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八下活动一《纸盒动物造型》word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5
教学案例不是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论文,而是一个真实而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
既有对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也有对这一事件的反思和分析。
此次征集的教学案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要能反映这个教学案例的主题。
2.针对问题:这个教学案例针对的是课堂教学中的什么问题。
3.案例:包括背景,即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细节或情节,即故事发生的过程,如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措施;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等。
4.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纸盒动物造型》——教学案例分析初中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上起来简单,但是想上好却很难。
因为这个时期是学生心理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
从教的这些年我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初一的孩子回答问题踊跃举手,初二的孩子部分举手,初三的孩子头都不抬。
我觉得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以外做教师的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我们要相应的改变一下我们的教学方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老师在台上画,下面学生照着画,这样的一节课无论老师讲的多么认真、多么投入,学生都会觉得索然无味,自然课堂也就没有生机和活力。
这样沉闷的课堂也促使我开始对我们美术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究。
去年我在上八年级下册《纸盒动物造型》一课时,我是这样谈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的热情。
例如在启发引导阶段,教师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小鲤鱼历险记》、《西游记》等的有关动物的歌曲和图片,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别看他们没受过专业训练,但他们唱的真有那么点味道,台上表演得很投入,台下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在学生的阵阵喝彩声中,营造出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表演结束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们畅谈自己所喜欢的动物。
折纸动物造型说课稿
《折纸动物造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折纸动物造型》。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折纸动物造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最后一课。
本课主要是利用白卡纸、色卡纸或旧挂历制作立体动物动物造型,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折纸雕塑的描、剪、折、卷、接、粘等技法,表现出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个性。
2、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模仿制作折纸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动手、动脑制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2)、通过设计制作练习了解折纸造型的艺术特点、构成原理和基本技法,
(3)、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生活中的美、感知生活中的美。
3、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折纸雕塑的特点和基本技法,学生初步运用构成方法临摹和创造折纸动物作品,提高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立体表现能力。
4、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临摹作品增强学生的现代艺术观念,以及折纸雕塑的设计构思、各部件的大小比例、色彩的搭配。
5、教具准备:铅笔、胶水、色卡纸、旧挂历、剪刀、圆规。
八年级美术下册纸盒动物造型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不同形状、色彩的材料,围绕小摆设的命题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否基本掌握纸盒动物造型的一般规律和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
难点:是否对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设计产生兴趣。
三、教具:
纸盒示范作品,学生优秀作业,实物投影仪,剪刀,胶水,纸盒若干,彩色纸,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导入:作为商品的包装物,纸盒的造型、色彩、图案、开启结构等方面都凝聚着设计人员的心血和劳动,当商品被使用后,纸盒的作用基本完结。
2、发展阶段:
(1)结合课本中的纸盒动物造型作品及教师示范的作品、学生优秀作业,组织学生探究设计、制作的思路和步骤方法。
指导要点:
结合纸盒的形状、色彩与相关动物产生联想,如:黄色为主体的
纸盒可设计猫、虎、狮、马、牛。
纸盒的开启与某些动物的嘴部接近,由此引发创意。
已确定命题,由此选择适合的材料。
参考动物图案资料、工艺品、寓言、神话故事进行创作。
(2)想想与自己、家庭相关的动物,如:属相生肖动物、朋友喜爱的动物,确定制作命题。
(3)构思并查找资料,画设计草图,教师巡视辅导。
(4)制作纸盒动物造型,要求:造型概括、夸张;色彩鲜艳(可巧妙利用纸盒原有色彩)。
3、展示讲评:
师生共同评述作业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鼓励那些有创意、有特色的作业,尽管作品稍显粗糙也无妨。
纸的立体制作―小动物说课稿
《纸的立体制作――小动物》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小学美术第11 册第十二课《纸的立体制作――小动物》是一堂工艺制作课。
它要求学生用纸作为面材去塑造立体形象,即我们所说的纸塑。
纸塑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手工制作形式,我认为六年级学生学习纸塑不应该仅仅要求他们会用纸塑的方法做小动物,而是要通过纸塑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拟定本课将要达到的三个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这一目标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纸塑的制作方法是直观的,学生可以过目不忘,易于掌握。
但制作之前的设计形象和赋与小动物灵气这一环节是学生创造性思维难产的过程。
六年级学生对小动物的形象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表现在他们的记忆中有非常熟悉的小动物形象。
现在的关健是要求它们利用相似的方法表现个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独特的见解,它是开放和无限的,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与众不同。
落实到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一定要想到别人想不到的。
例如在老师示范了一只纸塑老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用相同的材料做出样子完全不同,但更美,更有趣,更逗人喜爱的小老鼠来。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突破这个难点,还应让学生树立一种意识就是:改变面材各个部分的方向,就会从视觉上产生立体感(讲解过程中用一张纸简单演示)。
2.通过本课训练,要求学生掌握纸塑的基本方法。
这一目标也是本课和重。
纸盒动物造型说课稿
