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前言在路基工程中,基层施工方案的选择对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级配碎石底基层的试验路段施工方案展开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施工材料准备1. 级配碎石选择合适级配的碎石作为基层材料,要求材料均匀、无大颗粒,符合相应规范标准。
2. 砂浆准备符合要求的砂浆,用于碎石间填充,提高基层整体稳定性。
3. 立坡保护材料为了保护路段立坡,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立坡保护材料,以确保路段边坡的稳定性。
三、施工步骤1. 确定基层厚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碎石底基层的厚度,保证基层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2. 基层打底在施工区域进行基层打底作业,确保基层平整,无凹凸不平之处。
3. 摊铺碎石将准备好的级配碎石按设计要求进行摊铺,保证碎石层密实并均匀。
4. 砂浆填充在碎石层之间进行砂浆填充,填充后压实,提高基层整体稳定性。
5. 立坡处理对路段立坡进行保护处理,固定立坡保护材料,确保立坡稳定。
6. 表层处理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表层处理,保证路面平整、平滑。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2.注意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3.碎石底基层的施工应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大雨天气。
4.施工现场要保持清洁整洁,减少杂物对施工的影响。
五、总结以上即为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通过严格的材料准备、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可靠保障。
希望此方案对未来类似工程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试验路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试验路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工程测量与勘探在选择合适的施工路线和确定施工范围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勘探,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情况等方面的调查,以便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1.2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路基材料、路面材料等,确保施工中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充足性。
1.3 设备和机械准备在施工前需要检查和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包括挖掘机、压路机等,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施工过程2.1 路基处理在开始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有路基进行处理,包括填方、挖方、夯实等工序,确保路基的稳固和平整。
2.2 路面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对处理好的路基进行路面的铺设,可以选择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不同的铺设方式,确保路面的平整和耐久性。
2.3 排水系统建设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建设排水系统,包括设置雨水井、排水沟等设施,确保道路经过雨雪天气后能够及时排水,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
2.4 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施工标识和警示标志,保障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质量控制3.1 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包括路基、路面的厚度、平整度等指标的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2 施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施工情况,包括施工进度、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信息,以备后续查验和总结。
四、施工结束与验收4.1 完工验收在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完工验收,由相关部门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确定是否符合交付使用的标准。
4.2 完工报告完成完工验收后,需要填写完工报告,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情况,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和总结。
以上是试验路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合理的前期准备、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保证,可以有效保障试验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前言本文旨在提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以保障道路施工质量和效果。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路面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增强基层的承载能力、提高路面耐久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准备1. 设备和材料准备•水泥•碎石•水泥搅拌机•摊铺机•压路机•水泥搅拌车•其他辅助设备2. 施工人员组织•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三、施工步骤1. 基层准备1.确保基层平整、无明显凹凸、沉陷等缺陷。
2.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和灰尘。
3.对基层进行湿润处理,保持一定的湿度。
2. 水泥稳定碎石拌和1.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水泥和碎石的比例,并进行充分拌和。
2.使用水泥搅拌机进行拌和,确保水泥均匀混合在碎石中。
3. 摊铺和压实1.将拌和好的水泥碎石铺设在基层上,利用摊铺机进行均匀摊铺。
2.使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压实,确保其密实度和平整度达到要求。
4. 养护1.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适当的养护,防止其过早负荷。
四、施工质量控制1.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采样检验,确保水泥和碎石配比正确。
2.对摊铺和压实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路面平整、密实。
3.根据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五、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
