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时计划(2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984.00 KB
- 文档页数:49
水平一新课标课时分配计划表
1-217
(一二年级年级)数字计划表
水平
水平二三年级全年课时分配计划表
按照3-9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一学期18个教学周
新课标水平二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数字计划表
新课标水平二三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学数字计划表
新课标四年级全年课时分配表
新课标水平二四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数字计划表
新课标水平二四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学数字计划表
新课标五年级体育教学全年课时分配表
按照3-9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一学期18个教学周
体育与健康水平三(五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数字进度表
体育与健康水平三(五年级)第二学期学数字进度表
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六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数字进度表
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六年级)第二学期教学数字进度表。
体育课时计划(教案)
课程名称:体育课
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
上课时间:60分钟
授课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2.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3. 学生能够体验到团队合作和个人奋斗的乐趣。
4. 学生能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内容:
篮球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篮球技巧,如:投篮、运球、传球、盘球等。
2. 学生能够了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和战术。
3. 学生能够养成规范的比赛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流程:
1. 热身活动:开合跳、举手跑。
2. 技术讲解:
(1)投篮技巧:持球、预备动作、完成动作。
(2)运球技巧:掌控力、同时运球、交替运球、三步上篮。
(3)传球技巧:直传、斜传、扣杀传球、弧线传球。
(4)盘球技巧:盘球步、变向盘球、借力盘球。
3. 练习环节:
(1)基本投篮练习。
让学生分成两个队,进行比赛。
5. 总结活动: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板球
2. 学生能积极参与板球运动,了解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互相尊重、体贴和协作的价值观。
(1)扔球姿势及利用腰力扔球。
(2)接球的姿势和技巧。
(3)击球的技巧及击打方向的选择。
(2)击球练习。
2024年小学体育课时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健身操(8课时)通过学习基本的健身操动作,培养学生的听从指挥、协调动作、增强体力和耐力的能力。
2. 球类运动(20课时)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通过学习基本规则和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3. 田径运动(16课时)包括跑步、跳远、跳高、接力等项目,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4. 游泳(8课时)学习基本的游泳姿势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水性和水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全身协调能力。
5. 校园活动(20课时)在校园内进行各类活动,如拔河比赛、踢毽子、跳绳等,通过团队合作和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比赛精神。
三、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
2. 示范法和示教法老师通过正确的示范和示教,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规则,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3.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活动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和调整,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四、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法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运动表现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成绩评价法考试和测试学生的技术和身体素质表现,评价学生的水平和进步。
3. 自评互评法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互助意识。
五、教学资源和条件1. 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学校应提供足够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满足教学需要。
2. 运动场馆和俱乐部利用学校附近的运动场馆和俱乐部进行体育活动和比赛。
3. 外部教育资源邀请专业教练和运动员来学校进行示范和指导,拓宽学生的运动视野。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5篇)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篇1】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规范体育教学,活跃学生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健康水平,特制定如下计划:一、体育教学工作1、进一步完善体育课“三选”改革方案,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
2、根据学生选项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及课时计划。
3、互相听课,每人不得少于2次,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4、本学期组织4—5次教研活动,重点研究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提高青年老师的业务水平。
二、群体与竞赛工作1、指导学生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瑜珈社团工作。
2、配合各系部开展好各项学生体育活动。
3、举办学生篮球比赛。
4、完成级学生体质测试及上报工作。
三、科研及业务自修1、向俊、张虎、黄海圣每人完成传统保健体育的两项自学任务,并指导社团开展活动。
2、青年教师郭晶晶的带教工作,由汪长芳老师完成。
3、起动“__”规划教材的申报与编写工作。
4、本学期内完成三到四篇有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
四、职工活动协助工会组织的教职工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使全体教职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心校教研室体育工作要点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体育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与教课研的研究和发展,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材分析,牢固树立学校教育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与时俱进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和思路,创造性地做好学校体育教育与教学工作。
二、重点工作:1、在认真总结上学期我校开展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全面进入课程标准实验的实际情况,对参与课程标准实验的任课教师加强课程理念、教材与教法的培训。
推广课改成功的经验和可行的做法。
2、结合我校‘小学传统体育与创新体育的对比研究’的实施方案,作好准备阶段小结工作,逐步转入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在实施中要积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我校实施课改要求,积极开展尝试、研究、探讨,从而来促进和完善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体育课时计划(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各类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会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
