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系统解剖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12
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男性生殖系统是指男性身体内负责生殖功能的器官和组织,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输精管结节、前列腺、尿道等。
这些器官和组织协同工作,完成睾丸产生精子、输送精子以及排尿等功能。
下面将逐一介绍男性生殖系统的每个部分。
1、睾丸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阴囊内。
睾丸呈卵圆形,由外层鞘膜包裹,鞘膜下方有着丰富的络腮组织。
睾丸内部由包裹着许多小管的网状组织构成,这些小管称为精索。
精索内运输着成熟的精子,以及作为能提供营养的液体。
2、附睾附睾是连接睾丸和输精管的结构,位于睾丸的后上方。
附睾内储存着未成熟的精子,具有保护和抗感染的作用。
在输送精子过程中,附睾会释放储存的精子进入输精管。
3、输精管输精管是一对细长的管道,从附睾开始延伸至尿道。
输精管的主要功能是将睾丸产生的精子和附睾中的成熟精子输送到尿道。
输精管的内腔非常狭窄,并覆盖着纤毛,这些纤毛的搏动帮助精子前进。
4、输精管结节输精管结节是指位于输精管近尿道的一段结构,通常被称为精囊。
精囊是一个储存精子的膨大部分,同时还能够产生精子所需的液体。
当精子被输送到尿道时,精囊的液体会与精子混合,形成精液。
5、前列腺前列腺位于输精管和尿道之间,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器官。
前列腺主要产生前列腺液,这种液体含有许多对精子有益的物质,如营养物质和碱性物质。
前列腺液有助于维持精子在尿道中的存活能力,并提供了浓缩的精子所需的环境。
6、尿道尿道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结构,起着输送尿液和精液的作用。
尿道位于阴茎的中央位置,一端连接着膀胱,另一端延伸至阴茎的尖端。
尿液从膀胱经过尿道排出体外,而精液则经由尿道流出体外。
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如上所述。
每个器官和组织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共同完成生殖过程。
通过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和疾病,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男性生殖系统解剖男性生殖器官分内、外生殖器官两部分。
内生殖器官包括睾丸、输精管道及附属性腺等。
睾丸是男性的生殖腺,是产生精子的器官、也是男性性腺,具有分泌男性激素,刺激男性性征发育的功能。
输精管道包括附睾、输精管和射精管以及与排尿共用的尿道。
附属腺体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外生殖器官包括阴茎和阴囊(图1–1)。
一、内生殖器(一)睾丸(testis)(图1–2)1、形态结构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睾丸比右侧低1cm。
睾丸是稍扁的卵圆形器官,表面光滑,呈青白色。
睾丸长3~4cm,厚l~2cm,宽2~3cm,重10~15g。
新生儿的睾丸体积相对较大,在性成熟以前,睾丸发育较慢,到性成熟期则发育迅速,老年人则随年龄增加而萎缩。
睾丸的大小因人而异,就是不同种族也有明显的差异。
睾丸的大小主要在于曲细精管长度和数量所决定。
此外,还与睾丸产生精子的数量和性交的频率有关联。
睾丸分内外两面、前后两缘和上下两端。
内侧较平坦,与阴囊隔相连。
外侧面略凸隆,贴于阴囊外侧壁。
睾丸后缘有系膜,称系膜缘,与附睾和精索下部接触,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从此通过。
睾丸前缘凸隆,称游离缘。
睾丸上端稍向前、外,上端后部被附睾遮盖,下端游离。
睾丸表面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分别为鞘膜脏层、白膜(tunica albuginea)和血管膜。
睾丸被膜有支持和容纳睾丸实质的作用。
睾丸被膜的收缩和舒张对睾丸起一种按摩或泵的作用,使睾丸内压增加,促使睾丸精子向附睾排放。
睾丸被膜的收缩可受神经、激素和温度等因素的调节。
鞘膜脏层为一层扁平较薄的间皮,与鞘膜壁层形成一很窄的鞘膜腔,腔内含有少量液体,有润滑作用,可以减少睾丸活动时的摩擦。
睾丸白膜色白,由富有弹性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
白膜包绕睾丸实质,在睾丸后缘增厚并进入睾丸实质,形成不完全垂直的结缔组织隔,即睾丸纵隔(mediastinum testis)。
从睾丸纵隔发出许多结缔组织隔,各睾丸小隔,呈扇形向周围放射,伸入睾丸实质,将睾丸分成100~300个大小不等的睾丸小叶。
