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及风格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钢琴的演奏风格与特色19世纪(1830-1900)的音乐常被称作浪漫主义音乐。
钢琴在是19 世纪中颇受人们欢迎的一种乐器。
在这个时期,音乐的体裁及表现手法在钢琴演奏方面也与古典时期有很大区别。
出现了诸如即兴曲、夜曲、音乐会练习曲、幻想曲、无词歌等名目繁多、前所未见的新体裁,而且许多都带有标题音乐的性质。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钢琴的魅力是音乐家发自内心的一种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对生命的真实体验,这一时期,群星璀璨的音乐大师们使钢琴的表现和技巧都发挥到了精彩绝伦的境界。
在这一时期,钢琴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一举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
情感性、炫技性、民族性、标题性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钢琴在表现、技术、根源和内容四个方面的主要风格与艺术特色。
一、注重个性的表现于强调情感表达“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在 19 世纪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成为时代的主流,在此观念指导下以强调个性独立、表现个人情感为特征的浪漫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钢琴家用极富个性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主观的情感,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天地,成就了五光十色的钢琴情感世界。
与细腻的表现手段相对应,用来指示乐曲情感特征的音乐术语也大量出现。
如:激动的、热烈的、如歌的、忧伤的、可爱的等等。
这些术语不仅对乐曲情感的表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体现出创作上表情达意的目的,同时,也具有了某种标题性的含义。
如李斯特作为一个匈牙利人,高超的钢琴技巧下,蕴含着对祖国命运的真诚关注,民族的英雄和历史人物,民间音乐的节奏和音调,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鲜活的运用和反映;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他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深情,把钢琴的表现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舒曼的作品短小精炼,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富有深邃而浪漫的意境;门德尔松的作品均衡典雅、清新流畅,旋律富于歌唱性。
二、涌现出大量的炫技性的作品19 世纪的社会音乐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音乐家终于摆脱了对教会、贵族的依赖,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方面得以独立。
浪漫主义音乐最显著的特征,是重视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
他们的创作灵感,来自他们的情感世界,来自对大自然的微妙观感、触情生情,来自诗歌、戏剧、绘画等姊妹艺术的启迪,来自神话、传说和民间文学引发的幻想、想象。
于是,标题音乐盛行起来。
他们也应用古典传统的形式或曲体名称,但往往以全新的、自由的方式处理。
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形式。
例如“性格小品”就很有代表性,这是一种随兴之所至,表现某种情趣、心境、感触的小曲。
当然,他们不拘泥于传统形式,不等于完全不注意形式。
他们抒发的情感也不都局限于个人生活的狭小天地。
优秀的浪漫主义音乐,都有与他们的音乐内容相适应的完美的形式。
而他们的音乐内容,也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具有广泛社会性、普遍性的道德伦理的意义。
在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专门以演奏为职业的钢琴家。
在这以前,作曲家与演奏家是合而为一的。
就是说,钢琴曲大都是由写作乐曲的作曲家自己演奏。
职业钢琴家的出现,意味着作曲与演奏的分工。
分工的结果,是演奏技巧的空前提高。
那种令人耳晕目眩的超级技巧,是音乐会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适应这种需要,这时期出现许多含有高超演奏技巧的钢琴曲,与此同时,大量目的只是为练习技术的钢琴练习曲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那位“折磨”了几代钢琴家的贝多芬的学生、李斯特的老师,车尔尼(1791—1858)的没完没了的练习曲,就写于这时期。
除他外,克列门蒂(1752—1857、克拉玛(1771—1858)、莫什科夫斯基(1854—1925)等人,也都写下了有价值的技术练习曲。
总之,浪漫派时期,钢琴艺术得到全面、高度的发展。
假如我们乐于平均起来计算一下,在今天的音乐厅里听到的钢琴曲目中,浪漫派钢琴曲仍然占有最大的比例。
我们的漫游,也将尽可能多停留一些地方。
肖邦在学习钢琴音乐之初,就已经循序渐进接触了巴赫、莫扎特等人的音乐作品。
而肖邦自幼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是喜欢在练习钢琴过程中即兴演奏或创作乐曲,这些为他日后创作出非凡的艺术作品奠定了基础。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和特点学院: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摘要】文章通过探究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小提琴、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风格特点,来总结浪漫主义时期的总体音乐特征。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可以归结为民族性、情感化、个性化、标题性、新精神这五点;小提琴的演奏风格顺应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大体趋势,表现形式有了很大的突破;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在交响音乐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交响音乐变得更加有震撼和亲和力。