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人家庭血压变化的护理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63.92 KB
- 文档页数: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以及护理。
结果:36例脑出血患者中6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28例死亡,病死率77.7%;高龄透析患者及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36例脑出血患者透析病程中35例患者伴有高血压;存活的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因此,应做好临床护理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生存率。
结论: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并发症的研究与认识,做好临床护理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透析带来的痛苦,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维持血液透析;脑出血;临床分析;护理做好护理措施的同时还要提高医疗技术,合理用药和辅助治疗,做好确保透析用水的质量,保证透析机的超滤性能以及做好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和穿刺水平;另外,积极治疗贫血也是提高透析患者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血透患者治疗的目的已不再是延续生命,他们需要活得更有意义,并且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我们血液净化专业技术人员要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使患者达到最佳的生活品质。
1临床资料我院从2008年6月~2011年7月共收治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36例。
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49~82岁,平均65.57岁,6o岁以上患者为28例,占总发病例数的77.8%。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3例,多囊肾患者2例,高血压病肾小动脉硬化症患者3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2例。
36例患者中有35例透析病程中合并有高血压症状,总体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
日常患者血压在155~170/95~105mmhg。
另外,治疗过程中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的患者为26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病程为2~6a,平均病程4.2a;所有患者每周透析2~3次。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探究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接受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尿素氮、肌酐水平、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46.8±2.3mmHg,舒张压98.1±2.6mmHg,肌酐453.8±83.7μmmol/l,尿素氮22.6±2.4mmol/l;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65.7±2.9mmHg,舒张压103.8±2.4mmHg,肌酐852.4±92.8μmmol/l,尿素氮32.2±2.8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13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92.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10例,较满意7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6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头晕头痛1例,恶心呕吐2例,心力衰竭0例,纤维素性胸膜炎0例,总计3例;对照组患者头晕头痛4例,恶心呕吐3例,心力衰竭2例,纤维素性胸膜炎1例,总计1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高血压的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高血压;护理为了研究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护理
一、充分透析和超滤
充分透析可以清除体内的毒素和过多的水分,是维持透析患者内环境稳定和血压平稳的关键,每2~4周对患者的干体重进行重新评估,观察患者干体重质量同时注意每次透析室呕吐、食欲、皮下水肿及其他身体一般情况,同时借助血压进行评估。
二、饮食护理
透析高血压缓和应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但必须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每日以1~2g/kg体重质量为宜,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严格限制水钠摄入,对于无尿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水量,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应控制在干体重的7%以内,每日钠的摄入量以2g为宜。
三、正确合理用药
对一些降压药,必须使患者知道服药时间、方法,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主要的药理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警惕低血压的发生。
透析高血压患者如果是容量依赖性,透析当天避免服用降压药,以免透析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低血压。
四、改变透析方式
对高血压患者可采用高温、低钠透析或HF、HDF等方
式。
五、心理护理
一些透析高血压患者是情绪紧张型,他们往往因过分担心而变得抑郁、焦虑,虽然他们已经积极治疗,对血压的控制仍是一个不良影响。
应该多和患者沟通,了解其忧虑,取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解释情绪激动与高血压的关系,指导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消除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患者的角色转化。
3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护理张孝影河南省通许县人民医院(475400) 【摘要】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护理经验。
方法 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开展专科护理、用药期间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护理等。
结果 36例病人中治愈15例,好转10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6例,死亡3例,植物生存2例。
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血压升高引起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
大多起病急,来势猛,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也是病人死亡和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
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科学护理对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现将我院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病人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8岁。
意识状态:其中意识清醒3例,朦胧5例,浅昏迷12例,深昏迷16例。
头颅CT扫描确诊出血量40~120ml,平均70ml,发病至手术时间2~72h。
1.2 手术方法: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21例,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13例,钻孔抽吸或引流术2例。
1.3 结果:术后治愈15例,好转10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6例,死亡3例,植物生存2例。
2 护 理2.1 一般护理:将病人安置在安静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或监护室,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谢绝探视,病情危重者可留1~2人陪护,做好家属配合工作,使病人安全度过急性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神志、瞳孔、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
准确记录出入液体量,持续吸氧(鼻塞法或鼻导管)3~4L/min,防压疮、防坠床等。
2.2 专科护理:术后将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减少头部搬动,根据病情,床头抬高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给予亚低温治疗,如头部使用降温帽,个别患者给予上半身降温毯,头部周围敷冰袋,保持局部低温,减少出血量,降低脑组织代谢率。
322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护理要点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波动可能较大,因此需要定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例如,在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我们发现他的血压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最高时达到160/90mmHg,最低时降至110/70mmHg。