生殖系统的男性和女性解剖结构生殖系统是指人体中用于生殖和繁殖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在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将分别介绍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解剖结构。
一、男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尿道和阴茎等器官。
1. 睾丸: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呈椭圆形。
位于阴囊内,由包膜包裹。
睾丸内含有大量的睾丸小叶,每个小叶都有许多的精索。
睾丸是精子的生产厂家,也是男性激素的主要生成地。
2. 附睾:附睾位于睾丸后上方,呈螺旋状。
附睾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输送精子。
3. 输精管:输精管与附睾相连,是输送精子的通道。
输精管延伸到腹腔内,在膀胱后方与尿道交会。
4. 前列腺: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环绕尿道。
前列腺产生一种乳白色液体,称为前列腺液,这种液体是精液的主要成分之一。
5. 尿道:尿道是从膀胱经阴茎延伸到体外的管道,它兼具排尿和排精液的功能。
男性的尿道比女性的尿道长且较为直直。
6. 阴茎:阴茎是男性生殖器的外部器官,由根部、身体和龟头组成。
龟头是阴茎的前端部分,通常有包皮覆盖。
阴茎负责输送尿液和精子。
二、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生殖器组成。
1. 卵巢:卵巢位于盆腔内,是女性的生殖腺,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
2. 输卵管:输卵管是卵巢与子宫之间的通道,输卵管内有纤毛,协助卵子的运输。
输卵管的作用是将卵子从卵巢输送至子宫。
3. 子宫:子宫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重要的部分,位于盆腔内。
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具有孕育和孕储的功能。
4. 阴道:阴道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通道,位于子宫与外阴之间。
乳白色的阴道壁内有许多皱褶,可以进行性交和分娩。
5. 外生殖器:外生殖器包括阴唇、阴蒂和尿道口。
阴唇位于阴道的周围,阴蒂在阴唇的交界处,是女性性感带之一。
通过对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的介绍,可以看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负责精子的生产和输送,而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参与卵子的生成和胚胎的孕育。
男性生殖器解剖学详解男性生殖器是指由一系列生殖系统组成的解剖结构,包括男性生殖器外部和内部器官。
本文将详细介绍男性生殖器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一、男性生殖器外部结构男性生殖器外部结构主要包括阴茎和阴囊。
1. 阴茎阴茎是男性生殖器的主要器官,它由根部、体部和头部组成。
根部位于骨盆内,与骨盆相连,体部是阴茎的主体部分,头部称为龟头,龟头下方有一个包皮垂皮。
2. 阴囊阴囊是位于阴茎下方的袋状结构,主要作用是包裹睾丸。
阴囊外部被一层皮肤覆盖,内部分为两个隔间,分别容纳睾丸。
二、男性生殖器内部结构男性生殖器内部结构主要包括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尿道、附睾和副睾。
1. 睾丸睾丸是位于阴囊内的椭圆形腺体,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部分。
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男性激素。
2. 输精管输精管是一对细长的管道,连接睾丸与尿道后部。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成熟的精子运送到尿道,以便进行射精。
3. 前列腺前列腺是一种腺体,位于膀胱下方环绕尿道。
前列腺分泌的液体是精液的一部分,帮助维持精子的活力。
4. 尿道尿道是一条管道,起始于膀胱,通过阴茎传递到体外。
它既是尿液的排泄通道,也是精液的排泄通道。
5. 附睾和副睾附睾和副睾是两个辅助性结构。
附睾是一条螺旋状的管道,负责储存和成熟精子,副睾是附睾的一部分,位于输精管的起始处。
三、男性生殖器的功能男性生殖器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输精子,以及提供精液的储存和排泄通道。
1. 精子产生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精子产生器官,通过精子细胞的分裂和发育,成熟的精子储存在附睾中。
2. 精子传输成熟的精子通过输精管传输到尿道,经射精器官排泄到体外,以完成受孕的过程。
3. 精液储存和排泄精子传输时,会与前列腺分泌的精液混合,形成精液。
储存在附睾的成熟精子会在射精时排泄出来。
