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1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案)【课题】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2)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
2.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2)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
(3)认清公民和人民的能力。
(4)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
(5)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3.知识目标(1)我国的国家的地。
(2)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3)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
(4)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5)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面临三个现实问题:一是中学生享有哪些权利;二是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三是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维护权利。
在中学生享有权利问题上,由于社会上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因而,有的学生认为中学生除了学习以外,没有多少权利。
这一模糊认识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澄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难点: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突破方法:我是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让学生知道,人民的内涵是随着历史演变而发生变化。
而公民是具体一国国籍的人,即是该国的公民。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素材,制作课。
学生:预习课本P1-12,预做课本问题【课时计划】共3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从而导入课题:1.在我们国家是谁当家作主呢?2.广大人民群众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的呢?讲授新课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引导学生活动探究:P4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教师归纳:我国国家的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 )A.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风气不断加强C.民主进程加快,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人们具有高度的民主和法律意识D.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我国现阶段,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包括(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④全体公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是因为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 )①最根本的权利②最基本的权利③最主要的权利④最重要的权利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4.11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波士顿的武打明星甄子丹,早已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他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国粹——武术。
对此,甄子丹从法律意义上讲是( )A.美国公民 B.美籍华人 C.中国公民 D.美国人5.公民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______保障。
( )A.社会 B.司法 C.物质 D.法律6.观察下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对其象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案体现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B.图案体现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图案体现了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图案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祥喜庆的民族传统和色彩7.2014年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表示,要坚决按照中央部署将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依法从重从快审理暴恐犯罪案件,坚决打击暴恐犯罪团伙和犯罪分子,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
这是为了( )①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被动摇②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③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8.对漫画《讨债》中讨薪人的行为后果认识正确的是( )①会受到法律制裁②对他人权益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损害③法律是公民权利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④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9.漫画寓意分析:观看漫画,并回答: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为什么?10.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年2月17日中午发布消息称,2月15日,该法院依法对赔偿请求人念斌二审宣告无罪赔偿案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决定先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人身自由损害赔偿金58.9万元;支付赔偿请求人念斌精神损害抚慰金55万元;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赔偿请求人念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第1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1.对我国公民和人民的问题,认识不正确的是()A.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B.公民和人民的范围是一致的C.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人不属于人民D.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2.如下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公民与人民在范围上的关系的是()3.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 600多件,并全面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已经非常完备,不再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②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宝③有了法律,公民就有了维权的利剑④有了这些法律,我们的合法权利就不会被侵犯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 D.①②③④4.选举法第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
”这一规定说明了国家对公民的权利提供()A.法律保障 B.物质保障C.立法保障 D.司法保障5.下列有关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我国积极保障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②这种保障属于法律保障③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各方面的保障④有了这一保障体系,就不会有未成年人辍学的现象了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②④6.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________和______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①立法保障②家庭保障③司法保障④社会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醉驾入刑、室内控烟、禁产禁用“面粉增白剂”、沈阳三环内禁养48种犬……一批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为公民权利提供了()A.法律保障 B.物质保障C.社会保障 D.精神保障四川省某县中学6名学生家长为让孩子每月拿到460元工资,给他们在一家乡镇企业报了名,让他们辍学务工。
6名中学生在多次要求父母同意其回校继续读书遭到拒绝后,联名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2.能力目标: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学习重点】1学习重点: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一、自学检测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A、宪法B、刑法C、民法通则D、合同法2.我国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并保障的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这体现了公民权利的()A.真实性B.对等性C.广泛性D.平等性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A.对立的 B.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C.一致的 D.相似的4.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A.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B.国家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C.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D.依法治国的贯彻和实施5.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下列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的是()①人身自由权利②依法纳税③老人、妇女、儿童受国家保护④依法服兵役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6.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案组共收到议案1000多件。
这些议案,反映了来自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这表明,我国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有效地保障我国公民行使的权利。
()A.出版自由 B.结社自由 C.批评和建议 D.集会自由二、合作探究1.辨析: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
所以,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任何人也干涉不了。
2.王某和李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王某的卫生间从去年起就漏水,楼下李某经常上去找王某:“我卫生间要打伞了!你们赶紧找人修一修吧!”可王某却说:“我们家又不打伞!你们找房管局吧!”过了许久,楼下的李某自己去买了厕所用具,要求楼上王某换上,可王某不同意,他认为自己的家,修不修是自己的权利,别人管不着。
(1)王某的说法是否正确?运有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完整、最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来)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公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具有( )A .一致性B .广泛性C .真实性D .公平性2.下列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①平等权 ②政治自由和权利 ③人身自由权利④消费者权益 ⑤依法纳税 ⑥申诉、控告权利A.①②③⑥B. ①③④C. 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3、某校八年级(5)班同学在学习“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一课时,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设为正确的是①我是国家主人,想干嘛就干嘛 ②作为公民,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③尽管没有选举权,但我还是中国公民④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就是尊重他人的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
下列属于公民文化权利的是A .领取养老保险金B .学书法、唱京剧C .参与电价调整听证会D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 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 )A 、宪法B 、刑法C 、未成年人保护法D 、民法6.阅读右边漫画《“高音炮”PK “广场舞”》。