2.施工人员应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3.定期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结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道路的平整度、密实度和稳定性,为道路使用和管理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提供的施工方案能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1. 概述路基试验路段是指为了评估道路路基材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前进行的试验路段。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路基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2. 施工准备在开展路基试验路段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实施前勘察:通过实地勘察和资料收集,确定适宜的试验路段位置和长度,并了解地质地貌情况。
•编制施工图纸:根据勘察结果,编制路基试验路段的施工图纸,包括纵断面和横断面图等。
•采购材料设备:根据图纸要求,采购所需的路基材料和施工设备。
•协调相关部门: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获取必要的施工许可和路权手续。
3. 施工流程路基试验路段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场地准备1.清理场地: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草、石块、垃圾等杂物,保证施工区域的整洁。
2.场地平整:对施工区域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路基试验路段的平稳。
步骤二:材料铺设1.路基挖掘: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路基挖掘,包括边坡处理和填方挖方等。
2.材料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将路基材料进行层压铺设,逐层夯实。
步骤三:夯实与调整1.路基夯实:使用夯实机械对铺设的路基材料进行夯实处理,确保路基的密实度。
2.路基调整:根据夯实效果和设计要求,对路基进行调整,如加厚或减薄等。
步骤四:表面处理1.翻浆:对夯实后的路基表面进行翻浆处理,以提高路基的结构稳定性。
2.洒水养护:在路基表面喷洒适量的水进行养护,防止路基表面龟裂和脱皮。
步骤五:质量控制1.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路基夯实度、路基厚度等。
2.采样检测:定期采集样品进行试验,评估路基材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监测评估:根据试验结果,对路基试验路段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4. 安全与环保措施在路基试验路段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安全与环保措施:•安全控制:设置施工警示标志,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防尘措施:采用覆盖或喷洒水的方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
路基工程试验段方案一、试验段背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路基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路基材料和结构进行充分的试验和评估。
本试验段旨在对路基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和结构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价,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试验段范围和目的1. 试验范围:本试验段主要涉及路基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和结构,包括路基土、路基石、路基加固材料、路基结构等。
2. 试验目的:通过对路基材料和结构的性能测试,了解其力学特性、变形规律、抗压抗剪能力等指标,为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结构提供参考。
三、试验段内容1. 路基材料试验(1)路基土试验:对不同类型的路基土进行密度、含水率、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指标的测试,评价其力学性能和变形规律。
(2)路基石试验:对路基石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吸水性能等指标进行测试,评价其适用范围和使用效果。
(3)路基加固材料试验:对常用的路基加固材料如碎石、砂土等进行筛分、强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评估其加固效果和使用性能。
2. 路基结构试验(1)路基厚度试验:对不同路基结构的厚度进行测量和分析,了解其变形规律和承载能力。
(2)路基结构性能试验:对路基结构如路堤、路基填料等进行变形监测和抗压抗剪性能测试,评价其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3)路基荷载试验:通过车辆荷载模拟试验,对路基结构的受荷性能进行评价,了解其承载能力和变形规律。
四、试验段方法和标准1. 试验方法:本试验段将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试验方法,如《公路工程路基试验规程》、《道路基层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等,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试验标准:试验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对试验条件、试验装置、采样检测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试验段环境和条件1. 试验地点:本试验段将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地点,包括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乡村道路等,以提高试验结果的普适性和可比性。
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为确保公路施工得以顺利进行,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本文将针对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和介绍。
一、施工概况
试验路段位于晋江市,全长5公里。
根据实际需要,本次施工将进行路基扩宽、路面铺设、桥梁维修、护栏安装等。
施工时间为三个月,施工期间会对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施工方案
(一)路基扩宽
试验路段存在路基较窄的情况,为确保交通的安全顺畅,需要对其进行扩宽。
具体措施如下:
1.清理路基杂物,将路基表层的土方挖掉到规定标高。
2.车辙降低处挖掉20厘米深的土方。
3.将路基外侧挖掉30厘米深的土方,宽度为1.5米。
4.将挖出的土方再次压实填充到路基中。
5.铺设一层20厘米厚的碎石垫层,压实至规定密度。
6.铺设50厘米厚的混凝土路基层,压实至规定强度。
(二)路面铺设。
填土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填土路基试验路段是指为了验证填土路基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减少工程风险和成本的试验性工程。
本施工方案针对填土路基试验路段的施工,包括工程准备、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等内容,旨在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