综上所述,男性生殖器的解剖结构主要包括外部结构的阴茎和阴囊,以及内部结构的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尿道、附睾和副睾。
其功能是产生和传输精子,以及提供精液的储存和排泄通道。
男性生殖解剖知识点总结男性生殖系统是由一系列器官组成的,它们共同参与了生殖过程。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知识点,包括男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一、生殖器官的结构1. 睾丸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关键的器官之一,位于阴囊内。
其主要功能是生产精子和男性激素睾酮。
睾丸内部包含了一系列的小管道,这些管道被称为精索,它们用于储存和输送精子。
2. 输精管输精管是连接睾丸与射精道的管道,它的主要功能是输送精子。
输精管呈弯曲状,其长度大约为45厘米。
输精管终端处的精子会与前列腺液和精囊液混合,形成了射精液。
3. 前列腺前列腺是一种腺体器官,位于膀胱底部。
前列腺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前列腺液,它占射精液的一部分。
前列腺液的主要作用是为精子提供养分和保护。
4. 精囊精囊是一对腺体器官,位于输精管的下方。
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囊液,这种液体也是射精液的一部分。
精囊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磷酸化酶,可以为精子的运动提供能量。
5. 射精道射精道是连接尿道与生殖器官的管道,其主要功能是输送射精液。
射精道穿越了骶骨和肛门区,最终通过尿道口排出体外。
6. 阴茎阴茎是男性生殖器官中最外部的部分,主要由海绵体和阴茎海绵体组成。
阴茎的主要功能是尿道排尿和射精。
二、生殖器官的功能1. 睾丸的功能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生产精子和睾酮。
精子是男性生殖细胞,而睾酮则是一种男性激素,对男性的生殖和性征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2. 输精管的功能输精管主要负责储存和输送精子。
当性兴奋时,输精管会将精子输送至射精道,与前列腺液和精囊液混合形成射精液。
3. 前列腺的功能前列腺主要负责产生前列腺液,这种液体是射精液的一部分。
前列腺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可以为精子提供养分和保护。
4. 精囊的功能精囊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一个关键的腺体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囊液。
精囊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磷酸化酶,可以为精子提供能量。
男性生殖系统解剖男性生殖器官分内、外生殖器官两部分。
内生殖器官包括睾丸、输精管道及附属性腺等。
睾丸是男性的生殖腺,是产生精子的器官、也是男性性腺,具有分泌男性激素,刺激男性性征发育的功能。
输精管道包括附睾、输精管和射精管以及与排尿共用的尿道。
附属腺体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外生殖器官包括阴茎和阴囊(图1–1)。
一、内生殖器(一)睾丸(testis)(图1–2)1、形态结构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睾丸比右侧低1cm。
睾丸是稍扁的卵圆形器官,表面光滑,呈青白色。
睾丸长3~4cm,厚l~2cm,宽2~3cm,重10~15g。
新生儿的睾丸体积相对较大,在性成熟以前,睾丸发育较慢,到性成熟期则发育迅速,老年人则随年龄增加而萎缩。
睾丸的大小因人而异,就是不同种族也有明显的差异。
睾丸的大小主要在于曲细精管长度和数量所决定。
此外,还与睾丸产生精子的数量和性交的频率有关联。
睾丸分内外两面、前后两缘和上下两端。
内侧较平坦,与阴囊隔相连。
外侧面略凸隆,贴于阴囊外侧壁。
睾丸后缘有系膜,称系膜缘,与附睾和精索下部接触,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从此通过。
睾丸前缘凸隆,称游离缘。
睾丸上端稍向前、外,上端后部被附睾遮盖,下端游离。
睾丸表面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分别为鞘膜脏层、白膜(tunica albuginea)和血管膜。
睾丸被膜有支持和容纳睾丸实质的作用。
睾丸被膜的收缩和舒张对睾丸起一种按摩或泵的作用,使睾丸内压增加,促使睾丸精子向附睾排放。
睾丸被膜的收缩可受神经、激素和温度等因素的调节。
鞘膜脏层为一层扁平较薄的间皮,与鞘膜壁层形成一很窄的鞘膜腔,腔内含有少量液体,有润滑作用,可以减少睾丸活动时的摩擦。
睾丸白膜色白,由富有弹性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