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钢琴小提琴铜管乐器【正文】19世纪初,西方音乐中浪漫主义风气逐渐成为时代的主导,在音乐史从此后的一百余年被称作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自由奔放,大胆热情,艺术大师层出不穷,是西方音乐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页。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不同于之前的古典主义音乐及更早的巴洛克时期音乐,这个时期强调用个性化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此外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音乐中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感更加丰富,并且在体裁和表现形式上都有很大创新,这四点可概况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
贝多芬、罗西尼等人开创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先河,初期阶段的音乐家有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和肖邦等人进一步完善了浪漫主义音乐,柴可夫斯基和李斯特更是将浪漫主义音乐推到顶峰,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则属于浪漫主义晚期了。
一.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特点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注重自我表现、抒发作曲家个人思想与情感的时代,尤其本时期的钢琴音乐不论在题材、体裁还是创作手法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钟爱钢琴音乐的创作与表现,与西方音乐史的其他几个音乐分期纵向比较,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具有民族性、个性化、情感化、新精神和标题性的五大特征,并不约而同的形成了特有的作曲家群体、流派和代表,这是以往的音乐历史分期所不可替代和比拟的。
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等都开创了钢琴音乐的新风格和新的创作理念;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沃尔夫等音乐家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也开创了钢琴音乐新的伴奏织体和写作意识。
为了便于考艺术类专业同学复习,我们按照综合考试【艺术学】的考试大纲要求,专门整理了中外艺术基本知识,方便大家记忆。
首先是西方音乐史的部分。
一。
古代与中世纪西方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罗马。
最发达的是他的音乐理论,那个时代的音乐比较简单,主要是单声部形态.公元5世纪到14世纪,西方音乐进入中世纪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基督教宗教礼拜音乐,有格利高里圣咏、赞美诗等.12世纪左右,复调音乐开始传播,记谱法、唱名法以及调式体系也逐渐成熟。
二.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起点:英国和欧洲大陆偏北地区这个时期音乐的主要风格样式是声乐复调,主要是无伴奏的多声部歌唱。
16世纪是文艺复兴的音乐成就最高时期,除了宗教音乐外,世俗音乐也得到很好的发展,16世纪法国尚松和意大利牧歌就是这种音乐的典范。
晚期文艺复兴音乐的中心逐渐转向意大利,罗马乐拍的帕勒斯特里那的无伴奏声乐浮雕将文艺复兴宗教音乐推向顶峰.三。
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特点:1.这个时期,复调音乐达到巅峰,代表新趋势的主调音乐正在新起。
巴洛克音乐是以一些大型声乐题材的登场拉开序幕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这些完全不同于文艺复兴的声乐体裁是巴洛克风格的标志.2。
器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歌剧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第一部歌剧:《奥菲欧》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巴洛克晚期,音乐逐渐从意大利向德奥转移。
重要人物:德国作曲家J。
S巴赫和亨德尔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及作品:J。
S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将各种风格的曲子都创作到极高的水平.除歌剧外,他涉及到几乎所有的音乐领域:管风琴、古钢琴、奏鸣曲、协奏曲,以及声乐的康塔塔、受难乐等。
作品:《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乐》《b小调弥撒》等亨德尔(1685—1759)德国作曲家前期创作主要是歌剧,共46部,后期转向清唱剧创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作品:《弥赛亚》(清唱剧)四。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古典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交响曲、奏鸣曲、室内乐等.在声乐上也有建树,莫扎特的歌剧和海顿的清唱剧是古典主义声乐的最成功作品.古典时代的音乐一般比较客观、含蓄、节制而有分寸,因而得到广泛的赞誉。