《纸盒动物造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的说课内容是《纸盒动物造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纸盒动物造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活动一,属于新课程方案的设计.应用领域。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先合作探究后动手制作的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掌握用纸盒制作小动物的方法和步骤,既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创作成功的喜悦。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结合了教材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纸盒的各种特征和制作动物造型的方法步骤。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纸盒创作动物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操作中体验创作的快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掌握纸盒动物造型的设计方法和创作步骤。
教学难点: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作品展示法、合作探究法、练习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不但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实践中感悟,在创造中提高。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环节大约3 分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上课前让学生把近期自己收集的各类纸盒摆在的课桌上,观察课桌上的纸盒,想。
第七课纸盒造型(一)(手工制作)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其动手动脑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组合技巧,学会废物利用。
教材分析:
用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纸盒,通过适当的组合,可以制作成各种动物的造型。
在教学中注意动物结构的启发和精简。
教学重点:纸盒造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动物的想象及结构的认识。
教具准备:
范作、纸盒。
教学过程:
一、出示范作,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制作热情。
二、新课讲授。
1、分析书本范图,了解制作方法。
(原盒组合制作)
2、用简笔画画出学生所熟悉的动物形象,如猪、鸡、狗等等。
3、分析这些动物的基本结构,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圆、立方体)如书本所示狗的制作图由两个或四个立方体纸盒制成。
4、示范制作,向学生讲清盒子插接的方法、位置。
三、布置作业:纸盒造型的制作。
四、巡视指导。
五、作业讲评,小结。
教学后记:。
《纸盒动物造型》教案课题:纸盒动物造型(三单元活动一)课型: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教学理念: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利用纸盒制作小动物造型的方法和步骤,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内容。
课本展示了学生的作品,造型各异,夸张、生动,充满了童趣,为学生的创作设计开拓了思路。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不同形状、色彩的材料,围绕小摆设的命题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纸盒动物造型的设计方法和创作步骤。
难点:纸盒动物小摆设的美感与创新。
课前准备:教具——幻灯片、示范作品、彩纸、剪刀、双面胶、废旧纸盒若干学具——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彩色纸、废旧纸盒若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行礼,检查学生学具二、讲授新课:环节一:导入纸盒作为商品的常用包装形式,通常在商品被使用后,就被当作垃圾丢到了垃圾桶,但是只要我们开动脑筋,这些材料又能变废为宝,美化我们的生活,这也正是我们这节课的主题——纸盒动物造型。
(课件出示本课课题)环节二:激发兴趣(感受美与体验美)既然是动物造型,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些动物。
(教师播放课件)1、课件出示范品动物原形和纸盒动物造型作对比,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教师主要从纸盒的形态和动物的造型的关系和纸盒色彩和动物颜色的关系以及纸盒的开口和某些动物嘴巴的接近进行讲解。
(①形态:长方形、正方形等形状的盒子,较小的方纸盒,接近动物的头部,较大的立方体接近动物的躯干,而身体较长的动物如鱼、蛇、龙等可以用长一些的纸盒,如牙膏盒。
②色彩:黄色为主体的纸盒可以联系到猫/虎等动物。
③开启口的巧妙运用:纸盒的开口与某些动物的嘴部、耳朵等部位接近。
)环节三:探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选材)同学们,咱们刚才看了那么多,其实说的就是纸盒造型的一般规律,纸盒造型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的来说就是动物向纸盒靠拢,纸盒向动物靠拢。
第一课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第一课时活动一欣赏与评述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学难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展示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和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格尔尼卡》。
PPT展示:《开国大典》和《格尔尼卡》的图片。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请同学们简单的评述自己欣赏这幅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带给自己的启示。
三、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讨论、探究)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欣赏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它以写实的表现教法,表现了新中国成立,举国欢腾的场面。
用谈话的形式,和学生共同讨论怎样才算看懂了美术作品或应该怎样欣赏美术名作。
分析深入出示课题教师在PPT上出示活动的主题让我们共同分析以下作品类型不同而题材意蕴相近的作品·出示莱尔米特《收割的报酬》方增先《粒粒皆辛苦》米勒《晚钟》·请同学们尝试分析以下形式风格不同,意蕴相近的美术作品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江碧波叶毓山《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刘开渠《渡江》(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大理石)问题:1.欣赏以下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有什么体会?组织学生讨论:1.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纸盒动物造型》教案课型: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不同形状、色彩的材料,围绕动物造型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品,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废旧纸盒等材料怎样才能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纸盒动物。
教学难点:在进行动物造型设计制作中,体会纸盒动物小摆设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教具:幻灯片、示范作品、彩纸、剪子、双面胶、废旧包装纸盒、动物图片。
学具:彩纸、剪子、双面胶、透明胶、废旧包装纸盒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导入:看录像《狐假虎威》。