广场舞扰民,业主们以“高音炮”还击告诫我们 (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③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④纯属个人行为,他人无权干涉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7、小强在影剧院看电影《阿凡达》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周围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
”下列选项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C.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为所欲为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8、下列同学中,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是( )A .小明在网络上发布同学的私人信息B .小军放弃义务教育去外地打工C .小海把故意损坏的球鞋退还给商家D .小东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第6题图)9.有人认为,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只要动机是好的,其他并不重要。
第2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1.利比亚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引发大规模的骚乱局面。
我国政府迅速动员一切力量,组织我国驻利比亚公民安全有序撤离。
这一事件体现了()A.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B.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C.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D.公民有责任和义务效忠自己的国家2.四川大学一毕业生蒋某因某银行成都分行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侵犯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为由提起诉讼,迫使招聘单位取消该限制。
此案说明()①公民享有平等权②公民享有的权利是无条件的③公民权利的实现具有司法保障④法律是公民维权的利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下列违背这项法律规定的行为是()A.警察李某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奋起反抗,将正在持刀抢劫的劫匪击毙B.张某不是回族人,但在某饭店吃饭时仍要求服务员不上有猪肉的饭菜C.住校生周某的钱物被同寝室的王某偷去后,周某伙同几位同学将王某打伤并夺回被偷钱物D.一位山东人将自己积攒的10万元人民币捐给四川灾区4.“既然我有权利,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这句话错在()①不懂得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绝对”的权利②不懂得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③只考虑个人利益,不去维护国家、集体利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④不懂得权利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网络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利用网络散布小道消息、暴露他人隐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事件时有发生。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B.这说明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真实的C.公民行使权利必须以遵守法律为前提D.这是公民个人的事,他人无权干涉6.浙江响水县有人谣传某化工厂要发生爆炸,引发群众恐慌情绪并连夜自发转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后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慌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殷某已被刑事拘留,违法行为人朱某、陈某已被行政拘留。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讲授法;★授课过程导入复习课: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板书: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2、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3、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1、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3、人民包括哪些人?P4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说明: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一)大家属于人民吗?你们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吗?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
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
1、公民权利的含义(举例: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2、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举例: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3、思考问题(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人民--政治概念,与其相对应是敌人;公民--法律概念,与国籍密不可分;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二)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1、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
1.1《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7月22日,广州市财政局官网正式公布了《广州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办法》.今后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信息外,“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应按规范文本向社会公开。
据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有()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②公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④公民对国家和社会重大事务有决定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今年两会期间,光明日报开设《两会·微沙龙》栏目。
每期沙龙设置一个话题,邀请代表委员和网友进行视频讨论,讨论内容同步在光明网、光明日报微博等渠道进行直播。
对此做法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______()
A.有利于保证公民行使监督权
B.保障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C.可以使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D.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3.判断某人是不是中国公民的依据主要看其()
A.是否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是否具有中国血统
C.是否被剥夺政治权利
D.是否年满18周岁
4.雷锋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国家的主人完整地应当包括()
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②工人、农民、知识分子③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
④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⑤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5.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受二手烟危害人群达7.4亿。
为进一步限制“烟味儿”,201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新广告法规定,禁止在大众传媒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
这位我国公民提供了()
A.司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宪法保障 D.社会保障
6.下列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有()
A.具有中国国籍长期在外国生活的人
B.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人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 D.长期居住在中国的美籍华人
7.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利。
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
这里的公民权利是指()
①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②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③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④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2016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开幕。
人大代表们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讨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重大事项。
这体现了(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公民权利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D. 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广泛性
9.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该法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处置以及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一举措属于我国权利保障中()的内容。
A.社会保障 B.物质保障 C.司法保障 D.立法保障
10.思想品德课上,某校八年级(2)班的几个同学就“公民”、“人民”的关系与异同发表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人民是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
②公民和人民是一回事
③公民是法律概念,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④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公民没有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都要汇聚北京,共商国是。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代表们要审议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
(2)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什么权力?
(3)有人认为,在我国公民与人民没有什么区别,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12.晚上十点四十分,是某内宿制学校熄灯睡眠的时间,但八年级学生张某和李某还在兴致勃勃的大声聊起即将举办的班级篮球赛的事情……他俩大声的说话,引起其他同学的不满,催促他们不要说话,早一点休息,可他俩还是置之不理……
宿舍管理员赶过来劝阻,张某对着管理员吼道:“我有言论自由,说话是我的权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谁也管不着!咱们俩就是不想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你来管……”几分钟后,在宿舍管理员和同学的力劝之下,张某和李某才停止了讲话。
请你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张某的说法是否正确?
(2)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中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参考答案
1.B2.A3.A4.A5.B6.D7.B8.A9.D10.B
11.(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或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事务等权利。
(3)这种观点不对。
理由:
①含义不同。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②性质不同。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公民是法律概念,与国籍有关。
③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
12.(1)①错误的或不全面的。
②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是无限制的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③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