1.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一般特征:音乐史学家一般把19世纪称作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音乐的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变化,这使得它在音乐上的一般特征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时期:1.前面提到过的浪漫主义的总体特征在19世纪的音乐中均有很明显的表现;2.作曲家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方面得以独立,再也不需依靠教会和贵族的庇护;3.音乐听众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音乐厅和歌剧院里的听众,另一种则是朋友们相聚在沙龙里面的听众;4.在音乐作品篇幅的大小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类是交响曲、协奏曲和歌剧等大型作品,另一类则是独唱艺术歌曲和钢琴小品等小型作曲;5.作曲家在作品中倾注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因素,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6.作曲家们对诗歌及其它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发生浓厚的兴趣,由此而产生标题音乐,并备受人们的青睐;7.器乐曲中的高难度演奏技巧和演奏家必备的博大精深的艺术修养最为听众所仰慕,一位作曲家兼演奏家最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8.比较受听众欢迎的音乐形式有带钢琴伴奏的独唱艺术歌曲、歌剧、钢琴作品和交响曲,室内乐及合唱等音乐媒介受欢迎的程度有所下降;9.民族主义的趋势在音乐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曲家有意识地在音乐作品中表现某种民族风格,他们将民族直接作为歌剧、歌曲或标题音乐中的主题旋律,进而把民间旋律和民族风格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
有时他们还从另外的国家哪里“借用”其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从而形成了一中“异国情调”2.韦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重要作曲家和奠基人之一,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821年创作的《魔弹射手》(又译《自由射手》),这是一部真正属于德国的歌剧;韦伯的浪漫主义歌剧为德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被誉为“浪漫主义歌剧之父”3.舒伯特成了欧洲第一位自由职业音乐家;被后人称为“歌曲之王”是当之无愧的;舒伯特大约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他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原稿只有完整的两个乐章;无歌词是他的首创,这种体裁为后期的浪漫主义音乐创作开创了新的领域。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的音乐风格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风格的分析,力图较为宽泛地对这一重要时期的钢琴音乐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对今后的钢琴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外艺术史上,凡是杰出的艺术家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体现在其全部创作之中,体现在其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等各方面,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是德国音乐家,巴赫的风格与贝多芬的风格截然不同,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拉斐尔的画风与达·芬奇的画风的迥异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艺术风格体现出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艺术流派则体现出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的共性。
在近代文艺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流派主要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
下面笔者谈一谈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风格特色。
19世纪(1830—1900年)的音乐,常被称作浪漫主义音乐。
这个世纪是情感宣泄、多愁善感的世纪;是和声极度多样发展的世纪,是曲式结构大胆创新的世纪;也是音乐大师层出不穷、钢琴音乐发展到巅峰的世纪。
在19世纪初,钢琴的使用已很普遍,它的音响比以往的大键琴更有效果,尤其是踏板装置的增加,又为钢琴增加了一项新魅力,它使和声美妙地混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色彩感,更能表达出浪漫的气氛。
钢琴不仅仅成为一件独奏乐器,还进入室内乐的范围,从而吸引无数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它们使钢琴尽可能地表现以柔情的情绪到宏大的篇幅,使钢琴的技巧和表现都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而此时作曲家兼演奏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又形成了明显的演奏风格。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是相对的。
“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是个人主义,尚情感、重主观、尚新奇、重民族情。
在这种观念下,浪漫主义的音乐在形式和技巧上虽承自古典乐派,但内容上都大有差异,古典乐派的音乐是超民族的、超个别性,着重在抽象的观念,只求表现“美的理想”,而较少宣泄人类产生的感情,浪漫乐派的音乐则是自由奔放,形式上无拘无束,喜用抒情和描写,民族民间因素大大增加,标题性也很强,与大自然密切结合,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民族性。
夜曲
夜曲最初是为晚间娱乐而创作的体裁,肖邦将这一体裁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肖邦夜曲的特点有:伴随着大量装饰音的抒情旋律;富于明朗色彩变化的和声语言;精心雕琢的织体。
代表作是《c小调夜曲》。
亨德尔
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其创作涉列的体裁有三,分别是歌剧、清唱剧和管弦乐组曲。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清唱剧的创作,其特点有:取材于圣经中的英雄故事;重视合唱;用英文歌词。
最具代表的清唱剧作品是《弥赛亚》、《参孙》、《以色列人在埃及》。
此外还有管弦组曲《水上音乐》等一系列诸多的优秀作品。
请阐述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