1.3 课程安排课程共分为15章,每章介绍一种运动或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二章:热身活动2.1 活动目的热身活动旨在预防运动伤害,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体育活动中。
2.2 活动内容热身活动包括跑步、拉伸运动、关节活动等,根据当天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2.3 活动安排热身活动安排在每节课的前10分钟进行。
第三章:主体活动3.1 活动目的主体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2 活动内容主体活动将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例如篮球教学、足球比赛等。
3.3 活动安排主体活动安排在热身活动之后,占每节课的大部分时间。
第四章:体育理论知识教学4.1 教学目的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基本原理、运动营养知识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运动。
4.2 教学内容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基础知识。
4.3 教学安排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安排在主体活动之后,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
第五章:放松活动5.1 活动目的放松活动旨在缓解运动过程中的肌肉紧张,让学生在运动后能够更好地恢复。
5.2 活动内容放松活动包括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需要进行调整。
5.3 活动安排放松活动安排在每节课的5-10分钟进行。
第六章:篮球教学6.1 教学目的通过篮球教学,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如运球、传球、投篮等,培养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
6.2 教学内容篮球教学包括基本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团队战术的学习,以及篮球比赛规则的介绍。
6.3 教学安排篮球教学安排在主体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
第七章:足球比赛7.1 教学目的通过足球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足球技巧,提高竞技水平,培养团队合作和比赛意识。
中招体育培训上课计划表第一节课:篮球基础训练时间:周一下午3点-4点地点:体育馆篮球场内容:1. 热身活动:跑步、拉伸2. 基本运球技术训练:单手运球、交替运球3. 基本投篮技术训练:站立投篮、移动投篮4. 罚球练习:提高罚球命中率5. 战术训练:传球配合、篮下进攻第二节课:足球基础训练时间:周二下午3点-4点地点:体育场足球场内容:1. 热身活动:跑步、拉伸、铲球训练2. 基本传球技术训练:短传、长传3. 基本射门技术训练:站立射门、移动射门4. 控球练习:提高控球技术5. 对抗训练:小组对抗、抢断训练第三节课:乒乓球基础训练时间:周三下午3点-4点地点:乒乓球馆内容:1. 热身活动:跑步、拉伸2. 掌握发球技巧:正手发球、反手发球3. 掌握基本击球技巧:正手击球、反手击球4. 边台练习:提高边台控制能力5. 战术练习:提高发球技巧,应对对手发球第四节课:游泳基础训练时间:周四下午3点-4点地点:游泳馆内容:1. 热身游泳:自由泳、蛙泳2. 基本技术练习:踩水、划水3. 蛙泳技术训练:提高蛙泳速度和力量4. 自由泳技术训练:提高自由泳的呼吸技巧和速度5. 游泳综合训练:综合各项游泳技术,提高综合能力第五节课:田径基础训练时间:周五下午3点-4点地点:田径场内容:1. 热身活动:跑步、拉伸2. 短跑基本技术训练:起步、加速3. 长跑训练:提高耐力和速度4. 跳远训练:提高弹跳力和技术5. 跳高训练:提高腿部力量和技术以上是中招体育培训上课计划表的部分内容,每节课都会有专业教练进行指导,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训练。
通过系统的训练计划,学员们可以全面提高各项体育运动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比赛和竞技积累经验和技术基础。
体育课时计划(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教授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等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和规则,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和体育道德教育。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比赛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
第二章:准备活动2.1 活动目的通过准备活动,使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肌肉的温度和弹性,预防运动损伤。
2.2 活动内容包括慢跑、拉伸、关节活动等,选择适合学生的简单、有趣的准备活动。
2.3 教学方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注重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基本技能训练3.1 技能选择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篮球传球、足球射门、乒乓球挥拍等基本技能进行训练。
3.2 技能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学生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注重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和熟练度。
第四章:体能训练4.1 训练目的通过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4.2 训练内容包括跑步、跳绳、俯卧撑等,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4.3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注重学生的训练强度和安全性。
第五章:比赛与总结5.1 比赛设置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兴趣,组织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能。
5.2 比赛教学教师现场指导,强调比赛规则和安全事项。
5.3 总结与反思通过比赛,总结学生的表现和不足,鼓励学生持续努力,提高体育技能。
第六章:体育理论知识教学6.1 理论知识目的通过讲解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理解运动对身体发展的作用。
6.2 理论知识内容教授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科学锻炼身体。
6.3 教学方法采用PPT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体育课课时计划体育课作为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们身体健康,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体育课课时计划对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体育课课时计划,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帮助。
第一节课,热身活动。
在体育课开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热身活动,以帮助学生们预热身体,准备好接下来的运动。
热身活动可以包括慢跑、拉伸运动、简单的球类运动等,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第二节课,基础技能训练。
接下来的课时可以安排一些基础技能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在这个环节,老师需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和基本规则,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节课,团队合作训练。
体育课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安排一些团队合作训练的项目,比如接力赛、集体游戏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学会倾听、协作和相互信任,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第四节课,体能训练。
体育课还可以安排一些体能训练项目,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等,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耐力。
这些训练项目可以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第五节课,比赛和总结。
在体育课的最后,可以安排一些小型比赛,让学生们有机会在实战中运用他们学到的技能和知识。
比赛结束后,老师可以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他们取得进步,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通过以上的课时安排,可以使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同时也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希望广大教师们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课课时计划,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