师:你知道这段木偶戏中的主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学生回答:二、发展阶段:教师拿出几个用纸盒制作的动物作品,让同学近距离观察1.纸盒动物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制作?(同学们交流讨论)粘贴,剪切,插接,添加,卷曲等制作方法。
2.怎样才能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纸盒动物呢?教师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展示不同形态的纸盒以及制作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1)色彩联想——如:黄色为主体的纸盒可联想到什么动物?猫、虎等动物。
2)形态联想——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的盒子让你联想到动物的哪些部位?如牙膏纸盒可作为长颈鹿的脖子,结合纸盒的形状进行设计。
3)开启口的巧妙运用——如:纸盒的开启口与某些动物的嘴部、耳朵等部位接近。
4)添加装饰品——可使动物形象更生动,自然。
如:可爱的小兔子可给它带一个蝴蝶结或花等。
3.根据本小组的纸盒色彩和形状,可以制作出怎样的纸盒动物?学生讨论、交流、回答4.用动画展示几个同样造型的纸盒怎样变换出形态各异的动物形象。
教师总结:三、深入探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做几个有趣的纸盒动物形象。
要求: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使用不同制作方法,运用色彩联想,形态联想方式,可以巧妙运用开启口,添加装饰品,使动物形象更生动、有趣。
纸盒动物造型(一)学校:xxxxx中学授课教师:xxx 课型:设计·制作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不同形状、色彩的材料,围绕动物造型进行设计与制作,掌握纸盒造型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品,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废旧纸盒等材料怎样才能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纸盒动物。
教学难点:在进行动物造型设计制作中,体会纸盒动物小摆设的美感与创新。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具:幻灯片、示范作品、彩纸、剪子、双面胶、废旧纸盒。
学具准备:彩纸、剪子、双面胶、透明胶、废旧包装纸盒若干。
四、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歌曲《牧场我的家》,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们见不到动物们,我们用变废为宝用纸盒做动物。
(二)教学过程1、思绪飞扬(1)摄影图片与纸壳造型对比:造型把握特点概括夸张色彩色彩鲜艳巧妙利用盒子(2)思考如何把握特点去造型2、魔力大变身(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纸杯造型:添加、绘画纸盒造型:组合、单个(2)制作方法:剪切贴接插等(3)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纸盒彩纸纸盒等(4)制作秘籍:1.单个纸盒添加造型2.多个纸盒组合造型3.各种材料粘贴4.彩笔绘制3、纸盒也疯狂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小组合作设计制作纸盒动物造型五、课堂小结生活需要我们去创造,环境也需要我们去保护,生态的平衡更需要我们去维持,让我们带着今天的收获,走进明天的生活为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六、课后延伸世上本没有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纸盒做实用物品,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
第三单元《增一分活泼添一份情趣》
活动一纸盒动物造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纸盒动物造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书设计五个部分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增一分活泼添一份情趣》中活动一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主要学习利用纸盒制作小动物造型的方法和步骤,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内容。
2、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不同形状、色彩的材料,围绕小摆设的命题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②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纸盒动物造型的设计方法和创作步骤。
教学难点:纸盒动物小摆设的美感与创新。
二、说教法分析
基于本课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教以利于学的教育理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演示,获得真实感受;引导探究法,引领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教学法,通过讨论加深认识,体验设计和制作过程。
三、说学法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意识和审美意识,但从整体上看,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明显,且相对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所以我引导学生采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具体体现为观察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练习实践法。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交流与互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主要通过以下五个环节达成目标。
环节一直接导入
从商品包装的何去何从直接导入只要我们开动脑筋,这些纸盒就能变废为宝,继而把学生引入本课主题。
我的设计意图:创设了学习氛围,明确了学习目标。
环节二激发兴趣
1、首先,让学生欣赏课件中的范品。
我的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其次,教师对范品中的动物原形和纸盒造型进行对比和讲解。
我的设计意图: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且教会学生创作抓住特征。
环节三探究
1、课件出示纸盒,教师发问,学生想象,这个纸盒可以做成什么动物,为什么?
我的设计意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放开思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2、教师出示成品,学生思考。
我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选材的重要性。
3、教师总结
我的设计意图:对前面所学的知识作一个总结,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环节四创作与实践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收集的材料进行创作,我进行巡回指导。
我的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课堂作业的效率,增强学生量力完成作业的自信心,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环节五展示与评价
此环节属于机动环节,学生制作完还有时间的话进行展示与评价,展示点评中,我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体验过程,鼓励为主,自我评价,而评价对方时,从建议性出发,让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
学生还没制作完就下课的话,此制作作为课后作业继续完成。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设计意图是再现过程,突出重难点,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便于学生总结回顾。
最后是我的课后反思,对于本课,我意在坚持德育为先,学生为主体,学法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纸盒动物造型》
说课稿
郭
艳
梅
双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