通过密切监测并及时调整透析参数,我们成功地将他的血压稳定在130/80mmHg左右,从而保证了透析的效果。
合理调整透析参数。
透析液的流量、温度和钠浓度等参数都会对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在一位70岁的女性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我们发现她的血压在透析过程中持续偏高,无法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她的透析液钠浓度设置得过高,导致血压升高。
在将透析液钠浓度调整为135mmol/L后,她的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左右,透析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注意患者的饮食管理。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需要控制水和盐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降低血压。
例如,在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我们发现他的血压偏高,与他的高盐饮食有关。
在对他进行饮食指导,限制盐分摄入后,他的血压逐渐下降,透析效果也得到了改善。
再者,加强患者的用药指导。
针对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对于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例如,在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我们发现她的血压难以控制,经过询问发现她并未按照医嘱规律用药。
在加强对她的用药指导后,她按时服药,血压逐渐稳定在130/80mmHg左右,透析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例如,在一位68岁的男性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我们发现他的血压在透析过程中持续偏高,经过了解,发现他与家人发生矛盾,心情抑郁。
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在这些患者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容易遇到的临床问题之一。
高血压不仅会加重肾脏疾病的进展,还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血压的原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可以归因于多种原因。
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液潴留和钠水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血液透析治疗本身也可能对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例如透析剂量不足或透析频率不足会导致尿毒症毒素在体内积聚,引起血管紧张素释放,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患者的饮食习惯、药物治疗、遗传因素等也都可能影响血压的稳定。
二、临床护理措施1. 观察监测: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尤其是在透析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
要重点关注患者的舒张压,因为舒张压升高可能提示患者有体液潴留的情况。
2. 合理的血压控制目标:在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时,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血压控制目标。
通常来说,透析患者的舒张压应保持在90~100mmHg左右为宜。
3. 透析充分:透析治疗是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透析治疗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尿毒症毒素,减轻血容量负荷,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护士需要确保患者接受充分的透析治疗。
4. 控制饮食:饮食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护士需要指导患者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高钠饮食的摄入,避免引起体液潴留和血压升高。
5. 注意药物治疗:避免使用影响血压的药物,但同时要保证患者的药物治疗不受影响。
ACEI和ARB等抗高血压药物对透析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护士需要注重患者的用药情况。
6. 处理并发症:透析患者常常伴有其他并发症,如贫血、心衰、糖尿病等,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对高血压的控制产生影响。
护士需要对这些并发症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患者的整体健康稳定。
三、护理注意事项1. 护士要和医生密切配合,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发布时间:2022-11-10T05:31:03.90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7期作者:申秋芳[导读] 目的:探讨在伴有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取优质临床护理的效申秋芳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泰州 225500【摘要】目的:探讨在伴有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取优质临床护理的效果及预后情况。
方法:选取2020年4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有58例纳入本次研究。
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在护理中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护理中施以优质临床护理,重点比较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
结果:比较血压水平,研究组血压水平较低,P<0.05;比较治疗依从性,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较高,P<0.05。
结论:对伴有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期间实施优质临床护理可改善其血压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血液透析;优质临床护理;血压水平;依从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首选的治疗方式,通过血液透析将患者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与水分清除,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延长期生存时间。
然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容易造成诸多并发症,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高血压,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引发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控制血压水平,有必要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伴有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取优质临床护理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58例伴有高血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纳入29例(男/女=19/10),年龄及平均值32-74(51.13±1.22)岁;研究组纳入29例(男/女=17/12),年龄及平均值34-75(51.06±1.15)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计算P>0.05。
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何新颖(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人民医院,新疆昌吉 831100)【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
方法 对我院2017年02月~2019年02月期间收治的34例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方式。
结果 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膳食、遵医用药、适量运动及合理控制血压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调控血压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透析;伴高血压;临床护理方式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26.87.02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晚期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高血压是血压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会明显升高,且心脑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控制患者血压,能够有效延迟患者生命周期。
此次研究我院对血液透析患者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展开探究,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将我院2017年02月~2019年02月期间收治的34例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纳入此次实验,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0.28±7.6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1.17±7.47)岁,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