白膜包绕睾丸实质,在睾丸后缘增厚并进入睾丸实质,形成不完全垂直的结缔组织隔,即睾丸纵隔(mediastinum testis)。
从睾丸纵隔发出许多结缔组织隔,各睾丸小隔,呈扇形向周围放射,伸入睾丸实质,将睾丸分成100~300个大小不等的睾丸小叶。
每个小叶包含l~4条曲细精管(convoluted seminiferous tubule),小叶呈锥形,底接白膜,尖端向纵隔方向延伸。
曲细精管在接近睾丸纵隔时汇成一条短而直的直细精管(straight seminiferous tubule)。
各个小叶的直细精管进入睾丸纵隔内,互相吻合形成睾丸网(retetestis)。
由睾丸网发出8~15条睾丸输出小管,经睾丸后缘上部穿过白膜进入附睾头部。
睾丸血管膜是睾丸被膜的最内层,为富于血管的结缔组织,覆盖于睾丸纵隔和睾丸小隔表面,其厚而疏松,并深入到曲细精管间,构成睾丸诸隔的一部分。
2、曲细精管曲细精管是一种特殊的复层上皮管道。
上皮细胞可分两种,一种是产生精子的生精细胞,另一种是起支持、营养及有分泌等功能的支持细胞。
上皮细胞外面有一薄层基膜。
基膜外是胶原纤维及数层具有平滑肌细胞特征的扁平细胞,称类肌细胞(myoid cell),类肌细胞有收缩功能,以助于曲细精管内精子及液体的排出。
支持细胞又称Sertoli细胞,分布在各期生精细胞之间,呈锥体形,底部贴在基膜上,顶端伸向管腔,侧面和表面有生精细胞嵌入。
细胞核卵圆形,表面有l~4个深凹,染色质细而均匀,核仁很明显。
细胞质染色较淡,除含一般细胞器外,还有脂滴、糖原及一些类晶体。
从支持细胞的形态及其与生精细胞的密切关系看来,提示这些细胞对生精细胞起着支持和营养作用。
支持细胞也有微丝及微管。
镶嵌在支持细胞间的各级生精细胞渐移向管腔以及精子的释放均可能与这些微丝及微管的收缩功能有关。
支持细胞还能吞噬精子形成过程中遗弃在管腔内的残余胞质。
此外,支持细胞尚有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少量雌激素的功能。
生精细胞:生精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它们都是男性生殖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
最幼稚的细胞为精原细胞,它通过分裂、生长、发育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后者经过两次成熟分裂,变为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形态变化,最后变为精子。
各级生精细胞均镶嵌于支柱细胞间。
精原细胞位于基膜上,其后阶段的细胞均依次沿着支柱细胞的侧面往上迁移到支柱细胞的表面。
所以嵌附在支柱细胞表面的大多数细胞是晚期的精子细胞及精子。
精原细胞是最靠近基膜的一层细胞。
精原细胞不断分裂,一部分作为干细胞,继续产生精原细胞及所衍生的各级生精细胞,在细胞分裂时,胞质都没有完全分开,仍由胞质相连。
因此从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许多具有胞质桥相连的精子群。
这种结构可能与细胞的同步发育有密切关系。
初级精母细胞的体积比精原细胞大。
细胞核的DNA经过复制之后,细胞继续第一次成熟分裂,分裂后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所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含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另一个含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
由于第一次成熟分裂的分裂前期历时较长,可达22天,所以在曲细精管的横切面上,常可见到初级精母细胞处于不同的分裂阶段。
次级精母细胞体积较小,经历一个简短的分裂间期便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
这次成熟分裂与一般有丝分裂相似,染色体的着丝点在后期分裂,染色体分离。
结果形成两个精子细胞,其染色体仍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
精子细胞靠近管腔,体积更小,细胞核圆形,着色较深,胞质少,内含中心粒、线粒体和位于核旁的高尔基复合体。
精子细胞不再进行分离,它经过复杂的形态变化直接变成精子。
间质和间质细胞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分布在曲细精管之间的结缔组织中,常常聚集成群,有时靠近血管。
细胞圆形、梭形或多角形,体积较大,直径约14~20µm。
有一个大而圆的细胞核,核内染色质较少,有l~2个核仁。
胞质较丰富,嗜酸性。
这种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的腺细胞所具有的结果特征,即有丰富的带管状峡的线粒体和大量的滑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膜上含有合成雄激素所需要的一些酶。
此外胞质内还含有脂滴、脂褐素颗粒和蛋白质结晶。
脂褐素颗粒随年龄而明显增加。
睾丸间质细胞的功能是分泌雄激素。
