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8)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2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了解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了解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3.了解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1.2 教学重难点1.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3.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观察法等。
1.4 授课内容与进度•第一课时:引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概念,介绍其基本特点及对全球气候影响;•第二课时:重点介绍厄尔尼诺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对全球气候、环境、经济、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第三课时:重点介绍拉尼娜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对全球气候、环境、经济、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第四课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与我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1.5 课堂活动与作业•课堂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针对课程中所讲述的影响,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给全班;•作业:–阅读相关材料,总结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并说明具体现象的形成原因;–总结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和对环境、经济、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反思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地理选修二中的一种重要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观察法等,以创造一个轻松而又积极的学习氛围,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对学习课程的观察和总结,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其一,在第一节课时中,在探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特点和对全球气候影响的基础上,我特别介绍了El Niño即“少年哥本哈根”的命名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学生们听到命名的源头之后,对气候现象便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更愿意探究气候变化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
其二,在第二节、第三节课时中,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就气候现象成因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