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43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掌握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了解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2. 技能目标:(1)能够进行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初步评估。
(2)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护理。
(3)能够制定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关爱和同情心。
(2)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职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前列腺炎、睾丸炎等。
3.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介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讨论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护理计划的设计和实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病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3. 护理计划设计:评估学生对护理计划的完整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护理》等专业书籍。
2. 课件: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 病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病例。
4. 讨论小组: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实际病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介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 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护理措施。
4. 讲解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指导学生制定护理计划。
第五章泌尿系统第一节概述一、基本功能一)将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二)调节体液,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二、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第二节肾一、形态成对的实质性器官,活体呈红褐色,形似蚕豆,重130—150g,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外侧两缘。
上端:宽而薄,与肾上腺相接下端:窄而厚前外较凸后面:扁平,紧贴腹后壁外侧缘:向外凸隆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
是肾A、肾V、肾盂、淋巴、神经等出入肾的部位。
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成束。
肾蒂内各结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肾静脉、肾动脉、肾盂自上向下:肾动脉、肾静脉、肾盂肾窦:由肾门伸入肾实质内的腔隙。
内有肾血管、肾盏、肾盂、脂肪等结构。
二、位置肾位于腹腔的后上部,腹膜后方,脊柱两旁,是腹膜外位器官。
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
左肾:。
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
受肝的影响,右肾位置略低于左肾。
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
右肾十二肋斜过后面的上部。
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
肾门:约平第一腰椎体平面,距正中线约5cm。
临床上常将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夹角处(脊肋角)称肾区。
肾病患者此区可有叩击痛或触压痛。
三、毗邻由上而下为胃、胰和空肠,左肾外侧缘上半与脾相接触;下半与接结肠左曲相接触前面内侧缘与接十二指肠降部相接触,右肾外侧缘上2/3与肝右叶相接触,下1/3与结肠右曲相接触上1/3与膈相邻后面下2/3自内向外与腹横肌、腰方肌和腰大肌外侧相邻上方:为肾上腺。
四、肾的剖面结构在肾的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可分肾皮质和肾髓质。
皮质:位于肾实质表层,厚度约为1~1.5㎝,活体呈红褐色,内含丰富的血管。
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伸入肾锥体之间的肾皮质称为肾柱。
髓质:位于肾实质深层,由15—20个肾锥体构成。
肾锥体的底朝向皮质,尖呈乳头状称肾乳头,上有乳头孔。
肾小盏:共有7~8个,呈漏斗状,其边缘包裹肾乳头,承接排出的尿液。
肾大盏:由相邻的2~3肾小盏汇合而成。
外科学: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主要症状】分为四类:①与泌尿系统或男生殖系统直接有关,如血尿、阴囊肿块等;②与其他器官系统有关,如恶心、呕吐、骨痛等;③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减轻等;④无明显的症状,但在其他的检查中被发现,如肾结石、肾肿瘤。
绝对多数病人的症状源于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病变。
【疼痛】为常见的重要症状,经常是因为泌尿系统的梗阻或感染所致。
尿结石阻塞上尿路时,常常会产生非常剧烈的疼痛。
而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感染使组织水肿,器官被膜受牵张,从而引起疼痛。
泌尿系统肿瘤一般不会引起疼痛,除非肿瘤产生梗阻或者侵及周围的神经才能导致疼痛。
放射痛亦多见。
1.肾和输尿管痛当患肾使肾包膜扩张、炎症或者集尿系统扩张时,都会发生肾和输尿管痛。
疼痛一般为钝痛,呈持续性,疼痛区域主要在肋脊角,即骶棘肌两侧的第十二肋下;也可以为锐痛,通常在胁腹部,有时会向腹股沟及同侧睾丸或者阴囊放射。
输尿管痛一般为急性发作,多由尿结石或血块阻塞上尿路引起。
由肾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急性梗阻、扩张引起的疼痛为肾绞痛(renal colic)。
其特点是绞痛,呈阵发性,剧烈难忍,辗转不安,大汗,伴恶心、呕吐。
因肾及其包膜受脊髓的胸10~腰1的感觉神经支配,上段输尿管的神经支配和肾的神经支配相类似,所以,上段输尿管疾病引起的疼痛与肾疾病引起的疼痛发生部位类同。
中段输尿管梗阻引起的疼痛,右侧放射到右下腹区,表现类似阑尾炎,左侧则放射到左下腹区,表现憩室炎。
而下段输尿管疾病引起的疼痛通常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及耻骨上区不适。
疼痛有时向阴囊(阴唇)或阴茎头放射。
2.膀胱痛由于急性尿潴留所致膀胱过度扩张,疼痛发生于耻骨上区域。
但慢性尿潴留即使膀胱上缘达脐平面,如糖尿病引起的低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亦可不引起疼痛。
由于膀胱感染,表现为间歇性的耻骨上区不适,膀胱充盈时疼痛加重,而排尿后疼痛明显缓解,疼痛常呈锐痛、烧灼痛。
所以,在排尿终末感到明显的耻骨上区刺痛,还会向远端尿道放射,并伴有膀胱刺激症状。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知识点大全泌尿系统一、名词解释1.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处称为肾门,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及淋巴管等出入肾的部位。
2.肾窦:为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所形成的腔隙,肾窦内容纳肾大盏、肾小盏、肾盂、肾动脉的分支和肾静脉的属支、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等。
3.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为结缔组织所包裹,总称为肾蒂。
4.肾区: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通常在竖脊肌外缘与第十二肋相交所形成的夹角内,肾脏有疾病时,此区有叩击痛。
5.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的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处粘膜较平滑无皱裳,是膀胱肿瘤的好发部位。
二、填空题1.泌尿系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2.肾门是一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_______________ 、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肾的部位。
3.左肾上端平第_11_胸椎体下缘。
右肾位置较左肾一低—,是由于受一肝—的影响。
4,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体。
5.肾实质的外围部称—肾皮质_,此部富有一血管_______________ 故在新鲜的肾切面上呈暗红色。
6.肾盂由2-3个―肾大盏_汇合而成,出肾门后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7.肾表面的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O8.肾窦内容纳_肾大盏、肾小盏、肾盂_、肾动脉分支、肾静脉属支、淋巴管、神经等结构。
9.肾乳头伸入漏斗状的一肾小盏—内。
10.肾的正常位置主要靠被膜维持,其次与腹内压、肾血管及邻近器官有关。
11.输尿管有三处狭窄,分别在—起始处、跨越盆骨上口边缘处和穿膀胱壁处处。
12膀胱空虚时,全部位于一骨盆腔内内,居—耻骨联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方。
13.膀胱朝向前上方的部分称—膀胱尖膀胱的最下部叫—膀胱颈_______ 。
14刃旁胱的外形可分为_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和膀胱颈四个部分。
15.膀胱后面,在女性与子宫和阴道相邻;在男性与一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