二、工程准备1.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路基试验路段的施工设计和施工管理。
2.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组织管理。
3.确定试验路段的位置、长度及宽度,并进行标志设置,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采购和配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
5.设计并建立现场临时设施,包括施工办公室、临时水源和电源等。
三、施工工序1.土方开挖①根据试验路段的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作业,保证路面平整,并确保挖掘深度和路堤宽度满足设计要求。
②挖掘土方时,应注意保证边坡坡度的稳定,避免边坡滑坡的风险。
③挖掘结束后,对路基进行清理,确保土方开挖段落的整洁。
2.土方填筑①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填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填筑。
②每层填筑后,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对土方进行压实,确保填土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③填土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现场质量检测,确保填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路基整形①填土完成后,对路基进行整形作业,保证路面平整,边坡稳定,并满足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几何要求。
②路基整形时应注意保持边坡坡度和路堤的稳定性,避免边坡滑坡的风险。
4.排水设施的设置在填土路基试验路段上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包括控制沟、雨水口、沉砂井等,保证路基的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和水毁的发生。
5.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四、质量控制1.施工前,应组织开展路基试验段的勘察和设计,并确保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2.在土方开挖、填筑和路基整形等各个施工阶段,进行现场质量检测,确保填土的密实度、承载力、边坡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填方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慨况:店柏路起点位于通往柏垭乡的槓牛河桥右岸桥头,终点位于通往白龙镇的店白路K0+251处,并与之相交。
线路沿槓牛河右岸布置,并与新建槓牛河桥相接后通往柏垭乡,起点桩号为K0+000.00,终点桩号为K0+784.151,全长784.151m,地面高程462~483。
店柏路复建公路标准为四级,路面宽6.0m,混凝土路面,路基宽6.5m,20年一遇洪水位458.23m。
K0+000~K0+280段地表为粘土夹碎石覆盖,厚约0.5~1.0m,下伏基岩岩性为砂质粘土岩夹砂岩,土体等级为Ⅱ级,基岩为Ⅳ级;K0+280.00~K0+784.151地表多为基岩裸露,岩性为砂质粘土岩夹砂岩,部分地段上覆薄层粘土夹碎石。
店白路复建线路起点位于店子乡蚕丝庙与规划集镇道路相接,终点位于店子乡桃树窝与地方道路相接。
线路沿蒲家河左右岸布置,并以蒲家河大桥穿过蒲家河。
全线为原线路抬高后靠,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3+073,全长3073m,地面高程441.31~494.96m,店白路复建公路标准为四级,路面宽6.0m,混凝土路面,路基宽6.5m,20年一遇洪水位458.23m。
K0+000~K0+176地表多为基岩裸露,岩性为泥质粉砂岩夹砂岩,基岩等级为Ⅳ级;K0+176~K1+200地表多为基岩裸露,岩性为泥质粉砂岩夹砂岩,局部地段上覆薄层粘土夹碎石。
二.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店柏路K0+320~K0+420段作为试验路段,路线全长100米。
店白路K1+080~K1+180段作为试验路段,路线全长100米。
三. 试验路段填料:试验路段路基填方店柏路采用K0+440~K0+500处作填料, 土工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1.91g/cm2,最佳含水量:16.2% 。
店白路采用K0+480~K0+640处作填料,土工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1.84g/cm2,最佳含水量:15.2% 。
路基灰土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路基灰土试验段施工方案是针对路基施工的特殊情况制定的一套施工方案,旨在确保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高效性以及质量可控性。
路基灰土试验段施工方案在实际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指导施工人员的操作,保障施工质量。
二、施工准备工作1. 人员准备确保施工团队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保证施工质量。
根据工程的要求,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2. 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挖掘机、铲车、压路机等机械设备,确保设备运转正常,以保证施工进度。
三、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在路基灰土试验段开工前,需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同时,对需要采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确认。
2. 挖掘和填方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开始挖掘路基,进行填方工作。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控制挖掘和填方的深度和坡度,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3. 压实在填方完成后,将路基进行压实处理,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压实工作需要使用适当的压路机和振动器进行操作,保证路基的密实度。
4. 面层处理最后,对路基进行面层处理,确保路基平整、光滑。
此过程包括对路基进行修整、整平和表面处理,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外观质量。
四、施工质量控制1. 监测与检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同时,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不合格品,确保施工质量。
2.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路基灰土试验段的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对施工过程中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以便后续的工程验收和结算。
五、安全措施1. 安全意识培训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 安全设施设置在工程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警示标识、防护栏杆等,保障施工安全。
