此时不应停止刷牙而应用软毛保健牙刷认真刷牙,一般都可以使牙龈出血得到控制。
如果一周后还有牙龈出血现象,就应及时找口腔医生检查和治疗。
2、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最好每半年1次;
定期进行洁治,即洗牙,请医生用特殊器械清除牙石,每年一次。
3、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牙周病的治疗主要是保持口腔清洁和去除病因,消除牙周炎及增强身体抵抗力。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口腔卫生是很重要的,应坚持每天早、晚刷牙,以消除口内污物,减少口内细菌。
对于牙周脓肿,可在牙龈处切开排脓,配合口服抗菌药物,或给予清热泻火的中药汤剂都可以缓解症状,使急性炎症消退,疼痛消失。
但不能认为已治愈,因为尚有慢性炎症存在。
洁治术及刮治术是应用器械刮除掉牙齿周围的牙石,牙石除去后应以3%的双氧水棉球拭洗牙周,清洁后再涂以碘甘油溶液或浓酊。
牙周病以初期及早治疗的效果为好,末期则常需拔除牙齿后以假牙修复。
若对患有严重牙周病的牙齿过分姑息保留,不予拔除,常常形成身体内的病灶,而成为关节炎、风湿热及肾炎等过敏性疾患的感染源。
三、牙痛的原因及其应对
▲急性牙髓炎多见于龋齿较深的患者,病菌从龋洞进入牙髓腔,引起牙神经充血、炎症。
牙痛往往为自发性,夜间疼痛加重,冷热刺激后疼痛更剧。
疼痛亦可放射到面部、颞部及耳部。
在患有化脓性牙髓炎时,患者遇到热刺激疼痛加剧,而冷刺激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
▲急性根尖周围炎由急性牙髓炎的发展或创伤等因素引起。
病牙呈持续性疼痛,有浮起感,不敢咀嚼,患者能正确指出病牙,如叩击病牙则引起疼痛,此时由于病牙神经已坏死,因而无激发性疼痛。
对于上述两种疾病,应实行开髓引流,局部在龋洞内置入樟脑酚和丁香油棉球即可止痛;亦可针刺合谷或牙痛穴,获得暂时性止痛后到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急性牙周炎牙痛的性质与急性根尖周围炎类似,病牙不仅出现咀嚼痛和浮出感,而且已形成牙周袋以及牙松动,牙龈组织可出现反复肿痛及出血。
▲牙周脓肿牙周组织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化脓性炎症。
脓肿形成时疼痛剧烈,脓肿形成后局部出现波动感。
在牙周脓肿形成后,疼痛可明显减轻或缓解。
对于上述两种疾病,在脓肿未形成时可清洁牙垢,服用牙周宁、抗菌素,外涂碘甘油等;若脓肿已形成,则应切开引流,同时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牙体过敏症常因牙龈萎缩、牙颈部牙本质暴露及牙体缺损所致。
此时,冷、热、甜、酸等刺激均可出现疼痛,但刺激停止后疼痛即可消失。
此时,应禁用横刷法刷牙,避免用力过猛的动作。
采用竖刷法刷牙,选用防酸牙膏、脱敏牙膏或10%苏打甘油刷牙,有一定疗效。
亦可去医院作脱敏治疗。
▲食物嵌塞痛牙与牙的间隙内可被食物嵌塞而引起牙痛,称为食物嵌塞痛。
此时可用牙线去除嵌塞的食物残渣,疼痛可缓解。
▲干槽症多在拔牙后2~4天发生,可引起自发性持续性剧烈疼痛。
检查时可发现拔牙伤口内血块形成不良,有臭味。
此时可用刮匙轻轻除去牙窝内的坏死组织,然后用加有抗菌素和丁香油的填料填入牙槽窝内,可消炎止痛,促进新的肉芽组织生长。
▲对于残根、残冠以及不能再保留的病牙应尽早拔除,隔两个月后再装假牙修复。
四、怎样预防龋齿?
1、注意调整饮食结构:
糖是牙齿龋坏的“祸根”,这是人所共知的,要预防龋病必须控制食糖用量。
对于儿童,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尤其应多吃些含有磷、钙、维生素类的食物,例如黄豆和豆类制品、肉骨头汤、海带、牛奶、新鲜蔬菜水果,对牙齿的发育、钙化都有很大的好处。
儿童还应改掉两餐间吃甜食的习惯,特别是睡前吃糖的习惯(对牙齿的危害最大),也不要让幼儿含着奶头或糖果睡觉,少吃黏性甜食如奶糖、蛋糕等。
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更为重要,以减少食物残渣的存积和发酵,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母亲可在每次喂养后,将食指用清洁的纱布包好,蘸温开水擦洗
孩子的牙面,以保护新萌出的乳牙,幼儿可先由家长帮着刷牙,以后逐渐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平时要注意自我经常检查口腔,每半年至1年可请口腔医生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由于儿童乳牙龋病发展很快,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发现情况,及时就医。
4、采取防龋措施:
氟素可以预防龋齿,不论是在牙齿表面涂氟化物,或控制饮水中的含氟量,均有显著的防龋效果。
近年来应用窝沟封闭剂涂擦于儿童的牙齿表面,封闭容易发生龋坏的窝沟、点隙等部位,起到了很好的预防龋齿作用。
家长可带孩子到口腔科向医生咨询;
对于成人可经常饮些茶水,也有很好的防龋保护牙齿作用,因为茶水中含氟量比较高;也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幼儿不宜自行使用,以免吞下过多的氟,引起氟中毒)。
塘桥高级中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