在音乐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浪漫主义时期对音乐的推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整个浪漫主义的后三十年中,出现了晚期浪漫主义,它不但继承了前人所有的优良传统,还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征。
法国、意大利、德国在这一时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将分别阐述。
法国的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是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的。
一是遵循传统,创建了“民族音乐协会”,他发扬了本国民族音乐传统,代表人有弗兰克、圣桑、福列,其中以圣桑的交响诗《死之舞》和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最具代表。
二是,在总结前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
其中以德彪西最具代表。
印象主义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盛行于法国的艺术流派,最初来源于美术,后蔓延到音乐领域。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这一作品的完成基本上确立了印象主因音乐风格,此外,像《版画》、《意象》、《水中倒影》等均能体现出这一风格。
纵观德彪西的创作,其音乐的总体风格可以这样概括:间断的音乐主题;色彩斑斓的和声;丰富多变的织体;细腻透明的配器;突出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音乐往往具有朦胧、飘逸、空幻、幽静的气氛。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意大利歌剧艺术中,广泛流行着真实主义思潮。
意大利歌剧中的真实主义和意大利文学中的真实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有如下几个特点:取材现实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内容是描写爱情和嫉妒的悲剧;剧情动人、曲调抒情。
最
初一部真实主义歌剧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
此外,列昂卡瓦罗的《小丑》也很具代表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国的音乐文化发展中起重大影响的作曲家是马勒。
马勒的全部创作集中在交响曲和歌曲这两种体裁。
他的交响曲是“歌曲化的交响曲”,而他的歌曲则是“交响化的歌曲”。
马勒的交响乐创作在写作技法上的特点是:交响曲的结构有很大变动,月中的数量有增有减,快慢乐章的顺序另有安排;一些作品的演出编制大为扩大,如《第八交响曲》,因演出编制庞大,别成为“千人交响曲”;常与声乐紧密联系,强调人声与器乐的结合,如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
欧洲音乐的浪漫主义运动到了19世纪末已进入最后阶段,上述的作品家的创作,表现出了这一运动走向终结的特征。
阐述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并以一位作曲家为例证并加以说明19世纪的欧洲世界充满了矛盾与动荡,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就是所谓“浪漫主义”。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形成是在19世纪20年代。
浪漫主义音乐受到文学思潮的影响,也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风格特征。
1.作曲家普遍对自己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
在作品中重视和反映民族特点,在民间艺术中寻取创作素材。
例如:肖邦的玛祖卡舞曲,这是肖邦的创作中最具波兰民间乡土气息的体裁。
它来源于三种性格各不相同的三拍子波兰乡村舞曲。
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类具有浓厚的乡土音乐情趣,单纯、质朴;另一类则具有较多的城市气息,略带浪漫主义的感伤情调。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
代表作:降B大调玛祖卡。
此外,波罗乃兹舞曲也是肖邦的民族意识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
它来源于历史上波兰贵族沙龙中用于伴舞的音乐。
19世纪以来,被人们赋予新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肖邦把这种题材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代表作:降A大调波罗乃兹(《英雄》)。
2.浪漫主义音乐在强调对主观情感的表述中,自传性、抒情性特征十分明显。
这主要体现在肖邦的夜曲与圆舞曲的创作中。
夜曲和圆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富浪漫气质的体裁。
夜曲的特点是伴随着大量装饰音的抒情旋律,富于色彩变化的和声语言,精心雕琢的精细织体。
肖邦在圆舞曲创作方面的贡献是使这种原来的市民音乐体裁进一步艺术化和高雅化,赋予它
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气质。
3.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不同程度的倾心于标题音乐,即音乐与诗歌、文学及其他艺术相结合。
肖邦在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他的叙事曲的创作上,肖邦的叙事曲与浪漫主义诗歌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具有某种潜在的标题性。
例如:《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是受到波兰诗人的一首长诗的启示。
而同一位诗人的另一首诗歌则为《F大调叙事曲》带来灵感。
4.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创造出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
如:标题交响乐、交响诗、序曲、谐谑曲、狂想曲、幻想曲、即兴曲、前奏曲、奏鸣曲套曲等等。
而肖邦的创作几乎涉猎了几乎全部范围。
5.浪漫主义作曲家也在创作手法上作了许多革新。
诸如对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对和声语言的不断探索和突破以及对管弦乐队丰富音响的开掘和发挥是浪漫主义时期另一重要的贡献。
这是欧洲十九世纪以来,以肖邦及其创作为据,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反映了这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世界观、艺术观。