直细精管和睾丸网直细精管是曲细精管末端变直的部分,此部分很短,管径较细,管壁由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组成。
直细精管进入睾丸纵隔与睾丸网相连。
睾丸网是睾丸纵隔内呈网状的上皮管道,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
管腔较大而不规则,腔内液体中含有大量游离的葡萄糖及少量乳酸,供精子的代谢需要。
上皮下面是基膜,外面是结缔组织。
3、睾丸的动静脉、淋巴及神经睾丸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精索内动脉(internal spermatic artery),也叫睾丸动脉(testicular artery),该动脉起于腹主动脉,肾动脉的起点下方。
由睾丸后缘穿过睾丸纵隔,分成许多小支,进人睾丸实质内。
其次为起源于腹壁下动脉的提睾肌动脉(cremasteric artery),即精索外动脉(external spermatic artery)和起源于髂内动脉的的输精管动脉(ductus deterens artery)。
动脉间有小支吻合。
静脉回流形成蔓状丛(pampiniform plexus),经腹股沟管内环处形成精索静脉,右侧与肾静脉下方斜行入下腔静脉,左侧呈直角入肾静脉。
分布于睾丸的神经为睾丸丛,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睾丸的淋巴很丰富,经腹股沟管引流至腰淋巴结。
(二)附睾(epididymis )(图1–2,图1–3)1、形态结构 附睾主要由附睾管构成,其形态为一对长而粗细不等的扁圆器官,附着于睾丸的上缘及后缘,表面有鞘膜和白膜覆盖。
附睾可分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三部分,头部膨大,位于睾丸上极,由10~15条输出小管(efferent duct )盘曲而成。
输出小管的上皮由单层高柱状纤毛细胞与低柱状无纤毛细胞相间排列而成,故管腔的腔面起伏不平。
高柱状细胞的纤毛摆动及管周的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可形成睾丸网至附睾管内的液体流,将精子输送到迂曲而不规则的附睾管。
附睾管为睾丸输出小管汇合而成。
附睾管(epididymal duct )长而弯曲,构成了附睾体和尾部,体部位于睾丸后部,尾部位于睾丸下极。
附睾管的管壁由高柱状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细长的微绒毛,又称静纤毛。
基底细胞体积小,贴近基膜,管周有薄层平滑肌。
附睾管腔面整齐,腔内充满分泌物和精子。
在弯曲的附睾管之间有纤维组织及蜂窝组织。
附睾尾向上弯曲延伸为输精管。
附睾不仅是精子运行的管道和储存的场所,也是精子成熟的主要器官。
精子通常在附睾内停留 5~25 d ,通过附睾分泌物的压力,附睾的收缩以及精子本身的活动力,精子被运送向前而到达输精管。
在附睾的正中矢状面上,附睾头内可见许多结缔组织小隔,名附睾小隔,由丰富的血管和弹力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并与附睾白膜相连。
小隔将附睾头分成8~15个圆锥形附睾小叶。
小叶的底部朝向附睾头的表面,尖端朝向睾丸纵隔。
睾丸输出小管在此进入附睾小叶,初为直行,最后出现轻度过曲,愈近小叶迂曲愈显著。
迂曲的小管由上向下汇集成一条总管即附睾管。
附睾的侧面为睾丸固有鞘膜包被。
在附睾体与睾丸外侧之间,固有鞘膜向内突入形成附睾窦。
窦的上下各有一浆膜皱裂,在睾丸与附睾头之间,称附睾上裂;在睾丸与附睾体、尾移行处之间者称附睾下裂。
附睾白膜薄,并与附睾小隔紧密相连,不易剥离。
白膜内面有一间断组织膜,富含血管而称为血管膜。
它与白膜紧密相连,同样覆盖于附睾小隔表面,构成小隔的一部分。
2、附睾的动静脉、淋巴及神经 与睾丸基本相同。
(三)输精管(ductus deferens )、射精管(ejaculatory duct )及精索(varicosity )1、输精管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细长的壁厚腔小的肌性通道,管壁厚而坚硬,由粘膜、肌层和外膜组成。
粘膜上皮为较低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弹性纤维较丰富,肌层厚,有内纵、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肌层的收缩有助于精子的快速排出。
输精管全长约50 cm,直径2~3mm,触之光滑且滑动。
它起始于附睾尾,沿睾丸后缘上行,经阴囊根部皮下进入腹股沟管,至内环处绕过腹壁下动脉,呈袢状于腹膜外沿盆壁向外、向下行,然后折向内跨越输尿管下缘,于输尿管与膀胱之间向正中走行,其末端膨大扩张形成输精管壶腹,最后与精囊腺管相汇合(图1–4)。
输精管壶腹、精囊腺和直肠之间有膀胱直肠筋膜相隔。
硬的圆索状物。
男性绝育术时,常在阴囊根部结扎双侧输精管,以阻断精子排出的途径,达到绝育的目的。
此手术不影响间质细胞的内分泌功能,故手术后不影响男性的副性征和性功能。
2、射精管输精管壶腹与精囊管汇合后即为射精管。
射精管很短,仅20 cm 左右,管壁很薄,粘膜为柱状上皮,外为菲薄的肌层,内层为内纵行肌,外层为外环行肌,肌层外为纤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