六、总结路基灰土试验段施工方案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文件,能够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xx有限公司xx项目经理部二O一一年二月xx标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01-2004)依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依据《xx高速公路第xx标段设计图纸》三、试验路段的目的和内容1、试验路段的目的:(1)确定符合规范要求的最佳松铺厚度和压实系数;(2)确定达到规范规定密实度所需压实设备的组合类型,各类压实机具需要压实的遍数;(3)作为路基填石层正式开工前的一次技术培训和学习;(4)验证拟定的土石方施工方案是否合理;(5)确定试验检测、测量放样人员和仪器的最佳配置。
2、试验路段的内容:(1)恢复测量施工放样;(2)填前压实检测;(3)石料检查:石料强度及集配等相关技术指标试验结果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用作填筑材料;(4)汽车运输;(5)推土机平整,人工找平摊铺;(6)压路机碾压;(7)总结试验结果。
四、机构组织项目部成立填石路基试验路段试验小组,该小组负责现场生产调度和管理,试验小组成员为: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组员:(工程部长)(安全部长)(试验室主任)(技术员)(测量员)(安全员)(施工队长)(施工员)五、计划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x年 x月x 日,计划完工日期201x年 x 月 x日。
六、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备挖掘机1台T85推土机1台 20T压路机1台20T自卸汽车4台劳动力10人七、试验路段拟定施工方案及方法1、施工准备a、在已完成路基清表的地段按规范规定检查验收的方法和频度进行高程、宽度、地基承载力的检查和检测。
b、施工前,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结合设计的永久性排水设施,综合做好排水设施,避免施工场地积水,影响填筑质量,耽误工期。
2、施工放样a、在试验路段恢复中线和边线桩,20米设一桩。
路基基床底层试验段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新建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工程施工图——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哈佳施路-01)——路堑坡面防护设计图DIK238+840.00~DIK239+105.00(哈佳施路-434)——路基通用图(哈佳施路通)1.2《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1.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1.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1.5《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B10106-2010)1.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1.7《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1.8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2.编制范围和编制目的2.1.编制范围试验路段里程DIK238+850.00~+970.00,长度为120米,作为路基基床底层非冻胀A、B组土填筑试验段。
2.2.编制目的为加强施工管理,便于协调指挥,方便施工,保质、保量、保工期,按合同要求完成施工任务,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特选定在DIK238+850.00~+970.00段展开路基试验段施工,以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科学指导路基施工,确保路基施工达到相关的质量及验收标准。
3.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1 -3.1.工程概况根据设计要求,DIK238+850.00~+970.00段路基顶宽12.8m,基床表层换填级配碎石,厚0.6m,以下依次换填0.2m中粗砂,并于中粗砂间夹铺一层两布一膜不透水土工布(600g/m2),基床底层厚度1.7m,采用非冻胀A、B组土填筑。
3.1.1.主要技术指标铁路等级:客货共线(有砟轨道)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200km/h此段正线线间距:4.4m牵引种类:电力3.1.2.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DIK238+850.00~+970.00段以挖方方式通过,地势为丘前缓坡,地势略有起伏。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总说明1.1编制依据1.1.1招标文件、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及其它有关资料。
1.1.2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1.1.3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1.1.4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1.5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1.2编制原则1.2.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主案,确定路基填筑的各项技术参数,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目标的圆满实现。
1.2.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1.2.3积极采用、推广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1.2.4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进行有序均衡、连续的施工。
1.3工程概况路基试验段K66+240~K66+400段,全长160m位于填方段,属整体式路基,路基填料取自K66+859~K67+060段路堑挖方。
1.3.1沿线地形、土质、地貌与水文气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长冬短,全年无霜期长达300多天,年平均气温31.5℃~27.2℃,气温适宜。
多年平均降雨量1779.7mm,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匀,每年3~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5%左右。
风向具明显的季节性,平均风速1.4 m/s~ 20m/s,较大的风力相当于7级风力。
二、试验目的1、通过路基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丘陵洼地路基填、挖方施工的合理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2、找出路基填筑的压实工艺主要参数,包括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等;3、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质量标准以及部颁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4、总结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指标;5、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6、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全面路基工程施工;三、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1、试验段管理路基试验段施工技术管理由项目部负责,施工由路基施工队实施。
填土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填土路基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重要环节,试验路段施工对于路基工程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填土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讨论,以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前准备1.方案制定:根据路基设计要求和试验路段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材料准备: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的填土材料,确保质量合格。
3.设备准备:准备各种施工设备,如推土机、振动压路机等。
4.现场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流程1.场地测量:对试验路段进行测量,确定填土深度和路基宽度。
2.填土工程:–填土分层:根据设计要求,将填土分层进行施工,每层填土厚度不宜过大。
–振实填土:利用振动压路机对填土进行振实,保证填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平整道面:通过推土机等设备对填土路基进行平整,确保路面平整度。
3.施工控制:–密实度检测:定期对填土路基的密实度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路基平整度检测:使用平面仪等设备对路基平整度进行检测,保证路面平整。
四、施工质量控制1.试验报告: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形成完整的施工试验报告。
2.质量检测:–路基平整度检测:定期检测路基平整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路基密实度检测:保持填土路基的密实度,确保路基稳定性。
3.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五、施工结束1.验收:完成填土路基试验路段施工后,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保养:对施工完工后的路基进行保养,保持路基质量和稳定性。
3.监测:定期对填土路基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结语填土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填土路基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为道路使用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以上为填土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文档,谢谢阅读!。
路基回填试验段专题施工方案原先设计图纸中路基回填段试验段为通港东路K0+700~K0+850, 现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状况, 经建设单位、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多方协商, 为尽快打开回填区工作面, 加紧施工进度, 综合多种原因, 最终到达一致意见, 决定把试验段变更为海景路K2+900~K3+050。
一、编制根据:1.洞头县洞头状元南片回填工程(驳岸、市政道路软基处理部分)及招标文献、有关技术文献、设计图纸、招标答疑、施工组织设计。
2.温州工程勘察院有限企业《洞头县状元南片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汇报》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23)4.《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JT/T480-2023)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23)6.从现场踏勘、调查、征询获得旳有关资料。
7、现拥有旳技术成果、技术装备、管理水平、施工工艺水平, 以及数年积累旳土石方工程和现场工程施工经验。
二、开展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旳目旳(一)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段工程概况1.路基试验段选择位置为: 海景路K2+900~K3+050, 长150米, 做石方填筑试验。
2、该段地质(z18孔、z23孔)状况为:(1)淤泥质粘土层, 层厚1.4米:(2)淤泥层, 层厚12米:(3)粘土层, 层厚8.2米:(4)粘土层未穿透:各层土质力学、物理指标详细祥地质勘查汇报。
最大填筑高度5.84米。
(二)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旳目旳1.通过试验, 检查设计边坡坡比旳合理性, 尝试进行深入优化, 以及边坡稳定观测控制临界值旳合理性。
2.通过试验, 探索并总结围垦区路基填筑施工中进行回填所需明确旳路堤回填旳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施工工艺参数。
3.探索并总结怎样根据招标文献、设计施工图、质量原则以及部颁质量原则进行规范旳程序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手段。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 搜集有关数据, 指导全面路基工程施工并到达技术质量原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对试验路段进行勘测,确定线路的位置、长度和宽度,并测量地形、土质等信息。
2.确定试验路段的设计参数,包括水泥使用量、碎石规格、厚度等。
3.调查现场环境,包括气候、地质条件、交通状况等,以确定施工的时间和方式。
二、材料准备1.水泥:根据设计要求的水泥用量,从可靠的供应商处购买优质的水泥。
2.碎石:根据设计要求的碎石规格,从可靠的石料供应商处购买合格的碎石。
3.其他辅助材料:如砂、矿粉等。
三、施工方案1.清理路面:清除试验路段上的杂草、沙土等杂质,确保基层的平整和稳定。
2.碾压基层:利用碾压机对基层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3.撒水湿润:使用水车在基层上撒水湿润,提高碾压效果并增强基层与水泥的粘结力。
4.撒水泥:将水泥均匀地撒播在基层上,利用刨平机将水泥与基层混合均匀。
5.均匀撒碎石:将碎石均匀地覆盖在水泥表面,用压路机进行初始压实。
6.喷洒水泥浆:使用喷洒设备将稀释后的水泥浆喷洒在碎石表面,增强碎石与水泥的连接力。
7.压实碎石:利用压路机对碎石进行密实,将碎石与基层紧密结合。
8.养护:施工结束后,对试验路段进行养护,包括覆盖反射镜、维护交通标志等。
四、施工要点1.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水泥、碎石等材料的质量,合格材料才能保证基层的稳定性。
2.施工中要注意控制水泥的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到基层的稳定性。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应遵循现场勘测的线路和标高要求,保证施工的准确性。
4.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如防止水泥和碎石污染周围土壤和水源。
5.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养护,保持路面干燥,防止水泥未完全硬化前受到破坏。
总结:。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一路基试验段的选定阜新至朝阳段路基工程第四合同段路基试验段,起止里程选定为K297+000~K297+200段,线路长200m,为整幅式路基,路基宽度为26m。
二路基施工(1)施工准备1、测量准备路基试验段开工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工作。
施工放样时,根据路线中桩、设计图表和施工工艺准确放出路基中线、路堤坡脚及边沟具体桩位,在距线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并标明桩号与线路中心填挖高度。
2、试验准备路基试验段施工前,试验段路基施工作业队施工技术人员应配合项目经理部试验室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对取自取土场的路基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工作。
取土场用作填料的土进行相关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办理。
3、清表对路基试验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或腐质土的厚度决定,清出的种植土或腐质土应集中堆放于线路右侧的路基坡脚至用地红线右边界的范围内并要求形状规整。
在清表完成后,应对原地面进行整平压实,压实度大于93%以后才可以进行填土作业。
(2) 施工顺序1、对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2、压实填筑区的原地面;3、检测原地面压实度;4、测量原地面标高;5、倒土、推土机大致铲平,平地机平整;6、测量各断面松铺厚度;7、碾压(先两次静压,后振动碾压),并分别测量相应测点的变化值,采用灌砂法分别测路基填筑压实度,直至碾压变形在1mm以内为止,且压实度应不小于93%;8、每碾压一遍,试验人员需定点测定干容重,直到干容重不再增加为止,测点分布于试验路段横断面的左、中、右,测点不得少于12个;9、现场工程师负责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和施工工序及压实遍数。
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的机具、不同的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3) 分层填筑试验段填料按路幅全宽均匀摊铺,摊铺厚度为30cm,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较设计宽度每侧超出30cm,以保证修整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填石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前言在道路建设中,路基填石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程。
填石路基是指在路面下方用碎石等材料进行填土,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针对填石路基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二、路基设计在选择填石路基试验路段前,需根据土地情况、交通量和设计要求确定路基的设计方案。
路基设计包括路基宽度、填石层厚度、石料规格等内容。
三、施工准备3.1 材料准备施工前需准备好所需的填石、石料筛选设备、振实设备等施工必需材料和设备。
3.2 人员配备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操作工等,需保证人员有相关工程经验。
3.3 设备准备振实设备、挖掘机、运输车辆等工程设备需做好准备,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运转良好。
四、施工流程4.1 布置施工现场在填石路基试验路段选定后,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4.2 石料筛选将选择好的石料进行筛选,确保石料的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4.3 石料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将筛选好的石料依次铺设在路基上,注意填土均匀。
4.4 振实采用振实设备对填石路基进行振实作业,保证路基均匀密实。
4.5 检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填石路基达到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工作。
五、施工注意事项5.1 施工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填石路基的质量。
5.2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5.3 随时与设计、监理单位保持沟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六、总结通过本文对填石路基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可以为填石路基施工提供参考,保障道路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填石路基是道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合理施工,才能保证道路的安全和耐久性。
路基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为了保证填筑路基的施工质量,根据《公路工程招标文件范本》及监理工程师代表处的规定,决定首先在K241+650—K241+810路段做160米填土路堤试验段,以便准确掌握本段路基填土方的施工参数,科学的指导路基填土施工。
一、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1、试验段施工前,首先按JTJ05193、T011593重型击实法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提供试验结果请驻地工程师签认。
然后根据试验作施工技术交底。
2、试验段配备的主要机械设备及组合方式
①施工机械的类型
②施工机械组合方式
a、KATO700型挖掘机二台;P160B型平地机一台;T802型推土机三台;Y Z18型压路机一台;自卸车10台。
b、KATO700型挖掘机一台;ZL-50型装载机一台;P160B 型平地机一台;T802型推土机二台;Y Z18型压路机一台,Y Z14型压路机一台;自卸车10台。
c、KATO700型挖掘机两台;ZL-50型装载机一台;T802型推土
机四台;Y Z14型压路机两台;自卸车10台。
3、试验路段人员配备
管理干部1人;技术人员2人;测量2人;试验人员2人;挖掘机司机2人;平地机1人;装载机1人;推土机4人;自卸车司机10人;压路机司机4人;普工8人。
试验路段配备的主要人员名单
4、试验段开始后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履行施工程序,详细做好施工记录,测量放样后进行挂线。
首先选用一种施工机械组合方式进行施工,用推土机将填料摊铺平整,并且要有规定的路拱。
在摊铺整平后,认真测定松铺厚度,确保松铺厚度在30CM以下,符合规范要求并记录后用压路机碾压。
碾压时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碾压,压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压完路基全宽时,即为一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挡(1.5-2km/h),然后用2挡(2.0-2.5km/h)。
碾压进行六遍以上后,分别进行压实度实验确定压实度,满足要求后记录碾压
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计算出松铺系数及有关数据。
再次分层填筑后,选用其它机械配置,依上述方法进行施工并及时记录有关数据并将最后选出的土分层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土壤的类别和最佳含水率等参数和施工工艺、机械配置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以后路堤土方填筑施工的依据。
5、施工质量控制
①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监理程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②路堤土方填筑前首先清理基底表面,夯实基础,然后在路基坡脚外2.0米处设置纵向截水沟。
③利用挖方或借土填筑路堤不应含有腐殖土、树根、草泥或其它有害物质。
④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0m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⑤路堤基底未经工程师验收,不得开始填筑;下一层填土未经工程师检验合格,上一层填土不得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